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繁殖与发育

合集下载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生长与发育规律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生长与发育规律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生长与发育规律鱼类是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对象之一,了解鱼类的生长与发育规律对于养殖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鱼类的生长发育过程,并探讨影响其生长与发育的因素。

一、鱼类的生长发育过程鱼类的生长与发育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它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首先是卵孵化期,此期间鱼类卵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生理变化,孵化出仔鱼。

仔鱼期是鱼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仔鱼主要依靠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直到能够摄食为止。

进入摄食期后,鱼类开始摄取外界食物,以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

幼鱼期是鱼类生长发育的一个快速增长阶段,鱼类的体长迅速增加,并逐渐形成各种器官和组织。

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类进入青少年期,此时它们的体长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但仍在继续生长。

最后是成鱼期,这是鱼类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鱼类的体长增长速度进一步减缓,器官和组织已经基本形成。

成鱼期的鱼类主要是为了繁殖和生存,而不是为了生长。

二、影响鱼类生长与发育的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鱼类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但大多数鱼类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最为良好。

2. 饲料与营养:饲料的种类和营养成分对鱼类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饲料选择和营养配比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3. 水质: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

合适的水质条件包括水温、溶解氧、pH值等,如果水质不符合鱼类的生存要求,会导致它们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4. 光照:光照是鱼类生长发育中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适宜的光照条件可以促进鱼类的食欲和新陈代谢,对于鱼类的正常生长起着关键作用。

5. 安全环境:鱼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生长发育更加顺利。

减少病害、减少捕食者的威胁以及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都是保障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三、结论对于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生长与发育规律的了解,可以帮助养殖业者制定合理的养殖管理策略,提高养殖效益。

鱼类的生长与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带鱼的生长发育过程

带鱼的生长发育过程

带鱼的生长发育过程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其中包括了众多不同种类的鱼类。

而带鱼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用鱼类,其生长发育过程备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带鱼的生长发育过程,从幼鱼到成鱼的不同阶段。

带鱼的繁殖与生长带鱼通常在温暖的海洋和河口区域繁殖。

成熟的雌性带鱼会产卵,雄性带鱼则会产生精子。

雌性带鱼将卵子散布在水中,而在此期间雄性带鱼会释放精子进行受精。

受精完成后,卵子会漂浮在水中。

孵化期进入孵化期后,卵子将经历一系列变化。

首先,卵子的外层会变硬,形成一个保护层来保护里面的胚胎。

然后,胚胎会开始分裂,形成一个个小的细胞。

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将会孵化出来。

孵化后的幼鱼被称为仔鱼。

它们非常小,全长约为3-5毫米,身体呈透明状。

仔鱼会依靠卵黄囊中储存的营养来生存,并逐渐开始进行摄食。

幼鱼期在幼鱼期,仔鱼会迅速生长。

它们会吃掉水中的浮游生物,如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以获取营养。

同时,幼鱼还会游离在水表层附近,以避免被掠食动物捕食。

在幼鱼期,它们会逐渐形成鱼鳞和鱼鳍,身体逐渐变得有颜色。

此外,幼鱼会逐渐增长体长,但相对于成鱼来说,它们还是很小。

幼鱼期的持续时间因带鱼的种类而有所不同,通常为数月至一年左右。

稚鱼期稚鱼期是带鱼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带鱼的身体开始迅速长大,并逐渐形成它们独特的外形特征。

稚鱼的体长会在几个月内迅速增长,从几厘米长到十几厘米长。

除了体长的增加,稚鱼也会逐渐发育出不同的器官,如鳞片、鳍和头部特征。

它们的鳞片会变得更加发达和坚硬,以提供更好的保护。

稚鱼还会开始进食更大的食物,如小型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成鱼期当带鱼进入成鱼期时,它们的生长速度会开始放缓,并且不再经历显著的改变。

成鱼的体长通常可以达到几十厘米至一米以上,根据不同的鱼种而有所不同。

除了体长的增加,成鱼的身体颜色也会变得更加鲜艳和有吸引力。

成鱼之间会逐渐分化出雌性和雄性的特征,如体型和颜色上的差异。

鱼类的繁殖和发育阶段的划分鱼类的性成熟鱼类性成熟的年龄

鱼类的繁殖和发育阶段的划分鱼类的性成熟鱼类性成熟的年龄

鱼类的繁殖和发育阶段的划分第一节鱼类的性成熟◆鱼类性成熟的年龄及其变动1、鱼类经生长发育达到初次生殖,即标志其进入性成熟期。

香鱼(初次性成熟)2、在性别上,通常雄鱼比雌鱼的性成熟年龄要早,个体小。

虹鳟鱼(上:雌鱼,下:雄鱼)3、鱼类的性成熟年龄是种的特性之一,和种生长特性以及对于生活环境条件的适应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低龄性成熟类型性成熟年龄为l龄或1龄以下。

例如洄游性的香鱼为1龄性成熟。

*高龄性成熟类型性成熟年龄在10龄左右或更高。

如大型鲨鱼。

鲨鱼*中等年龄性成熟类型大多数鱼类属这类型,性成熟年龄为2—3龄或4—5龄。

影响鱼类性成熟的外界因子很多,主要有水温、光照、盐度和水流等。

▲ 水温生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同种鱼,达到性成熟所需时间不同。

例如鲢以华南地区为最短,最小为2—3龄,黑龙江地区则需5—6龄。

▲ 光照大部分鱼类性腺的发育需要光照。

▲ 盐度盐度对于洄游性鱼类和咸淡水鱼类的性成熟有重大影响。

例如鲻鱼的性成熟也必需经过海水过渡的阶段。

◆鱼类的性周期鱼类达到性成熟后,性腺周期发育,此发育周期就是性周期。

其实质是指每批卵母细胞从形成到发育成熟所经历的周期。

按鱼类性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三种类型:1、性周期为一年的类型大多数鱼类的性周期为一年,性腺由排出性产物后至下一批性产物的成熟,大体要经历一年时间。

例如草、青、鲢、鳙在自然条件下,性周期大多为一年。

2、短性周期类型此类型的性周期远不足一年,大多出现在热带和亚热带性鱼类。

例如罗非鱼的性周期为45—60d左右;食蚊鱼两次生殖相隔数月。

食蚊鱼3、性周期为二年的类型大部分鲟形目鱼类的性周期长达二年,甚至更长,即性腺隔年成熟一次。

◆ 鱼类性腺发育程度的测定1、成熟系数成熟系数是指性腺重量和鱼体重量(或去内脏后的体重)的百分比,是衡量性腺发育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成熟系数=性腺重/体重(去内脏后的体重)*100%如梁子湖青梢红鮊的性腺从3月下旬开始发育,至5月下旬其成熟系数达到最大值,雌鱼为16.7%左右,雄鱼为6.5%左右,这时正是青梢红鮊的生殖季节。

鱼类的生长与繁殖

鱼类的生长与繁殖

温度:鱼类生长适宜的水温范 围因种类而异
食物:鱼类通过摄取食物获得 所需的营养物质
生长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 鱼类生长的内在 因素,决定了个 体生长潜力和速 度
环境因素:包括 水温、水质、食 物供应等,影响 鱼类生长的速率 和健康状况
营养因素:提供 足够的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等 营养物质,促进 鱼类生长
养殖业中鱼类生长与繁殖的实 践案例
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鱼类生长与繁殖的实践应用有助于保护濒危鱼类, 通过人工繁殖和养殖,增加种群数量,缓解野生 资源的压力。
鱼类生长与繁殖的实践应用有助于改善水域生态 环境,通过合理投放鱼苗和养殖管理,提高水体 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鱼类生长与繁殖的实践应用有助于发展可 持续的水产养殖业,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 和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满足 市场需求。
营养因素:鱼类的繁殖需要充足的营养,营养不良会影响繁殖。
鱼类的繁殖与生长 的关系
繁殖对生长的影响
繁殖频率:繁殖频率对鱼类生长的 影响,高繁殖频率可能导致鱼类生 长缓慢。
繁殖方式:不同繁殖方式对鱼类生 长的影响,如卵生或胎生等,可能 影响鱼类的生长速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繁殖周期:繁殖周期的长短对鱼类 生长的影响,较短的繁殖周期可能 促进鱼类生长。
通过研究鱼类生长与繁殖的规律,可以预测未来水域生态系统的变 化趋势,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鱼类生长与繁 殖研究有助于 保护濒危物种
和生态平衡
鱼类生长与繁 殖研究有助于 提高养殖业产 量和经济效益
鱼类生长与繁 殖研究有助于 探索生物进化 机制和生物多
样性

鱼类苗种繁育操作规程

鱼类苗种繁育操作规程

鱼类苗种繁育操作规程鱼类苗种繁育是指通过人工手段促进鱼类的繁殖和苗种的生长发育,为了保证繁育操作的顺利进行和苗种的良好品质,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份针对鱼类苗种繁育的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整个过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筹备阶段1. 选定繁殖鱼种:根据需要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繁育的鱼类品种,并了解该品种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和饲养要求等。

2. 确定繁育场地:选择适合繁育的场地,如养殖池塘、温室、水族箱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水质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环境调节准备。

3. 准备繁育设备和材料:根据所选鱼类品种和繁殖方式,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材料,如繁殖箱、网箱、过滤器、氧气泵等。

同时准备好鱼类的饲料和药品,保证苗种繁育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繁殖阶段1. 选种和基础管理:从具有优良遗传质量的亲本中挑选和配对,保证后代有较好的遗传潜力。

同时对亲本进行基础管理,包括饲养、疫病防治等,保持其身体健康和繁殖潜力。

2. 促性成熟:根据不同鱼类品种和繁殖方式,使用适当的促性成熟方法。

一般包括温度调控、光照调控、饲料调控等。

确保鱼类个体达到性成熟状态,准备交配和产卵。

3. 交配和产卵:根据品种特性和繁殖方式,选择适当的交配方法。

一般有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方式。

交配完成后,提供适合产卵的环境,如水温、水质、饲料等条件,促使雌鱼产卵。

4. 孵化和育苗:将产卵的鱼卵分离出来,放入孵化箱或孵化池中,提供适宜的水温和水质条件,促使卵孵化。

孵化完成后,将幼鱼转入育苗箱或育苗池中,提供合适的饲料和环境条件,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三、管理阶段1. 饲养管理:根据鱼类的生长特性和需求,合理调控饲养密度、饵料投喂量、水质控制等,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和良好品质。

2. 疫病防治:定期进行疫病的防治工作,如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进行疫苗接种、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等,确保苗种的健康和存活率。

3. 定期评估和选种:根据苗种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定期对苗种进行评估和选种工作,保证苗种的优良性状和遗传质量。

养殖鱼类的繁殖行为与繁殖方式

养殖鱼类的繁殖行为与繁殖方式

养殖鱼类的繁殖行为与繁殖方式鱼类是世界上最多样化的脊椎动物之一,其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也非常丰富多样。

在养殖鱼类的过程中,了解鱼类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和保持种群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养殖鱼类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

一、繁殖行为1. 抱卵行为许多鱼类都会进行抱卵行为,即雄鱼和雌鱼为了孵化卵子而进行特定的行为。

例如,部分观赏鱼,如孔雀鱼和剑尾鱼,通常是雄性鱼负责孵化卵子。

在抱卵行为中,雄性鱼会将雌性鱼产下的卵子收集到自己的嘴里,并将其保护起来,直到卵子孵化出幼鱼。

2. 繁殖舞蹈一些鱼类在繁殖期会进行特殊的舞蹈来吸引异性。

这些舞蹈通常包括摆动身体、扇动鳍片、变换颜色等动作。

例如,鲑鱼在洄游期间会进行美丽壮观的跳跃,以吸引雌鱼注意。

3. 灌溉巢穴一些鱼类在繁殖季节会挖掘巢穴,并通过灌溉巢穴来提供更适宜卵的孵化环境。

例如,康吉鳗会挖掘大约1米深的巢穴,并用嘴巴将水灌入巢穴中,保持卵子的湿润维持卵的健康发育。

二、繁殖方式1. 卵生卵生是鱼类最常见的繁殖方式之一。

在这种方式中,雌鱼会将卵子产到水中,然后雄鱼会释放精子进行受精。

卵子随后会漂浮在水中,直到孵化成幼鱼。

这种方式适用于许多养殖鱼类,如金鱼和七彩神仙鱼。

2. 胎生胎生是一种少数鱼类的繁殖方式,其中雌性鱼会将卵子连同虫卵一起孵化在体内,并产下幼鱼。

这种方式在雷电鱼和鲨鱼等一些物种中很常见。

胎生方式使幼鱼得到更多的保护和营养,提高了存活率。

3. 子宫孵化子宫孵化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只存在于一些特定的鱼类中,如卡路里鱼和口孵型鱼。

在这种方式中,雌性鱼会将卵子产到体内,并在子宫中孵化,直到孵化出幼鱼。

子宫孵化方式使幼鱼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照顾。

总结:在养殖鱼类的过程中,了解不同鱼类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对于养殖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鱼类的繁殖行为,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养殖环境,创造更适宜的繁殖条件。

同时,根据鱼类的繁殖方式,我们可以在养殖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幼鱼的存活率和饲养效率。

鱼类的繁殖和生命周期

鱼类的繁殖和生命周期

水草丰茂的水域。
求偶行为
02
部分鱼类会通过特定的求偶行为吸引异性,如展示鲜艳的色彩
、发出特定的声音等。
繁殖季节
03
鱼类的繁殖季节通常与水温、光照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亲代抚育行为及其意义
亲代保护
部分鱼类在产卵后会留在产卵场保护卵和幼鱼,避免其受到天敌 的捕食。
营养供给
有些鱼类在幼鱼孵化后,亲鱼会提供一段时间的营养供给,如分泌 乳汁等。
提供营养和氧气。
繁殖优势
卵胎生鱼类的繁殖方式具有较高 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
下进行繁殖。
不同繁殖方式的比较
繁殖效率
卵生鱼类的繁殖效率较高,一次可产大量卵;胎生鱼类和 卵胎生鱼类的繁殖效率相对较低。
受精方式
卵生鱼类采用体外受精方式;胎生鱼类和卵胎生鱼类采用 体内受精方式。
仔鱼成活率
胎生鱼类和卵胎生鱼类的仔鱼成活率较高;而卵生鱼类的 仔鱼成活率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水质净化
部分鱼类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有助于净化水质。
生物多样性维护
鱼类作为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活动对鱼类生命周期的影响
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导致鱼类种群 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 绝,破坏生态平衡。
水域污染
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 等污染物排入水域,对 鱼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 重影响。
产卵场所
多选择水流较缓、水草茂盛或石砾、树根较多的地方 作为产卵场所。
卵的性质
卵黄含量丰富,呈圆球形或椭球形,具有粘性或附着 性,可附着在水草、石砾等物体上。
胎生鱼类繁殖方式
体内受精
雌鱼在体内与雄鱼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在雌鱼体内发育成仔鱼后产出。

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的发育过程简介

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的发育过程简介

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的发育过程简介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中国各大水系,也是可以人工养殖的鱼类之一。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鲫鱼的发育过程,供养殖鲫鱼的朋友们参考。

一、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一般在每年的3-7月份左右进行产卵,具体时间与鲫鱼品种以及具体所处地区有关。

鲫鱼在繁殖季节时,雌性鲫鱼会在水草繁茂处或者是石头较多处产卵,多将卵子产于水草、石块、枯枝等附着物上。

产卵结束后,雄鱼会在卵子上排出精子,二者结合形成受精卵,最后孵化出小鱼。

二、鲫鱼的发育过程简介(1)卵期:鱼类在鱼卵膜内进行发育的时期。

(2)仔鱼:鱼苗脱膜孵化而出,口尚未开启,主要以卵黄为营养,属于内源性营养性质。

(3)仔鱼后期:鱼苗开始依靠外源性营养进行发育与生活,并且此时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4)稚鱼期:体型迅速趋近于成鱼,消化器官也开始往成鱼方向发育,结束的基本标志为鳞被发育完全及完全变态。

(5)幼鱼期:体形与成鱼相同,但是性尚未成熟的当年生幼鱼,并且斑纹和色泽也仍在发生变化。

(6)未成熟鱼期:形态和成鱼完全一样,但是性腺尚未成熟,一般是从当年生幼鱼向性成熟转变的时期。

(7)成鱼期:第二性征发达,已经具备生殖能力,并且在每年的繁殖季节中进行繁殖。

(8)衰老期:生殖机能开始衰退,生长速度缓慢。

三、鲫鱼的养殖方法1、处理池塘(1)要求水深超过1.5米,适宜水深为2-3米,池底的淤泥厚度为10-15厘米。

(2)放苗前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200-250毫克/升)或漂白粉(20毫克/升),消毒2-3天后注入新水。

(3)放苗前1-2天,全池泼洒2.5%敌百虫粉剂。

2、投放鱼苗(1)水温稳定在10°C以上时开始放苗。

(2)若规格为40-60克/尾,放养密度为1500-2000尾/亩;若规格超过60克/尾,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

若是要培育鱼种,放养密度为0.8-1.2万尾/亩。

(3)训食成功后,每亩池塘放养150-200尾规格为20-60克的鲢鳙。

鱼类繁殖方式

鱼类繁殖方式

鱼类繁殖方式鱼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它们具有丰富多样的繁殖方式。

不同的鱼类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繁殖后代,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鱼类的繁殖方式。

1. 卵生繁殖卵生繁殖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繁殖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雌鱼会产下大量的卵子,然后雄鱼会释放精子使其受精。

受精后的卵子会漂浮在水中,通过水流的冲刷,最终孵化成小鱼。

这种方式的代表性鱼类有鲑鱼和鳗鱼。

2. 胎生繁殖胎生繁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鱼类繁殖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雌鱼会孕育卵胎,即将卵子孵化在体内,直到小鱼完全发育成熟,然后才会生下。

这种方式的代表性鱼类有鲨鱼和魟鱼。

3. 口孵育幼口孵育幼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鱼类繁殖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雄性鱼会将受精的卵子吞入嘴里,用嘴巴保护和孵化,直到小鱼孵化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雄性鱼会不吃食物,只靠体内储存的营养供给。

这种方式的代表性鱼类有刺鱼和锯鲨。

4. 鱼群交配鱼群交配是一种大规模的繁殖方式。

在一些鱼类中,雄性和雌性会聚集在一起形成鱼群,进行集体交配。

雄鱼会释放精子,雌鱼会释放卵子,从而实现受精和繁殖后代。

这种方式的代表性鱼类有金枪鱼和鲨鱼。

5. 父母共同照顾后代在一些鱼类中,雌性和雄性会共同照顾孵化出来的小鱼。

它们会轮流在巢穴中孵化卵子,保护和喂养幼鱼,直到幼鱼长大可以独立生活。

这种方式的代表性鱼类有孔雀鱼和口孵育鲶鱼。

总结起来,鱼类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

无论是卵生繁殖、胎生繁殖还是口孵育幼,每一种方式都展示了鱼类为了延续后代而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心血。

通过了解鱼类的繁殖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水生动物。

鱼通过什么的方式来繁殖后代

鱼通过什么的方式来繁殖后代

鱼通过什么的方式来繁殖后代
一、卵生
1、母体将卵产至体外(自然环境中),父体随后排出精子,待授精后胚胎即可发育。

2、胚胎发育期间,所需营养全部来自于卵黄,与母体没有营养关系。

3、大部分卵生鱼类在体外受精,少数品种(比如鳐类、海产杜父鱼类)在体内受精。

4、少数卵生鱼类会保护受精卵。

5、卵生鱼类包括草鱼、鲳鱼、金鱼、大马哈鱼等品种。

二、卵胎生
1、亲鱼交配时在体内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母体的生殖道内发育,最终由母体产出仔稚鱼。

2、胚胎发育期间,所需营养主要来自于卵黄,与母体没有营养关系(或母体生殖道仅提供水分和矿物质)。

3、卵胎生鱼类包括剑尾鱼、孔雀鱼、月光鱼、玛丽鱼等品种。

三、胎生
1、此种繁殖方式与哺乳类动物类似,因此也被称为假胎生。

2、此类品种在体内完成受精,胚胎发育期间与母体有直接联系,可通过类似于脐带的组织在循环上与母体相联。

3、胚胎可以吸收卵黄,也能依靠母体提供养分(某些板鳃鱼类的胚体与母体有血液循环的联系)。

4、胎生鱼主要包括真鲨科鱼类,比如大青鲨。

小鱼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小鱼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小鱼繁殖后代的过程称为鱼类的生殖。

鱼类主要有两种生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卵生是指雌性鱼产卵,然后雄性鱼通过外部受精使卵受精成为受精卵。

受精卵通常会在水中进行孵化。

大多数卵生鱼类会选择适合的产卵场所,如水草丛、沉木或洞穴等地方,将卵粘附在那里。

在孵化期间,雄性和雌性鱼类通常会保护和照料受精卵,以确保其安全孵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精卵会孵化成为鱼苗,然后逐渐长大。

胎生则是指雌性鱼在体内孕育胎儿并直接生下鱼仔。

胎生的鱼类通过内部受精的方式繁殖后代。

雄性鱼通过产生精液,将精子传递给雌性鱼,受精卵在雌性鱼的体内发育和孵化。

这些受精卵在雌性鱼的体内得到充分的营养和保护,直到完全发育为鱼仔。

然后,雌性鱼会通过产卵将鱼仔释放到水中。

总的来说,小鱼的繁殖后代主要通过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进行,其中卵生鱼类会产卵并在水中孵化,而胎生鱼类则通过内部受精,在雌性鱼的体内孕育胎儿并直接生下鱼仔。

鱼类繁殖与发育.pptx

鱼类繁殖与发育.pptx
II期:卵巢→扁带状,多呈粉红色或透明,或呈浅 灰色;放大镜下可见卵粒 精巢→线状或细带状,半透明或不透明,血 管不显著
III期:卵巢→血管发达,卵细胞半透明,卵黄少 量沉积;肉眼可看清卵粒 精巢→圆杆状,粉红色或淡黄白色,挤压 腹部或剪开精巢都无精液流出
2024/9/29
9
第10页/共75页
性成熟等级
⑸洞穴产卵亚型:卵产在天然洞穴内掩藏发育
2.亲体护卫型:卵(仔鱼)在亲体护卫下发育
⑴基质亚型:卵产在自然基质上,如岩石、植物或水 层中。亲鱼在旁侧守护,直至仔鱼孵出
⑵营巢亚型:产卵前先筑巢,在巢中产卵,由亲体之 一守护并伴随对巢的修补、通气
2024/9/29
营巢材料→石砾、砂土、植物茎叶、鱼类自己吹成的
▪ 成熟系数的绝对值:♂(10%)<♀(20-
30%)
11
第12页/共75页
▪ 多周期:一生可重复产卵、排精
一年产卵多次:性周期短→与季节变化关系小
一年产卵一次:性周期为一年→与季节变化关系密切
• 繁殖习性不同,性周期的季节节律不同。春季产卵性 腺在秋、冬进入第四期,秋季产卵7-9月进入第四期
• 不同种类,性周期各发育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
30
第31页/共75页
产卵场与产卵条件
鱼类繁殖场所和繁殖所需的环境条件→制定资源 保护措施、禁渔区,为人工繁殖提供相应的生态条件
鲤:几天至一周便产卵一次,一般2批;
香鱼:一般3批,10月上旬开始,10~15d产一批,条件 好,人工养殖时,还可产4次
特征:-卵母细胞由IV时相→IV时相,不同步
-第IV期卵巢中卵母细胞的大小不同,有的已充满 卵黄,有的开始沉积卵黄。即IV期卵巢中具各种时相的 卵母细胞。

光周期对养殖鱼类的生长和繁殖的作用

光周期对养殖鱼类的生长和繁殖的作用

光周期对养殖鱼类的生长和繁殖的作用光周期(Photoperiod)是指一天内光照持续时间的变化规律。

对于养殖鱼类来说,光周期不仅影响它们的行为和生理特征,而且对其生长和繁殖也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光周期对养殖鱼类生长和繁殖的作用,并简要介绍养殖鱼类的光周期管理方法。

一、光周期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光周期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适宜的光周期可以促进鱼类的食欲和摄食量,提高能量代谢效率,促使营养物质更好地转化为生长所需。

一般而言,大多数养殖鱼类对于长时间的照明有利于生长,因为光照可以刺激鱼类的甲状腺功能,促进代谢活动。

然而,过长或过短的光照时间都可能对鱼类的生长产生负面效应。

因此,在养殖鱼类的生产中,需要根据鱼类的生长需求和品种特性合理设置光周期,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二、光周期对鱼类繁殖的影响光周期是调控鱼类繁殖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在自然环境中,光周期的变化可以启动和调节鱼类的繁殖行为。

比如,许多鱼类在光周期的改变下会产生性腺发育和繁殖行为的变化。

光周期对于鱼类的性成熟和产卵周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通过控制光周期,可以促进鱼类的性腺发育、产卵和受精率,提高繁殖效果。

因此,在养殖鱼类中,根据不同品种和繁殖阶段的需求,合理控制光周期是保证高效繁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光周期管理方法1. 周期性光照管理法:按照自然环境中的光照变化规律,模拟季节性光照来管理养殖鱼类。

这种方法适用于模拟天然繁殖环境,对于那些受光周期影响较大的鱼类尤为有效。

2. 固定光照管理法:固定每天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来管理养殖鱼类。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不受光周期影响较大的鱼类,如淡水观赏鱼类。

3. 人工调控光照管理法:根据养殖鱼类的性腺发育、繁殖行为和繁殖需求,人工调控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光照色彩等因素,以促进繁殖效果的提高。

总结:光周期对养殖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控制光周期来促进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效果。

合理的光周期管理是养殖鱼类的关键环节之一,可以通过周期性光照管理、固定光照管理和人工调控光照管理等方法来实施。

《鱼类繁殖与发育》课件

《鱼类繁殖与发育》课件

鱼类繁殖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 鱼类资源管理机构需要制定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方案,以确保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鱼类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科学家、业界和公众。 • 需要加强对非法捕捞和非法养殖的打击力度,采取更加严格的规定和法律措施。
鱼类繁殖的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将有更多的 技术工具和方法可以用于鱼类 繁殖和发育的研究。
3 经济价值
鱼类的商业养殖和捕捞业产值巨大,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鱼类的交配方式
卵生鱼类
大多数卵生鱼类在交配时雄性会 将精子直接释放到雌性的生殖道 中,进行内受精。
胎生鱼类
很多胎生鱼类会将卵黄囊放在雄 性的托孵器中,托孵器负责孵化 卵黄囊,并为幼鱼提供营养。
配对鱼类
配对鱼类会在交配期间形成牢固 的配对关系,它们可能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蜓点 水或在水中共舞以达到交配。
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并支持鱼类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 的科研和政策支持。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将为鱼类繁殖的研究 和管理提供更广泛的视野和更 大的机会。
早期生长
孵化后的幼鱼会吸食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并开 始慢慢成长和发育。
孵化
从受精到孵化的过程因鱼类而异,可以持续几天 甚至数月。
进化分化
幼鱼逐渐发育成形态各异、生活习性不同的鱼类, 开始进入自由游泳期。
鱼类繁殖的经济意义
全球鱼类市场每年创造巨额收入,鱼类在许多国家的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 的角色。鱼类的养殖和捕捞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能为众多生产和服 务行业提供原材料。
鱼卵的形成和释放
1
卵巢发育
雌鱼通过不断的食物摄取和荷尔蒙变化使卵巢得到充分发育,成熟的卵子将逐渐形成。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鱼类生长与发育研究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鱼类生长与发育研究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鱼类生长与发育研究鱼类生长与发育在养殖渔业工作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了解鱼类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养殖业者提高养殖效益,保证养殖鱼类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介绍鱼类生长与发育的基本知识,并探讨一些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一、鱼类的生长过程鱼类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卵、仔鱼、幼鱼、稚鱼和成鱼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了解这些特征和需求对于成功养殖是至关重要的。

1.卵阶段:卵是鱼类的初生阶段,此时鱼类还未孵化出来。

在卵阶段,温度和氧气是最重要的因素。

温度对卵的发育速度和健康程度有直接影响,而氧气则对卵的呼吸和新陈代谢至关重要。

2.仔鱼阶段:仔鱼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鱼,此时它们非常脆弱,对水质要求较高。

仔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所以养殖者需要提供适合的养殖环境和饲料,以确保仔鱼的健康成长。

3.幼鱼阶段:幼鱼相对于仔鱼来说更加健壮,但还是需要特别关注其饮食和环境。

此时,养殖者需要提供适当的饲料,包括人工制作的饲料和自然饵料,以满足幼鱼的营养需求。

4.稚鱼阶段:稚鱼是已经长大一些的鱼类,它们通常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生存能力。

在稚鱼阶段,养殖者需要提供适当的饲料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以促进稚鱼的成长和发育。

5.成鱼阶段:成鱼是鱼类生长发育的最终阶段,此时它们已经具备繁殖能力。

在成鱼阶段,养殖者需要关注饲料和水质的管理,以确保成鱼的生长和繁殖健康。

二、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因素鱼类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饲料管理、水质管理等。

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的介绍:1.温度:温度是影响鱼类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鱼类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养殖者需要根据具体鱼种的特点来调节水温。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鱼类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2.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保证鱼类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养殖者需要根据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热带鱼类的繁殖与育种技巧

热带鱼类的繁殖与育种技巧

热带鱼类的繁殖与育种技巧热带鱼,以其斑斓的色彩、多样的形态和独特的习性,成为了众多水族爱好者的心头好。

然而,要成功地繁殖和培育热带鱼,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知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热带鱼类的繁殖与育种那些事儿。

一、繁殖前的准备1、选择合适的鱼种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繁殖的热带鱼品种,并了解其繁殖特点和习性。

有些鱼种繁殖相对容易,而有些则较为困难,需要更高的养殖技巧和环境条件。

2、准备适宜的水族箱繁殖用的水族箱大小应根据鱼种的大小和繁殖习性来选择。

一般来说,小型热带鱼的繁殖箱可以较小,而大型热带鱼则需要较大的空间。

同时,要确保水族箱的水质稳定,配备良好的过滤系统和加热设备,将水温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3、营造合适的水环境不同的热带鱼对水质的要求有所不同。

例如,有的喜欢弱酸性水,有的则适应弱碱性水。

在繁殖前,要通过检测和调整水质参数,如酸碱度(pH 值)、硬度、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等,为鱼儿创造理想的繁殖环境。

4、提供充足的食物在繁殖前,要给亲鱼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食物,以增强其体质和繁殖能力。

可以选择专门的热带鱼饲料,也可以适量投喂活饵,如丰年虾、水蚤等。

二、常见的繁殖方式1、卵生这是大多数热带鱼的繁殖方式。

亲鱼将卵排出体外,在水中受精和孵化。

卵生鱼的产卵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直接将卵产在水草或岩石上,有的则产在水底的沙砾中。

例如,孔雀鱼就是典型的卵胎生鱼类,其繁殖能力很强,母鱼直接产出小鱼。

2、卵胎生这种繁殖方式中,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直接产出幼鱼。

常见的卵胎生热带鱼有玛丽鱼、月光鱼等。

三、繁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亲鱼的挑选选择健康、成熟、体型适中的亲鱼进行繁殖。

亲鱼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繁殖的成功率和幼鱼的质量。

2、繁殖期间的观察在繁殖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亲鱼的行为和状态。

如果发现亲鱼有异常行为,如攻击幼鱼或互相打斗,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将其隔离。

3、保护卵和幼鱼对于卵生鱼类,要注意保护鱼卵不被其他鱼类吞食。

低温环境下鱼类生长与繁殖特性

低温环境下鱼类生长与繁殖特性

低温环境下鱼类生长与繁殖特性低温环境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低温环境下鱼类的生理适应、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特性等方面的内容。

一、低温环境下鱼类的生理适应低温环境对鱼类的生理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低温环境中,鱼类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生理适应来适应寒冷的环境。

首先,鱼类的体温调节机制会发生变化,它们会主动寻找处于相对温暖的环境,以减小体温的下降。

其次,鱼类的新陈代谢会减慢,以节省能量。

此外,鱼类的呼吸和循环系统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低温环境。

二、低温环境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低温环境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低温环境会抑制鱼类的新陈代谢活动,影响其食物摄取和能量利用,从而降低生长速率。

其次,低温环境下水体中的氧气浓度会降低,这会限制鱼类的呼吸功能,进而影响其生长。

此外,低温环境还会影响鱼类的饵料消化和吸收能力,从而进一步制约鱼类的生长发育。

三、低温环境对鱼类繁殖的影响低温环境对鱼类的繁殖特性也具有一定影响。

首先,低温环境会延缓鱼类的性成熟速度,使其性腺发育缓慢。

其次,低温环境下水体中的氧气浓度较低,这会降低鱼类的生殖能力。

此外,低温环境还会使鱼类的卵子和精子的存活率降低,影响繁殖的成功率。

四、低温环境下鱼类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低温环境下的鱼类资源,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建立鱼类保护区,限制捕捞行为,保护鱼类的生存空间。

其次,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确保水质清洁,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此外,开展鱼类的人工繁殖和放流活动,增加鱼类的种群数量。

最后,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于低温环境下鱼类生长与繁殖特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结语低温环境对于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具有一定的影响,鱼类通过生理适应来适应低温环境,并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低温环境限制了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来维护鱼类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鱼类在低温环境中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以及维持生态平衡。

鱼类的生殖行为

鱼类的生殖行为

鱼类的生殖行为鱼类是水生动物中最多样化的类群之一,其生殖行为因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本文将探讨鱼类的生殖行为,包括繁殖方式、交配行为和卵的产卵方式等。

一、繁殖方式鱼类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两类:卵生和胎生。

卵生鱼类是指将卵产放在外部环境中孵化的鱼类,而胎生鱼类则是将卵孵化在体内,直到幼鱼发育成熟后再生产。

1. 卵生鱼类卵生鱼类的产卵方式多种多样。

有些鱼类是在水生环境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所进行产卵,如淡水鱼类会选择水草丛或者河床中的沙石缝隙等地。

在水生环境中,卵生鱼类的产卵可以是单个或成对进行,有些甚至是集体产卵。

另外,也有一些卵生鱼类会选择产卵后将卵黏附在父母的身体上,这种现象称为父母咬卵,此类鱼类通常会选择一个安全的场所,如洞穴或岩石缝隙。

父母咬卵的行为可以有效地保护卵的安全,防止其他捕食者的侵袭。

2. 胎生鱼类胎生鱼类的繁殖方式与哺乳动物类似,幼鱼在母体内发育直到成熟后才会产下。

胎生鱼类的交配行为通常会伴随着精液的传递,并在母体内受精。

幼鱼在母体内通过摄取营养从而进行正常的发育,直到它们达到适合生存的阶段后才会被母体产出。

二、交配行为交配是鱼类生殖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鱼类的交配行为多种多样,以下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交配方式。

1. 鱼类的外育方式很多鱼类通过交配行为进行外育。

在这种方式中,雄性鱼类会将精子直接释放到水中,然后雌性鱼类会游到释放精子的区域,将其吸入体内,进行受精和产卵。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增加精子与卵子的接触面积,提高繁殖成功率。

2. 鱼类的内育方式有些鱼类采用内育方式进行交配。

在内育中,雄性鱼类会将精子直接输送到雌性鱼类的生殖道内,进行受精。

雌性鱼类会将受精卵保留在体内,直到幼鱼发育成熟后再产出。

三、卵的产卵方式卵的产卵方式因鱼类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卵的产卵方式。

1. 浮游卵有些鱼类会产卵成浮游卵,这些卵会随着水流漂浮。

浮游卵通常非常小,以便能够更容易地传播和分散。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动物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和多样性的领域,其中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令人惊叹不已。

生殖是物种延续的关键环节,而发育则是新生命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不同的动物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殖和发育策略,以适应其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先来说说鱼类。

大多数鱼类采用体外受精的方式繁殖。

雌鱼将卵子排出体外,雄鱼同时排出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

受精后的卵子会逐渐发育成为胚胎。

例如,鲫鱼在繁殖季节,雌鱼会在水草茂盛的地方产卵,雄鱼紧跟其后排精。

鱼类的胚胎发育通常在水中进行,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分化,逐渐形成幼鱼。

幼鱼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形态和生理上的显著变化,以适应水中的生活。

两栖动物如青蛙,其生殖方式也有独特之处。

繁殖季节,雄蛙会通过鸣叫吸引雌蛙。

雌雄蛙抱对后,雌蛙排出卵子,雄蛙排出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

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发育,经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阶段,最终孵化出蝌蚪。

蝌蚪具有长长的尾巴和鳃,生活在水中,通过摄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蝌蚪会逐渐长出四肢,尾巴逐渐消失,鳃也会转变为肺,完成变态发育,成为能够在陆地生活的成蛙。

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与鱼类和两栖动物有所不同。

以乌龟为例,它们通常采用体内受精的方式。

在繁殖季节,雄龟会与雌龟进行交配。

交配完成后,雌龟会选择合适的地点产卵。

乌龟的卵具有坚硬的外壳,能够保护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免受外界的伤害。

乌龟的胚胎在卵内发育,直到幼龟破壳而出。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则更加复杂和高级。

鸟类也是体内受精,雌鸟在交配后会产下具有坚硬外壳的鸟卵。

鸟卵内包含了胚胎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胚胎开始发育。

雏鸟在出壳后,往往需要亲鸟的照顾和喂养,才能逐渐成长和独立生活。

例如,母鸡孵蛋时,会用体温为鸡蛋提供适宜的孵化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刚出壳的小鸡绒毛未丰,需要母鸡的保护和教导,学习觅食和生存技能。

哺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是最为高级和完善的。

鱼类生殖和生长发育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鱼类生殖和生长发育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鱼类生殖和生长发育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鱼类作为水生动物,其繁殖和生长发育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传统研究手段主要是基于形态、生理和生态等层面的观察,而现代的分子遗传学技术则为深入理解鱼类生殖和生长发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本文将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究鱼类生殖和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一、鱼类生殖的分子机制鱼类的生殖特点与陆生动物存在很大不同。

首先,很多种鱼类是外育(exotrophic)的,即卵在体外受精并发育成胚胎。

其次,部分鱼类在生殖生态和行为上也与陆地动物存在不同,如鳗鲡(Anguilla anguilla)的远洋迁徙和在海中产卵等。

这些特点使得鱼类生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近年来,随着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鱼类生殖的分子机制也逐渐被揭示。

例如,盲鳗(Astyanax mexicanus)的基因组测序发现,该种鱼类在夜间通过视网膜上的Megalin受体感知环境光线,从而启动生殖器的生殖激素合成,进而促进生殖活动。

此外,许多生殖相关基因的不同表达也被发现与不同种类之间的生殖行为和生殖器官的特化有关,这为研究不同鱼类生殖方式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鱼类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鱼类的生长发育分为不同的阶段。

早期:卵、受精卵和胚胎;中期:幼鱼;晚期:亚成鱼和成鱼。

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生长和发育特点,对应着不同的分子调控机制。

例如,胚胎发育需要一系列基因的协调作用。

近年来,通过比较不同鱼类和哺乳动物的基因差异,发现在基因启动子区域和转录因子结构上存在相似性,但生殖和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胚胎时期的表达模式则存在显著差别。

此外,一些特定的信号途径(如FGF、BMP、Wnt、Notch等)也在胚胎时期发挥着调控作用。

幼鱼期的生长发育则主要取决于营养素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例如,饲养环境中营养素缺失或过多等都可以影响幼鱼的生长和发育,并且具有不同鱼类和品系的差异性。

同时,许多内分泌系统激素,例如生长激素(GH)和胰高血糖素样生长因子(IGFs),也被广泛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4/18
5
一、性 腺 -卵巢
大小
成对:对称:大小、体积、位置。多数) 不对称:香鱼→左大右小,左前右后 不成对:七鳃鳗→体腔前端; 黄鳝→左卵巢,右膀胱?
卵巢
形状
棒状→多(梭鱼、鲤);分叶→香鱼 长袋状→七鳃鳗;皱长、方形→鳗鲡 无固定形状
卵粒→一般黄 食物→香鱼:自然、硅藻→棕黄
颜色
人工饲料、鱼粉→淡黄
发育→ 香鱼:无色透明 →肉红 →淡黄(与卵 黄沉积率及其血管丰富程度有关) 6
2019/4/18
性腺 –常见鱼类卵巢的颜色
鳊→浅黄 香鱼→橘黄、棕黄 红鳍原鲌→灰色 鲇→草绿 南方大口鲇→黄 鳗鲡→白色 鳇→灰黑色
2019/4/18 7
二、性腺发育与分期
阶段→卵巢、精巢。时期(相)→性细胞本身发育 性成熟等级: 1.目测法:
2 繁殖习性
一、繁殖方式 二、繁殖季节、产卵时间、产卵类型 三、产卵场与产卵条件 四、繁殖行为与筑巢
2019/4/18
17
一、繁殖方式
E. K. Balon ( 1975 ) 三 大 类 32 个 生 殖 集 团 (Reproductive guilds) 1.无亲体护卫型:卵在体外受精,独立发育而无亲 体护卫。部分软骨鱼类为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 同种类→雌 >雄 ;年龄大 >年龄小;一次产卵> 分批 • 季节→产卵后成熟系数低,春季↑,产卵期达高 峰值
成熟指数:某阶段成熟系数与最大成熟系数的比值
2019/4/18
9
4.卵径测定法:(一般不用福尔马林固定) 椭圆卵:(长轴+短轴)/2 成熟指数=某一时间卵径/最大卵径
常用第 1 和第 3 种方法综合应用
精巢 → 线状或细带状,半透明或不透明,血管 不显著
III 期 :卵巢 → 血管发达,卵细胞半透明,卵黄少量 沉积;肉眼可看清卵粒 精巢 → 圆杆状,粉红色或淡黄白色,挤压腹 部或剪开精巢都无精液流出
2019/4/18 13
IV期:卵巢→卵粒大而饱满,充满卵黄,有时挤压 腹部可流出少量卵粒 精巢 → 乳白色,早期阶段挤压腹部无精液流出, 晚期则能挤出白色精液 V期: 卵巢→提起时卵粒能从生殖孔流出 精巢→提起或轻按腹部能从生殖孔涌出
分5亚型:
⑴水层产卵亚型:卵浮性或半浮性→海产经济鱼类 和四大家鱼
⑵水底产卵亚型:卵在水底部的岩石、石砾、沙砾 上暴露发育,或掩藏在石砾或沙砾内发育。卵沉 性或沉粘性→大麻哈鱼
2019/4/18 18
⑶草上产卵亚型:卵产在水生植物茎叶上发育。卵 粘性→鲤、鲫、鲂、花鱼骨等
2019/4/18
10
性腺成熟度等级划分标准
原则:1.能正确反映性细胞发育过程的变化
2.按鱼类生物学特性考虑→外部形态等 3.估计肉眼能见到的外部特征和不能见到的 内部特征 4.等级不应多→以利操作 国外:欧美:8级;前苏联:6级;日本:5级 我国:试行6级
2019/4/18 11
性腺成熟度等级划分-6级法
外形、体积、血管分布、卵粒(颜色、卵黄沉
积、透明、弹性等) 2. 组织切片法 : 固定 (波恩氏液组织) →石蜡包埋 →切片→观察 (性细胞的发育和组成) →确定时 相(以最多性细胞时相命名)
2019/4/18 8
3.成熟系数法 成熟系数=性腺重/体重(去内脏)×100%
• 不同种类→最大成熟系数不同
各期出现的时间和所经历的时间不同 →一般♂发 育快,先成熟(比♀提前成熟15d左右) 成熟系数的绝对值:♂(10%)<♀(20-30%)
性周期延续的时间:种类不同,延续时间有异
2019/4/18 15
多周期:一生可重复产卵、排精
一年产卵多次:性周期短→与季节变化关系小 一年产卵一次:性周期一年→与季节变化关系密切
VI 期 :卵巢 → 当年已产过卵者,体积大为缩小, 表面充血,外表呈紫红色,内残留少数卵粒,退 化呈半透明、桔黄色的不规则结构
精巢→体积缩小,淡黄色或淡红色
2019/4/18 14
三、鱼类性周期
性周期:成熟个体性腺发育的规律性周期变化 鱼类性腺发育有严格的周期性→长期适应性,精 巢和卵巢发育过程基本相同,但雌雄性细胞发育有 不同处,表现在:
Ⅰ期:肉眼不能分出雌雄→未成熟个体 Ⅱ期:肉眼能分出雌雄但看不出卵粒(显微镜下可 见卵粒)
Ⅲ期:肉眼能见卵粒,但卵粒粘连不分离
Ⅳ期:卵粒不粘连,易分离,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 Ⅴ期:卵粒分离,提鱼头卵粒能自行流出 Ⅵ期:卵巢充血,萎缩,空袋状
2019/4/18
12
性成熟等级
I期:性腺细而透明,呈线状紧贴于鳔下两侧的体腔 膜上,肉眼无法区别雌雄 II期:卵巢→扁带状,多呈粉红色或透明,或呈浅灰 色;放大镜下可见卵粒
繁殖与发育
重点和难点
掌握鱼类繁殖策略和繁殖技术的关系 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产卵场形成和变动的原因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大量死亡的原因
2019/4/18
1
研究意义
理论上:阐明鱼类繁殖特性→性腺发育规律、产
卵生态、产卵类型等 实践上:了解鱼类繁殖和发育特点 →鱼类资源的 繁殖保护、合理捕捞、经济鱼类人工繁殖、杂
2019/4/18 3
繁殖活动与环境因素、感觉器官、内分泌器官 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眼、松果腺、 温度感受器、 中枢神经系统 环境因素 感觉机制 下丘脑 பைடு நூலகம்体促性腺细胞 光周期与温度
精巢
雄激素
2019/4/18
促性腺激素
卵巢
雌激素
4
第二性征 繁殖行为与活动
1
性腺及其发育
一、性腺 二、性腺发育与分期 三、鱼类性周期
• 性周期季节节律不同。春季产卵性腺在秋、冬进 入第四期,秋季产卵7-9月进入第四期
• 性周期各发育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 • 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性腺发育不同→环境的影响 多年产卵一次:性周期两年或两年以上→鲟科(2- 3年) 单周期:一生只繁殖一次,生殖后死亡→鳗鲡、 大麻哈鱼、香鱼、银鱼
2019/4/18 16
交育种等都具有较大意义
2019/4/18
2
繁殖
繁殖 (reproduction) :是鱼类生活史的重要 的一环,包括亲鱼性腺发育、成熟、产卵或排精, 到精卵结合的全过程 保证种群生存、增殖,关系到后代的质量和数量 具独特的适应性,表现在: 授精方式:体外授精(大多数) 繁殖方式:具多样性,要求一定的生殖条件和发 育条件→长期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