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关于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予以管理,并从当下高中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现状作出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用措施以供参考。现如今,信息化管理在我国普通高中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十分常见,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化管理优势,但部分教师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程度仍然不够,导致实际教学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管理的研究应当持续深入,才能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技术
引言:随着我国当代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都依赖于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教育领域中,信息化管理也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师生对计算机的接触更为频繁,这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管理提供了客观条件。从我国当下的普通高中信息化教学管理现状来看,国内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我国的教育者仍需对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更加全面、细致且深入的研究,推动教育领域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发展。
一、当下我国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现状及问题
我国教育事业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发展,从“落实双基”到“核心素养观”,
我国教育事业经历了漫长的改革历程。为迎合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所普
通高中进行了学分制的改革,设定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在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模式时显得更为
不易,尽管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已经占据信息化的优势,但仍存在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待教育者解决。
(一)教师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不足
在我国普通高中的教师队伍中,并不排除一些思想保守、默守陈规的教职人员,这些教师的守旧思想严重,并未认知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仍然将基础知识教学作为全部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及课堂高效管理“视而不
见”。除此之外,这些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长远的目光,因教学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所花费的时间较长、精力较多而“半途荒废”,故普通高中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并不容易,从教育者自身而产生的因素就限制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进行,导致许多普通高中的信息化建设进度十分缓慢。
(二)信息化设备陈旧且利用率低下
许多普通高中对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更新较为缓慢,甚至沿用老旧的机器,这不仅会对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应用造成限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的高中院校,由于各类管理机器的配置不完善,部分教师在记录工作档案时常采用手工报表的形式,网络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教师所需承担的管理工作量也较大,久而久之,教师将“不堪其重”、十分疲惫,这并不利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
(三)教师在管理方面专业素养不足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学的管理往往是自发的、随意的,缺乏专业性管理知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本学科的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更加专业,然而在管理方面却稍显不足,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安排并不多。在教学制度改革以后,信息技术课程也被边缘化处置,学生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信息技术教师在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对相关管理设备的应用程度也不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模式始终处于探索初期,未能得到真正的应用,造成教学管理资源的浪费,对中学教学管理来说是一种无形的阻碍。
二、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策略研究
(一)开展教研活动,运用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模式
教研活动是教师依据日常的教学活动展开充分交流的平台,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的重要途径。在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模式应用中,教师也可通过教研活动对如何开展信息化教学管理进行研究。在教学研究中,教师可对当前学期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其中包括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对教学管理的应用评价及自身的心得体会等,在交流中,教师也可对下一个学期进行教学设计,做好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以评比的方式来提升教育者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视。教研活动中参与的人数较多,每一阶段的教研工作都具有较长的周期,
而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可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校方可将教师的教研活动录制成视频,上传至学校的官方平台,传播教研活动的研究成果,为其他教育行业的从业者
提供经验。
(二)立足教学活动,创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模式
教师的教学管理信息化要回归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课前备课来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备课以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
种形式构成,集体备课的形式易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因而并不常见,个人备课的
形式居多,在中学教学管理中也较为常见,但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之间研究教学方法,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因诸多因素限制,集体备课面临着诸多困难。而信息化教学
管理的模式可通过网络将教育者联系起来,为集体备课提供便利,打破了传统
意义上集体备课的空间限制,还可依据教育者的时间要求挑选适合的时间段,为集体备课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在网络集体备课的同时,还能够及时查找相关教育资源,提高备课的质量与效率,补充传统个人备课中的不足,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
系统的助力之下,达到理想的备课状态。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应用
当代教育观更注重教育价值,即在一定标准的要求下,对学生的学习也乘机与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考核,再以综合评价的方式,对高中生的基本素养予以培育。完善
评价体系既要包含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要包含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现代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应是双向的,如此一来,当代教育评价体系才具有价值作用。如在每一学期结束以后,学生可登陆学校的官方网站,进入教师评价系统中,以匿
名的方式对本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任课教师作出评价,客观的反映出实际的教学状态,其中难免会出现恶意评价的现象,这就需要网站在综合评价分数时应采用“权重”的
计算方法,尽量保证评价的真实性。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在
综合整理之后发送至学生或家长的邮箱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包括学生在学习
方面的表现,更有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分、成绩及实训课程评分等内容,信息
技术教师可根据学生在本学科课程中的表现建立学生的个人电子档案,便于日常教学
中随时取阅,为备课时划分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结束语: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当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