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浅析越剧中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珂婉
内容摘要:越剧作为我国戏曲第二大剧种流广泛流行于国内,爱好者众多,曾在二十世纪中期达到鼎盛。
阴柔温婉的女小生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从这一点出发,试图探寻越剧独特的美与魅力。
关键词:越剧女小生美学戏曲
越剧是中国戏曲第二大剧种,发源于浙江嵊州,流行于江浙一带,也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越剧长于抒情,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
在众多经典云集的中国戏曲剧种中,每一类都有自身孕育的文化历史背景和特有的传统风情,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独到之处。
豫剧的酣畅淋漓展现了中原人的大气风范,秦腔的苍劲悠扬展现了西北人的豪爽脾性。
而江南自古有着深厚的文明积淀,独特的方言和淳朴的民风育了昆曲、越剧、淮剧、沪剧等等南方特有的剧种,在百年来的发展和成长中,这些南方代表剧种之间相互融合、互补其长。
又随之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而曾经一度繁荣鼎盛,至今在全国仍拥有广大爱好者的越剧更是以优美婉转的腔调,含蓄而动情的曲词,通俗易懂的情节,流传千古,家喻户晓。
一.以才子佳人为主要题材的越剧剧本故事
钟爱越剧几年来,对这个独特剧种最强烈的感受,始终是它的温婉唯美。
越剧的著名代表剧目有上百出。
“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不无肤浅地概括了诸多越剧剧目故事主题、情节主线。
从当代越剧的四大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便可看出,越剧剧本故事多是才子佳人题材,而且以悲剧见长。
再没有那种戏剧比越剧更令人缱绻悱恻,至性至情,唯美迷蒙了。
越剧的戏词婉约清丽,有道是“越剧如处子,黄梅如村姑”。
越剧戏词不似昆曲略显拟古生涩,也不同于黄梅戏的乡土气息浓厚,她恰似一首淳朴真挚的婉约词,在缠绵曲折的越胡声中向观众娓娓道来。
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演员短短几句唱词就将宝黛初逢的场景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
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骼清奇非俗流。
娴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
还有《梁祝·十八相送》中祝英台的唱段:“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
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白蛇传》中白素贞的唱段:“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愁...”这些都代表了越剧水一样委婉的喝腔,令人听闻仿佛感觉,那声音在江南的乡野市肆间沉浮,在江南的谷场河流上流淌。
让每一个品味过越剧的人情梦缱绻,柔肠百回。
二.越剧之最---阴柔俊美的女小生
越剧的剧本故事和唱词自成一家,但在我看来最能代表越剧特色,能解释越剧迷人魅力的,是其阴柔俊美的女小生。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越剧诞生之初只有男班演员,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女子越剧逐渐兴起形成。
男女角色都由女人扮演的艺术形式,促使越剧在音乐唱腔、表演风格、演出剧目内容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剧种风格的衍变,向典雅优美发展。
这也成就了日后越剧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地位和辉煌。
在中国数百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有男女合演的,有男人演女角,女人演男角的。
但由女人扮演所有男角和女角的却只有越剧女班,后成为祖国戏曲艺苑中独具一格的剧种。
在当时,女班的诞生改变了当时绍兴文戏的发展方向。
女班的表演
风格完全不同于男班。
唱腔更委婉柔和、悦耳动听,表演风格上比男班更飘逸洒脱,在体现人物感情上更细腻缠绵,贴切感人,有非常强的诱人魅力,使观众更加喜爱。
百年越剧,如一只美丽的蝴蝶,一路的飞舞中留下了太多太多美丽的瞬间,在我看来,这其中有很多的瞬间是属于越剧女小生的。
越剧女小生那种独具的俊朗、洒脱和秀美,的确是男小生们无法企及的,这个行当,超越了生活,诗化了人物,把角色的美挥洒到了极致。
中国戏曲“虚拟”、“写意”和“象征”的舞台表演和处理形式,使得女性演员扮演男性角色可以不受任何影响。
女小生并非完全模仿男人表演,强求演员和角色合二为一,而是戏曲演员借助于程式化的表演,从一开始就可以控制自己不要和被表现的人物完全融合在一起,女小生通过站在男性角色的对面去反观,诠释的不是生活中的男人,而是女人眼中的男人,是通过女人的理解来呈现的理想化、艺术化的男人,是女人演给观众看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男人无关,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
当然,这种成功的演绎还需要演员自身具备一定的外在条件和精神气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接通人物,传递出男性角色的神韵。
中国戏曲舞台不存在西方戏剧美学中的所谓“第四堵墙”,在演出中演员和观众是通过相互交流完成一次戏剧活动的。
因此,越剧女小生艺术魅力的展示离不开观众的参与。
或许男性观众喜爱女小生,是因为女人去扮演了舞台上的男人;而女观众喜爱女小生,是因为舞台上的男人是由女人自己自由塑造的,而女人塑造的正是她理想中的男人,这也是女性对自身的一种欣赏与喜爱。
这种“性别错位”单单从形式上就极有意趣,越剧女小生在舞台上的表演,在观众眼中才更显得诗意、空灵、梦幻和飘逸。
越剧的柔美、婉约、清秀正如江南的山水一样,是先天赋予的灵气,女小生这个行当仿佛“在水一方”的佳人,拥有了多方面,多层次,具有立体感的美。
越剧流派纷呈,百花齐放。
在我看来,小生中最具代表特色的当属尹派。
今天的越剧界有“十生九尹”的说法,尹派唱腔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圆、润、糯”三个特点,如同深沉隽永的流水,缠绵温柔的春风。
其情致低回婉转,情感深沉中带有女性特有的妩媚细致的气韵。
起腔尤其独具特色,脉脉含情,温柔细致,柔中带刚。
一声“娘子”,“姑娘”便令人身心沉醉。
在舞台上,女子扮演的男子一个个温柔多情,儒雅潇洒,对着花旦和观众行礼作揖,倾诉衷肠,眼里流动着说不尽的哀恸与动情,如果是换作男子来演,怕是无论如何也没有这样地情如人意了。
不论是在宦海沉浮中悟到功名如纸薄,从此寄情书画的风流才子唐伯虎,还是憨厚老实,在爱情中后知后觉的梁山伯,女子的表演都非常成功,传统剧本中才子型的中国书生男子,尤其是江南才子的风格,在以尹派为代表的越剧女小生那里真可谓是淋漓尽致了。
女子越剧这种独特的美,在于这种性别交互体验的唯美主义的倾向,在其所塑造的形象中,这种美甚至是一种情致,一种唯美主义追求之中的美。
不管是温文而雅的才子,还是落难的公子,落榜的士子,或者悲愤的将领、含冤的贤良,都达到一种或者优美,或者壮美的审美感觉,这些,从越剧《何文秀》、《碧玉簪》、《柳毅传书》、《屈原》等一系列代表戏目中可以体会得到。
甚至连《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这样难以传达的人物,都被越剧女小生们演绎地罕见的成功和到位。
可以说《红楼梦》的所有戏目中,没有哪一个剧种,能像越剧这样适合演绎这样一个题材。
而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贾宝玉的形象,唯有女子所扮演的越剧才塑造的出来。
与之相对的,国粹京剧则是中国戏曲男性饰演女性角色的代表。
梅兰芳大师将“男旦”艺术发展到了巅峰。
由张国荣主演的深受大众喜爱的电影《霸王别姬》很好的将这种艺术美传达给了普通观众。
梅兰芳大师以一介男子之身来扮演女人,不管他程式化的动作再怎么女人,不管他眼神再怎么妩媚传神,他所呈现的人物骨血里却有着阳刚之烈,虞姬拔剑自刎,尤三姐为郎君“玉山倾倒难再扶”,这样的舞台形象都超出了纯粹女人之美。
而越剧女小生演的是男人形象同样也不是用男人的阳刚来演,而是用女人的阴柔来演,不管演员的动作多么男
性化,不管演员穿了多高的靴子多宽的袍子都掩饰不了她眼波中柔情似水的女人味,恰恰是这样,她的人与舞台要塑造的形象形成了一种超出了纯粹男人的极美,这种美,跟京剧男旦的美一样只存在于艺术舞台和童话里,而戏曲则是他们存在的极好的平台和载体。
周总理曾说,在外交活动中他手中有“两台法宝”:茅台酒和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十姐妹”之一的老艺术家,范派创始人范瑞娟老师当年在美国演出后,当观众知道梁山伯竟是个活灵灵的女孩儿时的震惊,绝不压于当年梅兰芳在海外唱《贵妃醉酒》引起的轰动。
一位苏联的艺术家,当场就跪在了其面前,说道:“我真是服了你,服了中国越剧。
”的确,越剧女小生阴柔唯美的声腔与表演艺术,在舞台上行云流水般展示的人间极致的美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在今天的戏剧舞台是无可取代和不可多得的。
三.越剧之美如水长流
越剧具有一种温和秀雅的江南城市化世俗抒情艺术的美学特征,在越剧的发展现状下,我想更需要的是产生更多的在社会深度、人生观念和生命意识等方面具有更深刻思想和感染力的剧本和作品。
幸而一直以来都有众多年轻观众欣赏和热爱越剧,戏迷票友群体年轻化也是越剧区别于中国戏曲其他剧种的一个显著特征。
作为一名普通的爱越人和大学生,将中国戏曲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戏曲,欣赏其中之美是我心底的美好愿望;我也会保持自己的这一份坚持,在生活中用自己的热爱和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