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教案-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案-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c9315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b.png)
教案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一章:放大电路概述1.1 放大电路的定义解释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强调放大电路在电子技术中的重要性1.2 放大电路的分类介绍放大电路的常见类型,如放大器、振荡器等分析不同类型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1.3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电源、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强调各个部分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第二章: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2.1 静态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区别强调静态分析在放大电路中的重要性2.2 直流静态分析介绍直流静态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选择和稳定性2.3 交流静态分析介绍交流静态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放大电路的交流信号传输和响应特性第三章: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3.1 动态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的区别强调动态分析在放大电路中的重要性3.2 瞬态分析介绍瞬态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放大电路在瞬态过程中的响应特性和稳定性3.3 稳态分析介绍稳态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放大电路在稳态过程中的信号传输和响应特性第四章: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分析4.1 频率特性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频率特性分析的含义和重要性强调放大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行为差异4.2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介绍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的基本方法分析放大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和相位响应4.3 放大电路的带宽设计介绍放大电路的带宽设计方法和技巧强调带宽设计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和重要性第五章:放大电路的误差分析和补偿5.1 误差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误差分析的含义和重要性强调放大电路中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5.2 放大电路的误差分析方法介绍放大电路的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放大电路中的静态误差、动态误差和温度误差等5.3 放大电路的补偿方法介绍放大电路的补偿方法和技巧强调补偿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和稳定性的重要性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实际问题分析6.1 热噪声分析解释热噪声的产生原因及其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介绍热噪声分析的基本方法6.2 闪烁噪声分析解释闪烁噪声的产生原因及其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介绍闪烁噪声分析的基本方法6.3 非线性失真分析解释非线性失真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介绍非线性失真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七章:放大电路的测试与调整7.1 放大电路的测试方法介绍放大电路的测试方法,如直流参数测试、交流参数测试等强调测试方法在放大电路调试中的重要性7.2 放大电路的调整技巧介绍放大电路调整的基本方法及技巧强调调整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和重要性7.3 放大电路的性能评估介绍放大电路性能评估的基本方法分析评估结果对放大电路性能改进的指导意义第八章: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应用实例8.1 放大电路的设计流程介绍放大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如需求分析、电路设计、仿真与测试等强调设计流程在放大电路开发中的重要性8.2 放大电路应用实例分析分析放大电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实例,如音频放大器、无线通信放大器等强调应用实例在放大电路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8.3 放大电路的优化与改进介绍放大电路优化与改进的方法和技巧强调优化与改进对放大电路性能提升的必要性第九章:放大电路的故障诊断与维修9.1 放大电路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介绍放大电路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如观测法、信号注入法等强调故障诊断方法在放大电路维护中的重要性9.2 放大电路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分析放大电路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其维修方法强调维修对放大电路正常运行的保障作用9.3 放大电路的可靠性提升介绍放大电路可靠性提升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可靠性提升对放大电路长期稳定运行的意义第十章:放大电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放大电路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放大电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集成电路、新型材料等强调技术发展趋势对放大电路行业的影响和重要性10.2 放大电路应用领域的拓展分析放大电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拓展情况,如物联网、等强调应用领域拓展对放大电路市场需求的影响和重要性10.3 放大电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放大电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市场竞争、政策法规等强调应对策略对放大电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放大电路的分类及特点理解不同类型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分析放大电路的优缺点二、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了解放大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掌握各个元件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学会静态和动态分析的基本步骤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点和频率响应四、频率特性分析分析放大电路的截止频率和带宽掌握滤波器和补偿技术五、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识别放大电路中的主要误差源学会误差分析和补偿的技术六、实际问题分析探讨放大电路中的噪声问题和失真分析理解非线性失真的影响和测试方法七、测试与调整技巧学习放大电路的测试方法和参数掌握调整技巧以优化电路性能八、设计与应用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放大电路设计探讨放大电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九、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放大电路的故障诊断方法掌握维修技巧以提高电路可靠性十、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放大电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新兴应用领域对放大电路的影响本教案围绕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展开,从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到静态和动态分析,再到频率特性、误差分析、测试与调整、设计应用实例、故障诊断与维修,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c026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4.png)
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教案课程名称: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课程时长:2小时课程对象:高中物理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理解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和应用。
3.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三极管和相关电路的实物模型。
2. PowerPoint演示文稿。
3.实验器材和电路板。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a.向学生解释现在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三极管及其在基本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b.显示三极管的实物模型,并解释它的基本结构。
c.引导学生思考:三极管是如何工作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Step 2: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0分钟)a.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详细解释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的关系。
b.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并帮助学生理解电流流动的过程。
c.通过演示实物模型,展示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Step 3: 三极管的放大特性(20分钟)a.解释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包括电压放大系数、电流放大系数和功率放大系数。
b.使用示意图和示波器显示放大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放大特性。
Step 4: 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设计(30分钟)a.介绍基本放大电路的种类,如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和共集放大电路。
b.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实物模型,逐步讲解这些电路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c.通过示波器演示放大效果,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一个基本放大电路。
Step 5: 实验演示(20分钟)a.分发实验器材和电路板,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演示。
b.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Step 6: 总结与提问(10分钟)a.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三极管的重要性和应用。
b.提问学生关于三极管和基本放大电路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整理笔记。
2.阅读相关教科书内容,进一步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设计一个简单的基本放大电路,并计算电流和电压放大系数。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6cac1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7.png)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章节一:三极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和符号。
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定义: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电信号的功能。
2. 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由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组成。
3.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通过基极控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
4. 三极管的类型:NPN型和PNP型。
5. 三极管的符号:NPN型三极管符号为“N”,PNP型三极管符号为“P”。
教学活动:1. 讲解三极管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展示三极管的实物图和符号图。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章节二:放大电路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电路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教学内容:1. 放大电路的定义:放大电路是一种通过反馈作用放大电信号的电路。
2. 放大电路的作用:放大微弱的信号,使其具有足够的功率驱动负载。
3.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三极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反馈电阻。
4. 放大电路的原理:通过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实现电信号的放大。
教学活动:1. 讲解放大电路的定义、作用和基本组成。
2. 展示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和实际电路图。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章节三:三极管的放大特性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的放大特性。
2. 掌握三极管的放大原理。
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放大特性:三极管的放大能力与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之间的关系。
2. 三极管的放大原理:通过基极电流的控制,实现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电流的放大。
教学活动:1. 讲解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和放大原理。
2. 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三极管的放大特性。
章节四: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2. 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根据输入和输出信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三极管、电阻等元件,设计合适的电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本放大电路电子教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本放大电路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83e54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9.png)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本放大电路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原理和作用,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 使学生熟悉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分析简单的放大电路。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放大电路概述介绍放大电路的定义、作用和基本组成部分。
2. 晶体管放大电路讲解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3.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讲解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概念,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讲解放大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分析输入、输出信号和负载关系。
5. 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介绍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分析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3. 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安排课后实践,让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的放大电路,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工作原理动画演示等。
2. 实验器材: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基本元件,放大电路实验板。
3. 参考资料:相关教材、学术论文、网络资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评估其对放大电路知识的掌握。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放大电路的题目,检验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总体掌握。
六、教学内容6. 反馈电路介绍反馈电路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分析反馈电路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讲解负反馈和正反馈的区别。
7. 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讲解如何根据需求设计放大电路,包括选择晶体管、确定静态工作点、选择电阻等。
介绍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分析如何调整元件参数以优化电路性能。
8. 频率响应讲解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概念,分析放大电路的带宽、增益和失真。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bc7a05102de2bd97058877.png)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教材分析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生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基础。
考虑到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取向,选取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扩音机电路作为项目背景,本次课是该项目中任务二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学习。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既可以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实用性。
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达到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性增强的效果。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认知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分析、概括与归纳的能力,能较快接受新的知识,掌握新技能。
而且在通过前一章半导体器件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⑴能描述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结构⑵说明各电路组成部分的作用2.知识目标:⑴掌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⑵理解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各元件作用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的兴趣⑵促进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4.思想目标:帮助学生克服对专业基础课的畏难情绪,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教学重难点:1.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2.共射放大电路的各元件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和任务驱动法并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为单位,在学生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基本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增加幻灯片图片、FLASH动画等,来丰富课堂形式,调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项目引领展示扩音机图片和实物,扩音机是如何实现扩音功能的呢?二、新课学习,任务实施:(一)放大的概念(以扩音机为例分析总结放大电路出放大电路的结构)(1)放大的概念教师使用扩音机演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扩音机的工作流程,并总结扩音机 结构框图。
使用PPT 课件展示。
扩音机结构框图放大的对象:变化量放大的本质:能量的控制放大的特征:功率放大放大的基本要求:不失真,放大的前提(2)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VBB 、Rb :使UBE > Uon ,且有合适的IB 。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基本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基本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b1e6909f3b3567ec112d8a6a.png)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教案课程:模拟电子技术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课号:5课题: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2.1 简单交流放大电路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作用。
(2)重点掌握静态工作点的建立条件、作用教学内容:放大的概念,共射电压放大器及偏置电路,放大电路的技术指标和基本分析方法教学重点: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放大过程中交直流的叠加教学时数:2学时课前提问及复习:结型场效应管、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构造原理和特性参数新课导入:放大的概念,应用场合以及放大电路。
新课介绍: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2.1 概述2.1.1 放大的概念放大对象:主要放大微弱、变化的信号(交流小信号),使V或I、P得到放大!OOO放大实质:能量的控制和转换,三极管——换能器。
基本特征:功率放大。
有源元件:能够控制能量的元件。
放大的前提是不失真,即只有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放大才有意义。
2.1.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为了反映放大电路的各方面的性能,引出如下主要性能指标。
、放大倍数1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根据输入量为电流、电压和输出量为电流、电压的不同,可以得到四种放大倍数。
2、输入电阻为从放大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输入电阻Ri Ri=Ui/Ii。
和输入电流有效值Ii之比,即定义为输入电压有效值Ui 、输出电阻3任何的放大电路的输出都可以等效成一个有内阻的电压源,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
内阻称为输出电阻Ro 、通频带4 通频带用于衡量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能力。
-f=f 上限截止频率 f 中频放大倍数下限截止频率LbwH页15共页1第章2第《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5、非线性失真系数6、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定义:当输入电压再增大就会使输出波形产生非线性失真时的输出电压,用U表示。
om7、最大输出功率与效率最大输出功率P: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负载上能够获得的最大功率。
om效率η:直流电源能量的利用率。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fa31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4.png)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教案:《基本放大电路》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学会计算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4.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和调试基本放大电路。
教学准备:1.教学PPT2.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实验设备3.相关实验器材和元器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展示一张基本放大电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基本放大电路的兴趣。
2.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应用基本放大电路的设备?请举例说明。
3.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基本放大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定义和分类a.什么是基本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是由电子器件和元器件组成的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大的幅度。
b.基本放大电路根据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性质,可以分为功率放大电路和线性放大电路。
2.常见的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放大电路b.共基放大电路c.共集放大电路d.差分放大电路三、实验演示(20分钟)1.将一台示波器和一个函数发生器与基本放大电路连接,演示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2.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3.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设备,体验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效果。
四、知识巩固(30分钟)1.基本放大电路的计算a.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b.频率响应的计算方法2.给学生一些基本放大电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计算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3.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计算。
五、拓展应用(20分钟)1.分组讨论:请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基本放大电路的其他应用领域,并汇报自己的思考结果。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提供反馈和补充。
3.示范一些基本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功放、音频放大等。
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1.总结:请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基本放大电路的重要知识点。
2.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cedf2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e.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结构、种类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条件。
3. 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4. 让学生能够分析判断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二、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结构和种类教学要点:三极管由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组成,分为NPN型和PNP型。
2. 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条件教学要点:三极管导通需要基极-发射极电压大于一定值,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小于一定值;截止则相反。
3. 放大电路的原理教学要点:放大电路利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后输出。
4. 放大电路的应用教学要点: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音频放大、信号放大等。
5.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教学要点:分析判断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包括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工作状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实物图片和电路图,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3.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放大电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三极管实物和放大电路演示电路。
3. 实验器材和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判断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知识点掌握。
4. 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对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6. 放大电路的类型教学要点:放大电路分为三种类型: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其中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应用最广泛。
7.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教学要点:静态工作点是指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在直流工作状态下,各极的电位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对于放大电路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8.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教学要点:动态分析是指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的变化。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教案设计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722b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d.png)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一、教学目标:1.了解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掌握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3.学会设计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二、教学内容:1.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特点;3.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4.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概念,与学生讨论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应用领域,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音频放大器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参数。
介绍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和放大倍数等。
3.实例分析(30分钟)通过一个实例来分析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给出一个具体的三极管型号和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等参数,引导学生计算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指标。
4.实验设计(20分钟)根据实例分析的结果,设计一个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并选取适当的元器件。
要求学生解释选取元器件的原因,并预测电路的性能和指标。
5.实验操作(40分钟)学生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和选取的元器件,进行实际的电路搭建。
并进行实验测量,比较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的差异,并解释可能的原因。
6.总结与展望(10分钟)总结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并展望其在电子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四、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出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总结,提出改进的建议。
2.学生讨论参与度;3.学生对电路图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的解释和推理能力;4.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符合程度。
五、教学扩展:1.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其他类型的放大电路,如共基、共集电路等;2.探究其他参数和指标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3.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放大电路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2024年度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度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db9b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a.png)
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运算放大 器等领域,是实现电子设备高性能化的重要手段 之一。202 Nhomakorabea/3/23
26
THANKS
2024/3/23
27
12
共射极放大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组成
共射极放大电路由三极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电 源和负载等组成。
工作原理
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加在三极管的基极与 发射极之间,输出信号从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 间取出。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三极管基极电流随 之变化,集电极电流也随之变化,且集电极电流的变 化量是基极电流变化量的β倍(β为三极管的电流放大 系数)。由于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使得集电极电阻上 的电压降也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由多个单级放大电路串联而成,每级放大电路都 对信号进行一定的放大,从而实现更高的放大倍 数。
多级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
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较低的失真度、较宽的频 带宽度和良好的稳定性等。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
包括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三部分,其中输入 级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并进行初步放大,中间级用 于进一步提高放大倍数,输出级用于驱动负载并 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
包括静态工作点分析、动态性能分析和频 率响应分析等,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全 面了解放大电路的性能。
2024/3/23
24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学生对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 的原理和组成有了深入理解 ,能够独立完成基本放大电
路的设计和搭建。
学生掌握了三极管基本放大 电路的性能指标和分析方法 ,能够准确评估放大电路的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
通过调整偏置电阻或电源电压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偏置电阻的大小决定了基极电流的大小 ,从而影响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教案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f76a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c.png)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教案教案: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掌握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
3.能够利用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进行电路分析并计算输出电压增益。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3.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增益计算4.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应用和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电流放大器的概念,提出对电流放大器进行详细学习的重要性,并和学生一起回顾前面所学内容。
2.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用途和工作方式。
介绍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电压增益的计算公式。
3.案例分析(3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包括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绘制、电压增益的计算、电流的分析等。
4.计算练习(20分钟)分发练习题纸,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包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计算、电流计算等。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监控和指导。
5.总结(15分钟)由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并进行总结。
老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点评。
四、教学工具和资源准备1.电路板和电源作为实验装置(可选)2. PowerPoint或黑板以便做示意图和演示3.案例分析材料和计算练习题纸五、教学评估1.学生在计算练习中的准确率和速度:通过检查学生的练习答案,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解答,评估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如果有实验条件,可以进行实验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际案例分析,扩展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5f421a19e8b8f67d1cb9ce.png)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教学对象分析】中职校的学生朝气蓬勃,关注的是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对电路实际问题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
但他们接受能力和分析能力非常薄弱,对感兴趣的知识只能望洋兴叹。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抽象知识尽量简单化、形象化和趣味化。
如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一次,歌手刘德华在台上唱歌唱的汗流浃背,可惜台下的观众却一点都没有听到刘德华的歌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
教师可把握学生这一心理,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三极管的基本放大电路"是第三章中第二课时。
本章依次讲述了“放大器,三极管的基本放大电路(共发射极电路),具有稳定工作点的分压式偏置电路,共集电极、共基极电路”。
本节内容主要是基本放大电路。
【教学内容】三极管的基本放大电路【知识目标】1.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2.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敏捷性、灵活性等思维。
【教学重点】1、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2、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教学难点】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flash播放器,multisim8.0l软件。
【教学方法】1.用课件分析法2.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总的思路:以教师开场白: 举一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本放大电路组成——由组成中几个元件的功能引入静态工作点——分析静态工作点——讲解例题巩固静态工作点——学生做练习进一步巩固静态工作点——小结——作业.。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教案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4f1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f.png)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教案教案: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掌握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能够利用分析方法进行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二、教学内容:1.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演示一段音乐,引起学生对音频放大器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了解程度。
2.讲解(25分钟)通过投影或板书,向学生讲解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解释并展示电路图。
重点讲解以下内容:(1)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特点:电压放大率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高,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线性放大信号。
(3)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和信号输入、输出的特点。
(4)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增益表达式。
3.分析(2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包括:(1)求解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
(2)计算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阻抗。
(3)考虑电容耦合情况下的频率特性。
(4)分析直流工作点和静态工作点的选择。
4.实验操作(30分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搭建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
包括以下实验内容:(1)根据给定的参数计算电路元件的数值,并进行元件的选择和安装。
(2)观察输出波形,并测量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特性。
(3)调试电路,使其达到理论预期效果。
5.总结与评价(15分钟)总结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学习内容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资源:1.投影仪或黑板白板。
2.教学PPT或板书。
3.实验装置和元件。
4.计算器。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表现、实验结果和自我评价的综合评价,评估学生对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分析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和结果,评估其实践能力和调试能力的提高。
基本放大电路 教案
![基本放大电路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1121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b.png)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教案标题:基本放大电路教案目标:1. 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 理解放大电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4. 能够设计并实现基本放大电路。
教学重点: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放大电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 能够设计并实现基本放大电路。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子白板、投影仪、计算机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基本放大电路的概念,与学生一起讨论放大电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5分钟)1. 通过电子白板和投影仪展示基本放大电路的示意图,讲解各个元件的作用和连接方式;2. 详细讲解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信号的放大、输出信号的形成等。
步骤三:示范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实现(20分钟)1.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设计基本放大电路,包括选择元件、计算电阻和电容值等;2. 引导学生参与设计过程,解答学生的问题。
步骤四:小组讨论与实践(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设计并实现相应的基本放大电路;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解决遇到的问题,互相学习和交流。
步骤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代表展示各组设计的基本放大电路,并分享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基本放大电路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基本放大电路,并写出设计思路和计算过程;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预告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其他类型的放大电路,拓宽知识面;2. 提供相关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2. 设计与实现:评估学生设计并实现基本放大电路的能力;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并评估其设计思路和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半导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半导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055b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e.png)
半导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3.实验:利用半导体三极管构建基本放大电路。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半导体三极管的概念和作用,和学生一起思考半导体三极管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0分钟)2.1.引入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表示,解释其由三个半导体材料构成的特点;2.2.介绍半导体三极管的三个结:发射结、基极结和集电结;2.3.描述半导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截止区、饱和区和放大区的区别。
3.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40分钟)3.1.介绍基本放大电路的概念和作用;3.2.引入电流放大倍数和电压放大倍数的概念;3.3.讲解共射放大电路和共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3.4.教授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包括选择电阻值和计算放大倍数。
4.实验(30分钟)4.1.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半导体三极管和元器件,构建基本放大电路并测试其放大性能;4.2.实验步骤:a.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半导体三极管、电阻、电源等;b.按照电路图连接元器件;c.接通电源,调整电阻和电压,观察输出信号;d.测量输出信号的放大倍数;e.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
五、小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半导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六、作业(10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研究其中一个关键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并写一份报告。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教案说课讲解
![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教案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5a3a8343186bceb18e8bb4d.png)
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教案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集电摄2.分类:(1)按内部基本结构不同:NPh型和PNP型。
PNP型和NPN型三极管表示符号的区别是发射极的箭头方向不同,这个箭头方向表示发射结加正向偏置时的电流方向。
(2)按功率分:小功率管、中功率和大功率管。
(3)按工作频率分:低频管和高频管。
(4)按管芯所用半导体材料分:锗管和硅管。
目前国内生产硅管多为NPN®(3D系列);目前国内生产锗管多为PNP®(3A系列)。
(5)按结构工艺分:合金管和平面管。
(6)按用途分:放大管和开关管。
二、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一一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1.三极管各电极上的电流分配【原理】载流子的特殊运动(NPN):发射区向基区扩散电子;电子在基区的扩散和复合;集电区收集电子【电流放大作用】⑴l c I B且I C I B;(2)I E I C I BP 集电区N 集电区c基討基1kP F发射stB Lx r N 发肘区B O--樂电绪E占发射根、发射酪?C(1)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实质上是用较小的基极电流信号 控制集电极的大电流信号,是“以小控大”的作用。
(2要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必须保证发射结加正向偏置电 压,集电结加反向偏置电压。
2、三极管的基本连接方式1).共发射极电路(CE :把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公共端子<AoBo2).共基极电路(CB :把三极管的基极作为公共端子3).共集电极电路(CC :把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公共端子1.输入特性曲线输入特性:在U CE 1V 且为某定值时,加在三极管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 BE 和它产生的基极电流I B 之间的关系。
与二极管的正向伏 安特性曲线相似。
三、三极管的特性曲线4\ 4V03 VI(L7V -K0.7V-*)00放大饱和【制n测却故丸电塔申犬只品像管的直沆电僅摘上*图所杀.^HQ申厲出萱子* 并牛科現期它门矍睦骨还是當骨.解範步肆;⑴确定三械醫n于放大状花⑵确定三个电极(3)«定三械置为硅曹还是蜡管(4}确定为何种类型PNPJo PNP b!uw NPlScAis本课小结:三极管有硅管和锗管两种,硅管和锗管均有NPN型和PNP型两类。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a192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4.png)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掌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3.掌握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测量方法;4.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1.三极管的概念和结构;2.三极管的工作原理;3.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测量方法;4.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5.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应用。
三、教学重点:1.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测量方法;3.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难点:1.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1.引入放大电路的概念;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放大电路吗?3.学生回答。
(二)学习三极管的概念和结构(15分钟)1.展示三极管的实物图,并简要介绍其结构;2.学生观察三极管,了解其结构;3.解释三极管的引脚功能。
(三)学习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0分钟)1.展示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原理图;2.以NPN型三极管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3.以电流流动的方式讲解三极管的工作过程。
(四)学习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测量方法(20分钟)1.介绍三极管的常见参数,如放大倍数、输出电阻等;2.讲解如何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3.展示测量三极管参数的仪器,实际操作演示。
(五)学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15分钟)1.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放大电路;2.讲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3.展示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如共射放大电路,并通过示意图进行讲解。
(六)了解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应用(20分钟)1.介绍三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和共集放大电路;2.分别讲解三种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3.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认为在哪些场合下可以使用这些电路?(七)小结与反思(5分钟)1.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2.提问:你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吗?3.学生回答。
六、教学资源:1.三极管实物图;2.三极管工作原理原理图;3.测量三极管参数的仪器;4.放大电路示意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高教版)(中职教育).doc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高教版)(中职教育).doc](https://img.taocdn.com/s3/m/6fd3bcdfde80d4d8d05a4f65.png)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本章内容简介本章首先讨论半导体三极管(BJT )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随后着重讨论BJT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即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放大电路。
内容安排上是从共发射极电路入手,再推及其他两种电路,并将图解法和小信号模型法,作为分析放大电路的基本方法。
(一)主要内容:◊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静态工作点Q的不同选择对非线性失真的影响◊用H参数模型计算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的工作原理◊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二)教学要点:从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入手,重点介绍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动态参数(电压增益、源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H参数等效电路及其应用。
(三)基木要求:◊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了解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分类◊掌握用图解法和小信号分析法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工作情况◊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掌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及各元件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2.1半导体三极管(BJT)2.1.1BJT的结构简介:半导体三极管有两种类型:NPN型和PNP型。
结构特点:发射区的掺杂浓度最高;集电区掺杂浓度低于发射区,且面积大;基区很薄,一般在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且掺杂浓度最低。
2.1.2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是在一定的外部条件控制下,通过载流子传输体现出来的。
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i B =(l_Q )x* a1-a 2.三极管的三种组态共发射极接法,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 表示。
共基极接法,基极作为 公共电极,用CB 表示。
共集电极接法,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C 表示。
q =必耳=«厶=厶/⑴《)BJT 的三种组态4. 放大作用综上所述,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主要是依靠它的发射极电流能够通过基区传 输,然后到达集电极而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基本放大电路第一节放大器概述基本放大电路也叫放大器,它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微弱的电信号(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进行有限的放大,得到需要的电信号。
一、放大器的基本概念放大器输入端输出端1、特点1)输出信号的功率比输入信号的功率要大此时我们说电子信号得到了放大2)输出信号的波形与输入信号的波形要相同即信号不产生失真2、组成有源器件:三极管场效应管等无源器件: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3、基本要求1)足够的放大倍数2)一定宽度的同频带信号围的频率应得到同样的放大3)非线性失真小由于非线性元件引起的波形畸变叫非线性失真4)工作要稳定各项参数不随工作时间、环境而改变,同时放大器本身不产生自激信号5)输入信号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不能超过放大器的最大允许值否则会损坏放大器6)放大器允许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最大功率应小于由电源提供给放大器的功率。
二、三极管的连接方式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共基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特点: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信号从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公共端为发射极 共基极放大电路:信号从发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公共端为基极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信号从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公共端为集电极输输R4输出举例:信号上图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右图为电路图的另一种画法,其中的“⊥”为公共接地,是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零参考点,称为接地端。
各元件的作用:C1、C2:C1为输入信号耦合电容,为输入信号提供交流通路;C2为输出信号耦合电容,为输出信号提供交流通路。
它们同时起隔断直流作用,避免影响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R1、R2:基极偏置电阻,电源电压经这两个电阻分压给基极提供偏置电压,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导通状态。
R1叫上偏电阻,R2叫下偏电阻。
它们一般为几千欧姆。
Rc叫集电极供电电阻,它起两个作用,其一是将放大的电流信号转为电压信号,其二是电源Vc通过它给集电极供电,使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
其阻值一般为几欧姆~几千欧姆。
R e为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其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
C e为发射极交流旁路电容,其作用是提高交流信号的放大倍数。
V 是放大管,起电流放大作用,是放大器的核心元件。
第二节 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 一、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如图,是另外一种基本放大电路形式。
在上图中,V BB 为基极偏置电源,为发射结提供正向偏压;V CC 为集电极直流电源,为集电结提供反向偏压。
这两个电压共同作用,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在右图中,省去了基极电源,由集电极电源V CC 通过R b 分出一部分提供基极电压。
二、放大器电流电压符号使用规定大大 表示直流分量。
如:V B 表示三极管的基极的直流电压;I B 表示基极的直流电流。
小小 表示交流分量。
如:i b 表示三极管的基极的交流电流;u b 表示三极管的基极的交流电压。
大小 表示交流分量的有效值。
如:V b 表示加到三极管基极的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RCV CC小大 表示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的叠加。
如:i B 表示三极管的基极的直流电流叠加有交流电流分量。
即i B =i b +I B 。
三、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1、放大器的静态:当放大器的输入端没有信号输入时所处的状态叫放大器的静态。
当放大器无交流信号输入时,它的工作状态可以由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的直流电压V BE 和基极直流电流I B 、集电极与发射极的直流电压V CE 和集电极直流电流I C 四个参数来确定。
这四个直流参数在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上确定了一个点,这个点就叫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即:静态工作点由上面的四个参数来确定。
在三极管的放大状态中,根据输入特性曲线,发射结电压几乎不变,所以只需要确定其他三个参数。
在右图中, V BE =0.7V (硅管) I B =V CC /R bI C=βI BV CE = V CC - I C R C学生练习:1、在上图中,V CC =12V,三极管β=50,R b =220K,R C =2K ,求静态工作点。
2、右图为另一种具有稳定工作点的共射放大电路,求静态工作点。
V CC2、放大器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放大器在工作时,其基极和集电极的电流、电压值是直流和交流的瞬时值叠加而成,而放大器的核心元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的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所以加在三极管的基极发射结的瞬时电压应大于死区电压,而且要使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如图,当三极管的基极没有V47kΩRb13kΩRCRLC1C2v v ioV CC 10kΩRb2500ΩReCe=12V加静态偏置时的信号处理情况。
此时,输入的交流信号因为负半周使三极管进入截止状态,从而集电极输出的放大的交流信号也只有正半周输出,从而造成严重的失真。
所以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使输入的交流信号处于负半周时三极管也能工作在放大状态从而避免输出波形的失真。
四、放大原理三极管对信号是怎样进行放大的?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图进行说明:图中的C1、C2为输入信号耦合电容和输出信号耦合电容,对交流信号而言相当于短路,所以交流信号电压从基极和发射极间输入,而处理后的交流信号从集电极和发射极间输出。
变化的交流信号电流叠加在基极的静态直流电流上,形成变化的既有交流又有直流分量的基极电流i B(i B=i b+I B),变化的基极电流又使集电极电流发生更大的变化(也既有直流又有交流分量),从而在R C上的压降也在发生相同的变化;而集电极电压v CE=V CC-i C R C,这样往相反方向发生更大变化的交流信号电压从集电极输出。
由上图可以看出,输出电压的相位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刚好相反(输入电压上升到正的最大时,输出电压下降到负的最大),故这种共发射极的单管放大电路称为反相器。
五、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因为放大器放大信号时,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为了分析的方便,常将直流静态量和交流动态量分开来研究,如:分析静态工作点时,只考虑直流量;而计算放大倍数时又只考虑交流量。
所以要会画放大器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1、直流通路的画法直流通路:是放大器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直流电流的流经路径。
因电容的隔直流的特性,将电容视为开路,其它不变。
常用于静态工作点的分析,如下图。
2、交流通路交流通路:是放大器交流信号的流经途径,它是放大器的交流等效电路。
画法:将容量较大的电容视为短路,将直流电源(阻小,可忽略不计)视为短路,其余元件照画。
如下图。
六、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一)放大器常用指标 1.放大倍数(1)电压放大倍数A V 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有效值V O 与输入电压有效值V i 的比值称为电压放大倍数。
A V =iV V O(2)电流放大倍数A i 放大器输出电流有效值I o 与输入电流有效值I i 的比值称为电流放大倍数。
A i =IiI o(3)功率放大倍数A o 放大器输出功率P o与输入功率P i的比值称为功率放大倍数P oA p=Pi2、放大器的增益放大倍数用对数表示叫做增益G,电子技术对增益作如下规定:(1)功率增益将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取对数它的单位为贝尔B,因贝尔单位较大,常用十分之一贝尔——分贝(dB)来度量。
即1贝尔=10分贝(2)电压增益(3)电流增益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 :放大器输入端加上交流信号电压v i,将在输入回路产生输入电流i i。
这如同在一个电阻上加上交流电压将产生交流电流一样。
这个电阻叫做放大器的输入电阻,用r i表示。
在数值上等于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之比。
r i=v i/i i输入电阻也可理解为从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如图3—12左边所示。
这个电阻值越大,则放大器要求信号源提供的信号电流越小,信号源的负担就越小。
在应用中总希望放大器输入电阻大一些。
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 o :是从放大器的输出端(不包括外接负载电阻RL)看进去的交流等效电阻,如图右边所示。
输出电阻越小,放大器带负载能力越强,并且负载变化时,对放大器影响也小。
所以输出电阻越小越好。
4.通频带放大器在放大不同频率的信号时,其放大倍数是不一样的。
通常放大器的放大能力只适应于一个特定频率围的信号。
在一定频率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高且稳定,这个频率围为中频区。
离开中频区,随着频率的升高或下降都将使放大倍数急剧下降。
下限截止频率f L:信号频率下降到中频时的0.707倍所对应的频率叫下限截止频率。
上限频率f H:将信号频率上升使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时的0.707倍所对应的频率叫上限频率.通频带BW:f L与f H之间的频率围称为通频带。
(二)放大器的估算法在分析小信号放大器的工作状况时,常用近似估算法。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例1 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Vcc=12 V ,三极管β=50,其余元件参数见图,试估算静态工作点。
例2 图为另一种具有稳定工作点的共射放大电路,求静态工作点。
V47kΩRb13kΩRCRLC1C2v ioV CC 10kΩRb2500ΩReCe=12V2.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估算(1)三极管输人电阻r be 的估算公式r be =300+(1+β)mAI mVEQ 26 (Ω) 上式中,I EQ 为静态发射极电流,因I EQ ≈I CQ ,所以可用I CQ 代替。
一般,r be 的值在几百欧至几千欧之间。
三极管的输出电阻:一般为几百千欧以上,通常认为∞。
(2)放大器的输人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的估算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r be 和R b 的并联值,即:r i =r be ∥R b一般R b 》r be ,上式可近似认为r i =r be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因三极管输出端动态电阻很大,所以输出电阻近似等于集电极电阻。
r o ≈R C3.放大器放大倍数的估算 如图,因为R b 与r be 并联.则有因R b 》r be ,所以 v i =i b ﹒r be 在输出端有:因为i c =βi b 所以 v o =i c'L R =βi b'L R由于v o 与v i 相位相反,因此 v o =-i c 'L R =-βi b 'L R 根据电压放大倍数A v =iov v ,可算出A v :例3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
设三极管β=50,其余参数见图。
试求:(1)静态工作点;(2) r be (3) A v ;(4) r i ;(5) r o 。
解:(1)静态工作点V BE=0.7V I B=bCCRV=KV27012=44.4uAI C=βI B=50×44.4uA=2.2mAV CE=V CC-I C R C=12V-2.2 mA×3K=5.4V(2)求r ber be=300+(1+β)mAImVEQ26=300+(1+50)mAmV2.226=903Ω(3)求A v(4)求输入电阻r.(5)求输出电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