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物理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一: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 0.02mm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 0.005mm 修正值=0.018mm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二、实验过程准确度=0.01mm 估读到0.001mm测石蜡的密度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 0.5 天平感量:0.02 g 最大称量500 g3、数据处理、分析h) mm2、计算钢丝直径t以25C为标准查表取值,计算石蜡密度平均值:M1tM2 M3=0.9584kgm3三、结论1、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即上面给出的数据。
2、分析讨论心得体会:1、天平的正确使用:测量前应先将天平调水平,再调平衡,放取被称量物和加减砝码时○一定要先将天平降下后再操作,天平的游码作最小刻度的12估读。
2、螺旋测微器正确使用:记下初始读数,旋动时只旋棘轮旋柄,当听到两声咯咯响○时便停止旋动,千分尺作最小刻度的110估读。
思考:1、试述螺旋测微器的零点修正值如何确定?测定值如何表示? ○答:把螺旋测微器调到0点位置,读出此时的数值,测定值是读数+零点修正值2、游标卡尺读数需要估读吗? ○答:不需要。
3、实验中所用的水是事先放置在容器里,还是从水龙头里当时放出来的好,为什么? ○答:事先放在容器里面的,这样温度比较接近设定温度。
建议学校的仪器存放时间过长,精确度方面有损,建议购买一些新的。
四、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批阅日期: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二:一、实验目的。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高校物理试验论文(5篇)高校物理试验论文范文第1篇物理学是一门试验科学,物理试验是物理学进展的基础。
也可以说是“系统工程”,它集力、热、声、光、电于一体。
高校物理试验作为一门独立设制的课程,是同学动手、观看、制造思维、处理数据、总结写作等综合力量提高的过程,有着其他课程不行替代的作用。
因此不能教条学习,只是简洁地照猫画虎,测几组数据。
应使知其然,还能举一反三,循序渐进。
要在全学年试验中,致使综合力量有全面“质”的飞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熬炼实效,这就要求试验老师在每个试验过程中乐观引导同学的学习欲望。
2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同学的爱好光学是讨论客观世界中有关光现象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的分析讨论,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光学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的重要贡献。
当时物理学领域内成就最大的是墨家,它是由鲁国的墨翟(公元前480~39年)和他的弟子等所创立。
《墨经》是墨家的集体创作成果,它比古希腊欧几里得(公元前330~275年)“光学”还早百余年,不仅是中国光学的先驱,在世界光学史中也占据先的地位。
《墨经》对光的直进律,做出了精辟的记载,认为从物体上发出来的光线,似乎箭矢一样(“光之人,照若射”),通过精细的观看试验发觉,当两个光源同时照一物,产生本影和半影,还给投影下了一个科学定义:光有所遮挡的地方就是影。
墨家依据光的直进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照相机。
在十一、十二世纪间,我国科学家郭守敬依据光学原理制成了各种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取得了丰硕成果[4]。
在教学中我们感到,上试验课缺少足够的时间,应当将试验仪器的一些改进通过演示,使同学明白其有用与便捷。
而我们只能见缝插针,简洁叙述。
例如:在薄透镜测焦距的试验中,以前成像的像屏用的是一个喷漆薄铁片。
共轭法测焦距,要求同学们在观看到大小两个像,我们说这叫“大像追小像”,追的结果是看两像的中心是否重合,这一步是用成像的方法(细调)验证粗调是否调好了,是否“同轴等高”。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0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0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
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
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五、讨论与思考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
为什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2实验报告一.预习报告1.简要原理2.注意事项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器材四.实验原理五.实验内容、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1-实验报告模板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1-实验报告模板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1. 掌握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基本方法。
2. 熟悉使用比重瓶和电子天平的操作。
3. 分析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原理:密度定义为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 \( \rho = \frac{m}{V} \)。
本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其密度。
对于固体,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测量;对于液体,体积可通过比重瓶直接测量。
实验仪器:1. 电子天平2. 比重瓶3. 烧杯4. 移液管5. 蒸馏水6. 待测固体样品7. 待测液体样品实验步骤:1. 使用电子天平测量待测固体样品的质量 \( m \)。
2. 将适量的蒸馏水倒入烧杯中,使用移液管将部分水转移到比重瓶中。
3. 将待测固体样品完全浸入比重瓶中的水中,并记录比重瓶中水的体积变化 \( V_{water} \)。
4. 计算固体样品的体积 \( V = V_{water} \)。
5.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固体样品的密度 \( \rho = \frac{m}{V} \)。
6.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不同液体样品的密度。
7. 记录所有数据,并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
实验数据与结果:(此处填写实验数据表格,包括样品编号、质量m、体积V、计算出的密度ρ以及可能的误差分析)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不同固体和液体样品的密度,并掌握了使用比重瓶和电子天平进行密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近,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这些误差来源包括仪器的精度限制、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
未来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提高操作精确度来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参考精选5篇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参考精选5篇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果,很明显的可以发现热敏电阻的阻值对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1、引言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
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
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
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
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
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
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
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实验装置】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2. 学习使用计算机辅助物理实验的方法。
3. 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本技能。
实验原理:
本实验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物理现象,使学生能够在没有实际实验设备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物理实验的学习。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观察和分析各种物理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学原理等。
实验设备和软件:
1. 计算机及显示器。
2. 物理仿真软件(如PhET Interactive Simulations)。
实验步骤:
1. 打开物理仿真软件,并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块。
2.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初始参数和条件。
3. 运行仿真实验,观察物理现象的变化。
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必要的计算。
5.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物理定律和公式。
6.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论。
实验数据与分析:
(此处应插入实验数据表格和分析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实验观测值、计算值、图表等)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仿真实验,我们成功地模拟并分析了(具体物理现象)。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验证了(相关物理定律或公式)的正确性。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仿真实验在物理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建议与反思:
(此处应提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对未来实验的建议或反思)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板,具体的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应根据实际完成的仿真实验内容进行填写。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现象和定量测量物理量的重要方法。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有关概念,发现和解释实验中的真实现象,并建立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
本文旨在总结以《新编基础物理实验》为标题的新的实验,以及实验机理、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准备材料和实验内容等。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是主要用于基础物理实验的实验组。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各种物理实验来探索物理世界,深入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并印证理论。
在实验室中,学生们将学习物理概念,获得更多关于物理现象和实践的经验,并了解物理实验的步骤、测量原理、数据处理和计算。
实验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步骤的相互关系。
实验的原理是指实验的具体操作,同时也是指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测量原理。
实验的步骤包括:准备实验材料、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结果、收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计算实验数据和推导实验结果。
实验技术要求包括仪器设备、器材、耗材、方法和安全措施。
这些技术要求将规定实验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并明确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和仪表,进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此外,还要求学生配备实验室必要的安全设施,以保证安全环境。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的实施步骤包括:准备实验材料、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结果、收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计算实验数据和推导实验结果。
首先,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实验材料和仪器;其次,根据实验步骤,详细的运用实验仪器,完成实验;再次,根据实验结果,收集实验数据,并且进行数据处理及数据计算;最后,根据实验数据结果,推导出实验结果,并且进行分析总结。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所准备的实验材料包括:称量器、量筒、容量瓶、试管、放大镜、烧杯、烧瓶、摆动臂、水管、分析天平、摩擦机等。
其中,称量器用于称量实验中的物品,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容量,容量瓶用于测量液体的密度,试管用于放置实验样品,放大镜用于观测实验结果,烧杯和烧瓶用于放置实验样品,摆动臂、水管用于控制传动系统,分析天平用于测量重量,摩擦机用于制造静电场,等等。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引言基础物理实验是物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验教学能够带给学生直观的物理实验现象、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合理地分析实验数据和解释实验结论等知识和技能。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质量和教学效果,开展新编基础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是以基础物理课程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帮助学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验应用紧密结合。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实验技能,同时深入理解基础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设计的内容是测量物体的密度。
通过使用密度计算公式,测量不同形状和大小物体的密度,并比较不同方法的误差大小。
实验装置:•密度计•秤•常温水•直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实验步骤:1.在密度计中加入一定量的常温水;2.将一种物体放到密度计中,记录物体的重量;3.记录密度计中液面的高度;4.取出物体,将密度计中液面的高度再次记录下来;5.计算物体的密度;6.重复以上步骤,选取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进行实验。
实验要求1.注意个人安全,严禁做危险实验;2.实验时手法要轻,以免影响数据精度;3.计算过程要认真,结果要准确;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误差分析;5.按要求上交实验报告并进行课堂演讲。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实验目的和意义;2.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3.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4.实验和理论结合的分析;5.实验心得和感受。
结论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熟悉程度,还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宽了学生的思维领域,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创新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实验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物理实验往往侧重于验证理论知识,而较少涉及创新实验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实验报告提出了一种基于创新设计的大学物理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
2.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探索物理实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以电磁学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实验装置。
通过创新设计,实现以下功能:1. 实验装置采用可调节的磁场强度和线圈匝数,便于观察不同参数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影响。
2. 利用光电传感器实时测量感应电流的大小,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和分析。
3. 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对实验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可视化展示。
四、实验步骤1. 设计实验装置: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并制作实验装置,包括可调节的磁场发生器、线圈、光电传感器等。
2.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调节磁场强度和线圈匝数,确保实验条件符合预期。
3. 进行实验:开启磁场发生器,观察并记录光电传感器输出的感应电流大小。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可视化展示,分析不同参数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磁场强度和线圈匝数的增加,感应电流也随之增大,符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线圈匝数对感应电流的影响较大,而磁场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3. 实验过程中,发现光电传感器输出的感应电流存在波动现象,经分析,可能是由于磁场发生器的稳定性不足所致。
六、创新点1. 本实验采用可调节的磁场强度和线圈匝数,便于观察不同参数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影响,提高了实验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2. 利用光电传感器实时测量感应电流的大小,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和分析,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
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实验目的】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辉光球要轻拿轻放;2.辉光球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臭氧。
【实验原理】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一: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 0.02mm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 0.005mm 修正值=0.018mm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二、实验过程准确度=0.01mm 估读到0.001mm测石蜡的密度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 0.5 天平感量:0.02 g 最大称量500 g3、数据处理、分析h) mm2、计算钢丝直径t以25C为标准查表取值,计算石蜡密度平均值:M1tM2 M3=0.9584kgm3三、结论1、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即上面给出的数据。
2、分析讨论心得体会:1、天平的正确使用:测量前应先将天平调水平,再调平衡,放取被称量物和加减砝码时○一定要先将天平降下后再操作,天平的游码作最小刻度的12估读。
2、螺旋测微器正确使用:记下初始读数,旋动时只旋棘轮旋柄,当听到两声咯咯响○时便停止旋动,千分尺作最小刻度的110估读。
思考:1、试述螺旋测微器的零点修正值如何确定?测定值如何表示? ○答:把螺旋测微器调到0点位置,读出此时的数值,测定值是读数+零点修正值2、游标卡尺读数需要估读吗? ○答:不需要。
3、实验中所用的水是事先放置在容器里,还是从水龙头里当时放出来的好,为什么? ○答:事先放在容器里面的,这样温度比较接近设定温度。
建议学校的仪器存放时间过长,精确度方面有损,建议购买一些新的。
四、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批阅日期: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二:一、实验目的。
新编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 (2)
新编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一、前言大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物理专业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我设计了一套新编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三版的教学方案。
此方案主要以新编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三版为教材,围绕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原理等方面为主要考虑因素,力求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方面的知识。
二、实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2.通过实验,巩固物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发展实验思维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实验教学内容本次实验教学内容根据新编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三版进行,共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实验仪器的认识和使用。
通过学生操作仪器,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实验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2.基础实验。
学生通过进行基础实验操作方式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的方法、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结果的判断能力。
3.基本规律的验证实验。
学生通过进行基本规律验证的实验,掌握基本规律的物理原理和实验技巧,培养学生从实验结果中推断出基本规律。
4.物理现象的探索实验。
学生通过在实验中探索物理现象,增强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综合实验。
学生通过进行综合实验,将实验中所学的知识总结并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巩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实验教学方法1.讲授法。
通过讲解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步骤及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实验的操作方法。
2.示范法。
教师通过示范实验的操作方式、展示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3.讨论法。
教师会在实验过程中和课堂上进行讨论,让学生对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配备教学助理。
在实验课中配备教学助理,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实验操作,并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密度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2、掌握用量筒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计算物体的密度,并分析误差来源。
二、实验原理物体的密度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ρ = m / V其中,ρ为物体的密度,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体积。
三、实验器材1、托盘天平(含砝码)。
2、量筒。
3、待测物体(如金属块)。
4、细线。
四、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平衡(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2、测量物体质量(1)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用镊子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2)读取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 m,记录数据。
3、测量物体体积(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水的体积 V₁。
(2)用细线将待测物体拴好,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V₂。
(3)计算物体的体积 V = V₂ V₁。
4、计算物体的密度根据公式ρ = m / V,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并记录数据。
5、重复测量为了减小误差,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测量次数|质量 m(g)|水的体积 V₁(cm³)|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V₂(cm³)|体积 V(cm³)|密度ρ(g/cm³)||||||||| 1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2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3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平均值:ρ =_____ (g/cm³)六、误差分析1、测量质量时,天平的读数存在误差,可能是砝码的质量不准确或者游码的读数有误。
2、测量体积时,量筒的读数存在误差,可能是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面的凹液面底部相平。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与性质的单一性
21世纪的学科体系中,多种学科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没有一门学科能独立于其他学科而单独生存,但是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全都是关于物理,这一单科的实验内容,很少牵涉到其他。有些实验完全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根本不追求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结合。
2:实验的不及时性及实验信息的不对称性
2.参考文献指的是在作品制作和书写研究
报告
时你所参考的资料;要是
网上的资料要写上网址。
3.红色字体都是标注和说明,不出现在文章中。4.A4纸打印,左侧装订。
正文(小四宋体,1.5倍行距,有图可画图)实用价值:(5号黑体,)正文(小四宋体,1.5倍行距)参考文献:(5号黑体,)
[1]向德生(作者).基于约瑟夫遍历的数字图像置乱算法(文章的标题或者书名).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名称),2005(10)(哪一年第几期):44-46(页码). [2]
说明:1.要突出作品特色及创新点,字数在600-1000字之间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的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基本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部门的诸多领域,是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基础。物理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物理学中的每一项突破都与实验密切相关。物理概念的确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理论的确立都有赖于物理实验。
2:所以在设置物理实验时间的时候,应该设置在就在相关知识学习前后。设置在前,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也能完成相关实验,但是对其所包含的知识的理解还不到位,那么,在接来来对该内容的物理课讲解中,我们就能结合相关的实验更形象的理解;设置在紧跟着学习知识之后,可以使我们对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验内容快速的理解记忆。另外,老师可以安排简单的自主实验,让我们根据实验数据自主得出实验结论。
大学物理一实验报告(共5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学院物理系大学物理学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实验地点:班级:姓名:座号:实验时间:月物理系编制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教师签名:五、实验数据记录六、实验数据处理七、实验结论与分析及思考题解答1、对实验进行总结,写出结论:2、思考题解答:篇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学院物理系大学物理学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实验地点:班级:姓名:座号:实验时间:月日物理系编制一、实验目的: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②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③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贮气瓶,温度计,空气比热容比测定仪。
数字电压表1-进气活塞;2-放气活塞;3-ad590; 4-气体压力传感器;5-704胶粘剂图4-4-1 实验装置简图三、实验原理:气体由于受热过程不同,有不同的比热容。
对应于气体受热的等容及等压过程,气体的比热容有定容比热容c和定压比热容c。
定vp容比热容是将1kg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热,当其温度升高1?c时所需的热量;而定压比热容则是将1kg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cv况下加热,当其温度升高1?c时所需的热量。
显然,后者由于要对外作功而大于前者,即c定容比热容c之比vp。
气体的比热容比?定义为定压比热容c和p??ccpv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2四、实验步骤:5(1)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p0 设为(1.0248?10pa);(2)开启电源,将电子仪器部分预热10分钟,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3)关闭放气活塞2,打开进气活塞1,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使瓶内压强升高(即数字电压表显示值升高120~140mv左右,关闭进气活塞1。
待瓶中气压强稳定时,瓶内气体状态为ⅰ。
记下p1; (4) 迅速打开放气活塞2,使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由于瓶内气压高于大气压,瓶内部分气体将突然喷出,发出“嗤”的声音。
大学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篇一: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浙江海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利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空间的磁场分布指导教师:鲁晓东专业:数学与数学应用班级: B10数学实验者:于祥雨吴联帅学号:100实验日期: XX年12月01日洋学院利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空间的磁场分布实验者:于祥雨同组实验者:吴联帅指导老师:鲁晓东(B10数学 8 654495 ;B10数学 8 670903)【摘要】通过霍尔效应法测量霍尔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法,并使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最终通过多组数据的处理,得出空间磁场分布。
【关键词】霍尔效应;霍尔电流;对称测量法;磁场分布一、引言空间磁场实际存在,但是人眼看不到,因此用直接的方法测量是行不通的。
本实验正是考虑了这点,通过测量霍尔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式,通过霍尔电流、励磁电流和磁场强度的关系,间接的测出磁场强度。
并结合多组数据的处理,最大程度减小误差,使实验更加科学、严谨,从而使得实验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和借鉴性。
二、设计原理2.1简介置于磁场中的载流体,如果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的横向电场,这一现象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后被称为霍尔效应。
如今霍尔效应不但是测定半导体材料电学参数的主要手段,而且利用该效应制成的霍尔器件已广泛用于非电量的电测量、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
在工业生产要求自动自动检测和控制的今天,作为敏感元件之一的霍尔器件,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掌握这一富有实用性的实验,对日后的工作将有益处。
2.2霍尔效应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就被叫做霍尔电势差。
导体中的载流子在外加磁场中运动时,因为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而使轨迹发生偏移,并在材料两侧产生电荷积累,形成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电场,最终使载流子受到的洛仑兹力与电场斥力相平衡,从而在两侧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电势差即霍尔电压。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物理已经成为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学科,其理论以及实验都充满了智慧与技术。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学也在不断的发展,物理实验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以满足国家新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为了保证物理实验的准确性,有必要编辑一部新的基础物理实验教科书,以便更好地指导学习者。
现在,学习物理实验的学生需要学习一部新的基础物理实验教科书,以便学习更多物理实验和其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这部新的基础物理实验教科书,主要是以实验原理为主,展示物理实验中经典的概念以及经常使用的实验仪器,以及实验基础知识。
新编的基础物理实验教科书应该包括实验方案,实验原理,实验设备的使用,控制实验的方法,实验的调节,实验的结果分析,实验的记录等等内容。
例如,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的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所采用的仪器和材料,实验室环境等内容;实验原理应包括物理原理,物理定律,物理现象,微观结构的定义等内容;实验设备的使用应包括仪器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的操作,实验现场的搭建和维护等等;实验的控制应包括实验的参数设置,数据的采集,设备的调整,环境的控制等等;实验结果的分析应包括实验结果的准备,实验数据的处理,曲线拟合,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对比,实验结论的得出等等;实验记录应包括实验记录簿,实验数据,实验报表,实验报告等等。
另外,新编的基础物理实验教科书中还应有详细的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物理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和其他设备。
尤其是在介绍物理实验中常用仪器和材料时,应详细介绍其使用,以及它们在实验中的重要性。
此外,新编的基础物理实验教科书中还应该包括实验安全技术,安全技术可以保障学习者以及实验操作者安全上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可信。
总的来说,新编的基础物理实验教科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物理实验知识,无论是从实验原理的角度,还是实验设备的使用,以及实验安全技术,都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完整、系统、有效的物理实验知识,帮助学习者掌握更多实用性的物理实验知识,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帮助。
新编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2)
新编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在物理学的教学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中的概念和理论,并培养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技能。
因此,在物理学教学中,实验的设计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新编物理实验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思路新编物理实验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实验的设计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科学性指实验应该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实用性指实验应该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实验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
实验的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来确定。
3.实验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安全。
实验应该在安全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安全知识和实验技能培训。
4.实验的设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性。
实验的设计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新编物理实验的教学设计:实验1:简单电路测量实验目的通过对简单电路的测量,学习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基本概念,了解欧姆定律,熟悉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欧姆定律是电学基本定律之一,它表达了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万用表是用于电路中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的通用仪表,它是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仪器。
实验器材万用表、电池、电线、电阻等实验步骤1.连接简单电路,通过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
2.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到电路中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并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
教学资料电路图、实验报告模板等实验2: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进行小球运动的实验,管窥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幕,理解物体受力平衡与不平衡时的运动规律。
实验原理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达了物体受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关系。
小球、平衡木、计时器等实验步骤1.将小球挂到平衡木上,用手指将小球推手臂,使它沿着平衡木滑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 良导体热导率的测定------------------------------------112
实验五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拉脱法)----------------------125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实验教材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提出批评指正。
编 者
2004年8月31日
目 录
实验十 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278
实验十一 用掠入射法测定透明介质的折射率--------------------280
实验十二 偏振现象的观察与分析------------------------------287
实验十三 望远镜和显微镜----------------------------------296
实验十二 波尔兹曼常数测定----------------------------------205
实验十三 霍尔效应法测量微小位移----------------------------208
实验十四 铁磁材料的计算机静态磁滞回线、磁化曲线测量方法研究
-------------------211
实验十三 谐振动的研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2
实验十四 用凯特摆测量重力加速度-------------------------------86
第三章 热学实验
第一节 热学实验概论-------------------------------------------90
第一章 测量的不确定度
1-1 测量与误差-------------------------------------------------5
1-2测量的不确定度---------------------------------------------8
1-3 有效数字--------------------------------------------------17
实验十八 三相交流电特性及应用-----------------------------223
第五章 光学实验
光学实验的内容和特点---------------------------------------227
实验一 用菲涅耳双棱镜测钠光波长---------------------------232
实验三 惯 性 称----------------------------------------------44
实验四 杨氏模量的测定---------------------------------------47
实验五 梁的弯曲的研究---------------------------------------52
1-5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145
1-6设计性实验基础知识------------------------------------147
第二部分 电磁学实验
实验一 伏安法测电阻及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定-----------------153
实验十 声速的测定-------------------------------------------70
实验十一 弦振动的研究----------------------------------------73
实验十二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与研究---------------------------77
1-2电阻器-------------------------------------------------141
1-3直流电源-----------------------------------------------143
1-4电磁学实验中的标准仪器---------------------------------144
实验六 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56
实验七 碰撞过程中守恒定律的研究-----------------------------57
实验八 恒力矩转动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61
实验九 复摆的研究--------------------------------------------67
设计性实验
实验十五 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14
实验十六 改装电表和电位差计的使用-------------------------215
实验十七 交流电路功率的测量-------------------------------220
实验二 用牛顿环干涉测透镜曲率半径-------------------------236
实验三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240
实验四 单缝和双缝衍射光强分布-----------------------------247
实验五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253
新编大学物理实验
杨学锋 罗秀萍 魏勇
刘志华 赵杰
德州学院物理系
前 言
本教材是依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要求编写的。各参编人员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力争做到突破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增加了许多综合设计型和提高创新型实验内容,将许多传统的验证型实验项目或者部分内容,改进为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项目,使学生由被动性的实验过程变为主动性的实验过程。本教材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将会有所突破。本教材选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突出了时代性、先进性、适用性,所选用的实验仪器也是比较先进的。
实验十四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定光波波长--------------------306
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 用不同光学方法测定玻璃薄片的折射率------------------312
实验二 自组显微镜和望远镜----------------------------------313
第六章 原子物理实验
概述--------------------------------------------------------314
实验一 密里根油滴实验-------------------------------------315
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321
本教材包含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的普通物理实验内容。本教材既适合作为物理学专业的普通物理实验教材,又适合作为非物理学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
参加本教材编写的有:
误差理论和力学部分由杨学锋高级实验师编写;光学和原子物理部分由罗秀萍老师编写;电磁学部分的第1--14个实验由魏勇老师编写;电磁学部分的第15--18个实验由赵杰高级实验师编写;热学部分由刘志华老师编写。
实验五 磁场描绘---------------------------------------------170
实验六 使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电动势及使用电位差计校正电表----176
实验七 使用示波器测定电信号基本电学参量--------------------181
实验八 电子束线的偏转与聚焦--------------------------------186
实验九 交流电桥--------------------------------------------190
实验十 RLC电路的暂态特性--------------------------------195
实验十一 RLC电路谐振特性研究------------------------------202
实验三 利用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325
实验四 塞曼效应-------------------------------------------330
2
- -
实验六 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260
实验七 单色仪的定标和滤光片光谱透射率的测定--------------264
实验八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269
实验九 光具组基点的测定-----------------------------------274
第二节 热学基本实验-------------------------------------------96
实验一 金属比热容的测定---------------------------------------97
实验二 热功当量的测定(电热法)------------------------------102
实验二 静电场的描绘-----------------------------------------158
实验三 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162
实验四 低电阻及金属电阻率的测量-----------------------------166
1-4 数据处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