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沧州精舍谕学者

合集下载

潭阳七贤简介

潭阳七贤简介

潭阳七贤简介“潭阳七贤”,各有其“最”。

归纳起来,简而言之,“一号”朱熹(1130—1200),名声最响。

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遵循“有教无类”的理念,一生中除了9年在外为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书育人、著书立说。

1192年,朱熹来到建阳,定居考亭,创办沧洲精舍,亦即考亭书院。

一经建成,声名远扬,吸引大批全国各地士子前来求学。

据史料记载,当时到考亭受学的士子门人达500多人。

如果说,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他留给社会的精神财富,那么,考亭书院则是他留给家乡的文化遗产。

“二号”蔡元定(1135—1198),在理学创建中影响最大。

蔡元定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

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当年保荐蔡元定时称:“蔡元定性情迈豪,器识宏深,道德文章足以仪型于当时,著书立言足以垂范后世。

与朱熹疏释六经、语、孟、学、庸之书,每有洞明自得之妙。

”蔡元定一生不曾当官,而我这个小小“芝麻官”,不论是在位时,或者是退休后,对他“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的自律意识,始终十分敬佩。

“三号”刘爚(1144—1216),在“七贤”中官职最高,位至工部尚书,卒后被赠金紫光禄大夫,封建阳开国男。

刘爚年青时追随朱熹,在马伏建“云庄山房”,讲学论道,著作有《周易解》《礼记解》《四书集成》等。

他最先奏请朝廷刊行朱熹《四书集注》,将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颁示国子监和太学,为朱子学传世,立下不朽功绩。

“四号”黄干(1152—1221),是最受朱熹器重的弟子。

黄干侯官(今福州)人,因仰慕朱熹,年轻时前来拜师,朱熹赞其“志坚思苦。

”淳熙九年(1182),朱熹将次女许配给黄干。

作为朱熹的衣钵传人,黄干在朱熹身边二十余年,鞍前马后,助其授徒。

中年出仕后,谨遵师道,在匡世济民的同时,重教兴学,砥砺士风,在各地任职期间,修建了不少书院,并经常到书院讲学传道。

宋:理学家 朱熹简介

宋:理学家 朱熹简介

宋:理学家朱熹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江南东路徐州府萧县,南宋时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字元晦。

宋朝理学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

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

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

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出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

晚年定居建阳考亭,故后世有考亭学派之称,其游历甚广。

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

一、广修学院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

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

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

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

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

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

书院在南宋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二、教育思想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

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1.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

五种遗规(清朝陈宏谋)

五种遗规(清朝陈宏谋)
真正的“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朱熹的《童蒙须知》无疑是一个好的初阶。陈宏谋认为《童蒙须知》“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因此,他大力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此书,说:“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
本书汇集了自汉迄清80位名人学儒的有关著述,其中以宋、明、清三代居多,还有自撰的《序》及按语、评语等,系统阐述了封建社会为人处世方方面面的要求、问题、楷模、借鉴。兹分述各《遗规》内容于次。
1.《养正遗规》辑录了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沧州精舍谕学者》、《童蒙须知》,程端蒙、董铢的《朱子论定程董学则》,方孝孺的《幼仪杂箴》,程端礼的《朱子读书法》,吕得胜的《小儿语》,吕坤的《续小儿语》、《社学要略》,陆世仪的《论小学》、《论读书》,唐彪的《父师善诱法》,朱用纯的《治家格言》,等等。主要是有关养性、修身、儿童及青少年教育、读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每篇首均有陈宏谋所加按语,说明选辑的指导思想和该篇的具体作用。而《序》则集中表达了陈宏谋的中心思想。《序》开篇就说:“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端,自儿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于是乎在。故‘蒙以养正,是为圣功’,义至深矣。”这就是所谓“养正”之义,也是陈宏谋编辑本书的指导思想。陈宏谋认为《养正遗规》“凡所以笃伦理、砥躬行、兴道艺者,悉已引其端,由是以之于大学之途,庶几源洁流清,于世教不无少助乎!”
以下各篇,或言母训,或论读书,或谈嘉言懿行,或议女子功德。
3.《训俗遗规》辑录了朱熹的《增损吕氏乡约》,陆九韶的《居家正本制用篇》,袁采的《袁氏世范》,王演畴的《讲宗约会规》,王士晋的《宗规》,顾炎武的《日知录》,张履祥的《训子语》,王之的《言行汇纂》,史典江的《愿体集》,杨继盛的《椒山遗训》,王守仁的《王阳明文钞》,陈抟的《心相编》,司马光的《居家杂仪》。吕坤的《好人歌》,魏象枢的《庸言》,李应升的《诫子书》,陆世仪的《思辨录》,魏禧的《日录》,朱用纯的《劝言》,等等。内容比较庞杂,主要是论述乡里宗族之间致讼之因和消除矛盾的途径,汇集了古今一些乡约、宗约、会规等,也有如何训子、如何驭下(驭使奴仆)的办法,还有治家格言、名人遗嘱等内容,其中不少是劝人行孝、忍让和睦之类的说教。有自序,各篇均有按语。

朱子家风家训的形成、传承与践履

朱子家风家训的形成、传承与践履

朱子家风家训的形成、传承与践履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编纂的《福建家训》,收录较早的家训是北宋初期的杨亿家训和中期的蔡襄家训,皆是格言式的训词,但是已经透漏出理学先兆:以“理”“性”这样具有理学色彩的概念来昭示家训所要求的言行准则所含的道理。

《杨亿家训》曰:“安本分,循天理”。

《蔡襄家训》曰:“事父母之道曰孝,天之性也。

”《福建家训》将朱子置于篇首,选录了《朱熹家训》《童蒙须知》《朱子家政》三篇,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传统家训内容的方方面面,但欲深入理解朱子家训的理学内涵,还须研究朱子家史、家风。

朱熹祖父朱森是个穷困生潦倒的书生,却立家训:“吾家业儒,积德五世,后当有显者,当勉励谨饬,以无坠先生之业。

”给子孙人生道路定下了基调。

朱熹父亲朱松不负家训,考中进士,入闽为地方基层小吏,重视教子,时常训示,寄以厚望。

《送五二郎(熹)读书诗》:“故乡无厚业,旧篋有残书。

夜寝灯迟灭,晨兴发早梳。

诗囊应令满,酒盏固宜疏。

貘羁宁似犬,龙化本由鱼。

成家全赖汝,逝此莫踌躇。

”(《韦斋集》卷四)朱松还曾抄录黄山谷《食时五观》给二弟,题了三句赞语:“知恥可以养德,知分可以养福,知节可以养气。

”(《韦斋集》卷一)这三句话也成为朱熹的座右铭,亦可谓家训。

朱松入朝为官,曾将朱熹带在身边,并延请名师施教。

朱松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念,反对秦桧议和,与几位同道谋划上疏,朱熹都看在眼里,受到熏陶。

朱子一生主张抗金,可谓传承家风,其来有自。

朱松精通《春秋》学,对古今成败兴亡了然于心,并常给儿子讲解。

朱熹后来回忆父亲在《春秋》学方面对他的影响:“熹之先君子好左氏书,每夕读之,必尽一卷乃就寝。

故熹自幼未受学时,已耳熟焉。

”尊王攘夷之春秋大义、君臣父子之大伦大法,幼年即播于心田。

朱松给儿子诵读《后汉书·光武纪》和苏轼《昆阳赋》,用刘秀中兴汉室的业绩激励朱熹复兴大宋的志向。

朱松手书《昆阳赋》并题跋,朱熹珍藏到老,晚年也做题跋,回忆父亲“为说古今成败兴亡大致”,“为之泫然流递,不能自已”。

德高廉明的廖德明

德高廉明的廖德明

2019/1总第77期朱熹一生创办书院、招徒讲学、弟子众多,甚至远自西蜀的弟子也前来求学。

他们学成之后,或返回家乡,开帐讲学,教书育人;或秉承师说,著书立说,弘扬儒家学说;或外出为官,治理一方之政,政绩卓著。

闽北顺昌籍的廖德明就是其中一位。

廖德明(生卒年不详),字子晦,因所居顺昌西峰都(今元镇槎溪村)大槎岭之侧有槎溪,世称槎溪先生。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进士,历官韶州教授、莆田知县、浔州知府、广东提刑兼知广州、吏部左选郎等。

廖德明先祖廖业,将乐莲花峰人,唐懿宗时为睦王府司马,始迁槎溪。

槎溪位于顺昌县元坑中西部,距元坑镇所在地15公里,距顺昌县城13公里。

廖德明“德高”得益于师从朱子。

古人说读书是“为己之学”,而“为己之学”是涵养心性、进德修业。

廖德明少年信仰佛学,因读杨时的理学著作“大悟”,遂有心于理学。

后来,听说朱熹在闽北讲学,投其门下,成为朱子的一大弟子。

史料记载,廖德明曾先后多次从学于朱熹所创四所书院。

朱熹在建阳、武夷山先后创建了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武夷精舍及竹林精舍(又称沧洲精舍、考亭书院)四所书院,这些书院距顺昌不远。

乾道九年(1173),廖德明已入仕数年,但仍从学于寒泉精舍。

淳熙五年(1178),廖德明又从学于建阳云谷晦庵草堂,并随朱熹往来于云谷、寒泉、五夫屏山之间。

淳熙八年(1181),廖德明官韶州教授,任上重建了纪念北宋理学师祖周敦颐的濂溪祠,朱熹为之写了《韶州州学濂溪先生祠记》。

在此期间,他还刊刻了朱熹的《家礼》《近思录》等,与州学诸生讲论理学思想,使朱子学传播到广东。

史载:廖德明“在南粤时,立师悟堂,刻朱熹《家礼》及程氏诸书。

公余延僚属及诸生,亲为讲说,远近化之。

”淳熙十年(1183)四月,武夷精舍建成,当时廖德明仍为韶州教授。

三年后的淳熙十三年(1186)四月,廖德明离任,赴武夷山从学于朱熹。

《朱子语类》中记载廖德明这一时期问学的条目有十几条。

廖德明也是朱熹考亭沧洲精舍的弟子,曾先后三次问学于此。

朱熹个人简介【关于朱熹的资料简介】

朱熹个人简介【关于朱熹的资料简介】

朱熹个人简介【关于朱熹的资料简介】朱熹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朱熹人物生平年少求学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

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

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

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

朱熹的教育理念

朱熹的教育理念

朱熹的教育理念:人文教化是根本教材教法很重要2016年04月06日 09:14来源:凤凰国学作者:曾春海朱熹朱子热心教育事业,在其一生中先后建造了三座精舍和修复两座书院。

考“精舍”一词系源出于《管子.内业》:“定在心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

故心者,精之所舍。

”陆象山在《致问人杨敬仲函》中也略作诠解:“精舍二字,语出后汉包咸传,儒者讲习之地,甚为无歉。

”就史脉而言,远在汉代的一些经学家就已自称所住之处为“精舍”。

简要言之,“精舍”在汉代是儒者设帐讲解经学精义处。

后来,“精舍”一词广被道、佛所借用,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后,梵文中的Vihara、arama,甚至Sangha都被译成“精”。

因此,“精舍”与佛教的“寺”、“院”几乎相互混用,而其涵义也转化出僻静以修养精神的地方。

再发展下去,“精舍”一词与高深的学问产生关联。

总而言之,“精舍”一词结合了幽静、学问与师徒间的讲论修持诸涵义,兼具儒家及佛家意涵。

在宋代儒家而言,“精舍”指规模较小的书院,是儒门讲学及修持身心的处所。

朱子所建的三座精舍,分别为:(一)寒泉精舍,于公元1170年春建于福建建阳之寒泉坞,其母墓侧。

朱子友人吕东莱(祖谦,公元1137-1181)曾住该精舍旬日,与朱子商辑《近思录》一书,这本书可说是中国第一本哲学概论式的体裁。

朱子常在此精舍讲学。

(二)武夷精舍,于公元1183 年筑于武夷山五曲溪畔的隐屏峰下,人称“武夷之巨观”。

朱子曾在此校注《论语》、《孟子》,撰成《四书集注》。

(三)竹林精舍,于1191 年筑于距建阳西门外,面向溪流,背对青山,后来更名为沧州精舍。

公元1244 年,宋理宗绍为书院,并写了“考亭书院”的匾额。

清朝康熙44 年颁赐“大儒世泽”匾额,以及“诚意在心阐邹鲁之实学;主敬穷理,绍濂洛之心学”的对联,悬挂在集成殿左右。

朱子讲学期间,除了对门弟子随时应答外,亦任高弟子轮讲,朱子则常在晚上讲课。

陈荣捷总评说:“在这三所精舍中,以竹林精舍最为重要。

中国精神 读后感

中国精神 读后感

“中国精神”的力量书本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智慧的浓缩。

就在那纸墨之间无声地记载了社会的发展,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衰以及人世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变幻莫测的时代,读书不仅能给那些在尘世当中忙忙碌碌的人以一丝宁静,实现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更能让他们在人生的旅程中放慢脚步、轻松前行。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我虽无暇行万里路,却有幸拜读经典书籍,字句之中散发出一种被时间浸过的清幽的奇香,引领我纵古越今,走遍千山万水。

一本好书,足以震撼你的心灵,足以升华你的灵魂。

近期我有幸拜读了钟茂森教授所著的《中国精神》,感触颇多。

《中国精神》这本书是钟教授的演讲和课程内容的汇集。

主要内容分为四讲,分别是2009年6月讲于香港晚晴轩的《传统圣学纲要——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2010年5月讲于香港晚晴轩的《振兴中国精神》;2007年4月讲于西安的《和谐之道以孝贯通——<道德经>对现代社会的启示》;2009年6月讲于香港晚晴轩的《学贵立志——朱子沧州精舍谕学者》。

书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及传统精神的多个层次均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为现代的炎黄子孙认识和了解传统文明指明了方向。

书中的许多观点和道理同样适用于今人的工作生活,发人深省,令人顿悟。

本书中的第二讲《振兴中国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之所在,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单概述和总结,将其精华展现于世人的眼前。

钱教授把中国精神归纳为“一体,二相,三宝,四勿,五常,六和,七治,八德,九思,十义”十个部分,并强调,想要振兴中国精神,就必须从根本上重建家文化,企业、团体也都要从孝道入手,从我落实,此谓知本。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百事孝为先”。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了家庭伦理、关系规范、礼仪要求等各种文化,对于现代生活仍有相当程度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由于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无暇顾及这些道德和礼义,以至于古人的文化精髓渐渐地被我们所忽略了。

《五种遗规》

《五种遗规》

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公名熹,字符晦,宋婺源人,谥曰文,配祀十哲。

弘谋按,学也者,所以学为人也,天下无伦外之人,故自无伦外之学。

朱子首列五教,所以揭明学之本指,而因及为学之序。

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之要,则学之大纲毕举,彻上彻下,更无余事矣。

弘谋辑养正规,特编此为开宗第一义,使为父兄者共明乎此,则教子弟得所向方。

自孩提以来,就其所知爱亲敬长,告以此为人之始,即为学之基。

切勿以世俗读书取科名之说,汨乱其良知,庶耳所习闻,儿时亦晓然所学为何事。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

窒欲。

迁善。

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

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

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

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

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于右,而揭之楣间。

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

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为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朱子沧洲精舍谕学者弘谋按,学莫先于立志,固人尽知之,但世人所谓立志,志科名耳,志利禄耳。

每子弟发蒙,即便以此相诱,故所夸材隽,不过泛滥于记诵词章,而不复知孝弟忠信为何事。

朱子读书法浅析-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浅析-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浅析|朱子读书法&gt;中国古代教育,素重读书,已成传统。

历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就有钩玄提要的妙法。

然最为有名、较为完整、全面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算南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朱熹的读书之法。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

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本文拟就此六法进行简要分析。

1、循序渐进在《朱子读书法》中朱熹说: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循序渐进,是朱熹反复强调且始终坚持的治学之方。

朱熹认为: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所以。

⑴小学只能教学生识一些字,做一些具体的事,从识字做事当中获得简单的基本的知识。

到了大学,就要领悟道理。

就是大学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四书》,也严格规定阅读次序:先《大学》,次《论语》、《孟子》,最后《中庸》。

文章,按一定顺序,一篇一篇地读;书,也按一定的顺序,就其内容上说,必然有其内在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

这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也是认知应当而且必然要遵循的。

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

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

这是在告之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我们从中可分析出朱熹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

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

⑵并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

其次,循序渐进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

他注解《论语》譬如为山时指出: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⑶是说学习的进步或退步,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自觉性、持之以恒的精神。

其三,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在读书上,就是读通了一本书后再去读另一本书;体现在读一本书上,就是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来读。

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生平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1]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

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

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

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

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五种遗规——养正遗规

五种遗规——养正遗规

五种遗规——养正遗规五种遗规---养正遗规(附《养正遗规补篇》)养正遗规序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

教术之端,自闾巷始。

人材之成,自儿童始。

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

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于是乎在,故蒙以养正,是为圣功,义至深矣。

余每见当世所称材子弟,大者夸记诵,诩词章,而德行根本之地,鲜过而问焉。

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繄岂泉之咎哉。

汨泥扬波,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

宏谋公馀考昔贤养正遗规,择其简要可通行者,厘为二卷,篇帙无多,本末略备,用以流布乡塾。

俾父兄师长,以是教其子弟,毋轻小节,毋鹜速成,循循规矩。

虽蒙养之事,而凡所以笃伦理砥躬行兴道艺者,悉已引其端,由是以之于大学之涂庶几源洁流清,于世教不无少助乎,钦惟圣天子昌明理学,文治日新,备员圻辅,分路扬镳,循行风俗,与有人材之责焉。

故敢勉竭愚忱,具训蒙士,为郡邑先。

其或以是为迂为固为琐屑而憗置焉,余心滋戚矣。

乾隆四年三月既望桂林陈宏谋题于津门官舍养正遗规卷之上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公名熹,字符晦,宋婺源人,谥曰文,配祀十哲。

宏谋按:学也者所以学为人也。

天下无伦外之人,故自无伦外之学。

朱子首列五教,所以揭明学之本指,而因及为学之序,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之要。

则学之大纲毕举,彻上彻下,更无馀事矣。

宏谋辑《养正规》,特编此为开宗第一义,使为父兄者共明乎此,则教子弟得所向方,自孩提以来。

就其所知爱亲敬长,告以此为人之始,即为学之基。

切勿以世俗读书取科名之说,汩乱其良知,庶耳所习闻,儿时亦晓然所学为何事。

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上五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

而其所以学之之序。

亦有五焉。

其别如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上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下。

言忠信,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上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

古人读书

古人读书

摘录:杨瑀山居新语《读书诀》云:生则慢读明经句,熟则紧读贪遍数。

未熟莫要背念,既倦不如且住。

元史儒理传侯均语每读书,必熟诵而已。

尝言:“人读书,不至于千遍,终于无益。

”古人读书方法辑录——张明仁《古今名人读书法》读书固不可不晓文义,然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

须看意旨所在。

左宗棠语: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

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

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孙德谦古书读法略例读书之法,当于实者虚之,虚者实之。

如读记事之书,必求其义理,孟子之论《春秋》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盖其事其文而外,自有大义存焉。

故凡书之记事者,当进而探索乎其义,此实者虚之之法也。

虽然,何为虚者实之?古人立言,岂能遗弃事实,而向壁虚造,吾就其所论义理,而证之以事,即其法也。

《论语》:“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此章之意,盖颜渊所以不敢死者,特自明其尊师之义,如此为解足矣。

若求甚解,死则死矣,岂有所谓不敢者,转将费解。

严复西学通门径功用说至于格物穷理之用,不过两端:一曰内导(归纳法);一曰外导(演绎法)。

此二者不是学人所独用,乃人人自有生之初所同用,用之而后只是日辟者也。

内导者,合异事而观其同,而得其公例。

粗言之:今有一小儿,不知火之烫人也,今日见烛,手触之而烂;明日又见炉,足践之而又烂;至于第三次,无论何地,见此炎炎而光,烘烘而热者,即知能伤人而不敢触,且苟欲伤人即举以触之,此用内导之最浅者。

其所得公例,便是“火能烫人”一语。

其所以举火伤物,即是外导术。

于意中皆有一例,一案一断:“火能烫人”是例,“吾所持是火”是案,“故必烫人”是断。

合例案断三者,于名学中成一联珠;即以伤人而人果伤,则试验印证之事矣。

269五种遗规清陈宏谋

269五种遗规清陈宏谋

269《五种遗规》(清)陈宏谋陈宏谋《五种遗规》陈宏谋(1696—1771),广西临桂(今桂林)人。

字汝咨,号榕门,谥文 (一作文恭)。

雍正元年(1723)进士,毕生为官,曾任江苏按察使、湖南巡抚、云南布政使等职,止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

外任30多年,历12省,研究各地民心风俗的得失利弊,分明兴革,逐条钩考,加之勤奋学习,遂成为学识渊博、编著甚丰的学者。

主要编著有:《纲鉴正史约》(增订)、《司马文公年谱》(辑)、《三通序目》(录)、《甲子纪元》(辑)、《培远堂偶存稿》、《大学衍义辑要》(辑)、《大学衍义补辑要》(辑)、《吕子节录》(辑)、《女训约言》、《培远堂文集》、《手札节要》、《课士直解》、《培远堂文录》、《湖南通志》(监修)、《五种遗规》(辑)、《陈榕门先生遗书补遗》等,著作总集有《培远堂全集》和《陈榕门先生遗书》。

《五种遗规》,清陈宏谋辑。

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材。

辑者有感于世上多有弊端,遂于公务之余,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著述事迹,分门别类辑为遗规五种:《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

五种《遗规》的成书时间不同,《养正遗规》为乾隆四年(1739年),《从政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分别为乾隆七年七月、九月、十月,《在官法戒录》则为乾隆八年四月。

合刻本《五种遗规》始行于乾隆八年,为南昌府学教授李安民集校本。

各《遗规》单行本甚多,以单本形式收入各类丛书、类书亦甚多。

而合刻本则不多,除李安民集校本外,尚有同治七年(1868年)的金陵书局本、楚北崇文书局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浙江书局本等,并收入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上海中华书局辑《四部备要?子部?儒家》。

共计十六卷,其中《养正遗规》二卷,《补编》一卷,《教女遗规》三卷,《训俗遗规》四卷,《从政遗规》二卷,《在官法戒录》四卷。

朱熹诗文名句辑录(按音序排列,原创)

朱熹诗文名句辑录(按音序排列,原创)

朱熹诗文名句辑录(按音序排列,原创)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答巩仲至》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一》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

然亦各有次序,当以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朱熹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朱熹不学便老而衰。

——朱熹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朱熹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朱熹《偶题》C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朱熹《仁说》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朱子大全·白鹿洞书院提示》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

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

——朱熹《出山道中口占》D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训子从学帖》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读书之要》《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德行之于人大矣,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

——朱熹《学校贡举私议》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朱熹《四书集注》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朱熹读书心在书,为事心在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朱熹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朱熹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

从朱子往来信札看朱子与刘崇之的师友关系(下)

从朱子往来信札看朱子与刘崇之的师友关系(下)

(四)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1.朱子《答刘智夫》:“所喻行止之计,诚为难处。

且看所遣人还消息如何,若勇猛直前,便以头目脑髓布施,亦无不可也。

邑中之事,不知所闻如何?其人见事明快,颇分曲直,不乐者众,恐传闻或过当,然亦不能无少失。

要之善良自安,强猾者不便耳。

”2.朱子《答刘智夫》:“再辞未允,势须一行,已入文字,乞许且以旧官入对,面辞新命矣。

若得改授次等讲官,使得效其尺寸,亦万幸也。

但事体已如此,捧土以塞孟津,恐未必能有益耳。

”3.朱子《答刘智夫》:“某二十日已到家,疲惫虽剧,然溪山之乐,足以自慰。

精舍功夫渐见次第,远方朋友亦已渐有来者。

江陵势必难赴,今遣人上奏恳辞,计必得之。

或别有行遣,亦且得免作帅也。

机仲竟不免,不知何自而发?……士老而贫,尤可念也。

”案:绍熙四年(1193)四月,朱子启程赴知潭州(长沙)任。

而刘崇之自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被罢免后,在家赋闲了三年,绍熙三年(1192)复任信阳军,绍熙四年(1193)向宋光宗请辞时被留任为太府寺丞,旋即迁行太常寺丞权兵部郎中。

绍熙五年(1194)七月,光宗内禅,宁宗即位,首召朱子赴行在奏事。

八月五日,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次日赴任。

上述第1、2两通书信时间为绍熙五年九月间,正是朱子赴京途中。

据《庆元党禁》云:朱子自长沙东自信州,闻“内批逐丞相留正”,“益有惧色”,一路与刘崇之通信交流“行止之计”,但都很难决定,只好边走边等消息,不过也下定了“勇猛直前,便以头目脑髓布施,亦无不可也”的决心。

成语“勇猛直前”便是从此处而来。

至临安后,十月十四日,朱子首次为宋宁宗进讲《大学》,并在侍讲时,直指宁宗纵容亲近,大兴土木、不务实行等问题,得罪宁宗,被以“夫子迂阔”为由逐出御前经筵,在朝仅46天。

朱子在朝期间,刘崇之等“同志”相会是顺理成章之事。

《朱子语类》中有一段文字可以佐证:“只见刘智夫崇之,时为太常卿。

来言,欲祧僖祖。

某问:‘欲祧之何所?’刘曰:‘正未有以处,因此方诏集议。

0004朱子沧洲精舍谕学者

0004朱子沧洲精舍谕学者

朱子滄洲精舍諭學者
弘謀按學莫先於立志。

固人盡知之。

但世人所謂立志.志科名耳。

志利祿耳。

每子弟發蒙。

即便以此相誘。

故所誇材雋(jùn). 不過泛濫於記誦詞章。

而不復知孝弟忠信為何事。

朱子諭學者. 所云志不立之病. 卻在貪利祿不貪道義。

要作貴人不要作好人。

教後生須將此路頭. 先與他指點明白。

方得迤(yǐ)邐(lǐ)向聖賢一路上去。

故是編既示以學之綱。

即不可不正其志所向。

否則志非其志。

學亦非其學矣。

書不記. 熟讀可記。

義不精. 細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

直是無著力處。

只如而今。

貪利祿. 而不貪道義。

要作貴人. 而不要作好人. 皆是志不立之病。

直須反復思量。

究見病痛起處. 勇猛奮躍(yuè)。

不伏作此等人。

一躍躍出. 見得聖賢所說千言萬語. 都無一事不是實語。

方始立得此志。

就此積纍工夫. 迤
邐向上去. 大有事在。

諸君勉旃(zhān)。

不是小事。

再论朱熹籍贯三省之争

再论朱熹籍贯三省之争

再论朱熹籍贯三省之争沈素珍;钱耕森【摘要】朱熹总是自称“新安朱熹”,充分表明他是以祖籍为籍贯的.新安郡后来改为徽州,徽州隶属安徽省.这是千百年历史的记忆,所以说朱熹是安徽人,乃是对历史的尊重与回归.这和福建是其出生地与江西是其祖籍婺源县今之辖区的说法,可以各是其是,并存互补.【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39)005【总页数】5页(P527-531)【关键词】朱熹;籍贯;安徽;福建;江西【作者】沈素珍;钱耕森【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徽学研究中心,合肥230039;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徽学研究中心,合肥23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09朱熹(1130—1200)是南宋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是哪儿的人呢?关于这个问题,有说是福建人,有说是安徽人,有说是江西人,三省争论不休,已有一些年头。

18年前的夏天,在黄山召开胡适研讨会时,上海名记者、现《探索与争鸣》主编秦维宪来访,提出朱熹到底是哪里人的问题?因为福建、安徽、江西都在争。

我当即简要回答说:“福建说符合现代工业文明意识,即以人的出生地为凭证;江西说以行政区划为凭,也不无道理;安徽说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和习惯来定位的,即中国人素以祖籍来定自己为何处人,即使现代人填表格,也是填祖籍,而非写出生地,何况1000多年前的古人呢。

但不管怎么说,三省都应该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进一步研究朱熹上加强合作,并与海外互相交流,多为后人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

”秦先生表示认同,回上海后撰写出《三省争朱熹》一文发表于1994年8月6日的《解放日报》。

随后,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予以广泛转载。

但是,当时为时间和报纸篇幅所限,没有来得及用具体材料加以详细论证,现依据历史文献做些必要的补充与考证。

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四年(1130),朱松(1097—1143)寓居于南剑州尤溪县城北南溪毓秀峰下郑义斋宅,同年9月15日与妻子祝氏(1100—1169)生下朱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子沧洲精舍谕学者弘谋按学莫先于立志。

固人尽知之。

但世人所谓立志.志科名耳。

志利禄耳。

每子弟发蒙。

即便以此相诱。

故所夸材隽. 不过泛滥于记诵词章。

而不复知孝弟忠信为何事。

朱子谕学者. 所云志不立之病. 却在贪利禄不贪道义。

要作贵人不要作好人。

教后生须将此路头. 先与他指点明白。

方得迤逦向圣贤一路上去。

故是编既示以学之纲。

即不可不正. 其志所向。

否则志非其志。

学亦非其学矣。

书不记. 熟读可记。

义不精. 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

直是无着力处。

只如而今。

贪利禄. 而不贪道义。

要作贵人. 而不要作好人. 皆是志不立之病。

直须反复思量。

究见病痛起处. 勇猛奋跃。

不伏作此等人。

一跃跃出. 见得圣贤所说千言万语. 都无一事不是实语。

方始立得此志。

就此积累工夫. 迤逦向上去. 大有事在。

诸君勉旃。

不是小事。

杨公椒山遗嘱【人须立志为君子。

心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

心里若存天理,存公道。

行出来便都是好事,便是君子。

心里若存人欲私意,虽行好事,亦有始无终。

虽欲外面做好人,也被人看破。

凡事合天理则行,不合天理则止。

与人相处,谦下诚实。

勿避劳苦,勿贪甘美。

让人、容人,宁吃人亏,宁受人气。

恩则不忘,怨则丢过。

见人之善,则称扬之。

闻人之过,绝口不言。

人向你说,某人感你之恩。

则云, 他有恩于我,我无恩于他。

人言,某人恼你谤你。

则云,他与我平日相好,岂有恼谤之理。

人胜我,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

人不如我,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

与人交,久而益密。

则行之家邦,可无怨矣。

若遇老成忠厚,肯读书,肯学好的人,就与他肝胆相交。

语言必信,逐日与他相处,受他熏习,自然成个好人。

】杨公为明朝嘉靖进士直隶容城人(1522-1566),是为人正直的清官。

本文节录自他对后人的遗嘱。

这部分内容是教导我们怎样处事待人接物的好教材。

本文的言辞虽容易读懂,但我们对其中「天理」、「公道」、「君子」的涵义多是概念模糊的。

什么叫「存天理」?天理就是伦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伦常道德心一延伸,就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世间。

从自己的家庭到整个世界,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是「存天理」。

什么叫「存公道」?公是没有私心。

待人接物与天理相应就是公道,中国人常讲天理、国法、人情,能够与天理相应,与国法、人情都相应,这就是公道。

何为「君子」?心存公道,你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好事,这就叫君子。

君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君子起心动念绝对不会跟天理相违背。

君子每天所接触的决定是圣贤,读圣贤书,行圣贤道,这是君子。

愿所有见此文的朋友,都立志成为心存天理、公道的君子。

让我们共勉之。

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帝君垂训曰。

今日是元旦。

为人间第一日。

吾当说人间第一事。

何谓第一事。

孝者百行之原。

精而极之。

可以参赞化育。

故谓之第一事。

赤子离了母胎。

在孩抱时便知得。

故谓之第一事。

舍此一事。

并无功业。

舍此而立言。

则为无本之言。

舍此而能功盖天下。

到底不从性分中流出。

必作伪以欺国。

负本以灭身。

天地是孝德结成。

日月是孝光发亮。

孝之道,言不可得而尽也。

为人子者。

事富贵之父母易。

事贫贱之父母难。

事康健之父母易。

事衰老的父母难。

事具庆之父母易。

事寡独之父母难。

夫富贵之父母。

出入有人扶持。

居止有人陪从。

其愿常恰。

其心常欢。

故易事也。

若贫贱之父母。

舍却白发夫妻。

谁为言笑。

离了青年子媳。

熟与追随。

人子一日在外。

父母一日孤凄。

为人子者。

善体其情。

能顷刻离左右也乎。

健康之父母。

行动可以自如。

取携可以自便。

朝作暮息。

可以任意。

访亲问旧,可以娱情。

故易事也。

若衰老之父母。

儿子便是手足。

不在面前。

手足欲举而不能。

媳妇便是腹心。

不在膝下。

腹心有求而不遂。

时而忿忿于内。

时而戚戚于怀。

为人子者。

善体其情。

能顷刻离左右也乎。

具庆之父母。

日则有以作伴。

夜则有以相温。

昼无所事。

相与论短谈长。

夜不成眠。

互为知寒道冷。

故易事也。

若寡独之父母。

儿女虽有团圆之乐。

夫妻已成离别之悲。

家庭之内。

独行踽踽凉凉。

形影之间。

惟有凄凄楚楚。

为人子者。

善体其情。

能顷刻离左右也乎。

呜呼。

试问身从何来。

亲为生我之本。

孝为何事。

人所自有之心。

见我此章。

而不动心者。

非人也。

见我此章。

而不堕泪者。

非人也。

逆子忤媳。

见我此章。

而不化为孝子顺妇者。

与禽兽何异。

人人得而诛之者也。

(按)为人子者。

当其易时。

切勿视为太易。

必须刻刻关心。

则易者自易矣。

当其难时。

切勿视为太难。

必须处处尽力。

则难者不难矣。

尚其加意焉可。

翻译:文昌帝君降下训言说:今天是元旦,是人世间每年的第一天;今天我也应该说人世间第一等大事,这第一等的大事是什么呢?这第一等的大事就是孝道,孝是无量无边行为之根源,孝行如果精纯到了极处,可以与天地并行一体而帮助天地生养万物,因此孝道称为人世间第一大事。

刚刚从母亲肚子里面生下的孩子,当他还在母亲的怀抱中,他和母亲那种如同一体的爱和依恋,你便懂得那就是孝,因此孝道称为这第一等大事。

一个人如果没有孝道的基础,不论做怎样的事业,都不会成就真正的功业;一个人如果没有孝道为基础,他所说的话所讲的道理都不会有根基,也不会被人信服。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孝道,即使功盖天下,终究其所谓的成就并非从性德中流出,所以必定会做虚伪之事,欺诈国家和人民,最终辜负违背人伦之根本而身败名裂。

天地啊,都是因为孝德而变现出来;日月啊,那也是因孝德的光芒才发亮,孝这个大道,那是用言语都不能说得究竟。

作为子女,如果父母是富贵的家庭,侍奉父母很容易;而如果父母是贫贱的家庭,伺奉父母就难得;如果父母身体还健康,侍奉父母就很容易,如果父母已经年老体衰,那么侍奉父母就难得;如果父母很有福气,老伴白头到老,伺奉父母很容易,如果父母过世一人,鳏寡孤独,那么伺奉父母就难得。

父母很富贵,那么他们出入都会有人接送扶持,行住坐卧都会有人陪伴,他们有什么愿望都很容易实现,他们的内心也常常欢乐,所以作为子女侍奉他们就很容易。

如果父母贫贱,父母若还过世其一,鳏寡孤独,谁来陪伴他言谈欢笑呢?若离开了年轻子女媳妇,谁还会去追随陪伴他们呢?为人子女一天不在父母身边,父母就一日孤苦凄惨,为人子女若能够将心比心的体会父母的心情,能忍心离开父母顷刻须臾吗?父母如果身体健康,行住坐卧都能够自如方便,拿物做事也方便,白天劳动晚上睡觉,也都没有问题,走访亲戚、朋友,也能够心情欢喜畅谈,所以伺奉这样的父母就容易。

如果父母年老体衰,子女就是他们的手足,子女如果不在父母身边,即使想做什么事拿什么东西都不能,媳妇本是他们亲密无间的腹心,如果媳妇不在膝下,父母有什么要求也不能满足。

所以年老体衰的父母,内心里常想不开,很悲伤、很苦恼,为人子女若能够将心比心的体会父母的心情,能忍心离开父母顷刻须臾吗?父母如果本有福气,白天有老伴陪伴相随,晚上与老伴也能够相互照顾关怀,白天如果没事做两个人还能够谈天说地,晚上如果睡不着,相互也会知寒问暖、相互关心,作为子女侍奉这样的父母就很容易。

如果父母鳏寡孤独,没有老伴相伴,虽然子女可以在身边团圆,但是父母已经是阴阳两隔,那是永远的悲伤啊。

在家里常常是一个人,形单影只,孤独悲伤,没有人陪伴,只有影子相随,凄楚无助。

为人子女若能够将心比心的体会父母的心情,能忍心离开父母顷刻须臾吗?呜呼啊,自己问问自己,身体从哪里来啊?父亲母亲可是生养自己的根本;孝道到底是怎么一件事情呢?这是作为人就本有的心啊。

看了我所写的这篇文章,如果你的内心没有感动,那你就不是人了。

看了我所写的这些劝孝文字,如果还不流泪,你就不是人了。

那些忤逆不孝的子女和媳妇们,看了这篇文章,如果都还不改过忏悔成为孝顺的子媳,那跟禽兽畜生有什么区别呢?那是人人都应该诛杀啊。

原文:帝君垂训曰:今日是元旦,为人间第一日,吾当说人间第一事。

何谓第一事?孝者百行之原,精而极之,可以参赞化育,故谓之第一事。

赤子离了母胎,在孩抱时便知得,故谓之第一事。

舍此一事,并无功业。

舍此而立言,则为无本之言。

舍此而能功盖天下,到底不从性分中流出,必作伪以欺国,负本以灭身。

天地是孝德结成,日月是孝光发亮。

孝之道,言不可得而尽也。

为人子者,事富贵之父母易,事贫贱之父母难;事康健之父母易,事衰老的父母难;事具庆之父母易,事寡独之父母难。

夫富贵之父母,出入有人扶持,居止有人陪从;其愿常恰,其心常欢;故易事也。

若贫贱之父母,舍却白发夫妻,谁为言笑?离了青年子媳,孰与追随?人子一日在外,父母一日孤凄。

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能顷刻离左右也乎?健康之父母,行动可以自如,取携可以自便;朝作暮息,可以任意;访亲问旧,可以娱情;故易事也。

若衰老之父母,儿子便是手足,不在面前,手足欲举而不能;媳妇便是腹心,不在膝下,腹心有求而不遂。

时而忿忿于内,时而戚戚于怀。

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能顷刻离左右也乎?具庆之父母,日则有以作伴,夜则有以相温;昼无所事,相与论短谈长;夜不成眠,互为知寒道冷;故易事也。

若寡独之父母,儿女虽有团圆之乐,夫妻已成离别之悲;家庭之内,独行踽踽凉凉;形影之间,惟有凄凄楚楚;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能顷刻离左右也乎?呜呼!试问身从何来?亲为生我之本。

孝为何事?人所自有之心。

见我此章,而不动心者,非人也。

见我此章,而不堕泪者,非人也。

逆子忤媳,见我此章,而不化为孝子顺妇者,与禽兽何异?人人得而诛之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