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是什么
简述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
简述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英语课程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需具备的关键能力和知识体系,它涵盖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听力是指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各种英语口语和语音材料;口语是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他人进行交流;阅读是指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各种英语文本,获取信息和理解文章意义;写作是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法、词汇和结构写出准确、连贯、有逻辑性的英语作文。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可以使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运用英语。
二、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在英语学习中,文化意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环境,并且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尊重和包容。
三、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学习策略包括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学习时间的安排等方面。
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同时,学习策略还包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
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跨文化交际包括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灵活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方式等方面。
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更加成功。
综上所述,英语课程核心素养涵盖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
这些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英语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
在综述国内外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语境下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着重阐释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为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出了建议。
一、引言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意见》发布以后,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但是,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等问题,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
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所以,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如语文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等。
因此,无论是从理论层面上,还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上,都有必要开展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
本文在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语境下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着重阐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虽然国内从政策层面上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是近期的事情,但国内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不完全陌生。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提出了适用于本国或相关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
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介绍了这些方面的情况,也探讨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描述和界定学生核心素养是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反复摸索与实践的产物。
虽然现有文献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的阐述各有不同,但是这一概念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思想是被广泛认同的。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知识讲解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扈老师不断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要关注“人”(学生)的发展,培养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并提示语言能力是融合于其他三个过程,最终实现三维目标整合。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标签:英语科学素养内涵作者:李建红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
依据这种分类,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以“融合”为主线,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那么,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内容?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很多英语教学专家在谈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有各自的见地。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讲堂“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培养途径”专题讲座中提到,英语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
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
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
龚亚夫还认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体现英语教育在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1]。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变化,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科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实践体验,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本文将对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进行探讨。
1. 语言能力素养语言能力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科中所需要具备的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语言能力。
具体包括:正确地使用英语语法、词汇和语音,顺利地交流和沟通,独立地阅读和理解英语文本,自信地进行英语写作等。
正确的语言能力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项。
2. 文化意识素养文化意识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科中所需要具备的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
具体包括: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惯和价值观念,通过英语文本的阅读、听说交流来发现和理解不同的文化现象和差异,积极参与英语交流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和相似性。
良好的文化认知能力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3. 学习和创新素养学习和创新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科中所需要具备的学习和思维能力。
具体包括: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和方法,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灵活地运用英语,通过对英语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来提高英语能力,创新地运用英语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加熟练地掌握英语。
优秀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项。
4. 社会责任素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育者多方位、全方位的引导和开发,如下:1. 多角度切入,多重理解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素养和文化意识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英语学科的魅力和好处。
2. 注重实践体验,培养实用性在英语学科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性。
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参与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实践活动,如口语比赛、英语角、文化交流活动等,通过实践体验发现学习的问题并得到解决,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一、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关键要素。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涵:1. 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对英语基本单词、语法、语言规则、语音、语调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掌握。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词汇量和句子结构,准确使用各种语法规则,并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言风格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应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理解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的差异和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跨文化交际。
他们应能够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具备在不同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的能力。
3. 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学生应具备从不同的媒体和信息源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准确理解和处理这些信息。
他们应能够通过阅读、听力和写作等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并能够将其整理、组织和表达出来。
4. 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应具备适应不同学习环境和任务的能力,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他们应能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技术,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估,提高学习效果。
二、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培养方法:1. 创设真实语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情境和材料,创设真实的使用英语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通过组织英语角、模拟面试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和实际的人物进行英语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英文小说、听英语歌曲、观看英文电影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和美语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多样化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高中英语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和素质。
这些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语言意识、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方面。
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一、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学生在交流和表达方面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包括口语表达、写作能力以及听力和阅读能力等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语言输出练习,例如英语口语表达、写作作文等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来交流。
二、跨文化交流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指学生在跨文化交流和交往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这包括文化意识、文化适应能力以及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我们需要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知,以及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方式和沟通方式。
三、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指学生对语言内部规律和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包括语音、语调、语法规则、词汇等多方面的内容。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我们需要注意课堂教学方法,例如通过语言分析、翻译活动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英语语言结构和特点。
此外,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阅读资料和相关练习,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四、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所需具备的创造性和创意思维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开设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相关课外活动以及其他英语工作坊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
五、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面对各种问题时所需具备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学习中,问题解决能力包括词汇理解、语法掌握、语言表达、阅读能力等多方面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堂和课外练习,例如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掌握英语知识。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1. 本文概述介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即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培养和提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这些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应当达到的综合能力要求,不仅包括语言知识和技能,还涵盖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等更为全面的能力。
阐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培养英语核心素养,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还能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接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本文将首先深入探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内涵和特点。
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这些问题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
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在课堂上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语言知识的掌握:这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词汇、语法、发音、句子结构等,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
交际能力的发展:英语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交流工具。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准确、流畅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习俗和行为规范,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思维品质的提升:英语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
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应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能力的强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
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更新和扩充自己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3. 英语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完整word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
语言能力
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学习能力
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_ 识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善于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具有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学习的能力。
文化品格
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
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
修养和行为取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获
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
吸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
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
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思维品质
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判断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建议在教学中:
1. 创设情境,培养语言能力。
2. 巧设问题,引领思维品质。
3. 加强交际,拓展文化意识。
4. 融合知情,提升人文气质。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在国际交流、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当今时代,掌握英语已经成为新一代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
然而,现行的英语教育中,除了注重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外,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将探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测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养。
它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1.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听力、口语表达、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准确地理解英语信息,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熟练地阅读英语文本,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书面表达。
2.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跨文化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分析和评价不同文本类型的观点和论证,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跨越文化界限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3. 文化意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还包括文化意识的培养。
学生应该了解不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习俗和价值观,能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增进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
4.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保障。
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乐于探索和学习新知识,能够合理规划学习进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为了准确评估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指导教学和学习,需要合理的测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方法。
1. 综合测评综合测评是评价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常见方法。
它包括听力测试、口语测试、阅读测试和写作测试等多个环节,全面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需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和素质。
它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策略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等方面。
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是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水平。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策略能力也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例如利用词汇表背单词,通过做练习题提高语法和应用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在全球化的今天,与外国人交流成为了常态。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终生学习能力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策略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新近提出的英语素养(或英语学科素养)这个概念,大家或多或少感到不容易理解。
经常听到或读到这样的观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种语言技能,谈不上素养。
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
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修订中的各学科高中课程标准都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这一举措与以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外,还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
甚至可以这样说,育人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所谓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
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但是,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
大家都知道,母语的作用绝对不只是帮助我们交流。
母语是我们思维的工具。
另外,母语与我们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理,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
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后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应具备的必要认知、技能、情感、价值观等综合能力。
它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具备更高的竞争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1. 英语语言基础素养英语语言基础素养是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基本能力。
这包括英语语音、句法、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
2. 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
学生需具备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历史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技巧等方面的素养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3. 策略学习能力策略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制定并执行有效的学习策略,一步步提升学习效果和感受。
学生需学会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和方法,如阅读理解、词汇记忆、口语练习等,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4. 综合应用素养综合应用素养是指学生在从各个方面的英语学科知识和技能,综合整合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包括语言应用、语言评价、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1. 以任务为导向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学到英语知识,还锻炼了跨学科思维和合作等能力。
任务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2. 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英语原文、电影、新闻等学习材料,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体验。
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世界上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
而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备受关注。
那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它的实质内涵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以此为主题展开讨论。
首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之一是语言能力。
掌握一门语言的核心,无疑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语法、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英语学科在这一方面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进行听力训练、口语交流、阅读和写作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语言输入开始,通过大量听听力材料,如听力录音或外语电影等,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通过课堂中的互动交流以及与外教的对话,培养他们的口语交流能力;通过阅读名著、英语文章以及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其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还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更是为了能够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
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在英语学科中,教师可以通过选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习俗、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和英语角活动,提供学生与国际学生互动的机会;通过为学生提供参观国外学校、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第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还包括信息获取和传递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英语学科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在英语环境中获取信息的技巧,包括听取有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信息传递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学习材料、互联网资源等,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各种工具获取信息,并能够准确地传递信息给他人。
另外,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还包括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科的教育不仅是传授英语的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放式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其内涵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多方面要素。
具体要求包括掌握基本语法和词汇、理解并运用英语文本、有效沟通和交流等。
培养策略包括通过广泛阅读、听力训练、口语表达等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教学策略则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互动交流。
评价方法可以通过考试成绩、口头表达、书面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
未来发展方向应注重个性化教育、创新教学方法、跨学科融合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全面推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具体要求、培养策略、教学策略、评价方法、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1. 引言1.1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全面的英语能力,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涵盖了语言、文化、思维、学习策略等多方面的要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水平。
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通过不断完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通往成功的道路。
2. 正文2.1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量,准确运用语法规则,流利的听说能力,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熟练的写作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还包括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我国的教育体系而言,英语学科不仅是学生获取国际知识、参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关键领域。
因此,深入探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对于提升我国英语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包括其定义、构成要素、培养策略等方面。
我们将首先明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框架,指出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和价值。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构成要素: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策略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并详细阐述每个要素的内涵及其在英语学习和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我国英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为提升我国英语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与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它涵盖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它包括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
在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学习一种文化。
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语言技能、语言运用、跨文化交际、认知与学习策略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
具体来说,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内容:一、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是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掌握。
学生能够听懂口语和录音材料,能够流利地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能够阅读理解各类英语文章,包括课本、报纸、杂志等,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二、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够正确地使用单词、短语、语法等,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习俗和价值观,并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能够适应和接受多样性。
学生在交际中不只是追求语言的正确与流利,还要注重交际的有效与文化的理解。
四、认知与学习策略认知与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运用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法。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学习时间,能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工具提高学习效果。
五、情感与价值观情感与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培养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生对英语学科感兴趣,有学习英语的目标,并能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学生能够培养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为了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和方法: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需要掌握英语的基本词汇、语法和句型等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词汇记忆、语法操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在实际运用中灵活运用。
二、强化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来提高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听力材料、口语练习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和实践。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引言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前的最后一站,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最后一次机会。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能力等。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方法。
一、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1. 英语语言能力英语语言能力是指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这包括对英语词汇、语法、句型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学生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一席之地。
2. 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背景,具备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
高中英语课程要通过地道的英语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国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3. 英语思维能力英语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去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学习策略能力学习策略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采用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生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策略,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1. 提倡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进行教学。
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具体来说,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听力训练,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各种英语材料,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英语国家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了解和理解。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学、艺术作品,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培养并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归纳、演绎等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写作等任务,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并能够进行语言的运用和创造。
四、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等方面。
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掌握有效地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兴趣和乐于学习的态度。
为了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针对以上内容进行具体的培养和训练。
具体的培养方法如下:一、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多媒体教学、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如课本、参考书、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研究活动,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注重复习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学习的机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是什么?作者:程晓堂,赵思奇(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
在综述国内外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语境下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着重阐释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为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出了建议。
一、引言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意见》发布以后,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但是,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等问题,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
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所以,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如语文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等。
因此,无论是从理论层面上,还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上,都有必要开展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
本文在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语境下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着重阐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虽然国内从政策层面上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是近期的事情,但国内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不完全陌生。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提出了适用于本国或相关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
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介绍了这些方面的情况,也探讨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 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描述和界定学生核心素养是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反复摸索与实践的产物。
虽然现有文献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的阐述各有不同,但是这一概念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思想是被广泛认同的。
核心素养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这一思想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中的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维度也大致相符。
在阐述或定义核心素养时,许多研究者参考了国外已有的较成熟的概念体系,并探讨了这些体系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启示,如裴新宁、刘新阳和张娜分别梳理了欧盟和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概念,并为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这些建议主要集中在研究过程和对核心素养的遴选与界定。
例如,研究过程中应当综合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意见,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应得到大规模调查数据的支撑和政策支持。
描述和界定核心素养应注意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情境,选取那些可教可学的、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素养。
虽然这些启示和建议仍有待落实,但为研究者借鉴国外经验提供了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对研制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柳夕浪认为,应借鉴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
辛涛、姜宇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
辛涛、姜宇、刘霞从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需求、我国的教育目标、国外对核心素养的遴选原则等几方面解读了核心素养。
他们指出,“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
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关于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和措施的研究由于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刚刚起步,许多研究者都在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较为成熟的经验,探讨值得借鉴的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措施。
最受关注的三项措施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设计、评价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
其中,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与核心素养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或互动;教学方法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需要核心素养模型的指导。
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核心素养是对教育目标的诠释,与课程体系的结合是一种国际趋势,甚至有人说“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DNA”。
要想通过课程设计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过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厘清课程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辛涛、姜宇、王烨晖归纳了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互动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并相互融合,以美国、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第二种是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学生核心素养,两者紧密结合,以芬兰为代表;第三种是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学生核心素养,而并没有单独规定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
在探讨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时,许多研究者提到了核心素养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其中关于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将在下文详述)。
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将两者的关系分为以新西兰为代表的“一对总”和以我国台湾为代表的“一对分”两类,即每个学科承担所有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科有针对地承担部分核心素养的培养。
成尚荣主张采取“一对分”的处理方式来研制学科核心素养。
曹培英以数学学科为例,探讨了数学思想——在欧盟、英国、法国等国家地区的核心素养模型中都包含数学素养——如何融人数学课程,体现育人价值。
这也可视为“一对分”的类型。
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大概念”“大观念”“课程整合”“学科整合”这些相关概念。
例如,柳夕浪提出应关注“大概念”,并借鉴美国《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更少、更高、更清晰”的教育标准,分析了生物课程标准对概念体系的精简和对重要概念的提炼。
核心素养与评价体系核心素养不仅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许多研究者借鉴了经合组织围绕核心素养实施的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认为应重视核心素养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指导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思想是被广泛认同的。
核心素养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这一思想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中的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维度也大致相符。
在阐述或定义核心素养时,许多研究者参考了国外已有的较成熟的概念体系,并探讨了这些体系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启示,如裴新宁、刘新阳和张娜分别梳理了欧盟和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概念,并为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这些建议主要集中在研究过程和对核心素养的遴选与界定。
例如,研究过程中应当综合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意见,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应得到大规模调查数据的支撑和政策支持。
描述和界定核心素养应注意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情境,选取那些可教可学的、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素养。
虽然这些启示和建议仍有待落实,但为研究者借鉴国外经验提供了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对研制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柳夕浪认为,应借鉴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
辛涛、姜宇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
辛涛、姜宇、刘霞从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需求、我国的教育目标、国外对核心素养的遴选原则等几方面解读了核心素养。
他们指出,“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
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核心素养与教学方法上文提到,不少学者认为核心素养应具有“可教性”,这反映了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核心素养“如何教”的问题也受到了学界关注。
成尚荣指出:“只有将上位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并真正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时候,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走进学生的素养结构,成为学生的素养”。
为使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生,一些研究者更加青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柳夕浪认为,教学中那些保留现实生活本来具有的丰富性的情境设计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品格。
柳夕浪、张珊珊进一步提出,由于素养是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生成的,故情境设计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提倡体验学习,并将“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称为“素养教学”。
张蕾、沈新荣则分别以语文、地理学科为例,提出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些教学方法也意味着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提高,故也有研究者提到应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但对应如何培养却并未具体阐述。
以上三项主要措施,无论是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与经验,还是研究者经分析提出的建议,都为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与落实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但是再好的思路也需要付诸实践,并且要紧密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在中国,英语是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外语语种之一。
在世界上很多非英语本族语国家和地区,英语属于第二语言或外语,有时还是官方语言。
在探讨中国语境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前,我们首先从更广的范围来介绍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这里暂且把“外语”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来使用,泛指母语之外的各种语言。
前文提到,应注意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与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国外的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践也都反映出了这一关系在核心素养及其落实中的重要性。
与有关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相比,专门探讨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关注的学科也较为单一,偏重数学和理科。
以《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第9期专门设置的“核心素养研究”这一主题为例,该组文章都是关于数学学科的,还有一篇关于物理学科。
经合组织、欧盟、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等多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素养模型中都包含使用语言和符号进行交流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还有赖于母语和外语学科。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全球意识、国际理解、信息技术素养等与外语有密切联系的素养,而这类素养的培养与外语息息相关,故研究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国内学界对外语学科素养的探讨尚显不足。
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也包括外语素养,并将外语素养定义为“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求,通过口头或书面等语言形式,运用其他语言实现理解、表达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