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州市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为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根据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农财字〔2017〕64号)文件精神及潍坊市农业局相关要求,结合青州市农业生产工作实际,制定《青州市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强化统筹协调,注重机制创新、提升培育质量、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构建服务“三农”、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逐步建立常态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努力打造一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的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支持力度,改善培育条件,营造良好氛围。

尊重农民意愿。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通过提升培训质量和宣传引导,调动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立足产业培育。立足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实际,根据产业发展水平和培育对象特点,分类分产业分层次开展培育,强化培育的针对性。

突出培育重点。以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为对象,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领域,以教育培训为重点环节,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三、培育任务

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确定瓜果、蔬菜两个产业,

继续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等三个计划。

1.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根据省农业厅统一安排,培训有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担,负责产业编班和集中开展培训

工作。根据省分配培训计划,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青州市

分校在我市范围内招生并组织落实培训任务。

组织我市2016年遴选的11名青年农场主进行第二年培训,培训工作继续由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担。

2.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根据省农业厅统一安排,组

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即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轮训计划,我市培育100人。

3.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依托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

地(荣成市成山镇西霞口社区居民委员会),遴选村党组织书

记及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种养大户、家族农场主、

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组织和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开展系统集中培训。

三、实施内容

1.选准培育对象。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现代农业从业者。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作为培育对象,优先培育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原则上培育对象年龄不超过55周岁。

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农民,可登录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在线报名;也可向所在镇(街道、开发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或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青州市分校咨询报名。

各镇(街道、开发区)根据培训通知和报名登记表,具体落实到人,并派专人带队参加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班。学员培训后,各镇(街道、开发区)安排其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对参训学员跟踪

指导服务。

2.确定培训机构。现代青年农场主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由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培训管理,青州市分校组织农民参加。

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机构,结合我市农业工作实际,建立一主多元的培育体系,坚持以市农广校公益性培训为主体,农业职业学校、农技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现代示范园区等为补充的方式开展培育。根据我市各农业教育培训单位资质条件,确定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青州市分校为青州市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培训单位。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青州市分校对所承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次编制具体培训计划。主要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农民需求进行编制,并落实培训教材与师资,组织开展培训;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台帐的收集整理,按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检查、验收标准要求,健全培训台帐,详细登记学员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身份证号、培训产业、培训时间、联系电话等情况,并及时报送有关信息;组织发布培训信息,公布培训完成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年底要认真开展自查和检查,对培训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按时报送工作总结。

3.明确培育内容。根据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针对性、实用性和引导性的原则确定培训内容,市农广校

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本地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重点提供种植新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产品贮藏与运输等专项技术培训菜单。征求有关专家、镇(街道、开发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及部分农民意见,确定培训课程,供农民选择重点专题组织开展培训。

按照省农业厅制定的培训规范,开展全产业链技能培训,分两段进行,其中一段重点培训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另一段重点培训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知识,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

4.创新培育机制。遵循我市农业特点和农民教育培训规律不断创新培育机制。根据我市主导和优势产业发展需求,按产业类型组建培训班,统筹培育适应发展需求的各类型职业农民。按照产业周期全过程,实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训,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分段开展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专门机构建设,积极调动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农广校等公益性机构培育主体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机制创新,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参与培育工作。

5.完善信息化手段。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培育,全面提升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