五下语文《手指》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22 《手指》教学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22 《手指》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能够理解文章主题,抓住中心思想;–能够感受文章中描述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读懂课文,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通过朗读、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够在思维和语言上进行合作,发展语言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懂得感恩,珍惜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体验能力,关注身边的生活细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理解文章主题,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抽象情感,拓展课文内涵。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整理教学资料,准备教学用具;2.检查课堂设备运行情况;3.确认学生的课文预习情况;4.安排好课堂座位,确保教学秩序。
导入1.利用图片或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简短问答,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3.进行预备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引入课文主题。
学习过程1.第一遍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教师解释课文生字词,学生自主猜测意思;3.学生小组合作,共同理解课文段落;4.学生进行个人阅读,表达课文中引发的情感;5.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段落,加深理解。
拓展延伸1.学生就手指的作用进行讨论,达到拓展课文认知的目的;2.组织学生进行手指创意活动,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学生展示创意成果,互相欣赏交流。
课堂小结1.教师对课文中重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2.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收获和体会;3.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4.布置课下作业。
四、课堂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观察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情况,评价学生合作精神;3.对学生参与拓展活动的创意和表现进行评价;4.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个性化评价。
五、课后作业1.完成《手指》课文试题;2.创作手指作文,发挥想象力;3.阅读相关文章,写出自己的感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读懂课文《手指》。
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知道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使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表达。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手指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懂得互帮互助。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了解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手指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话题,让学生感受手指的重要性。
2. 分析课文(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手指》,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强化理解。
3. 阅读课文(1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
教师适时纠正发音错误。
4. 操作练习(20分钟)分组讨论手指的结构和功能,在课堂上模拟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手指的作用。
5. 合作探究(15分钟)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论,展开合作活动,完成一份小结论,分享给全班。
6.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介绍手指的保护知识,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自己的手指,提高安全意识。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学习重点,留作业:写一篇关于手指的文章。
五、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手指的文章,介绍手指的结构、功能和保护知识。
六、板书设计•课文《手指》•手指的结构和功能•手指的保护知识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手指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继续巩固学生对手指的理解,并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和保护。
小学语文《手指》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手指》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本课为小学语文第二册上册第一单元的《手指》一课。
《手指》是包苇韵的一首诗,情感直接,简练明了。
此诗通过描写手指的作用和形状,来展现出手指的独特之处。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诗歌,了解手指的作用和形状。
(2)能够正确朗读句子,理解诗歌的意思。
(3)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词汇。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和珍惜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朗读诗歌。
2.难点: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手指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课堂绘本3.活动道具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讲述一下手指的作用,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你们还记得我们的手指都能做些什么吗?”(学生举手回答)步骤二:课文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课程辅助材料,学生跟读。
2.教师解读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要表达的意思。
3.学生分组小朗读课文,并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展示诗歌的情感。
步骤三:课文分析(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诗歌,理解每句话的意义。
2.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对诗歌中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步骤四:词汇学习(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读词,学生跟读。
2.教师解释生词的意思,帮助学生记忆。
步骤五:图文配对活动(15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描述图片中的手指特征。
2.学生将正确的描述和相应的图片进行配对。
步骤六:情感体验(15分钟)1.教师展示道具,学生观察道具,描述道具的特征和用途。
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道具带来的不同感觉,并与手指的感觉进行对比。
3.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手指的想法和感受。
步骤七:小结巩固(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复习课文内容,总结诗歌的意义和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手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活动感受到手指的独特之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会背诵课文。
2.能正确朗读课文,讲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手指的结构、功能及重要性。
4.能用所学知识描述手指的作用,体会手指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识记并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3.认识到手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
2.让学生明白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A. 导入1.师生共同欣赏手指的图片或手势,引出“手指”话题。
2.引导学生谈谈手指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B. 学习课文1.师生共同阅读《手指》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讨论。
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
C. 深化学习1.老师介绍手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手指的构成。
2.讨论手指的功能,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手指的认识。
D. 回顾梳理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点。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手指的观点,展示手指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背诵《手指》课文。
2.简单绘画手指的结构。
3.思考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写下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关注和珍惜自己的手指,明白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优秀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优秀3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优秀一课文分析: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描述了人们生活中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作用,以及手指之间的相互配合,揭示了人体生理结构的巧妙和人类生活的丰富多样性。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将为学生展示手指的神奇和人类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在手指的作用和相互配合方面,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手指的作用和人体结构的巧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配合、协调”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作用和人体结构的巧妙。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认读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作用和人体结构的巧妙。
2.难点:理解手指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手指的作用和人体结构的巧妙。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手指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教学法:以课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课件。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课文文本。
3.课前准备:引导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手指的作用和人体结构的巧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手指的作用和人体结构的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手指》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爱护自己的手指。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手指有关的日常生活经历,引发学生对手指的重要性的思考。
2. 学习课文《手指》(15分钟)•教师逐段阐述课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情感认识(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手指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指,描述自己对手指的感受。
4. 锻炼表达能力(15分钟)•让学生围绕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
5. 总结(5分钟)•整理学生的学习收获,总结课文《手指》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手指的重要性,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手指》相关内容,复述自己对手指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手指的重要性会有更深的认识,也会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并爱护自己的手指,让它们为我们服务更好地。
手指教案10篇
手指教案10篇手指教案篇1教学要求:1、用自身喜爱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
3、懂得从不放弃、锲而不舍、充溢信心就会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只要具有坚决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俺们应当有自身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育自主意识。
教学预备:1、课文录音。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程序老师活动同学活动复备。
课题引入板书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读书效果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小结同学们,俺们的双手有什么作用呢?你们留意过俺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吗? 板书课题:6绿手指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出示生字卡片,练读。
留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指名分段朗读,老师正音。
再读课文,考虑: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读完课文,俺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争论。
请小组代表发言。
请你找出自身喜爱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爱的缘由。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留意读正确、流利。
你读懂了什么?是呀,简简约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誉,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约,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俺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同学自由发言. 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誉、金盏花、伺弄、懊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读生字。
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
同学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沟通、相互质疑。
小组内相互沟通,推代表预备发言。
反馈学习状况。
各小组相互补充修改断意。
朗读自身喜爱的段落,小组内进行评价。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第一课时(课件)
再见!
(一)字造句趣
qìn
zēng
xián
揿电铃 爱憎 按弦
yǎo tiǎo
窈窕
qū
曲线
bó
薄弱
báo 薄片、厚薄
薄
bó 单薄、刻薄 bò 薄荷
他身穿单薄(bó)的衣服, 嘴里含着薄(bò)荷糖,手里 拿着刚做好的薄(báo)饼。
bù 主薄(古代官名)
qìn
zēng
xián
揿电铃 爱憎 按弦
yǎo tiǎo
(蘸)药末 (戴)戒指 (掏)耳朵
观察:哪个偏旁的动词最多?思考:为什么?
(拉)胡琴 (按住)血 (揿)电铃 (扳)枪机 (研)脂粉 (抹)鼻涕
(按)弦
(扶住)琴身 (抵住)水
(顶住)重东西 (翻)书页 (招呼)人
(搔)痒
(推动)笔杆 (打)电话
(打)算盘 (拧)螺丝 (解)纽扣
(蘸)药末 (戴)戒指 (掏)耳朵
你还能从文中发现手指像人一样巧的地方吗?快速浏览 课文,找一找吧!
食指: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 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 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 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 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 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在拇指相助, 终是以他为主。
窈窕
qū
曲线
bó
薄弱
qǔ 歌曲、曲调
曲
qū 弯曲、曲折
你能给“曲”字也造一个有趣的句子,帮助记忆 它的不同读音吗?
(二)词识指趣
( )胡琴 ( )血 ( )电铃 ( )枪机 ( )脂粉 ( )鼻涕
( )弦
( )琴身
( )重东西 ( )书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手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表达和意义。
2.能够准确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情节。
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
4.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体味文章中所传达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表达。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三、教学准备1.课文《手指》的教材。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课堂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热身老师播放与手指有关的歌曲作为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与手指之间的关系。
2.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谈谈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对手指的思考和好奇心。
3. 学习课文1.学生带领朗读课文《手指》,教师解释课文中生字词的意义。
2.进行课文段落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情节和感情表达。
3.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思考深层含义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有何寓意,带领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和哲理。
2.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
5.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手指操练活动,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增强对手指的认识和重视。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对课文《手指》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有所提升,但在思考深层含义方面还有待加强。
下节课需要更多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辨,体味文章的哲理和情感。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手指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手指》教案(共计2课时 )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手指》教案
一、教学内容
1.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手指》
•第二课时:《手指》
2. 教学目标
•了解《手指》的主题和内容
•了解《手指》的一些常见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教学重点
•识记《手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理解《手指》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进行《手指》相关的游戏和活动
二、第一课时:《手指》
1. 教学过程
1.开场导入:问学生关于手指的常识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学习《手指》的课文内容,分段阅读、理解
3.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问答和讨论
4.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2. 教学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手指比赛
2.小组合作练习,编写有关手指的小故事
3.课堂展示和分享
三、第二课时:《手指》
1.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内容,进行反馈
2.学习《手指》的其他相关知识,如成语、谚语等
3.学生分组进行手指文化展示
4.教师点评、总结
2. 教学活动
1.学生自主制作手指相关的手工作品
2.分角色进行剧情表演
3.分组进行手指文化知识竞赛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表现、作业情况等方式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活动内容
•评估教学效果,及时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是《手指》教案的教学内容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备课工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与手指有关的趣事,引发读者对人类手指的奥秘的思考。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情节生动,富有童趣,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主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手指的奥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了解其功能和作用,并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幽默风趣的课文容易产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自己身体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对于手指的奥秘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掌握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理解作者对于手指的奥秘的思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的态度,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2.教学难点: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手指的功能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手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物学知识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各种手指的形态和动作,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奥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精品教案
手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拇、弦、揿”等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薄”,会写“搔、痒、秽”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强硬”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划分段落。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交流识记字词的方法。
2.把握课文内容,划分层次,明确重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
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简单又有趣的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学生猜后,课件出示手的图片)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根手指,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观察它们。
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哲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趣味盎然的文章。
2.板书课题,提出疑问。
(板书:手指)思考:丰子恺笔下的手指具有什么特点?他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司空见惯的手指?这篇文章蕴含了什么道理?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
丰子恺(1898—1975)我国漫画家、作家、翻译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
浙江桐乡人。
早年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21年去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回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
丰子恺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善于选取熟悉的生活题材,用质朴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另外还著有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
2.教师课件出示学习要求,指名分别扮演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及叙述者来朗读课文。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边听朗读边将生字、新词做上记号。
(3)同学扮演手指朗读后,小组内自学生字,交流学习生字的方式方法。
(4)运用联系上下文推断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做好笔记,举例运用。
(5)把好句、不理解的句子做上记号,小组内探讨交流。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22 《手指》 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22《手指》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手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以自己的话语表达。
3.通过朗读、默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课文情感。
2.大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表达课文情感。
2.通过导学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教学准备1.教材《手指》第一课时。
2.课件。
3.学生课堂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简单介绍手指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引入课文话题。
2.课文学习(20分钟)1.分段学习课文,带领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意思。
2.带领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重点体会课文情感。
3. 理解课文(15分钟)1.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4. 情感体会(10分钟)1.学生个人或分组小结,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情感体会。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手指的感受。
5. 语言实践(10分钟)1.学生课堂笔记本上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学生进行默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内容和情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六、板书设计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一些和手指相关的短语或诗句,以便引起学生对手指的思考。
七、作业布置1.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课文相关的任务。
2.让学生针对手指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写一篇作文,要求150字左右。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手指”这一主题,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和个人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
以上内容为第八单元 22《手指》第一课时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通用3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通用3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共三--篇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标志,同学们,看看这些资料,猜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播放课件,如: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等,最后出尼斯的小艇。
)2.这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出门见水。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师板书课题)3.谁来说说你在课前所了解到的威尼斯。
(在意大利北部的亚德里亚海滨,蔚蓝色的海水中散布着一百多个小岛,勤劳勇敢的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这些小岛上营建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园,整座城市内107条水道纵横交叉,117座桥梁横跨水道,连接着108个小岛。
因此,威尼斯水城有“千桥之城”“水上城市”之称。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威尼斯耸立小艇桥梁纵横交叉静寂雇定祷告保姆操纵自如2.自由放声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请文章的叙述顺序。
师随机板书:小艇样子,速度,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用途。
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把你认为和小艇有关的句子画下来,并用笔画出小艇的简图。
2.汇报: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像我们街头的汽车。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想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关系。
谁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把它连起来?(因为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威尼斯的小艇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画小艇,画完并介绍小艇的样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优质教案22.手指
1.认识“弦、揿”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等16个字,会写“关节、拇指”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3.找出文中描写五根手指特点及作用的语句,体会语言的幽默风趣,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不错!我们今天便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又是如何认为的吧。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己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查字典,把字音读准。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出“搔”“庸”“憎”3个难写字的笔顺、笔画和结构。
3.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既然这些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浏览课文,重点阅读描写五根手指特点的相关段落,想想作者各写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完成下列表格。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填写表格。
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优点缺点(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通过一张表格把文章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起团结,你们能想到哪些有关团结的名言警句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不相同),然后分别描述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最后(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提问: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二、检查上节课自学情况,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上节课表格的理解。
2.指名反馈表格中的内容,教师适当引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篇一:教材分析: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1、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足见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手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叫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教师:请大家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出示“阅读提示”]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
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首先,读的时候,把易读错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解决,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相互交流;其次,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好,下面就请大家开始预习)2、出示口头填空,指名回答。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过渡:让我们带着“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开始学习这篇课文吧!1、想想作者写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默读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列表格。
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学生自学,出示表格。
3、汇报交流。
4、快速浏览全文,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手指特点的?5、学生汇报6、教师小结:抓住手指各自的特点,运用拟人、排比等多种表达方法,语言风趣幽默;在文末直接表达感悟。
四、联系实际,感悟道理1、准备一支笔,一本厚书要求:用任何一根手指去拿这只笔,看能不能拿起来。
用二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会有什么发现?2、做了这个游戏后,你认为和文中的哪段话相符,找出来读一读。
3、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教师小结: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a.造房子,既需要房梁也需要椽子、砖块……方有方的好处,圆有圆的作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说课第1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秀说课稿【说教材】《手指》是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是总写手指的特点,2——5自然段是分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总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语言朴实又富有风趣,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手指的不同特点写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
【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所特别关注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这三个维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
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3.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这课文语言通俗易懂,所以我主要采用从重点段突破,再由扶到放,层层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读读、划划、议议、说说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道理。
【说教学程序】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一开始我就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猜一猜谜语:“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有趣的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
’这是什么”学生猜后,课件出示手的。
接着,我又说:“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个手指,让我们拿出我们的双手叫一叫这些手指的名字。
”学生叫后,我再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手指,说说有什么发现。
请几个学生说后,我再导出课题:“我们的丰子恺爷爷也把自己对手指的认识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手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手指长在每个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
我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以手指为对象,写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
他眼中的手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互读、互查课文朗读情况,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错字。
(2)做到流利:自然停顿,朗读通畅,不回读。
(3)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
(指名读)重点指导“弦”“轧”“薄”“憎”“窈窕”等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口头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2)引导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找出分别对应的文章所在段落,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4.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5.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明确: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6.本文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三、指导写字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下语文《手指》第一课时教案
课时目标:
1.认识“拇、弦”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等15个字,会写“拇指、接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
3.认识大拇指和食指的特点,能由大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
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学生猜出谜底后,课件出示手的图片,教师相机板书:手指。
2.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根手指,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观察它们。
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手指》。
3.学生齐读课题。
4.过渡:丰子恺先生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曾学过他的一篇课文《白鹅》,文章中那只高傲、架子十足的白鹅至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丰子恺文章的最大特点,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大师的风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课文后,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指导学生找找文章的中心句,想一想:整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指导本课生字。
(1)相机正音,提示学生注意易读错的字。
(2)学生自主交流写字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
如:“搔”的右上部是“叉”,中间的一点不能遗漏。
“貌”的左边是“豸”,中间有两点。
“享”不要与“亨”混淆。
“仓”不要误写成“仑”。
“痒”“庸”是半包围结构,书写“疒”和“广”时要注意横短撇长。
(3)学生练写。
3.组织学生交流。
(1)提问:文章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抓住关键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时理清课文结构脉络,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预设: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齐读这句话,并画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
(相机板书:姿态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3)提问:整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相机板书:
总—分—总)
(4)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4.小结:这篇文章先总体说五根手指各有不同姿态、性格,然后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作用和特点,最后总结出五根手指团结一致,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的道理。
(板书: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团结就是力量)
三、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的特点
1.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大拇指姿态和作用的内容。
2.学生用“/”给第2自然段分层。
预设:前两句为第一层,后面几句话为第二层。
教师点拨:作者先写了大拇指的姿态,再写大拇指的作用。
3.让学生圈出第2自然段中作者对大拇指姿态和作用的概括性描述,和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后,教师相机归纳。
(板书:姿态:算不上美性格:最肯吃苦,讨巧的事轮不上他)
4.提问: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在文中圈画出相关的语句,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1)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①让学生边读边伸出大拇指演示。
②师生共同归纳: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寥寥几语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纸上。
③追问:你脑海中浮现出的大拇指的形象是怎样的?
预设:憨态可掬、老实敦厚……
④小结: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人物。
通篇拟人的手法,突出了丰老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①引导学生关注字词。
提问:“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顶住”这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学生通过实际做动作体会。
预设:这三个词语让我们感受到用的力气大,突出说明大拇指肯吃苦。
②引导学生关注标点。
提问:作者在这段话中举了几个事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作者连用五个分号,举了六个例子,写出了大拇指的任劳任怨、吃苦耐劳。
③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特点:虽然大拇指形状不美,但做起事情来可是尽心尽力。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续用了六个“叫他”写大拇指最肯吃苦。
让学生朗读这段话,读出排比的节奏感和“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等词语的力量感。
(3)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
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设计意图:
细读描写大拇指的段落,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了解大拇指的特点,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随后进行拓展,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可谓水到渠成。
①让学生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把大拇指不会讨巧写具体的?
预设:作者通过“招呼人”和“给人搔痒”两件事把大拇指不会讨巧写具体了。
②追问:从这两件事又可以看出大拇指具有什么品质?预设:默默无闻、不好大喜功。
5.联系生活,展开联想。
(1)提问:大拇指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2)出示句式,引导学生交流。
大拇指让我联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
预设: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矿工……
(3)小结:这些劳动者就像大拇指一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默默地为社会贡献着。
6.引导学生体会写法。
(1)让学生再读一读写大拇指最肯吃苦的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先概括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几个例子说明。
(2)教师小结写法:作者在描写大拇指姿态和作用的内容时,运用的是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的。
四、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食指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课文2、3两个自然段在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上的相同点,为第二课时拓展写五官做了写法上的渗透。
1.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第3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2.全班交流。
预设:
(1)这两个自然段都是从姿态、作用两方面具体展开的。
(2)这两个自然段都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
(3)这两个自然段都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布置学习任务:作者是怎么把食指写具体的呢?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呢?先试着画出有关的句子,圈一圈关键词,再和同桌交流。
4.组织全班围绕文中语句展开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1)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
①引导学生理解“窈窕”的意思。
让学生查字典,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文静而美好”;再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窈窕”是指如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那般曲线优美、体态秀丽。
②学生齐读句子,感受食指的形态特征。
(2)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①引导学生交流食指的特点。
教师相机归纳。
(板书:工作复杂机敏)
②指导学生理解“秽物”的意思是肮脏的东西。
③提问:大拇指是吃苦耐劳的,那食指工作的“复杂”表现在哪儿?
预设:食指不光出力,还敢于探险,不怕受伤、牺牲。
④指导朗读:“全靠”“都要”“最多”等要加重语气,略显夸张地表现出食指的勤奋卖力。
5.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作者语言的风趣。
6.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联想。
出示句式:食指让我联想到了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消防员、军人……
五、小组合作,归纳其他三指的姿态和作用
1.教师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第4、5自然段。
(1)默读第4、5自然段,找出写其他三指姿态和作用的内容,在文中圈出来。
(2)圈出作者的观点,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观点说清楚的。
2.学生交流反馈。
3.组织学生讨论,尝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其他三指的特点。
预设:
(1)中指:养尊处优、好大喜功、徒有其表……
(2)无名指、小指:能力薄弱、喜欢享乐……
六、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大拇指和食指的姿态和作用,体会到了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
其他手指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节课来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词语。
(2)订正预习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