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周游列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游国的历史故事集

《周游列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游国的历史故事集

《周游列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游国的历史故事集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故事吧。

周游列国公元前500 年,齐景公打算联络中原诸侯,恢复齐桓公当年的事业。

他写信给鲁国国君鲁定公,约他到两国交界的夹谷[ 在山东省莱芜县] 开个会议,准备订立盟约。

那时候,诸侯开会,还得有个大臣做助手。

这种助手叫做“相礼”。

这次鲁定公到夹谷开会,做相礼的就是司寇孔丘。

孔丘的父亲是个地位并不高的武官,在他三岁那一年就死了。

母亲颜氏带着孔丘离开老家,搬到曲阜去住。

十七岁上,母亲也死了。

有一天,鲁国的大夫季孙氏请客,招待读书人,说只要有学问,谁都可以去。

孔丘想趁机露露面,认识认识当时的名人,也去了。

季孙氏的家臣瞧见这个没有地位的年轻人,就骂了他一顿,还说:“我们这儿请的都是知名之士,你来干么?”孔丘只好红着脸,别别扭扭地退了出去。

他受了这番刺激,格外刻苦用功,一心要当个名士。

他学的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合在一块儿叫做“六艺”,都是当时做官的人必须有的本领。

种庄稼啦,种蔬菜啦,这些本领他一概不学,也瞧不起。

他说,学好了“六艺”,当上了官,自然就有饭吃。

当个庄稼汉,不把肚子饿扁了才怪呐。

孔丘快到三十岁的时候,名声大起来了。

有些人想学做官的本领,愿意拜他为老师,他就办了一个书房,招收学生。

贵族学生、平民学生,他都收。

在这些学生中,他最得意的有七十二人。

孔丘五十一岁上,在鲁国做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官。

第二年升了官,做了司空,又做了司寇。

鲁定公这次去夹谷跟齐景公开会,就请孔丘跟去做相礼。

齐景公的相礼就是那个挺能干的相国晏平仲。

在夹谷会议上,齐景公看孔丘挺有能耐,想要用他,就和相国晏平仲商量。

晏平仲知道孔丘有些学问,可是他反对孔丘的作风。

他对齐景公说:“孔丘那一派讲究学问的人,有两种毛病。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概括20字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概括20字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概括20字孔子周游列国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的重要经历,也是他实
践教育理念、推广仁义道德的里程碑。

在周游过程中,他积极寻觅各
地贤人,发扬智慧,弘扬道德,深化他的教育思想和学说。

在他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首先来到了鲁国,他与当地的贤人、学者交流,取得了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在鲁国,他着重强调了教育的
重要性,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思想理念,鼓励人们要
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接着,孔子前往了齐国,这里是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在齐国,孔子对儒家经典的注释和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与各界人
士交流讨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他提出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的观点,强调了求知的态度和方法,要求人们虚心学习,不以自我为
中心,争取不断进步。

孔子又来到了卫国,他在这里积极推行教育改革,提倡思想自由,鼓励人们勇于表达自我,追求真理。

他强调了“君子周而不比,小人
比而不周”的道德要求,教育人们要懂得包容、宽容,以达到和谐共
处的目标。

最后,孔子抵达了楚国,他在这里与楚国的君主王莽深入交谈,
传授了许多治国的智慧和道德准则。

他提出了“君子以文会友,以友
辅仁”的观念,强调了信任和友谊的重要性,倡导了仁政和仁爱精神。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见识,也体现了他对教育、道德和治理的思考和贡献。

这些思想和学说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鼓励我们要追求知识,追求真理,推动社会和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考(图示)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考(图示)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考(图示)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反复考证,数周细绘,而有此图。

引自《孔子行迹考》《论语讲案》《劝世忠言—我说论语》,提供使用,注意版权。

孔子周游列国行迹,概述如下:前497年秋,鲁国郊祭,未按惯例分祭肉,表示孔子被解聘。

孔子去卫国(濮阳),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

卫灵公给了跟鲁国一样高的俸禄,但并不参与国政,最让难忍受的是卫大夫以陪护之名进行监视,孔子决定前往陈国,经卫国蒲邑(长垣县)再到匡地(张寨乡),被误认为是阳虎一行,早年阳虎曾率兵在此暴虐匡人,为孔子驾车的颜刻当时也随行,以致拘困五日。

获释后遇到颜回,孔子说“吾以汝为死矣”,颜渊答“子在,回何敢死”。

陈国去不成,只好折回卫国。

卫灵公深知孔子出走之由,故让国夫人南子召见,还跟夫人一道带着孔子前后乘车招摇过市,昭示礼遇孔子。

不料,孔子以此为丑,离卫回鲁,这已是前496年底前后了。

前495年春,邾隐公来朝,鲁定公接待,子贡大发观感,五月定公卒,不幸言中,孔子说子贡“多言”。

前494年,吴败越于会稽,得“骨节专车”,遣使前来请教孔子;孔子说,“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云云。

孔子居鲁一年多,历定公卒、哀公立,没被鲁国执政的三桓聘用,下决心出国周游。

前494年年中或下半年,孔子原订去晋国。

此前(前502年)季氏家臣阳虎结党欲取代三桓,兵败后逃亡,最后在晋国为赵氏臣。

孔子一行到黄河边,听说赵鞅杀贤,改道去卫国。

此期间,卫国为战事所困,前497年春,齐卫“伐河内”(黄河河南段以北)以抵御晋国,晋卿赵鞅忧虑邯郸,欲迁卫所献五百户至晋阳(太原城南),赵午执行不力被杀,引发晋国六卿权斗内乱。

宗周出面组成齐卫郑等反晋联盟,赵鞅先败后胜,卫国紧邻晋国常遭报复,故卫灵公“问阵”于孔子。

孔子对“问阵”深感难堪,第二天就离开卫国,再走西线前往陈国。

经过蒲邑,正碰上卫国“公叔氏以蒲叛”,让孔子签订不去卫都的盟约才放行。

正好卫大夫遽伯玉派人相邀,子贡不由发问:“盟可负邪?”孔子说:“要[挟]盟也,神不听。

历史《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习导案(人教版选修4).doc

历史《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习导案(人教版选修4).doc

人教选修4第二单元第4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习导案【基础梳理】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主要目标:传承礼乐文化,实现礼治社会。

2.时代背景(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3.重要活动(1)学习礼乐(15岁)(2)收徒讲学(30岁):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

(3)从政生涯(51岁):官至司寇;主张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失败。

(4)周游列国:由于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5)晚年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文化。

二、开创儒家思想1.原因:(1)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新与旧的矛盾。

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

(2)目的:孔子决心恢复周礼,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

2.主要内容:礼、仁、中庸(1)礼①含义: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

②评价:积极方面,有利于建立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消极方面,维护奴隶制的规范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体现其思想保守的一面。

(2)仁(核心)①含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

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③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仁爱有等级。

(3)中庸(调整方法):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4)政治主张: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3.影响: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后来经董仲舒改造,自西汉开始成为中国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周游列国孔子的起点

周游列国孔子的起点

周游列国孔子的起点
公元前551年,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是诸子百家的产
生和繁荣时期。

这一年,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

孔子的父亲叫孔纥,母亲姓颜征在。

他的父亲在孔子两岁时就死了。

孔纥又娶了一个妻子,名叫孟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孔丘。

由于当时鲁国政治混乱、社会腐败,所以孔子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跟着父亲到处流浪。

他们曾到过许多地方,如曲阜、齐国、卫国、宋国等地。

孔子很小就跟随父亲学习礼仪和音乐、历史等知识。

他对音乐特别感兴趣,能弹唱许多乐曲;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对古代的许多英雄事迹都很熟悉。

孔子从小就显示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才能。

在孔子19岁时,他离开鲁国来到齐国的首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拜当时着名的音乐家师孔子为师,学习音乐和礼仪等知识。

孔子不仅精通乐理知识,还掌握了古代历史记载中许多重要的史实。

有一次,孔纥和颜征在正在和别人下棋,孔纥看见颜征在坐着不动就说:“这条鱼想吃小虾吧?
—— 1 —1 —。

孔子周游列国课件

孔子周游列国课件

途:门徒,学生 滔滔:洪水泛滥的样子 而:代词,你们 谁以:与谁 易:改变 缀: 停止 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
•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 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 子路拱而立。 •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 子焉。 •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 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结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课文详解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 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歌:唱着歌 谏:遏制 追:赶得上 已而:算了吧 殆而:处境危险 而,通“尔” 趋:快步走 辟:通“避”, 避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 “是知津矣。”
后:落在后面 止:停,留 食之:使之食 见:xiàn,使动用法 反:通“返”,返 回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3)私人考察,政府资助 • 鲁国大夫季孙氏,曾经一次性送给孔子师徒小米 1000锺。咱们前面计算过,1000锺小米有90吨, 师徒70多人都来吃,也能吃个三四年的。 • 孔子的学生当中,子贡给人的印象一贯是很有钱 的,很多人都认为,孔子周游列国,子贡从经济 上做了不少贡献。这个看法,有待于纠正。因为 子贡比孔子小得多,当孔子周游齐国、卫国等诸 侯国的时候,他刚出生,没机会给老师提供赞助 。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作者:向燕南李筱艺来源:《前线》2019年第04期随着儒家思想正统化进程不断推进,“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光环被逐一加在孔子的头上。

他似乎不再是那个两千多年前出生在郰邑的鲁国人,而是一系列“仁”“礼”等思想的文化标签。

要想真正了解孔子其人,读懂《论语》背后的深意,回到他的时代,重走他所走过的路,可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周游列國的背景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幼年丧父,17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

父母的相继离去,使少年孔子懂得,只有凭一己之力才能在这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中生存。

成年后,孔子的第一份工作是管理仓库。

虽然这个工作身份低微,但他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怀揣着恢复礼制这一远大抱负。

他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从15岁起便立志学习儒术,随后又开馆授徒。

很快,孔子的影响越来越大,连鲁国贵族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愿意拜孔子为师。

在鲁国崭露头角后,孔子便带弟子去齐国谋求仕宦,却遭遇碰壁。

随后,孔子回到鲁国,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

直到“五十而知天命”的年岁时,才似乎离他的理想更进了一步。

那时鲁国国君的权力形同虚设,国政都操纵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三姓最有权势的鲁国卿大夫)手中,而季氏又被他的家臣阳货所控制。

此时,阳货和另一个家臣公山弗狃都想请孔子出仕,孔子也动心了。

弟子们非常不解,因为这些权臣正是孔子口中的“乱臣贼子”,而孔子这时却要服从他们。

但孔子显然有自己的打算,他认为如果能得到这些权臣的帮助,那他便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打造出第二个“周”。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孔子还是没有实现这一计划。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此后鲁国局势陡变:阳货不满足手上的权柄,企图通过政变尽灭三桓,但计谋失败,只能狼狈地逃亡齐国。

这时季桓子才幡然醒悟,意识到只有孔子才是真正为自己着想的人,于是请孔子出山,任中都宰(鲁国都城的长官)。

孔子治理中都一年,成绩突出,继而迅速升任司空(主管工程营建)和大司寇(主管刑狱)。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孔子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经历也是他人生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春秋末期,当时我国正处于分裂混乱的时期。

而孔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担任了鲁国的官员,但他始终感到不满与失意。

于是,他决定去周游列国,寻找自己的道路。

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前497年至483年,他游遍了郑、卫、陈、蔡、吴、越、曹、宋、卫、晋等十个国家;第二阶段是公元前468年至472年,只到过齐、许、宋三个国家。

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孔子虽然身处陌生的环境中,但他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不断地探讨和发掘着自己的思想。

他认为社会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来引领,来救治当时混乱的政治局面。

他不断地寻找、思考着治理国家的方案,这也是他周游列国的目标之一。

在苏门选举的地方,孔子亲身经历了“赐桂”的情形。

当时,一个年轻人要被赶下台,但是他忠于原则,不惧权贵,因此被保送到后台,赐予桂冠,取得了胜利。

孔子大为赞叹,在笔记中写下了“高行盎”的名字,标志着这个人可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大臣。

通过这个经历,孔子的治理思想逐渐清晰起来,他强调必须要保留一个人的良心和品德素质,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同时,孔子也和很多名士交流,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他和卫国文学家子贡金牆寺讲道学,与宋国丞相子车策划撤卫,与晋国大夫子思话政治变革,还向许国的雍叔学习三綱五常等政治道德,这些交流不但拓宽了孔子的视野,还为他的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孔子在周游列国中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困难。

他到齐国时被当地官员驱逐,到曹国时被关押,在吴国被逐出城门等。

但孔子自信坚持,不断地寻求方法和途径,以取得进展,并在周游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和政治智慧。

总而言之,孔子周游列国不仅在策略上形成了“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原则,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孔子思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为他成为一名伟大领袖打下了基础。

中华五千年第13集 孔子周游列国

中华五千年第13集 孔子周游列国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第13集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鲁国( 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一生致力于传播“仁、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观念,主张通过礼乐教化和道德修养来维系社会秩序,并恢复周礼所代表的古代社会的良好秩序。

孔子周游列国,是他一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阶段。

从公元前497年,孔子离开鲁国开始,直到公元前484年重返鲁国,孔子带领弟子们辗转于齐、卫、宋、陈、蔡、楚等诸侯国,希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尽管在现实中他并未能如愿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的求道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让后人无比敬仰。

一、背景与动因孔子的周游列国之旅,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春秋末期,诸侯割据,社会动荡,战争频发。

各国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彼此攻伐不止,政治腐败,百姓苦不堪言。

孔子目睹了这一切,深感忧虑。

他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道德的沦丧和礼制的破坏。

因此,他主张恢复古代周礼,推行仁政,以道德教化人民,达到天下大治的理想状态。

孔子起初在鲁国做官,希望通过自己的政见造福鲁国,但鲁国的政局复杂,孔子未能得到重用。

特别是公元前497年,鲁定公接受了齐国送来的美女和马车后,冷落了孔子和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心灰意冷,决定离开鲁国,开始了漫长的周游列国之旅。

孔子离开鲁国,表面上是因为在鲁国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实质上他希望通过到其他诸侯国推广自己的政治思想,实现(“礼乐治国”的理想。

这种(“道行天下”的信念,推动着孔子毅然走上了漫长的旅行之路。

二、周游列国的历程1.齐国——初步交涉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是齐国。

齐国当时国力强盛,孔子对齐国充满期待。

齐景公曾与孔子有过深入的交谈,称赞他的主张,并打算任用他。

不过,齐国的宰相晏婴对孔子的礼治理想持保留态度,认为在当时的局势下,孔子的主张过于理想化,因此并不支持景公重用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之六十一岁行年考

孔子周游列国之六十一岁行年考

具体考证
1.居陈与离陈时间考
(2)江永《孔子年谱》中记载:“周敬王二十九年,孔子离陈 适蔡”。
(3)梁涛《孔子年表》中记载:“周敬王29年 陈泯公11年 蔡 昭侯28年 庚戍(公元前491年)孔子六十一岁,在陈陈湣公问 孔子石弩孔子离开陈国,到蔡国。”
(4)何新《孔子年谱》中记载:“鲁哀公四年,孔子年六十 一......孔子自陈入蔡”
分析:《史记》有关孔子与陈泯公的对话,说明孔子应 该是有到过陈国的宫殿。
古今地图
陈所在的位
置原本是太皞伏
羲氏的都城,称
之为“太皞之
虚”。陈境地处
黄河以南,颍水
中游,淮水之北,

是为淮阳之地。
国 古
都城位于宛丘在

地理上,与蔡接
近。
古今地图
陈国建都宛丘
(今河南淮阳城关
一带),辖地最大
时达十四邑,大致
周游路线
陈国
蔡国
春 秋 列 国 地 形 图
具体考证
1.居陈与离陈时间考
(1)《孔子世家》中记载:“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 蔡。蔡昭公将如吴,吴召之也。前昭公欺臣迁州来,后将往, 大夫惧复迁,公孙翩射杀昭公。楚侵蔡。秋,齐景公卒。”
分析:“冉求既去”联系《世家》上下文中说的是季桓子死之后, 季康子接冉求回鲁国,季桓子卒于哀公三年秋,春秋大夫三月而葬,冉 求归国是在季康子下葬之后,冉求归鲁应不出此年,因此,冉求归鲁是 在哀公三年,“明年”也就是哀公四年,孔子自陈迁蔡,此时孔子61岁。
具体考证
2.居陈活动地点考
(1)《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遂至陈,主于司城贞 子家”。
分析:司城贞子,春秋时为陈国(都城在今河南淮阳县) 大夫,贞子是谥号,名失传。其住宅地处陈国东鄙,现在河 南淮阳城外,即河南偃县。

孔子周游列国的研究报告

孔子周游列国的研究报告

孔子周游列国的研究报告孔子周游列国是其一生的重大事件。

他自述“三十而立”,即三十岁时立定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了对天下一些重大事情的看法,积极投入政治活动。

由三十到七十三岁去世的四十多年中,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占去三分之一时间。

再以孔子与各国君主接触,宣传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说,又是联系最广、影响面最大的一段时间。

为此,对孔子的这段历史有必要仔细辨析。

对此略抒浅见于此。

1、周游列国的原因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五十五岁的孔子,抛弃鲁国三公之一——大司寇的高位,带领弟子们到鲁国之外周游。

为什么?应有四个原因:一为“送女乐”事件。

在此前不久的夹谷之会上,齐国要用武力摄服鲁国,当时身为相礼的孔子,用周礼作武器,拙败了齐国的企图,在国内威信大增,齐国为此忧虑,于是齐景公采纳黎鋇的建议,向鲁国送去八十名娇艳的舞女和一百二十匹身披着锦绣的马,陈列到鲁国稷门外。

孔子知道鲁君如果收下便会骄奢淫佚,不理政事,坚决反对收下。

执政大夫季桓子却主张收下,鲁定公碍于面子,不好马上说收,却以巡视为名,到稷门看了三次,后来收下了。

孔子愤怒地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孔子认为这样一来舞女腐蚀国君,当政的“小人”进谗言,鲁国政治不会清明,自己的理想不能推行,故而离开。

二为“失膰”事。

孔子要马上离去,弟子们说鲁国就要祭天了,按照旧制国君祭天时的膰肉,要在祭后分给大臣。

弟子们请他再等几天,说如果送来膰肉,说明国君还器重您。

孔子为此等了三天,也未见人送祭肉来,便知道鲁国国君对自己失去了信任,才决定离开。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重要的是第三个原因。

三因孔子主持隳三都的事件。

当年季桓子的家臣阳虎在鲁国叛乱,孔子态度明朗地反对阳虎,鲁国的执政大夫季桓子认为孔子和自己政治观点一致,便请鲁君任命他为中都宰。

孔子治理中都一年,成绩突出,又不断擢升为司空、大司寇。

孔子一旦大权在握,便开展了维护鲁君利益、削弱大夫势力的“隳三都”活动。

他先向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说:依照周礼,“臣无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

修道之难:孔子周游列国

修道之难:孔子周游列国

修道之难:孔子周游列国孔子死后备极哀荣,然而生前空有一身抱负,周游列国而不见用。

一路之上崎岖坎坷,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大道,孔子在修道一途中,矢志不渝,虽然不受用于当世,却被后人万世敬仰。

圣人在世都是如此,可见修道之难矣。

孔子周游列国地图前497年秋,鲁国郊祭,未按惯例分祭肉,表示孔子被解聘。

孔子去卫国(濮阳),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

前496年,孔子离卫回鲁,前495年,孔子居鲁一年多,历定公卒、哀公立,没被鲁国执政的三桓聘用,下决心出国周游。

前494年年中或下半年,孔子原打算去晋国。

孔子一行到黄河边,听说赵鞅杀贤,改道去卫国。

前493年春或秋,孔子离开卫国,前往陈国。

这次没走西线,而走东线。

首站曹国,没人接待。

第二站宋国,路途看到宋司马桓魋造石椁墓穴历时三年未完,发议论说靡费,桓魋闻说,“拔树”相威胁。

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匆匆离宋。

第三站西行折向郑国,郑国未接待,又与弟子走散,独候于城东门,被郑人奚落为“丧家之狗”。

前492年抵达陈国。

五月,鲁司铎失火,殃及公宫及桓、僖之庙,“孔子在陈,闻火”。

孔子闻讯,生思归之念。

前491年,孔子“自陈迁于蔡”,目的是会叶公。

前490年,出陈国,过上菜、新蔡旧地,前往负函。

途中子路问津,遇到长沮和桀溺两位隐士。

前490年,孔子一行人从叶邑折回,无需问津。

至繒关或方城,遇楚狂接與。

前489年年春,吴伐陈,楚昭王“乃救陈,师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去陈蔡、昭王聘孔子,孔子一行经下蔡辖地,被蔡大夫“发徒役”围于野,绝粮七日,既“厄于陈蔡”。

前489年秋,卫出公召孔子。

“于是,孔子自楚返乎卫。

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

”前484年,冉求率军迎战齐师获胜,乘机让季康子“币迎”回归鲁国。

68岁的孔子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道中術道之一脉,气象万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即便是求长生、养性情的小道,亦有可观。

“孔子”办“公”学周游列国

“孔子”办“公”学周游列国

有教无类
王室囹圊同升温
孔子办 学, 主张 “ 教无类 ”, 有 没有贫 富贵贱之 分 , 也没宗 族种类限制, 向一切群众敞开。 孔子学院的学 员, 同样来 自各行
各 业, 身份 迥 异 , 花 八 门 。 其 中既 有 关 注 中 国经 济 发 展 的记 五 这 者 、 准 中 国 市 场 的商 界 人 士 、 养 了 中 国孤 儿 的 夫 妻 等 和 中 瞄 收 国 有 一 定 渊 源 的人 士 , 有 向往 中 国 , 心 学 习 汉 语 的政 府 官 更 热 员 、 通 百 姓 。 有 在 校 学 生 , 有 在职 人 员 , 普 既 也 他们 不 分 老 少 , 学 养 女 儿 的第 一天 起 , 就 决 定 学 习女 儿 出 生 国的 语 言 。艾 丽 自 她 g 汉 语 课 本扉 页 上 贴 了一 张女 儿 娇 娇 的照 片 , 片 下 面 写着 一 行 照 字 : 这 是你 做 此 事 的 原 因 ”。 “ . 谈 及 孔 子 学 院 发展 , 不得 不 提 及 泰 国 。 统计 , 子 学 院 就 据 孔
子 学 院 。随 后 , 洲 首 家 孔 子 学 院— — 欧 北 欧 斯 德 哥 尔 摩 孔 子 学 院 在 斯 德 哥 尔 摩 大学 中文 系挂 牌成 立 。随后 的几年
击 断, 冒着青烟 。 由万分庆幸 , 仲 心中也
深 深 地 感 谢 老 师 。寅 夜 时 分 , 由抵 家 。 仲
是 以 普 通 的身份学 习 汉 。 吲 公 : 琳 通 还 往 豢 诗
孔 了 学 院 成 之 初 , 自为 亲
身 体 力 行 仁 慈 博 爱 的 行 为 , 古 树 莫 存 “ 身 ” 可 能 是 他 知 识 面 广 , 得 雷 雨 不 则 懂

《孔子》教学课件培训课件

《孔子》教学课件培训课件

一、填空。
1、孔子,学生大
2、孔子的学生中有(

)。
)个人很有才能,被称为
3、孔子的学生根据笔记和记忆整理了他平日的教诲,编 成一部叫( )的书。
二、知识问答:孔子的哪些教诲使你受益?
祭孔大典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孔子》教学课件
儒家孔子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 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 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儒家孔子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 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 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论语》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 录而成。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 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 最主要的经典。
《论语》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 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 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 章节出现。
孔子的箴言名句: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箴言名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匹夫不可夺志也
大教育家孔子
议一议: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 帮助?
知识记录卡,相信你最棒!

国学:孔子周游列国

国学:孔子周游列国

国学:孔子周游列国(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国学:孔子周游列国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帮助下,大败楚国,声势很大,连中原一些大国都受到威胁,首先受到威胁的是齐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七、周游归来 归来后主要事迹:系易经,删诗书,定礼乐,著春秋。
(大众说法)
其实,“孔子西行不到秦”,的根本原因是孔子 的儒家学说在秦国根本就行不通,这是最大的异 端。
(真正原因) 孔子鄙夷秦人。
孔子敬畏秦人。
(三)楚狂接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 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
之言。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
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 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要危亡了!"孔子下车,想和他交
听说孔子在蔡,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将拜访楚。陈、蔡的大夫们 相与谋划说:“孔子是贤能的人,他所刺讥的都切中诸侯之痛处。 他在这里久居三年,我们所做的都不合他的意思。现在楚这样的大 国来聘请他,如果他在楚得到重用,我们这些大夫就危险了。”于 是派兵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山野。
三、轶事三则
(一)夫子见南子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来到卫
吴国攻鲁国,孔子弟子有若立功。季康子因而认为孔子的弟子 确实是有用之材,于是,派人到卫国请回冉有,后来,冉有为季康 子带兵与齐国作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从何处学来的军旅战术,冉 有说是学自孔子。从此可见,孔子是深通军事的。从而使季康子决 定召回孔子而用之。于是,孔子回到了鲁国。当时孔子已经六十八 岁。
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
四、楚昭王欲封孔夫子 楚昭王要封给孔子七百里地方。但是,楚国令尹子西担心孔子
会像周文王那样,借此而称王于天下,而对楚国不利。所以,楚昭 王没有这么做。
五、终不用于卫 六十三岁时,孔子从楚国返回卫国,此时,卫国有许多孔子的
弟子做官,卫国国君也有任用孔子之意。
六、季康子迎回孔夫子
国。当时卫国实际的掌权者是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妖媚, 名声不好,不过她仰慕孔子的 能力和品德,知道孔子来了便 很恭敬地请孔子去与她会见。 于是就有了“子见南子”这一 段。
(二)荷蓧丈人 在从叶城返回蔡国时,孔子遇到了几位
隐者。其中有一位荷蓧丈人。子路跟随孔子, 落到了后面。碰到一个老人,用拐仗挑着除 草工具。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吗?” 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 你的老师呢?”说完,便柱着拐杖除草。子 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他便留子路到他家住 宿,杀鸡、做黄米饭给子路吃,又叫他两个 儿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报 告了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叫 子路返回去再见他。子路到了那里,他却走 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合义理的。长幼 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 怎么能废弃呢?他想不玷污自身,却忽视了 君臣间的大伦理。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实 行道义。主张不能实行,我早就知道了。”
孔子之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主要事迹
一、离鲁到卫 堕三都。
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鲁国的大司寇兼摄相事,为 了加强君权,派子路堕毁三都。
二、三次蒙难 (一)困于匡地
在去陈地的路上,因为误会被围于匡五日,孔子以文化的传人自勉,
终究度过难关。
(二)桓魋追杀 公元前492年,孔子到宋国,想游说宋景公。到了宋国境内,
孔子见到农夫被驱使做陶俑,这些陶俑为宋国司马桓魋殉葬。当时, 司马桓魋只有38岁,就如此劳民伤财,为后事做准备,并且还用人
形的陶俑殉葬。孔子很气愤,就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 思是,陶俑太像人了,用这种俑殉葬的人,就该断子绝孙。孔子的 话传到桓魋耳朵里,桓魋很生气,就派兵追杀孔子。
(三)困于陈蔡 孔子在蔡居住到第三年的时候,吴征伐陈,楚出兵救陈。楚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