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学——中国民间丧礼其它
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白事程序详解
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白事程序详解土葬最古老、最普遍的方式之一。
在我国,已知的安葬方式有火葬、天葬、水葬、风葬、崖葬、塔葬、高棺葬,另如,原始社会仰韶文化中,也有人们把夭折的儿童放入瓮中,实行瓮棺葬。
各民族对灵魂不死的认识有所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丧葬方式的态度不同。
汉族人一般以土葬为荣耀,认为死人“入土为安”。
1、做七亦称烧七、斋七、理七、七七斋等,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
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
当地风俗,凡人去世后要过七期,每期七天,据说是为死者超度的2、烧七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
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
旧俗以为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届时,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
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
用土罐装一煮熟了的鸡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贿赂殃神(俗称鸡脚神),让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会儿。
这时,一家老少躲得远远的,待规定的时间过去之后,先将一串爆竹丢进屋内,爆完才可以进家。
满百日和周年时,还要烧纸祭奠。
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时,再给死者做一次道场。
死者葬后,孝子在家设灵位,守孝三年,按阴阳先生写出的“期单”进行祭祀活动。
“期单”贴在灵堂。
“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
常见的农村丧葬习俗
常见的农村丧葬习俗“丧葬”是指一种为死去的人举办的仪式,有关汉族农村丧葬习俗都是怎样的呢?中国民间农村丧葬习俗都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常见的农村丧葬习俗汉族农村丧葬习俗1、汉族人亡后,首先立丧主(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无孙则以次子)、丧妇(死者之妻,无者为丧主之妻)和司礼,置棺椁寿衣,棺椁用料以松柏为上,桐木、杉木次之。
棺木的板数须成双成对,厚2~3寸,4寸为好,5寸更佳。
外形一头大、一头小。
薄棺俗称匣子,多用于幼丧。
外刷土漆,呈深黑色,有的黑中杂以红色,内外刷桐油。
富有之家棺内底部铺炼熟的糯米灰数寸厚,还有的熔入麻油、松香等。
寿衣习惯用单数,5件,7件不等,蓝、藏青、灰色均可,忌用黑色。
不缀钮扣,缀布带系着。
衣外系一条白色棉线腰带,线的根数与死者的年龄相同。
脚穿棉鞋。
、死者弥留之际,亲属静候身旁“送终”。
气绝后,烧落气纸,将尸体移至正屋,置于床板或草铺上,头向下方,脸盖黄裱纸。
板下点长明灯,设牢盆(即泥糊盆),烧纸及纸人,又扎纸台插于门外树上,称“望乡台”。
死者子女披麻戴孝,孝子手持哭丧棒,长约3尺。
父丧用竹,母丧用桐,取父节在外,母节在内之意,棒上用白纸条缠绕。
身系草绳或缠黑纱,穿草鞋或白面布鞋,有的地方赤脚不穿鞋。
光山、新县等地,男性死了,孝鞋口左边披脸子,女性死了则为右边,父母双亡则为双边。
接着给死者沐浴,前身7次,后身8次,有的前后各擦3次,穿上寿衣后入殓。
棺底铺香末,末上垫纸或褥,有的还置5枚铜钱。
抬尸时,丧主抱死者头部人棺,头朝棺木大头,平直仰卧。
头枕3块瓦,脚垫2块砖。
口中含钱,或食物、珠玉。
2、盖棺后,用3枚大钉封口。
光山县忌用钉,用木楔,棺口用糯米粥糊纸密封。
人殓后,棺立中堂为灵堂,亲人按尊卑长幼,男女有序,肃立守灵。
亲朋至吊,送以银钱、孝幛、祭牲(鸡、鱼、肉)、纸钱等物,家人不论长幼均跪门迎接。
吊丧期间禁忌颇多,非葬事不谈,面污禁洗,女忌脂粉等。
3、出殡前,请道士做斋,和尚念经,超度亡魂,模拟阴间阎府种种酷刑,请其一一破除,以拯救亡魂,免遭阴间之苦;将纸扎金银山、楼宅亭阁、佣人仆役、车马服饰、望乡台等焚化,供亡人阴间使用;做堂祭,由丧主或司礼哭诉祭文,追述亡人生平事迹和德行。
殡葬文化(19)收礼、登记、谢帖、丧宴
殡葬文化(19)收礼、登记、谢帖、丧宴家有丧事,亲朋好友、邻里同事前往吊丧,其中免不了礼节性的往来,处理好这些细节,体现了作为一个文明人的良好素质。
1.收礼:民间办丧事期间,丧家也有“人情”收入,并指派专人收礼登记,事毕向丧家交点。
普通丧事各方面送礼不外乎花圈、花篮、挽联、挽幛、礼金等。
丧家置备礼簿及谢帖,一方面登记礼物及数量,一方面写谢帖交送礼者作为证明之用。
礼簿登记详细,可作为将来回报的参考。
追悼会上还备有专用的“签到簿”用来登记来宾。
2.谢礼:追悼会上丧家要发放谢礼,一般为毛巾、手帕、糖果、糕点等物品。
现在殡仪馆为方便丧家,有专门的谢礼供应,也称为"奠酬"。
常见的为毛巾、手帕与巧克力、糖果、糕点的组合。
高寿老人去世后,民间有办"喜丧"的风俗。
亲朋好友要向丧家讨"寿碗",丧家分送云片糕,意在借死者的高寿。
丧家为对来宾表示谢意,丧礼后,要请来宾参加丧宴,事后还可写感谢信等。
守灵守灵,是一种民间的习俗,意即守在灵床,灵柩或灵位旁。
它是活着的人对去世的亲人的一种纪念。
因为活着的人认为,他的亲人虽然死了,但是灵魂还留在人间,没有去阴间(阴间就是我们中国的天堂,人死了以后都会去那里。
)。
灵魂也很留恋他那些活着的亲人,它也不愿意一个人孤零零地去阴间那么远的地方,所以它会在去阴间之前,回到原来的家里看一看。
活着的人害怕灵魂在回家的路上迷路,所以会点一盏灯,放在去世的人的尸体旁边(接下来解释古代的人会把去世的亲人的尸体放在家里的客厅,而不是殡仪馆的停尸房;还有古代人点油灯,而不是电灯的问题)。
活着的人害怕灯熄灭了,而使去世的亲人找不到家,于是他们就彻夜坐在停放尸体的房间,保证那盏指路灯是一直燃烧的。
故曰“守灵”守灵也称为守夜。
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
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
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
丧葬习俗里的丧葬礼仪都哪些?
丧葬习俗里的丧葬礼仪都哪些?
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5.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6.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
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7.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
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8.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
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
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
10.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文章摘于:。
葬礼 - 中国传统葬礼
葬礼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黄色,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
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伴有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
其主要过程有: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
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
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
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
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
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
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
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
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
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
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
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
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
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
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葬礼葬礼礼仪算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
中国丧葬风俗
中国丧葬风俗停尸仪式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
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
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在弥留时刻,死者须穿上寿衣。
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
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
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
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
寿衣一定要是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
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他认祖归宗。
在病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
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第一次化妆整容。
但是这样的的沐浴更衣,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
比如:佤族在为去世的老人穿寿衣的时候,除了穿上死者平时所穿的衣服之外,还要在外面套上一件反过来穿的新衣服。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在民族传统的观念里,不能把死者平日所穿的旧衣服脱掉,这样方便死者的灵魂回来认识自己的身体;而他们把后来加上去的新衣服反过来穿,是为了让死者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衣服的正面和反面,和穿衣的单数和双数一样,是人们在生与死、阴与阳交接的人生'换届'中,举行的最后一次换装仪式。
这种被称为'反饰'的习俗,是为了改变死者寿衣的穿着式样,使他的灵魂没有办法停留在阳间。
同时也有通过反正颠倒来暗喻阴阳两界的意思,因为在人们的观念里,阴阳两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完全颠倒过来的。
中国的民族丧葬习俗文化课件
做七:做七,亦称“斋七”、“理七”、“烧七”、“作七” 、“七七”等。旧时汉 族丧葬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即人死后(或出殡后),于“头七”起即设立灵座,供木主, 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灵止 。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3页
报丧礼仪
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它用发信号的 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邻里。
逢山开山逢水涉水 不走弯路的苗族葬礼
苗族死人实行上葬。成年人死亡,用衫树棺木碱尸,未成年小孩 夭折,用木匣掩埋。正常去世老人,落气时要烧“落气钱”,同 时要放三炮火,俗叫“启程炮”。用桃树叶或水菖蒲烧水洗澡, 穿寿衣上柳床,然度入棺。棺木放在堂屋正中央,全家举哀,戴 孝帕,大门贴上“当大事”字样,晚上请道士“打绕棺”、念经,
停柩三至七日,上山安葬。۩
守 灵
下葬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3页
报丧
择日
奇风异俗
湖北仙桃——死人嘴里放茶叶 湖北黄冈——丧偶哭姐妹 湖北满梅——死者捆在椅子上 江浙——喝长寿汤、吃长寿豆 安徽利辛——孝子打阴阳先生 湘西——赶尸回乡
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23页
葬后祭祀
按远近亲疏时间不同分为"五服" 一是"斩衰"(崔音),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丧服,断处外露,不缉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3页
停尸礼仪
寿终正寝。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 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病人在
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
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把尸体移到灵床上的同时还要采取一些仪式,把死者的灵魂也 引到灵床上去。山东临沂一带的习俗,是用一块白布从梁上搭 过来,再用一只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顺着白布从梁上递到 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上一圈,然后把公鸡杀死,这叫做"引魂 "。
中国民间丧葬风俗礼仪
中国民间丧葬风俗礼仪民间的丧葬禁忌有很多,旧时此事各地都有支客先生(熟知当地红白喜事民俗德高望重的乡绅),现在已经很少有这种人了,多数人皆茫然不知,故特将一些禁忌整理写出共开,望需要者据当地风俗选择使用。
习俗:圆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等1、开金井时,先烧黄表纸,敬香放鞭告请山神土地,此地花钱购置作万年福地,再由长孝子挖三锄,谓“开穴”。
2、安葬三日后要带三牺“复山”或“复土”。
3、安葬后要做“七七”四十九天,孝子不理发、不修面,谓之“养孝”。
4、五七需由孝女来做,烧些纸币打通阴间的各路关节,让老人顺利过关不受阴差的欺负不受刑苦,即'通关'。
5、葬穴挖成后燃芝麻秸“暖井”以示:节节高升,饱暖富足。
6、择定吉时移棺下葬,按风水师所定的线位较准方向谓“下字”。
7、下葬时穴底要平整,头在后可略高,脚在前。
8、棺木入穴后先由长子用衣襟包第一抔五合土覆棺,其它亲人随之。
9、抬棺材到别人门口要放鞭炮。
10、老人逝后即穿“上路衣”又称'寿衣”。
11、老人逝后抬坐椅上,谓“上大椅”。
12、老人弥留之际亲人力求到场“送老(终)”。
13、老人咽气后焚烧纸钱和床铺草,谓烧上路钱和下床草,设灵堂,点香油灯,放鸡蛋两只(倒头蛋)。
14、去世当日及时请道士来制作孝单、孝杖、压煞榜文及超度所用之项。
15、有长辈来吊丧,长子等亲人必须长跪嚎哭。
16、吊丧期间,亲人垢面素食,以示悲恸。
17、棺木有八仙、十圆、十二花、十四刈之分,即是由八块木料、十块、十二块、十四块木料所做成,棺材(又称寿材)头脚两块木料不包括在内,木料块数越少,棺材的级别越高。
18、棺木一般都要在老人生前早早准备好。
19、孝家第一年对联只能用白纸,第二年用黄纸,第三年恢复用红纸。
20、送葬路上碰到相识者忌打招呼,恐被亡人得知,对被招呼者不利。
21、作葬事者不得呼叫姓名,只能比手势,惟恐错为亡人,当“代死鬼”。
22、祭拜祖先忌用不带皮的肉、去掉鳞的鱼,否则对祖先不恭、不孝。
中国传统丧葬流程
故人丧葬习俗中国传统丧葬流程一、报丧长辈去世后,即“报丧”,也叫“送信”,乡间还有个把“报丧”俗称为“把信报”,家中死了人,孝子将死者内外穿戴整齐,把一个用红纸剪成的三角形或梭形的“讣闻”和“四块亡者留下的顶带花翎或披肩绸子的帽翅”摆在堂中央,以示通知乡邻。
报丧的办法因地区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死者的嫡亲在临近咽气之前或咽气之后,由儿子或女儿亲自去送信;有的地方由儿子去报丧,女儿留在家中接待吊唁的宾客;还有的地方留少数人守候死者,其他的人都去向亲友报丧。
报丧者到了亲友家门,不能径直进入屋内,一般要在屋外喊几声,等有人应声走出来接待,才进屋说出死者是谁和去世的原因,但也有一进门便拱手向人哭丧的。
二、奔丧奔丧是亲友闻讯后前来吊唁。
旧时汉族人相信灵魂不灭和轮回转世,已故的人虽然离开了人间,但其灵魂仍然长存在亲人中间。
“奔丧”者就是向已故亲人表达孝敬之情。
过去人们特别重视丧葬之礼,服丧期间能否守丧尽礼,直接关系到自己及其亲属的荣辱问题。
根据传统的丧期规定,“奔丧”最少为57天,多的长达700余天。
“奔丧”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与死者关系的亲疏。
在封建社会里,不同阶层的人奔丧期限是不一样的。
有的地方还规定奔丧期限以家中有无劳动力为转移。
无劳动力的可以短些,有劳动力的可以长些。
但是无论长与短,都不能超过法定期限。
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奔丧期限的差别。
三、停灵停灵又称“厝柩”,即暂时把灵柩停放在某处,等到选好正式下葬的“风水宝地”之后,再行安葬。
旧时汉族人的死亡习俗,“停灵”根据居地状况、家庭经济等不同而不同,时间或3、5日,或7、9日不等。
“五七”之日,子孙请和尚诵经;犯单数的(6、1、4),加请尼姑。
“双七”之日;本家的孙子和曾孙等吹着唢呐、打着鼓乐为亡灵祭奠诵经。
也有请道士念经画符,超度亡灵的。
同时还要为死者招魂、招魂幡上写有“我阳间有父母双亡”字样。
四、守灵停灵期间要有人守灵。
守灵人多为死者的晚辈直系亲属,也有请阴阳先生或无香火喜闲的人守灵的。
中国各地丧葬风俗礼仪
中国各地丧葬风俗礼仪各地根据各自民俗的不同葬礼也存在着差异,如今社会对古老风俗的传承已经越来越弱。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风俗圆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1:自古中国丧葬风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风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
(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也叫:做七或犯七)。
今日的人们往往将做七转变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坟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如今只烧单数,烧大七)。
按丧事风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
(烧五盆纸花)。
按丧事风俗,烧七(做七)。
还有特别需要一说的是犯七。
何谓犯七?就是从亡故之日以农历推算,若逢七之日与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些日子重合,就叫犯七,比方三七与这些日子相合,就是犯了三七。
有道是:“亡人不犯七,活人没饭吃”,意思是说,犯七有利于活人,但亡人却会因此而受罪遭难,所以,遇此状况,活人需要为亡人消灾救难,也就是需要上坟为亡人淋七。
以山西为例,其具体的做法是:用麻纸剪纸人,其数目是比亡人之寿多三个,扎于谷杆上,还要剪一把伞,一架梯子,一座桥。
把这些纸人围成一圈,扎到坟头,中间放伞、梯和桥,然后用水浇放有核桃和枣的漏瓢以淋纸人,并虔诚地念种.种提示亡人的话语,如躲雨了,过桥了,打雷了等等。
从死者咽气之日算起,每7天为一“七”,“七七”之内,孝子不理发,不修面,称为“囚七”。
每“七”均需上坟为死者烧纸钱,尤以“三七”、“五七”、“七七”最重要。
七个“七”中如有一个以上的“七”与农历日期中的“七”相吻合,称为“犯七”,假如没有“犯七”,孝子则要在“复山”前讨足一百户人家施舍的米,用来在“复山”那天款待前来致祭的亲朋。
广东的丧葬风俗送终病者为长辈,在临终弥留之际,家中全部儿孙要守候病榻前“送终”。
中国文化之丧葬礼仪
北京讣闻内容
鸣炮报丧
5
挽留死者的招魂礼仪
满清建国之初,宫廷丧仪比较简陋。康熙时, 在学习汉族儒家传统丧礼,特别是明宫丧礼的基础 上,清宫丧制初步形成,后又经雍正、乾隆两朝的 补充才开始完备。
以汉族为主的土葬
我国中原广大地区,人民以农业为主业,以土地为生命之本,“入土为 安”成为汉族人的信念。汉代崇尚黄色,历代皇帝都以黄色为显贵之色。黄 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又居五行之中位,是一个最稳定、最可靠的 基础。因此,人死后葬于土中,被认为是使灵魂得到安息的最好办法。
战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吴起
西汉大将陈汤
吊丧
奔丧之后,随即便是吊丧。因吊丧通常要自带纸钱, 也称为吊纸;闻讯而至的亲友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叫做 唁;吊唁者携带来的赠送给死者的衣被,叫做致襚。
布置灵堂
吊丧一般从大殓之后开始,在这之前要把灵堂布置一 番。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 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 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
4 报丧--丧事的公开化
报丧,在相当多的民族中可以说是人死后的 第一种仪式。它是以发信号的方式将有人辞世的 消息告知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 家,也要照例不误的前往报丧。 在历史传承中,报丧礼仪五花八门,各具特色。
在江浙一带,报丧习俗是用伞来暗示的。 在东北一带,是用在门外悬挂纸条来报丧的。 旧时北京,人死了以后,亲属就要用讣闻把消息 告诉给亲友。
中华传统文化:丧事民俗详细解说
白事事宜现在热丧大多以三天为期,下面按时间先后,详列各项事宜。
第一天第一天要做的事情有17件。
1.穿寿衣人病危时,绝气之前,先穿寿衣。
夫妇先亡一方的,穿寿衣为单数;夫妇双亡的,穿寿衣为双数。
两头见棉,取“以棉(眠)为安”之意。
2.丢噙口钱噙口钱是一枚青铜钱,由长子丢入死者口内,为“口中含宝”,寓吉祥之意。
3.放饼子和麸子亡人已逝,包一包麸子和一包小圆饼分别放在死者左右手中,同时念歌:“走到蚂蚁山,麸子撒两边。
走到恶狗山,饼子撒两边。
”使死者在去阴司的路上一路平安。
4.系绊脚绳人死后停尸在屋当门灵床上,用一条麻绳捆住两脚,以防炸尸。
到辞灵或入殓时,再解开去掉。
5.盖蒙脸纸用一张白纸盖上脸,从头部向下盖。
因死后脸色难看,以免亲人伤心或害怕。
6.放隐身草隐身草就是一把谷草,呈三角形放在尸体上面。
7.烧倒头纸意为给死者送钱,亲人痛哭一场。
8.做倒头面做一碗面条,放在棺头前面,叫倒头面,斜插一双筷子,备死者食用。
9.点长明灯在棺材前面放一盏油灯,为死者照路,从点上一直到油尽自灭,不能添油。
10.挂衣服在堂屋北墙立一把扫帚,把死者生前穿的一件衣服挂在扫帚上,下葬时烧掉。
11.放粮食棺后放一袋粮食,敞开袋口,斜靠棺上,抬棺时使粮食自然倾洒,向前洒得越长越好。
12.剪岁数纸按死者岁数,有多少岁就剪多少对,用死者拐棍挂在胡同口,男左女右,以示家中亡人,街坊邻居前来吊纸。
第二天晚上辞灵时烧掉,换上一方形白布。
13.做孝服孝家主要成员,用麻系腰,戴孝帽,系孝带。
14.搭灵棚在灵堂门外搭灵棚,设香案,摆祭品,立牌位。
正中间挂竹帘,安放遗像,像下用白纸写一大“奠”字,像侧写丧联。
牌位图示:图一:第一天吊纸时用图二:烧轿时用图三:上林请神用图四:请神归家后换此牌位图五:起灵、路祭、墓祭用15.写素联挽父:一天雨雪凋椿树,满目云山惨棘人(薤露兴悲)泪洒冰天悲失怙,父归东土痛无依(蓼莪抱痛)挽母:莫报春晖伤寸草,空余血泪泣萱花(遗爱千秋)终天唯有思亲泪,百草痛无益母灵(慈云缥缈)三年:一腔思亲恩未报,三年无改孝常存(于今三年)亲恩难报一生恸,礼制有定三年遵(永言孝思)十年: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教训杳无声(音容宛在)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冰清永怀)注释:①椿树:长寿之木,后世称代父亲。
中国丧葬的民俗
中国丧葬的民俗丧葬的民俗第一节:丧葬民俗概述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则,死亡与诞生一样是人生中的大事。
丧葬民俗就是人们如何对待死者离去的灵魂和怎样处理他的尸体的方式方法。
远古时代,人们对死尚无认识和理解,因此弃尸而去,置之不理。
至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开始有了灵魂的概念从而产生了原始的丧葬民俗,进而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丧葬礼俗。
我国古代《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对我国古代的丧葬民俗有着详细的记载,数千年来一直沿袭无大变。
(一)主要的葬法1、土葬:世界各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式,又称埋葬。
汉族自古以来实行土葬。
它与农业社会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关系密切。
寓意入土为安。
2、火葬:是以火焚尸,将骨灰储于盒(坛、缸、瓮等)内。
古代盛行于羌族、藏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
因民族不同,火葬仪式、方式各不相同。
四川、云南大小凉山彝族火葬时,凶死者骨灰予以扬弃,正常死亡者的骨灰用土稍加掩埋。
拉祜族火葬时,将死者及其生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一起火化。
普米族则先将尸体放进四方形棺中抬到火葬场,用斧劈开,把尸体置于放有蜂蜜和酥油的“柴房”中火化,后收骨灰送往高山的骨灰洞中。
建国后,由于丧葬制度的改革,在大中城市中,火葬已日益普遍。
与人们崇拜火神,寓意走向光明。
3、水葬:我国康藏地区和沿海地我古有水葬之俗,此葬法污染水源,故行之甚少。
4、天葬:包括鸟葬、树葬、风葬等。
中国藏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俗,至今仍保留。
(二)葬式:指安置尸体体位、姿势的方式方法。
各民族基于不同的信仰观念,有不同的习俗。
(三)葬制:单身制、夫妻合葬、家族聚葬、公墓聚葬、按等级而葬(是古代礼制的重要内容、事死如事生)。
第二节中国的丧葬民俗一、汉族的丧葬民俗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
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
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
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
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精品PPT]
了具体规定.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棺椁(guo3)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 盛放死者遗体的器具称作“棺”.《说文》:"棺,关也,所以 掩尸.“
• 最早的棺是新石器时代瓦制的瓮棺,商代以后才用木棺,周 时形成棺椁制度.
第5讲中国传统丧葬 习俗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 一、埋葬习俗 • 二、丧礼习俗 • 三、丧葬形式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 遗体的方式。
• 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包括埋葬制度,丧礼制 度,丧服制度,等级分明,形式极其复杂,其中 许多内容有国家法典规定,还有许多内容在 民间相沿成俗。
• 由于用料太多,汉代以后椁室制度不再行世. •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瓮棺葬 翁棺的口缘饰 一周长乳钉, 束腰尖底,下 腹部有一小圆 孔。翁棺多用 于成殓夭折的 婴儿尸体,腹 部留小孔以供 其灵魂出入。 这类翁棺多埋 在住房附近, 而不是埋入氏 族公共墓地, 说明儿童受到 了特别的照顾。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唐太宗昭陵
• 昭陵依九嵕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 为陵的先例。据说是因贞观十年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 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 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
• 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 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 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 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 累。” 因此,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 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
中国民间白事礼仪
中国民间白事礼仪基本信息白事礼仪的诞生以来是带着美好的祝愿的,分为送终,报丧,入殓,守铺,搁棺,居丧,吊唁,接三,出殡,落葬,居丧。
•中文名称中国民间白事礼仪•民俗人在床上死•送终意义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判别标准是否有福送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
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
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有板床上,板床在较穷的地方就用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
因为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
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
有的地方也把死老是否在板床上死看作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老人在床上咽的气,子女往往会受人非议。
夭折的人,家人虽不会将其移入正庭,但也会将其移至床前地上。
如果死者之上还有长辈,死时,也不移入正庭。
在许多地方,人死之后,家人都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有的地方更明白,叫:'烧落气纸'。
此外,还人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邻居报丧。
人死之后,家人要围在死者身边恸哭,未死时,则禁止哭泣。
报丧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吊下葬的日期。
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叩首。
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展开更多。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37:我国传统丧葬习俗拾零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37:我国传统丧葬习俗拾零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37:我国传统丧葬习俗拾零我国传统丧葬习俗拾零(一)葬法葬法是指遗体安葬的方法。
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崖葬等。
土葬,是我国古代通用的形式,不仅汉族以土葬为主,古代匈奴、突厥、回纥等民族也以土葬为主要葬式。
方法是用棺木盛尸,挖葬穴,将棺木深埋于土中,并以丘为标记。
土葬的墓穴形制多样,最常见的是长方形土坑,也有“亚”字形的,腰坑放殉葬者及陪葬品。
地下筑室墓穴多为皇宫、贵族使用,棺木放于室中。
土葬与农业发展有关,农业地进步及与此相关的亲土、恋土、入土为安意识支撑并推动了土葬的发展,成为汉民族的代表葬法。
中国古代有女娲持黄土造人的神话传说,人们普遍认为人既由土而成,死后还应回到土中去。
而民间传说中的阴曹地府,也与土葬是相一致的。
苗族有多次采取“复葬”的方法,即一次土葬后待棺木朽烂后再备新棺,装骨复葬,俗称“翻尸”,直至捡不出尸骨为止。
回族依照宗教礼俗,至今还沿用土葬。
到客家人居住的梅县地区旅行的外地人,常常被那些建于山腰或筑于田野的一座座形状奇特的坟地所吸引。
在汉民族中,客家人的丧葬习俗和坟地建造很有特点,他们实行二次拾骨葬。
客家人素有重孝道、敬祖先的传统。
他们对治丧安葬礼的习俗特别重视。
年过花甲的老人,身体尚健,晚辈便要为之准备其死后穿着的寿衣、用物和棺材。
老人看着用大杉木制作的棺材,为自已过世之后有了长眠的卧具和归宿而欣慰。
他们一高兴,精神愈发健旺,身板更加硬朗。
不过,生老病死终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当老人病危弥留之际,儿孙要依俗将他抬至上厅堂,放在临时支搭起来的木床上,铺席置枕,日夜守护伺候。
待老人咽气去世(客家人俗称“过身”),遗属立即下跪痛哭,并从河里提回清水为之洗脸、擦身、穿上寿衣,在族人的帮助下,遗属在上厅堂设灵堂,并四出向亲友报丧。
亲友闻讯立即前来吊唁,遗属举行隆重的家祭。
最后选择吉日,在吹鼓手的哀乐声和飘飘扬扬的铭旌、挽幛中,出殡送葬。
汉族丧葬风俗
汉族丧葬风俗
汉族丧葬风俗如下:
报丧:死者去世后,家人会立即向亲友报丧,告知死者去世的消息。
报丧的方式包括口头通知、电话通知、发讣告等。
守灵:在死者去世至下葬期间,家人和亲友会为死者守灵,陪伴死者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守灵期间,家人和亲友会为死者祈祷,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平安幸福。
入殓:在死者去世一段时间后,家人和亲友会为死者入殓,将死者的遗体放入棺木中。
入殓前,家人和亲友会为死者净身、更衣,让死者体面地离开人世。
出殡:在死者去世后的特定日子,家人和亲友会为死者举行出殡仪式,将死者的棺木送到墓地安葬。
出殡仪式通常包括抬棺、送葬、路祭等环节,以表达家人和亲友对死者的怀念之情。
安葬:在墓地,家人和亲友会将死者的棺木放入墓穴,然后封土、立碑,完成安葬仪式。
安葬后,家人和亲友会定期扫墓、祭奠,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之情。
墓地祭奠:在墓地或守灵的地方,家属会点燃纸钱、纸金元宝和其它纸制品,以供亡灵使用。
穿白色丧服:在汉族葬礼中,家属必须要穿着白色丧服,头发也要整齐梳理,以此表示牵念已故亲人,并帮助亡灵获得更多的神灵庇护。
总之,汉族丧葬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汉
族人民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亲人的关爱。
虽然现代社会的丧葬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基本的传统观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丧葬习俗都有哪些?丧葬文化都有哪些讲究?
丧葬习俗都有哪些?丧葬文化都有哪些讲究?人生难免生老病死,谁家没有喜事?没有丧事?但是每个地方都会有不一样的丧葬文化和丧葬习俗,所用的丧葬用品也会有差异,让我为您细细道来。
一、丧葬习俗讲究:1. 指路:亲人离世,需要举行相关仪式”指路”。
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举行相应活动,让逝者认为这个地方是没有灰尘,是享福的。
2. 丧服:逝者通常都穿白布衫、蓝裤。
人们认为白色象征纯洁,蓝色是民族本色。
布需要用平纹,不穿棉衣。
子女亲手给逝者穿衣。
逝者遗物,包括衣服、生活用品等,都要焚烧掉,不能遗留。
3. 停灵:在民间停灵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天,然后在殡仪馆举行追悼及告别仪式。
但部分地区,让当地的”先生″,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测算合适的日子举行追悼仪式。
4. 出殡:过去出殡时,亲属披麻戴孝,灵车上遗体脚朝前。
现在出殡有所不同,因殡葬改革,遗体需要火化。
火化后,把逝者骨灰及碎骨装入布袋中,最后装入骨灰盒,一般是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
5. 死牲:过去习俗,死了人,根据穷富不同,都要死牲祭献,大至猪牛,小至鸡。
逝者如年岁较髙,供品被视为福物,可以分给亲属。
祭献的鸡,多留给帮忙送灵下葬的亲友出殡回来后食用。
6. 合葬:夫妻合葬的讲究,是男在左,女在右,蒙古族相反。
若有小辈合葬一起,小辈则在西侧,长辈在东侧。
部分地区,夫妻合葬如有一方先逝去下葬,另一方逝去下葬时,需要将者骨灰盒请出,见面祭拜后,再同时下葬。
7. 朝向:过去都是遗体土葬,朝向是南北竖向,现在骨灰盒是面南背北。
也有部分地区参照过去习俗的南北竖向安葬,引用”百年好合”,代表永恒的安详。
8. 焚烧:传统习俗,是焚烧元宝、黄纸、纸质生活用品(如:汽车、房子、电视、空调等);9. 服丧:古时的守孝习俗,近代更变为祭七(祭七:指的是头七至五七、或七七)。
在家设置灵堂,祭百日和周年。
服丧期间,需要穿素服,食素食。
灵堂二、丧葬文化都有哪些讲究古代的丧葬文化传承许多年,那在丧葬方面都有什么样的讲究呢?看过赵本山小品的伙伴们都知道,赵本山小品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管你生前多么富贵,房子修得再大再豪华,死后那个小盒才是你永远的家。
中国的民族丧葬习俗文化
中国的民族丧葬习俗文化中国民族丧葬习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特色。
在中国,丧葬习俗多样,因地域、民族和信仰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下面将就中国的民族丧葬习俗文化进行探讨。
一、丧期与服饰在中国的丧葬习俗中,有严格的丧期制度,佛教和道教的丧葬习俗通常为百日丧,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丧葬习俗通常为三天丧。
在丧期期间,家属不参与娱乐活动,穿着素服,不戴鲜花和装饰物。
丧服在中国的丧葬习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古代,中国丧服的主要色彩是白色,因为白色被认为是吉祥、纯洁的颜色。
而在现代,丧服多为黑色或深色。
此外,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丧服还会与亲缺相关的服饰进行搭配,如夫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服饰搭配等。
二、殡葬仪式扫灵是丧葬仪式的第一个环节,家属和亲友会在亡者遗体前进行吊唁,祭奠过去的生活。
而入殓是将遗体装入灵柩的过程,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安放灵柩时,家属要将亡者的遗体按照习俗摆放在灵柩中,而摆放的方向也有严格的规定,通常是头朝向巍峨的山脉。
告别仪式是丧葬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亲友们会聚集在葬礼现场共同悼念亡者。
在仪式中,中国有许多传统仪式,如撒掼水、烧纸、丧礼舞狮等,这些仪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人对逝者的哀思和思念之情。
火化或土葬是中国丧葬习俗中的两种常见方式。
火化是指将遗体在火中烧毁,将骨灰放入骨灰盒后安葬。
土葬则是将遗体安放在地下墓穴中,以土葬为主的地区主要有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
三、祭祖与守孝守孝是中国丧葬习俗中家属们对亲人丧失的悲痛表现。
守孝期间,家属穿着素服、不送客,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有所限制。
在守孝期间,家属还会在指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各种祭祀仪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总结:中国的民族丧葬习俗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不仅代表了对亲人的哀思和思念,更是重要的道德准则和文明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习俗仍然被遵循和尊重,并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四章 中国民间丧礼其它
第十四章中国民间丧礼其它目的要求:掌握奔丧、吊丧、丧事中的礼节、与丧葬有关的节日及活动、民间丧葬迷信和禁忌教学重点:吊丧、民间的丧葬迷信和禁忌教学难点: 民间的丧葬迷信和禁忌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本章对中国民间较具普遍性的丧礼习俗作一讨论,以补前述之阙。
第一节奔丧奔丧,指在外地闻亲人、尊长去世,赶回家办理丧事。
奔丧之俗,其起源不可考。
自周礼等典籍记载以来,历朝相沿。
在中国古代,流动性比较大的主要是官吏。
因而,自春秋以来,奔丧就屡载于史籍,被作为居丧礼的一部分,并作为检验是否“孝”的一个环节。
由于唐以后将居丧定为国家制度,因而不居丧或在外不奔丧就成为违法行为,以官吏尤其如此。
奔丧是孝道,具有至上性。
官员在任上,闻丧,可以拔腿就跑,嘱咐他人代为转奏请假。
中国人的宗族关系盘根错节,人数众多,官员都奔似不可能。
奔丧之制延续至今。
如国家劳动保护条例上规定职工有“丧假”,亦即闻父母、祖父母丧即奔,其它近亲丧则酌情处理之。
民间亦如是。
第二节吊丧吊丧,又称吊孝、吊祭,指闻亲戚、朋友、邻人等丧后,亲自或遣人前往祭奠死者并慰问丧主。
吊丧和奔丧的区别大体在于:奔丧是以主人身份“奔”回去办自家的丧事;而吊丧则以客人身份前去慰问和哀悼。
吊丧之俗,最早见于《仪礼》、《礼记》等周礼典籍。
吊丧属于殡期间的活动。
周礼,“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
”丧主对前来吊丧者有相应的礼节应答。
东汉后,吊丧通常要自带纸钱,故又称为吊纸。
旧俗,丧主须及时讣告相关人等,使之能前来吊丧,尤其是死者生前的亲近友好。
否则,丧主可能被指责未尽人子之责,剥夺了“见最后一面”的机会。
旧俗,若闻亲、友有丧而不前往吊丧者,多要伤及友情。
这表明,在重丧葬、重人情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吊丧被置于极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丧事中的跪拜礼、鞠躬礼两汉前,中国尚无桌、椅,人们席地而坐,所谓“两膝著地,以尻著用于踵(脚后跟)而稍安为坐。
”这里, “坐”是将屁股搁在自己的脚后跟上,“跪”相当于坐着时看见有人来了,便向上抬一抬身体,并向前倾一倾,算是打一个招呼;“拜”才是现在意义上的跪,以头触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中国民间丧礼其它目的要求:掌握奔丧、吊丧、丧事中的礼节、与丧葬有关的节日及活动、民间丧葬迷信和禁忌教学重点:吊丧、民间的丧葬迷信和禁忌教学难点: 民间的丧葬迷信和禁忌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本章对中国民间较具普遍性的丧礼习俗作一讨论,以补前述之阙。
第一节奔丧奔丧,指在外地闻亲人、尊长去世,赶回家办理丧事。
奔丧之俗,其起源不可考。
自周礼等典籍记载以来,历朝相沿。
在中国古代,流动性比较大的主要是官吏。
因而,自春秋以来,奔丧就屡载于史籍,被作为居丧礼的一部分,并作为检验是否“孝”的一个环节。
由于唐以后将居丧定为国家制度,因而不居丧或在外不奔丧就成为违法行为,以官吏尤其如此。
奔丧是孝道,具有至上性。
官员在任上,闻丧,可以拔腿就跑,嘱咐他人代为转奏请假。
中国人的宗族关系盘根错节,人数众多,官员都奔似不可能。
奔丧之制延续至今。
如国家劳动保护条例上规定职工有“丧假”,亦即闻父母、祖父母丧即奔,其它近亲丧则酌情处理之。
民间亦如是。
第二节吊丧吊丧,又称吊孝、吊祭,指闻亲戚、朋友、邻人等丧后,亲自或遣人前往祭奠死者并慰问丧主。
吊丧和奔丧的区别大体在于:奔丧是以主人身份“奔”回去办自家的丧事;而吊丧则以客人身份前去慰问和哀悼。
吊丧之俗,最早见于《仪礼》、《礼记》等周礼典籍。
吊丧属于殡期间的活动。
周礼,“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
”丧主对前来吊丧者有相应的礼节应答。
东汉后,吊丧通常要自带纸钱,故又称为吊纸。
旧俗,丧主须及时讣告相关人等,使之能前来吊丧,尤其是死者生前的亲近友好。
否则,丧主可能被指责未尽人子之责,剥夺了“见最后一面”的机会。
旧俗,若闻亲、友有丧而不前往吊丧者,多要伤及友情。
这表明,在重丧葬、重人情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吊丧被置于极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丧事中的跪拜礼、鞠躬礼两汉前,中国尚无桌、椅,人们席地而坐,所谓“两膝著地,以尻著用于踵(脚后跟)而稍安为坐。
”这里,•“坐”是将屁股搁在自己的脚后跟上,“跪”相当于坐着时看见有人来了,便向上抬一抬身体,并向前倾一倾,算是打一个招呼;“拜”才是现在意义上的跪,以头触地。
桌椅出现后,这种坐式及跪拜礼仪消失了,“跪”成了双膝下地,“拜”(叩头)则双手伏地,以头触地。
跪不一定拜,拜必须跪,而且礼更重。
但两者均表示臣服。
后世多“跪拜”连用。
“拜,服也。
”现仍有“拜服”一词。
《周礼·春官·大祝》提到九种拜礼,常见的有:“稽首”:施礼者跪拜于地,头要停留(即“稽”)一段较长的时间。
此礼最重,臣拜君之礼。
“顿首”:引头至地,只作短暂的接触(即“顿”)则立即举起。
属于地位相等或平辈间相交的一般礼节。
“空首”:跪于地后,两手拱至地,然后引头至手,则起。
头并未碰地,是谓空。
这是国君回答臣下的拜礼。
“膜拜”:“举两手,伏地而拜,”类似于现代的投降,是倾心而服之拜。
此外还有“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
可见,由于当时的坐式,跪拜是一类普遍的礼节,只是相互的地位不同,跪拜的方式不同,它直观地表现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地位。
秦、汉以后,皇权日隆,便只有下对上、而上不对下行跪拜礼了。
此外,人们在祭祀、丧礼中广泛地使用跪拜礼。
跪拜礼中最重的是三跪九叩首。
民间丧礼中仍盛行跪拜礼,鞠躬礼似有“不尽意”之嫌,有亏于“孝道”。
经过清末民初以来一百余年民主思潮的薰陶,人们已不习惯于对生者行跪拜礼,但并不拒绝对死者跪拜,所谓“死者为大”。
这是孝文化在中国人意识深层处数千年薰陶作用的结果。
此外,中国人在祭祀祖先、向神灵祈祷时仍然行跪拜礼。
第四节丧事中的脱帽礼一般而言,帽即冠。
但在中国古代,帽和冠曾是有区别的。
古人重冠,因为它是头上的装饰物,头是男子最尊贵处,所谓“高贵的头”(跪拜的意义亦在此)。
民国以降,随跪拜礼的被废除,在丧事(及清明扫墓)中也引入与鞠躬礼相结合的脱帽礼。
这就是脱帽礼为何成为一类重礼的缘由。
在现代国家、政府和军队所举行的丧事中脱帽、鞠躬礼(外加默哀三分钟)已普遍为人们认可,如军队送葬时,军人均脱军帽置于左手,左手平置于胸前,右手则留作敬礼用。
此礼各国军队似乎通用。
第五节与丧葬有关的节日及活动一、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一说,前一日或三日),以吃冷食、禁火为显著特征。
据传,寒食节起源于纪念介子推。
另一说认为与远古的火崇拜相关。
唐、宋时,上坟扫墓都在寒食节。
至清代,寒食已不再提倡,寒食节上坟祭祖等活动融入清明节,寒食节也渐为人淡忘了。
二、清明节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十五日一个节气,合三百六十五日),于农历三月,合现在阳历的4月5日前后。
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清明是乘兴出外郊游的日子,故又称为“郊游”、“踏青”、“春游”、“寻春”、“探春”等,它与祭祀祖先、上坟本无联系(它们是寒食节的内容)。
尤其是终年苦读的士子,四体不勤,清明时节出外踏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清明值春耕春种时节,民间时兴戴柳、插柳。
有俗语“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同时,民间盛行插柳,有俗语“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据认为,清明节扫墓之俗至隋唐才开始流行。
由于寒食、清明两节相接,寒食上坟、祭祖活动往往延续到清明。
久之,两节的界限就变得模糊起来,以致人们只记得清明了。
现在,清明前后,民间仍举家上坟祭祖。
城市中,殡仪馆骨灰堂亦多有前来祭祀先人者。
三、扫墓春秋以前,有墓无坟,故无墓祭。
此后,墓上起坟渐兴,于是有了墓祭,扫墓即墓祭。
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汉代又称“上冢”。
东汉时,每月的月中、月底,以及每年的二十四节、伏日、腊日都是上坟的日子。
礼仪繁多,劳民伤财,后世不相沿。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正式下令定寒食节上坟,成为“常式”。
•后来又逐渐让位于清明节上坟扫墓。
扫,《说文》作“埽”,扫除尘秽。
古代人上坟时除带祭品外,还要带扫帚之类工具修理坟地、锄草等,故“扫”又转义为“祭祀”。
可见古人祭坟是要带工具的,并以此使“扫墓”成了祭祀先人的代名词。
第六节民间的丧葬迷信和禁忌中国民间的丧葬迷信、禁忌因地区不同而存差异,这里只举影响较广的几项说明之。
一、丧葬迷信:烧纸钱、纸冥器纸钱,凿纸为钱,丧事所用,因系想象中的冥界货币,故又称“冥钱”。
祭祀时烧化给死者,称“烧纸”;或置入棺中,称“填纸”;出殡时沿途挥散,称“买路钱“;做成一扎一扎的,于忌日烧化给先人,称“烧包”。
纸钱被认为是冥界的货币。
生者按照尘世(贿赂的)人情关系模式去建立和冥界的关系,于是就出现了陪葬钱物或给死者送钱物的丧葬习俗。
这里仅涉及冥钱。
民间大量使用纸钱,唐、宋时民间也有了凿纸钱行业。
今日民间凿纸钱者,仍用园铁锥打孔。
由纸钱,又延伸到烧纸屋、纸人、金山银山及各类用具,旧称“纸札”,即纸扎的冥器。
二、丧葬禁忌丧葬禁忌是丧事活动中的一类否定性行为规定。
丧葬禁忌是出于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原始动机,当心这类行为会触怒鬼神,被鬼神所纠缠,给自己带来厄运,因而须避免之。
丧葬禁忌自古有之,如《礼记·曲礼》:邻家有丧,•不要对着邻居家舂米。
由人们厌弃死亡,视之为禁忌对象,从而延伸到将有丧者也视为禁忌的对象。
可见,丧事禁忌都是有原始根据的。
它建立在这一认知基础上:死者已变成了性格难以捉模的(魔)鬼,随时有可能害人;而自己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来回避它,不得罪它,驱赶它,以求保护自己。
禁忌属于死亡文化学上“关闭通道”的一类行为。
当然,我们还应看到,许多丧事禁忌仍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对于丧事禁忌不能一概斥为迷信,它作为民俗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起着调整人们的心理平衡、营造一种气氛、以及有益于健康的作用。
现代中国各地仍有一定的丧事禁忌,它们都源于古代。
这里略举颇具普遍性的几项,如:──民间仍认为丧事中夫妻不能同房,否则会交恶运。
──丧事人情必须在出殡前送到,不得事后补送,否则被认为对丧家不吉利,有“将再次有丧”之嫌。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若春节期间(一般指阴历正月初一的前后三或五天)有人去世,旧俗多不立即向外报丧(极亲者例外),而由直系亲人装敛入棺;待过完年(初五或初七之后)再举哀报丧。
──腊月中办完丧事的丧主,春节期间多不主动串门(旧俗“拜年”),自认“有晦气”,以免给他人心理上带来不快;亲朋主动相邀者例外。
──送殡时,孝长子(女)持遗像行于送殡行列之首。
返回时则将遗像反向持回,即以遗像的背面朝前,否则被认为死者鬼魂可能跟着一起回来。
有的地方孝子(女)送殡归来时不得回头张望。
──生者多将死者生前日常的衣物、用具烧毁或抛弃,极值钱者除外。
它们均属“关闭通道”心理所产生的行为禁忌。
思考题:1、什么叫做“奔丧”?什么叫做“吊丧”?2、概述清明节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