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通信电路原理 第1-12章 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工业大学移动通信作业答案

北京工业大学移动通信作业答案

第一章绪论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几种?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哪种方式?双工方式分类。

答: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双工、半双工。

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双工。

双工方式分类:时分双工(TDD、频分双工(FDD 。

2、什么叫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暂时停留在某处)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成为现代通信中发展最快的通信手段之一。

特点: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在强干扰环境(外部干扰+内部干扰)下工作;无线电频率资源非常有限;提高通信容量;对移动终端设备要求高,必须适合移动环境;系统复杂,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3、1G 2G、3G 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对比。

答:1G全自动拨号,全双工方式,越区频道转换,自动漫游。

是模拟通信系统,采用小区制,蜂窝组网,多址接入方式为频分多址FDM A调制方式为FM2G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小区制,微蜂窝组网;能够承载低速的数据业务;调制方式有GMS K QPSK等;多址接入方式为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采用均衡技术和RAKE接收技术,抗干扰多径衰落能力强;保密性好。

3G :微蜂窝结构,宽带CDMA技术;调制方式QPSK自适应调制;多址方式主要是CDMA 电路交换采用分组交换;具备支持多媒体传输能力的要求。

4G :是一个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式网络,是功能集成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广带无线固定接入、广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广带系统和互操作的的广播网络,是一个全IP的网络结构,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口,采用多种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支撑。

4、移动通信中的干扰主要有哪些,哪种干扰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所特有的?答:互调干扰: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同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构成干扰,如:接收机的混频。

邻道干扰: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

同频干扰: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通信原理课后练习答案经典.ppt

通信原理课后练习答案经典.ppt

统计独立。
⑴ 试证明 z(t)是广义平稳的;
⑵ 试画出自相关函数 Rz ( ) 的波形; ⑶ 试求功率谱密度Pz ( f ) 及功率S。
10
.精品课件.
第3章课后作业解答
⑴ 试证明 z(t)是广义平稳的; 只要证明z(t) 的均值为常数,自相关函数仅与时间
间隔 有关即可。
E[z(t )] E[m(t )cos(ct )] E[m(t )] E[cos(ct )]
E{cos[c (t1
t2 )
2 ]
cos[c (t2
t1 )]}
1 2
E{cos[c (t1
t2 )
2 ]}
1 2
cos c
0 12
.精品课件.
第3章课后作业解答
⑵ 试画出自相关函数 Rz ( ) 的波形;
Rz (
)
1 2
Rm (
) cosc
1 / 2 Rz ( )
1
1
⑶ 试求功率谱密度Pz ( f ) 及功率S。 1 / 2
E[m(t1 )cos(ct1 ) m(t2 )cos(ct2 )]
E[m(t1 ) m(t2 )] E[cos(ct1 ) cos(ct2 )]
Rm ( ) E[cos(ct1 ) cos(ct2 )]
E[cos(ct1 ) cos(ct2 )]
1 2
作业 习题:3-5、3-6、3-7、3-8
9
.精品课件.
第3章课后作业解答
3-5 已知随机过程z(t ) m(t )cos(ct ),其中,m(t)
是广义平稳过程,且自相关函数为
1 Rm ( )
1 1 0
Rm ( ) 1 0 1
0

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习题1。

1 在英文字母中E 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0.105,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b 25.3105.0log E log E 1log 222E =-=-==P P I习题1。

2 某信息源由A ,B,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

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b A P A P I A 241log )(log )(1log 222=-=-==b I B 415.2163log 2=-= b I C 415.2163log 2=-= b I D 678.1165log 2=-=习题1.3 某信息源由A ,B ,C,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1。

2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Bd 100105213B =⨯⨯=-R 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s b 2004log log 2B 2B b ===R M R R(2)平均信息量为比特977.1516log 165316log 1634log 414log 412222=+++=H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7.197977.1100B b =⨯==H R R习题1.4 试问上题中的码元速率是多少? 解:311200 Bd 5*10B B R T -===习题1.5 设一个信息源由6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均为1/32,其余48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96,若此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独立的符号,试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该信息源的熵为96log 961*4832log 321*16)(log )()(log )()(22264121+=-=-=∑∑==i i i i M i i x P x P x P x P X H=5。

《通信原理》习题解答-final

《通信原理》习题解答-final
n
Q (4 nf
0
m
) ( 4 nf m )
若用 q(t ) 对 m(t ) 进行抽样,则已抽样信号 ms (t ) 为 ms (t ) m(t )q(t ) 其频谱为
ms ( ) 1 M ( ) Q ( ) 2
1 M ( ) Q0 (4 nf m ) ( 4 nf m ) T n
5-1、已知低通信号 m(t ) 的频谱 M ( f ) 为 f 1 M ( f ) 200 0 f 200 f 为其他值
(1) 假设以 f s 300 Hz 的速率对 m(t ) 进行理想抽样,试画出已抽样信号 ms (t ) 的频谱草图。 (2) 若用 f s 400 Hz 的速率抽样,重做上题。 解: (1) 由题意知,已抽样信号为 ms (t ) m(t ) T (t ) 其频谱函数为 M s ( f ) 1 T
因此码元宽度: Ts (3 ~ 5) m (9 ~ 15)ms 3-7、设宽度为 T,传号、空号相同的数字信号通过衰落信道,已知多径时延
T / 4 ,接收信号为两条路径信号之和,试画出展宽后的接收信号波形,并讨
论此时对信号波形应提出什么要求? 解:通过展宽以及叠加的信号波形如下图:
2 第二章 信息论初步
1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作者:熊沛、王宇
3 第三章 信道与干扰
3-1、一恒参信道点饿幅频特性为 H ( ) (1 cos T0 )e jtd ,td 为常数,试确定 信号 S(t)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波形,并讨论之。 解:根据系统传输特性,接收到的信号频率响应 Y(w)为:
5-6、已知模拟信号抽样值的概率密度 f(x),如图所示,若按四电平进行均匀 量化,试计算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

通信原理教程第二版 课后习题解答

通信原理教程第二版  课后习题解答
1
《通信原理》习题第一章
M
64 2
H ( X ) P ( x i ) log
i 1
P ( x i ) P ( x i ) log
i 1
2
P ( x i ) 16 *
1 32
log
2
32 48 *
1 96
log
2
96
=5.79 比特/符号 因此,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习题 1.6
1 0 PX ( f )
4
1
( )
RX
2
( )
设随机过程 X(t)=m(t) cos t ,其中 m(t)是广义平稳随机过程,且其自
f , 10 kH Z f 10 kH Z 0 ,其 它
2
(1)试画出自相关函数 R X ( ) 的曲线; (2)试求出 X(t)的功率谱密度 P X
试求 X(t)的功率谱密度 P X 解:详见例 2-12
(f )
并画出其曲线。
5
《通信原理》习题第一章
习题 2.12
已知一信号 x(t)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1 0 PX ( f )
4
f , 10 kH Z f 10 kH Z 0 ,其 它
2
试求其平均功率。 解: P
V
习题 1.8 解:由 D 2
设一条无线链路采用视距传输方式通信,其收发天线的架设高度都等
于 80 m,试求其最远的通信距离。
8rh
,得
D
8 r h
8 * 6 .3 7 * 1 0 * 8 0
6
6 3 8 4 9
k m
第二章习题
习题 2.1 设随机过程 X(t)可以表示成:

通信原理习题答案-完整可编辑版

通信原理习题答案-完整可编辑版

RB 500 Baud Rb 800 bit/s Imax 2.88 10 6 bit
第三章 随机过程
学习要求: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其数字特征; 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各态历经性; 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的性质以及和功率谱密度之间的关系; 高斯随机过程的定义和性质、一维分布特性;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时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窄带随机过程的数学表达式,其包络、相位、同相分量、正交分量的统计特性;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 白噪声的定义及其功率谱和自相关函
mt
H
相乘器 cos 1t 相乘器
sin 1t
理想 低通
理想 低通
s1t
相乘器
cos 2t
st 相加器
s2 t 相乘器
(b)
sin 2t
理想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 1,试求输出信号 s t 号。
,并说明 s t
1
1
st
mt
cos
2 1t
m tˆ
sin
2
2
为何种已调信
2 1t
st
为载频为
2 1 的上边带信号
对于图中所示的数字基带信号波形给出以下两种码型对应的信息序列a双极性归零码传号取1空号取1mfgftb波特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试验证下图所示的各种a有码间串扰b有码间串扰c无码间串扰d有码间串扰5
第一章 绪论
学习要求:
常用通信术语;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定义; 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和通信方式; 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缺点; 离散消息的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源熵)的计算; 衡量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传码率、传信率、频带利用率、平均传信率和最大传信率的计算及其关系;
通过该信道后输出信号的时域表示式,并讨

通信电路答案

通信电路答案




PD U CC I c 0 24

2 10 6.64 53
I cm 2 I c1m 2
10 . 53
c
Po 5 75.34% PD 6.64
习题解答汇编
习题解答汇编
U cm I c1m R
10 53 23 53
3.3解:

习题解答汇编
所以 因为
1 0 L C xC 0 Cx C
因为
Qe
1
0 (r rx )
C X 200pF
Q0 1
所以
CxC Cx C
0 Cr
rx r 15.9
所以
r
1 15.9 0CQ0
习题解答汇编 1.2 解:根据原电路可以画出等效电路如题1.2图所示:
BW0.7
Qe
1 28.1, g 0 L
谐振频率f 0
n C1
' C1 C L
1 41.6MHz 2π LC
f0 1.48MHz Qe
1 , 3
g n 2 g L ge0 g s 170.1S
习题解答汇编 1.4 解:
习题解答汇编
U cm U CC uce min U CC
I cm 2.2 24 21.25V g cr 0.8
PO
1 1 I c1mU cm 0.96 21.25 10.19W 2 2
习题解答汇编
习题解答汇编 3.5 解: (1) 可改变 R
PC PD PO 13.36 10.19 3.17W
L1
Q1 Re

通信电路原理答案

通信电路原理答案

Q
L 1 0 ,可计算出 RS 。 0 CRS RS
若将其通频带扩大到 4 BW ,只需在电感上串接一电阻 R 3Rs 。
v ( )
V ( j ) V ( j 0 )
1
2 1 QP (
0 2 ) 0
这里忽略串接一电阻对并联谐振频率的影响, P 0 。
7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9.有 A、B、C 三个匹配放大器,它们的特性如下: 放大器 A B C 功率增益( dB ) 6 12 20 噪声系数 1.7 2.0 4.0
现将此三个放大器级联,放大一低电平信号,问此三个放大器应如何连接,才能使总 的噪声系数最小,最小值为多少? 3-9.解: 三个放大器应按 A B C 的顺序连接。
特性。
3-2.为什么晶体管在高频工作时要考虑单向化问题,而在低频工作时,则可不必考虑? 3-2.解: 以单管共发放大器为例。 集电结电容通常约为几个 PF,低频时其容抗很大,可近似认为开路,使得电路中不存在 反馈,故不必考虑单向化问题. 而在高频时,它的作用就不能忽略了,它跨接在输入输出之间, 构成放大器内部反馈通路, 输入对输出有影响,反过来输出对输入也有影响,故需要考虑单向化问题。 3-4.一个 1000电阻在温度 290K 和 10MHz 频带内工作,试计算它两端产生的噪声电压和 噪声电流的方均根值。 3-4.解: 噪声电压的方均根值: v 12.65V 噪声电流的方均根值: i 12.65nA
2
2
3-7.计算题图 3-1 中各电阻网络的噪声系数,说明各电阻与噪声系数的关系并加以解释。 图中 VS , RS 为外加信号源电压及其内阻, R1 , R2 均为有噪电阻。

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课后答案第⼀章绪论1.1以⽆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1-1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线电⼴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转换⽽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和影像的⽆线电波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1.抗⼲扰能⼒强;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的信号⼀致,都是⼆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也便于⽤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的管理,维护实现⾃动化,智能化;5.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时分多路复⽤,不需要体积较⼤的滤波器。

设备中⼤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规模和超⼤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功耗低;6.便于构成综合数字⽹和综合业务数字⽹。

采⽤数字传输⽅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缺点:占⽤信道频带较宽。

⼀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1.4数字通信系统的⼀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系统的模型见图1-4所⽰。

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扰能⼒;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发双⽅时间上保持⼀致,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有序,准确和可靠的⼯作。

通信电路原理答案

通信电路原理答案

1 LC
10 8
(rad / s )
所以 BW
f0 0 7.96 10 4 Hz 79.6 KHz QP 2Q
(2) 要使其通频带扩大到 4 BW 由 于 Q P Q 200 , 所 以 回 路 损 耗 电 阻 存 在 , 设 回 路 总 损 耗 电 阻 为 RS , 则
( KHz ) ,
4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 1.0000 C1' 0.7645, L'2 1.8478, RS ' C3 1.8478, L'4 0.7645
实际元件值:
C1 L2
1 1 ' C1' 0.043F , C 3 C3 0.1043F c RL c RL RL ' R L2 37.56mH , L4 L L'4 15.56mH c c
S 0
1 LC
P 0 1
1 0 2 QP
通频带
BW
f0 QS
BW
f0 QP
端阻抗 (导纳)
Z ( j ) R 1 jQS ( 0 ) 0
YP ( j ) GP 1 jQP ( 0 ) 0
例2᧪ (1) 将 1-1 短接 Q 1 2 LC
VC 100 Vm
1 1 1 L 6 253.3 ( H ) C 10 2
2 2
f0
1MHz
Q
0 L L 2f 0 L R 0 15.9 R Q Q
品质因数

通信原理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

通信原理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

通信原理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通信原理》习题第一章第一章练习习题1.1在英文字母中e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0.105,试求其信息量。

解:e的信息量:ie?log2练习1.2信息源由四个符号a、B、C和D组成。

让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4、3/16和5/16。

尝试在信息源中查找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内华达州?log2ib??log21??log2p?Elog20。

105? 3.25个基点?E11?? log2p (a)??日志2?2bp(a)4335?2.415bic??log2?2.415bid??log2?1.678b161616练习1.3信息源由四个符号a、B、C和D组成,分别由二进制代码组00、01、10和11表示。

如果每一个二进制符号都是用一个5毫秒宽的脉冲传输的,请尝试在以下条件下计算平均信息速率。

(1)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1.2所示。

解决方案:(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因此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字母传输的符号速率为rb?1?100bd?32?5?10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rb?rblog2m?rblog24?200bs(2)平均信息量为11316516h?日志24?日志24?日志2?日志2?1.977位符号44163165则平均信息速率为rb?rbh?100?1.977?197.7bs问题1.4中的符号率是多少?解决方案:RB?习题1.5设一个信息源由6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均为1/32,其余48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96,若此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独立的符号,试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决方案:信息源的熵是111?? 200bd?3tb5*10“沟通原则”练习第1章h(x)p(xi)log2p(xi)p(xi)log2p(xi)?16*i?1i?1m6411log232?48*log2963296=5.79位/符号因此,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rb?mh?1000*5.79?5790b/s。

通信原理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

通信原理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

第一章习题习题1.1 在英文字母中E 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0.105,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b 25.3105.0log E log E 1log 222E =-=-==P P I习题1.2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

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b A P A P I A 241log )(log )(1log 222=-=-==b I B 415.2163log 2=-= b I C 415.2163log 2=-= b I D 678.1165log 2=-=习题1.3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

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1.2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Bd 100105213B =⨯⨯=-R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s b 2004log log 2B 2B b ===R M R R(2)平均信息量为比特977.1516log 165316log 1634log 414log 412222=+++=H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7.197977.1100B b =⨯==H R R习题1.4 试问上题中的码元速率是多少? 解:311200 Bd 5*10B B R T -===习题1.5 设一个信息源由6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均为1/32,其余48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96,若此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独立的符号,试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该信息源的熵为96log 961*4832log 321*16)(log )()(log )()(22264121+=-=-=∑∑==i i i i Mi i x P x P x P x P X H=5.79比特/符号因此,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1000*5.795790 b/s b R mH === 。

通信原理课后答案第一章

通信原理课后答案第一章

《通信原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

试求E 及x 的信息量。

解: )(25.3105.01)(log 2bit E I ==)(97.8002.01)(log 2bit X I == 题解:这里用的是信息量的定义公式)(1log x P I a =注:1、a 的取值:a =2时,信息量的单位为bita =e 时,信息量的单位为nita =10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哈特莱2、在一般的情况下,信息量都用bit 为单位,所以a =21-2.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3/16和5/16。

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方法一:直接代入信源熵公式:)()()()()(E H D H C H B H A H H ++++=516165316163881881441log log log log log 22222++++=524.0453.083835.0++++= 符号)/(227.2bit =方法二:先求总的信息量I)()()()()(E I D I C I B I A I I ++++= 516316884log log log log log 22222++++= 678.1415.2332++++= )(093.12bit =所以平均信息量为:I/5=12.093/5=2.419 bit/符号题解:1、方法一中直接采用信源熵的形式求出,这种方法属于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得平均值,得出结果的精度比较高,建议采用这种方法去计算2、方法二种采用先求总的信息量,在取平均值的方法求得,属于算术平均法求平均值,得出结果比较粗糙,精度不高,所以尽量不采取这种方法计算注:做题时请注意区分平均信息量和信息量的单位:平均信息量单位是bit/符号,表示平均每个符号所含的信息量,而信息量的单位是bit ,表示整个信息所含的信息量。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1-1解:1-2解:1-3解:1-4 解:1-5 解:1-6 解:1-7 解:1-8 解:第二章习题答案2-1 解:群延迟特性曲线略2-2 解:2-3 解:2-4 解:二径传播时选择性衰落特性图略。

2-5 解:2-6 解:2-7 解:2-8 解:第三章习题答案3-4 解:3-5 解:3-6 解:3-7 解:3-8 解:3-9 解:3-10 解:3-11 解:第四章习题答案4-2 解:4-3 解:4-4 解:4-6 解:4-8 解:4-9 解:4-10 解:4-11 解:4-12 解:4-13 解:4-15 解:4-16 解:4-17 解:第五章习题答案5-1 解:,,,(1)波形(2)5-2 解:,,(1)(2)相干接收时5-3 解:,,(1)相干解调时(2)非相干解调时5-4 解:,,,(1)最佳门限:而:所以:(2)包检:5-5 解:系统,,5-6 解:(1)信号与信号的区别与联系:一路可视为两路(2)解调系统与解调系统的区别与联系:一路信号的解调,可利用分路为两路信号,而后可采用解调信号的相干或包检法解调,再进行比较判决。

前提:信号可分路为两路信号谱不重叠。

5-7 解:系统,,,(1)(2)5-8 解:系统,,,,(1)(2)所以,相干解调时:非相干解调时:5-9 解:5-10 解:(1)信号时1 0 0 1 0(2)1 0 1 0 0,5-12 解:时:相干解调码变换:差分相干解调:,,(1):a:相干解调时解得:b:非相干解调时解得:(2):(同上)a:相干解调时,b:非相干解调时,(3)相干解调时即在保证同等误码率条件下,所需输入信号功率为时得1/4,即(4)a:差分相干解调时即在保证同等误码率条件下,所需输入信号功率为时得1/4,即b:相干解调的码变换后解得:5-16 解:(A方式)0 1 1 0 0 1 1 1 0 1 0 0 ,5-17 解:(1)时所以(2)时所以5-18 解:5-19 解:,::一个码元持续时间,含:个周波个周波。

北京工业大学通信原理总结课

北京工业大学通信原理总结课

RRBB lolR g2obM R g2b
(bau(, dba 波u特 , d)率 波特)率 N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概念 离散信源的信息量
信息源的熵
信道容量 根据信息论,对于连续信道,若信道带宽为B,且受到 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干扰,则信道容量C的理论公式(香农 公式)为:
给定信道容量C,可用不同的B和S/N 的组合来传输信号, 是扩频技术的理论基础
角调的解调方法 相干解调:窄带角调 非相干解调:窄带角调、宽带角调(鉴频器)
普通鉴频器的门限信噪比是指鉴频器的输入信噪比
调频有门限效应的现象:门限效应是所有非相干解调器 都存在的一种性质
调频的预加重 和去加重 技术:提高高频端的输入信噪比, 解决方法
抗噪声性能分析主要是方法
第五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脉冲编码调制的原理 PCM信号的形成:经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 实现连续消息的数字化。
非均匀量化:可以改善小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
A率13折线压扩编译码及量化误差
逐次比较型编译码原理
增量调制的原理
把刚过去的信号样值作为预测值的单纯预测编码方式,即对相 邻抽样值的相对大小进行编码,它只用一位编码表示相邻样值 的相对大小,反映出抽样时刻波形的变化趋势,与样值本身的 大小无关
第三章 调幅系统
调制的定义及分类
AM,FM,PM ASK,FSK,PSK,QA PAM,PDM,PPM
PCM/DPCM/ADPCM
四种不同的幅度调制系统 AM、DSB、SSB的时域和频谱表达式及频谱图,带宽
VSB的频谱特性、及边带滤波器满足的条件:
在|ω|<Wm范围内有:
HV(ω-ω0)+ HV(ω+ω0)=const=2

通信原理 参考答案doc

通信原理 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概论1.4 信息量的定义是什么?信息量的单位是什么?答:设消息x的概率为x(x),其信息量x(x)定义为x(x) = − log x x(x)。

当x = 2时,信息量单位为比特(bit);当x = x时,信息量单位为奈特(nat);当x = 10时,信息量单位为哈特莱(hartley)。

1.6 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什么?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什么?答:信源编码的目的是提高信号表示的有效性。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1.7 何谓调制?调制的目的是什么?答:对信号进行调整就是调节。

调制的目的是使经过调制的信号适合信道的传输特性。

1.8 数字通信系统有哪些性能指标?答:主要有传输速率、错误率、频带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

1.9 信道有哪些传输特性?答:噪声特性、频率特性、线性特性和时变特性等。

1.13 何谓多径效应?答:信号经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而且每条路径的时延和衰减不尽相同,造成接收端的信号幅度和随机变化,这一现象称为多径效应。

1.14 电磁波有哪几种传播方式?答:电磁波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和视线传播三种传播方式。

1.16 什么快衰落?什么是慢衰落?答:由多径效应引起的衰落称为快衰落,由单一路径上季节、昼夜、气候等变化引起的衰落称为慢衰落。

1.17 信道中的噪声有哪几种?答:按照来源分类,信道中的噪声可分为人为噪声和自然噪声两大类。

按照性质分类,信道中的噪声可分为脉冲噪声、窄带噪声和起伏噪声三类。

1.18 热噪声是如何产生的?答:热噪声是由电阻性元器件中自由电子的布朗运动产生的。

3.1 调制的目的是什么?答:一是通过调制可以把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附近;二是通过调制可以提高信号通过信道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

3.2 模拟调制可以分为哪几类?答:两大类: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

3.3 线性调制有哪几种?答:幅度调制、双边带调制、单边带调制和残留边带调制。

3.4 非线性调制有哪几种?答: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4
1
2
f
2 o
C

p1
40T 100T

2 5
,
p2
20T 100T

1 5

C总
C1

p12 C oe

p
2 2
C
L

200
4 10 25
1 25 25

202.6
pf
代入
L
1
4
2
f
2 o
C

1 4 2 (465 103)2 202.6 1012
不对,没有考虑 3 个单元电路各自产生的噪声 Pnn1、Pnn2、Pnn3 正确:Pno= PniAPA1APA2APA3+ Pnn1 APA2APA3+ Pnn2 APA3+ Pnn3
(2) 两个系统各自的噪声系数? 系统 1:Nf = Nf1+ (Nf2-1)/APA1+ (Nf3-1)/(APA1APA2) = 1.5+(3-1)/20+(4-1)/(20×15) =1.5+2/20+3/300 = 1.61 系统 2:Nf = Nf1+ (Nf2-1)/APA1+ (Nf3-1)/(APA1APA2) = 3+(4-1)/15+(1.5-1)/(15×10) =3 +3/15+0.5/150 = 3.2003
465 103 19.4 kHz 24
L
(4)中和电容 CN 的位置如图中所示,CN 的大致值为 0.5~5 pf
(5)放大器谐振时的电压增益
AV

p1 p2 Y fe g总
2 1 50 103 5 5
0.245 104
4 163 0.0245
4-18 在调谐放大器的 LC 回路两端并接一电阻,会对放大器的谐振增益、、 选择性、稳定性等各项指标产生什么影响? 解:
∵ Fmax = 4.5kHz,B = 双边带 2×4.5 = 9 kHz,B = 单边带 4.5 kHz
∴ 双边带调幅电台设置数: 理论值(最多):15766 / 9 ≈ 1751 个 实际(设各电台间隔 10kHz):15766 / (9+10 ) ≈ 829 个
单边带调幅电台设置数: 理论值(最多):15766 / 4.5 ≈ 3503 个 实际(设各电台间隔 10kHz):15766 / (4.5+10 ) ≈ 1087 个

p
2 2
g
L

5.9 106

4 24

1 3
10 4

1 24
பைடு நூலகம்

1 3
10 3

0.245 104
(s)

有载
QL

1 g总
C总 L

1 0.245 104
202.6 10 12 0.58 103
1 0.245
202.6 24 5.8
通频带
B0.7

f0 Q
通信电路原理 第一章 习题答案
l-12 已知调制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40Hz~4.5kHz。用这个信号去调制载频为
640kHz 的高频信号,求调幅后,电台所占的频带宽度是多少?
解:
调制信号频谱:
640kHz 载频频谱:
∵ Fmax = 4.5kHz
∴调幅后: BAM = BDSB =2×4.5 = 9 kHz
率之比为多少?能量利用率η为多少?
解: 由单频 F 调制幅度频谱:
令:单位电阻上的功率 mA= 1 时:
mA=0.3 时:
mA=0.5 时:
2
l-20 用频率 40Hz ~ 15kHz 的调制信号(振幅不变)进行调频、调相,调频 时最大频偏Δfmax=50kHz,为常数;调相时,调相系数 mP=0.5rad,也为常数。 试求调频时,调频系数 mF 的变化以及调相时频偏Δf 的变化? 解:
f 工作 = 200MHz 时,∴ f 工作 >> fβ ∵|β| ≈ fT /f 工作 =1000/200 = 5 f 工作 = 500MHz 时,∴ f 工作 >> fβ ∵|β| ≈ fT /f 工作 =1000/500 = 2
4
4-10 巳知一调谐放大器加题图 4-45 所示,回路 的谐振频率为 465kHz,回路电感 L 的 Qo =100,放 大管的 Coe =10pF,Roe=30kΩ,Yfe=50mA/V,其他参 数如图中所列,试求:
每级:B 0.7= B 信号/0.51= 9kHz/0.51 ≈ 18kHz 每级:Q = fo / B 0.7 = 465/18 ≈ 25.8
6
4-21 请在图 4-18(a)的单调谐放大电路中加中和电容,并标明中和电容的 大致值。 解:如图所示 正确连接 CN: ②点,同名端正确选择后,经由 CN 反馈的 Vf 与经由 C b’c 反馈的 Vo(Vce)反相 180o,实现负 反馈,CN 在 0.5~5pf 范围内取值,当 CN 取值等 于 C b’c 时,可消除的 C b’c 影响,使放大器稳定 工作。
已知: F:40Hz ~ 15kHz 变化,振幅 VΩm 不变
FM:
∵ Δfm= F×mF = 50kHz(不变) ∴ mFmax=Δfm/ Fmin = 50kHz/ 40Hz = 1250
mFmin=Δfm/ Fmax = 50kHz/ 15kHz = 3.33
BFM max= 2(Δfm + Fmax) = 2(50k+15k) = 130kHz BFM min= 2(Δfm + Fmin) = 2(50k+0.04k) = 100.08kHz (因为随 mF 随 F 反比变化,Δfm 不变,BFM 变化范围较小) PM: ∵ mP = 0.5rad(不变)
由 i =αo+α1 v +α2v2 ,( v 为输入电压,i 为输出电流,i 与 v 为非线性关系)
(1)外加两个频率的信号电压:v = V1mcosω1t +V2mcosω2t 将 v 带入上式,得:将
i = αo+α1(V1mcosω1t +V2mcosω2t)+α2(V1mcosω1t +V2mcosω2t )2 = αo+α1V1mcosω1t +α1V2mcosω2t +α2 (V21mcos 2ω1t +V22mcos 2ω2t+2V1mV2mcosω1t cosω2t ) = αo+α1V1m cosω1t +α1V2m cosω2t +α2[(V21m/ 2) (1+2cos2ω1t)+(V22m/ 2) (1+2cos2ω2t) ] +α2V1mV2m[cos(ω1+ω2)t + cos(ω1−ω2)t ] 可见: 输出电流 i 中,含有 cos2ω1t,cos2ω2t 项,由窄带 BPF 选出,可实现 2 倍频; 含有[cos(ω1+ω2)t + cos(ω1−ω2)t ],由一定带宽 BPF 选出,可实现混频、调幅; (BPF:带通滤波器)
∴ 原调谐放大器 LC 并联回路没有并接电阻,可以认为并接电阻无穷大 ∵ 并接电阻后,R↓ (g↑) → 回路 Q↓
∴ R↓ (g↑) → 回路 Q↓ ∵ (1)谐振增益 AV = (P1P2|Yfe|)/ g,g↑→AV ↓(谐振增益下降) (2)B0.7 = fo/Q,Q ↓→ B0.7↑(通频带变宽) (3)B0.7 和 B0.1 同时↑,K0.1= B0.1/ B0.7 不变,
(3) 这两个系统的指标分配哪个较合理?为什么? 系统 1 指标分配合理,因为前级的 Nf1 小和 APA1 大,所以 Nf 为 1.61(比
系统 2 的 Nf = 3.2 更接近于 1),则系统 1 的噪声性能优于系统 2。
7
通信电路原理 第六章 习题答案
6-5 若非线性器件的伏安特性为 i =αo+α1 v +α2v2 能否用它进行混频、调幅和振幅 检波?并说明原因。 解:
(2)外加任意调幅信号,由一定带宽 LPF 选出,可实现检波(见 6-6 题)。
6-6 上题中,若所加电压是调幅波信号,即 v =Vm (1+mcosΩt ) cosωot 试分析 i 中是否含 cosΩt 调制信号分量,若要将调制分量取出,应增接什么滤波 电路? 解:
由 i =αo+α1 v +α2v2
1
1-14 某电视台的图像载频的频率是 57.75MHz,它的波长是多少?如果用最 高频率为 6MHz 的视频信号去作双边带调幅。问这个电视频道所占的频率带宽 是多少 MHz? 解:
λ = C/fo =(3×108)/ (57.75×106) ≈ 5.1948 m B = 2×6 = 12MHz
注意:载频与带宽无关 1-17 一个单频率调幅信号,设调幅系数 mA=0.3 和 l 时,边频功率和载频功
3
通信电路原理 第四章 习题答案
4-4 有人说“晶体管的β值是个常数,基本不变”,请问这种说法有没有条件限 制,有什么条件限制? 解:
有限制。 当 f 工作 < fβ时,β = βo(常数) 当 f 工作 > fβ时,随着 f 工作↑,β↓,|β| ≈ fT /f 工作 4-5 巳知某电视机高放管的 fT =1000MHz,βo=100,假定要求放大频率是 1MHz、10MHz、100MHz、200MHz、500MH 的信号,求高放管相应的|β|值。 解: 已知:fT =1000MHz,βo=100, 则:fβ = fT /βo =1000MHz/100 = 10 MHz (1)f = 工作 1MHz 时, ∴ f 工作 < < fβ ∵|β| = βo =100(低频区工作) (2)f = 工作 10MHz 时,∴ f 工作 = fβ ∵|β| = βo =70 (极限工作) (3)f = 工作 100MHz 时,∴ f 工作 >> fβ ∵|β| ≈ fT /f 工作 =1000/100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