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智能网设计
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
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中国移动云网融合是指将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通过提供灵活高效的云服务,推动实现网络的智能化、资源的虚拟化和服务的个性化。
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移动云网融合的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
一、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移动云网融合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可以实现交通资源的高效调度和智能管理。
1.实时交通信息系统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将道路、交通信号灯、车辆等交通资源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并通过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交通管理部门和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包括路况、拥堵情况等,帮助用户选择最优的行驶路线,提高交通效率。
2.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将停车场的实时信息进行监测和采集,并通过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停车场的智能管理,包括车位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停车费用的自动计费等功能,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和便利性。
二、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移动云网融合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场景,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服务的个性化。
1.智慧社区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将社区的各类资源信息进行集成和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社区设施等,为居民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智能门禁系统、智能物业管理等。
2.智慧照明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将城市的公共照明系统进行集成和管理,实现照明资源的智能化调度和管理,包括根据路况和人流量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实时监测照明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功能,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三、智能医疗智能医疗是移动云网融合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场景,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集成和管理,为患者提供智能化的医疗服务。
1.云端诊疗系统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将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进行集成和管理,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患者提供远程诊疗、在线问诊等智能化的医疗服务。
基于LBS的移动社交网络设计与实现
基于LBS的移动社交网络设计与实现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也在不断挑战着自己的界限,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在这一趋势下,基于LBS的移动社交网络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LBS的移动社交网络。
一、LBS是什么?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是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务,指的是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获取用户所处位置,并提供与位置信息相关的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LBS应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和使用。
二、移动社交网络是什么?移动社交网络(Mobile Social Network)是指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社交活动的网络。
移动社交网络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网络平台实现数据传输和交互,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社交活动,如发布动态、分享照片、聊天等。
三、基于LBS的移动社交网络有什么优势?与普通的移动社交网络不同,基于LBS的移动社交网络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例如,用户在外出旅游时可以通过LBS获取当地的景点信息、交通信息等,从而更好地进行行程规划;用户在购物时可以通过LBS获取附近商店的促销信息。
此外,基于LBS的移动社交网络还可以通过位置信息实现更加个性化的社交服务。
例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不同的地理位置群组,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基于LBS的移动社交网络的设计与实现首先,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LBS的移动社交网络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确定需要哪些功能模块和具体的实现方式。
2.架构设计基于LBS的移动社交网络的架构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
前端包括移动客户端和Web端,负责用户的交互和界面设计;后端包括服务器和数据库,负责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3.技术选型在技术选型时,需要考虑移动客户端和Web端的开发语言、开发框架、数据库选择等方面。
常见的开发语言包括Java、Swift、Objective-C等;开发框架包括Ionic、React Native、Flutter等;数据库选择建议采用开源数据库,如MySQL、MongoDB等。
《2024年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界面设计研究》范文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界面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App)的界面设计,作为用户与数字产品交互的第一界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界面设计,从设计原则、设计要素到设计策略,以寻求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界面效果。
二、界面设计原则1. 用户体验至上:界面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以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为目标。
设计应考虑用户的需求、习惯和认知特点,确保用户能够轻松、快速地完成操作。
2. 简洁明了:界面设计应追求简洁明了的风格,避免过多的复杂元素和冗余信息,使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3. 一致性:设计应保持一致的风格和操作逻辑,使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轻松使用。
4. 可访问性:设计应考虑不同设备和网络环境的适应性,确保用户在不同条件下都能顺畅使用。
三、界面设计要素1. 色彩搭配:合理的色彩搭配能提升界面的视觉效果,传达出应用的主题和情感。
设计师应根据应用的特点和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2. 图标与文字:图标和文字是界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明确的信息传达能力和良好的视觉表现力。
设计师需根据应用的功能和用户习惯,设计合适的图标和文字。
3. 布局与结构:合理的布局和结构能使界面更加清晰、易于理解。
设计师应考虑界面元素的分布、大小、位置等因素,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4. 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界面设计的核心,包括点击、滑动、选择等操作。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优化操作流程,提供流畅、自然的交互体验。
四、界面设计策略1. 个性化定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界面设计和功能定制,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动态交互:通过动画、过渡效果等手段,增强界面的动态感和交互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3. 信息架构:合理的信息架构能使界面更加清晰、易于理解。
面向移动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
面向移动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移动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已逐渐走入千家万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舒适。
本文将探讨面向移动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引言移动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是指通过移动设备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家居管理。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对家居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和监测,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居家体验。
二、系统设计1. 用户界面设计移动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方便用户使用。
可以采用平铺式布局,将各个设备图标排列在主屏幕上,用户可以直观地通过点击图标来控制和监测家居设备。
2. 设备连接与通信智能家居系统需要与各个家居设备进行连接与通信。
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此外,可以考虑使用物联网通信协议,如MQTT、CoAP等,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作。
3. 数据存储与分析智能家居系统需要能够对家居设备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可以通过云端存储,将设备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实现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备份。
同时,可以利用云端分析技术,对设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服务。
4. 安全性设计面向移动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安全性。
可以采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技术,确保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同时,系统应具备漏洞检测和修复的能力,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系统实现1. 设备接入与配置在实际实现中,需要将各个家居设备与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连接和配置。
可以通过扫描设备二维码、输入设备密码等方式进行设备接入。
同时,需要提供设备管理界面,方便用户查看和管理已接入的设备。
2. 远程控制与监测实现移动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需要开发相应的移动应用程序。
该应用程序应具备远程控制和监测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对家居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如打开灯光、控制温度等。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智能导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智能导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社交交流的主要渠道。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导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智能导航系统是一种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定位技术的应用程序,旨在为用户提供准确、高效、个性化的导航服务。
它利用 GPS 定位技术,配合地图数据和路况信息,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目的地,并提供最佳的导航路径。
智能导航系统不仅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使用,还可以集成到车载导航设备中,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便捷的方式。
智能导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
首先是地图数据的准确性和即时性。
一套好的智能导航系统应该能够及时更新地图数据,包括道路变更、交通限行和施工信息等。
其次是路况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准确性。
通过使用车载传感器、交通摄像头和用户反馈等手段,智能导航系统可以实时获取路况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导航路径。
另外,智能导航系统还应该考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比如,根据用户的偏好,在导航路径中推荐特定类型的餐馆、景点或购物中心。
最后,智能导航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至关重要。
简洁、直观的界面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智能导航系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更广阔的用户基础。
智能导航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并为商家提供个性化的广告推荐。
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进步使得智能导航系统可以提供更强大、更高效的功能。
比如,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智能导航系统,而不需要手动操作设备。
此外,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共享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为智能导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针对智能导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需要对地图数据和路况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即时性。
基于5G技术的智能物联网应用设计
基于5G技术的智能物联网应用设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非常热门的话题。
近年来,5G技术的出现更是为智能物联网的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讨论如何基于5G技术来设计智能物联网应用,并分析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5G技术是什么。
简单来说,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又被称为“超高速移动宽带”技术。
相比之前的4G技术,5G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这些特点为智能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大大提高了应用的效率和性能。
在基于5G技术的智能物联网应用设计中,家居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通过连接各种家居设备,智能物联网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例如,使用智能手机就能够实现远程打开家中空调,或者通过语音交互控制智能音箱播放音乐。
而基于5G技术的智能物联网应用设计,将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快速的连接速度,使得家居智能化更加普及和便捷。
医疗领域也是基于5G技术的智能物联网应用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将医疗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医生可以远程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并随时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
5G技术的低延迟和高传输速度能够保证医疗数据实时传输,减少了患者等待的时间,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此外,智能物联网应用还可以提供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或健康手环,用于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以便及时预警和干预。
这些创新应用的出现使得医疗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
工业领域也是基于5G技术的智能物联网应用设计的重点领域之一。
通过将工业设备互联,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生产流程管理和故障诊断。
比如,在一个智能工厂中,机器和设备可以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数据,从而使得生产流程更加高效和自动化。
此外,基于5G的智能物联网应用还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测设备故障,提前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停机时间。
这些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的设计与开发
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的设计与开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智能硬件产品涌现出来,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
这些智能硬件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为智能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如何设计和开发一款优秀的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成为了现代设计师和工程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硬件设计在设计一款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时,硬件的选择、电路设计、外观设计、材料选取等因素都需要考虑。
其中,硬件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款智能硬件的高效运作需要先进的芯片和传感器,这些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决定了硬件的性能。
例如,一个智能手环需要准确的计步器、心跳检测器和睡眠监测器等传感器,即使是稍微偏差一点的数据也会导致数据分析的不准确。
除了选择先进的设备外,硬件电路设计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对于一款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要经常保持网络连接,同时又要保证电量消耗的合理性,需要进行精密的电路设计。
比如智能手表需要有蓝牙连接功能,而这种连接很容易消耗电量,必须保证能够在当前的硬件条件下实现较长的电量续航。
再比如智能眼镜需要有摄像头,这就需要将电路设计得足够紧凑,以减小体积,提升用户的佩戴舒适度。
此外,外观设计和材料的选取也是智能硬件设计中需要仔细考虑的方面。
一款智能硬件的外观和设计元素要符合其目标受众和功能特点,同时要兼顾美观和实用性。
材料的选取则要考虑其防水、防摔等性能,耐用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考虑。
二、软件开发在智能硬件设计中,软件开发是同样重要的一环。
智能硬件需要通过软件实现各种功能,如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运动识别、语音控制等。
为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我们需要对软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优化。
在软件开发方面,必须确保其对设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例如,智能电视的APP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电视机,并在不同网络环境下都能正常使用,保证用户的可用性。
同时,软件的更新和升级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修复一些问题和提高应用性能。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导航应用设计与优化
算法应用
路径规划算法在导 航中的应用
用户体验影响
路径规划设计对用 户体验的影响
实时性和准确性
路径规划设计的关 键指标
智能导航应用的个性化推荐设计
算法探讨
个性化推荐算法的设计原则
使用习惯理解
个性化推荐对用户使用习惯的理解
用户粘性提升
个性化推荐设计对用户粘性的影响
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简洁性
避免过多冗余信息 保持界面简单清晰
以满足用户需求。
数据安全性优化
数据隐私保护
分析用户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 中的隐私保护措施 加强数据加密、匿名化等技术 应用
权限控制技术
用户信任度
强调数据权限控制在数据安全 中的重要性 分析如何通过权限管理保护用
户数据
重点强调数据安全性对用户信 任度的影响 用户只在数据安全可靠的情况
下才会选择使用智能导航应用
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虚拟现实技术在智能导航应用中的应用
创新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
用户体验提升
沉浸式交互体验
应用前景
虚拟导航新体验
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导航应用中的应用
数据安全保障
加密技术应用 去中心化存储
信任机制设计
智能合约管理 区块链验证
应用前景
透明化路线规划 用户数据隐私保护
智能导航应用的用户社交化设计
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导航 应用设计与优化
制作人: 时间:2024年X月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简介 第2章 智能导航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 第3章 智能导航应用的性能优化 第4章 智能导航应用的未来趋势 第5章 智能导航应用的未来趋势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章节
110kV智能移动变电站设计方案
110kV智能移动变电站设计方案作者:***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年第06期【摘要】本文主要是设计对象是配电工程中变电工程,110kV变电站为原始参考模型。
根据变电站原始参数计算了主变压器的容量和设定了无功补偿方案。
计算不同电压等级侧短路下的稳态短路电流、短路冲击电流。
并根据此计算值选定与变电站匹配的电力设备:断路器、隔离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最后设计了避雷方案。
【关键词】110kV;移动1. 整体设计方案为满足智能移动变电站的要求,在变电站的主变压器的选型和布置设计上,应设法降低变电所的高度与宽度,尽可能的减少车辆载重。
同时需要保证变压器的固定基础需要与车辆相连,防止车辆在运行时,导致电压器的震动与移位。
此移动式变电站的工作地点一般为野外作业,因此要主要车载的稳定性。
2. 主变压器选择考虑到移动变电站需要经常野外作业,根据电压等级、变压器容量,选择SFZ10-20MVA 型电力变压器。
为有载调压、双绕组变压器。
其变压器的参数如下介绍:其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20000MV·A,大于计算值13.14MV·A,符合要求。
该主变压器的联结组别方式为YNdl1,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空载损耗为△PO=18.9kW,短路损耗为△PK=85kW,空载电流百分比为IO=0.5%,短路电压百分比为UK=10.5%。
主变采用或单相,主要考虑变压器的制造条件,可靠性要求及运输条件等因素。
当不受运输条件限制时,在330kV及以下的变电所,均应选用三相变压器。
在具有两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的15%以上,或低压侧虽无负荷,但在变电站内需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时,主变压器宜采用双绕组变压器。
在110kV的电压等级的电网中,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
根据选择的变压器,此变压器的连接方式为YNd11。
对于此移动式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主要采用以下方案:高压侧采用单母分段式接线,低压侧均采用单母分段式接线。
35kv移动变电站设计
35kV/10kV移动式智能变电站一、背景概述智能变电站就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二、系统介绍1、系统组成及基本结构移动式智能变电站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次智能设备及在线监测(智能变压器、智能高压断路器、智能隔离开关、避雷器等);⏹移动式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电子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故障录波器等);⏹电能质量管理单元⏹储能系统⏹分布式能源控制监控终端⏹智能辅助设施及管理单元⏹与分布式电源的接口。
2、结构模块功能介绍按智能电网设备配置和标准要求,按结构主要分为过程(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按功能主要分为电力设备监测、继电保护及接口模块、智能辅助系统模块、高级功能模块。
各结构模块组成、内容和主要功能介绍如下:(1)过程(设备)层包含:变压器及在线监测系统;断路器及在线监测系统;隔离/接地开关及在线监测系统、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在线检测系统、避雷器及在线监测系统,(2)间隔层包含:电量计量系统,电能质量管理系统,故障录波管理系统,储能设备及管理系统,”3G”接口设备及终端管理系统,继电保护系统,测控装置。
(3)站控层设备主要包括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远动通信装置、网络通信记录分析系统。
(4)智能辅助设备及管理系统:温度监测与报警和防潮、通风系统、消防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火封堵、站用电源系统、安防系统、视频监控、照明系统。
高端设备及管理系统:室内外环境监测系统、视频与电力设备联动系统、自愈及黑启动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等。
3.主要引用规范和标准如下:Q_GDW Z410-2010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DL/T 860 《变电站通讯网络与系统》GB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2 / 25GB/GDW 427-2010《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GB/T 17626.2/3/4/5/6/8/9/10/11/12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GB/T 2423.1/2/3/22 低温、高温、恒定湿热、温度变化试验GB/T 11287 振动试验GB/T 14573 冲击试验GB/T4208 外壳防护性能试验GB/T 7261 绝缘电阻试验GB/T 7261 介质强度试验GB/T 7261 冲击电压试验GB/T 13729、GB/T 14285、DL/T 478、DL/T 769GB/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Z414-2010《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 428-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Q/GDW 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93—2009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534-2010《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Q/GDW 534-2010《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3 / 25Q/GDW 534-2010《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设计规范三、全智能移动电站系统说明变压器监测单元主要有套管绝缘在线监测、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变压器油中微水在线监测、铁芯接地在线监测。
移动通信网络设备配置设计
移动通信网络设备配置设计在当今高度互联的世界中,移动通信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语音通话、短信交流,到高清视频播放、在线游戏以及各种智能应用的运行,都离不开稳定、高效的移动通信网络支持。
而要实现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关键在于合理且精准的网络设备配置设计。
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主要包括基站、核心网设备、传输设备以及终端设备等。
这些设备相互协作,共同构建起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通信系统。
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的“触角”,负责与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基站的配置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覆盖范围、容量需求、频段选择等。
在覆盖范围方面,需要根据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以及业务需求来确定基站的位置和数量。
对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可能需要密集部署基站以提供足够的容量和良好的信号覆盖;而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则可以适当减少基站密度,但要确保基本的通信服务。
容量需求是基站配置的另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迅猛增长,特别是高清视频和大容量文件下载等应用的普及,对基站的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在配置基站时,合理选择频谱资源、采用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以及增加信道数量等手段来提升基站的容量。
频段选择也对基站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不同频段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和可用带宽。
较低频段的信号传播距离较远,但带宽相对较窄;而较高频段则具有更宽的带宽,但传播距离较短且穿透能力较弱。
因此,在基站配置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频段的选择,以实现覆盖和容量的最佳平衡。
核心网设备是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脑”,负责处理和管理整个网络的信令和数据业务。
核心网设备的配置主要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
在设计核心网设备配置时,需要充分考虑网络的规模、业务类型以及安全性等要求。
对于大规模的移动通信网络,需要具备强大处理能力和高可靠性的核心网设备来应对海量的信令和数据处理。
同时,随着 5G 网络的发展,核心网逐渐向虚拟化和云化方向演进,这也对核心网设备的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10个国内优秀的移动端网页设计案例分析
10个国内优秀的移动端⽹页设计案例分析移动互联⽹时代的悄然袭来改变着我们的⽣活⽅式,同时也有⼤批的设计⼒量涌⼊移动端设计领域。
在web2.0时代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设计师们,在进⼊这样⼀个新鲜的领域时多少有些”⽔⼟不服”。
希望通过本⽂能给⼤家带来⼀些新的探索⽅向及尝试。
⽹络环境研究根据 CNNIC 第 32 次互联⽹络发展状况调查,截⾄2013 年 6 ⽉,中国⼿机⽹民的总规模达 4.64亿。
其中,⼿机浏览器⽤户规模为3.69亿,同⽐增长21.0%,在⼿机⽹民中的渗透率为79.5%。
⽤户使⽤⼿机浏览器的频率稳步提升,75.6%的⽤户每天都使⽤,其中63.3%的⽤户每天使⽤多次。
同时,从使⽤时长上看,⼿机上⽹开始挤占电脑上⽹时间,成为我国⽹民的⼀种主流上⽹⽅式。
⼿机浏览器作为移动互联⽹的⼊⼝地位将进⼀步稳定提升同时也成为⽹民接⼊移动互联⽹的⾸要⼊⼝。
在这样的局势下⾯仅在PC端建⽴⽹站已经开始⽆法满⾜⽤户的需求。
移动端⽹站建⽴的必要性⼗分凸显。
如图所⽰,3G4G⽹络的普及率以及WIFI覆盖率正快速增长,⽽相对占⽐也不断的提升。
良好的⽹络环境将为移动端⽹站设计开拓更⼤的空间。
这为⽹站的视觉展⽰以及流畅体验带来更多可能性,同时因为低速⽹络仍有⽐较⼤的占⽐,所以⽹站的性能优化仍然是每位设计师需要迫切关注的要点。
平台⽀持浏览器作为⽹站的承载基础,上图数据体现智能移动设备的市场占有量⼗分⾼,⽽普遍智能移动设备系统的⾃带浏览器以及第三⽅浏览器基本都是采⽤webkit内核,对⽹站都有较⾼的兼容度,这为设计带来更多可控性。
(相较于IE6⽤户使⽤率仍⾼达24% 的PC端【2013年6⽉微软数据:IE6最新市场份额,中国⼤陆】,webkit内核浏览器对ccs3以及html5的⽹站⽀持率达到的93.5%以上。
)交互差异性不同的终端有着不同的交互⽅式。
PC与移动设备的交互⽅式有着天壤之别,在PC上良好的页⾯交互⽅式放到移动端页⾯已然不完全合适。
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标准详解
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标准详解《从简到繁,深入探讨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标准》1. 引言近年来,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备受瞩目。
它将为我们带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性,极大地推动了物联网、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简到繁,深入探讨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标准,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一未来的通信技术。
2. 5G移动通信系统概述5G移动通信系统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它是对4G LTE技术的进一步演进和革新。
与4G相比,5G在速度、延迟、连接性和能效性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它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为各行各业注入强大的驱动力。
3. 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原理在5G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中,关键的设计原则包括超高频、大带宽、大规模MIMO、低延迟和网络切片等。
超高频和大带宽可以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大规模MIMO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低延迟可以保证实时通信的效果,而网络切片则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定制化需求。
这些设计原则共同构成了5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
4. 5G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为了推动5G技术的全球部署和商用化,国际电信联盟(ITU)和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等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5G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5G网络架构、接口协议、频谱分配和测试规范等方面,为全球的5G设备和网络提供了技术规范和统一的标准。
这将有助于5G技术的互操作性和全球化应用。
5. 5G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场景5G移动通信系统在智能手机、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汽车和工业物联网等领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它能够支持更多的设备接入、实现更低的延迟、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广的覆盖范围,从而为这些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商业模式。
6. 5G移动通信系统个人观点从简到繁地探讨了5G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标准,我对这一技术充满期待。
我相信5G将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智能健康养老系统成为了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引言1. 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智能养老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系统应运而生,通过融合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养老服务。
2. 系统目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系统的目标是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通过该系统,老年人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相关健康信息,并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实现远程健康管理。
二、系统设计1. 架构设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前端、后端和云端三个部分。
前端是老年人使用的移动设备,通过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实现与系统的交互。
后端是服务器,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老年人的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
云端是存储和计算资源的集合,为系统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2. 功能模块设计(1)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管理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健康档案、就诊记录等。
通过该模块,老年人可以随时更新个人信息并查看相关健康数据。
(2)健康监测模块该模块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理参数,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并将监测到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存储。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3)远程医疗模块通过该模块,老年人可以通过系统与医护人员进行远程交流,包括在线咨询、预约就诊、开药、查看检查结果等。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4)智能养老辅助模块该模块利用智能设备和智能家居技术,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包括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家居控制等。
通过语音操作,老年人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控制,从而提高生活的便捷性。
三、系统实现1. 移动应用开发根据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特点,设计并开发相应的移动应用程序。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开发(Android)》课程设计题目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开发(Android)》课程设计对象:福建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13级软件工程专业时间:2014-2015第1学期选题一:一、课程设计题目:闲置物品助手二、课题难度:中三、系统功能描述:设计实现基于Android的“闲置物品助手”,用于帮助用户记忆物品的存放地方。
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物品繁多,有时突然想找一件小东西,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哪怕翻箱倒柜,连楼下的垃圾堆也找遍了也未能如愿;也可能你过几天不经意就看到了你要找的东西。
有时还会因此而误事,比如:要去考试,准考证却找不到了。
因此我们准备开发一款单机版手机App软件, 让你随时登记你的物品放哪儿了,让你随时找到想找的物品,让生活更方便。
本系统主要功能如下:1)物品类别的管理(包括增加、删除、修改和物品类别数量的统计)2)放置位置的管理(包括增加、删除和修改)3)提醒类别管理(包括增加、删除和修改)4)物品的管理(包括增加、删除和修改),关键信息包括:物品放置时间,物品名称、件数、重要性指数、存放位置拍照,是否提醒(例如:某个时间点要取该物品还给某人提前一天提醒我,快到时间1个小时再次提醒;被子放在柜子里超过3个月了,今天是晴天,提醒我是否考虑要晾晒;)5)根据物品名称和类别搜索物品的功能6)根据放置位置和物品名称搜索物品7)身份注册和身份验证功能8)天气系统(主要用到天气预报、城市API设置和网络通信服务)四、系统设计要求:1)开发平台Winxp/win7/win8/win10/vista/win2003server,Eclipse及ADT。
2)数据库:SQLite3)JDK1.74)Android版本2.3.3~4.35)可自行对本课题基本需求进行扩展,但需包含本课题所要求的基本功能。
6)建议项目开发时搭建SVN进行版本管理,也便于团队开发.7)目标设备:android手机或android平板五、关键技术:Activity、Indent、事件、多线程、资源、contentProvider、Service、广播、Gesture、GPs、重力感应、google map, 网络通信、本地存储、多媒体、OPenGL/3D六、重点和难点:Sqlite数据库技术七、补充说明:1)本课题可由1~2人为一个小组,最多2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为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智能化交通系统是一种新兴的交通管理方式,它不仅可以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控、情况的分析预测、路况的优化调整等功能,同时也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绿色环保的出行服务。
在这种背景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了当前交通管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促进城市智慧化、提高交通系统安全性与效率的迫切需求。
第二章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功能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由车载终端、道路终端和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车载终端和道路终端是信息的接口,控制中心是信息的处理和调度中心。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交通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路况的实时监测、交通管理和控制、交通事故的预警和处置等。
第三章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联网技术:车辆与道路终端之间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传输,实现车辆与道路终端的互联互通;2.云计算技术:交通数据的存储与计算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汇总、统计和分析;3.人工智能技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交通管控的智能化调度;4.大数据分析技术: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预测路况和交通拥堵情况,为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系统功能的分析与设计:根据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成,设计系统的功能层次结构、信息流程和数据处理流程;2.系统软硬件环境的构建:搭建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包括开发平台的选取、数据库的建立、服务器的部署等;3.系统功能的实现与测试:根据功能设计和软硬件环境搭建,实现系统各个功能,并进行测试和验证;4.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对于智能交通系统,其可持续发展和维护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和维护管理,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架构设计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架构设计移动智能终端的出现给互联网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移动智能终端作为一种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终端设备,其操作系统的设计和架构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针对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架构设计展开探讨,将分别从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类型,智能终端的发展背景,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架构设计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类型操作系统是指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它是一种复杂的软件系统,其中包括了多种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相关的功能模块,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
根据其应用领域和使用范围不同,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大型机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PC机操作系统,以及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等多种类型。
二、智能终端的发展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
这些设备以其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丰富的应用程序而深受用户喜爱,同时也推动了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变革。
三、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的掌上电脑,其后各类电子产品的普及,促进了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影响了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发展路径。
如今,常见的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主要包括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
四、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架构设计1.操作系统内核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内核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资源管理、进程调度等核心任务。
同时,内核还要支持设备驱动程序、网络协议栈等系统组件的运行,确保系统各组件的稳定、高效运行。
2.应用程序框架应用程序框架是针对特定功能和应用领域而设计的一种应用程序模板。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程序框架通常包含了用户接口、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存储和管理等功能,同时也提供了许多API供应用程序调用和使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成为了改善城市交通流动性、提升交通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讨,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应用以及系统实现等方面。
1.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架构,以实现实时数据监测、优化交通控制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等功能。
其中,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交通流、道路状况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2)数据传输模块: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将采集到的交通数据传输到系统的中央服务器。
(3)数据处理与计算模块: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提取有用信息,例如交通流量、拥堵程度等。
(4)交通控制模块:根据数据处理与计算模块得到的结果,对交通信号进行动态优化调整,以缓解拥堵情况。
(5)信息服务模块: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或者网站等形式,将交通信息以及出行建议等推送给用户,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
2. 关键技术应用(1)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大量交通数据的深入分析,利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
(2)定位与导航技术: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精确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并基于此提供精准导航服务。
(3)物联网技术:将各类交通设备、传感器等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庞大的智能交通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
(4)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交通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与精确度。
(5)移动应用开发技术:通过移动应用开发,将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集中于用户的手机上,实现个性化、便捷的出行体验。
3. 系统实现(1)建设交通设备与基础设施:在道路上布置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建设交通信号灯等控制设施,为系统的数据采集与交通控制提供基础。
(2)搭建中央服务器与数据库:搭建大规模计算与存储能力的中央服务器,并建立数据库存储交通数据。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投诉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投诉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问题的催生,特别是在投诉领域。
传统的投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投诉处理变得极其繁琐而低效。
因此,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投诉处理系统应运而生。
一、系统概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投诉处理系统,是指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的投诉处理方式进行升级,实现投诉的及时提交和智能化处理的一种系统。
它的核心是数据分析引擎,能够自动化地分析投诉信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投诉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移动化:支持多种终端设备,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交投诉,提高便捷性和及时性。
2. 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投诉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解决方案的推荐,提高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3. 统一化:集中管理投诉信息,形成数据中心,方便统一监管和管理。
二、系统架构该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投诉提交模块:通过多种方式,如网页端、微信公众号、APP等,提供投诉提交的入口。
2. 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网络爬虫或人工审核等方式采集投诉信息,并进行初步分类和处理。
3. 数据分析模块: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出关键信息,如投诉类型、投诉对象等。
4. 解决方案推荐模块:基于投诉数据的分析结果,系统将推荐最优解决方案,使得用户可以得到更好的处理结果。
5. 数据中心:集中管理所有投诉信息,包括投诉处理结果和反馈等数据。
三、系统设计1. 用户登录注册用户需要注册成为系统的会员才能提交投诉。
会员注册需要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以保证投诉的真实性。
注册后用户可以通过短信验证或邮箱验证完成账号激活。
2. 投诉提交用户可以通过网页、微信公众号或APP等多种方式提交投诉信息。
在投诉时需要填写投诉类型、投诉对象、问题描述等相关信息,并可以附加相关图片或文件作为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智能网设计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一. 移动智能网设计
1.移动智能网目标网络架构
联通 GSM 智能网目标网采用 CAMEL 2 架构,SSP 下放至端局交换机,采用签约信息触发。
CAMEL 是 ETSI 专门针对移动通信网的特点以及 GSM 系统的特点制定的智能网标准。
CAMEL 采用标准的 CAP 协议,开放了 SSP 与 SCP 间、SCP 与 IP 间的信令接口从而使多厂家设备的互联成为可能。
基于 CAMEL 2 标准的智能网体系结构见下图示意。
CAMEL Phase 2移动智能网体系结构图
移动智能网采用以 SCP(业务控制点)为基础的网路体系,在网中配置 SCP(业务控
制点)、SSP(业务交换点)、SDP(业务数据点)、IP(智能外设)、SMP(业务管理系统)和SCE(业务生成环境)。
2.移动智能网分阶段建设方案和规模
2.1.移动智能网网络发展策略
(1)规划期内,智能网系统将配合 OCS进行智能网业务的开展。
包括标准化产品、虚拟专网和融合业务,这些业务将由 SACP+OCS 和 SCP 两种平台进行支撑,根据智能业务的发展需要建设 SACP和 SCP。
(2)发展固定网和移动网的VPN业务,促进网络融合。
2.2.移动智能网各主要网元规划期内建设原则
(1)网络建设应以业务快速提供为原则。
(2)能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业务的拓展。
(3)移动智能网的结构应从全程全网出发,既要满足现阶段移动智能业务的要求,又要满足将来移动智能业务拓展的需求。
(4)在线扣费系统是融合计费的发展方向,应充分利用 OCS平台的资源,通过智能网平台作为补充。
2.3.规模计算参数
结合现网情况,本期工程话务模型如下表。
表1.2.3-1SACP业务模型 PPS业务
表1.2.3-2SCP业务模型 VPN业务
3.移动智能网各主要网元规划期内建设方案
3.1.容量预测
容量需求分析根据业务预测结果及本期建设原则,确定各个阶段的建设方案。
(1)PPS 容量预测
(2)VPN 容量预测
3.2.智能网平台建设方案
根据现网设置情况结合规划原则,规划期建设方案如下。
2010 年智能网建设方案
改造 PPS SCP为 SACP3,XX 万容量移植为 PPS,同时扩容 XX万户,VPN SCP扩容 XX万户。
3.3.SMP建设方案
(1)SMP处理能力
总的 TPMC性能需求 = (SMP基本资源消耗+业务占用 SMP资源消耗)/。
其中:业务占用 SMP 资源(tpmc) =用户数×每月每用户平均处理次数/(每月工作日数×忙时工作小时数×3600秒)×请求数×每操作 TPS值×折算系数/50%。
SMP 基本资源消耗,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软件各种 shell,通常取 10,000TPMC。
(2)SMP 方案
结合现网 SMP 的设置情况,说明规划期 SMP 建设方案。
3.4.组网方案
(1)信令网网络组织
① SACP 作为移动网信令网的一个信令点,与XX联通的一对 H&LSTP 设
置信令链路疏通相关信令消息。
② VPN SCP 承载移动网和固定网业务,需要与移动网 H&LSTP 和固定网 LSTP
设置直联信令链路疏通信令消息。
(2)本期工程中继、信令方式参见XX图或表。
3.5.智能网业务应急方案
现阶段 SCP、SACP 主要依靠应急预案,在发生 SCP 故障等情况下,采取在 HLR
对 MSC/VLR 进行被叫签约消息屏蔽或 MSC/SSP 内删除用户智能被叫触发数据措施,使智能网签约用户可进行正常呼叫。
3.6.同步方案
在现有机房新建或扩容设备直接从同机楼的 BITS系统提取主、备用同步时钟。
本工程核心网元的时钟等级为二级 B类。
3.7.计费
对于综合 VPN 和预付费的呼叫,计费点和费用计算均在 SCP。
对于 SACP,由 OCS 负责计费批价和帐户管理功能部分。
3.8.网管
(1)智能网专业网管要求
智能网应能提供人机的图形用户界面,可以通过此界面完成操作员的功能,这些
功能包括 IN 业务的管理,平台结构的管理和诊断等(即查看设备的状态,浏览记录和告警的信息,执行操作维护管理)。
还有具备相应的统计功能,包括系统性能的统计业务的统计。
本工程 SCP、SMP 配备系统维护终端,并配置专业网管系统。
(2)北向接口
本期工程现有设备通过网管接口接入综合网管系统,新增的 SCP 设备也需纳入移
动综合网管系统管理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