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粗、细集料、级配碎石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级配碎石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目录1技术指标及要求 (1)1.1混凝土用粗集料 (1)1.2路面基层用集料(水泥稳定粒料) (3)1.3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 (4)2主要参数试验细则 (7)2.1粗集料筛分试验 (7)2.2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 (10)2.3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 (12)2.4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15)2.5针片状颗粒含量(规准仪法) (19)2.6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游标卡尺法) (20)2.7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21)2.8粗集料磨耗试验(洛杉矶法) (22)2.9粗集料对沥青粘附性试验 (24)2.10粗集料含水率快速试验(酒精燃烧法) (25)2.11粗集料有机物含量 (26)2.12粗集料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27)2.13粗集料坚固性 (29)2.14粗集料岩石抗压强度 (31)2.15碱集料反应 (32)2.16粗集料冲击值试验 (33)2.17粗集料磨光值试验 (35)2.18粗集料超逊径颗粒含量试验 (38)2.19粗集料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试验 (39)公路工程用粗集料试验1技术指标及要求1.1混凝土用粗集料1.颗粒级配粗集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表4-1的要求。
粗集料颗粒级配范围表1-12.主要技术指标(1)桥涵隧道结构混凝土用粗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2规定。
碎石或卵石主要技术要求(JTG/T F050—2011)表1-2粗集料主要技术指标(JTG F30—2003)表1-31.2路面基层用集料(水泥稳定粒料)1.颗粒级配用于底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7.5mm,用于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碎石颗粒应接近立方体;细集料质地应坚硬、耐久、洁净,并具有良好级配,其合成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参见表1-4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检测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性能,使沥 青混合料容易摊铺和压实,避免造成严重的离析。
通过率(%)
100
级配上限
90
级配下限
80
级配1
级配2
70
级配3
60
50
40
30
20
10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集料全部通过或少量不通过的最小标准筛
筛孔(筛余不超过)。
次方级配图
100
80
通
过 60
百 分
40
率 20
示例: 4.75 mm 筛孔位于 (4.75)0.45 = 2.02
0
1
2
3
4
粗细级配混合料定义
级配分类
集料公称最大尺寸时的主要控制点通过百分率() 公称最大粒径() 主要控制点尺寸()
26.5
筛孔尺寸,mm
选择合适的沥青用量(油石比)
根据确认的级配和初拟 定的油石比,按间隔变 化,进行最佳沥青用量 (油石比)的试验,确 定最佳的沥青用量(油 石比)。
油石比调整的原则。
参考的沥青用量范围
级配类型 油石比()
流值(0.1mm)
饱和度(%)
毛体积相对密度
2.519 2.509 2.499 2.489 2.479 2.469 2.459
1.0000
沥青粘温曲线
y = 180.92e-0.0435x
粘 度 (Pa s·)
0.31 0.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9 0.15
0.1000
压实温度 (146.5~151.5)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修订主要内容)_
5、T0605 沥青延度试验
⑴使用范围中增加了聚合物改性沥青。 ⑵试验仪器:延度仪的测量长度不大于150cm,仪器应有自动控温、
控速系统。 ⑶准备工作:原规程中“浇筑完试件后在室温冷却30-40min,然后
置于规定试验温度的±0.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min后取出,再 刮平”,修改为在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再刮平。(没有必要将试 件放入水中保温,因为从水槽中取出来有水,再用热刮刀刮平,会发 生沥青乱溅,容易烫伤人) ⑷刮平:凭经验,刮刀加热到烧红,刮沥青时嗤嗤作响,青烟直冒, 可以刮平,但是实际过了,因温度少降后会发现沥青下凹现象,截面 积变小,延度值偏小。刮刀温度不够刮沥青时如钝刀切肉,尤其是改 性沥青,表面会凹凸不平。补救措施,当温度过高时,可以沾着点沥 青再抹平,温度低出现以上情况,重新制作试件。 ⑸试验采用循环水时,应暂时中断循环,停止水流。
⑵对于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19mm的沥青混合料,宜 采用300*300*50的板块试模成型,对于公称最大粒径大 于或等于26.5mm的沥青混合料,宜采用300*300*80-100 的板块试模成型。
⑶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一般按照12个往返(24次)左 右可达到要求,但对S型嵌挤密实型混合料、SMA混合料 以及改性沥青、高黏度沥青或其他改性材料的混合料,碾 压次数必须通过试压确定成型次数,碾压标准为马歇尔标 准密度100±1%为止。
膜加热试验(RTFOT)盛样瓶水平放置,沥青易流出,存在不安全 的隐患。 ⑶防止相互污染,不同标号的沥青不得同时进行加热老化。 ⑷经过老化后的沥青指标变化相对比较有规律性,如针入度和延度指 标下降,软化点指标升高。如果试验结果与其相反,应检查仪器是否 正常与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可进行温度自校。 ⑸试验数据:质量变化数据准确度由原规程的保留至两位小数修改为 准确至三位小数。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集料实验方法[详细]
粗集料压碎值
➢ 试验方法简述:
➢ 将要求质量的试样分3次(每次数量大体 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压头放入试筒内 石料面上,均匀地施加荷载,在10min 左右的时间内达到总荷载400kN,稳压 5s,然后卸荷。
➢ 取出试样用2.36mm标准筛筛分经压碎 的全部试样,称取通过2.36㎜筛孔的全 部细料质量,计算集料压碎值。
➢ 以三个试样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压碎值的测定。
要点强调
➢ 确定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
➢ 将石料分三层倒入量筒中,每层数量大致相同。每层夯 击25次,落点均匀。
➢ 试样分三层装入试筒后,最上层表面应仔细整平,防止 因不平而使压柱在加载时卡住。
➢ 使试验试样尽量密集接触,不会存留过大的集料间隙率, 如试验中有较大的集料间隙率,将使得石料内部受力不 均而导致压碎石料偏少,测得压碎值偏小。
粗集料
➢ 粗集料 ➢ 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4.75mm(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
选砾石和矿渣等。 ➢ 粗集料密度 ➢ 密度定义 ➢ 堆积密度:单位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有干堆积密度及湿堆积密度之分。 ➢ 表观密度(视密度):单位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 表干密度(饱和面干毛体积密度):单位体积物质颗粒的饱和面干质量。 ➢ 毛体积密度:单位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 各密度的相对密度是该密度同同温度水的密度的比值。 ➢ 注:必须四分法取样,要求试样具有代表性。
➢ 试样若较湿,应通过烘箱烘干,但烘箱温度不宜超过 100℃,若温度过高,很可能会导致集料压碎值结果偏大。
技术性质
➢ 集料的压碎值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摊铺碾压过程中有部分集料被压碎,形成新的 破碎面,而新的破碎面没有沥青胶浆裹附,很容易被水浸入。而 在行车时候产生的泵吸作用下集料会慢慢脱落,导致路面出现松 散或坑槽,形成水损坏影响路面的耐久性。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原则)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原则)
一、沥青原材试验:
1、取样批量规定:同一生产厂家、品种、标号、批号连续进场的石油沥青每100t为一批,改性沥青每50t为一批。
2、取样方法:每一批次送检一组,5kg/组。
3、送检要求: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密度、改性沥青离析性、弹性恢复。
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1、取样批量规定:同种配合比设计每单位工程一次。
2、取样方法:每个配合比依据设计要求的级配范围和粗集料最大工程粒径,确定三挡以上粗集料和一档细集料,原材料送检数量各40kg,矿粉10kg,进行配合比设计,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更换。
3、送检要求:马歇尔试验、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油石比、车辙、劈裂试验等。
三、沥青混合料试验:
1、取样批量规定:每日、每品种检一次。
2、取样方法:每个配合比依据设计要求的级配范围送检,每次送检一组,每组50kg。
3、送检要求: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密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沥青含量/油石比、矿料级配、冻融劈裂、劈裂试验检测等。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与施工研究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与施工研究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与使用寿命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以及对影响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的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关键工艺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引言:公路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确定级配范围、优选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通过马歇尔试验得到各项性能参数合格的试验数据,并对其进行验证后才能用于指导沥青路面的施工,是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规范的核心内容,保证路面使用的性能和安全。
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1原材料控制1.1.1粗集料沥青混凝土用粗集料可以采用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矿渣等。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且无风化、不含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当使用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岩石轧制的粗集料时,若达不到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等级的要求,必须采取抗剥落措施。
工程中常用的抗剥落剂;用干燥的生石灰、消石灰粉或水混作为填料的一部分;或将粗集料用石灰浆裹覆处理后使用等。
1.1.2细集料用于拌制沥青混凝土的细集料,可以采用天然砂、机制砂或石屑。
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用量不超过20%。
机制砂或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范围,应与沥青有良好的黏结能力,如采用粘附性较差的天然砂或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细集料时,应有抗剥落措施。
1.1.3填充料沥青混凝土中常用的填料大多采用石灰岩或憎水的强基性岩浆岩,加工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填料在沥青混合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沥青和填料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构沥青和组成的沥青胶浆,是沥青混合料中生要的组成部分,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性有直接影响。
1.1.4沥青沥青是一种典型的有机胶凝材料,在混合料中起黏结作用,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感温性材料,在配合比设计中要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等级标号的沥青。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原则与方法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原则与方法王林宋树喜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烟台市交通局质检站1 引言近年来,随着对高等级沥青路面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对于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认识提高逐渐提高。
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的引进,为我们在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往许多认识的误区正进一步得到澄清,对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与认识己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以往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选择问题的认识就是许多误区中的一个,我们逐渐认识到,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选择不再是千篇一律地选择级配范围的中值,而是根据路面的运输和气候条件和集料的自身特性进行优化选择。
正在修订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也将级配的选择作为重要的修订内容。
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对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性质充分认识,做到有的放矢。
本文将笔者近年来对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学习和研究的认识加以阐述,以抛砖引玉。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性和压实特性。
一般认为,如果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稳定性差,使用过程中空隙率过小容易出现车辙和泛油现象,而路面空隙率过大也容易出现水损、老化和失稳现象。
沥青混合料在一定压实条件下的体积特性由矿料的体积特性和沥青胶结料的含量和性质确定。
矿料的体积特性直观地反映在一定压实条件下的矿料间隙率VMA 的变化。
影响矿料体积特性的主要因素有:矿料的级配、矿料材质的硬度、表面纹理、颗粒的形状、压实条件。
级配是指沥青混合料中矿料不同粒径的分布,一般采用各个筛孔的通过率表示。
它是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最重要特性,几乎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几乎所有重要特性,包括劲度、稳定性、耐久性、渗水性、施工和易性、抗疲劳能力、抗滑能力甚至抗开裂能力。
根据美国沥青路面协会NAPA的资料指出,对于高压力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如果是一个稳定的混合料,高温车辙的抗力80%是由集料骨架结构提供的,其余的20%是由沥青胶结料提供。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等级配合比设计方法:
等级配合比设计方法是根据混合料的使用等级确定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确保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要求。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使用等级: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和交通荷载等级,确定混合料的使用等级,如AC-13、AC-20等。
(2)确定粗集料含量:根据使用等级和交通荷载等级,参考相应的规范和试验结果,确定粗集料的最佳含量范围。
(3)确定沥青含量:根据粗集料的最佳含量范围和试验结果,确定沥青的最佳含量范围。
(4)确定细集料含量:根据粗集料的最佳含量范围和试验结果,确定细集料的最佳含量范围。
(5)确定沥青级配比例:根据粗集料、细集料和沥青的最佳含量范围和试验结果,确定混合料中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
2.初步配合比设计方法:
初步配合比设计方法是在缺乏详细材料试验数据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和规范,进行初步的配合比设计,然后通过试验和调整来进一步确定最佳配合比。
(1)确定初步沥青含量:根据使用要求和沥青的理论含量,初步确定沥青的含量。
(2)确定初步粗集料含量:根据规范和经验,初步确定粗集料的含量范围。
(3)确定初步细集料含量:根据规范和经验,初步确定细集料的含量范围。
(4)试验和调整:根据初步配合比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如果混合料的性能和使用要求不符合,可以通过调整沥青含量、粗集料含量和细集料含量来改善混合料的性能。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根据规范和经验进行合理的估算和调整,同时进行试验和对结果进行分析,以确保最终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满足使用要求和性能指标。
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材料的可用性和成本等因素,以实现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路基路面试验报告沥青混合料
路基路面试验报告沥青混合料以下是一份关于沥青混合料试验的路基路面试验报告:一、引言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路面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能。
为了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
本报告旨在介绍这些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试验目的1.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2.测试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性能和膨胀性。
3.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
三、试验方法1.抗剪强度:使用剪切试验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抗剪强度测试。
记录力学性能指标。
2.稳定性:进行稳定性试验,记录最大稳定度和流动值。
3.抗水性能和膨胀性:进行湿浸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记录试验前后的性能变化。
4.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通过孔隙度试验和密度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
四、试验结果1.抗剪强度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为XXX,满足道路设计要求。
2.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稳定度为XXX,流动值为XXX。
3.抗水性能和膨胀性湿浸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性良好,性能变化很小。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变化率为XXX,满足冻融循环要求。
4.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经过孔隙度试验,沥青混合料的总孔隙度为XXX,开放孔隙度为XXX,密实度为XXX。
密度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密度为XXX,骨料密度为XXX。
五、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2.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和膨胀性。
3.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符合设计要求。
六、建议在路面施工中,可以根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沥青混合料,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能。
[1]XXX.路基路面试验规范[R].中国交通出版社,XXXX年。
以上是沥青混合料试验的路基路面试验报告,总字数超过1200字。
OGF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案
OGF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案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排水式磨耗层混合料。
2.试验目的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合料OGFC的主要目的是使用路面在高速行车条件下,雨水可以迅速地通过混合料内部的大的开口孔隙排出路面以外,不产生溅水和水雾,同时大幅度降低路面噪声。
3.试验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试验设备马歇尔试件击实仪、智能沥青混合料拌和机、燃烧法沥青含量试验仪、电液式轮碾成型机、全自动车辙试验仪、马歇尔稳定度测定仪、电热鼓风干燥箱、标准恒温水浴、沥青混凝土集料筛等。
6.配合比设计概论6.1对于配合比设计的各种材料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D规定选择,其质量必须符合本规范第四章规定的技术要求。
6.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品种及配合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
6.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宜按照图B.1.3的框图的步骤进行。
7.确定设计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7.1 OGFC路面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宜直接采用表5.3.2规定的级配范围。
7.2 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各种矿料的比例设计3组不同粗细的初级试配,3组级配的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的通过率处于级配范围的中值、中值±3%附近。
7.3 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D 的方法计算初试沥青用量。
7.4 对每一组初选的矿料级配按式计算集料的表面积。
根据希望的沥青膜厚度,计算每一组混合料的初试沥青用量P b。
通常情况下,OGFC的沥青膜厚度h宜为14μm。
A=(2+0.02a+0.04b+0.08c+0.14d+0.3e+0.6f+1.6g)/48.74P b=h*a式中:A-----集料的总表面积其中a、b、c、d、e、f、g分别代表4.75mm、2.36mm、1.18mm、0.6mm、0.3mm、0.015mm、0.075mm筛孔的通过百分率,%。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
2012年6月11日星期一马歇尔制样以泰普克基质沥青70#为例试验步骤:1.按照设计好的级配,天枰称重集料和矿粉,并一同放到160℃的烘箱里面加热2.打开混合料搅拌机,并设定温度为160℃,搅拌时间为180s3.沥青放到135℃的烘箱里面加热,放置时间:使沥青能顺利倒出即可4.把制样磨具(筒状柱体,几个样品就放几个;底座)放入到130℃的烘箱里面加热5.取出三分之二锅沥青,在煤气上进行加热、搅拌,直至成水状,此时温度应小于160℃(温度过高,会有黑烟产生,此时沥青发生氧化)6.取出已经达到160℃的集料和矿粉,放入混合料搅拌机中,加入已定质量的沥青,搅拌键常按,搅拌机容器上升,并开始搅拌混合过程7.搅拌完成后,取1250g(首次取此质量的沥青混合料,后面再根据此质量下的样品体积情况进行质量调整)混合料,放入装置好的磨具中,用尖刀使其四周无大空隙(最好是边上没有大的颗粒,不然样品做洛杉矶磨耗试验时边上的大颗粒容易掉,影响结果判断),之后放入到马歇尔击实仪中双面各击75下(根据级配类型确定击实次数,AC级别击实75次)8.对样品上下面厚度进行测量,与标准尺寸¢101.6m m×63.5mm进行比较,进而调整后一样品的混合料取料质量(标准击实法,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4个)9.重复以上步骤10.把样品放在室温下冷却(空调房也可以),等样品温度降到室温时,在脱模机上进行脱模,并标上标签(标签标在密实一面,即制样时的底部,密实的原因是因为制样时小颗粒被作用到下部)11.测试其空气质量和水中质量(计算空隙率用?)2012年6月初星期1~5一、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测试以SK基质沥青为例试验步骤:1.沥青在烘箱中加热到130℃2.取量约三分之一小锅子,煤气上加热搅拌均匀,使温度在160摄氏度左右3.把沥青料倒入针入度容器、软化点半球和延度磨具中,后续放置和处理时间如4.测试各个性能,并记录试验结果二、动力粘度测试以上面的SK基质沥青为例试验步骤:1.同上2.同上3.把沥青料通过金属漏斗加到粘度玻璃管中,加入量已不超过测试刻度为准4.135℃烘箱里面15分钟后,室温下2分钟后,放入动力粘度仪中60℃恒温30min后,开始测试,并记录试验结果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昨天试验方法总结试验目的:研究岩沥青作为改性剂掺入基质沥青中作用效果。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方法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序号
名称
使用要求
序号
名称
使用要求
1
试验筛
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3
摇筛机
2
天平或秤
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4
其它
盘子、铲子、毛刷等
4.2试件制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T0302-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T0302-3)
(T0302-4)
式中:P0.075—粗集料中小于0.075mm的含量(通过率)(%);
m0.075—粗集料中水洗得到的小于0.075mm部分的质量(g);
m3—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m4—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6.2.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
m底—筛底(0.075mm以下部分)集料总质量(g)。
6.1.2干筛分计筛余百分率
干筛后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按式(T0302-2)计算,精确至0.1%。
(T0302-2)
式中:p‘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m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T0302-1)
式中: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m3—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沥青混合料
B.7.4 水稳定性检验。按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浸水马歇 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残留稳定度及残留强度比均必须 符合本规范表5.3.8-2的规定。
测定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
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普通沥青用真空法
或
改性沥青用计算法
计算VV、VMA、VFA等体积指标
合格
进行马歇尔试验,与马歇尔设计标准比较
技术经济分析确定1组设计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按规定进行各种配合比设计检验,确认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
不合格
完成配合比设计,提交材料品种、矿料级配、标准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等
B.6.5检查图B.6.1中相应于此OAC的各项指标是否 均符合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B.6.6根据实践经验和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情况,调 整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
B.6.6.1调查当地各项条件相接近的工程的沥青用量及使 用效果,论证适宜的最佳沥青用量。检查计算得到的最佳沥 青用量是否相近,如相差甚远,应查明原因,必要时重新调 整级配,进行配合比设计。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指标
三、 马歇尔试验
四、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或油石比)
B.6.1按图B.6.1的方法,以油石比或沥青用量为横 坐标,以马歇尔试验的各项指标为纵坐标,将试验 结果点入图中,连成圆滑的曲线。确定均符合本规 范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范围 OACmin~OACmax。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必须涵 盖设计空隙率的全部范围,并尽可能涵盖沥青饱和 度的要求范围,并使密度及稳定度曲线出现峰值。 如果没有函盖设计空隙率的全部范围,试验必须扩 大沥青用量范围重新进行。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含粘性土的粗集料的颗粒组成粗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它是影响集料空隙率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级配要求空隙最小,总表面积也不大,从而使骨料本身嵌挤紧密,且用料节约。
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粗集料的筛分试验有水洗法和干筛法两种。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确定0.075mm通过率。
因为干筛集料时,粘附在集料上的小于0.075mm 的颗粒无法筛下,则0.075mm通过率不能准确确定。
这对水泥混凝土来讲问题不大,但却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矿粉的添加量,进而影响沥青用量及混合料质量。
因此,用于沥青路面的粗集料应分别用干筛和水筛进行筛分试验。
二、仪器设备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沥青路面及各类基层集料的粒径均以方孔标准筛为准,水泥混凝土集料的粒径大于和等于2.5mm的以圆孔标准筛为准,小于2.5 mm的以方孔标准筛为准。
2.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3.其他:盘子、铲子、毛刷等。
三、试验准备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下表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每种试样准备两份,分别供水洗法和干筛法筛分使用。
对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如果没有要求,也可不进行水洗,只进行干筛筛分。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四、试验步骤1.用水洗法测定集料中小于0.075mm的细粉部分质量。
(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 0,准确至0.1%。
(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
(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mm 标准筛,上部为2.36mm 或4.75mm 筛。
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倒出,经过套筛流人另一容器中,尽量不致将粗集料倒出,损坏标准筛筛面。
论AC—16C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论AC—16C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罗阳高速公路属于粤西北交通干道,交通量大,汕湛共线重载车多,尤其是重载车紧急刹车时产生的剪应力较大,要求路面材料的抗剪切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和稳定性好,从沥青混凝土类型的选择、集料选择和混合料级配设计着手,提高面层抗滑能力,同时考虑该地区历史最高气温在33.4℃以上,历史最低气温在-1.8℃,路面沥青混凝土的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65℃~70℃,对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降雨较多,交通量大,为了提高抗高温车辙能力和抗水损害能力,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选用AC-16C粗型密级配作为工程设计的矿料级配。
1 AC-16C配合比设计1.1 主要原材料1.1.1 沥青:AC-16C沥青混合料沥青采用壳牌SBS改性沥青。
1.1.2 集料原材料。
第一,粗集料:采用封開变质砂岩碎石,与沥青有较好的粘附性,为5级;压碎值为11.5%,吸水率为0.32%。
第二,细集料:0~3mm机制砂。
第三,抗剥落剂:P.C32.5R水泥。
第四,填料:石灰石矿粉。
1.2 目标配合比设计1.2.1 AC-16C矿料级配试配。
第一,经过AC-16C矿料级配试配,设计3组粗细不同的级配曲线,使绘制的设计级配线分别位于工程级配范围的上方及中值之间。
试验结果见表2:根据试验选择适宜的油石比,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VMA值,试验结果见表3:初选空隙率为4.3%作为目标空隙率,选定级配2测定VMA值接近要求的级配作为工程设计级配。
1.2.2 马歇尔试验及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或油石比)。
第一,选定AC-16C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见表4、表5、图1。
第二,根据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取五种不同的沥青油石比(油石比分别为3.6%、4.1%、4.6%、5.1%、5.6%)分别进行马歇尔击实成型试件,并进行了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确定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沥青油石比,试验结果见表6:考虑本路段是炎热多雨及重载交通高速路段,可能产生较大车辙,选定AC-16C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为4.45%。
沥青混合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组成及其特性。
2. 掌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1. 沥青:A级沥青。
2. 集料:粗集料、细集料、矿粉。
3. 纤维:木质纤维素纤维。
4. 水:去离子水。
5. 实验设备:马歇尔击实仪、沥青混合料搅拌机、烘箱、天平、温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需求,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类型、级配设计。
- 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确定沥青用量、集料用量和纤维用量。
2. 沥青混合料制备:- 将沥青、集料、纤维和水按照实验配合比进行混合。
- 使用沥青混合料搅拌机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混合料均匀。
3.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 马歇尔击实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稳定度和流值。
- 高温稳定性试验:通过车辙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
- 低温抗裂性试验:通过低温弯曲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弯曲强度和延伸率。
- 水稳定性试验: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歇尔击实试验:- 实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稳定度和流值均符合设计要求。
- 沥青用量对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和流值有显著影响,而集料级配和纤维用量对混合料的稳定度有较大影响。
2. 高温稳定性试验:- 车辙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较高,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3. 低温抗裂性试验:- 低温弯曲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弯曲强度和延伸率均符合设计要求,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
4. 水稳定性试验:-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较高,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
五、结论1. 本实验通过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制备和性能试验,验证了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
2.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对混合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应充分考虑工程需求和环境条件。
沥青混合料级配
△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随温度的变化
而变化。温度高时沥青的粘滞度降低,矿料之 间的粘结力削弱,导致强度与抗变形能力降低。 高温季节会出现车辙、波浪推移等病害。 *改进的方法有:增加粗集料的含量、适当提 高沥青的稠度、控制油石比;采用改性沥青等。 *评定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指标:马歇尔 稳定度和流值、车辙试验、蠕变、三轴试验等。
(2)按施工工艺不同分 层铺法 路拌法 厂拌法(目前均采用此方法)
(3)根据沥青路面的技术特性分
沥青混凝土
热拌沥青碎石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沥青贯入式 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3、沥青路面类型的选择 选择沥青路面的类型应根据以下条件进行: (1)道路等级、交通量、使用年限、修建费
沥青是一种高近分为几 个组。 三组分(溶解—吸附法):地沥青质(A)、 树脂(R)、油分(O); 四组分(色谱分析法):饱和分(S)、芳香 分(Ar)、胶质(R)、沥青质(As); 五组分(化学沉淀分析法):沥青质(A)、 氮基(N)、第一酸性分(A1)、第二酸性分 (A2)、链烷分(P)。
沥青路面属柔性路面,其强 度与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土基和基层的特性。沥青路面的 抗弯强度较低,因而要求路面的 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所以,在施工时必须掌握路基土 的特性进行充分的压实。
对软弱土基或翻浆路段,必须预先 加以处理。在低温时,沥青路面的抗变 形能力很低,在寒冷地区为了防止土基 的不均匀冻胀而使沥青路面开裂,需设 臵防冻层。沥青路面修筑后,由于它的 透水性小,从而土基和基层内的水分难 以排出,在潮湿路段易发生土基和基层 变软,导致路面破坏。因此,必须提高 基层的水稳性,尽可能采用结合料处治 的整体性基层。
沥青混凝土实验
(一)粗集料(1)筛分级配集料的最大粒径有两个定义;集料最大粒径是指100%通过的最小的标准筛筛孔尺寸;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是指保留在最大尺寸的标准筛上的颗粒含量不超过10%的标准筛尺寸。
检测方法及目的:采用水筛法检测,目的是使0.075mm通过率更加准确,使级配更加准确。
(2)压碎值测定粗集料抵抗压碎能力,间接评价其相应的承载能力和强度,水泥砼用和沥青混合料用的压碎值测定方法是有所不同。
(3)磨耗值(试验目的)用于测定规定条件下粗集料抵抗摩擦、撞击能力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指标。
(4)密度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5)计算5.1表观相对密度γa、表干相对密度γs、毛体积相对密度γb、按式(T0304-1)、(T0304-2)、(T0304-3)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ma (T0304-1)ma - mwγs= mf (T0304-2)mf - mwγb= ma (T0304-3)mf - mw式中:γa——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γs——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无量纲);γb——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ma——集料的烘干质量(g);mf——集料的表干质量(g);mw——集料的水中质量(g)。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视密度)ρa、表干密度ρs、毛体积密度ρb,按式(T0304-5)、(T0304-6)、(T0304-7)计算,准确至小数点后3位。
不同水温条件下测量的粗集料表观密度需进行水温修正,不同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ρT及水的温度修正系数αT按附录B选用。
ρa=γa×ρT 或ρa=(γa—αT)×ρw (T0304-5)ρs=γs×ρT 或ρs=(γs—αT)×ρw (T0304-6)ρb=γb×ρT 或ρb=(γb—αT)×ρw (T0304-7)式中:ρa——粗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ρs——粗集料的表干密度(g/cm3);ρb——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g/cm3);ρT——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g/cm3),按附录B表B-1取用;αT——试验温度T时的水温修正系数;ρw——水在4℃时的密度(1.000g/cm3);(5)吸水率5.2集料的吸水率以烘干试样为基准,按式(T0304—4)计算,精准至0.0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 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
法或计算法,求出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 料用量比例。
3) 调整配合比计算得的合成级配应根据要求作必 要的配合比调整 a.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 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 mm、2.36 mm和 4.75 mm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中 限。
2) 测定物理指标: 为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最佳 用量,需要测定各组试件的表观密度, 空隙率, 矿 料间隙率和饱和度等物理指标.
3) 测定力学指标: 采用马歇尔稳定度仪, 测定沥 青混合料的力学指标,即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和流 值.
4) 试验结果分析: A. 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 以 沥青用量为横坐标, 以表观密度, 空隙率, 饱和 度, 稳定度, 和流值为纵坐标, 绘制试验结果的 关系曲线,如下图:
n=0
10
70.
50.
35.
25.
17.
12.
8.8
6.3
4.4
通过量 .5 0 71 00 36 00 68 55 7 2 7
(%)
级配 n=0 10 81. 65. 53. 43. 35. 28. 23. 19. 15. 范围 .3 0 23 98 59 53 36 79 38 08 50 曲线 n=0 10 61. 37. 23. 14. 8.3 5.4 3.3 2.1 1.2 通过 .7 0 56 89 33 36 4 7 7 0 9 量(%)
其他等级公路
沥青混 凝 土路面
沥青碎 石 路面
AC—13 AC—16
AM—13
一般城市道路及其 他道路工程
沥青混 凝 土路面
沥青碎 石 路面
AC—5 AC—10 AC—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粗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它是影响集料空隙率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级配要求空隙最小,总表面积也不大,从而使骨料本身嵌挤紧密,且用料节约。
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粗集料的筛分试验有水洗法和干筛法两种。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确定0.075mm通过率。
因为干筛集料时,粘附在集料上的小于0.075mm 的颗粒无法筛下,则0.075mm通过率不能准确确定。
这对水泥混凝土来讲问题不大,但却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矿粉的添加量,进而影响沥青用量及混合料质量。
因此,用于沥青路面的粗集料应分别用干筛和水筛进行筛分试验。
一、仪器设备
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沥青路面及各类基层集料的粒径均以方孔标准筛为准,水泥混凝土集料的粒径大于和等于2.5mm的以圆孔标准筛为准,小于2.5 mm的以方孔标准筛为准。
2.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3.其他:盘子、铲子、毛刷等。
二、试验准备
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下表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每种试样准备两份,分别供水洗法和干筛法筛分使用。
对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如果没有要求,也可不进行水洗,只进行干筛筛分。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三、试验步骤
1.用水洗法测定集料中小于0.075mm的细粉部分质量。
(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0.1%。
(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
(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mm标准筛,上部为2.36mm或4.75mm筛。
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倒出,经过套筛流人另一容器中,尽量不致将粗集料倒出,损坏标准筛筛面。
注:不可直接倒至0.075mn筛上,以免集料掉出损坏筛面。
(5)重复I - IV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为止。
(6)将套筛的每个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全部回收在一个搪瓷盘中,容器上不得有沾附的集料颗粒,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2),准确至0.1%。
2.用干筛法测定粗集料各个粒级质量百分率。
(1)取另一份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 0),准确至0.1%。
(2)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
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1%为止。
采用摇筛机筛分后,应该逐个由人工补筛。
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以确认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1%。
(3)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
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20mm 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顺粒,但不得逐颖塞过筛孔。
(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
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总质量M 0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0.5%。
四、结果整理
1.集料中通过0.075mm 的含量按下式(1)计算,准确至0.1%。
120.0751100m m P m -=⨯
(1)
式中:075.0P ——集料中小于0.075mm 的含量(通过率),%;
m l ——用于水洗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
m 2——集料水洗后的干燥质量;g 。
2.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按下式(2)计算,但0.075mm 筛不计算分计筛余,准确至 0 .1%。
0100i i m P m =⨯ (2)
式中:i P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m 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
m i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
i ——依次为0.15mm ,0.3mm ,0.6mm ,……,至集料最大粒径。
3.累汁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但0.075mm 筛不计算累计筛余,准确至0.1%。
4.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
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但0.075mm 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即为p 0.075,准确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