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和铵盐”一轮复习课
第26讲 氨和铵盐-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
2.如右图所示把一根红热的铂丝伸进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中,
反应一段时间,可观察到锥形瓶口上方有白烟。
(1)试分析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2.指出下面几种常见的能形成喷泉的气体的吸收剂。
气体
HCl 卤化氢(HX)
NH3
CO2、Cl2、 SO2、H2S
NO2
NO、O2 (4∶3)
吸收剂
水、 _N_a_O_H_溶__液___
__水___
N_a_O_H_溶__液_ _水___ ___水___ NaOH溶液
NO2、O2 (4∶1)
__水____
改:若试管中NH3占3/4、空气占1/4呢?221.4
改:
若试管中充满NO2气体呢?
1 22.4
改: 若试管中V(NO2):V(O2)=4:1呢?
4 5
×221.4=
1 28
改:若试管中V(NO):V(O2)=4:3呢?
4 7
×221.4
≈
1 39
总结归纳:喷泉实验产物的浓度计算 →关键是确定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
(省去了胶头滴管)
(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使水进入 烧瓶中,瓶内氨溶于水)。
拓展应用 喷泉实验的发散装置及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在水槽中加入能使水温升高的物质 (例如 浓硫酸、生石灰、烧碱 ), 致使锥形瓶内酒精因升温而挥发, 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
拓展应用 喷泉实验的发散装置及操作方法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气和铵盐课件
①
②
③
④
将分液漏斗中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烧瓶中 可快速制备NH3原理: 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并放出热量, 温度升高,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增大 促进平NH3+H2O⇌NH3•H2O⇌NH4++OH左移,利于氨气逸出。
1.利用右图1、2可快速制备氨气的试剂 1:浓氨水 2: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生石灰+浓氨水
错。CH3COONH4显中性 7.NH4HCO3 与足量NaOH反应,产物为?
NH3 Na2CO3 H2O 8.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产生气体的铵盐?
弱酸的铵盐(NH4)2CO3 NH4HCO3 (NH4)2SO3 NH4HSO3 9.与NH4+不共存的离子? AlO2- SiO32- OH-
1.防倒吸 1.①气体极易溶于水 ②温度下降,使压强下降(先撤导管,再熄灯)
喷泉实验装置
AgNO 3受热易分解,用下图装置加热AgNO 3固体, 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在末端导 管口可收集到无色气体a。
(1)实验室检验气体a的方法为? (2)已知B中只生成一种盐,据此判断AgNO3受热分 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规范叙述NH4+的检验
三、喷泉实验
氨气和铵盐
1.N2的用途 2.NOX的来源、危害 3.气体不共存(6组)
4.气体溶于水浓度求算规律
5.红磷、白磷的保存与用途
提问
1.氨气用途:氮肥、制硝酸、制纯碱(先通氨气后通 CO2) 2.物理性质:刺激性气味,易液化(氨气分子存在氢键, 沸点高,易液化)制冷剂 N2冷冻剂 溶解度1:700 极易溶于水 喷泉实验、防倒吸 HCl 1:500 SO2 1:40 H2S 1:2.6 Cl2 1:2 CO2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气 铵盐综合复习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气铵盐综合复习1.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2.氨的化学性质深度思考(1)氨水含有哪些微粒?答案H2O、NH3·H2O、NH3、NH+4、OH-、H+。
(2)蘸有浓硝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能产生白烟现象吗?简述原因。
若将浓硝酸改为浓硫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吗?答案能,浓硝酸、浓氨水均有挥发性,挥发的HNO3与NH3相遇生成白色固体小颗粒NH4NO3。
不会。
(3)将氨与氯气混合也会产生白烟,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白烟的过程。
答案2NH3+3Cl2===N2+6HCl,NH3+HCl===NH4Cl(白烟)。
3.铵盐及NH+4检验(1)铵盐的物理性质铵盐都是白色固体,均易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3)NH+4的检验步骤未知液――→OH -呈碱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含NH +4。
深度思考(1)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① ; ② 。
答案 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2)完成下列方程式,思考NH +4的性质①在饱和NH 4Cl 溶液中滴加NaAlO 2,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 ,体现 。
②实验室常用饱和氯化铵(NH 4Cl)与亚硝酸钠(NaNO 2)加热来制取氮气: ,体现 。
答案 ①NH +4+AlO -2+H 2O===Al(OH)3↓+NH 3↑NH +4水解呈酸性②NH 4Cl +NaNO 2=====△NaCl +N 2↑+2H 2O NH +4的还原性4.氨的实验室制法——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反应装置→↓净化装置→用碱石灰干燥↓ 收集装置→用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球,可减小NH 3与空气的对流速率,收集到纯净的NH 3↓验满方法→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实验室制取氨的其他方法(1)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2)液氨制冷、碘的升华、NH4Cl气化都不涉及化学变化()(3)能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的原因是NH4Cl为强酸弱碱盐()(4)氨水具有弱碱性,说明氨水是弱电解质()(5)铵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6)现有1 mol·L-1的氨水,则该溶液中NH3·H2O的浓度是1 mol·L-1()(7)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答案(1)√(2)×(3)×(4)×(5)×(6)×(7)√题组一氨、铵盐的性质实验1.(2019·重庆高三模拟)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集有氨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极易溶于水B.向氨水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氨水中含有NH+4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具有热。
氨、铵盐复习课
氨铵盐复习课教学目标:1,回忆复习NH3分子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和分子的极性)2,掌握NH3的物理性质3,掌握NH3的化学性质4,学会NH3的实验室制法5,了解NH3的用途一,氨回忆复习:写出N2与H2化合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并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NH3分子的空间构型:NH3分子的极性:结论: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1, NH3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 0.771 g/L (比空气轻)熔点: -33.5℃(易液化)2, NH3的化学性质(1) NH3与水的反应喷泉实验讨论:1,你看到什么现象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3,这个实验说明NH3具有哪些性质①NH3极易溶于水.(1 :700),所以氨水显______,既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____,又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____. NH3+H2O== NH3·H2O== NH4++OH-②NH3与水反应后有碱性物质生成.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NH3·H2O ,NH3·H2O可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氨水中的分子有:H2O,NH3和NH3·H2O,氨水中的离子有:NH4+,H+和OH-液氨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液氨所含的微粒是NH3.,所以:液氨是纯净物.,而:氨水是混合物.讨论:氨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2) NH3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3与盐酸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练习:NH3与H2SO4及稀HN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 NH3与氧气的反应:讨论:已知NH3能将黑色的CuO还原为红色的Cu,同时生成一种单质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 = 4NO+6H2O3,NH3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加热铵盐与碱的固体混合物如:将固体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即得到NH3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讨论:NH3如何收集如何检验NH3已经收满剩余的NH3如何处理若要制备干燥的NH3 ,可用什么作干燥剂练习:NH4Cl + NaOH =4.NH3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如:生产氮肥,制铵盐,纯碱等.用于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作为冷冻机和制冰机中的致冷剂.讨论:①少量的NH3与足量的Cl2反应的产物是什么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②过量的NH3与少量的Cl2反应的产物又是什么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2NH3 + 3Cl2 = N2 + 6HCl (少量的NH3)8NH3 +3Cl2 = N2 + 6NH4Cl(过量的NH3)二,铵盐1,物理性质:铵盐都是晶体铵盐都易溶解于水铵盐的形成:NH3 + H+=NH4+2,铵盐的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易分解NH4Cl = NH3↑+ HCl↑(NH4)2SO4 = NH3↑+ NH4HSO4NH4HCO3 = NH3↑ +H2O ↑+CO2↑NH4NO3 = N2O ↑ + 2H2O2NH4NO3 = 4H2O + 2N2↑ +O2↑(NH4)2CO3 = 2NH3 ↑ + H2O + CO2↑(2)铵盐与碱反应NH4NO3 + NaOH = NaNO3 +H2O +NH3↑(NH4)2SO4+2NaOH = Na2SO4+2H2O+2NH3↑运用:实验室用来制NH3、用于NH4+的检验反应实质: NH4++ OH-=NH3↑+H2O思考: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某白色晶体是NH4Cl3,铵盐的用途大量的铵盐用于生产氮肥硝酸铵用于制炸药,氯化铵常用作印染和制干电池的原料,也可以用于金属的焊接,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薄膜.思考:能将NH4Cl ,(NH4)2SO4,NaCl, Na2SO4四种溶液一一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A NaOHB AgNO3C BaCl2D Ba(OH)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氨和铵盐
+ - NH + H O NH · H O NH + OH 3 2 3 2 4 (3)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的水溶液叫氨水,
☼ 3.引发喷泉的几种方法 ☼ (1)使烧瓶内的气体迅速溶于水或某种液体中。
☼ (2)使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从而使气压减小。
☼ (3)使烧瓶外待喷液液面上的气压增大。
• 4.喷泉实验的几种装置
• 装置②中最好采用顶部有孔的烧瓶。装置③引发喷泉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用热 毛巾或双手捂热烧瓶,松开后片刻即形成喷泉现象。
• 2.氨的化学性质 • (1)还原性: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 • 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NH3+3Cl2===N2+6NH4Cl • 与Cl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呈弱碱性。
+ - + NH 、 NH · H O 、 H O NH 、 OH 、 H 4 3 3 2 2 ①氨水组成: 三种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种离子: _______________ 。 小 ②氨水的性质:容易挥发;氨水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越_______ ;氨水是很好
第 四 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6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栏目导航
板 块 一
板
块
二
板
块
三
板
块
四
考点二
氨和铵盐
• 1.氨的物理性质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氮及其氧化物氨和铵盐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气体 泄漏。
加热时需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且试管 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 起试管炸裂。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应放在试管口处 ,以便及时检验产生的气体。
实验结束后,应先撤去导管,再熄灭 酒精灯,防止倒吸现象发生。
05
氮循环与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01
氮气与氧气在高温或放 电条件下可生成一氧化 氮。
02
一氧化氮在空气中易与 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
03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 硝酸和一氧化氮。
04
此外,氮氧化物之间还 可以相互转化,如一氧 化氮和二氧化氮之间可 以相互转化。
03
氨气制备、性质及应用
氨气实验室制备方法
1 2
加热固体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重要性与应用
01
氮肥
氨气、铵盐等含氮化合物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氮肥原料,对提高农作物
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02
工业原料
氮气、氨气、硝酸盐等氮化合物在化工、冶金、电子等工业领域有广泛
应用。
03
环境保护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控制和减少氮氧化物的
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氮气等惰性气体在防止金属氧
• 氮的转化:含氮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在分解时,转变为尿素,尿素被细菌分解后变成碳酸铵 ,碳酸铵被植物吸收,这一过程叫做氮的转化。
• 氮的循环:含氮有机物经过无机化作用分解为铵态氮,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一部分被微生物转化成亚硝酸盐和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氮气重新回到大气中,而植物吸收的铵态氮经过合成转 化成氨基酸再转化成蛋白质,以蛋白质形式存在,动物和人类直接或间接的吸收植物体内的蛋白质,蛋白质经 过分解以尿素的形式排出体外,尿素被微生物转化成铵态氮,物质又重新回到土壤中被植物吸收,这就是氮的 循环。
氨和铵盐-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②简述产生喷泉的原理:_氨__极__易__溶__于__水__,__使__烧__瓶__内__的__压__强__迅__速__减__小____。
(2)只使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 玻璃管中有空气,氨与水不接触,
①打开止水夹,水不能倒吸入烧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不__能__被__水__吸__收__,__烧__瓶__内__压__强__不__减__小__,__故__不__能__产__生__倒__吸__现__象___。
②如何引发图2装置的“喷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打__开__止__水__夹__,__用___手__(或__热__毛__巾__等___)将__烧。瓶捂热,使烧瓶内氨膨胀,将导管中的空 气排出,使氨与烧杯中的水接触
(1)HCl、NH3、NO2 气体或它们与其他不溶于水的气体混合时,所得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221.4 mol·L-1。 (2)当是 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且体积比为 4∶1 时,c(HNO3)=218 mol·L-1。
易错辨析
1.液氨制冷、碘的升华、加热法分离NH4Cl和NaCl都不涉及化学变化( × ) × 2.现有1 mol·L-1的氨水,则该溶液中NH3·H2O的浓度是1 mol·L-1( ) 3.氨水具有弱碱性,说明氨水是弱电解质( × ) 4.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 )
(4)清洗仪器:清洗下列装置的操作是向g 中加蒸馏水;打 开k1,关闭k2、k3,加热 b,水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 闭k1,由于c、e及连接的管道内水蒸气冷凝后,装置内压强减 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故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 中,然后打开 k2 放掉水,重复操作2~3 次,即可达到洗涤目的。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5 氨和铵盐(讲)(含解析)
专题4.5 氨和铵盐1、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及用途、2、掌握NH 4+的检验。
2、掌握氨的实验室制法。
3、初步了解常见化肥。
一、氨 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可作制冷剂,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液氨与氨水的区别液氨 氨水 形成 氨气液化 氨气溶于水 物质分类 纯净物混合物微粒种类 NH 3NH 3、NH 3·H 2O 、H +、H 2O 、NH 4+、OH -存在条件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常温常压下可存在2、分子结构 电子式: 空间结构: 三角锥形 。
3、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NH 3+H 2ONH 3·H 2ONH +4+OH - 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 NH 3·H 2O 、NH 3、H 2O 、NH +4 、OH -、H +。
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 3·H 2O=====△NH 3↑+H 2O 。
。
(2)氨气与酸反应①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有白烟生成,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NH3+HNO3===NH4NO3。
②与CO2等酸性氧化物反应:NH3+CO2+H2O=NH4HCO3或2NH3+CO2+H2O=(NH4)2CO3(3)NH3的还原性①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②与其他氧化剂反应4NH3+3O2(纯氧)=2N2+6H2O4x NH3+6NO x =(2x+3)N2+6xH2O2NH3+3CuO=3Cu+N2+3H2O8NH3+3Cl2 = N2+6NH4Cl(白烟)(4)与盐溶液反应将氨水加入下列溶液被滴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Fe3++3NH3·H2O =Fe(OH)3↓+3NH4+AlCl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l3++3NH3·H2O =Al(OH)3↓+3NH4+AgNO3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消失Ag++NH3·H2O=AgOH↓+ 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一般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第四章第19讲氮及其氧化物氨和铵盐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9讲 氮及其氧化物 氨和铵盐[复习目标] 1.认识氮气和氮氧化物的性质,并从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角度预测性质,以及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2.认识氨气和铵盐的性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NH +4的检验。
3.认识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 氮及其氧化物必备知识夯实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2.氮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23Mg +N 2=====点燃Mg 3N 2。
②□3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③□4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
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2②□1N2O3、N2O5是HNO2、HNO3相应的酸性氧化物(或酸酐)。
(2)NO和NO2性质的比较4.(1)常见的污染类型①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④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2)常见的NO x尾气处理方法①碱液吸收法工业尾气中的NO x常用碱液吸收处理,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
②催化转化法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 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 2和CO 2)。
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易错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错误的写明原因。
(1)固氮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NO 2溶于水时生成HNO 3,故NO 2是硝酸的酸酐(×) 原因:HNO 3的酸酐是N 2O 5。
(3)N 2与O 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成NO 2(×) 原因:N 2与O 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 。
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4章第13讲氨和铵盐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课件新人教版
发生装置
4.铵盐及 NH4+ 的检验 (1)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白色固体,绝大多数易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
(3)NH4+的检验
[练一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氨水、氯水均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其原因相同。( × ) (2)氨气遇到浓盐酸、硫酸都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 × ) (3)用浓NH4Cl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是因为NH4Cl隔绝了空气。
突破命题视角 角度一 从“类别”和“价态”的视角理解NH3的性质 1.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D ) 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 极易溶于水 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入集有氨气的集气瓶中,试纸由红色变为蓝色, 说明氨水呈碱性 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说明氨气易与酸化合 生成铵盐 D.将红热的Pt丝伸入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 明氨气的直接氧化产物为NO2
2.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 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 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D.B与Cl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填“C”或
“D”)装置。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
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烟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和铵盐说课课件
一、说课程标准
202X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 在必修课程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氮及氮的化 合物第三节氨和铵盐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如下:
内容要求: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践探 究,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 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能根据化学问题解决的需要,选择常见的实验仪器装 置和试剂。完成简单的物质性质,物质制备,物质检验等 实验。能与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如实视察,记录实验 现象,能根据实验现象形成初步结论。
2-1能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能提出有பைடு நூலகம்意义的实验探究问题。根据已有经验和资料作出预测和假 设,能设计简单实验方案能运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反应条 件,并顺利完成实验能收集和表述实验证据,基于实验事 实得出结论 ;
3 重难点 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氨气的方法。
难点: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PART 4 说教学教法
教法:
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 对照法 科学归纳法
PART 5 说教学思路
第一步,根据氨的物理性质中氨极易溶于水,利用喷泉实 验验证此性质,进而引出氨的化学性质。 进一步,学习氨与酸和氧气的反应,得知氨的催化氧化是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下一步,根据生活实际用到的化肥,引出铵盐的性质,根 据实验总结出铵盐的通性。 最后,根据铵盐的通性,让学生推理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
深入学习
1.对于氨水的不稳定性我会补充 演示实验。 2.启示学生联系氨与水反应生成 碱进行思考分析得出氨与盐酸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再根据氨-3价是最低价态,具 有还原性,引出氨和氧气反应, 指出这是催化氧化反应,也是工 业制硝酸的基础。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二节 氨和铵盐课件
【解析】
(1)氨水是氨的水溶液,溶质是NH3,但 NH3与H2O反应生成NH3·H2O,NH3·H2O发生电离 形成 和OH-,故电解质是NH3·H2O,而不是NH3; NH3·H2O电离程度很小,故氨水中存在的大量含氮 的微粒是NH3·H2O,仅含有少量的NH3和 。 (2)根据原子守恒,1 L氨水中含氮元素的微粒总量是 (a+b+c)mol,故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b+ c)mol/L。 (3)因为氨水的密度小于H2O的密度,故加等体积水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原溶液质量分数的一半。
(4)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开始产生AgOH白色沉
淀,但AgOH(或Ag2O)溶于过量的氨水形成 ,沉淀溶解。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形成 Al(OH)3白色沉淀。 【答案】 (1)②④⑤ (2)(a+b+c)mol/L (3)< (4)先生成白色沉淀,再逐渐溶解 生成白色沉淀
(1)常见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O2 的制备装
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H3是4核10电子极性分子,三角锥形,具有还 原性 B.NH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 液氨可用做制冷剂 C.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是电解质 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可产生白烟
【解析】
由NH3的结构和性质知A、D正确;又由 相似相溶原理知极性分子NH3易溶于极性溶剂H2O, 且氨的蒸发热很大,可作制冷剂;B正确;电解质和 非电解质都指的是化合物而氨水是混合物,故C不 正确。 【答案】 C
化合物
化合物,一元弱碱
组成微粒
NH3
NH3·H2O
是否是电解质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 非电解质
非电解质
弱电解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0讲氨和铵盐课件
解析 (1)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混合施用时, NH4+与OH-反 应生成NH3·H2O,会释放出NH3,降低肥效。 (2)①燃料燃烧产生SO2,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被氧化生成 H2SO4,H2SO4与NH3反应生成(NH4)2SO4。 ②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化肥,缓慢与H2O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 NH3,则尿素中O、N和H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3价和+1价,根据各元 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推知,尿素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素养发展进阶
进阶1 练易错·避陷阱 1.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该实验形成了蓝色喷泉 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D.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
解析 氨气在瓶中因为大量溶于水,使得瓶内外压强差加大,故产生喷泉,A 正确;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溶于水生成NH3·H2O,是一种弱碱,与石蕊形成 蓝色溶液,B正确;因为水被压回瓶内,说明瓶外的压强大于瓶内的,C正确; 氯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不能形成较大的压强差,D错误。
归纳总结 方法
实验室制取NH3的其他方法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浓氨水 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浓氨水+NaOH 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NH3·H2O分解,且OH-
固体
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
浓氨水+CaO固 体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 使NH3·H2O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NH3·H2O+CaO═NH3↑+Ca(O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7-005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背景分析1.1课程改革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在高中教学各个环节逐步渗透,高三复习课也不例外。
近年来课改实验区的考试说明和自主命题试卷的改革力度就非常值得重视,如《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命题指导思想[1]中明确2010年化学科将进一步体现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进一步体现化学科的“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
因此,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强调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1.2 学科教学背景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三化学复习的重点,也是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呈现的重要载体,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记忆量大。
在考试说明指引下,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点织成“网”的同时还需要体现它们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及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09年6月12日,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实施以来,化学课时数缩短, “内容全面化,知识讲解化,方法模式化,能力集中化”[2]的传统做法不仅时间上不允许, 也很难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复习内容考纲化,方法思维常变化, 主干知识问题化,能力培养经常化”[2]更加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3学生认知背景“氨和铵盐”是高一上学期学习的内容,学生的知识遗忘率较高,但通过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能力远远高于新授课时期,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理论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原先“物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主要用途”的新课模式不再适用于高三复习;基于问题主线的复习课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了解氨的制备方法,掌握氨和铵盐的主要性质;⑵认识氨和铵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2过程与方法⑴在设计实验方案制备少量氨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质疑、创新;⑵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问题组的设计和分析,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在于和谐;⑵鼓励学生积极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3教学流程4 教学过程4.1从真实情境引入复习课,吸引学生注意力[ppt投影] 图片:饥饿的非洲难民(图片组:略)。
材料:合成氨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两次诺贝尔化学奖(1918年、1931年)都垂青与合成氨有关的研究。
[问题生成] 工业合成氨是可逆反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如何通过简单实验制备少量氨气用来进行氨和铵盐的性质探究?[设计意图] 通过真实情境和学生感兴趣的诺贝尔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合成氨工业自然过渡到本节复习课的复习内容。
4.2 用问题串起复习课内容,让学生参与体验[设问1](ppt投影)图1中的a、b、c分别是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评价它们的可行性。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倡学生质疑、思考、分析问题。
复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归纳其中涉及的物质性质、反应原理。
[学生] 观察、评价a~c三套装置的可行性。
[拓展延伸1] 如果不用酒精灯加热能得到氨气吗?试画出装置简图。
[设计意图] 加深对浓氨水性质的理解和应用;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 思考、作图。
[教师] 展示学生作品,从仪器绘制规范、试剂选择及创意等方面给予评价。
[小结](ppt投影)装置d(图2):“固+液(不加热)”装置。
[归纳1]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盐和浓氨水的性质(ppt投影:略)[设问2]现需收集一烧瓶nh3供“喷泉实验”使用,能否直接收集图1装置c产生的气体?说明你的理由。
(ppt投影:图1、图3)[设计意图] 延续[设问1]的装置问题,引导学生从“喷泉实验”的要点思考nh3的净化、收集、检验等一系列问题,巩固整理nh3的部分性质。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问题生成]nh3极易且快速溶于水的原因有哪些?怎样处理装置c得到的气体才能使“喷泉实验”现象明显?[设计意图] 以准备“喷泉实验”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对nh3的性质灵活运用。
两个问题涉及多个知识点和多处细节,鼓励学生相互补充,体会“合作学习”。
同时为后面乙、丙烧瓶中“喷泉”的引发作好铺垫。
[学生] 多人回答、相互补充。
[拓展延伸2] 图3乙烧瓶中充满干燥的nh3,如何引发水向上喷出?丙烧瓶中是空气,如何选择试剂a、b才引发水向上喷出?[学生] 思考、讨论、回答。
[练习] 若“喷泉实验”结束后烧瓶中液体充满整个烧瓶(标准状况,下同),则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变式训练](ppt投影)①若烧瓶中由于混入空气,液体充至烧瓶2/3处,则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②若烧瓶中充满干燥的no2呢?[教师] 对学生解答作出评价,引导学生比较三组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归纳2] 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氨与水的反应,氨水的碱性(ppt投影:略)[设问3] 试从元素化合价角度推测nh3的其他化学性质,该性质在工业生产中有何应用?[设计意图] 联系硝酸工业中“氨的催化氧化”,突出氨的还原性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来预测nh3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对基本概念进行应用层面的反馈。
[学生]分析、推测、完成反应方程式。
[拓展延伸3]管道工人曾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果管道某处漏气,会产生白色烟雾,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提示:有n2生成)并说明nh3在此处体现的性质。
[设计意图]该问题取材于人教版《化学1》复习题[3], 是一个很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素材。
通过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注重细节的思维品质。
[学生答案预设]预设1:3cl2+2nh3=n2+6hcl,nh3体现了还原性。
预设2:在上述反应生成hcl基础上,过量的nh3与hcl会生成nh4cl(s)。
[教师] 评价学生的“板演”。
若预设1成功,追问“白烟如何解释?”, 引导学生迁移nh3与酸的反应;若预设2成功,给予赞赏,并请其描述思维过程。
[归纳3] 氨的还原性(ppt投影:略)4.3 对本节复习课的知识点“收网”,让学生收获成功[教师总结](ppt投影)“氨和铵盐”知识点提纲及主要反应方程式(略)[反馈练习](ppt投影)图4可以用来制备某气体g并研究它的性质。
⑴装置a中产生气体g是____________,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干燥管ⅰ、ⅱ中固体试剂的名称、使用目的______________。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⑶写出装置b、c中的反应方程式,并说明气体g在反应中表现的性质。
[设计意图] 在知识点梳理的基础上,选择此题反馈本节课的复习效果,呼应前面的3个设问。
该题涉及氨的制法、性质,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总结] 本节课复习课学到了什么?5教学反思5.1切实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复习效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变“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为“主动地去回忆、联想所学知识”,例如“设问1”通过3幅实验装置图让学生主动回忆氨的实验室制法,包括药品、装置的选择和反应的原理等。
问题的分析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课堂气氛,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思维层次提高,如“拓展延伸2”对于“喷泉”的引发原理的讨论,不仅能巩固氨的性质,对学生正、逆向思维的转换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在分析过程中师生之间还可以产生许多“精彩对话”。
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复习的成就感,本节课最后的“反馈练习”3个问题就覆盖了复习的大部分知识点,学生成功解决该问题后在加深复习印象的同时还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问题主线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参与程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复习课上学生有了如此的投入和参与,其效率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5.2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问题有效的问题解决是建立在有关问题的知识经验的存储基础上的[4]。
复习课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回顾、梳理和应用的过程,所以,问题的选择首先要贴近复习内容,最好不要直接使用现成的综合试题,因为综合题涉及知识点多,有时为了解决一个与本节课知识点无关的问题白白搭上宝贵的时间,即使要用也可以适当改编后使用(如“反馈练习”)。
同一个问题设问方式不同也会使复习效果相差甚远,例如,将设问1改成“你知道哪些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后,如果学生知识遗忘率高,不记得或只记得一个制备方法,复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而直接给出的实验装置图会给学生一个回忆的机会,学生答题的主动性和成功率就会相对提高。
5.3复习模式不应一成不变,学生需求是关键问题主线的复习模式固然能提高复习效率,但也不“放之四海而皆准”,学生的认知水平就是影响其效果的因素之一。
对“授课主体”学生而言,对于平时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好,仅仅受时间影响而产生遗忘的同学,该模式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主动性,通过问题的思考、分析及时回忆起所学知识,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达到很好的复习效果;但对平时学习困难大,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就知识点本身理解还困难(如基本的方程式书写都存在较多问题等),要求他们应用又从何谈起,这样的情况还是按部就班地就知识点复习比较实在。
除此以外,复习知识点的学科特征、教师的授课风格等都会对该模式的复习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复习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合学生的复习模式才是真正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