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生物的进化1.4动物的驯化教案(新版)湘科版

合集下载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4)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4)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4)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动物的基本知识,对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的知识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感受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学会与动物和谐共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感受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动物的驯化过程。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实例,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动画等,生动展示动物的驯化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实例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3.实践活动材料:准备动物驯化的相关材料,如动物图片、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是如何成为人类的朋友的吗?”让学生思考动物的驯化过程。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6)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6)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6)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现象,掌握驯化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分析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知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一些驯化的动物,如宠物狗、猫等,对动物的驯化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学生对动物驯化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现象,掌握驯化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动物驯化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的驯化现象,驯化的基本方法,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难点:对动物驯化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动物的驯化现象。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驯化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动物驯化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动物驯化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相关动物驯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教学PPT或黑板。

4.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一些常见的驯化动物,如狗、猫等,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驯化现象、驯化的基本方法以及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7)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7)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7)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并探讨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互动活动,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驯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和探究能力,对于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驯化技巧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掌握驯化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基本的驯化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驯化技巧,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动物的驯化。

2.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驯化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案例和互动活动素材。

2.准备驯化动物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教室环境布置,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特性和驯化过程,让学生了解驯化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驯化动物的过程,掌握基本的驯化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知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驯化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观念,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教学难点:动物驯化的原理,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观察法:学生观察动物的驯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践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驯化动物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准备实训材料,如动物玩具等,用于学生实践。

3.准备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

4.划分学习小组,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动物是如何被人类驯化的吗?”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重点讲解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驯化动物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了解到动物的驯化知识,又能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动物的基本知识,对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动物的驯化知识了解不多,对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驯化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使学生认识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动物,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讲授新课:介绍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3.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驯化动物,并进行交流分享。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12)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12)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2)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驯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动物驯化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适用于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可能对动物的驯化有初步的认识,但对驯化的具体过程和原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驯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究动物驯化的原因和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

2.难点:驯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3.准备课堂用的实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猎豹捕猎、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等场景,让学生谈谈对动物驯化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动物驯化的原因。

例如,通过展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压力,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有些动物会逐渐变得温顺,甚至成为人类的伙伴。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例,分析驯化过程中动物的行为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驯化现象。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动物的驯化现象。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9)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9)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9)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对身边的动物进行简单的驯化实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驯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和动手实践,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和探究问题。

但部分学生对动物的驯化可能存在误解,认为驯化就是简单的训练,缺乏对驯化过程和技巧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驯化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驯化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驯化技巧对动物进行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中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3.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2.准备驯化工具和材料,如食物、绳子等。

3.准备实践活动场地,确保安全。

4.提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被驯化的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驯化过程中动物和人类的变化,总结驯化的基本技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驯化技巧对身边的动物进行简单的驯化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的操作方法。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来驯化一些常见的动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需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动物的驯化过程和技巧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可能对动物的驯化存在一些误解,认为驯化就是简单的训练,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纠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需求,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驯化技巧来驯化一些常见的动物。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的特性和需求,基本的驯化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驯化技巧来驯化动物。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动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狗、猫等,以便进行驯化演示。

3.准备一些驯化工具,如食物、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需求。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处。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驯化实例,让学生了解驯化的过程和技巧。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的驯化技巧,总结出基本的驯化原则。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驯化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驯化技巧,尝试驯化所选的动物。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各自的驯化成果,讨论哪些驯化技巧最有效。

–引导学生总结驯化的注意事项,如尊重动物的本能、避免过度驯化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驯化技巧应用到生活中,与动物和谐共处。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动物的驯化 |湘科版(一起) (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动物的驯化 |湘科版(一起) (1)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动物的驯化渝北区第三实验小学校蒋红梅教材分析学习了本单元的第2节《物竞天择》,学生对动物的进化历程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这节课重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在动物进化过程中进化的作用,也即了解人类是驯化动物的目的和驯化动物的方式方法。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对野生动物与驯化动物的对照分析,判断人类的哪些需求决定动物的进化过程。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现代人们驯化动物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动物驯化的研究,引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保护自己的意识。

科学知识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动物驯化的历史。

2.知道现代化的动物驯养,可以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

教学重难点动物的驯化的目的及过程。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学了三年半的科学,已拥有一定的科学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加之他们喜爱阅读,又特别喜欢动物,所以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动物知识储备。

此外,12岁左右的少儿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他们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科学学习方法来分析,归纳和推理,并举一反三。

教学准备相关动物图片、动物驯化过程的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自然界的动物是从哪里来的?(生物进化的结果)那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的变化),正因为如此,有的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灭绝,而有的动物则因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生存下来。

2.同学们都知道自然界现存的动物种类比较多,那我们可以怎么给它们分类呢?从而引导学生将动物分类引向野生动物和家养的动物,再抛出问题:现在的家养动物究竟是怎么来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继而引入本课学习并板书课题——动物的驯化(师出示书主题图)二、新课学习(一)、家畜从哪里来1.同学们,你们家养有狗吗?是的,现在很多家庭都养有狗。

我们家里养的狗确切说应该叫做家狗(课件出示家狗图)。

同学们,其实自然界里原本没有狗,但有长得与狗相像的狼(师课件出示狼图)。

(1)学生观察两图:狼与狗的样子有什么异同?(2)狼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性情怎样?它又是怎样变成家养狗呢?2.家畜从哪里来?(1)师请学生阅读书第14页家畜从哪里来的内容。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4)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4)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驯化》是湘科版科学六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野生状态、驯化的概念、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利用驯化的动物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有关动物的知识,对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认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动物图片、视频等素材。

3.分组讨论的道具、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简要介绍这些动物的特点。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给出的案例,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0年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4《动物的驯化》 |湘教版(一起) (共27张)

2020年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4《动物的驯化》 |湘教版(一起)     (共27张)

范文2020年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4《动物的驯化》|1/ 28湘教版(一起) (共27张PPT) 第1单元生物的进化人类很早家就开畜始从了哪驯化里动来物的活动。

3/ 28远古人类狩猎是为了解决食物问题。

远古人类留下捕猎剩下的动物,以备食物不足,但却发现留下的母兽所产的后代比较容易与人相处。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小陶猪5/ 28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陶猪我国考古学家研究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当时猪的骨骸已与现代的家猪很相似。

在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人一只类小驯陶猪化,动其体物态的和现成代绩的家猪非常相像。

可以肯定,我国对猪的饲养在6000多年前就开始了。

7/ 28驯化狗狼狗是由狼进化而来,狗对主人忠诚、温顺、乐于与人类亲近,又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可以保护主人的利益与安全。

有些方面还是人类的助手。

驯化野猪家猪家猪体肥,不具有攻击性,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肉食。

9/ 28驯化野马马马温顺,可以作为人类的代步工具;力气大,可以拉车。

驯化野牛牛牛温顺,可以为人类耕地、拉车、产牛奶、提供肉食等。

11/ 28现代的动物驯养驯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

如:驯养鸵鸟、貂、蛇、鳄鱼等。

13/ 28养鸵鸟鸵鸟的经济价值很高,野生的鸵鸟是国家保护动物。

人们为了获取经济利益驯养鸵鸟。

15/ 28为了保护野生水貂不被捕杀,人们驯养水貂,以满足对其皮毛的需求。

黑豚鼠养殖17/ 2819/ 2821/ 2823/ 28调查当地驯养动物的情况驯养动物驯养目的动物驯养时需注意: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

因此,人类在驯化动物时要注意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

25/ 28我会判断 1、人类很早就开始了驯化动物的活动。

(√ )2、现代的动物驯养人们只是为了观赏,好玩。

( X )27/ 283、在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

因此,人类在驯化动物时要注意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8)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8)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8)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进而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动物驯化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驯化方面,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案例、图片等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人类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

2.教学难点:动物驯化的原理,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动物驯化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动物驯化的理解和看法。

3.实验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驯化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验器材,如笼子、食物等。

3.准备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动物驯化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动物的驯化?为什么人类要进行动物的驯化?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关于动物驯化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是如何被驯化的?人类是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的?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动物驯化的理解和看法。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对动物驯化的理解。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1单元生物的进化1 生命的历程教学目标科学探索1.经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经过对四个阶段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个儿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索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觉到科学的结论依赖事实证据举行证明。

科学知识1.懂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2.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四个阶段中的代表生物。

教学预备有关讲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

(有条件的能够在网络教室上课,课前可制作专题网页)化石形成过程短片。

第1课时一.教学导入阅读考虑:学生阅读单元页中的诗,师提出咨询题:“经过阅读,你发觉了哪些科学咨询题?”在对学生的咨询题举行归纳整理后,借助本课教材引入部分揭示要研究的咨询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仲,生命记忆了怎么样的历程?(板书课题)二.交流讨论1.教师说述: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有众多的生命形式,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记忆了怎么样的历程?曾经有两种观点:“古时候人们以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基本上神制造的。

”“科学家们以为地球上的生物基本上进化而来。

”你们以为呢?(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2.讨论这么你们看待古时候人们以为一切生物基本上神制造的这一讲法?还懂哪些有关神制造生物的神话故事?(约3分钟)引导学生交流并认识到,人类自古就关注自个儿的来历,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3.考虑:科学家们以为地球上的生物基本上进化而来的,这么如此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呢?能够凭空得出吗?(需要证据)4.我们怎么样查找?5.学生查找资料,并分析提取证据6.交流小结三.布置作业课后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料接着查找生物进化的证据。

第2课时一.组织交流:又查到了哪些生物进化的证据?二.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怎么样变化的师:前面的证据让我们零碎的了解了一些动物由某一种进化到某一种,那地球上的生物究竟是怎么样变化过程?我们无法目睹在遥远的过去,地球上所发生的情况,这么人们靠啥去研究去认识呢?(化石)活动2 化石告诉我们啥1.化石的形成(放映短片)2.依据化石的形成过程考虑化石为啥能告诉我们过去的情况?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内容,师生共同列出流程图:时刻的顺序生物演化请比较4个阶段的化石,试讨论分析地球上的生物是怎么样变化的?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地球上生物的变化规律是:由水生到陆生进展。

湘教版科学六下1.4《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六下1.4《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六下1.4《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驯化》是湘教版科学六下1.4的内容,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驯化的概念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特点和分类等基本知识。

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学生可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驯化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以及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驯化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动物的驯化过程。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模拟驯化动物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片和案例:收集与动物驯化相关的图片和案例,用于课堂展示。

2.准备实验材料:为学生提供驯化动物所需的实验材料,如食物、绳子等。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驯化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驯化动物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驯化经验和观点。

教师总结,强调驯化动物的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学生举例说明其他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0)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0)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0)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以及认识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驯化概念、驯化过程、驯化技巧、动物习性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动物的驯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对动物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驯化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驯化的相关知识。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驯化概念,知道驯化过程和驯化技巧。

2.认识动物的习性,提高对动物的认知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驯化概念、驯化过程、驯化技巧。

2.难点:动物习性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动物的驯化过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驯化技巧和动物习性。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图片、文字、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PPT,直观展示动物的驯化过程。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动物驯化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小组讨论工具:准备小组讨论所需的白板、彩笔等工具。

4.动物图片: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动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可爱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动物是可以被驯化的吗?驯化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思考,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动物的驯化过程,让学生了解驯化的基本概念。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7)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7)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7)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驯化》是湘科版科学六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动物的基本知识,如动物的分类、特征等。

但学生对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2.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2.教学难点:动物的驯化方法,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2.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料。

2.观察动物的实物或图片。

3.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4.与动物相处的实例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有趣的实例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动物驯化过程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2)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2)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如何通过长时间与动物的互动,使一些动物逐渐适应人类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伙伴。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的过程,掌握动物驯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特点、分类等基本知识。

对于动物的驯化,学生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驯化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总结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难点:动物驯化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动物驯化的过程。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驯化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的方法。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动物驯化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动物玩具、驯化工具等。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的驯化动物,如狗、猫、马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为什么能够成为人类的伙伴?它们是如何被驯化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驯化案例,如狗的驯化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狗是如何从野生状态逐渐适应人类的生活,成为人们的伙伴。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如模拟狗的驯化过程,让学生尝试用驯化工具引导狗进行简单的动作。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了哪些驯化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不同动物的驯化是否都有效?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教材中提到的驯化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动物的驯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的看法。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动物的驯化》第七课时 教案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动物的驯化》第七课时 教案
三、小组分工
1、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探讨以上的知识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2、分组进行成果展示。
3、教师根据成果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说明。
四、成果展示
鼓励学生通过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过程,巩固对知识点的记忆。通过汇报成果的过程,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总结归纳本节课小组汇报的成果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
2、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能够熟练说出家养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并且认识到驯化动物对人类活动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的方式,能够认识到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重大区别。通过分析整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通过分析中建立起对实验的认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
动中的不足之处和可取之处。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人类的起源,在人类起源中我们认识到了人类的祖先,生活在远古时期那么远古时期的人们,是怎样进行生存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一下远古时期的人们是怎样生存的,他们的生存方式又是什么呢?
二、知识讲解
1、PPT讲解远古时期人们的生存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远古时期的人们寿命长吗?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请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教学设计
湘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1.4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学科:科学
年级:六年级下册
教科书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学习和实验的思维方式;
2、明确本节课应该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3、总结归纳本次教学活动中的重点知识。
教学重点
1、这一课时通过学习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区别,进一步认识家养动物,对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1.4 动物的驯化 -湘科版(共34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1.4 动物的驯化 -湘科版(共34张PPT)
26
温馨提示
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 患的,例如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禽流感等。因此,人类在驯养动物时要注 意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
27
➢4.科学谁最棒
1、在人工驯养过程中动物的. 特征越来越符合人类的要求 。( )
28
➢4.科学谁最棒
2、把野生动物培养成家养动 物的过程,叫做动物的进化 。( )
马温顺,可以作为人类的代步工 具;力气大,可以拉车。
20
驯化
野牛

牛温顺,可以为人类耕地、拉车、 产牛奶、提供肉食等。
21
举一反三:下面这些家养动物可 能是由什么动物驯化而来的?
22
想一想:谁在决定野生动物的驯化 方向?
23
驯养与驯化

人类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经历了驯养和驯化两个阶段。

驯养:捕获野生动物,进行调教和训练,使其顺从和驯服,满足各种需要,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例如:现在动物园中大多数动物。
29
➢4.科学谁最棒
3、驯养动物要注意卫生防疫。 ()
30
➢4.科学谁最棒
4、野兽可以驯化,但野鸟驯 化不了。( )
31
➢4.科学谁最棒
5、所有生物死后都会变成化 石。( )
32
➢5、收获与困惑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新问 题了?把它记下来,课后认真 去研究吧!
33
34Βιβλιοθήκη •驯化:经过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和育种,动物体型发生巨大变化,失去野性,成为家养动物。例如:牛、马、猪、羊、鸡等

24
现代的动物驯养
鸵鸟:经 济价值很高, 野生鸵鸟是国 家的保护动物 ,人们为了获 取经济利益驯 养鸵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驯化
教材分析
学习了本单元的第2节《物竞天择》,学生对动物的进化历程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这节课重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在动物进化过程中进化的作用,也即了解人类是驯化动物的目的和驯化动物的方式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对野生动物与驯化动物的对照分析,判断人类的哪些需求决定动物的进化过程。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现代人们驯化动物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动物驯化的研究,引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保护自己的意识。

科学知识
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动物驯化的历史。

2.知道现代化的动物驯养,可以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

教学重难点
动物的驯化的目的及过程。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学了三年半的科学,已拥有一定的科学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加之他们喜爱阅读,又特别喜欢动物,所以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动物知识储备。

此外,12岁左右的少儿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他们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科学学习方法来分析,归纳和推理,并举一反三。

教学准备
相关动物图片、动物驯化过程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自然界的动物是从哪里来的?(生物进化的结果)那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的变化),正因为如此,有的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灭绝,而有的动物则因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生存下来。

2.同学们都知道自然界现存的动物种类比较多,那我们可以怎么给它们分类呢?从而引导学生将动物分类引向野生动物和家养的动物,再抛出问题:现在的家养动物究竟是怎么来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继而引入本课学习并板书课题——动物的驯化(师出示书主题图)
二、新课学习
(一)家畜从哪里来
1.同学们,你们家养有狗吗?是的,现在很多家庭都养有狗。

我们家里养的狗确切说应该叫做家狗(课件出示家狗图)。

同学们,其实自然界里原本没有狗,但有长得与狗相像的狼(师课件出示狼图)。

(1)学生观察两图:狼与狗的样子有什么异同?
(2)狼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性情怎样?它又是怎样变成家养狗呢?
2.家畜从哪里来?
(1)师请学生阅读书第14页家畜从哪里来的内容。

(2)学生汇报阅读收获:远古时代,人类靠采集和打猎生活起初,由于打猎的工具很落后,多是木棒、石块等,捉到的野生动物很少,人们经常饿肚子。

后来,随着打猎工具的进步,有了长矛、弓箭等武器,捉到的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一时吃不完,他们就把活着
的小动物养在用木头或石块围成的圈里(出示原始人饲养野猪图),供给它们食物,让它们继续活着,留作以后缺少食物时再吃。

慢慢地人们发现它们长大后可以繁殖小动物,于是人们就不再冒着危险到森林里去捕捉而是把这些野生小动物养起来。

就这样,野生动物就被人们一代代的饲养起来,最终驯化为家畜。

3.我国驯化动物的历史
(1)学生阅读书第14页指南车信箱。

(2)生汇报阅读收获。

4.师播放野生动物驯化的
(二)人类驯化动物的成绩
1.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肉食品主要是什么?
(猪肉),现代的猪是由什么动物驯化而来的呢?(野猪),野猪是怎样被驯化为家猪的呢?过程,生观看了解。

(1)学生分组探讨野猪是怎样被驯化为家猪的,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探讨结果,师生评议得出结论。

野猪驯化为家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野猪就不能到处乱跑,只能在圈里活动。

由于人供给野猪们充足的食物,它们就不需要自己去捕食。

时间久了,它们的性情和形态都有所变化,例如变得比较肥了,不像以前那么凶猛了。

后来,人们发现生下来的小野猪,在形态和性情方面与它们的双亲关系很大,于是人们根据需要,总是选择那些性情比较温驯、体肥肉多的野猪繁殖后代。

就这样,那些体瘦肉少、性情凶猛的野猪,变成了体肥肉多、性情温驯的家猪。

2.前面我们讲过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那狼到底是怎样被驯化为狗的呢?同学们,你们能结合家猪的驯化历程说说狼是如何被驯化为狗的吗?
3.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猪和狗的来历了,那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
(1)学生分组探讨,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探讨结果,师对应出示野马与马及野牛与牛(野鸡与鸡)图片。

4.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知道家猪、狗、马和牛(鸡)是由什么动物驯化而来的了,那野猪、狼、野马和野牛(野鸟)为什么能变成家猪、狗、马和牛(鸡)呢?
(1)学生讨论推想所有家畜的由来。

(2)学生汇报,师生小结:家畜的祖先都是野兽,它们都是根据人的需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驯化而来的,也就是说,野生动物的驯化是人类需求的作用。

(三)现代的动物驯养
1.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内容。

2.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

(1)人们驯养野生动物的意义?
野生动物能为我们提供肉、皮、毛、药材等多种物品,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如果只靠狩猎的方法,不仅不能满足需要,还会带来破坏大自然的恶结果。

因此,人工驯养野生动物的方法是一种既有经济价值又能保护大自然的好方法。

(2)我国在驯化野生动物方面的成果。

人们每年需要大量的鹿茸、麝香等药材,还需要大量的貂皮做皮大衣。

过去,多是靠杀鹿取茸,杀麝取香,捕杀野貂取皮毛。

现在,我国人工饲养鹿、麝、貂已经成功,可以不必杀鹿取茸、杀麝取香、杀野貂取皮毛了。

3.驯养动物要注意什么?请生阅读书第16页指南车信箱。

4.小结:人工驯养野生动物是既能保护大自然又有很大经济价值的活动,今后必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但是我们在驯养动物的过程中要注意防范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三、拓展延伸
请学生调查我们所在地驯养动物的状况并完成书16页调查表。

四、板书设计
4 动物的驯化
家畜哪里来?野生动物驯化家畜人类驯化动物的成绩
现代的动物驯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