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量关系:单价、速度-教学设计、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2.1 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2.1 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冀教版一、教学背景本课是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三单元《认识价格》中的3.2.1节,本节主要介绍单价、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财务收支、公共设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已经学会了简单数学运算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基本的价格计算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解决价格计算问题的方法;•发现、总结规律,认真思考和实践,提高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养成计划性和规律性消费的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学会自我约束和互相尊重的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总价、数量的概念和含义;•单位换算。
2. 教学难点•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含有小数的计算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通过故事、图片或实物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价格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20分钟)•讲解单价、总价、数量的概念及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规律;•教授单位换算的方法。
3. 练习(25分钟)•给出若干张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常规计算练习:单价、总价和数量已知的计算;•拓展计算练习:含有小数点的计算。
4. 引导(15分钟)•让学生自主讨论,总结计算当中的规律和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出题、解题和互批的交互性活动。
5. 总结(10分钟)•进行课堂小结,梳理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加深理解;•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检验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完成情况、自主学习、合作能力以及思维逻辑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反思鉴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情况,对下一次的教学提出反思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1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冀教版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能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里,明确单价、数量、总价三量之间的关系。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关系。
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突破: 基于生活现实理解概念。
学生由于有着丰富的购物经历,对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概念并不陌生,教学前引导学生收集一些购物小票,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认真的观察上面的内容,为新知学习做铺垫;教学时引导学生从生活现实出发认识理解概念,借助呈现的购物发票明确找出单价、数量、总价,明确它们具体的含义,继而抓住三个概念的联系,自主探索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总结出关系式,并能运用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购物小票,练习本。
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生谈话师:同学们早上好大家喜欢购物吗?喜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生:购物小票2. 观察购物小票师:认真观察这张和书中的购物小票,你们发现了什么信息?从表头和表格内的项目观察:1表头:客户名称,购物时间。
2:表格内:买了什么物品,买了多少,单价是多少,金额是多少?3.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结合例题板书:育才小学买了62套桌椅,每套108元.金额是6696元.14个书柜,每个215元,金额是3010元.4.理解单价、数量、金额的含义: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发票中的单价、数量、金额都表示什么?单价:买一套桌椅或者一个书柜所用的价钱,也就是每件物品的价钱叫单价. 数量:就是买的62套桌椅,或者14个书柜,也就是买的件数.金额:买62套桌椅一共用了6696元,买14个书柜一共用了3010元.也就是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可以叫做总价.5.进一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1,结合自己的小票,举例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指的是什么.例如:我买了3支铅笔,每支2元,一共花了6元.3支是数量,每支2元是单价,共花了6元是总价.......2,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每套校服108元,买8套要用多少钱?学校买了5张乒乓球桌,花了1000元,每张多少钱?每瓶水3元,27元能买多少瓶?6.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那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在关系呢?二.自主探究 ,发现三量关系1.根据购物发票,独立思考以下问题:每套桌椅108元,买了62套.总价是6696元.每个书柜215元,买了14个,总价是3010元.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说明理由.2.小组交流:把你发现的三量之间的关系在组内说一说.3.全班交流:学情预设:生1: 每套桌椅108元,买了62套.也就是说,一套桌椅是单价,62套是数量,根据学过的乘法意义,也就是62个108是多少,就用108×62=6696. 6696元是总价.生2:我们得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关系式。
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2.了解单价与总价不变,数量成反比例关系;3.掌握通过数量的变化来计算单价和总价的方法;4.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单价、数量、总价的基本概念;2.单价与总价不变,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三、教学难点1.基于数量的变化来计算单价和总价;2.对数量与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有全面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与学生互动对话,了解和调查学生们购买日常物品的情况,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2. 概念讲解•单价:指一件物品的价格;•数量:指购买的物品的数量;•总价:指所有物品的价格总和。
3. 实物演示教师将不同种类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饮品、零食等,以及他们的价格和数量呈现给同学们观看,说明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联系。
4. 讲解数量与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单价与总价不变,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例如,某种日用品的单价是10元,购买1个的总价是10元;购买2个的总价是20元,单价变为10/2=5元;购买3个的总价是30元,单价变为10/3=3.33元,以此类推。
5. 练习(1)例题某种日用品的单价是12元,购买3个的总价是36元,求购买1个和5个分别的总价和单价。
解题思路:由题目可知,单价是12元,购买3个的总价是36元,即单价×数量=总价,代入数值得到12×3=36。
因此,购买1个的总价为12元,购买5个的总价为60元;购买1个的单价为12元,购买5个的单价为12/5=2.4元。
(2)练习题1.某种商品单价5元,购买3个的总价为15元,购买6个的单价为多少元?2.某种商品单价3元,购买2个的总价为6元,购买5个的单价为多少元?6. 温故知新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对于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能够简单说明其内在联系和运用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演示引出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锻炼学生使用数量关系来计算单价和总价的能力。
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本节课主要是教授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学关系,并通过练习加深对此概念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1.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2.能够根据单价、数量计算总价;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否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2.学生能否根据单价、数量计算总价。
三、教学内容1. 引入教师先出示一些商品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的价格,并引入单价的概念。
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实物的价格与单价之间的关系。
2. 讲解引入单价后,教师向学生解释单价的含义。
然后,通过举例子,说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例如:如果一件商品的单价为3元,你要买5件,那么这5件商品的总价是多少?3. 练习在练习部分,教师可以下发练习册,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或者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计算问题,让其他同学在一定时间内作答。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之间关系的理解,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举例子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2.学生能否根据单价、数量计算总价;3.学生是否能够设计一些计算问题,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数学概念。
同时,对于一些困难的问题,教师应该耐心解释,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
同时,应该让学生充分练习,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总价、单价和数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总价、单价和数量》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8、19页,总价、单价和数量。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学生掌握了乘法计算,会解答有关于购物的简单问题等基础上学习的。
教学的重点是结合购物发票和已有经验,理解总价、单价和数量的意义,总结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其难点不是用数量关系解题,而是让学生将抽象的定义结合生动的生活来认识其含义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发票,经历总结和归纳“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
2. 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知道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 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总结、归纳数量关系的数学经验。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并运用这个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价格标签,发票售货单,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创境导课,引出课题1.谈话导入--周末,李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体育用品商店里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李老师发现每个足球65元,李老师买了4个。
2,从以上内容,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每个足球65元,买了4个,李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联---新旧联系,找出重点1.学生独立解答上题。
2.学生汇报并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总价、单价和数量》三、探---提出设想,探究证实(一)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1.投影购物小票,让孩子说说从小票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提出购物小票票中“单价、数量、总价”各表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教师介绍“单价”、“数量”、“总价”各表示什么?4.学生根据购物小票的信息分别计算出发票中两件商品一共花了多少元?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2.1 数量关系单价速度|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2.1 数量关系单价速度冀教版一、说课目的和基本思路本节课是教材《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的一节课,主要是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数量关系、单价和速度的概念,进一步认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师以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加深学生对数字和关系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一) 总体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数量关系2.单价3.速度(二)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单价和速度的概念,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多角度探讨,让学生品尝纯正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5分钟)1.。
2.,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寻找数量关系。
3.:数量关系、单价、速度。
(二) 讲练结合(30分钟)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单价的含义。
2.,让学生体会单价的重要作用。
例如:帮助学生计算在不同规格的购物袋中,每个购物袋的单价是多少。
3.,让学生掌握单价的求法,例如:根据题目给出的商品价格和数量计算单价。
4.,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速度的差异性,例如:让学生想象自己骑自行车和开汽车的速度差异。
5.,让学生掌握速度的求法,例如:根据题目给出的距离和时间计算速度。
(三) 拓展(10分钟)1.、单价和速度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并到台前讲解解题方法。
(四) 归纳(5分钟)1.、单价和速度的概念及其应用方法。
2.,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四、板书设计数量关系•单价•速度参考公式•单价 = 商品价格 / 商品数量•速度 = 路程 / 时间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数量关系、单价和速度的概念,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育资料】四年级下数学教案数量关系2_冀教版学习专用
数量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3、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2.会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超市图)师:我昨天去逛了一下超市,你们知道我买了什么东西吗?(课件出示:一张发票)请同学们观察发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关于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单价、数量和总价。
3、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生齐读。
)⑴、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⑵、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要想达到今天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同学们认真地自学。
二、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8页的发票,思考下面问题:1、读发票,你从中获得了那些信息?2、说说发票中的单价、数量、金额各表示什么?3、说一说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4、怎样求买桌椅和书柜各花了多少钱?列式算一算。
5、整理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三、自学共探1、自主学习生看书自学,将自学成果和疑问记录在堂清本上。
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不宜辅导学生)。
2、交流合作(小对子交流)看完的学生举手示意3秒钟后继续复看,示意给对子和教师,待对子举手后开始交流。
主要交流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解题的思路、过程和理由。
3、共同探究(组内交流,可以四人互助组或八人共同体)小组内的答案尽量统一或记录下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备下一步的汇报展示。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1 总价单价和数量|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1 总价单价和数量|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总价、单价、数量三个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实际例子计算总价、单价和数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算术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总价、单价、数量三个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实例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以一家超市的收银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收银员在计算商品价格时需要知道哪些概念和计算方法呢?”2. 提出问题教师列举一些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然后提问:“如何求出这些商品的总价?”3. 讨论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计算方法,将商品价格和数量相乘,再将各个商品的结果相加,得出商品的总价格。
4. 理解单价和数量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单价和数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举例子,确定一种计算单价的方法,即单价=总价÷数量。
5. 练习计算方法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商品的总价、单价和数量。
6. 总结本课内容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并强调总价、单价、数量三个概念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了总价、单价、数量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方式,将这些概念联系起来。
通过思考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和练习计算方法,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也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1数量单价总价数量关系|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1 数量单价总价数量关系|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单价、总价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量、单价、总价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1. 数量、单价、总价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数量、单价、总价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量、单价、总价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讲解:详细讲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的数量、单价、总价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4. 巩固:通过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数量、单价、总价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板书设计1. 数量、单价、总价的概念。
2. 数量、单价、总价之间的关系。
3. 数量、单价、总价关系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数量和单价的总价。
2. 提高题:根据给定的总价和单价,计算数量。
3.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量、单价、总价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数量、单价、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理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1. 数量、单价、总价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数量、单价、总价关系。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2.1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2.1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2.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转换关系;3.解决实际问题中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计算和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基本计算方法;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转换关系;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转换关系;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一些与购物有关的场景,如去超市买东西、去菜市场买菜等。
然后问:“我们在购物时需要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价格和数量”。
2. 讲授环节1.对单价和数量进行讲解单价指单位数量的价格,即单位价格。
货物数量是指购买了多少个物品,如苹果5个、鸡蛋10个等等。
2.对总价进行讲解:总价指购买的所有货物的总价格,是单价与数量的乘积。
3.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转换关系:(1)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总价=单价x数量(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单价=总价÷数量(3)已知总价和单价,求数量:数量=总价÷单价3. 练习环节1.练习题1:小明在超市购买了一包牛奶,单价为3元/袋,共买了5袋,求所花的总价。
解答:总价=单价x数量=3元/袋x5袋=15元2.练习题2:小明在书店购买了1本《小学数学》,总价为18元,单价为6元/本,求小明购买了几本书。
解答:数量=总价÷单价=18元÷6元/本=3本3.练习题3:小红去菜市场买了3斤苹果,花了9元,请问苹果的单价是多少?解答:单价=总价÷数量=9元÷3斤=3元/斤4. 拓展环节通过生活实例来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单价和数量对总价的影响,例如:苹果第一斤5元,第二斤4元,第三斤3元,问买三斤苹果需要多少钱?解答:第一斤5元,第二斤4元,第三斤3元,所以购买3斤苹果需要5元+4元+3元=12元。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数量关系8_冀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数量关系8_冀教版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发票,经历总结和归纳“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
2、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明白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总结、归纳数量关系的数学体会。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购物发票和已有体会,明白得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总结并把握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难点:自己举例并总结另外两个数量关系式。
教学过程:【导入】导入师:同学们,大伙儿都去过超市吧?请你回想一下在超市中你都了解过哪些商品的价格?学生摸索并回答。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了专门多商品的价格,确实专门不错!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几张超市中的照片,认真观看一下看看你都明白些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提出如下问题:1、“¥”是什么意思?2、价签上的价格指的是几件商品的价格?全班讨论交流。
师:在购买商品后售货员还会给顾客一张单子,在商业上我们把这张单子叫做发票,咱们来看一看。
【讲授】新授出示发票图片。
观看图片后提出问题:1、从发票中你都明白了哪些信息?2、发票中的单价、数量、金额各表示什么?全班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每件的价钱叫做单价;数量是买的件数;金额是一共花了多少钱,也叫做总价。
提出问题:总价中的6696、3010是如何得到的?108×62=6696(元)215×14=3010(元)在上面两个算式中,108、215差不多上单价,62、14差不多上数量,6696、3010差不多上总价,因此能够得到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
在填写发票的时候,明白了单价、数量,就能够依照那个数量关系求出总价填在发票中了。
【活动】议一议但是亮亮不小心把售货员阿姨开给他的发票弄脏了,你能帮他补充完整吗?出示图片。
先来看看圆珠笔的单价如何求。
15÷3=5(元)15是什么?3是什么?得到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1 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1 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冀教
版
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给出的商品单价、数量计算出总价。
2.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习惯,提高计算准确性。
2. 教学内容
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3.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通过实例学习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细心认真,注意计算准确性。
4.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一些商店的商品和价格,问学生需要如何计算购买这些商品的总价。
第二步:呈现示例
教师给学生呈现以下示例:
如果一件商品的单价是20元,那么10件该商品的总价是多少?
第三步:巩固学习
1.学生根据给出的单价和数量计算出总价。
2.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场景:例如购买水果、蔬菜等生活用品,让学生根据实际场景计算出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自己购买一些产品,根据单价、数量计算出总价,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5. 课后练习
请在纸上手工计算以下问题:
1.一只球的单价是5元,买了10只,求总价。
2.一只书的单价是15元,买了6只,求总价。
3.一个包的单价是50元,买了3个,求总价。
6.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学习了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的演示和实际场景的联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细心认真,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3.2 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3.2 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冀教版1. 教学目标1.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单价、数量或总价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运用数量关系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2.教具:计算器、黑板、书写笔4. 教学内容与步骤4.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包括以下知识点:1.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单价、数量或总价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2 教学步骤1.引入问题老师先引出实际问题:小华去菜市场买瓜果,一斤苹果的价格是3元,他想买8斤苹果,问他应该付多少钱?2.让学生思考和解答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看看他们如何解决。
等看了学生的解答后,老师可以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一下每个步骤。
3.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老师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回到实际问题上来,解释买苹果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4.进行听说练习老师可以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听说练习,加深他们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5.设计练习题老师可以给学生单独出一些买卖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单价、数量或总价,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效果评估1.教师可以进行现场作答和口头回答的评估2.教师也可以布置习题,通过作业的方式进行评估6.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单价、数量或总价,并且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去思考,多思考实际问题,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
3.4 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一、教学目标:结合购物发票,经历总结和归纳“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知道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总结、归纳数量关系的数学经验。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知道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知道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石家庄育才小学买了一些商品,营业员阿姨给开了一张单子,(课件出示)谁知道这张单子叫什么?生:发票。
(二)讲授新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张发票,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生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师:谁能再说一说发票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各表示什么吗?生回答。
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通过计算得出买课桌椅和买书柜花的钱吗?108×62=6696(元)215×14=3010(元)师:通过计算你能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吗?生:单价×数量=总价(三)重难点精讲课件出示课本18页议一议举例子计算,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师: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在购物时,想一想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生:要发票。
师:对。
发票是质保凭证,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要记得要发票。
(四)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五)随堂检测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六、板书设计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七、作业布置1.练一练第3题。
2.练一练第4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2 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向学生介绍数量关系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够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能够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2. 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黑板3. 练习题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购买水果的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例如,一个苹果3元,买了5个苹果,总共需要支付15元。
这里的3元就是单价,5个就是数量,15元就是总价。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单价是指一个物品的价格,数量是指购买的物品的数量,总价是指购买这些物品需要支付的总金额。
3. 案例分析通过多个生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例如,买书、买衣服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实例,找出单价、数量和总价,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数学公式讲解如何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
例如,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让学生通过实例进行计算,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5. 练习题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给出单价和数量,让学生计算总价;或者给出总价和数量,让学生计算单价等。
板书设计1. 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2. 副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3. 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自己找一个生活实例,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够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 数量关系-冀教版(共15张PPT)
能力提升
• 商场运进845辆玩具汽车,卖出537辆。
• (1)已经卖出的玩具汽车单价是35元,一共收 入多少元?
• 537×35=18795(元)
• 答:一共收入18795元。
• (2)剩下的按30元卖出,还能收入多少元?
•
(845-537)×30=9240(元)
•
答:还能收入9240元
总结: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
215×14=3010(元)
单 价
×
数 量
=
总 价
讨论:
• (1)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 (2)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出什么?
•关系式 单价=总价÷数量
•
数量=60
•2、3台空调的总价是8160元,平均每 台空调的价格是多少元? •3、毛线每千克售价38元,李阿姨买 了2千克的毛线,一共需要多少钱? •4、每件童装80元,用800元可以买童 装多少件?
讨论
•发票中的单价、数量、金额各表示什 么? •每件的价钱叫做单价,数量是买的件 数,金额是一共花了多少钱。 •发票中的金额也叫总价
巩固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1)每条毛巾8元。 •2)一共用去500元。 •3)买了6台电视机。
总结数量关系
•根据发票中的信息你能列出哪些乘法 算式?
•
108×62=6696(元)
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和总价
学习目标
• 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 • 理解这一组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 掌握“单价×数量=总价”,推出求单价与数量 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一 情境导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2 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冀教版 (1)
(三)推导“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这两个关系式
1、出示一张被污染的发票,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得到单价、数量的关系式,小组汇报成果。
15÷3=5(元)
35÷5=7(个)
小组汇报成果,并总结数量关系式。
教师汇总板书: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巩固练习,并写出数量关系式。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数量关系式: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算式:120×5=600(元)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数量关系式:已知数量和总价,求单价
算式:420÷3=140(元)
(3)学校图书馆买故事书一共用去48元,每本故事书4元,学校共买了几本故事书?
数量关系式:已知单价和总价,求数量
算式:48÷4=12(元)
三、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课后作业课后练一练1、2、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关系:单价、速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单价”、“速度”的含义,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
2.会用“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解答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理解“单价、速度”的含义,会用“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1.谈话:昨天李老师请同学们到超市等地方去了解一些商品的价钱,老师也去了解了一下。
这是老师了解到的两件商品。
(出示实物投影。
)提问:舒肤佳香皂上标着¥4元,表示什么意思?剥笔刀上标着零售价6元,表示什么意思?板书:舒肤佳4元剥笔刀6元
2.谈话:下面请你们来说说你所了解的一件商品的价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铅笔1元铅笔盒14元。
3.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商品以及它相对应的价钱,那么如果现在老师想买这些商品,那还应该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舒肤佳4元2块剥笔刀6元3个
铅笔1元6枝铅笔盒14元5个
4.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要买每样商品要花多少元呢?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绘制表格
二、引导
观察,抽象出数学模型
引导:同学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什么了?小组讨论,师巡视。
组织交流,完善板书,得初相应的结论:
明确:第一竖行这些价钱都是每一件商品的价钱,在商业上我们称它为单价。
所以这些价钱都表示商品的什么?齐说:单价(把表格中每条等改成单价)
讲解:单价每块4元,可以写成“4元 ∕ 块”元 ∕ 块读作元每块,你能读一读其他的单位名称吗?指名读。
明确:第二竖行都是购买商品多少,我们叫做购买数量。
一共用去的钱我们通常在数学中称它为总价。
启发:既然同学们都理解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数量的含义,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以及这个表格,想一想他们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你们四人一组来摆一摆他们之间的关系,看那组同学摆的关系最齐全。
(请两个同学上黑板摆。
)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单价 数量 总价 舒肤佳 4元 ∕ 块 2块 8元 剥笔刀 6元 ∕ 个 3个 18元 铅笔 1元 ∕ 枝 6枝 6元 铅笔盒 14元 ∕ 个 5个 70元
反思:这三个数量关系式中哪个是最基本的?请每个同学把你认为最基本的那个摆出来。
单价×数量=总价,只要记住了这个数量关系式也就可以运用乘除法关系把另外两个写出来。
【设计说明:通过课前了解让学生说说每种商品的单价、以及购买的数量,再到独立算出总价,一步一步引到学生,最后通过观察表格明确“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再通过小组交流以及教师的步步引导,适当的点拨,发现三者之间关系,并进行必要的抽象概括。
】
5.做教科书第29页“练一练”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解答题目的依据。
三、自主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1.谈话:同学们很聪明,能够自己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看下面的问题:
(1)一辆和谐号列车每小时260千米,3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2)李东骑自行车去学校,每分钟行200米,8分钟到达,骑行了多少米?
自主练习后讨论:这两道题中的数量还能不能叫单价、数量和总价呢?两题有什么相同点?
2.自学例题
(1)你知道这两道题目中有哪些数量了吗?
(2)每道题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分别是多少呢?
(3)路程、速度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呢?
3.概括数量关系。
讨论:除速度×时间=路程外,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吗?
4.找“速度”、读“速度”单位练习。
5.练习: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后讨论:分别告诉们什么?要求的是什么?根据什么数量关系?
【设计说明:根据已有学习单价、数量、总价的经验,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做练习五第6、7、8、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完成每题是根据是什么。
2.做练习五第10题。
先指名说说题意,再组织学生交流。
提醒学生:第一题是按照原价买的,第二题是按照现价买的。
3.做练习五第11题。
讨论:求平均速度,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说明:通过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对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又使他们进一步体会了常见数量关系的实际意义,同时也突出灵活应用“数量关系”这一重点。
】
五、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