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
浙江省杭州市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带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fa4fd5647d27284a735169.png)
浙江省杭州市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检测卷、单选题(共15题;共30 分)1.如图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2.课外实践小组测定了以下食物的 PH,酸性最强的是()食物 苹果汁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PH2.9 〜3.3 3.5〜4.56.3 〜6.67.8 〜8.03.微型实验具有节约成本、现象明显等特点。
如图是微型实验装置 ——井穴板,向其中 4个井穴分别滴加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红。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牛奶B.葡萄汁C.苹果汁D.鸡蛋清 A. 四种溶液都显酸性C •上述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色 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固体氢氧化钠要密闭保存C •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一些气体的干燥剂盐溶液一定呈中性D 上述溶液如果滴加酚酞试剂也变红色 )B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热量D.氢氧化钠的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或烧碱豆腐发酵制臭豆腐 黄豆酿酱油D.水果榨果汁5. 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B. 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 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 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6. 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精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②③④7. 某同学欲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用了以下的方法判断:① 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② 滴加BaC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③ 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变质。
上述判断正确的是()A.①③BD③(①②D D②③8. 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是La2O3 ,La(OH)a是不溶于水的碱,LaC3和La (NO3)3都可溶于水。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测试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测试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6054c06f90f76c660371ac3.png)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阶段性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Na-2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NaOH溶液B.NaCl溶液C.蔗糖溶液D.食醋2.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C.烧杯中有两支高低不不同正在燃烧的蜡烛,在蜡烛对侧沿烧杯壁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会出现白雾3.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B.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则含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具有均一稳定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D.铜与稀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则氧化铜与稀硫酸也不能发生化学反应4.氢氧化钙的俗称()A.石灰石B.生石灰C.石灰水D.熟石灰5.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B.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C.氢氧化钠能与可溶性铝盐溶液反应D.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成分固定不变的气体B.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7.如图是酸与碱溶液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关于酸碱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当酸碱完全中和时,两者所用质量一定相等D.当酸碱完全中和时,所得盐溶液pH等于08.下列事实能证明观点的是()事实观点A 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 可燃物燃烧生成CO2和H2O 可燃物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H、O元素C 硫酸氢钠的溶液都显酸性显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D 氢氧化钠溶液稀释后pH 减小,硫酸溶液稀释后pH增大溶液稀释后pH都会发生变化A.A B.B C.C D.D9.下表是常温下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显碱性的是()选项 A B C D物质新鲜牛奶柠檬西红柿肥皂水pH 7 2.2~2.4 4.0~4.4 10 A.A B.B C.C D.D10.盐的水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如NaHCO3溶液呈碱性。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全章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全章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f1155bba1aa8114431d97e.png)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练习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香蕉腐烂B.苹果榨汁C. 蛋糕切块D.冰块融化2. 鉴别物质是对科学知识的重要应用,你能用下列哪一种试剂一次鉴别H2SO4、Ca(OH)2、Na2SO4溶液( )A. BaCl2溶液B.酚酞试液C.稀硫酸D.石蕊试液3.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能会有:①颜色改变;②发光、放热;③有沉淀生成;④有气体放出;⑤有新物质生成。
其中一定有的是( )A.②③B. ①④C.②⑤D.⑤4. 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 )5. 关于下图中四个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6. 下表是用枫叶提取的花青素在不同pH的溶液中呈现的颜色,现向滴有少量花青素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为( )A. 蓝→红粉→紫B. 蓝→紫→红粉C.红粉→蓝→紫D.红粉→紫→蓝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材料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用于面点发酵D.氦气密度比空气小,用于探空气球8.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氯化铁、硝酸钾、氯化钠B.硫酸钾、氯化钡、浓盐酸C.硫酸铜、浓盐酸、氯化钾D.碳酸钾、氯化钾、硫酸钾9.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纯碱 Na2CO3B.氯化钠食盐 NaClC.硫酸铜晶体胆矾 CuSO4D.碳酸钙生石灰 Ca(OH)210. 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衫被咖喱沾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黄色污渍会变成红色,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
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 石蕊试液B.石灰水C. 硫酸溶液D.碘酒11. 下列不属于稀盐酸与稀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的是( )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B.能与锌反应放出氢气C.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能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有色溶液12. 下列几种化学肥料中,属于钾肥的是( )A.CO(NH2)2B.NH4HCO3C.Ca3(PO4)2D.K2SO413. 某无色溶液中,含有KNO3、BaCl2、Na2CO3、HCl中的两种溶质。
九年级科学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
![九年级科学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64f76e3968011ca30091b7.png)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相对原子量:S— 32 0—16 H — 1 Na —2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CO B . CaCO3 C. H2CO3 D. NaOH2. -----------------------------------------------------------------------------------------------------------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逐渐增加的是----------------------------------------------- ( )A .浓硫酸B .浓盐酸C.浓硝酸 D .碳酸钠晶体3下列各物质能在同一存的是 -------------------------------- ( )A、氯化钠,稀盐酸,硫酸镁,硝酸铜B、硝酸银,氯化钠,硝酸镁,氢氧化钠C、氢氧化钙,硝酸钠,碳酸钠,氯化铵D、稀盐酸,硫酸钾,氢氧化钠,硝酸钠4. 一种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该化合物是------------------------------------------------------------- ( )A . KNO3B . K2CO3 C. KCl D . KOH5. --------------------------------------------------------------------------------------------------------------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有气体产生B .有蓝色沉淀生成C.有红褐色沉淀生成D.有白色沉淀生成6. -------------------------------------------------------------------------------------------------------------- 除去硝酸溶液中少量的盐酸,应该在溶液中加适量的--------------------------------------- ( )A . AgNO3溶液B . BaCl2溶液C . Ba(NO3)2 溶液D . CaCO3 粉末7. --------------------------------------------------------------------------------------------------------------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A.氢氧化钙石灰石Ca(OH)2 B .氢氧化钠烧碱NaOHC.碳酸钠纯碱Na2CO3D.氧化钙生石灰CaO8只要一种试剂区别HCI、NaCl、KOH三种无色溶液时,可用试剂是------------- ( )A .碳酸钠溶液B.石蕊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D .酚酞溶液9.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上部保持水平C.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D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10 .下列物质用于保存食物,以免被微生物侵蚀而腐败的是----------------------- ( )A .酒精B.食盐 C .醋酸 D .硝酸钾11. 下列溶液既能与 Ca(0H )2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证明某瓶水是自来水还是蒸馏水C .浓盐酸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小液滴D .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小液滴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5分)21 . (5分)有下列五种物质:H 2、CO 2、 NaOH 、 HCl 、 Na 2CO 3,请选择物质填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来制造碳酸饮料的酸性氧化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可燃性的气态单质是 ;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来蒸馒头的盐是 ;A . Na 2CO 3B . BaCl 2C . CuS04D . MgSO 412、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和杀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H 2O=HCI+HCIO ,请选择一种试剂来13. 14、 A 、酚酞试液C 、氢氧化钠溶液B 、氯化钡溶液F 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烧碱固体干燥的是A . SO 2B . CO 2C . O 2F 列各组合后发生中和反应,且溶液总质量减小的是A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D 、硝酸银溶液D . HCIB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 D 稀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F 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磷酸二氢钙(Ca(H 2PO 4)2) B .磷酸钾(K 3PO 4) 16. C .氯化钾(KCI )D .硝酸铵(NH 4NO 3)F 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水果榨汁B .酿造米酒C .研磨米粉D .溶解食盐17•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 pH ,酸性最强的是A .胆汁—B .唾液—C .血液—D .胃液—18 .在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可能使溶液PH 有明显改变的是 --(A . Na 2CO 3溶液B .稀硫酸C .盐酸D . CO 219 .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A . Ag + 或 CO 32-B . Ag +C . SO 42-D . Ag + 20.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的原因是 A .浓盐酸电离出氯离子B .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水蒸气形成了白雾C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 15.()则该溶液 ()或SO 4((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胃液中含有的酸是;(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广泛用于制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生产的碱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卷新版浙教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卷新版浙教](https://img.taocdn.com/s3/m/6661a4f3fc4ffe473368abf3.png)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
1、下列各说法中的“一定”,你认为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由固体变为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中一定不生成新物质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放热、发光现象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如图实验操作规范的是()3、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有白雾 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C.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具有腐蚀性可用来干燥氧气D.稀盐酸、稀硫酸中,^加氢氧化钢溶液,都有白色沉淀4、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都会减少的是()A.浓硫酸B. 浓盐酸C. 氢氧化钠溶液D.食盐溶液5、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而大量泄漏,为了不污染旁边的水源,下列措施适宜的是将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再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红色 B .紫色 C .蓝色 D .无色 8、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MgC 2 HCl NaNO 3 B . NaOH HCl(NH 4) 2SOC. K 2CO Ca (NO 3)2 NaOH D . FeCl 3 NaCl KNO 39、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 CuSO 溶液显蓝色是由 Cu 2+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A.将CuSO 溶液加水稀释 B .观察Cu (NO ) 2溶液C.观察N&SOD.向CuSO 溶液中滴加足量 NaOH^^10、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SO.同学们分别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以下四种反应物,其中不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制得 MgSOW 是()A. Mg B . MgO C . Mg (OH 2 D . MgC 211、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A.用水冲洗泄漏的浓硫酸.将熟石灰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C.将氯化银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D .用土将泄漏的浓硫酸掩埋6、 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A. 一定含有SQ 2-BC.可能含有Ag +或者SQ 2-D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7、 HbQ 、氢离子(H +)和氯离子(Cl ).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的化学反应最多有()A. 4 个 B .5 个 C 13、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氯化铜和氢氧化钾B 氢氧化钾和盐酸C 氧化铜和盐酸D 碳酸钠和盐酸14、要将待提纯的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下表中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uCl 2 (MgCl 2) 镁片 过滤 B CaO (CaCO) 盐酸 蒸发 CCu (Fe) 稀硫酸 过滤 DFeCl 3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滴加1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C.Mg+2AgCl===MgCl2+2AgD.2A1+3C U C12===2A1C13+3C U16、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 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 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17、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 液中主要以SQ 2-、Ca 2+、Mg 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分别加过量的氢氧化钠、碳 酸钠、氯化钢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滤、蒸发得到精盐.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A. Na 2CO> BaCl 2、NaOH 过滤、HClB. NaOH 、BaC » N&CQ过滤、HClC. BaCl 2、NaCO 、NaOH 过滤、HClD. BaCl2、NaOH N^CQ 过滤、HCl18、向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4%勺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滴加的稀硫酸质量与溶液的 pH 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4% B . 4.9% C . 9.8% D . 19.6% 19、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A.①③ 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2、现有 FezQ 、N&CO 溶液、 Ba (OH 2溶液、 NaOH§液、稀H 2SO 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A.BaCl2+Mg(NO3)2===Ba(NO3)2j +MgCl2,B.Na2SO4+BaCO3===BaSO+Na2CO3液体A气体BA. NaOH§ 液CO B. 水 Q C.浓硫酸 H2 D.稀硫酸NH色试表 紫S的皿 景石液面^NaOH溶液和酚 酹的表面m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 A 和气体B 的组合是下列的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 B . 10克碳酸镁和碳酸钠C. 5.5克氧化铜 D . 10克镁粉和铜粉20、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CO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C.。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含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917e8b0b4c2e3f56276349.png)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选择题(共 15题;共 30 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 冰用于制冷剂C.稀 有气体用于霓虹灯D.氦 气用于磁悬浮列车2.当人被蜜蜂或蚂蚁叮咬时,昆虫会向人体射入一种 “蚁酸 ”(具有酸性的物质),使皮肤发红、瘙痒甚至疼痛, 要消除或减少这种症状,可在昆虫叮咬处涂抹下列那种物质(已知食醋的 pH 为 3,牙膏的 pH 为 9,食盐水的pH 为 7,肥皂水的 pH 为 10 ,火碱液的 pH 为 13 )( )9.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牙膏或肥皂水B. 食盐水C.火 碱液D.食 醋3.在 Na 2CO 3 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中溶液 pH 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为(4.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B. bc 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C.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D. d 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 Na +、 Cu 2+、 OH -、 S042-5.做完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某同学处理废液时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 2CO 3溶液至过量. 记录滴入 Na 2CO 3溶液质量 ( x )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 图中纵坐标( y )表示生成 CO 2 的质量B. 反应进行到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NaClC. C 点溶液的 pH > 7D. AB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 2CO 3+2HCl ═ 2NaCl+H 2O+CO 2↑ 6.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既包含物理性质,又包含化学性质的是( )A.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碱式碳酸铜呈绿色,受热易分解 列判断正确的是 (C. 铝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D. 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熔点较高 7. 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风力发电B.石 油蒸馏得到汽油等C 海. 水晒盐D.煤 分解得到煤焦油等8.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 的是 ( )A. 酚酞溶液B. 镁条C. 氯化钾溶液D. 氯化铜溶液C. D.)A. 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B. 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C. 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D. a至 d 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10. 将稀盐酸分别慢慢滴入装有Na2CO3溶液和NaHCO3 溶液的两试管中,会发现:装有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很快产生气泡,而装有Na2CO3 溶液的试管中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但随着滴入稀盐酸的量增加时,才会产生气泡。
11物质的变化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原卷版)
![11物质的变化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d780b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5.png)
1.1 物质的变化分层练习科学观念:了解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能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科学思维:会正确判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探究实践:了解探究物质变化规律的方法和应用;学习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态度责任: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这一科学统一的概念和原理出发,认识自然界的物质处于永不停息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不同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发生着相互作用。
0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2023九上·金华阶段)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
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A.铜雕锈蚀B.枯木腐朽C.冰雪消融D.火山烈燃2.(2023九上·杭州阶段)“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
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3.(2023九上·绍兴期中)“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涉及的变化和另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02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2023九上·杭州期中)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强度高、熔点低、铸造性好、耐腐蚀。
其中属于青铜的化学性质的是()A.强度高B.熔点低C.铸造性好D.耐腐蚀2.(2023九上·诸暨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用做电线3.(2023九上·定海月考)将相应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常温下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②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③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④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⑤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⑥不可燃烧;⑦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含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0a9a4d0975f46526d3e144.png)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 碱溶液的pH >7,则pH >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 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H2点燃前须检验纯度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 滴加液体3.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冷的浓硫酸可以用铁桶存放,所以冷的浓盐酸也可以用铁桶存放B. 硫酸溶液中K+、Ca2+、OH-、Cl-可以大量共存C. 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这白色沉淀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发生了反应,所以这个现象不能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了D. 稀硫酸和稀硝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跟铁反应生成氢气4.将一定质量的Ba(OH)2 溶液与Na2CO3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 Q 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C. O 至P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D. P 至Q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C. 盐酸用于除铁锈D.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B. C. D.7. 以下物质的自我表白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8.指示剂可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下列各种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是()A. 柠檬汁B. 肥皂水C. 白醋D. 盐酸9.将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混合后溶液的pH<7B. 混合后溶液中水的质量大于混合前两种溶液中水的质量之和C. 混合后溶液的质量是混合前两种溶液的质量之和D. 混合后溶液为氯化钠溶液10.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车胎爆炸B. 高粱酿酒C. 玻璃破碎D. 干冰升华11.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A. 浓硫酸B. 烧碱C. 浓盐酸D. 双氧水1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是中考经常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有关区分二者的依据的说法中,你认可的是()①是否生成其他物质②是否有明显的现象③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改变④是否放出热量A. ①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①④13.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B. C. D.14.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盐酸过多,感到不舒服.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是()A. 氢氧化钠稀溶液B. 澄清石灰水C. 氢氧化铝D. 食醋15.科学离不开生活,以下在家中发生的变化中属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B. 豆腐切块C. 煤气燃烧D. 大米霉变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6.溶液的酸碱性常用 _______检测,溶液酸碱度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当pH=1时,溶液呈 ________性。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da0a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b.png)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比较金属活动性B.水的电解C.过滤泥浆水D.食物霉变2.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4.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纯碱⑤生石灰⑥食盐A.①⑥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③⑤5.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王新兴同学设计的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A. B. C. D.6.纯碱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被称为“化工之母”,其产量和消费量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下列物质不能与纯碱反应的是( )A.稀硫酸B.铁C.石灰水D.氯化钙7.现有下列试剂:①蒸馏水;②AgNO3溶液;③BaCl2溶液;④稀盐酸,欲检验硝酸钠固体中是否含有少量可溶性硫酸盐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A.①③④B.②④C.③④D.①②③8.由于我国北方某些城市在严冬时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的树木死亡.目前专家已研究出一种新型的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的是( )A.氯化钠、氯化钙B.氯化钠、氯化镁C.氯化钠、醋酸钙、醋酸镁D.尿素、硝酸钙、硝酸镁9.小科在研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组和戊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B.甲组实验能观察到无色变成红色,可推出氢氧化铜也能使指示剂变色C.乙组实验无明显现象,说明两者不能发生反应D.丁组实验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说明碱都能和含铜离子的溶液发生反应第9题图第11题图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A 氢氧化钙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干燥氧气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铁锈D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吸收二氧化硫A.AB.BC.CD.D11.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检测卷新版浙教版201801302119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检测卷新版浙教版201801302119](https://img.taocdn.com/s3/m/41aa6fa8a0116c175f0e4893.png)
第一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操作正确的是()A、用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伸入试管口内紧靠试管内壁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浓硫酸中2、一种澄清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并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废液中一定有Ag+B、废液中一定有SO42-C、废液中一定有CO32-D、废液中没有硫酸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离属于化学反应中的分解反应B、含有H、O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会电离出OH-C、酸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酸D、电解质在通电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叫做电离4、现有三种物质:①洁厕灵(含无机酸等)②生理盐水③苛性钠溶液,pH大小关系为()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5、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B. 盐酸使指示剂变色C.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D. 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6、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和杀菌,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自来水还是蒸馏水()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7、下列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氯化钠,稀盐酸,硫酸镁,硝酸铜B、硝酸银,氯化钠,硝酸镁,氢氧化钠C、氢氧化钙,硝酸钠,碳酸钠,氯化铵D、稀盐酸,硫酸钾,氢氧化钠,硝酸钠8、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实验事实解释A 长期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出现白色粉末氢氧化钠发生了潮解B 水银温度计受热是水银柱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 某化肥加熟石灰研磨,没有嗅到氨味无氨气放出,一定不是氮肥D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里燃硫和氧气反应,不同氧气的相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对含量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9、将下列试剂分别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和稀硫酸中,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KCl溶液B、Na2CO3溶液C、石蕊试液D、CuCl2溶液10、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A、①⑥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11、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且溶液总质量减小的是()A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C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D稀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A、表示一定量地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B、表示t℃时向饱和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C、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13、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混合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小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B、铜片和硝酸银溶液C、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D、铝和硫酸14、向含有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锌片,有气泡生成,则不正确的()A、滤液中一定含硫酸B、不溶物中一定含铁C、不溶物中一定含铜D、滤液中一定含硫酸亚铁1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所用的试剂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Fe、Ag、CuSO4溶液B、Fe、Cu、AgNO3溶液、稀盐酸C、Cu、FeCl2溶液、AgNO3溶液D、Cu、Ag、Fe、稀盐酸16、将28克铁粉和镁粉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放出1.1克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纯,铁不纯B、铁纯、镁不纯C、铁、镁都纯D、铁、镁都不纯17、下列物质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烧碱干燥的一组是()A、CO,CO2B、H2,SO2C、H2,COD、CO2 SO218、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A、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B、向CaCl2和HCl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C、分别向等质量的Fe和Mg中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D、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KNO319、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等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将盛有稀盐酸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盛有稀硫酸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调节天平达到平衡后,向左盘烧杯中加入m克锌,向右盘烧杯中加入m克铁。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自然科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自然科](https://img.taocdn.com/s3/m/f08b41c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0.png)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纸X燃烧C.水分蒸发D.矿石粉碎2.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中酸性最强的是( )3.下表是一些物质的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 )A.番茄B.葡萄C.牛奶D.玉米粥4.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
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①除去菜刀上的铁锈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5.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A.硝酸钠B.氯化钾C.碳酸氢铵D.磷酸二氢铵6.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总质量会减轻的是( )A.氢氧化钠B.浓盐酸C.浓硫酸D.生石灰7.为了确定某化肥的种类,下列探究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观察其外观,为白色晶体B.闻其气味,无明显气味C.测其溶解性,可溶于水D.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8.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室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C.在实验室里可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9.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 )A.生石灰B.醋酸C.水杨酸D.食盐10.下列对数据的几种描述中,合理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盐酸pH=3.20 B.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C.用10mL量筒量取98%浓H2SO411.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了几种溶液的pH,其结果如下表: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B.pH>7一定是碱溶液C.pH=7一定是盐溶液D.pH<7一定是酸溶液12.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X+酸===盐+水;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及答案精选全文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及答案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8430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e.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9•扬州)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A、酸雨B、食醋C、NaOH溶液D、盐酸2.(2019•威海)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物质苹果汁西瓜汁牛奶鸡蛋清炉具清洁剂pH 2.9 5.8 6.4 7.6 1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B、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C、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3.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该原料在物质分类中属于()A、有机物B、混合物C、碱D、盐4.为保护环境,含镉(Cd)固体废弃物必须及时处理。
下面是处理过程中某一重要反应:CdSO4+Na2S=CdS↓+Na2SO4。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5.(2019•青岛)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A、 NaCl、HClB、 HCl、NaOHC、 H2SO4、HClD、 Na2CO3、NaOH7.(2019·南充)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将铁钉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盐酸中1B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CaCl2通入过量的CO2,过滤C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分别加入Ba(OH)2溶液,观察现象D 鉴别实验室中的食盐水和糖水品尝味道8.(2019·毕节)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H+、Cl-、OH-B、 Ag+、K+、Cl-、NO–C、 Na+、H+、NO3–、CO32-D、 H+、Mg2+、SO42–、Cl-9.盛有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要清除它,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用水直接清洗B、用洗洁精洗C、用澄清石灰水洗D、用稀盐酸洗,再用水洗10.(2019·郴州)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11.(2019·贵港)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和变化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和变化测试题(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f435d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9.png)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熔点、金属的延展性、光泽)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
)知识点二:酸一、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二、酸的性质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2)常见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指示剂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紫色石蕊试液红色蓝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红色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3)酸的个性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浓硫酸:①具有强腐蚀性。
②具有脱水性。
③具有吸水性。
酸的共性(通性).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 =盐+氢气(例如Fe + 2HCl ==FeCl2 + H2↑)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例如CuO(黑色)+2HCl=CuCl2(蓝色)+H2O)④酸+碱=盐+水(例如HCl + NaOH=NaCl + H2O)⑤酸+盐=新盐+新酸(例如2HCl +Na2CO3=CO2↑+2NaCl+H2O)知识点三:碱的性质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 )俗名:烧碱、火碱和苛性钠2、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乳1)中和反应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酸溶液中的H+与碱溶液的OH-反应生成H2OH+ + OH-==H2O2)碱的通性①、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②、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
③、非金属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 + Ca(OH)2= CaCO3↓+ H2O(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89983a172ded630a1cb61a.png)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60 分本卷共四大题, 36 小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 C-12 , O-16 ,Mg-24 ,Ba-137,S-32,N-14,Na-23,Cl-35.5 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 60 分)1、今天小智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2、下列化合物中,溶于水显酸性的物质是( )A. 氯化钠B.酒精C.硝酸钾D.氯化氢4、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5、真空包装、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放铁粉包或生石灰包等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保鲜方法,对上述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真空包装:能使食品不与氧气接触B. 充氮气:能隔绝空气并防止食物变形C. 放铁粉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和水蒸气D. 放生石灰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6、向盛有酚酞和 KOH 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
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 镁条B.稀盐酸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试液7、向盛有 10mL 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体现溶液的 pH 变化情况的是8、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 向稀硫酸中滴加 Ba (OH ) 2溶液B. 向 Mg (NO 3) 2 溶液中滴加 Na 2SO 4溶液A. 编制花环B.榨取果汁C.点燃蜡烛D.切分蛋糕3、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关于浓盐酸溶液 pH 变化的说法正确的( )A. 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A. 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 B.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C. 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D. 将( NH 4) 2SO 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9、小明家的芹菜茎秆细弱,他应该施加的化肥是( A.KOH B.Ca 3(PO 4)2C.KNO 310、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初 OHB.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 pH 降低C.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 OH -D. 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11、不用其他试剂,仅利用组内各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区别出来的是( )A.H 2SO 4、CuSO 4、BaCl 2、 Na 2SO 4B.FeCl 3、 Ca ( OH ) 2、 NaCl 、 NaOHC.Na 2CO 3、BaCl 2、HCl 、H 2SO 4 D.AgNO 3、Na 2CO 3、NaCl 、Na 2SO 4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 +、Na +、Cl -、HCO 3-B. H +、K +、Cl -、OH -C.Cu 2+、Ba 2+、Cl -、SO 42-D.K +、 NH 4+ 、 Cl -、 NO 3-13、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 +、Cu 2+、K +、NO 3-、O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相对原子量:S-32 O-16 H-1 Na-2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CO B.CaCO3 C.H2CO3D.NaOH2.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逐渐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浓硝酸D.碳酸钠晶体3下列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氯化钠,稀盐酸,硫酸镁,硝酸铜B、硝酸银,氯化钠,硝酸镁,氢氧化钠C、氢氧化钙,硝酸钠,碳酸钠,氯化铵D、稀盐酸,硫酸钾,氢氧化钠,硝酸钠4.一种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该化合物是--------------------------------------------------------------------------------------------()A.KNO3B.K2CO3C.KCl D.KOH5.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有气体产生B.有蓝色沉淀生成C.有红褐色沉淀生成D.有白色沉淀生成6.除去硝酸溶液中少量的盐酸,应该在溶液中加适量的--------------------------------()A.AgNO3溶液B.BaCl2溶液C.Ba(NO3)2溶液D.CaCO3粉末7.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氢氧化钙石灰石Ca(OH)2B.氢氧化钠烧碱NaOHC.碳酸钠纯碱Na2CO3D.氧化钙生石灰CaO8.只要一种试剂区别HCl、NaCl、KOH三种无色溶液时,可用试剂是------------()A.碳酸钠溶液B.石蕊溶液C.硫酸铜溶液D.酚酞溶液9.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上部保持水平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10.下列物质用于保存食物,以免被微生物侵蚀而腐败的是----------------------------()A.酒精B.食盐C.醋酸D.硝酸钾11.下列溶液既能与Ca(OH)2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Na2CO3 B.BaCl2 C.CuSO4 D.MgSO412、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和杀菌,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自来水还是蒸馏水----------------------------------------------()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13.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烧碱固体干燥的是--------------------------()A.SO2 B.CO2 C.O2 D.HCl14、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且溶液总质量减小的是----------------()A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C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D稀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15.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磷酸二氢钙(Ca(H2PO4)2)B.磷酸钾(K3PO4)C.氯化钾(KCl)D.硝酸铵(NH4NO3)16.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水果榨汁B.酿造米酒C.研磨米粉D.溶解食盐17.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A.胆汁(7.1-7.3) B.唾液(6.6-7.1) C.血液(7.35-7.45) D.胃液(0.9-1.5) 18.在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可能使溶液PH有明显改变的是--()A.Na2CO3溶液B.稀硫酸C.盐酸D.CO219.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A.Ag+或CO32-B.Ag+C.SO42-D.Ag+或SO42-20.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的原因是------------------------------------------------------()A.浓盐酸电离出氯离子B.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水蒸气形成了白雾C.浓盐酸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小液滴D.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小液滴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5分)21.(5分)有下列五种物质:H2、CO2、NaOH、HCl、Na2CO3,请选择物质填空:(1)能用来制造碳酸饮料的酸性氧化物是__________;(2)具有可燃性的气态单质是__________;(3)能用来蒸馒头的盐是__________;(4)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5)能广泛用于制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生产的碱的是__________。
2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现做如下实验:(1)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2)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无气体产生.(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23.现有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五种溶液中的一种,已知溶液C与其它四种溶液均能发生反应。
请回答:(1)C是________溶液;(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
24.在杭州经济大开发的进程中,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共有K+、Ba2+、Cu2+、OH-、NO3-、CO32- 六种离子,经查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1)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Array变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Ba2+、Cu2+、OH-、CO32- 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液来浇灌农田。
清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2)已知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3)根据以上溶解性表判断,C u(N O3)2和B a(O H)2溶液(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若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反应写出理由:。
三.实验探究题(16分,每空2分)25.某盐湖中含有大量的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
夏天,天气炎热,湖水较少,湖底可以打捞大量的食盐;冬天,当温度降低到0℃左右时,又可以打捞出大量的纯碱。
但是,食盐中含有少量纯碱,纯碱中也含有少量食盐。
(1)如果要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纯碱,选用两种不同的试剂完成两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填写实验报告。
1 取样2毫升于试管中2 取样2毫升于试管中(2)如果要检验纯碱中是否含有食盐,你的实验方案是: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继续加入过量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可以证明纯碱中含有食盐。
四.解答题(19分)26.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如图的步骤进行实验。
请回答:(1)白色沉淀B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写出滤液A与CuSO4溶液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固体中的盐不含氢元素,则这种固体混合物可能是(填化学式)①_________和_________;②________和_________。
27.小明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
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提示小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 =CaCO3↓+2NaCl。
求:⑴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g。
⑵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