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5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表的变化是自然界的现象,它对人类的影响;2.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明确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3.掌握地球的层次结构,区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4.学会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能解释它们产生的原因;5.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景观的形成原因,如山、丘陵、峡谷、沙漠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地球的层次结构;2.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教学难点1.区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2.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单元所学内容,了解地理与科学地理的差别,为本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可介绍地表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并引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 学习内容第一节: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球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之一。
尤其是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牵动着人们的思维,因此本节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地壳运动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产生原因。
其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地图、图片、模型等形式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构成。
学习目标1.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2.明确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互动问答。
教学步骤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壳运动的概念、分类和地球内部的结构。
2.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3.发放学生手册,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了解每个自然现象的原因。
第二节: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的层次结构可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四层。
学生可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方式探究地球的内部构造。
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方式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将地球的内部结构巧妙地结合到前一节学习的地壳运动中去。
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的层次结构;2.区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涵盖了地球的构造以及地壳的构成、运动、变化等相关知识。
1. 理解地壳的构成、运动和变化;
2. 了解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可能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
3. 掌握地壳运动和变化的主要原因和过程;
4. 明白地壳运动和变化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2. 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内容和目标,同时完成教学前的一些练习;
3. 主讲:由教师讲解地壳的构造、运动和变化,并用实物帮助学生理解;
4. 讨论:分组讨论地壳运动和变化可能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
5. 演示:由学生们结合实物演示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表达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地壳运动和变化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以笔试和口语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地壳运动和变化的理解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在讲解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过程时,我采取了口头讲解和实物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研究效果良好。
但是,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我可以更多地创设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地球的运动与地表变化》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与地表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
二、教学设计概述1、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科学课堂回归生活。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同时,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课程要回归生活。
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随时随处有科学。
2、注重活动中的观察与交流。
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靠“说”靠“教”养成的,而是以各种课堂活动作为载体,以学生的试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加深学生印象,更好促进知识的应用。
三、教材分析《地表的变化》这篇课文内容包含两个知识面;一是学生了解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二是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学生在了解地表的变化中知道;地表的变化可分为剧烈变化(有地震或火山喷发引起的)和缓慢变化(如岩石的侵蚀或水流的搬运)两种。
缓慢的变化不易被觉察,可以通过音像资料及图片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人类自身的活动也是影响对地表变化的重要力量。
我们居住的地球已经被人类通过许多重要的方式加以改造。
这些改变可能有利也有弊,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材中利用八图加以说明,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自然的力量和人的力量对地表产生巨大的影响。
教材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今后采取的合理建议。
教材中利用八图加以说明,让学生初步形成认识,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学情分析《地表的变化》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地球的概貌以及内部的构造,火山与地震,卵石的形成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从知识和能力已为本单元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1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1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问题引入:课件结合解释成语“沧海桑田”学生解释并能举反映地壳运动或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例子引入地质作用的概念活动一见P54火山喷发示意图和机械风化作用等地表形态的图片,区分其能量来源学生回答并能举相似的例子明确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活动二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示意图,简要说明其活动方式及结果读图知道岩浆活动是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活动三①引导学生读P54褶皱与断层示意图,并结合投影喜马拉雅山和东非大裂谷①读图比较其形态及地貌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并图说明其形态②阅读板块构造运动材料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壳运动和地表形态的不同②阅读材料完成问题(问题见附录一)举例活动四结合大理岩形成示意图简要说明变质作用及其结果自学教材理解变质作用的实质活动五课件①展示一些地震造成的危害图片、地震分布图,引入地震教学②教师提问:地震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及分布读分析并运用准确术语回答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小结:地壳形成以来在岩浆活动、地壳物质、变质作用、地震等内力作用下,使地壳隆起、凹陷、褶皱、断裂形成高山或盆地,塑造地表原始形态课堂练习:读地层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岩层①②③按从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②①③解析:根据地质作用规律,结合岩石类型判断,②为石灰岩最先沉积,①为砂岩后沉积,③为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转化形成的新生岩石。
答案:D2.岩层①②③④中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只有沉积岩才有可能含有化石,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答案:B教后反思多画地质作用结构简图,能说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以及二者的关系。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第一章:地球的内部结构1.1 地壳的概念:介绍地壳的定义、组成和特点1.2 地幔的概念:介绍地幔的定义、组成和特点1.3 地核的概念:介绍地核的定义、组成和特点1.4 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究:介绍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究方法,如地震波的传播等第二章:地壳的运动2.1 板块构造学说: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板块2.2 地壳运动的形式:介绍地壳运动的类型,如断裂、挤压、俯冲等2.3 地壳运动的原因:介绍地壳运动的原因,如地球内部的热力学作用等2.4 地壳运动的影响:介绍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和构造的影响,如山脉的形成等第三章:地壳的变化3.1 地壳的隆升与下沉:介绍地壳隆升和下沉的原因及对地形的影响3.2 地壳的褶皱与断层:介绍地壳褶皱和断层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对地表的影响3.3 地壳的火山与地震:介绍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3.4 地壳的岩浆活动:介绍岩浆的来源、类型及岩浆活动对地壳的影响第四章:地壳的侵蚀与沉积4.1 侵蚀作用:介绍侵蚀作用的类型、过程及对地形的影响4.2 沉积作用:介绍沉积作用的类型、过程及对地层的形成的影响4.3 沉积岩的形成:介绍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分类4.4 地质时期与地层划分:介绍地质时期的划分方法、地层的特征及地层划分的依据第五章:地壳运动与人类活动5.1 地壳运动与地质灾害:介绍地壳运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5.2 地壳运动与工程建设:介绍地壳运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5.3 地壳运动与资源开发:介绍地壳运动对资源分布的影响及资源开发利用5.4 地壳运动与环境保护:介绍地壳运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应对策略第六章:地球的板块构造6.1 板块的定义与特性:介绍板块的概念、类型及其运动特点6.2 板块边界:介绍板块边界的类型,如生长边界、消亡边界等6.3 板块构造与地理现象:探讨板块构造学说如何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地震等6.4 板块构造与演化: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第七章:地壳运动的力量7.1 地球内部的动力学:探讨地球内部的动力学原理,如地球自转、地球内部的热对流等7.2 地壳运动的力学:介绍地壳运动的力学原理,如地球板块的受力分析7.3 地壳运动的驱动机制:探讨地壳运动的驱动机制,如地幔对流、地球物理过程等7.4 地壳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地壳运动的各种因素,如地球的旋转、地形等第八章:地壳运动的测量与监测8.1 地壳运动测量方法:介绍地壳运动测量方法,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面测距等8.2 地壳运动监测技术:介绍地壳运动监测技术,如地震监测、地壳变形监测等8.3 地壳运动数据的应用:探讨地壳运动数据在地质研究、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应用8.4 地壳运动与地球科学研究:介绍地壳运动在地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第九章:地壳运动与地貌形成9.1 地壳运动与山脉形成:探讨地壳运动如何影响山脉的形成,如挤压、拉伸等过程9.2 地壳运动与海岸线变化:介绍地壳运动如何影响海岸线的变化,如海平面上升、地壳下沉等9.3 地壳运动与高原、盆地形成:探讨地壳运动如何影响高原、盆地的形成,如地壳隆升、下沉等9.4 地壳运动与地震烈度区:分析地壳运动如何影响地震烈度区,如断层活动、地质构造等第十章:地壳运动的教育与普及10.1 地壳运动的教育意义:探讨地壳运动教育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10.2 地壳运动的教育资源:介绍地壳运动教育资源,如科普书籍、网络资源等10.3 地壳运动的教育活动:介绍地壳运动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如实地考察、实验教学等10.4 地壳运动教育的挑战与展望:分析地壳运动教育面临的挑战,如资源不足、认知误区等,并展望未来发展。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壳的概念,知道地壳的组成和特点。
2. 让学生理解地壳运动的概念,知道地壳运动的形式和原因。
3. 让学生了解地壳变化的表现,知道地壳变化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壳的概念和组成2. 地壳运动的形式和原因3. 地壳变化的表现4. 地壳运动和变化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壳的概念、地壳运动的类型、地壳变化的表现。
2. 教学难点:地壳运动的原因、地壳变化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表现。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2. 教学新课:讲解地壳的概念、组成和特点,介绍地壳运动的形式和原因,展示地壳变化的表现。
3. 实例分析:分析地壳运动和变化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如地震、火山喷发、山脉的形成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表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地壳的概念、组成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地壳运动的形式、原因和地壳变化的表现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地壳运动和变化在其他行星上的表现,如火星、金星等。
2. 探讨地壳运动和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挂图:地壳结构、地壳运动类型等。
3. 实例资料:地震、火山喷发、山脉形成等。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3.2 地壳变动和地表形态教学目标:1、让学生区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理解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
2、让学生了解不同地貌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如背斜、向斜等对人类工程建设的影响。
课时:1教学重点、难点:难点: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形倒置的形成及成因。
教学方法:讲解法、多媒体、小组讨论法。
板书设计:3.2 地壳变动和地表形态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褶皱(背斜和向斜)2、断层(地垒和地堑)二、外力作用及其影响1、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关系2、流水作用及地貌3、风力作用及地貌4、冰川作用及地貌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地质作用是如何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呢?引入新课:俗话说得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所以地壳处在不断运动之中,那么地壳在运动时会形成一些遗迹。
请大家看一幅图片。
[展示图片]:展示褶皱和断层示意图。
类似的地形,我们在野外曾经见到过,这些都是地壳运动的“足迹”。
讲授新课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往往被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见证。
1、定义: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称为地质构造。
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叫做构造地貌。
常见的构造地貌——褶皱和断层。
那么什么是褶皱和断层呢?下来我们具体的分析褶皱和断层形成过程及形成的地貌等。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
地壳发生褶皱隆起,常常形成山脉。
世界上许多高大的山脉便是这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都是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板块交界处发生大规模褶皱隆起而形成的。
请大家看大屏幕,观察褶皱的形成过程。
[多媒体动画演示—褶皱(背斜和向斜)]展示岩层由于水平受力发生弯曲变形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岩层向上拱起,我们称之为背斜,有的向下弯曲,我们称之为向斜。
请大家注意,我们所说的岩层是指连续的岩层,是一个整体。
[教师提问]:那么在地貌上,背斜和向斜一般形成什么地形呢?[学生回答]: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八年级地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壳的概念及其运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掌握板块构造学说,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和地震等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难点:板块构造学说在解释地球现象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教学挂图等。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和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引出本课的主题《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地壳的概念及其运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地壳的运动和变化,重点介绍板块构造学说。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地震、火山等现象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进行分析,解释这些现象。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地壳运动和变化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和地震等现象。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模拟板块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加深对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认识。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与第一课时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一张地球板块构造图,标注主要板块及板块间的运动方向。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地壳运动和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a.解释地壳运动和变化的概念。
b.画出板块构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板块的特征。
c.分析地壳运动监测数据,判断某一地区地壳运动趋势。
d.举例说明地壳运动和变化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2.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地理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中图版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壳的概念,掌握地壳的运动方式和变化特征,了解地壳运动对地形地貌、地震、火山等地理现象的影响。
2.学会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理现象,如大陆漂移、山脉形成、地震分布等。
3.掌握地壳运动监测方法,了解我国地壳运动监测现状和主要监测手段。
(二)教学设想
1.设想一: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地壳运动的奥秘。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影响等方面内容。
2.设想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GIS、遥感技术等,直观展示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过程。通过动画、图像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地壳运动理论。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b.板块构造理论如何解释地理现象?
c.地壳运动监测方法有哪些?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何优缺点?
d.地壳运动和变化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2.讨论要求:小组成员积极发言,记录讨论成果,为课堂汇报做好准备。
2.提出问题:地球表面为何会有高山、大海、峡谷等地貌?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地壳运动和变化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作者:高娟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7期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
过程与方法1.能够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2.学会利用多幅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1.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来源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地图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一、诱思导学(2分钟)1、激趣导课(1分钟):出示地表形态变化图: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
)2、展标导向(1分钟):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解读目标,并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学习任务。
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分钟)(一)温故知新学生思考回答:(1)二千万年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约2万米,可珠峰海拔只有8848.13米,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地壳抬升的同时,外力作用也不停地影响。
(2)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可是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这是渤海地区地壳不断下沉的结果。
小结: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空间是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了解地球地壳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形变化教案
了解地球地壳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形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地壳的基本概念,知道地壳的构成和特点。
2. 让学生理解地壳运动的概念,知道地壳运动的原因和类型。
3. 让学生了解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形变化,能够识别和解释各种地形变化现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1. 地球地壳的构成和特点2. 地壳运动的原因和类型3. 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形变化现象三、教学难点1. 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形变化的解释和理解2.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的现象。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地理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的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案例分析的地理实例,如地震、火山、山脉等。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教案内容请稍等,我正在为您编辑中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地壳的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地壳的构成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地壳运动的概念,解释地壳运动的原因和类型。
3. 案例分析:以具体的地理实例,如地震、火山、山脉等,展示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形变化现象。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合作交流。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和案例分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提高了思考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了学生对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的理解和记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五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构造和地壳变动
小学五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构造和地壳变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征和构造组成。
作为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地理教案,我们将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壳变动。
通过这个教案,学习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地球的各个层次和地壳运动的原因。
一、地球的构造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包括陆地和海洋两部分。
陆地上有平原、山地、高原等不同形态,而海洋则占据着大部分的面积。
2. 地幔地壳下方是厚约2900公里的地幔。
它由具有流动性质的岩石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
3. 外核地幔之下是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
外核有助于保护内核以及维持地球的磁场稳定。
4. 内核位于最中心位置的内核由固态铁和镍构成。
它受到来自其他层次的巨大压力,并且具有高温。
二、地壳变动1. 构造板块移动地球上的地壳并不是一整块,而是由数块构造板块组成的。
它们悬浮在地幔上并以极慢的速度移动。
构造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拆离和滑动引发了地震、火山喷发及山脉形成等现象。
2. 地震构造板块之间因为积累了巨大的能量而产生断裂释放能量时,就会引发地震。
这种地壳运动造成了地球上许多重要的地貌特征,同时也带来一些灾害。
3. 火山喷发当火山口下方岩浆积累到一定程度,岩浆破裂冲出花岗岩和玄武岩等形成新的火山。
火山喷发可以导致盖满灰烬和熔岩的大面积区域,并对周围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4. 山脉形成当两个构造板块相撞,其中一个被挤压变形并上升形成了山脉。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都是这样形成的,它们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地球的构造和地壳变动是我们必须了解的基础地理知识。
通过学习地球构造,我们能够理解地球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同时,认识到地壳变动会引发一系列自然现象,例如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形成等。
这些现象为地球增添了丰富多样的地理特征,并塑造着我们生活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注意观察并提醒学生注意身边发生的一些地壳变动现象。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1(五篇范例)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1(五篇范例)第一篇: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1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理解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相对应的地貌。
【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学生能够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并利用地质构造的特点指导生产实践;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近几年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地质作用的概念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判断方法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作用2.教学难点读图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区分褶皱和断层、背斜成山和向斜成谷。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法运用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问导学法。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在许多万年之前,喜马拉雅山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这个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地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一些反映地壳运动或者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例子吗教师提问:那么,地壳为何会运动、地表形态为什么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运动和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从而引入地质作用的教学。
一、地质作用[探究活动1] 向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地表形态图片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地貌的成因。
概念地质作用: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火山喷发:内力作用黄土高原:风蚀和水蚀地震灾害:内力作用虎跳峡:水蚀,切割石钟乳:水的侵蚀沙丘:风蚀 [思考与讨论] 你知道刚才图片中的那些地表形态的直接成因吗?请将讨论后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了解地球地壳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形变化教案
了解地球地壳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形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地壳的概念及其在地球上的位置。
学生能描述地壳的运动方式及其对地形的影响。
学生能解释地球上的主要地形变化,如地震、火山、山脉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或地图,识别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形变化。
学生通过实验或模拟,了解地壳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意识到地壳运动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壳的概念及其在地球上的位置。
地壳的运动方式及其对地形的影响。
地球上的主要地形变化及其成因。
2. 教学难点:地壳运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地形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地球仪、地图、PowerPoint课件、实验器材等。
2. 材料:地球仪、地图、实验器材等。
3. 环境:教室、实验室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结构,引出地壳的概念。
利用地球仪展示地壳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分布。
2. 讲解:讲解地壳的概念及其在地球上的位置。
讲解地壳的运动方式,如板块运动、地壳抬升等。
讲解地壳运动对地形的影响,如地震、火山、山脉等。
3. 实践: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或地图,识别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形变化。
学生通过实验或模拟,了解地壳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4. 总结:学生总结地壳的概念及其在地球上的位置。
学生总结地壳的运动方式及其对地形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地壳的概念、运动方式及其对地形的影响。
2. 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地壳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地震预警、地质勘探等。
3. 学生进行小研究,探究地壳运动对环境的影响,如山脉对气候的影响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地壳概念、运动方式及其对地形影响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地壳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影响的了解。
地壳变动成因及地形变化的探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地壳变动成因及地形变化的探究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壳变动的基本概念及成因。
2. 使学生掌握地形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地壳变动的成因。
2. 地形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难点:1. 地壳内部构造的理解。
2. 地形变化的复杂性。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变化的原因。
2. 讲解地壳变动的成因:1) 地壳的组成及结构:地球的地壳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受到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发生变形。
2) 地壳变动的类型:地壳变动主要包括板块运动、地壳抬升、地壳下沉、地震等。
3) 地壳变动的成因: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地球板块的运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等。
3. 讲解地形变化的原因及特点:1) 地形变化的原因:地壳变动、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沉积、固结等)。
2) 地形变化的特点:地形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具有地域性、周期性、阶段性等特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活动:分组讨论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在实际例子中的表现,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3. 分享成果:各组汇报分析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4. 总结提升:总结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的主要成因及特点,强调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并回答。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表达能力等。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中分析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的成因及特点。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5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课时教法分析(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课标解读1.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和类型。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及地质构造的成因。
教学方案设计(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水滴石穿、沧海桑田”,你知道是什么力量在主导着大自然的这些变化么?导入新课——地质作用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教学地位分析本节为“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是大气和水之后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另外一个因素——地貌。
在地理环境中,地貌对地表物质和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对地表其他要素也有重要影响。
本课时知识在高考中命题率也较高,考查形式主要以地质构造图和地貌图为载体,结合人类活动,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判读、内力作用过程与环节、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5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地质作用”,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53-5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问题导思】1、2、3、4。
步骤6: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5: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步骤4:教师通过【例】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55图2-2-8的解读,讲解“探究地质构造及意义”,总结方法规律。
1.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和类型。
1.岩浆活动(重点)。
2.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3.理解火山、褶皱山、块状山地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2.地壳运动(重难点)。
课前自主导学地质作用1.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壳的概念及其组成。
2. 使学生掌握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壳的概念及其组成2. 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3. 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地壳运动产生的原因及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实例。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地壳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3.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地壳运动的兴趣。
2. 讲解地壳的概念及其组成:介绍地壳的定义,解释地壳的组成和结构。
3. 讲解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讲解板块构造学说,介绍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如断裂、挤压、拉伸等)和特点。
4. 分析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地壳运动对地形、气候、生物等方面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地壳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地壳概念和组成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以改进教学方法。
2. 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解方式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地球仪:用于展示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
3. 参考书籍:提供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详细信息。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提高课堂互动性。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教学设计(江西省市级优课)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探究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课程标准对本节提出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要求的重点识别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理解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本节内容杂、知识多、容量大、基础性强,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视频、景观图和示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说明,同时强调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2.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动画、实验、参观、搜集资料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清晰、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4.本节内容是完成了内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之后进行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学习难度不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
2.理解外力在地表形态形成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识别常见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貌。
(二)过程与方法1.以流水和风为例,通过模拟实验、动画演示等方法,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学会利用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模拟实验、观看微课、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鉴赏美丽地貌景观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2.通过认识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树立整体观和联系观。
教学重点:以流水和风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难点:根据景观图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四、教学方法1.微课教学。
用微课讲解温差引起的岩石风化,生动直观。
2.模拟实验法,使学生直观的掌握流水作用的形式及流水地貌的成因。
3.动画演示法,通过演示使学生直观认识外力作用。
4.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一起去翠微峰考察翠微峰丹霞地貌的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课时教法分析(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课标解读1.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和类型。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及地质构造的成因。
教学方案设计(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水滴石穿、沧海桑田”,你知道是什么力量在主导着大自然的这些变化么?导入新课——地质作用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教学地位分析本节为“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是大气和水之后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另外一个因素——地貌。
在地理环境中,地貌对地表物质和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对地表其他要素也有重要影响。
本课时知识在高考中命题率也较高,考查形式主要以地质构造图和地貌图为载体,结合人类活动,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判读、内力作用过程与环节、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5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地质作用”,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53-5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问题导思】1、2、3、4。
步骤6: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5: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步骤4:教师通过【例】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55图2-2-8的解读,讲解“探究地质构造及意义”,总结方法规律。
课前自主导学地质作用1.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分类⎩⎪⎨⎪⎧内力作用:由地球内能引起外力作用: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等引起。
思考交流1.“我们周围的山地只是内力作用的体现,平原是外力作用的体现”,这句话对么?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对。
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任何地表形态的形成都是这两种作用的共同结晶。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1.岩浆活动(1)概念: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向上运动。
(2)活动方式:大于。
冷凝结晶,喷出地表2.地壳运动(1)分类(按照运动方向):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2)地质构造与地貌①褶皱→高山和谷地②断裂→断层⎩⎪⎨⎪⎧ 地垒——块状山地地堑——凹陷地带(3)地震①概念: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是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②成因分类⎩⎪⎪⎨⎪⎪⎧ 构造地震:由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运动 所产生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引起冲击地震:因山崩、滑坡、地面塌陷、陨石坠落 等原因引起诱发地震:由人类活动所导致③震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④烈度:地球表面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
判断: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
(√) 3.变质作用: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2.雨花石产于南京雨花台砾石层,有“石中皇后”之称,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么?【提示】 雨花石是岩浆岩经流水分解后,其中的二氧化硅被分离出来,逐渐沉积成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
课堂互动探究【问题导思】1.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等的能量来源于哪里?【提示】地球内能。
2.岩浆活动有哪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发生的条件有何不同?【提示】方式:一是地下侵入,二是喷出地表,两种方式取决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与岩浆的内压力的大小关系。
3.读P54图2-3-3褶皱形成示意褶皱形成的受力方向是怎样的?形成的地表形态怎样?图示反映的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还是垂直运动为主。
【提示】受力:水平压力;地表形态:隆起的部分形成的山脉,凹陷部分形成谷地;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
4.读P54图2-3-5断层形成示意和图2-3-6地垒、地堑形成示意思考:两图断层形成的受力方向怎样?地垒、地堑形成怎样的地貌?【提示】图2-3-5受水平压力,图2-3-6受水平张力;地垒形成块状山地,地堑形成狭长凹陷地带。
1.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构造运动造成岩石的永久变形,主要形式有褶皱和断层,褶皱和断层对地表形态有不同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背斜向斜地垒地堑构造地貌图示实例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吐鲁番盆地、渭河平原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了解地质构造的规律,对于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具体情况归纳如下图:特别提醒1.水平运动如板块的相对移动,常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作用。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背斜、向斜的判断不能单纯从地貌特征来推断,因为背斜可以成山,也可能成谷;向斜可能成谷,也可能形成山岭。
正确的判断方法可从两个角度入手:①当岩层形态完整且未发生倒置时,可直接用岩层的弯曲方向来判断;②当岩层形态不完整时,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3.断层形成需具备的两个条件:①岩层断裂;②岩层沿断裂面有显著的位移。
因此,断层的表现不仅有地垒、地堑,水平方向上产生位移也是断层,只不过这种断层对地貌的影响不大。
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地质构造:A.__________C.__________。
(2)从地形上看,C处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处是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B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①东非大裂谷②长江三峡③汾河谷地③雅鲁藏布江大峡谷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C、D两处找油气应在______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__处。
(5)A、B、C、D四处,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根据岩层弯曲错动状况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地表起伏判断地形;掌握构造地貌的类型、成因及实践意义。
【解析】第(1)题,A位于两断层之间,相对两侧岩层上升,为地垒,C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第(2)题,向斜槽部由于长期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第(3)题,B岩层位于两断层之间,相对两侧岩层下降,为地堑。
第(4)题,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易于储水。
第(5)题,由于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较为牢固、稳定,适合修建地下隧道。
【答案】(1)地垒向斜(2)山岭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岭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成谷地(3)B(4)D C(5)C C为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图表活动解读图表解读[图表展示]教材第55页图2-3-8 六大板块示意[解图精要]由图名可知,本图展现的是六大板块的范围和划分。
读图把握以下要点:(1)板块间的界线,不是大洲或大洋的界线,而是一些构造带,如海沟、海岭、断层、造山带。
(2)板块的界线有两种: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生长边界是板块分裂地带,消亡边界是板块碰撞地带。
(3)板块的范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板块都包括大陆和海洋,如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
[图表应用]1.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地中海和红海的范围将如何变化?【提示】红海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海域,其面积会越来越大;地中海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海域,其面积会越来越小。
2.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分别是怎样形成的?【提示】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而安第斯山脉则是南极洲板块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我国为什么是地震多发区。
【提示】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交界地带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是地震的多发区。
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地震多发。
课堂小结第2课时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时教法分析(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课标解读1.以某种外力作用为例,学会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运用简易示意图,分析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
教学方案设计(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明朝于谦有诗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焚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你知道诗句中所述的岩石是何种岩石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导入新课——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教学地位分析本课时主要讲述外力作用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认识地理环境中许多环境问题的基础,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考查形式主要以地貌图为载体,结合环境问题,考查外力作用过程与环节,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既可以单独命题,也可以结合区域地理的知识进行命题。
命题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56-57,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57-59,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3。
←步骤5: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1、2、3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步骤4:教师通过【例1】,讲解“探究1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总结方法规律。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
↓步骤7:教师通过【例2】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57图2-3-13的解读,讲解“探究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总结方法规律。
→步骤8: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中4、5、6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步骤9: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