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和制度

合集下载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是指危及患者生命的检查结果,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子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为了增强对患者诊断的预警提示,消除医疗安全隐患,特制定此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管理流程(一)医技科室1.医学影像、超声、医学检验、病理、内镜中心、电生理室等科室应明确规定本专业的危急值项目、范围、报告程序等,并做好人员培训。

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严格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报告流程,及时准确报告、登记和记录追踪危急值。

2.医技人员应严格遵守技术操作程序,保证检查的质量。

3.医技科室一旦发现有达到“危急值”的检验检查结果,首先应确认仪器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立即予以复查(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如果复査结果与第一次检查结果吻合无误,应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临床科室。

4.各医技科室需根据医院《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本科室的危急值报告流程。

5.针对门急诊患者的危急值报告应设置报告自助打印拦载功能,提示患者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领取报告需由医技人员亲自发放,报告发放人需做好知情告知及登记完善。

同时报告门急诊办公室。

(二)临床科室1.临床科室应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要求采集标本,保证标本质量。

2.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临床科室接报告的人员需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完整详细的将报告结果登记在《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主管医师(值班医师)立即对危急值进行分析,评估病情,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必要时报告上级医师,做好交接班。

3.危急值报告接收、处理的情况应详细记录在病程中(包括报告人员、接到报告时间、医患沟通及处理情况等),及时追踪复查。

(三)门急诊1.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由门急诊办公室负责管理,接到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后立即报告首诊医师,并做好记录。

2.首诊医师接到危急值报告应立即与患者或家属联系,通知其立即来院就诊,如未通知到患者及家属,应报医务科备案(非上班时间报医院总值班),并在门急诊病历上记录检查结果及通知情况;如患者已收住入院,门急诊首诊医师应第一时间通知住院部相应科室,并做好记录,注明接听人。

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

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

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针对超声检查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

危急值是指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健康产生重大威胁的检查结果,超声危急值即指超声检查中的危急值。

一、背景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无创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广泛。

然而,由于超声检查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导致了患者危急值的发生。

因此,建立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二、制度内容1. 确定危急值范围:医疗机构应根据相关标准和临床实践,确定超声检查的危急值范围。

常见超声危急值如下:- 主动脉夹层- 绞窄性肠梗阻- 心脏停搏- 头颅内出血- 大面积出血等2. 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针对参与超声检查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超声危急值的识别、报告和处理等方面。

确保他们具备对危急值的敏感性和专业知识。

3. 危急值报告与确认:一旦发现超声检查出现危急值,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给相关负责人。

相关负责人应进行确认,并采取紧急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4. 记录与追踪: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危急值记录和追踪体系,确保危急值的处理过程及时、准确、可追溯。

记录内容应包括危急值发生时间、报告人、处理结果等。

5. 审核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超声危急值的管理制度进行内部审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通过不断完善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提高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三、操作流程1. 发现危急值:医护人员在超声检查中发现危急值时,应立即停止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

2. 报告与确认:医护人员应迅速将发现的危急值报告给相关负责人,相关负责人应立即进行确认。

3. 救治措施:在确认危急值后,医护人员应按照预设的救治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4. 记录与追踪:医护人员应在危急值发生后,及时进行记录,并将记录信息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追踪体系,确保危急值的处理过程可追溯。

5. 审核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危急值情况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进行制度改进和培训提升。

超声检查“危急值”管理制度

超声检查“危急值”管理制度

超声检查“危急值”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超声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杜绝患者意外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超声科“危急值”是指超声检查发现内脏破裂伴出血、肝癌破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宫外孕伴腹腔内出血、子宫破裂或胎盘早搏、怀疑大面积心肌坏死、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等疾病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患者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四、具体操作流程:当超声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操作人员立即请示高年资医师会诊,确认结果无异,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检查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检查日期、姓名、住院号、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附:超声科常见需危急值上报病症
常见外科急症:胆囊穿孔、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腹部实质脏器挫裂伤、睾丸扭转
产科急症:腹痛(异位妊娠、胎盘早剥、妊娠合并外科疾病、子宫破裂)、胎儿窘迫、胎盘植入
妇科急症:卵巢肿瘤蒂扭转、黄体破裂
心血管急症:心脏扩大并合并急性心衰、怀疑大面积心肌坏死、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下肢深静脉及心腔内血栓形成、大动脉夹层动脉及血栓。

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

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

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是医院或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诊疗效果而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超声科医生对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中出现的危急值的处理,以保证患者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和救治。

本文将探讨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并介绍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超声危急值的定义和分类超声危急值是指在患者超声检查中出现的危险且需要立即处理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胸腹腔积液、心包填塞、动脉瘤破裂等。

根据临床重要性和处理的紧急程度,可以将超声危急值分为三级,即一级、二级和三级。

1. 一级超声危急值:指需要立即处理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如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

2. 二级超声危急值:指需要迅速处理但不会立即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如大面积肺梗死、主动脉夹层等。

3. 三级超声危急值:指需要及时处理且可能影响患者诊疗进程的情况,如胸腹腔积液、心包填塞等。

二、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的建立为有效管理超声危急值,医院或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要素:1. 设定明确的责任和流程:明确超声科医生对危急值的负责人员,并确定相应的处理流程及时间限制。

各相关科室应配合紧密,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协同处置。

2. 制定标准化的报告和记录表格:设计统一的报告和记录表格,便于医生记录和汇总超声危急值信息。

表格中应包含必要的信息,如患者姓名、检查日期、危急值分类、处理措施等。

3. 建立信息沟通与交流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超声危急值管理系统,使得医生之间和科室之间能够快速、准确地交流和共享危急值信息。

同时,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4.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超声科医生对危急值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医生在处理危急值时的应急反应和决策能力。

三、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的运行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协调各方的共同努力。

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和制度

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和制度

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和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

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

二、检验科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立即复查并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询问申请医师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危急值后,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检验结果,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中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医学影像科、B超、心电图等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复核后,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中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三、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能接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

四、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汇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做出进一步抢救治疗措施(如药物、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决定;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

五、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

六、各科“危急值”结果见下:(一)检验科危急值:检验科危急值项目正常参考范围低值高值单位男:120—155 血红蛋白 ?50 ?200 g/L 女:110—150男:5.0—12.0 9白细胞 ?3.0 ?28 10/L 女:4.0—10.09血小板 100—300 ?50 ?500 10/L凝血酶原时间 ?35 S 活化部分凝血23.0—45 ?20 ?80 S 活酶时间凝血酶 14—19 ?8 ?20 S 时间纤维蛋白原 2—4 ?1.0 ?10 G/L超敏C-反应蛋 0—6 ?50 Mg/L 白男:0—41 谷丙转氨酶 ?500 U/L 女:0—31男:0—37 谷草转氨酶 ?500 U/L 女:0—31男:11—61 r-谷氨酰 ?150 U/L 转移酶女:9—39乳酸脱氢酶 109—245 ?500 U/L a-羟丁酸 72—182 ? U/L 脱氢酶男:24—190 肌酸肌酶 ?1800 U/L 女:24—170肌酸肌酶同 7—25 ?100 U/L 工酶血淀粉酶 80—180 ?600 U尿淀粉酶 100—1200 ?3000 U血糖 3.9—6.1 ?2.5 ?25 mmol/L男:0—115 肌酐(血) ?550 umol/L 女:0—97血尿素氮 2.9—8.2 ?36 mmol/L男:208—428 ?600 尿酸(血) umol/L 女:155—357K(血) 3.5—5.5 ?2.5 ?6.5 mmol/L Na(血) 135—145 ?115 ?160 mmol/LCl(血) 96—106 ?80 ?125 mmol/L 总钙 2.2—2.7 ?1.6 ?3.5 mmol/L1.1—1.35 ?0.37 ?3.3 离子钙 mmol/L总二氧 21.0—29.0 ?6.0 mmol/L 化碳PH(血) 7.35—7.45 ?7.15 ?7.5 mmol/L (二)心电图“危急值”报告范围:1、严重心律失常:(1)心室扑动、颤动 ;(2)室性心动过速 ;(3)多源性、RonT 型室性早搏 ;(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5)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6)心室率,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7)???型及???型以上AVB ;(8)心室率,40次/分的心动过缓;(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超声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

超声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

超声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超声科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3、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必须严格按照登记表的内容认真填写,字迹清晰,不得瞒报。

医护双方签字确认。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
1、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机值”时,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检查者立即电话或口头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医技科室检查“危机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2、临床科室接到“危机值”报告时,需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采取相应诊治措施,
并于2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机值检查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3(“危急值”报告工具是各科室危急患者,重点是急诊科、妇产科、各重症监护病房等急危重患者。

三、超声科危急值项目
1、急诊外伤胸腹腔积液,疑似肝脾肾脏器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2、大量心包积液,前心包腔积液大于3cm,并合并心包填塞。

3、疑心宫外孕破裂并腹腔或盆腔积血。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讲述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讲述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一、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影像科室、特检科、内窥镜室、超声科等医技科室。

二、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查)标本是否有错;检验(查)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查对患者是否有错,并做好检验(查)项目复查。

三、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项目和结果,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包括检验(查)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查)项目、检验(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

四、临床科室只限医护人员能够收接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防止非医护人员接收或出现因找人而贻误救治和处理时机的现象发生。

五、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接听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查)结果,接听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被检验(查)姓名、结果、报告者姓名、接收时间等,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六、临床医生接到危急界限值的报告后应及时识别,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应关注标本的留取情况,如有需要,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

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治,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室负责人和医务部,“危急值报告”处置情况应在病程记录中体现。

七、各科室应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工作,重点是追踪了解危重患者救治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运作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目前提供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二、心电图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不适宜平板)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率失常(1)心室扑动、颤动(2)室性心动过速(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7)二度Ⅱ型及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8)心室率小于45次/分的心动过缓(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三、影像科室(放射科、CT室、核磁共振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一)CT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1、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3、脑疝4、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5、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除外复查病人)6、肺栓塞7、急性主动脉夹层8、消化道穿孔9、急性胰腺炎10、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11、眼眶内异物(二)核磁共振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三)放射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1、一侧肺不张2、气管、支气管异物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4、急性肺水肿5、心包填塞、纵隔摆动6、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食道异物8、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9、外伤性膈疝10、严重骨关节创伤:(1)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2)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3)骨盆环骨折。

超声科危急值登记

超声科危急值登记

超声科危急值登记
超声科危急值登记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报告超声检查中出现的危急情况,以便医生能够迅速作出反应,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危急值”是指某些异常的检查结果,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

在超声检查中,常见的危急值包括颈动脉血栓急性栓塞、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腹主动脉夹层等。

这些危急情况一旦出现,需要立即通知临床科室,以便医生能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为了确保超声科危急值报告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我们需要建立严格的危急值登记制度。

首先,要明确哪些检查结果属于危急值范围,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

当超声检查中发现危急值时,医生应立即确认并报告给临床科室,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超声诊断结果、报告时间等。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追踪和处理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还要定期对超声科危急值登记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危急值发生的原因和趋势,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还可以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超声科危急值登记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通过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明确危急值范围和处理流程、加强沟通和协作等措施,我们可以确保超声检查中的危急情况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超声,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超声,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超声,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超声与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解析在医疗领域,超声检查和心电图是两种至关重要的诊断工具,它们能够实时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对于急性病症的检测和判断具有决定性作用。

超声科“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超声科“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超声科“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安全医疗服务意识,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特制定超声检查“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一、“危急值”概念:是指超声检查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危及病人生命的结果。

二、诊断人员发现“危急值”时,在排除伪差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将“危急值”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及临床医生,发出临时诊断报告,必要时重新进行检查,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如“危急值”与病人病情不相符,诊断人员须积极主动及时与临床沟通,或进一步检查,以确保诊断结果的真实性。

四、超声科及临床科室应建立“临床危急值结果登记本”,对报告情况作详细记录。

医院超声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

医院超声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超声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xx医院超声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一、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超声科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3、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必须严格按照登记表的内容认真填写,字迹清晰,不得瞒报。

医护双方签字确认。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1、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机值”时,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检查者立即电话或口头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医技科室检查“危机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2、临床科室接到“危机值”报告时,需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2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机值检查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3.“危机值”报告对象是各科室危急患者,重点是急诊科、妇产科、各重症监护病房等急危重患者。

三、超声科危急值项目1、急诊外伤胸腹腔积液,疑似肝脾肾脏器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2、大量心包积液,前心包腔积液大于3cm,并合并心包填塞。

3、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或盆腔积血。

4、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胎儿心率过快。

四、超声波值班室制度一、按时上下班,做好交班,填写加班记录表二、当班的病人要做完,不拖延三、爱护仪器,及时充电,下班前机器充好电,备好耦合剂,报告单,纸等材料四、下班前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清洁,垃圾倒掉,每周五出诊班人员负责换工作服、床单、备齐一周的纸、耦合剂等五、仪器出现故障,当班者及时与王工联系,保修五、超声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一.超声科主任职责1、负责本科的超声诊断和行政管理工作。

【2020实用】医院制度-超声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

【2020实用】医院制度-超声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

超声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一、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超声科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3、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必须严格按照登记表的内容认真填写,字迹清晰,不得瞒报。

医护双方签字确认。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1、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机值”时,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检查者立即电话或口头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医技科室检查“危机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2、临床科室接到“危机值”报告时,需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2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机值检查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3.“危机值”报告对象是各科室危急患者,重点是急诊科、妇产科、各重症监护病房等急危重患者。

三、超声科危急值项目1、急诊外伤胸腹腔积液,疑似肝脾肾脏器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2、大量心包积液,前心包腔积液大于3cm,并合并心包填塞。

3、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或盆腔积血。

4、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胎儿心率过快。

实用医院制度加强制度完善,冲刺等级评审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水平齐心协力、鼓足干劲、全力迎接“三甲”医院复审。

创“三甲”是每一个人的事,重在全院参与。

以“创三甲”为契机,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疗水平。

人人都是得分手,“三甲”复审作贡献。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争创“三甲”医院称号。

热烈欢迎三甲评审工作组莅临检查指导全院参与,共创“三甲”。

加班加点只争朝夕时不我待誓过三甲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转以评促管三甲目标困难大,创建要靠你我他。

超声科危急值通报制度、流程及项目

超声科危急值通报制度、流程及项目

超声科危急值通报制度、流程及项目一、背景介绍超声科是医院中关键的医技科室之一,负责进行超声检查。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发现异常结果,即所谓的危急值。

为了确保及时、准确地通报和处理危急值,在超声科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流程和项目。

二、危急值通报制度1. 定义:危急值是指超声检查结果中可能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或导致危险情况的异常结果。

2. 负责人:设立危急值负责人,负责危急值的接收、通报和跟踪处理工作。

3. 标准:建立危急值的标准,明确何种情况下需要通报危急值。

4. 通报方式:制定通报方式,包括电话通知、短信通知等,确保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医生和部门。

三、危急值通报流程1. 检查结果发现危急值:当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危急值时,负责人及时接收并记录相关信息。

2. 危急值确认:负责人与医生进行确认,确保危急值的准确性。

3. 通报危急值:负责人根据通报方式,及时将危急值通报给相关医生和部门。

4. 处理危急值:相关医生和部门根据危急值通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危急值。

5. 增加跟踪和反馈机制:建立危急值跟踪和反馈机制,确保危急值的处理结果。

四、危急值通报项目1. 超声检查疑似恶性肿瘤:当超声检查结果疑似恶性肿瘤时,需通报危急值,并尽快安排患者进行相关进一步检查。

2. 生命体征严重异常情况:当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患者生命体征严重异常情况时,需通报危急值,并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3. 致命性病变疑似:当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可能存在致命性病变时,需通报危急值,并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处理和治疗。

五、总结超声科危急值通报制度、流程及项目的建立,能够帮助医院确保及时处理危急值,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准确、快速地通报和处理危急值。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一、本制度合用于检查科、影像科室、特检科、内窥镜室、超声科等医技科室。

二、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状况时,检查(验)者一方面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与否正常,操作与否对旳;核查检查(查)标本与否有错;检查(查)项目质控、定标、试剂与否正常;仪器传播与否有误;核对患者与否有错,并做好检查(查)项目复查。

三、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旳状况下,应立即电话告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项目和成果,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涉及检查(查)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查(查)项目、检查(查)成果、复查成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

四、临床科室只限医护人员可以收接有关“危急值”报告旳电话,避免非医护人员接受或浮现因找人而贻误救治和解决时机旳现象发生。

五、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接听旳口头或电话告知旳“危急值”或其她重要旳检查(查)成果,接听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被检查(查)姓名、成果、报告者姓名、接受时间等,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六、临床医生接到危急界线值旳报告后应及时辨认,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应关注标本旳留取状况,如有需要,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

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采用相应措施进行救治,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室负责人和医务部,“危急值报告”处置状况应在病程记录中体现。

七、各科室应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工作,重点是追踪理解危重患者救治旳变化,或与否由于有了危急值旳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善旳具体措施,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运作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危急值报告制度”旳贯彻,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目前提供旳危急值项目和范畴:二、心电图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畴: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不合适平板)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率失常(1)心室扑动、颤抖(2)室性心动过速(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5)预激伴迅速心房颤抖(6)心室率不小于180次/分旳心动过速(7)二度Ⅱ型及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8)心室率不不小于45次/分旳心动过缓(9)不小于2秒旳心室停搏三、影像科室(放射科、CT室、核磁共振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畴:(一)CT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畴:1、严重旳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旳急性期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3、脑疝4、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畴达到一种脑叶或全脑干范畴或以上)5、液气胸,特别是张力性气胸(除外复查病人)6、肺栓塞7、急性积极脉夹层8、消化道穿孔9、急性胰腺炎10、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11、眼眶内异物(二)核磁共振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畴: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畴达到一种脑叶或全脑干范畴或以上)(三)放射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畴:1、一侧肺不张2、气管、支气管异物3、液气胸,特别是张力性气胸(不小于50%以上)4、急性肺水肿5、心包填塞、纵隔摆动6、急性积极脉夹层动脉瘤7、食道异物8、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涉及肠套叠)9、外伤性膈疝10、严重骨关节创伤:(1)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2)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3)骨盆环骨折。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超声科“危急值”目录:
• 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 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2.考虑急性胆囊炎 穿孔的患者;3.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4.异位妊 娠破裂并腹腔内出血,瘢痕处妊娠;5.妊娠晚期胎 盘早剥,前置胎盘并出血,胎盘植入;6.妊娠晚期 出现羊水过少(最大深度<2cm/或羊水指数< 5cm),合并胎儿心率过快(>160次/min)或过 慢(<120次/min);7.肥厚性心脏病,全心扩大 合并急性心衰;8.大量心包积液,前壁前厚度大于 等于3cm,合并心包填塞;9.四肢深动脉、深静脉 急性栓塞;10.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1.重度肺 动脉高压;12.重度主动脉瓣狭窄;13.主动脉瓣大 量返流。
范围
<2.0或>30 <50或>200 <30或>800
>30 >6 >80 <1或>10 <2.8或>6.0 <120或>160 <80或>120 <1.5或>3.5 <2.2或>25 >36 >530 >300(血) >1000 >200 >1000 HIV-Ab阳性
备注 尿液>1000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胃镜室“危急值”目录:
1.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有明显出血或者 红色征阳性;2.胃血管畸形、消化性溃疡 引起消化道出血;3.巨大、深在溃疡引起 穿孔、出血;4.医生未诊断的上消化道肿 瘤;5.上消化道异物引起的出血、穿孔; 6.镜下活检或治疗引起的出血、穿孔;7. 食管气管瘘。
病理“危急值”目录:
1.恶性肿瘤切除术发现切缘阳性; 2.病理检查结果是临床医师未能 估计到的恶性病变。
• 3)心电图、超声科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 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 号)、检查时间、出报告时间、检查结果、 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姓名和检查 人员姓名等。

超声科紧急情况通知制度、流程及项目

超声科紧急情况通知制度、流程及项目

超声科紧急情况通知制度、流程及项目1. 概述超声科医务人员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规章,重视医患安全,特别是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要果断有序地进行处理。

2. 紧急情况通知流程2.1 紧急情况的定义超声科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超声检查中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超声检查过程中病人突发情况,如晕厥、心慌等;- 超声检查中发现了危及病人生命的重大病变。

2.2 紧急情况发生时当医务人员发现移动端用户存在重大紧急情况时,需要立即通知主管领导并启动“超声科紧急情况应急预案”。

医务人员应全程参与完善应急方案,并主动协助领导指挥调度,确保病人得到最佳抢救与处理。

2.3 紧急情况的通知流程紧急情况的通知流程如下:- 第一时间上报:通知主管领导;- 启动应急方案:协助领导启动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全程参与协助领导指挥进行现场处置;- 医疗救治:协调医疗资源,确保病人得到最佳救治与处理。

3. 相关项目3.1 紧急情况应急预案紧急情况应急预案是超声科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一系列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应急处理步骤、应急处理流程、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应急处理器材等方面,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病人及时得到处理与救治。

3.2 紧急情况培训超声科医务人员需定期参加紧急情况的应急培训,以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保障病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得到最佳救治与处理。

4. 结论超声科医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紧急情况的处理,加强自身应急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的现场处置能力,保障病人安全。

在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要果断有序地进行处理,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确保病人生命安全。

超声心动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超声心动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超声心动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英文回答:Echocardiogram (Echo) Critical Values Reporting System and Workflow.Introduction.An echocardiogram (echo) is a non-invasive imaging test that uses sound waves to create images of the heart. It is a valuable tool for diagnosing and managing a wide range of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However, certain echo findings can be critical, indicating an immediate threat to the patient's life or limb. To ensure timely and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reporting and managing critical echo values.Critical Echo Values.Critical echo values are those that indicate a life-threatening or limb-threatening condition. They include: Aortic dissection.Pericardial tamponade.Severe valvular regurgitation.Sever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Pulmonary embolism.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Reporting System.The critical echo value reporting system should be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critical findings are communicated to the appropriate healthcare providers immediately. This typically involves a tiered system,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urgency assigned to different types of findings.Tier 1: Immediate Notification.Findings that require immediate intervention should be reported immediately to the attending physician or another designated healthcare provider. These findings include:Aortic dissection.Pericardial tamponade.Tier 2: Urgent Notification.Findings that require urgent intervention should be reported within 1 hour of the echo being performed. These findings include:Severe valvular regurgitation.Sever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Tier 3: Routine Notification.Findings that do not require immediate or urgent intervention should be reported within 24 hours of the echo being performed. These findings include:Pulmonary embolism.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Workflow.The critical echo value workflow should clearly outlin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various healthcare provider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This typically includes:The echocardiographer who performs the echo and identifies the critical findings.The reporting physician who interprets the echo and communicates the critical findings to the appropriate healthcare provider.The receiving healthcare provider who takesappropriate action based on the critical findings.Documentation.All critical echo values should be documented in the patient's medical record. The documentation should include:The type of critical finding.The time the finding was identified.The time the finding was reported.The name of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who reported the finding.The name of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who received the finding.Quality Assurance.The critical echo value reporting system and workflowshould be subject to regular quality assurance review. This review should assess the timeliness,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reporting process.Conclusion.A standardized critical echo value reporting system and workflow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at critical echo findings are communicated to the appropriate healthcare providers immediately. This system helps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receive timely and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which can improve outcomes and save lives.中文回答:超声心动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

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

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一、前言超声危急值是指超声检查结果中存在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情况。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进行探讨。

二、制度建设1. 定义危急值超声危急值是指在超声检查中发现存在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异常情况。

根据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制定明确的危急值标准,以便医生能够快速识别出这些情况。

2. 确定负责人制定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时,需要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可以指定超声科主任或主治医生作为危急值的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交流危急值信息,并及时与有关临床科室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3. 建立协作机制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需要与其他科室的危急值管理制度相衔接。

超声科应该与急诊科、放射科、外科等科室建立协作机制,确保危急值的快速反应和处理。

4. 制定流程制定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时,需要明确的操作流程。

包括超声检查的报告和审核流程、危急值的通知方式和内容、医生的处理方式等。

流程要简明扼要,保证医生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应对危急值情况。

三、实施方法1. 信息收集超声科负责收集超声危急值信息,包括超声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等。

医生应及时上传报告和相关资料,并确保准确无误。

2. 危急值通知一旦识别出危急值情况,超声科需采取快速且可靠的方式将信息通知到相关医生。

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

3. 快速反应收到危急值通知后,医生应立即采取行动。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诊疗决策,并与其他科室进行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

4. 处理记录医生在处理超声危急值时,应做好相关记录。

包括处理过程、决策依据、治疗结果等内容。

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追溯和回顾,为后续的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四、质量控制超声危急值管理制度的实施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估。

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或开展医疗事故例会等形式,对超声危急值的处理情况进行讨论和总结,为进一步完善制度提供指导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
边缘。

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
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
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

二、检验科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立即复查并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
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询问申请医师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
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危急值后,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检验结果,并在《危急
值结果登记本》中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 )、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医学影像科、B超、心电图等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经上
级医师或科主任复核后,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中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
话、联系时间(min )、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三、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能接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

四、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
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汇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做出进「
步抢救治疗措施(如药物、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决定;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
五、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

六、各科“危急值”结果见下:
(一)检验科危急值:
(二)心电图"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严重心律失常:(1)心室扑动、颤动;(2)室性心动过速;(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4)频发室性早搏并Q —T间期延长;(5)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6)心室率>180次/分的心动过速;(7)n°n型及n°n型以上AVB;(8)心室率v 40次/分的心动过缓;(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三)放射影像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1)脑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2)硬膜下、硬膜
外血肿;(3)脑疝;(4)颅脑CT扫描诊断为颅内大面积脑梗死;(5)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照超过10%以上。

2、脊柱、脊髓疾病:X线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3、呼吸系统:(1)气管、支气管异物;(2)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气胸;(3)肺栓塞、肺梗死。

4、循环系统: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肺动脉栓塞。

5、消化系统:(1 )食道异物;(2)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3)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4)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

6、颌面五官急症:(1)眼眶内异物(2)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
(四)超声影像“危急值”报告范围
1、外伤急诊发现腹腔积液,疑似肝、脾、肾等内脏器官或内脏血管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2、怀疑宫外孕破裂出血、胎盘早剥。

3、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心梗致心脏破裂。

4、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5、超声检查发现患者有动脉夹层或假性动脉瘤。

B超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避
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有效的治疗,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提高医
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
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促进临床、医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为患
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能更好地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急诊医生, 应及时向门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及登记制度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立即电
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2、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报告时间、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3.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
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二)、功能科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不适宜平板) 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率失常
(1) 心室扑动、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
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
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7)二度n型及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8)心室率小于45次/分的心动过缓
(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超声科
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2、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3、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4、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心率过快
5.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6.;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8.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
9.大面积心肌梗死;
四、质控与考核
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