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文编辑修改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文编辑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7a2a08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c.png)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30205)一、专业介绍舞蹈学专业始建于2010年,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艺术学建立了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音乐学与舞蹈学硕士点。
目前舞蹈学师资队伍共14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助教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师资占70%。
在教材建设、教学研究和科研方面,舞蹈系采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21世纪规划教材”,拥有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两大学术教育机构。
本专业坚持开放办学,结合社会需求,注重学生品质与能力培养为宗旨。
几年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应,在全国高校有较强的影响力。
师生不仅多次被邀请参加全国大型文艺演出,并在全国舞蹈赛事选拔中都脱颖而出,填补了河北省高校四项空白。
2014 综合类高校舞蹈教学精品课程大赛中,“北省民间舞课堂教学组合”荣获“优秀精品课”;创作的多部作品荣获文化部、教育部、教育厅、文化厅各级政府部门颁发奖杯和证书。
既“文华节目创作优秀奖”、“荷花奖作品铜奖”、“群星奖”、“振兴奖”、“燕赵群星奖”等国家级、省级大奖30多项。
应邀参加教育部举办的“艺术教育精品晚会”、央视一套举办的“五月的鲜花‘永远跟党走’‘心中的歌儿唱给党’”全国大学生CCTV校园文艺汇演”、中国教育电视台春晚节目;同时参加多场公益活动演出以及中国舞蹈家协会举办的“新农村舞蹈教室”志愿者等各类大型活动。
舞蹈系师生并多次代表学校赴蒙古、韩国、俄罗斯等国的高校进行艺术交流,获得同行与学术界的好评与赞扬。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是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演员、教师、编导、辅导、管理、研究、策划组织等方面的高精尖舞蹈专业人才。
同时,倡导和鼓励学生争取获得第二学位;中小学教师资格;外语四级证书;舞蹈教师认证资格等。
培养学生勤工俭学意识和创业精神,具备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争做品德高尚的卓越人才。
艺术学校舞蹈专业小班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学校舞蹈专业小班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4cc9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f.png)
艺术学校舞蹈专业小班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促进舞蹈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我们建议在艺术学校舞蹈专业中推行小班化教学,并针对小班人才培养制定方案。
一、小班教学的优势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精细化的指导。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小班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训练细节,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舞蹈技巧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和表演能力。
1.选拔优秀学生入学:在招生时,我们将严格筛选舞蹈天赋和潜力的学生,确保每个小班都有具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学生。
2.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发展需求,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舞蹈技巧、理论知识和表演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
3.班级设置: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特长,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班,如基础班、进阶班和高级班等,确保每个小班的学生能够在相对平衡的基础上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优化教师队伍:为每个小班配备有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舞蹈教师,确保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养。
5.加强实践训练:将舞蹈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演出、比赛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6.学业与舞蹈并重:舞蹈专业学生不仅要注重舞蹈技巧的训练,也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如舞蹈史、舞台美术、音乐等。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广泛的文化背景。
7.个性化辅导和指导: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包括定期的学习反馈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8.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创新活动,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舞蹈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中国舞蹈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中国舞蹈方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4ee3d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b.png)
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中国舞蹈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中国舞表演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学习年限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文化艺术行业,培养从事中国舞表演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和高等院校艺术系科的后备生。
五、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
2.热爱生活,热爱舞蹈事业,树立毕生从艺的职业理想。
3.具有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了解地域和民族风情,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
5.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习惯和品质。
6.掌握必须的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7.树立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舞蹈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基础理论知识。
2.具身体控制、跳转翻等各项舞蹈基本技能。
3.具备运用肢体表演舞蹈词汇,呈现艺术作品的表演能力。
4.具备初步的艺术审美和舞蹈鉴赏能力。
5.具备初步的舞蹈辅导和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能力。
6.具备初步的舞蹈编排能力。
(三)专业(技能)方向1.具备较扎实的中国舞表演基本能力。
2.具备较好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能力。
3.具备毯子功基本技术技巧。
4.初步掌握中国古典舞身法韵律风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
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2.专业(技能)方向课3.专业选修课(1)外国代表性舞蹈。
(2)爵士舞。
(3)踢踏舞。
(4)街舞。
(5)舞蹈编导(6)中外舞蹈简史(7)化妆基础(8)其他4.顶岗实习在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共同组织下,学生到舞蹈表演相关单位,如专业文艺(舞蹈)团体、群众文化馆(站)等对应岗位跟班实习。
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445db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c.png)
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舞蹈技术的培养:培养学生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包括柔韧性、力量、协调性、节奏感等方面的训练。
学生将学习不同风格的舞蹈,如古典舞、现代舞、民间舞等,以提高他们在舞蹈技术上的造诣。
2. 舞台表演的培养:学生将学习如何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学生将练习舞蹈演出的基本技巧,如舞台动作、表情、姿势等,以及如何与其他舞者和音乐家合作。
3. 舞蹈理论的学习:学生将学习舞蹈的理论知识,包括舞蹈历史、舞蹈风格、舞蹈解剖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了解不同舞蹈形式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如何分析和解读舞蹈作品。
4. 艺术修养的培养:学生将学习艺术与舞蹈相关的知识,包括音乐、戏剧、美术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了解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5. 实践经验的积累:学生将有机会参与舞蹈演出和比赛,以积累实践经验并提升自己的舞蹈能力。
学生还可以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和工作坊,与其他舞蹈专业人士交流和合作。
以上是一个一般的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概述,具体的培养内容和安排会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12f4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f.png)
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比较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理论和舞蹈专业技能知识,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教学能力,专业研究能力以及掌握基本的舞蹈编创能力,能够在文艺表演团体、教育部门、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及东南亚各国文化艺术机构从事艺术表演、教学、宣传、文化活动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表演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和娴熟的舞蹈表演能力。
具体培养要求如下:1.知识要求(1)熟悉、了解中、外舞蹈史、发展脉络及学科前沿。
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作品;(2)掌握本专业开设的理论基础课程:舞蹈艺术概论、舞蹈史、舞蹈作品欣赏与分析、舞蹈美学等;(3)了解舞蹈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动态;(4)熟悉党和国家对于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2.能力要求(1)掌握本专业开设的课程。
如芭蕾舞基础训练、古典舞基础训练、现代舞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东南亚舞蹈、广西民间舞、舞台排练与实训等。
(2)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表演能力。
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舞蹈表演方面达到较高的专业程度,并在舞台表演实践中,获得较强的专业艺术实践能力。
(3)在熟悉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常识的基础上,把握专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具备基本的专业教学能力。
(4)具有一定的英语和东南亚一国语言的交际能力;(5)具有舞蹈艺术应用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3.素质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3)具有较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能承受相关表演技能对体能的要求;(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担当精神和科学精神;三、学制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4-6年。
中国舞表演(六年制)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方案(加专业代码)2384
![中国舞表演(六年制)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方案(加专业代码)2384](https://img.taocdn.com/s3/m/a38952ce915f804d2a16c134.png)
中国舞表演(六年制)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方案(加专业代码)徐州文化艺术学校中国舞表演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专业名称:舞蹈表演(140900)专门化方向:中国舞表演二、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一)招生对象:小学毕业生(二)学习年限:六年(三)学历层次:中专三、专业培养目标舞蹈专业是我校中职教育的重点专业之一,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产业文化需求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基本功、民族民间舞、流行歌舞等专业知识,熟悉企事业单位的文艺工作以及教育部门、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学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艺术人才。
四、人才培养方向我校舞蹈专业分为中国舞表演、歌舞表演、国际标准舞表演等三个专业方向,主要是面对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需求。
(一)人才培养规格: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各种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专业演出团体以及社会培训机构、专业学校从事文艺宣传、教育、演出工作。
(二)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专业教师岗位,文艺宣传岗位、演出岗位。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1、知识结构:(1)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外语、数学、计算机、语文、政治等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古典舞身韵、舞蹈武功技巧、民族民间舞、剧目排练、舞蹈赏析、舞蹈编排等专业技能知识。
(3)专业拓展知识:了解舞蹈教育、舞蹈史论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基本乐理、声乐等具备相近专业的拓展能力。
2、能力结构:(1)基础能力: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专业能力:具有基本软开度、跳跃、旋转、翻腾等舞蹈技巧能力;较好的芭蕾基本功、古典舞基本功,熟练掌握古典舞身韵的能力;能够将汉族、少数民族民间舞的民族风格特征把握准确;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和表现力;具有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改编、创编具有故事情节、符合实际情况的舞蹈、组合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吸收并教授他人的能力。
(3)专业拓展能力:具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备从事舞蹈教育、舞蹈表演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舞蹈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舞蹈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2d5df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5.png)
舞蹈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舞蹈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舞蹈学研究人才,能够从事舞蹈学的理论研究、教学和创作工作,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具备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拥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素养。
二、培养内容1.学术型课程学生需要修读一定数量的舞蹈理论、舞蹈史、艺术文化、舞蹈解析等学术型课程,以加深对舞蹈学理论基础的理解和掌握。
2.研究型课程学生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研究性课程,包括舞蹈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学术讲座等内容,以提高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实践性课程学生需要参与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活动,包括舞蹈创作、舞台表演、教学实习等,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4.学位课程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学位课程,包括综合考试、论文答辩等环节,以取得学位。
三、培养方式1.导师制度每位学生将由一名教师担任导师,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和研究方向的确定,并协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2.学术研究学生需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讨论,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提升学术能力和拓展学术视野。
3.实践活动学生需要参与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包括舞蹈演出、舞蹈比赛、工作坊等,以提高实践能力和与社会接轨。
4.学术论文学生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并参与学术期刊的发表和学术会议的报告,以培养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四、培养过程1.第一年培养学生将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并确定研究方向和导师。
2.第二年培养学生将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研究课程,并进行研究性实践活动,准备论文选题。
3.第三年培养学生将着重进行研究工作,包括文献研究、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同时参与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与导师进行学术交流。
4.第四年培养学生将完成论文写作并进行答辩,同时参与学术评审和学术出版,取得学位。
五、考核和评价1.学术考核学生需要参加学科相关的考试,包括综合考试和论文答辩等。
2.导师评价导师将给予学生定期的评价和指导,对学生的学术能力、研究成果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e958c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1.png)
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少年宫等各类教育企事业单位,培养在基础教育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舞蹈教育和艺术教育教学工作,能组织策划文艺活动和各种艺术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一)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职业面向表1舞蹈教育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教育与体育大类(67)教育类(6701)初等教育(8420)小学教师(2-09-04-00)舞蹈教师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证书教育与体育大类(67)教育类(6701)初等教育(8420)培训机构教师(2-09-04-00)舞蹈艺术培训机构或从业者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师考级资格证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证书四、培养规格(一)能力要求1.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创编、教学能力以及较扎实的儿童舞蹈教学示范能力;2.具备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设计、实施艺术教育活动及教育评价的能力;3.具备自主学习、反思和发展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钢琴、声乐、美术等相关艺术的知识和技能。
(二)知识要求1.熟悉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学科前沿基础知识。
了解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作品;2.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舞蹈基本功、艺术概论、中国民族民间舞、钢琴、声乐等基础知识;3.掌握本专业开设的实践课程:儿童舞蹈教与学、现代舞基础训练、舞蹈编导技法、剧目排练等专业核心课课程知识。
4.具有扎实的舞蹈专业基础,熟悉掌握舞蹈理论知识,能够传承、创新地方舞蹈文化。
(三)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2.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耐挫折能力,能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
舞蹈三年培养计划
![舞蹈三年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3eddf6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d.png)
加强舞蹈技术的训练,包括舞姿修正、舞步组合、舞蹈编排等方面的提高
舞台经验
参与更多的舞蹈表演和比赛,积累舞台经验,提升表演能力
第三年(高级阶段)
专业深造
针对学生的特长和发展方向,进行个性化的专业培养和指导
作品创作
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引导他们参与原创舞蹈作品的编排和演出
职业规划
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舞蹈发展方向,包括考虑进入舞蹈学院深造、参加专业舞团面试等
舞蹈三年培养计划
第一年(初级阶段)
基பைடு நூலகம்训练
强调基本舞蹈功底的培养,包括身体柔韧性、平衡感、节奏感等
舞蹈风格学习
介绍不同类型的舞蹈风格,如古典舞、现代舞、爵士舞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并尝试各类舞蹈
表演训练
练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
第二年(中级阶段)
深入学习
深入学习主要舞蹈风格,选择学生擅长并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专攻
教学方法
个性化指导
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学习能力,提供个性化的舞蹈指导和辅导
系统训练
结合基础训练、技术提升和舞台表演,系统培养学生的舞蹈综合能力
实践演出
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演出活动,提供实践机会,锻炼表现能力
舞蹈表演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表演教育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0dce79b84ae45c3b358c35.png)
舞蹈表演与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 舞蹈表演与舞蹈教育[专业代码] 670203[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标准学制] 三年舞蹈编导的能力。
3创新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舞蹈人才。
毕业生在舞蹈表演(教育)及文艺工作领域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人才规格:本专业含社会舞蹈表演和中小学舞蹈教育两个方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三)素质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2、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热爱舞蹈专业,团结协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具备良好的舞蹈品质与舞蹈修养;养成文明行为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3、具有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四)知识要求:知识理论以“必须”“充实”为原则要求掌握;二、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要求学生能树立正确的马可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修养、审美趣味和鉴赏力。
2、文艺理论基础知识和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社会舞蹈表演方向:掌握舞蹈运动解剖学、中外舞蹈史、舞蹈作品赏析、舞蹈艺术概论、舞台化妆、舞台戏剧表演。
舞蹈教育方向:掌握舞蹈教学法、舞蹈解剖学、舞蹈教育心理学、中外舞蹈史、舞蹈作品赏析、舞蹈艺术概论、。
3、群众舞蹈文化的推广和培训、和艺术培训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
4、职业道德规范、就业和创业知识。
5、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芭蕾舞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含宁夏回族民间舞)、舞蹈剧目、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中外舞蹈史、舞蹈解剖学、舞蹈编舞技法、舞蹈编导理论、舞蹈作品赏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及开拓创新的基本知识。
中等职业教育舞蹈专业培养专项方案
![中等职业教育舞蹈专业培养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7d845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e.png)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舞蹈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和专门化方向专业名称: 舞蹈专门化方向: 中国舞演出二、入学要求和基础学制入学要求: 小学毕业生, 依据省教育厅、文化厅相关要求, 特殊条件者放宽条件到初五年级在校生。
基础学制: 6年三、培养目标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 以提升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关键, 培养拥护党基础路线, 能适应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和发展需要, 含有良好艺术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掌握舞蹈演出专业职业岗位所必备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德艺双馨、全方面发展舞蹈演出艺术专门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一)综合素质1.热爱祖国, 初步树立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 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2.含有正确职业理想和良好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老实守信, 团结协作, 乐于奉献, 勇于创新。
3.含有必需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
4.含有健康身体和心理, 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5.含有正确文艺观和审美观, 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发明美过程中不停陶冶情操, 提升素养。
6.树立正确就业观, 掌握基础就业和创业知识。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1.通常通用能力:(1)含有基础汉语语言和文字表示能力, 及初步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掌握初步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搜集、处理能力。
(3)含有继续学习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
(4)含有初步社会交往和活动能力。
2.行业通用能力:(1)含有一定舞蹈表现能力和初步舞蹈创作能力。
(2)含有初步形体演出和舞台综合表现能力。
(3)含有正确艺术审美和舞蹈鉴赏能力。
(4)掌握基础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岗位改变能力。
3.职业特定能力:(1)熟练掌握多种舞蹈身韵动律特点和演出技能, 含有舞蹈演出能力。
(2)掌握教学和培训对象年纪和本身素质特点, 能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含有舞蹈培训和教学能力。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18d9c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6.png)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舞蹈素质,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和一定的舞蹈创编能力,能胜任中小学舞蹈教学、艺术实践以及企事业单位艺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2.系统掌握从事学校舞蹈教育所必备的舞蹈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积极指导课外艺术活动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3.熟悉国家有关教育的法规和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艺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学会运用符合舞蹈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评估原则、方法,具有一定的舞蹈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具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尊重他人,具有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艺术学主要课程:舞蹈作品赏析、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蹈教学论、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芭蕾基训、素质技巧、毯子功、舞蹈编导理论与技巧。
四、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观摩、见习、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
军事理论与训练:新生入学进行2周军事训练,训练合格记2个学分。
观摩/见习/社会实践:第2、3、4、5、6学期各安排0.2周观摩/见习/社会实践,均不占教学计划时间,合格者,共计1学分。
学年论文:在第6学期进行4周的论文写作训练,目的在于初步掌握专业论文的写作技能与基本方法,合格者记1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409)一、舞蹈学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舞蹈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西方舞蹈的引入,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舞蹈事业新的篇章。
1926 年唐槐秋在上海开设了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舞蹈教学机构“交际跳舞学社(南国高等交际舞跳舞学社)”;1931 年秋,中国近现代舞蹈早期代表人物吴晓邦在上海成立“晓邦舞蹈学校”,是第一所专业的舞蹈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舞蹈教育最高学府的北京舞蹈学院于1954年成立,标志着我国舞蹈教育又前进了一大步。
我区是舞蹈大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舞蹈传统,在老一辈贾作光等大师的努力下,内蒙古的舞蹈事业尤其是蒙古舞享有盛誉。
我院舞蹈学专业开设于2004年,蒙汉合班招收本科生。
在不断研究完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进行了作品创作和舞蹈表演的实践。
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奖。
并获华北五省区市舞蹈比赛金、银奖,多次参加各种晚会和演出。
目前,本专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专业目标、课程结构和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日趋成熟和完善。
我们秉承既往之长,发挥地区优势、民族特色,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以适应社会对舞蹈学专业人才需求,并使得本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日趋科学合理。
通过不断研究完善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培养出能演、能教、能编的舞蹈专门人才。
二、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艺术、品德及其能力素养、艺术审美,具有较为宽阔的艺术文化视野和艺术知识结构,掌握舞蹈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具备舞蹈教学与实践能力,具有艺术创新精神,从事舞蹈教学、编导及表演的高级舞蹈专业专门人才。
三、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1、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完成学业。
2、毕业标准: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毕业标准》要求,准予毕业。
3、授予学位: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评定工作细则》要求,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4、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知识, 熟悉我国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系统地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掌握分析和研究舞蹈作品的方法,具有专业舞蹈表演及科研能力。
(1)素质结构要求①在艺术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使学生在舞蹈学专业学习中,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艺术理论、基本观点以及基本立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艺术理论和实践问题。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艺术观和艺术价值观。
②在文化素质方面,使学生具有宽厚的舞蹈艺术文化修养、良好的舞蹈人才心理素质,同时具有良好的舞蹈艺术工作交往和协调能力,具有合作意识。
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艺术修养。
③在专业素质方面,比较系统地掌握舞蹈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比较全面的舞蹈知识素养,掌握主要舞种的分析和技术;有较为丰富的中外舞蹈及多元文化的知识及学科综合素养;具备较强的审美、鉴赏及表演素养;具有舞蹈创作、评论的基本素养;了解国内外舞蹈创作发展动向,具有初步的舞蹈教学和研究素质;掌握科学的舞蹈理论和方法,熟悉了解舞蹈创作的一般规律。
④在身心素质方面,掌握艺术、舞蹈表演人才应具备的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热爱舞蹈艺术事业,具有良好的艺术、舞蹈表演人才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2)能力结构要求①具有较强的舞蹈艺术专业自我深造能力,基本的专业外语使用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或以上水平。
本专业常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多媒体计算机基本技能及电脑音乐制作的基本技术。
具有应用一定的现代化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搜集探究的自学和科研能力;②具备比较全面的舞蹈知识素养,掌握主要舞种的分析和技术;有较为丰富的中外舞蹈及多元文化的知识及学科综合能力;具备较强的审美、鉴赏及表演能力;具有舞蹈创作、评论的基本能力;③具有艺术创新意识,具备根据现有条件,处理与艺术、舞蹈表演和创作相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①掌握一定的舞蹈学专业外语知识;具备本专业需要的网络、办公软件等计算机操作知识;掌握基本的艺术文献检索方法和方法论、舞蹈表演和创作等方面的知识;②使学生掌握舞蹈学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论和了解研究的前沿动态。
四、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五、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六、学时与学分比例表七、教学计划总表七、教学计划总表七、教学计划总表七、教学计划总表七、教学计划总表(注:实践环节填写专业实习、学年论文、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八、实践环节及课程学时统计表(统计内容包括实验课程、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学年论文、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九、教学计划中英文对照表十、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芭蕾基本功训练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216学时课程学分:10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一年级课程内容:芭蕾基本功训练是以芭蕾基训系列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主要解决学生自身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技巧问题。
规范学生的上肢、躯干和腿部的基本形态、及腰、腿、肩、髋部位的柔韧和软开度,强化基本能力和技巧训练,强调动作的协调性和学生的表现能力。
让学生掌握芭蕾的开、绷、直、立。
考核方式:汇报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古典芭蕾舞学科系列先修课程:无课程名称: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0学时课程学分:1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三年级课程内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是以中国古典舞基训系列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主要解决学生自身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技巧问题。
规范学生的上肢、躯干和腿部的基本形态、及腰、腿、肩、髋部位的柔韧和软开度,强化基本能力和技巧训练,强调动作的协调性和学生的表现能力。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形、神、劲、技。
考核方式:汇报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中国古典舞学科系列先修课程:芭蕾基本功训练课程名称:中国舞蹈素材组合训练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432学时课程学分:20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一、二、三年级课程内容:第一学期汉族民间舞蹈;第二学期藏族舞蹈;第三学期汉族舞蹈;第四学期维吾尔族舞蹈;第五学期内蒙古三少民族舞蹈;第六学期傣族、朝鲜族舞蹈。
考核方式:考核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先修课程: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名称:舞蹈剧目分析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72学时课程学分:4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课程内容:舞剧是舞蹈的最高形式,通过舞蹈名作赏析和蒙古族舞蹈赏析的学习后,让学生学习欣赏舞剧,使学生对舞蹈有了更全面、更高层次的提高。
在欣赏了中外多部经典舞剧之后,使学生了解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灯光、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使学生舞蹈欣赏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
考察方式: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选修课程:舞蹈名作赏析蒙古族舞蹈赏析教材:(光盘)《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黄明珠,2001年考核方式: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课程名称:舞蹈编导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108学时课程学分:5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三年级课程内容:“编”和“导”的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
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情节内容,塑造典型形象。
在舞蹈创作中,创作者从深入生活捕捉舞蹈形象、创造和组织舞蹈语言、编排设计舞段,到将其艺术构思通过排练最终由演员体现于舞台之上。
考核方式:考察先修课程的主要要求:课程名称:舞蹈编导理论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24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课程内容:通过相关理论学习,讨论如何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情节内容,塑造典型形象。
从理论上解决舞蹈创作者如何从深入生活捕捉舞蹈形象、创造和组织舞蹈语言、编排设计舞段,到将其艺术构思通过排练最终由演员体现于舞台之上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考核方式:考核先修课程的主要要求:课程名称:现代舞蹈技术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三年级课程内容:现代舞(Modern Dance), 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
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象一辛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考核方式:考察先修课程主要要求:课程名称:中国舞蹈简史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课程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我国数千年的光辉灿烂的舞蹈艺术,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社会状况的了解,理解不同时期的舞蹈艺术风格,并讨论其发展的规律。
考核方式:笔试先修课程的主要要求:无课程名称:外国舞蹈简史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课程内容:了解世界各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认识不同舞蹈文化之间的差异,扩大艺术视野,树立多元的文化观点,掌握世界舞蹈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考核方式:笔试先修课程的主要要求:中国舞蹈简史课程名称:舞蹈概论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三年级课程内容:本学科科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舞蹈艺术的特点和规律的理论。
从舞蹈的起源、舞蹈的艺术特征。
舞蹈的功能、舞蹈的发展、舞蹈的形式与结论。
舞蹈创作人审美规范。
舞蹈表演中的审美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了解舞蹈理论中最基本的基础知识。
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有所帮助,起到积极的作用。
理论来源于实践,舞蹈理论是舞蹈实践的经验概括和总结确定。
科学的舞蹈理论又能反过来推动促进舞蹈实践健康、成熟的发展。
考查方式:期末闭卷考试教材:《舞蹈概论》隆荫培、徐尔充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先修课程:舞蹈名作赏析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72学时课程学分:4 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三年级课程内容:《艺术概论》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艺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来说,则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艺术概论,顾名思义,就是概括地、简要地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是运用特定的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观点对艺术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社会作用等问题进行的研究所得出的最基本原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绪论、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等。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