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点消毒的实施方法
防疫消杀具体实施方案
![防疫消杀具体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833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0.png)
防疫消杀具体实施方案一、入口管理措施为确保防疫消杀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将采取以下入口管理措施:1. 设立专门的检疫点,对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2. 强制佩戴口罩,禁止未佩戴口罩的人员进入。
3. 播放宣传音频,提醒人员保持社交距离,并避免扎堆。
4. 提供洗手设施,并加强洗手指导,确保人员在进入场所之前充分清洁双手。
二、场所消杀措施为保障场所的卫生安全,我们将执行以下场所消杀措施:1. 每日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对常接触的物品和表面进行重点消杀,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2. 使用经认证的消毒剂,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喷洒、擦拭,确保消杀效果。
3. 增加消毒频率,将消毒工作纳入日常保洁的重点工作内容。
4. 配备专业消毒设备,如紫外线消毒灯、喷雾器等,以提高消杀效果。
三、人员防护及培训措施为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防护意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配发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并定期更换。
2. 提供相关培训,包括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应对突发疫情等内容,并定期进行复习。
3. 指定专人负责防疫消杀工作,确保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4. 提供紧急求助热线,当发现可疑症状时,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
四、信息公示和宣传措施为增加公众防疫意识并积极推动防疫消杀工作,我们将做以下宣传措施:1. 制作宣传海报,张贴于场所内外醒目位置,提醒人们注意防疫措施。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防疫消杀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指南,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3. 制作宣传视频,在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播放,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防疫工作。
4. 定期发布防疫消杀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效果公示,提高公众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以上是我们的防疫消杀具体实施方案,为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我们会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并不断优化改进。
防疫消毒具体实施方案
![防疫消毒具体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c53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3.png)
防疫消毒具体实施方案一、环境消毒。
1.办公场所,定期对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等进行消毒,特别是桌面、门把手、电脑键盘、鼠标等经常接触的部位,使用84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2.公共区域,对走廊、电梯、楼梯间等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3.餐饮区域,餐厅、食堂等餐饮区域要求员工做好个人卫生,餐具、餐桌等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二、个人防护。
1.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或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佩戴医用口罩,减少呼吸道飞沫传播。
2.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消毒。
3.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人群聚集,保持与他人一定距离,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三、物品消毒。
1.办公用品,定期对办公用品、文件、资料等进行消毒,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2.公共设施,对公共设施如电梯按钮、门把手、自动售货机等进行定期消毒,减少接触传播的可能性。
3.交通工具,对公司提供的交通工具如班车、车辆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员工出行安全。
四、员工健康监测。
1.体温检测,对员工进行定期体温检测,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并进行相关处理。
2.健康宣教,加强员工健康宣教,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3.疫情报告,员工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向公司报告,避免疫情扩散。
综上所述,防疫消毒具体实施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确保员工健康和公司正常运转。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严格执行防疫消毒具体实施方案,共同抗击疫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医疫环境消毒实施方案
![医疫环境消毒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292b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3.png)
医疫环境消毒实施方案一、环境消毒的重要性。
医疫环境消毒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各种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包括病房、手术室、诊疗室、洗手间、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这些地方是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因此对其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医疫环境消毒的原则。
1.全面性,对医疗机构内的各个角落和物品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确保没有任何死角。
2.针对性,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物品特点,采用相应的消毒方法和药剂,确保消毒效果。
3.规范性,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4.安全性,选择安全、有效的消毒药剂,严格控制消毒药剂的使用浓度和时间,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5.持续性,定期进行环境消毒,确保医疗机构内的环境始终保持清洁、卫生。
三、医疫环境消毒的实施方案。
1.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剂,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物品特点,选择适合的消毒药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等。
2.制定消毒操作规程,针对不同的环境和物品,制定详细的消毒操作规程,包括消毒药剂的使用方法、浓度、接触时间等。
3.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操作培训,提高其对消毒工作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4.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医疗机构内的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医疗机构内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消毒知识宣传,提高大家对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
四、医疫环境消毒的效果评估。
1.定期抽样检测,定期对医疗机构内的环境进行抽样检测,评估消毒效果。
2.患者感染率监测,监测医疗机构内患者的感染率,评估消毒效果。
3.医护人员健康状况监测,监测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评估消毒效果。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和效果评估,可以有效提高医疫环境的消毒工作质量,保障医疗机构内的环境卫生,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重视医疫环境消毒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共同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防疫消毒消杀工作实施方案
![防疫消毒消杀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722f0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5.png)
防疫消毒消杀工作实施方案随着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爆发,防疫消毒消杀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都加强了防疫消毒消杀工作的实施。
本文主要介绍防疫消毒消杀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主要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公众的主体作用,按照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的原则,落实分类防控措施,守好安全防线,按照不同场所、不同对象、不同环境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和消杀计划。
二、工作重点1. 全面加强消毒消杀针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商场、超市、餐饮单位、居民楼等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和定期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应该采取专业消毒机构、专职消毒人员,严格按照消毒工作程序和消毒规范实施。
2. 建立健全防疫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防疫管理体系,明确各种场所防疫措施的责任主体,制定相应的防疫计划和应急预案,建立防疫督查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动态了解疫情信息,做到科学应对、精准管理、全面覆盖。
3. 充分发挥公众的自我保护作用加强公众防护意识和健康教育力度,引导公众自觉配合,以“预防为主、防控联动”为核心,普及正确的防疫知识,掌握科学的个人防护方法,做好个人卫生、室内通风、安全出行等方面的防疫措施,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工作。
4. 做好医学观察和隔离工作对于疑似和确诊患者,以及与其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坚持“发现一例、隔离一个、确诊一个、治疗一个”的原则,按照规定流程,要求其接受隔离和医学观察,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5. 加强信息宣传加强疫情信息的宣传,吸取国内、国际疫情防控经验,及时向公众传递疫情信息和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疫情防控观念,激发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抗疫的合力。
三、工作措施1. 公共场所消毒消杀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和消杀,包括地面、墙壁、门窗、桌椅、手把手、空气净化等,考虑到区域和对象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消杀措施,确保病毒得到有效消除。
学校传染病疫情处置消毒方法
![学校传染病疫情处置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4e6dd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1.png)
学校传染病疫情处置消毒方法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学生们在相对集中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
一旦出现传染病疫情,及时、有效的消毒措施对于控制疫情的扩散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学校传染病疫情处置中的消毒方法。
一、消毒前的准备工作1、人员培训负责消毒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消毒药剂的使用方法、浓度配比、个人防护等知识。
2、物资准备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可能发生的疫情情况,储备充足的消毒药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75%酒精等;消毒器械,如喷雾器、抹布、拖把等;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3、制定消毒计划明确消毒的区域、对象、时间、频次和方法,制定详细的消毒计划。
二、常见的消毒方法1、物体表面消毒(1)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场所的桌椅、门窗把手、电脑键盘、鼠标等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一般有效氯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 30 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2)食堂的餐桌、餐具等,可采用高温煮沸消毒或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餐具煮沸消毒时间应不少于 15 分钟,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有效氯浓度为 250mg/L,作用时间 30 分钟。
2、空气消毒(1)自然通风是最简单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
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场所应每日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2)在疫情期间,可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但使用时应注意人员离开,避免紫外线对人体造成伤害。
照射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3)也可使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进行稀释和操作,消毒后应通风换气。
3、地面消毒学校的走廊、楼梯、操场等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拖地消毒。
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作用时间 30 分钟后用清水拖净。
4、卫生间消毒卫生间的马桶、洗手池等,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作用时间 30 分钟。
卫生间的地漏应定期倒入适量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标本采集及疫点消毒方法
![标本采集及疫点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599fd47c1cfad6195fa7d6.png)
标本采集及疫点消毒方法1 标本的采集方法咽喉标本要用棉拭子在膜上和白斑或炎症区反复抹擦;棉拭子要转动轻压,如果有膜,则将膜边挑起,使棉拭子尽可能达到处于深部的白喉杆菌聚集处。
对于鼻标本,将棉拭子插进鼻孔的远端,沿着鼻腔轻轻插入拭子,自中鼻甲的下面一直到咽壁;遇到阻力时不要强力捅过。
在皮肤或其它病变部位用拭子采样之前,要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去除结痂,棉拭子要紧密地贴进病变处。
实验室一旦收到标本应立即接种到特殊培养基,不应耽误。
2 疫点消毒实施方法2.1消毒原则2.1.1及时开展消毒工作:为减少传播机会,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小时内,农村应在12小时内落实消毒措施。
2.1.2消毒范围的确定:应以白喉病人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
2.1.3消毒持续时间:应以白喉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
2.1.4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为依据。
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的污染。
2.1.5对疑似白喉病人的疫点消毒:按确诊白喉病人的疫点进行消毒处理。
2.2 疫点的随时消毒2.2.1医疗机构的防疫人员接到患者诊断与消毒通知单后,应立即到疫点指导随时消毒,必要时提供所需消毒剂和器械。
2.2.2在病家,随时消毒由病人的陪伴或病人所在单位派人进行;在医院,随时消毒由医院安排专职人员进行。
2.2.3交给病家使用的消毒剂,应标明名称和使用方法。
2.2.4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
“三分开”:分住室、分饮食、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消毒呕吐物和排泄物、消毒生活用具、消毒双手、消毒衣服、被单、消毒患者居室、消毒生活污水。
2.2.5病人的陪伴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的卫生防护。
特别在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
2.2.6消毒指导人员与负责随时消毒人员,应共同填写疫点消毒工作记录,及时上报。
必要时,采样进行消毒效果检测与评价。
2.3疫点的终末消毒2.3.1消毒的执行在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医院防保医生负责进行终末消毒。
疫情消毒消杀实施方案通用15篇
![疫情消毒消杀实施方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948b7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3.png)
疫情消毒消杀实施方案疫情消毒消杀实施方案通用15篇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疫情消毒消杀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疫情消毒消杀实施方案1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精神,统筹做好学校开学期间疫情防控消杀消毒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学校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落实消毒消杀责任学校按照就近负责,便利管理的原则对全校各校区来划分消毒消杀责任区。
二、消毒消杀时间安排(一)开学前消毒消杀工作20xx年9月19-20日,各责任区域负责单位负责组织相关物业单位等集中对各责任区域室内室外公共区域进行统一环境卫生环境清理和消毒消杀。
(二)开学后消毒消杀工作各责任区域负责单位组织物业服务管理单位每周一次,集中对公共楼道、通道、绿化带、垃圾中转站、垃圾桶、下水管网进行蚊虫孳生地消杀工作,并填写《消杀服务过程记录》。
日常传染病预防性消毒消杀工作。
各责任区域负责单位组织物业服务管理单位每天至少一次,对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等按照消毒消杀方法进行消毒,相关废弃物进行有效消毒处理。
三、一般消毒消杀方法及要求1、日常通风换气。
学校所有办公区域、实验室、教室、活动场所及宿舍室内每天至少两次开窗通风换气,每次至少0.5小时,以提高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频率。
教学区、体育馆、生活园区(含家属院)、实验室等场所消杀基本要求。
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勤开门窗通风换气,无开窗条件的环境,开启空调新风系统强排以增加换气次数。
每日应提前对以上区域内的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场所的设施、设备进行清洁消毒,使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后,清水擦净。
校内各实验室要把消毒工作贯穿实验全过程,结合实际情况用75%浓度的酒精对实验器械(如镊子、玻璃器皿、培养皿、实验台等)进行消毒。
疫点疫区处理方法
![疫点疫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b5db9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d.png)
霍乱传染病的疫点疫区消毒对象及方法认真做好疫点疫区的消毒工作,特别是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环境,物品、饮用水等进行消毒处理。
疫点疫区内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一、随时消毒1.排泄物、呕吐物:按1体积吐泻物加1/5体积漂白粉搅拌均匀,消毒120分钟;盛排泄物、呕吐物的容器用有效氯500mg/l浸泡120分钟。
2.餐具:用有效氯250mg/l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
3.残余的需要消毒的食物:按1份食物加1/5体积的漂白粉搅拌均匀后消毒120分钟,或有效氯500mg/l澄清液浸泡2小时,或煮沸20分钟。
4.对需要消毒的衣服、被单:用有效氯125mg/l溶液浸泡30分钟、250mg/l碘伏浸泡30 分钟或煮沸20分钟。
5.地面、家具、墙壁以及运送病人的交通工具等:用0.2%的过氧乙酸喷雾作用30分钟或 3%的甲酚皂溶液喷雾、擦拭或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喷雾作用60分钟。
6.对垃圾、厕所:用3%--5%甲酚皂溶液或有效氯500mg/l澄清液喷雾或洗刷。
7.疫点内的井水消毒,使用含氯25%--35%的漂白粉,所加的克数按加氯量3g/m3标准计算,计算公式是加氯量(g)=加氯量(mg/l)X水量(m3)/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 {园井水量(m3)=水深(m)X[水面直径(米)2]X0.8;方井水量(m3)=水深(m)X水面长度(m) X水面宽度(m)};缸水消毒,按每50公斤水加漂精片1片。
将漂白粉精片研碎后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倒入缸内搅拌,30分钟后使用。
二、终末消毒1.首先向病人家属解释消毒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请病人家属配合开展工作,然后了解发病时居住和活动的房间、触及物品以及吐泻物污染区域,将未受污染的并且不能进行消毒的物品进行遮掩或转移。
2.消毒前需要穿戴好个人防护服和手套。
消毒时先灭苍蝇、嶂螂,然后按由外向内的顺序,喷雾或擦拭消毒门把手、地面、墙壁、家具、厕所等处;从不同房间以及最后退出时,边退边消毒经过的地面。
疫情防控清洁消毒方案
![疫情防控清洁消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1688c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f.png)
疫情防控清洁消毒方案•相关推荐疫情防控清洁消毒方案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疫情防控清洁消毒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疫情防控清洁消毒方案1(一)组织领导。
1.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
住宿企业负责人全面负责防控工作,制定并实施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划片分区,责任到人。
建立企业内的感染控制与隔离制度、流程并组织实施。
积极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疫情防控指导要求。
建立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确保通讯畅通。
通过公告、电话、短信(微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向进入酒店的住客、访客提供疫情防控安排和相关服务通知。
与省、市(州)、县(市、区)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建立长效联络机制。
(二)人员管理。
2.强化员工管理。
建立员工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应加强员工网格化管理,建立每日主动报告制度,对密切接触家人、亲戚及居住小区进行摸查;外出风险地区必须提前上报,返回本地后应立即提交核酸检测报告并进行14天的自我隔离后方可返岗;员工上岗前进行体温测量,出示健康码,开展健康摸排,及时进行手部消毒;工作期间,落实好个人防护,戴好一次性防护口罩,建立员工健康建档记录。
不用或减少雇佣外包小时工,如不得不雇佣,应固定人员。
有以下任意一种情况者要禁止进入酒店内部或立即停工:15日内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疫区人员;与已确诊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人员;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有其他疑似症状。
3.做好住客访客管理。
建立住客、访客管理制度。
住客、访客到店需按照当地政府防疫要求,出示健康码,进行体温测量和手部消毒,提醒进入酒店的住客、访客、餐饮用餐人员佩戴口罩,在总台等人员易聚集区域划设“一米线”。
在公共区域、客房内应摆放明显的消毒等防疫措施宣传标语。
对住客、访客出现发烧37.3度以上的,要有专门的应急预案,并暂时将客人安排进入指定房间隔离,按规定上报。
学校疫情消毒实施方案
![学校疫情消毒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7564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7.png)
学校疫情消毒实施方案一、消毒范围。
学校疫情消毒的范围包括教室、办公室、食堂、图书馆、宿舍以及公共走廊和楼梯等区域。
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消毒方式和频率。
二、消毒频率。
1. 教室和办公室,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消毒,特别是在课间和下班后进行彻底消毒。
2. 食堂,每天进行多次消毒,特别是在用餐高峰期后进行彻底消毒。
3. 图书馆,每天进行一次消毒,重点消毒阅览区、借阅区和自习室。
4. 宿舍,每天进行一次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和卫生间。
5. 公共走廊和楼梯,每天进行多次消毒,保持通风和干净。
三、消毒方式。
1. 通风消毒,每天上午和下午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 喷雾消毒,使用消毒喷雾对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区域进行喷洒消毒。
3. 清洁消毒,对桌椅、门把手、窗户、地面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进行清洁消毒。
4. UV紫外线消毒,利用UV紫外线消毒设备对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消毒。
四、消毒人员。
学校将组织专业的消毒人员进行疫情消毒工作,确保消毒操作规范、到位。
五、消毒物品。
学校将配备必要的消毒物品,如消毒液、消毒喷雾、消毒湿巾等,以确保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监督检查。
学校将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组,对疫情消毒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七、宣传教育。
学校将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加强师生员工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大家的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八、紧急预案。
学校将制定疫情消毒的紧急预案,一旦发现疫情疑似病例,将立即启动紧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和消毒。
总之,学校将严格执行疫情消毒实施方案,全力保障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配合,共同努力,共同抗击疫情,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疫点及隔离点消毒工作要点
![疫点及隔离点消毒工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c7aa2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d.png)
疫点及隔离点消毒工作要点一、由消毒工作组指派专业人员进行消毒。
二、进入疫点前首先用有效氯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喷洒消毒,建立消毒通道。
三、室内空气。
可选择5000mg/L 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按产品说明书)等消毒剂,按20mL/m3 用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法进行消毒。
也可采用经验证安全有效的其他消毒方法。
四、地面、墙壁。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
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有效氯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不耐腐蚀的地面和墙壁,也可用2000mg/L 的季铵盐类消毒剂喷洒或擦拭。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2 ~ 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
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 分钟。
五、物体表面。
家居用品和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等高频触摸部位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
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用有效氯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也可用2000mg/L 的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 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六、衣服、被褥等纺织品。
在收集纺织品时做好个人防护,动作尽量轻柔,应避免产生气溶胶。
有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污染物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 分钟;或用有效氯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1000mg/L 的季铵盐类消毒剂浸泡30 分钟后,按照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进行洗涤消毒30 分钟,保持500mg/L 的有效氯含量。
怕湿的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或干热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七、冰箱及冷冻食品。
冰箱外表面消毒参照“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内壁消毒采用低温消毒剂,或待冰箱内温度恢复常温后参照“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消毒灭源工作实施方案
![消毒灭源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4c3c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f.png)
消毒灭源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蔓延,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为了有效控制疫情传播,消毒灭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消毒灭源工作方案,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明确消毒灭源工作的重点任务、具体措施和实施要求,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传播和感染风险。
三、工作内容。
1. 对象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医疗机构、交通工具、生活服务场所等各类场所和环境。
2. 工作原则。
(1)科学合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消毒灭源工作方案,确保消毒效果。
(2)全面覆盖,对各类场所和环境进行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确保病毒无处藏身。
(3)分类施策,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和风险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消毒措施,确保消毒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3. 工作措施。
(1)定期消毒,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高风险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2)重点防控,对医疗机构、隔离点等重点场所,加强消毒力度,确保医疗环境安全。
(3)个人防护,加强对人员的个人防护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四、实施要求。
1. 资金保障,各地政府要加大对消毒灭源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消毒工作的顺利实施。
2. 人员保障,各单位要加强对消毒人员的培训和防护,确保消毒工作人员的安全。
3. 监督检查,各级疫情防控部门要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消毒工作的全面落实。
五、总结。
消毒灭源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有效控制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严格落实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共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点消毒程序
![疫点消毒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31709d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2.png)
六步洗手法-图解 •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六步洗手法 - 注意事项 • 1、用流水洗手。 • 2、每个步骤搓洗时间不少于15秒,每个部位揉搓5-6次。
• (二)脱摘顺序: • 步骤1:脱下鞋套或胶鞋,带手套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 步骤2:脱掉防护服和手套,从里面往外翻卷,将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 步骤3:进行手卫生。 • 步骤4:从后往前摘下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如重复使用放入消毒液中,否则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 步骤5:从后往前摘下口罩,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口罩表面和面部。 • 步骤6: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 步骤7:洗手、消毒。
六步洗手法 - 步骤
• 第一步,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揉搓; •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两手交换进行; •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 第四步,半握拳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两手交换进行; •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两手交换进行; •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揉搓,交换进行。
• 13.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
• 14. • 15. • 16.离开病家前,嘱让病家在达到消毒作用时间后开窗通风,擦拭打扫。
• (1)出发前,要检查应携带的消毒工具是否齐全无故障,消毒剂是否足够。 • (2)应主动取得病家合作和相关人员的配合。应尽量采用物理法消毒。在用化学法消毒时应尽量选择
新型冠状病毒疫点消毒工作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疫点消毒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1a2d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5.png)
新型冠状病毒疫点消毒工作方案为指导和规范新型冠状病毒疫源地消毒工作,提高全市传染病消毒处置能力,防控疫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结合疫情特点,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消毒原则1、消毒范围与对象通常情况下,医疗机构、学校等各类机构应做好预防性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应对病人居住的场所、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进行随时消毒,当传染源痊愈或离开时疫点后进行一次彻底的终末消毒,做好对环境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
2、消毒方法的选择针对消毒对象和消毒现场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对疫源地进行化学消毒时应选用含氯类、过氧化物类等高效消毒剂或复合双链季铁盐类消毒剂,按照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
二、个人防护要求对疫点或疫区进行终末消毒时需要进行二级防护,防护要求为一次性连体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N95)口罩、防护眼镜或面屏、一次性手套(乳胶或丁睛)、一次性脚套、一次性使用工作帽、长乳胶手套。
每次接触后立即洗手和消毒。
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源地消毒1、室内空气(1)疫情爆发时,空调系统应停止使用,并加强室内外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
无法通风的空间受到污染后,应重点进行空气消毒。
消毒方法如下: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毫升(I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1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或3~5%过氧化氢溶液(20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60min后开窗通风;也可使过氧化氢借助器械雾化或汽化进行空间消毒,使用按照厂家说明书执行。
(2)可使用紫外线灯(1.5w∕m3)照射60min消毒。
2、地面、墙壁(1)消毒时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使用有效氯含量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复合双链季链盐类消毒剂(按厂家说明书使用)。
防疫点消毒工作制度
![防疫点消毒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ef7af1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9.png)
防疫点消毒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防疫点消毒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实行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定期定时、定量定质的要求。
第三条防疫点消毒工作应当由专门的消毒队伍负责,实行责任制,做到专人负责、专业指导、精准施策。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防疫点消毒工作的领导,保障消毒工作的物资和技术支持,确保消毒工作落到实处。
二、消毒对象和范围第五条防疫点消毒对象包括: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家庭等。
第六条防疫点消毒范围包括:门窗、墙壁、地面、家具、卫生洁具、空气、食品等。
三、消毒方法和频次第七条消毒方法应当根据消毒对象的材质、污染程度和病毒种类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如擦拭、喷洒、浸泡等。
第八条防疫点消毒频次:(一)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每日至少消毒一次;(二)居民家庭,每周至少消毒一次;(三)特殊区域和重点部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四、消毒剂的选择和配置第九条消毒剂的选择应当根据消毒对象的材质和病毒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
第十条消毒剂的配置应当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增减浓度。
五、消毒工作的实施第十一条消毒工作应当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行精准施策,确保消毒效果。
第十二条消毒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和技能,做好个人防护。
第十三条消毒工作应当做好记录,包括消毒时间、地点、对象、剂型、浓度、用量、消毒人员等信息,以便追溯和评估消毒效果。
六、监督管理第十四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加强对防疫点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消毒工作落到实处。
第十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防疫点消毒工作的监督,对不履行消毒职责、违反消毒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疫点消毒方法
![疫点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c1516c1ed9ad51f11df207.png)
疫点、疫区消毒方法(1)疫点(区)场所的消毒:①空气消毒:1)15%过氧乙酸薰蒸7ml/m3(5份18%过氧乙酸原液+1份水),消毒剂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薰2小时,然后开窗通风。
或2%过氧乙酸溶液按每立方米8ml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18%过氧乙酸原液112ml+水888ml至1000ml),1小时后开门窗通风。
2)紫外线照射:照射1小时/次,每天2~3次。
3)0.5%过氧乙酸:200ml~350ml/m2或含有效氯2000mg/L(漂精片5片,每片含400mg;灭菌灵10片,每片含200mg)或漂白粉8.4g,(含有效氯25%)。
②水泥墙:100ml/ m2③地面:300ml/ m2,作用1小时。
(2)病人的被单、衣物、餐饮具、日用品等:①煮沸30分钟。
②250mg/L~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漂精片1片/公斤即25片/25公斤水或灭菌灵2~3片/公斤即60片/25公斤水)浸泡30分钟,用清水洗净。
③0.2%过氧乙酸浸泡(12ml/L,300ml/25公斤水,360ml/30公斤水)。
(3)粪便、分泌物、排泄物:漂白粉干粉搅匀30000~50000mg/L(30~50g/L)或用每升20克有效氯消毒液2000ml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1000毫升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克,混匀放置2小时;疫点(区)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每升10000mg 有效氯消毒液,作用60分钟后深埋。
(4)空调防尘网、供风设备: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如有效溴500-1000mg/L的二溴海因或二氧化氯500mg/L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或擦拭消毒。
(5)电话机:0.2-0.5%过氧乙酸擦拭。
(6)电脑键盘:75%酒精擦拭。
(7)居民区垃圾房的消毒:5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消毒片9片,每片含量550mg,或灭菌灵25片或泡腾片10片,每片含450mg)喷洒消毒,喷药量100ml/m2(8)手的消毒:0.5%碘伏溶液或75%酒精擦拭或浸泡1-3分钟。
疫情消杀工作实施方案(10篇)
![疫情消杀工作实施方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80dec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f.png)
疫情消杀工作实施方案疫情消杀工作实施方案(10篇)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
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消杀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疫情消杀工作实施方案1为落实新冠肺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发挥消毒措施在防控工作中的作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科学开展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传播。
二、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科学规范,突出重点、分类实施,长效开展、注重实效。
三、消毒对象(一)医疗卫生机构1.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2.对诊察室和候诊厅的门把手、电话机、床头柜、桌面、凳子、一般诊疗器材、水龙头、污染的墙面、地面等每天消毒1-2次。
3.对病区病房、走廊的地面,护理站台面、公用物品表面、床头柜表面、门把手、电话机、水龙头进行消毒,普通病区每天消毒1次,传染病区每天消毒2次以上。
4.对医院电梯、楼梯等人员经常接触的部位和室内地面每天进行2-3次清洁消毒。
(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1.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2.每天对房间、卫生间、走道、楼梯等场所的门把手、水龙头及环境进行1次消毒。
隔离对象解除观察或转出后,及时对其房间进行消毒。
3.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隔离场所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和粪便污水的消毒处理。
4.物品、家具表面等可能被污染的表面每天消毒2次,受唾液、痰液等污染随时消毒。
5.餐具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6.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当按房间分区专用,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三)核酸采样点1.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2.每次采样结束后对地面、洗手台、水龙头、桌椅表面进行及时消毒。
3.严格按照标准做好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处理。
(四)冷链食品储藏销售场所1.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点消毒的实施方法
1 消毒原则
1.1 及时开展消毒工作:为减少传播机会,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小时内,农村应在12小时内落实消毒措施。
1.2 消毒范围的确定:应以霍乱病人排出霍乱弧菌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
1.3 消毒持续时间:应以霍乱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
1.4 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为依据。
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的污染。
1.5对疑似霍乱病人的疫点消毒:按确诊霍乱病人的疫点进行消毒处理。
2 疫点的随时消毒
2.1医疗机构的防疫人员接到患者诊断与消毒通知单后,应立即到疫点指导随时消毒,必要时提供所需消毒剂和器械。
2.2 在病家,随时消毒由病人的陪伴或病人所在单位派人进行;在医院,随时消毒由医院安排专职人员进行。
2.3 交给病家使用的消毒剂,应标明名称和使用方法。
2.4 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
“三分开”:分住室、分饮食、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消毒呕吐物和排泄物、消毒生活用具、消毒双手、消毒衣服、被单、消毒患者居室、消毒生活污水。
2.5 病人的陪伴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的卫生防护。
特别在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
2.6 消毒指导人员与负责随时消毒人员,应共同填写疫点消毒工作记录,及时上
报。
必要时,采样进行消毒效果检测与评价。
3 疫点的终末消毒
3.1消毒的执行
在当地疾控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医院防保医生负责进行终末消毒。
3.2 消毒程序
3.2.1 消毒人员接到传染病消毒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赶赴疫点开展终末消毒工作。
3.2.2 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3.2.3 消毒人员到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3.2.4脱掉外衣,放在自己带来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
更换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
如用过氧乙酸或含氯制剂时,须戴防护眼镜。
3.2.5 仔细了解患者病前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倾倒或存放的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以确定消毒范围,并根据不同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3.2.6 进入疫点时,应先消毒有关通道。
3.2.7测量污染范围内需消毒的房屋及地面的面积和体积,以及需消毒的污水量。
3.2.8 必要时,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
3.2.9 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水缸盖好,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食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
3.2.10 在关闭门窗前,应先于室内灭蝇,再进行其它消毒。
3.2.11消毒室内地面、墙壁、家具和陈设物品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依次进行。
3.2.12 病人用过的餐具、饮具及污染的衣物可在疫点内进行煮沸或浸泡消毒。
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
作擦拭消毒时,必须反复擦拭2~3次。
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如废弃物等,征得病家同意后进行焚烧。
3.2.13 室内消毒后,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自来水龙头或饮用水井等进行消毒。
3.2.14 对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卫生处理。
3.2.15 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后,先对消毒人员的衣物、胶靴喷洒消毒后再脱下。
衣物脱下,将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
将所用消毒工具表面以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3.2.16 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
3.2.17 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
3.2.18 离开病家前,告诉病家开窗通风,擦拭打扫。
4 消毒人员注意事项
4.1消毒人员在出发前要检查应携带的消毒工具是否齐备无故障,消毒剂是否齐全够用。
4.2 消毒人员应主动取得病家合作。
在消毒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物理消毒方法。
在用消毒剂时应尽量选择对相应微生物杀灭作用良好,对物品损害轻微者。
4.3 消毒人员在消毒过程中,不得吸烟、饮食,更不要随便走出消毒区域。
同时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4.4 消毒人员工作时应认真细致,有条不紊,突出重点。
凡应消毒的物品,不得遗漏。
严格区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勿使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
4.5 消毒完毕后,消毒人员携回的污染工作衣物应立即分类作最终消毒。
清点所消耗的药品器材,加以整修、补充。
填好的消毒记录应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