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考前模拟训练试题(扫描版).doc

合集下载

2020年辽宁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辽宁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7月辽宁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共9题,共5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那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的两极式的人生意义赋予方式,在现代中国的启蒙者一连串不切实际的运动带来幻灭之后,导致民众普遍的迷茫,特别是自我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狂热,财富的诱惑,曾几何时让人几乎忘掉了意义的需求。

如今“无公德个人”的盛行,再次表明了个体面临着深层的意义危机。

启蒙的根本,其实是意义体系的重建。

但意义体系必是依托于相应的文明秩序。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个意义危机,就是国家的危机。

今天依然还有国家真正强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但个人自主和个性解放确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觉醒的自我如何安顿?相互的关系如何协调?具有奠基性作用的意义体系的重建,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这种意义体系的重建,不可能是完全新创,而必定是扬弃既往的积淀,顺应未来的趋向,同时能够满足深层的期待,耦合微妙的情感结构。

中国人的意义体系的重建中,儒家精神是不可能缺席的元素。

当然,儒家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复合体。

历史上展现的儒家,都是特定权力结构从这个复合体中择取了与之亲和的要素进行组合的产物。

不少当代学人就是在反思儒家的社会—历史建构中,萃取出了儒家的精神。

譬如,杜维明将儒家精神总结为学以成人、现世精神、内在超越和人际关系。

这种解读显然基于现代视域而让儒家能在现代文明中继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为曾由西方主导的现代文明注入中国的内涵和活力。

在所谓后现代处境中,儒家自我是否可以超越西方伦理自我与审美自我之间的矛盾而另辟一条启蒙的出路?一种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取向的儒家文化,确实主要致力于心力的建设,而不太措意制度性安排。

辽宁省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

辽宁省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

辽宁省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晚唐时期怀古题材的篇什大量涌现。

诗人们面对昔日繁华一时的古迹,或者那些历史上称雄一时的帝王陵寝,联想到唐王朝盛世不再,都不禁生发出无限的感慨。

当然,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其深层的原因更在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

当年歌舞喧天的繁华城阙,如今却荒草离离。

诗人用自己的眼光、体验,来烛照历史的情境,使历史和现实沟通起来。

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反观历史。

诗的意境都是以时空形式存在,而诗中的时空,又未必是自然客观的,甚至也非纯然心理的,而是将现实时空、心理时空以意象化的方式绾合在一起的审美时空。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语),便是形容诗的时空张力。

怀古诗在时空感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诗人多将现实和历史糅合在一起,两重时空并置叠映,使人们既能穿越于时间的隧道,在眼前呈现出当年的光影;又能感知于当下,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实感。

刘禹锡的《石头城》尤能体现此种双重时空特征,其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城、潮汐,既是眼前之景,也是旧时风物。

当下的时空是眼前景,过去的时空隐含于其中,深邃的历史感寓含于诗境。

时空并置只是一种分析模式,而如果要在审美上感受到这种张力,并且获得对于历史的感怀、对于当下的省思,必以意象或意境的直击心灵才能生发出强烈的审美效应。

中晚唐的怀古诗,为了表现世事的沧桑陵替,往往以意象为焦点进行转换,绾合古今,使读者往来于古今之间。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堂前燕”的流转,寓含人世之沧桑。

朱雀桥,乌衣巷,在六朝时都是大士族的聚居之地,而今却成了寻常人家。

“堂前燕”作为枢机,联结古今。

如果说,怀古绝句多数是以一个意象来绾合古今,那么,律诗则是以若干意象来联结古今,构成了整体组合式的双重时空。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练习语文试卷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练习语文试卷

2024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六)语文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什么是文艺工作中的普及和提高呢?这两种任务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

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

现在工农兵面前的问题,是他们正在和敌人作残酷的流血斗争,而他们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无文化,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加强他们的团结,便于他们同心同德地去和敌人作斗争。

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

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

但是,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不但一部分优秀的作品现在也有普及的可能,而且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①,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②,那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这种普及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

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补天鲁迅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

地上都嫩绿了,便是不很换叶的松柏也显得格外的娇嫩。

桃红和青白色的斗大的杂花,在眼前还分明,到远处可就成为斑斓的烟霭了。

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同时也就向东南方直溜下去了。

伊伸了脚想踏住,然而什么也踹不到,连忙一舒臂揪住了山峰,这才没有再向下滑的形势。

但伊又觉得水和沙石都从背后向伊头上和身边滚泼过去了,略一回头,便灌了一口和两耳朵的水,伊赶紧低了头,又只见地面不住的动摇。

幸而这动摇也似乎平静下去了,伊向后一移,坐稳了身子,这才挪出手来拭去额角上和眼睛边的水,细看是怎样的情形。

情形很不清楚,遍地是瀑布般的流水;大概是海里罢,有几处更站起很尖的波浪来。

可是终于大平静了,大波不过高如从前的山,像是陆地的处所便露出棱棱的石骨。

伊正向海上看,只见几座山奔流过来,一面又在波浪堆里打旋子。

伊恐怕那些山碰了自己的脚,便伸手将他们撮住,望那山坳里,还伏着许多未曾见过的东西。

伊将手一缩,拉近山来仔细的看,只见那些东西旁边的地上吐得很狼藉,似乎是金玉的粉末,又夹杂些嚼碎的松柏叶和鱼肉。

他们也慢慢的陆续抬起头来了,女娲圆睁了眼睛,好容易才省悟到这便是自己先前所做的小东西,只是怪模怪样的已经都用什么包了身子,有几个还在脸的下半截长着雪白的毛毛了,虽然被海水粘得像一片尖尖的白杨叶。

“上真救命……”一个脸的下半截长着白毛的昂了头,一面呕吐,一面断断续续的说,“救命……臣等……是学仙的。

谁料坏劫到来,天地分崩了……现在幸而……遇到上真……请救蚁命……并赐仙……仙药……”他于是将头一起一落的做出异样的举动。

伊都茫然,只得又说,“什么?”他们中的许多也都开口了,一样的是一面呕吐,一面“上真上真”的只是嚷,接着又都做出异样的举动。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

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

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

”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

胡适之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

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

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

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

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

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个人经历并无直接关系。

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

这一点和艺术想象确有相似之处。

钱钟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盖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

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邳遇黄石公等,就具有艺术想象的意味。

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所赖以说明问题的一些“凭借”,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

按照安德森的话说叫作“想象的共同体”。

比如,研究民族,即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全部同胞,或者和他们相遇,而是一种相互连接的意象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1.下列关于“国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国学”一词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指的是国家设立的像国 子监或者太学一样的学府,其含义在整个古代基本上是一致 的。
B.“国学”是指一种学问,这种见解产生于清末民初这段西学 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与我们现在对国学的认识相符 。
C.“国学”一词在清末民初就开始有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这 一新的涵义,虽然这个词的用法在那个时代也存在着一定的 差别。
当前社会上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 的发展,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存在对传统文化、国学庸俗化 的炒作和伪劣包装的现象。这个现象应该说不是正当意义上 的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而是主要以谋利为目的的一种行为。这 也是国学普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3 / 29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选自《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有删节)
C.复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其生命力非常顽强,我 们谈论和倡扬国学需要在发展、创新这个前提来进行。
D.国学普及过程中,炒作国学等谋利行为只是表层问题,我 们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在思想上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父亲的影子
陈永林
⑴村人都极喜欢我,谁家有好吃的,如炒了蚕豆,花生,就大把 大把地往我口袋里塞,不把我口袋装满不罢休;谁家饭桌上有 两条鱼,非得夹条鱼给我吃。
20 世纪初期以来,国学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终 不至于消失,并且发展到今天又重新“热”了起来,这一方面说 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确实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是当代文 化、学术建构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近现 代以来人们屡屡提到国学,这也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 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方面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 好的解决。

(审核版)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审核版)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法权可否分割?翻阅有关宋代的史书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七《慎刑》,就记载着宋朝统治者注重司法权分割一事,其将由法官一人享有的审判权分割为审理权与判决权,在中央分别由断司与议司执掌,在地方分别由鞫司与谳司执掌。

换言之,断司或鞫司负责审讯与调查事实,议司或谳司负责检索和适用法律。

不仅如此,最终如何判决还得由儒生出身的行政长官来决定。

更有甚者,宋代统治者还强调断司(鞫司)与议司(谳司)之间应当各自独立行动,不得互通声气甚或协调处理。

从表面上看,宋代这种有关司法权分割的设计非常缜密,但是宋代统治者恰恰忘了,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的后果之一是,前面的事实审法官和法律审法官都无法做到真正独立,因为他们在审与判时都在揣摸着那个拥有最后决断权的行政长官的心思。

而且,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还违反了司法审判的亲历性要求,让没有参与审理的人来决定审理的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从审判监督的基本原理看,审、判本身是一个连续性的任务,并不适合于分割或分立。

将审判权人为分割会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断的“审判碎片化”和随之而来的“监督碎片化”,最终决断者和监督者都缺失一种全面而系统的个案知识,其作出的决断或监督自然也是残缺的、失真的和武断的。

更为致命的是,虽然宋代统治者重视行政长官的法律素养,但是大多数官员仍不是学法律出身的专业人士,而是一群从四书五经中找出一书(经)加以钻研的文科偏材,对于法律专业只能说是粗知一二。

他们只知以儒家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对于前述鞫司或谳司基于专业技能采取的法律行为自然难以理解,对于鞫司、谳司基于专业技能的玩法弄权行为也难以觉察。

在“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下,不仅司法无法独立,而且司法腐败也难以防止,司法权的分割及监督也就自然失灵。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共青团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共青团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共青团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逢.孙(p áng)卮.酒(zh ī)漫溯.(sù)匕.首(bì)B. 厚遗.(wèi)创.伤(chuàng)瞋.目(ch ēng)淬.火(cuì)C. 濡.缕(rú)百舸.(gě)方遒.(qi ú)玉玦.(ju é)D. 长篙(hāo)菲.薄(fēi)颓圮.(p ǐ)浸渍.(zì)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斑澜凄婉荡漾美姬B. 刀俎编辑大抵飨食C. 稠怅殒身笙萧洗涤D. 寥阔桀骜喋血恶耗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好好的一个连长他不去当,却自愿到一个负债百万的工厂当厂长,且还乐此不疲,大家都觉得有点不可理喻....。

②投入生产的无人驾驶汽车已陆续被应用,而AI技术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让无人驾驶汽车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

③这次的作文材料选取了当下的一个社会热点,他有感而发,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④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该公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

⑤这些到西藏支教的大学生受到了当地领导和老师们的热情接待,当地教育部门对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关照更是无所不至....。

⑥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百花凋零。

我走在田野上,顿觉春意阑珊....,心中莫名的有些感伤,春天就将这样走了吗?A. ①②⑤B. ②④⑥C. ③④⑥D. ②③⑤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屠呦呦感慨,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多提倡原创发明。

你有原创的东西,在国际上就会被,能说服人。

②高三复习期间,老师们都会针对班级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的情况,制定灵活有效的复习计划。

辽宁省东北育才、实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辽宁省东北育才、实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辽宁省东北育才、实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网络红人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Youlube上走红。

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风味,加之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呼之欲出。

这让她拥有了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收获两千多万的点击率。

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

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都过于狭隘。

首先,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

这种大众文化传播对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破除刻板印象有积极意义。

其次,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通过生动丰富、具有现场感的介绍,让外界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生动鲜活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跨越文化障碍,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所具有的正面效果。

另外,文化传播还要了解受众需求。

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

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对受众有深入理解。

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做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效果。

2020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0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摘自《2019 中国就业形势报告》) 材料二: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 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 门今年发布了 13 个新职业,这些颇具科技含量又充满未来感的职业不仅让人眼前 一 亮,也日益受 到广泛认可。 在农村、城市,甚至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人正积极投身新职业。 在农村,一 个新职业悄然兴起 农业经理人。 他们好比农民中的“ CE。 ”,凭借先进的理念 和技术,在专业合作社中运营着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 数据显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将以年增幅 10% 以上的速度发展。 预计,未来 5 年我国对农业经理人的需求总量将达到 150 万左右。 在城市,同样也有 一 个职业方兴未艾一一家庭整理收纳师。 他们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从物质到 心灵的“ 断舍离 ”。 据统计,我国当前收纳整理市场 规模约为 260 亿元,支出仅占个人总消费的 0.11% ;预计到 2020 年,整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千亿元,至少需要 1 万名以上从业者,目前行业人才 供不应求。 而在互联网上,各种新职业更是层出不穷。 云柜姐、群耶?师、选品师……其中,“ 带薪出游吃遍 全球,月入3万元,时间自由”的“水果猎人 ”最近火了。 据了解,生鲜电商兴起后,传统水果销售路 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以牧轩为代表的“水果猎人 ” 研究出了 一 个新的珞子:把新品种引入国 内,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做市场推广。 如今,这种岗位已经成为天猫等生鲜商家的标自己, 行业人才缺口很大。
(摘自《2020 年后未来就业发展有三大趋势》)
语文试卷 第3页(共8页)
2020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3分) A.从就业重点人群来看,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及“405。 ”人员规模都在上升,就业压力较大。

辽宁省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辽宁省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辽宁省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晚唐时期怀古题材的篇什大量涌现。

诗人们面对昔日繁华一时的古迹,或者那些历史上称雄一时的帝王陵寝,联想到唐王朝盛世不再,都不禁生发出无限的感慨。

当然,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其深层的原因更在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

当年歌舞喧天的繁华城阙,如今却荒草离离。

诗人用自己的眼光、体验,来烛照历史的情境,使历史和现实沟通起来。

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反观历史。

诗的意境都是以时空形式存在,而诗中的时空,又未必是自然客观的,甚至也非纯然心理的,而是将现实时空、心理时空以意象化的方式绾合在一起的审美时空。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语),便是形容诗的时空张力。

怀古诗在时空感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诗人多将现实和历史糅合在一起,两重时空并置叠映,使人们既能穿越于时间的隧道,在眼前呈现出当年的光影;又能感知于当下,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实感。

刘禹锡的《石头城》尤能体现此种双重时空特征,其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城、潮汐,既是眼前之景,也是旧时风物。

当下的时空是眼前景,过去的时空隐含于其中,深邃的历史感寓含于诗境。

时空并置只是一种分析模式,而如果要在审美上感受到这种张力,并且获得对于历史的感怀、对于当下的省思,必以意象或意境的直击心灵才能生发出强烈的审美效应。

中晚唐的怀古诗,为了表现世事的沧桑陵替,往往以意象为焦点进行转换,绾合古今,使读者往来于古今之间。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堂前燕”的流转,寓含人世之沧桑。

朱雀桥,乌衣巷,在六朝时都是大士族的聚居之地,而今却成了寻常人家。

“堂前燕”作为枢机,联结古今。

如果说,怀古绝句多数是以一个意象来绾合古今,那么,律诗则是以若干意象来联结古今,构成了整体组合式的双重时空。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考前模拟测试语文试题2022.6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考前须知: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测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做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做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测试结束,将本试卷和做题卡一并交回.一、(18分)1.以下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褊(biǎn)急薄(bó)暮哺(pǔ)育着(zhuó)手成春B.刹(chà)那踟(zhí)躇发酵(xiào) 鬼鬼祟(suì)祟C.拯(zhěng)救折(shé)耗怯懦(nuò) 心宽体胖(pàng)D.针砭(biān) 虐(nǖè)待胡诌(zōu) 一丘之貉(hé)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迫不及待川流不息和盘托出功亏一篑B.首屈一指含辛如苦罄竹难书丰功伟绩C.草菅人命怙恶不悛虎据龙盘华丽堂皇D.相形见绌原物璧还义愤添膺不可思义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_________以后的变化难测,然而大体的估计还是可能的.②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游览区周围的建筑物一定要跟名胜古迹__________,不能胡乱建设.③这个人真_______,为这点小事生那么大的气.④_________鲁迅、茅盾研究界关注的?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日前被西北大学发现. A.不管协调个别倍受B.尽管协调各别备受C.尽管谐调各别备受D.不管谐调个别倍受4.以下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个黑社会组织,无法无天,无恶不作,犯下了种种耸人听闻的罪行.B.他们熟视无睹我国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抓住个别的、暂时的缺点加以夸张,大肆攻击.C.听到了这个好消息,同学们都快乐得载歌载舞起来.D.久住北京城里,今天到了海边儿,不免放浪形骸,要拥抱大海,要拥抱大自然.5.以下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汉语学者难道不能做到,无论这世界多么让人沮丧,既不悲观自弃,亦不急功近利,持守住自己的学术之域吗?B.你应该好好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决不能把同学们的善意批评置假设罔闻.C.上海公用事业的改革是根本上在国有老企业和大企业中展开的.D.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这伙制造伪劣产品的人挑动,设置重重障碍,围攻、阻止工商治理人员正常执行公务.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了,____________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①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②可是北平比起来还差点事儿.③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④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太僻静,又不挤得慌;⑤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 ⑥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A .①③⑤B .①③⑥C .②④⑤D .②③⑥二、(15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7—11题.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时好读书,学击剑.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也,更名相如.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严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冈病免,客游梁,得与诸侯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会梁孝王薨,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临邛多富人,卓王孙僮客八百,程郑亦数百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请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临.临邛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以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心说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令侍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不才,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谓长卿曰:“弟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以自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卢.相如身自著犊鼻裤,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缺乏者非财也.今文君既失身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才足依也,且又令客,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汉书·司马相如传?有删节)7.以下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是时梁孝王来朝 朝拜B .长卿谢病不能临 到C .临邛令前奏琴曰 演奏、弹奏D .故相如缪以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装作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而好之说心之士齐人邹阳说从游 B .⎪⎩⎪⎨⎧••辱如此相奈何重而以琴心挑之相故相如缪以令C .⎪⎩⎪⎨⎧••其嫁时衣被财物及饮卓氏弄琴及 D .⎪⎩⎪⎨⎧••户窥从文君窃游说之士齐阳邹阳从 9.对以下各句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淮阴枚乘、吴严忌夫子之徒.②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③文君窃从户窥,心说而好之.④相如与俱之临邛.A .①③/②④B .①③/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10.下面加粗字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相如乃令侍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B .女不才,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C .从昆弟假货,犹足以自生D .及其嫁时衣被财物11.以下各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是A .司马长卿因仰慕蔺相如的为人,改名为司马相如.B .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同到故里,家境十分贫寒.C .卓王孙之女文君对司马相如产生了爱慕之情,于是和他私奔了.D .卓王孙经人劝说,最终理解并原谅了自己的女儿,并分给她钱财.三、(12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中国建筑中的塔砖石建筑物中,最主要的是塔.也许有人认为塔是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是事实上,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一切艺术和技术主要都是为统治阶级效劳的.过去的社会既然是封建和迷信的社会,当时的建筑当然是为封建和迷信的社会效劳的;因此,中国的建筑遗产中,最豪华的、最庄严美丽的、最智慧的创造,总是宫殿和庙宇.欧洲建筑遗产的精华也全是些宫殿和教堂.在一个城市中,宫殿的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庙宇寺院的美,人民群众都可以欣赏和享受.在寺院建筑中,佛塔是给人民群众以深刻的印象的.它是多层的高耸云霄的建筑物.全城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它.它是最能引起人们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的.佛教进入中国后,这崭新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的根底上产生而且开展.在佛教未到中国之前,我们的国土上已经有过一种高耸的多层建筑物,就是汉代的“重楼〞.秦汉的封建主常常有追求长生不老和会见神仙的思想,梦想仙人总在云雾缥缈的高处,有“仙人好楼居〞的说法,因此建造高楼,企图引诱仙人下降.佛教初来的时候,带来了印度“堵坡〞的概念和形象——一个座上覆放着半圆形的塔身,上立一根“刹〞竿,穿着几层“金盘〞.后来“堵坡〞变成了“塔婆〞,最后省去“婆〞字而简称“塔〞.中国后来的塔,就是在重楼的顶上安一个“堵坡〞而形成的.12.以下对“塔〞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A .佛塔应该是寺院建筑的一种,是为封建和迷信效劳的.B .为了让全城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就能够看见,塔修成高耸入云的建筑.C.塔是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只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有一些开展罢了.D.塔的形式也反映出入们对宗教信仰的向往和追求.13.以下不属于“塔〞的成因的一项为哪一项A.秦汉的封建主常常梦想成仙、遇仙和长生不老.B.佛教带来了“堵坡〞这一概念和具体的形象.C.由于口语传承中概念和语音的变化,使“堵坡〞变成了“塔〞.D.佛教的信仰和追求,使人们想有一种高耸入云、引人注目、令人产生丰富想象和联想的建筑.14.对原文第一段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中国的砖石建筑里,最主要的是塔. .B.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一切艺术都是为统治阶级效劳的.C.塔的价值,完全表现在封建迷信的宗教信仰上.D.中国和欧洲的建筑精华全是些宫殿、宙宇或教堂.15.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阶级社会里,关于佛教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也应该有很多精品.B.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人文积淀的城市里往往保存着较完美的宗教艺术品.C.凡有佛教传入的国家,都一定会有“塔〞这种建筑.D.从“塔〞这个概念的产生,可以知道,通过对佛教中一些音译术语的研究,能够发现汉语语音的一些开展演变规律.第二卷(共105分)考前须知: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工程写清楚.四、(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藕与莼菜叶绍钧与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而思念起故土来了.假设在故土,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想起康健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着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在藕的家乡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濯再濯,所以这样洁白了.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体味的高品的东西,这是清的图画里的重要题材,假使满涂污泥,便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情,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濯得这样洁白了,才挑进城里来.他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的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的嚼着解渴.走过的人便站住了,红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而甘美的滋味是普遍于家家且人人了.这种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要到叶落秋深的时候.在这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的故土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抢去了;其余的便要供在大一点的水果铺子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象乞丐的臂腿,便涩得象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这仅有的一固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买的,是从故土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祥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顺爽,切成了片,送入口里嚼着,颇有点甘味,但没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快乐,他把这许多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种的要求.由于想起藕,又联想到莼菜.在故土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蓬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像这样的取求很便利,当然能得月餐一碗了.而在这里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几瓶装瓶的西湖莼菜,他送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了.向来不恋故土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土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厚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的:由于故土有所恋,而所恋又惟在故土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留恋?怎得不思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土么,不是的,不过在故土的几个人把我牵着罢了.假设无所牵,更何所恋?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所以便思念起故土来了.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土了.(选自?未厌居习作?,一九三五年版)16.根据第一段内容,答复以下问题.(1)写乡人们卖藕时一濯再濯,请用原文的话答复他们为什么要把藕洗得如此干净洁白.(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乡人们卖藕口渴时,他们总是“拣择担里的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的嚼着解渴〞,请分析这样写反映了乡人们什么样的品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三段写“仅有的一回〞吃的藕的外表,既“不复呈玉祥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虽“颇有点甘味,但没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是“与朋友喝酒时嚼着藕片〞思念起故土的,由此提到了家乡的藕,请分析作者为什么会由“藕〞想到了家乡的“莼菜〞,二者有什么共同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对本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A.“与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而思念起故土来了.〞象说家常话似的,平实质朴,开始了娓娓动人的表达.B.在城里,藕成了珍品,所以只有在豪华公子硕腹巨贾家里和大一点的水果铺子里有. C.第二段结尾处“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D.朋友送我的莼菜,特意装在瓶子里,并且送了我一瓶,可见其珍贵难得.E.作者思恋故土,是由于故土有所恋,而所恋又惟在故土有,所以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这里的所恋即指文中的藕和莼菜.答:( )和( )五、(27分)2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玉楼春·春景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毅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清代著名诗评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其中的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作过如下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分析这一“闹〞字到底妙在何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默写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不写标题和作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古文,译画线句子.(5分)由此观之,今之所谓圣人者,其与今之谓之者〔隐士〕一也,特有幸不幸之异耳.幸而不能诗,那么自称曰山人;不幸而不能诗,那么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幸而能讲良知,那么自称曰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那么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展转反复,以欺世获利,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偷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作者论说的纹理,合理推断并概括出段落的最后一句话.(4分)与政治批判(即对人的批判)不同,科学批判不过是科学讨论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包含着疑心、猜测、辨析、反驳等多方面含义.科学批判的对象是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目的在于区分和弄清是非曲直和真假正误.科学批判即使抛弃了原来的错误观点和模糊思想,也不否认其在科学开展和理论进步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正反映了人类熟悉过程的曲折和反复.因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是某校工会按上级精神要求会员写发言稿的通知,其中有些说法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4分)通知全体会员同志:按上级要求,我校将于7月6日开展“我是沈城人民老师〞大讨论,欢送大家积极参加.为保证讨论确有成效,要求每人写一篇发言稿,字数在两千左右.请大家不吝赐稿,并于6月20日前交到工会办公室.如有特殊情况,必须与工会协商,方可适当推迟交稿时间.××学校工会2022年6月10日25.按要求扩写下面的语句.(4分)原句:杨老汉说:“这钱咱不能要!〞要求:扩写后的语句要有说话人的表情、手势,要能反映出“这钱咱不能要〞的理由.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作文.(60分)26.阅读以下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讲到规那么意识,我国外经贸部一位官员介绍过他在国外的一次经历.一次在瑞士,他和几个朋友去公园散步,上厕所时,听到隔壁的卫生间里“砰砰〞地响,他有点纳闷,出来后,附近一个女士很着急地问他有没有看到她的孩子.她说她的孩子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有出来,她又不能进去找,于是这位官员想起了隔壁厕所的响声.出于友善,他便折回洗手间,翻开那个厕所门,他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修抽水马桶,怎么弄都冲不出水来,急得满头大汗.原来,那个小孩觉得他上厕所不冲水是犯了规那么.规那么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树立这种规那么意识在我国当前既显得非常必要,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要经过一代人、两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请以“规那么意识〞为话题,结合你自己这方面的经历、体验、熟悉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辽宁省实验中学高考前模拟测试语文参考答案一、(18分)1、C2、A3、C4、D5、A6、B二、(15分)7、C 8、B 9、C 10、D 11、D三、(12分)12、C 13、A 14、D 15、C四、(18分)16、(1)“他们以为这是供人体味的高品的东西〞,“假使满涂污泥,便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情〞.(3分)(2)反映了他们纯朴、节俭的品质,让我们看到了劳动者美丽的心灵.(3分)(意思对就给分)17、运用比照的手法,通过故土藕的“淡淡甘美〞“鲜嫩玉色〞和“这里〞藕的“索然无味〞表现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意思对就给分)(4分)18、由于莼菜和藕一样,在家乡都是鲜嫩可口、每日都能吃到的,而在这里却都成了难得一见的珍品.所以提到藕也就自然想到了莼菜.(意思对就给分)(4分)19、B、D(4分)五、(27分)20、它妙就妙在运用了“通感〞.春景是可见的视觉范围的画面,而“闹〞是听觉方面的感知,这里已将无声的画面,变成了枝繁花盛之态,又使人联想到群鸟竞唱的情状,于是,浓郁的春意就在这喧闹的“红杏枝头〞活现出来.这是把视觉艺术转换成听觉艺术表现的奇妙效果.(抓住“通感〞这一要点,表述合理即可)(6分)2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准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对两句给1分,全写对给4分,错一个字,去1分)22、由此看来,现在所谓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同现在所谓的隐士实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只是)存在幸运与不幸运的区别罢了.(5分)23、科学批判首先是,而且只能是对事的批判,而不能是对人的批判.(只概括“科学批判〞的,如,①“科学批判的对象是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是为扬弃错误,纠正模糊〞;②“科学批判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区分思想观点的真假正误,促进科学进步〞;③“科学批判对于推动人类熟悉开展进步的作用是应该得到‘肯定的〞等等……一律得2分.)(4分)24、①“人民老师〞改为“人民教师〞,②“欢送人家积极参加〞改为“请同志们务必参加〞,③“请大家不吝赐稿〞改为“请大家认真写稿〞,④“必须与工会协商〞改为“必须向工会申请〞.(每一点1分)(4分)25、符合要求即可,略.(4分)六、(60分)26、参见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并结合?测试说明?的一些新的变化.。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命题: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的层次历史是人们对“过去”的追忆。

那么,为什么人们是追忆这些“过去”而不是那些“过去”?人们到底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过去”中构建历史的?探讨这一问题,需要把握历史的不同层次。

“过去”不仅是一个相对于“现在”、“未来”的时间概念,还是一个席卷一切的客观进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过去”的进程中。

所以,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历史应该包含世界上的一切人物——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一切事件——无论是惊天动地的还是悄无声息的,一切地方——无论是富庶的还是贫困的。

这无所不包的历史,可以称为“原生态历史”。

不过,在极为纷繁复杂的“原生态历史”面前,人的认知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世界上的一切都处在不断“过去”之中,“现在”作为一个不断奔向“未来”的点,其身后留下的是无数个“过去”。

要完全认知“过去”,全景式复原“过去”,对身处“现在”的人来说是不大现实的。

即使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手段,对于现代人类社会所发生一切的记录能力也相当有限。

所以,“原生态历史”中的许多信息总是不可避免地永远消逝,能够以文字、图像、声音、实物等形式留下的历史信息或者说“有记录的历史”,只能是“原生态历史”中的一部分。

但是,“有记录的历史”又未必都是身处“现在”的人们所关心的历史。

面对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层层累积的“有记录的历史”,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自己“现在”的生存状态出发,有选择地构建历史。

换句话说,只有“过去”中那些能引起“现在”人兴趣和思考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人们所关心、所了解的历史,成为“被激活的历史”。

“原生态历史”是最客观真实的历史,也是最宏大丰富的历史,但它永远不可能被人们完全认识。

人们只能不断接近它,希望能越来越多地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有记录的历史”事实上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丰富得多,它总是处在被不断发现的过程中,而且每一次重大发现总能极大地影响人们对历史的看法。

【高三语文试卷】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摸底考试试题(解析版)

【高三语文试卷】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摸底考试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摸底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中国古代的尚象观念从《周易》开始。

易象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审美意象的源头。

伏羲通过对自然万物的仰观俯察,探索出了万物的变化规律,并取万物之意,创制出了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的八卦图,以象喻意。

八卦如此,审美意象的创构同样如此,两者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

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说法。

这种游目骋怀,正是在俯仰体悟之间获得审美的愉悦。

通过仰观俯察,主体在立象尽意之中进行审美的体悟和创造。

中国自古以来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体验方式和创造方式,是审美方式的体现。

观物取象包含着审美的观照方式,其观其取,都体现了古人的尚象精神。

立象尽意乃以象见意,突出了象的表意功能。

在上古的器物和艺术创造中,主体观物取象的目的在于制器和创构艺术意象。

《周易·系辞上》所谓“制器者尚其象”,《左传·宣公三年》所谓“铸鼎象物”,说的都是尚象制器。

从史前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开始,中国的器物创造和艺术创造都体现了尚象的精神。

象是感性生动的,以其张力不断生成和创构。

观物取象本身不仅是一种感悟方式,而且还借助想象力进行意象创构。

同时,象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性,借助于虚实相生等手法,使丰富的意味和情趣得以呈现。

汉字中包含着尚象的特征。

汉字如诗如画,是以象形表意为基础的文字,包含着意象的形态及其组合,体现了审美的思维方式。

汉字都在不同程度上以象表意,是观物取象的产物,从自然和社会中提取物象和事象,充满着情趣和意味,借以表意,具有直观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在用字的过程中,主体常常使文字承载着主观的情意,使象与情意相统一。

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和使用,促进了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

这种审美特点,尤其表现在作为文字运用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中。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内测模考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内测模考试题含解析
C项,“利用外在环境来促使人物内在的成长”分析错误,从原文第5段“这个困境可能是外在的对立力量,也可能是感情上的、道德选择上的困境”可知这个困境可能是外在的对立力量,也可能是感情上的、道德选择上的困境。题干说的不够全面。
故选C。
【点睛】科技文阅读要揣摩的命题陷阱:
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阅读科技文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敲。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摘编自李丹《5G的发展现状分析》)
材料二:
外媒称,当美国和欧洲还处于组建和启动5G网络的阶段时,中国就已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技术实施方面取得了进展。
据拉美社7月10日报道,6月中旬,中国四川宜宾发生地震,当地医院启用了5G城市灾难医学救援系统,以远程会诊等方式对伤员展开救治。会诊专家团队在详细询问伤员受伤情况以及查看伤员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后,为200多千米外的震区医护人员提供了精确的诊疗指导。
往往是人的弱点才使人物显得真实可爱,才使戏跌宕起伏。没有缺点的人,有一个最大的、最要命的缺点就是缺乏人性温度,不真实。过分鲜明单一的英雄主题往往成为一览无余的简单乏味。好的文学或者戏剧作品在审美效果上往往要追求某种混沌感。感慨万千而又一言难尽,是一种高品位的审美感受,表现的是人生人性的真味。《重渡沟》中写主人公马海明在过去曾因盲目推广种烟叶给乡亲们造成了损失,让他“把终生的愧悔背负”。他的这种经历,在农村基层干部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一笔虽然着墨不多,却使马海明的形象更真实、更可信,有了一种似乎可以触摸的质感。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二次元”用户整体规模已经达到3.1亿人。

“二次元”群体数量之大,使得“二次元”文化产品得以不断生产传播,“二次元”网络文化社区不断构建,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年“二次元”文化。

青年“二次元”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动漫、网络小说、电影、COSPLAY、游戏等创作方式不断扩大,但同时,其中的一些不良思想也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挑战。

“二次元”所具有的虚拟性使青年群体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开放”,其周围充斥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对青年群体的精神世界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部分青年甚至迷失自我,做出一些不道德或是违法行为,以至于成为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份子。

此外,一些青年长期在“二次元”世界中自我放避,一旦他们返回现实世界,可能会因价值观偏离、扭曲而遭受挫折和打击,甚至难以与现实世界相融合,导致青年群体人际关系的僵化与不和谐,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也给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面对青年“二次元”文化存在的局限与弊端,我们应通过主动引导,助其确定正确的思想方向,从而达到良好的引导效果。

首先,我们应注重对青年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充分认识、理解以及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中,逐步使青年“二次元”群体对主流价值观形成高度认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

其次,不断丰富“二次元”文化的内涵。

我们应鼓励青年群体在“二次元”文化作品的创作中,尝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之相结合。

通过“二次元”文化作品的创作,引导青年“二次元”群体找到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方向。

最后,加强网络环境建设,营造积极正向的“二次元”网络文化环境,在网络中弘扬和传递正能量。

尽管“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两者在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当代文化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