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XXXX年)

合集下载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一、制度背景行政单位是国家组织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对于保障国家财政运作、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行为,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行政单位财务安全和合规运营而设立的。

二、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2.1 会计基本原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核心是会计基本原则的遵循。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 会计实体原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行政单位应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与其他单位的财务活动相分离,确保财务信息的独立性和真实性。

2.1.2 会计主体中立原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会计人员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必须保持中立立场,不得受到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确保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1.3 会计核算期间一致性原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期间应一致,通常以年度为单位。

所有会计核算的记录和报告都应按照会计核算期间的原则进行,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2 会计核算方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各项财务活动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 记账方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记账方法和程序,明确了各项财务交易的记账核算要求,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2.2 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各类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的建立和使用方法,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并明确了会计凭证的填制和保存要求。

2.2.3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要求,包括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和计量方法,收入和支出的确认规则,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3 财务预算管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强调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1 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程序,明确了预算的编制要求和管理办法,以确保财政运作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一、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政单位的不断增加,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建设日益重要。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指在行政单位内部,根据国家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总称。

下面是本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范文。

二、财务管理制度(一)预算编制制度我单位将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年度预算计划,并根据法定程序进行报批。

预算编制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大部分,要求合理分配和调整预算金额,确保财务安全和经济效益。

(二)预算执行制度我单位将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制度,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合理使用财政资金,严禁超预算或未经批准擅自增加支出。

同时,对于已批准的预算项目,要保证按时完成,并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定期报告。

(三)收支管理制度我单位将建立完善的收支管理制度,确保收入安全、支出合理、账务准确。

收入管理要做到分类管理、及时入账,同时应加强对收入的监督检查。

支出管理要坚持审批制度、支付制度,确保支出项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加强对支出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会计核算制度(一)基础核算制度1. 资产核算:按照行政单位资产分类,建立相应的资产台账和账务登记,确保资产的统一管理和账务的准确。

2. 负债核算:建立负债台账和账务登记,准确记录行政单位的负债情况,确保负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所有者权益核算:建立所有者权益台账和账务登记,并及时记录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二)成本核算制度1. 成本分析:行政单位需按照相关规定建立成本核算报告,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等,以便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2. 差旅费核算:建立差旅费核算系统,严格执行差旅费报销制度,准确记录差旅费的发生和报销情况,进行差旅费的核算。

四、财务报告制度(一)财务报告编制制度我单位将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和月度财务报告,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财务报告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文)导语: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下面是收集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文),欢迎阅读。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单位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

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八条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九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的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监督和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行政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三篇)

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三篇)

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预算是根据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支出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三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

预算年度自每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月____日止,预算的收支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四条我单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财务部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实施。

具有下列职权:(一)具体负责做好当年预算的编制工作;(二)组织实施已经由主管部门审议、批准的年度预算;(三)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会计核算;(四)根据职能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形成预算调整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五)定期向单位主要领导、党工委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根据单位下达的经费指标,制定本部门开支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项经费由各归口职能管理部门配合财务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预算编制第八条预算编制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原则(一)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反映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总貌;(二)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项核实各项收入,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三)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范文为了保障行政单位资金和财产的安全,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完善财务会计制度,本文拟就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探讨并提出实施方案。

该财务会计制度适用于各类行政单位。

一、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1. 依法、公开、透明行政单位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应满足信息公开、公开透明、公正公平等原则,确保权、责、利的合理平衡,做到信息公开和公民监督。

2. 规范、透明、规范、先进财务管理应遵循财务管理规范、透明、规范、先进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规章和规范化管理,推动财务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建设。

3. 安全、稳定、有效财务管理应遵循财务安全、稳定、有效的原则,在合法的基础上,合理保护行政单位的资金、经济利益和财务安全,确保财务管理有效运作。

二、会计核算1. 会计核算基本要素行政单位应按照会计核算基本要素的规定,科学计量,记录会计凭证,分析业务,核算财务情况。

2. 会计核算方法行政单位应根据经济业务活动的实际情况,采用现金基础核算、权责发生制核算的方法,确保制度的确定性、准确性和实时性。

3. 财务会计结算行政单位应根据其经济业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在财务会计核算结束时,进行财务会计结算,确保财务支付和收费遵循规定,基于合同、授权、增值、扣减为基础,调整台账准确无误。

三、财务预算1. 预算编制原则行政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应遵循保证公共利益、保证财务安全、保证合理经济、保证合理支出的原则,合理、公正、透明地进行预算编制。

2. 预算执行管理行政单位根据预算法规定,制定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完善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协同机制和流程管控要求;并根据预算执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执行任务,确保预算执行效果的最大化。

3. 预算评审行政单位执行预算时,应对预算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如:货品质量评估、业务流程评估、成本原因评估等,建议对预算执行效果不合理的并组织整改、追责。

四、财务报告1. 会计报表编制行政单位应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报表,用于表达财务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决策支持等。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多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多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精选多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中直机关,各人民团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行为,我部重新制定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现发给你们。

本制度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

我部1988年制发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行为,保证会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其会计核算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根据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行政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的,为主管会计单位。

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为二级会计单位。

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请你继续关注)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为基层会计单位。

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视同基层会计单位。

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部会计工作。

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行政单位,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销单位”管理。

第五条行政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业务规模、人员编制以及负担的会计工作任务,设置相应的会计工作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并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

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行政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

行政单位的各项资金和财产,均应纳入行政单位会计核算。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及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精准性和规范性,维护行政单位的财务稳定和参加者的利益。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相关会计制度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订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行政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包括财务核算、报表编制、内部掌控、财务监督等。

三、管理标准1. 会计核算•行政单位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告制度,确保报表的真实、完整和精准。

•行政单位应依照业务事项的发生时间,进行日常会计分录的登记和记账,并适时进行账务核对、调整和结账。

•行政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和折旧核算。

2. 财务报告编制•行政单位应依照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年度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和其他财务报告,并适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

•财务报告应真实、完整地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情形、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经过审计机构的审计认证。

•财务报告应遵守会计信息规范,确保报告的精准性和可比性。

3. 内部掌控•行政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掌控制度,明确各个财务活动的权限划分、责任分工和制度流程。

•内部掌控制度应包括财务核算的凭证准备、报表编制和资料保存等方面的要求。

•行政单位应进行内部审计,对内部掌控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并适时矫正和完善制度。

4. 财务监督•行政单位应指定专门的财务监督部门或财务监督人员,负责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审计。

•财务监督应包括对资金收支、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审查,发觉问题适时报告和整改。

•行政单位应搭配相关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供给必要的财务资料和帮助工作。

四、考核标准1. 会计核算•核算精准性:核算凭证、账簿记录的精准性。

•日常账务处理适时性:会计分录的登记和记账的适时性。

•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的盘点和折旧核算的精准性。

•财务报表的精准性:年度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和其他财务报告的编制精准性。

2024年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单位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

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八条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九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的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监督和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行政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全部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等。

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范本

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范本

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范本一、总则为加强行政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财务会计制度,维护行政单位财务会计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真实性,特制定本财务会计制度。

二、会计基础1.会计核算对象:以行政单位为核算对象,明确行政单位的组织形式、管理范围和职能部门,记录、核算和报告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业务活动。

2.会计主体:行政单位负有全面、独立的财务会计责任,必须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组织开展财务会计工作。

3.会计期间:会计年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期,但不得超过30天。

三、会计核算1.会计账簿: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建立并使用适合行政单位特点的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等,并定期进行核算。

2.会计核算基本原则:(1)收入凭据原则:收入依据具体项目的相关凭证,包括发票、收据、合同等,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费用核算原则:费用要按照规章制度和财务预算进行核算,确保费用支出符合规定,并通过凭证有据可查。

(3)借贷平衡原则:会计核算要保证借贷的平衡,确保资产负债表完全平衡。

(4)货币计量原则:会计核算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及时确定各项经济业务的货币金额。

四、财务管理1.财务预算:行政单位每年都要编制财务预算,根据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和财政预算,制定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2.财务报告:行政单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编制财务报告,包括财务状况报告和综合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并及时向上级单位报送。

4.财产管理:行政单位财产要建立档案,并进行分类、编号、盘点等管理,确保资产不丢失、不损坏,并定期进行折旧等核算。

五、财务会计监督1.财务会计监督是财务会计制度良好执行的关键,行政单位内部要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内部审计机构,对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

2.监督部门要加强对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对财务会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财务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

六、附则本会计制度的解释权归行政单位财务会计部门所有,如有需要,行政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并在修订前进行全员培训和告知。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概述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管理部门直接管理,从事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单位。

会计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主要负责记录、核算和报告有关财务信息。

本文将从会计核算对象、基本会计制度、会计报告等方面介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会计核算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对象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支出、成本和费用等。

其中,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投资等;负债包括应付账款、预收款项、长期负债等;权益包括资本金、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专项资金、票据收入等;支出包括职工工资、房屋管理费、水电费等;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无形资产等;费用则包括办公费、业务招待费等。

三、基本会计制度(一)会计基础制度会计基础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的管理、会计账簿的设置和记账办法的规定等。

在货币资金的管理中,需要规定收款、付款的方式及程序,以及收、付款凭证的管理规定。

会计账簿的设置应基于账务一致性和简便性的原则,同时应根据单位的管理特点和资料情况进行分类。

在记账办法的规定中,需要注重会计凭证的规范化处理。

(二)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成本和费用等进行核算的规定。

包括收入确认、支出确认和资产、负债、权益的余额确认。

在收入确认方面,需要考虑收入来源、收入的时间和确认的条件等。

支出确认主要考虑支出的定义、支出凭证、支出的时间和确认的条件等。

此外,资产、负债、权益的确认也是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内容。

资产的确认应基于实物和法定要求的确定;负债和权益的确认应基于相关协议和合同的规定。

(三)会计报告制度会计报告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是财务信息汇总和展示的过程,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资产负债表主要揭示单位所拥有的资产、负债和权益情况,是单位财务状况的核心。

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引言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指适用于某某年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是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营利组织在资金活动中产生的经济事务进行登记、汇总、统计、分析和报告的一种会计方法。

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操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

一、制度目的和适用范围1.1 制度目的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报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事业单位财产安全,防范经济风险;•支持决策和监督,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

1.2 适用范围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属于事业单位范畴的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二、会计核算制度2.1 会计核算基础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包括:•会计主体:在事业单位中,会计主体为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全员参与会计核算和报告。

•财务核算基础: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采用财务核算基础,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在公允价值原则和持有成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核算。

2.2 会计科目设置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设立了一套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和费用。

2.3 会计核算流程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流程包括:1.日常务实会计处理:包括日常收支登记、凭证录入、账务处理等;2.月末结账:梳理账务,进行试算平衡、账务调整、准备对账等;3.月度报表编制: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4.年度审计和报表编制:进行年度审计,编制年度报表。

三、会计政策和估计3.1 会计政策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规定了以下会计政策:•记账方法:采用借贷记账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确认时间:以货币发生时间为会计确认时间;•货币计量单位:以人民币为计量单位;•非货币交易:对于非货币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3.2 会计估计某某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允许进行必要的会计估计,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三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三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指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和统一的制度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 法定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2. 统一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对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适用的,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3. 程序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程序和流程,包括预算编制、决算编制、财务报告、财务监督等。

4. 独立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一般企业会计制度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收支核算、资金调度等方面。

5. 透明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强调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公开财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避免财务违规行为,并更好地保护财产权益。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二)是指在我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体系下,专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设计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由国家机关或地方政府委托或授权从事公益、社会管理等活动的法人组织,一般由政府财政拨款资助,其主要特点是以公共利益为宗旨,经营管理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政府机关、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公共教育机构等。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会计核算制度:明确会计核算的对象、方法、程序和要求,规定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建立和管理等。

2. 财务预算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的内容、程序和要求,明确预算执行的管理措施和责任。

3. 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入库、使用、变动和处置等管理规定,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和折旧等。

4. 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管理办法,包括财务报销、资金计划、资金预算、财务审计等。

5. 财务报告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要求,包括年度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报告等。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依法设立,依法核算,依法管理。

(二)真实性原则: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三)完整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

(四)及时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地反映单位的经济状况。

(五)可比性原则: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应当前后一致,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六)效益性原则:会计工作应当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

第二章会计机构与人员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设立会计机构或者指定会计人员,负责会计工作。

第五条会计机构的主要职责:(一)负责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

(二)负责单位财务状况分析,提出财务管理意见和建议。

(三)负责单位资金收支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四)负责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五)负责单位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报送。

第六条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熟悉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四)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三章会计核算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实行借贷记账法。

第八条会计科目设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九条会计凭证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内容真实、完整。

(二)手续完备、合规。

(三)字迹清晰、规范。

第十条会计账簿的登记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

(二)账簿记录应当清晰、完整。

(三)账簿之间应当相互核对,保持一致。

第十一条会计报表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内容真实、准确。

xx年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模版

xx年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模版

xx年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模版一、会计制度的背景和目的在当前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的背景下,制定适应现代会计理念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会计制度的目的是明确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责和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透明度。

二、会计核算与管理1. 会计核算原则本行政单位将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谨慎、公允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

2. 会计核算期间本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期间为一年,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3. 会计核算内容本会计制度要求对行政单位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进行科目分解和明细分析,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4. 会计核算记录本行政单位要求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记录机制,做到每一笔业务都要有凭证支持,并按照科目的借贷方向进行记录。

5. 会计核算报告本行政单位要求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披露。

三、财务报告与审计1. 财务报告编制本行政单位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并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财务报告披露本行政单位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财务报表的披露,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

3. 内部审计本行政单位将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对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进行审计,并提供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

四、资金管理与预算执行1. 资金管理标准本行政单位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门的要求,制定资金管理标准,并确保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2. 预算执行原则本行政单位要按照年度预算编制的规定,执行预算,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3. 预算控制与报告本行政单位要建立预算控制机制和报告制度,确保预算的严格执行和及时反馈。

五、会计档案管理1. 档案分类管理本行政单位要按照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进行分类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范本5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范本5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范本5篇管理制度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存在物。

建制的存在,都会带有价值判断在里面,从而规范、影响建制内人们的行为。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范本,欢迎大家分享。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范本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单位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的财务活动。

第三条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财务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第五条由县会计中心统一负责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第六条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章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第七条单位财务预算是指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单位财务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八条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标准根据单位特点、发展计划、单位收支状况以及国家财政政策和县财力可能确定。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可以为零。

第九条单位参考以前年度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根据财务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根据单位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编制预算内、外资金和经营服务性捆绑使用的综合财政零基预算。

单位财务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十条单位根据年度单位计划,提出财务预算建议数,报县财政局审批。

第十一条单位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

但是,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不可控因素、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减少支出,对财务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的.,单位通过报请主管部门以及财政局调整财务预算。

2024年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2024年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2024年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指我国于2024年颁布实施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财务决策的科学性,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完善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2024年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一、会计核算制度行政单位按照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核算。

财务会计是指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进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核算和管理。

预算会计是指按照财政预算法和相关财政制度,进行年度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和监督。

二、会计核算方法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现金和确认制。

现金会计主要强调货币资金的核算,确认制是指将收入和费用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计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如政府专户资金等,按照自行核算和独立账务处理的原则进行核算。

三、会计准则和准则适用行政单位会计准则是指行政单位会计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基本准则、会计处理和报告准则。

同时,根据行政单位的不同特点和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适用细则,确保会计准则的正确适用。

四、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是指对行政单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核算和报告的制度。

主要包括年初预算、预算调整、执行决算等制度。

五、财务会计报告制度行政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制度主要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报送、审计和公开的程序和要求。

借助会计信息化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的及时录入和处理,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会计监督和审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监督和审计制度主要包括会计监督和审计的程序和要求。

会计监督主要由财政部门进行,对行政单位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管。

审计由审计机关负责,对行政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4年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规范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2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 会计报表。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 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为记账本 位币。
❖ 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 ,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 (二)一般原则 ❖ 客观性、相关性、 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
性、 收付实现制原则、专款专用原则、 历史成本 原则、重要性原则。
3
二、会计要素
❖ (一)资产 ❖ 资产是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
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 1、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
行存款、暂付款、库存材料等。 ❖ 现金和银行存款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额记账。 ❖ 暂付款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 库存材料是指行政单位大宗购入进入库存,并陆续耗用的行政用
❖ 各项负债应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 1、应缴预算款: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按规定取得的应缴财政预算的各
种款项,主要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款、没收财 物变价款、无主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其他应缴预算的资金等 。行政单位取得的应缴预算款项应当按照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对于 未达到缴款起点或需要定期清缴的,应及时存入银行存款账户。行政单位 的应缴预算款项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规定的缴款方式、缴款期限及其他 缴款要求及时办理缴库。每月月末不论是否达到缴款额度,均应清理结缴 。任何单位不得缓缴、截留、挪用或自行坐支应缴预算款项。年终必须将 当年的应缴预算款项全部清缴入库。 ❖ 2、应缴财政专户款:行政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 金。 ❖ 3、暂存款: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待结算款项 。各种应缴款及暂存款项应及时清理并按规定办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20文档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20文档

2020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文档Document Writing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单位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

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八条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九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的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范文(3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范文(3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一、目的和依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财务的科学运作。

本制度依据《会计法》、《行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编制、资金管理、账务核算、财务报表等内容。

第二章预算编制与执行一、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编制年度预算,明确收入、支出项目和金额,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二、预算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超支或挪用资金。

对于预算外收入的使用,应征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第三章资金管理一、资金收入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原则,按照财务制度与有关部门签订协议,明确收款方式和时间。

二、资金支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支付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或相关文件规定进行,确保支付的合法性和及时性。

三、资金监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制度,对资金的收入、支付、使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利用。

第四章账务核算一、会计凭证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经济业务情况,按照会计准则编制会计凭证,准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和责任归属。

二、账簿记账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建立完整的会计账簿,并按时进行记账和披露。

三、财产登记行政事业单位应对自有财产进行登记,明确财产的种类、数量和价值,并建立相应的登记台账。

第五章财务报表一、会计报表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编制年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二、报表披露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将财务报表报送给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利益相关方,并及时进行披露。

第六章财务监督与审计一、财务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应接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及时提供有关财务资料和情况。

二、财务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接受财务审计,对财务状况和财务业务进行全面、独立的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一、违法行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违法行为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范文《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部于1998年2月6日颁布,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

1988年制发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共十一章,适用于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中直机关,各人民团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制度执行日期根据1998年2月6日财政部财预字[1998]49号文通知精神,《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一章第一条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本制度。

第期。

第八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发生外币收支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汇率折算为人民币核算。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

但编制会计报表时,应该按照编报日期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第九条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第十条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专项支出是行政单位为完成专项或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

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的具体项目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

行政单位收回本年度已列为经费支出的款项,冲减当年的经费支出;收回以前年度已经列为经费支出的款项,增加上年结余,不得冲减当年经费支出。

第四十一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支出按实际支出数额记账。

第八章第四十,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年终转账后,本科目无余额。

4. 本科目应按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分设前汇达对方。

主管会计单位对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拨款,截止12月25日为止,逾期一般不再下拨。

第四十八条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都要及时入账。

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要在年终前全部上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库〔2013〕218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我部对《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49号)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印发给你们,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财政部2013年12月18日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单位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

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八条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九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的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监督和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行政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全部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等。

第十五条行政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十六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行政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对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不同行政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不同行政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七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第三章资产第十八条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前款所称占有,是指行政单位对经济资源拥有法律上的占有权。

由行政单位直接支配,供社会公众使用的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也属于行政单位核算的资产。

第十九条行政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以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行政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政应返还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行政单位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行政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存货是指行政单位在工作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在建工程是指行政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建设工程。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非货币性资产。

第二十条行政单位对符合本制度第十八条资产定义的经济资源,应当在取得对其相关的权利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货币计量时确认。

符合资产定义并确认的资产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第二十一条行政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行政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计量。

以支付对价方式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以及所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等金额计量。

取得资产时没有支付对价的,其计量金额应当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但依法经过资产评估的,其计量金额应当按照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也未经评估的,其计量金额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也未经评估,其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无法可靠取得,所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下同)入账。

第二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金额,应当根据无形资产原价和摊销年限确定。

行政单位对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是否计提折旧由财政部另行规定;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计提折旧的,折旧金额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原价和折旧年限确定。

第四章负债第二十三条负债是指行政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等偿还的债务。

第二十四条行政单位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偿还的负债。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第二十五条行政单位的流动负债包括应缴财政款、应缴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及暂存款项、应付政府补贴款等。

应缴财政款是指行政单位按照规定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款项。

应缴税费是指行政单位按照国家税法等有关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费。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行政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的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等。

应付及暂存款项是指行政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务,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应付政府补贴款是指负责发放政府补贴的行政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给政府补贴接受者的各种政府补贴款。

第二十六条行政单位的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款是指行政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

第二十七条行政单位对符合本制度第二十三条负债定义的债务,应当在确定承担偿债责任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货币计量时确认。

符合负债定义并确认的负债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行政单位承担或有责任(偿债责任需要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的负债,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第二十八条行政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承担的相关合同金额或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第五章净资产第二十九条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第三十条行政单位的净资产包括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其他资金结转结余、资产基金、待偿债净资产等。

财政拨款结转是指行政单位当年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滚存资金。

财政拨款结余是指行政单位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因故终止,剩余的财政拨款滚存资金。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是指行政单位除财政拨款收支以外的各项收支相抵后剩余的滚存资金。

资产基金是指行政单位的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

待偿债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因发生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而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

第六章收入第三十一条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三十二条行政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

财政拨款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第三十三条行政单位的收入一般应当在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进行计量。

第七章支出第三十四条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三十五条行政单位的支出包括经费支出和拨出经费。

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自身开展业务活动使用各项资金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拨出经费是指行政单位纳入单位预算管理、拨付给所属单位的非同级财政拨款资金。

第三十六条行政单位的支出一般应当在支付款项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进行计量。

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支出,应当在其发生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第八章会计科目第三十七条行政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行政单位应当对有关法律、法规允许进行的经济活动,按照本制度的规定使用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行政单位不得以本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作为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经济活动的依据。

二、行政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三、行政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因没有相关业务不需要使用的总账科目可以不设;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行政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本制度规定以外的明细科目,或者自行减少、合并本制度规定的明细科目。

四、按照财政部规定对固定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计提折旧的,相关折旧的账务处理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执行;按照财政部规定不对固定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计提折旧的,不设置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科目。

五、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行政单位不得随意打乱重编本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

第三十八条行政单位适用的会计科目如下:第三十九条行政单位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如下:一、资产类1001 库存现金一、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的库存现金。

二、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并按照本制度规定核算现金的各项收支业务。

三、库存现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取现金,按照实际提取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将现金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将现金退回单位零余额账户,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本科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