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一升高二暑假巩固班教材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参考)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参考)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参考)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参考)暑假来咯,同时也要做一下暑假的作业!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争分夺秒,顽强拼搏脚踏实地,不骄不躁,长风破浪,直济沧海,我们,注定成功!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6道小题)1.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t1时刻突然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汽车所受阻力不变),则在t1~t2时间内()A.汽车的加速度保持不变B.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汽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汽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2.如图,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为正弦曲线,由图可判断()A.在0~t1时间内,外力在增大B.在t1~t2时间内,外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在t2~t3时刻,外力在做负功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3.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由静止前进了路程S,再进入一个粗糙水平面,又继续前进了路程S。

设力F在第一段路程中对物体做功为W1,在第二段路程中对物体做功为W2,则()A、W1>W2B、W14.将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半径为l的固定光滑圆槽与圆心等高的一端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低点的势能取做零,则小球运动过程中第一次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A.mgB.mgC.mgD.mg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a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中物体m与斜面体相对静止.则关于斜面对m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支持力一定做正功B.摩擦力一定做正功C.摩擦力可能不做功D.摩擦力可能做负功6..如图所示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v-t图象,Oa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段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bc段是与ab段相切的直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汽车以恒定功率做匀加速运动B.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C.t1~t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等于mv-mvD.在全过程中t1时刻的牵引力及其功率都是值,t2~t3时间内牵引力最小二、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题)7.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有关做功的问题。

2024新高一暑假物理衔接精编 专题强化二:追及、相遇问题(解析版)

2024新高一暑假物理衔接精编 专题强化二:追及、相遇问题(解析版)

专题强化二:追及、相遇问题一:知识精讲归纳1.临界条件与相遇条件(1)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2.追及相遇问题常见情况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类型图像说明匀加速追匀速 a.t =t 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增大;b.t =t 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 0+Δx ;c.t =t 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减小;d.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注:x 0为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匀速追匀减速匀加速追匀减速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类型图像说明匀减速追匀速开始追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 =t 0时刻:a.若Δx =x 0,则恰能追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b.若Δx <x 0,则不能追上,此时两物体间最小距离为x 0-Δx ;c.若Δx >x 0,则相遇两次,设t 1时刻Δx 1=x 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 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注:x 0为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匀速追匀加速匀减速追匀加速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匀变速追匀速物体1.(2023秋·山东德州·高一统考期末)挥杆套马是我国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烈马从骑手身边奔驰而过时,骑手持6m 长的套马杆,由静止开始催马追赶,最终套住烈马。

整个过程二者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骑手追赶烈马过程中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0mB .t =9s 时骑手刚好追上烈马C .骑手在t =8s 时挥杆,能套到烈马D .8-9s 内烈马的加速度小于0-6s 内骑手的加速度【答案】C【详解】A .当骑手和烈马速度相同时二者间距最大,由v -t 图像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max 10(404)m=20m 2x =-⨯A 错误;B .由图形所围的面积可以算出0~9s 内,烈马的位移为110151081m=92.5m 2x +=⨯+⨯骑手0~9s 内位移215(6153)m=90m 2x =⨯+⨯因x 1>x 2因此t =9s 时骑手未追上烈马,B 错误;C .由图形所围的面积可以算出0~8s 内,烈马的位移为3108m=80mx =⨯骑手的位移为4156152m=75m 2x =⨯+⨯套马杆长l=6m x 4+l >x 3所以骑手在8s 时刻挥杆,能套到烈马,故C 正确;D .由加速度定义式0=v v v a t t -∆=∆知8~9s 内烈马加速度2211510m /s =5m /s 98a -=-0~6s 内骑手的加速度22215105m /s =m /s 642a -=-故D 错误。

2024新高一暑假物理衔接精编 第12讲:力的分解和分解(解析版)

2024新高一暑假物理衔接精编 第12讲:力的分解和分解(解析版)

第12讲:力的分解和分解一:知识精讲归纳考点一、合力和分力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2.合力与分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这几个力叫作那个力的分力.3.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合力作用的效果与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考点二、力的合成和分解1.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2.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3.平行四边形定则:在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F 表示F 1与F 2的合力.4.如果没有限制,同一个力F 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5.两个以上共点力的合力的求法: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重难点规律精讲:一: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两分力同向(θ=0)时,合力最大,F =F 1+F 2,合力与分力同向.2.两分力反向(θ=180°)时,合力最小,F =|F 1-F 2|,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同.3.当两个分力大小不变时,合力F 随两分力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合力的大小取值范围:|F 1-F 2|≤F ≤F 1+F 2.4.合力大小可能大于某一分力,可能小于某一分力,也可能等于某一分力.二、力的合成和分解1.共点力合成的方法(1)作图法。

(2)计算法。

三:按效果分解(1)分解原则: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然后再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2)基本思路2.常见典型力的分解实例实例产生效果分析水平地面上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F ,拉力F 一方面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因此拉力F 可分解为水平向前的力F 1和竖直向上的力F 2.F 1=F cos α,F 2=F sin α.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具有沿斜面下滑趋势的分力F 1,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 2.F 1=mg sin α,F 2=mg cos α.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而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挡板的分力F 1,二是使球压紧斜面的分力F 2.F 1=mg tan α,F 2=mgcos α.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被悬线挂靠在竖直墙壁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竖直墙壁的分力F 1,二是使球拉紧悬线的分力F 2.F 1=mg tan α,F 2=mgcos α.A 、B 两点位于同一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被AO 、BO 两线拉住,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拉紧AO 线的分力F 1,二是使物体拉紧BO 线的分力F 2.F 1=F 2=mg2sin α.质量为m 的物体被支架悬挂而静止,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拉伸AB 的分力F 1,二是压缩BC 的分力F 2.F 1=mg tan α,F 2=mgcos α.四、力的正交分解法1.力的正交分解法把力沿着两个经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的方法叫力的正交分解法.如图所示,将力F 沿x 轴和y 轴两个方向分解,则F x =F cos αF y =F sin α2.正交分解法求合力(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 轴和y 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2)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 轴和y 轴上,并求出各分力的大小,如图所示.(3)分别求出x 轴、y 轴上各分力的矢量和,即:F x =F 1x +F 2x +…,F y =F 1y +F 2y +….(4)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F =F 2x +F 2y ,设合力的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tan α=Fy F x.五、力的分解中定解条件讨论把力按照题中给定的条件分解.若代表合力的对角线与给定的代表分力的有向线段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说明合力可以分解成给定的分力,即有解;若不能,则无解.常见的有几种情况.已知条件分解示意图解的情况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唯一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唯一解已知一个分力(F 2)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F 1)的方向①F 2<F sin θ无解②F 2=F sin θ唯一解③F sin θ<F 2<F 两解④F≥F唯一解2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2023秋·高一校考课时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共点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其合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B.合力作用的效果与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的作用效果都相同C.把物体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求出后,则物体只受一个力D.性质不同的力可以合成,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也可以合成【答案】A【详解】AB.根据力的等效性原理,两个共点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其合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C.把物体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求出后,物体仍受多个力,只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合力相同,选项C错误;D.性质不同的力可以合成,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可以合成,选项D错误。

物理暑假预科班初升高答案

物理暑假预科班初升高答案

物理暑假预科班初升高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是: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无关D. 有时正比,有时反比答案:C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 总是相等B. 总是不相等C. 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D. 没有关系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但总量不变C. 能量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会有所损失D. 能量在封闭系统中保持不变答案:C二、填空题1.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_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 光年是________的长度单位。

答案: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A)三、简答题1. 请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

答案:欧姆定律表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四、计算题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刹车加速度为-5m/s²。

求汽车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

答案:首先计算汽车的刹车距离:\( d = \frac{v^2}{2a} =\frac{20^2}{2 \times 5} = 40m \)。

然后计算时间:\( t =\frac{v}{a} = \frac{20}{5} = 4s \)。

2. 一个串联电路中,电阻R1=10Ω,R2=20Ω,总电压U=30V。

求通过R1的电流。

答案:由于是串联电路,总电阻R=R1+R2=10Ω+20Ω=30Ω。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I=U/R=30V/30Ω=1A。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所以通过R1的电流也是1A。

五、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a. 测量物体的质量m,使用天平。

新人教高中物理暑假衔接讲义 第14讲 力的合成(解析版)

新人教高中物理暑假衔接讲义  第14讲  力的合成(解析版)

第十四讲力的合成知识点一、合力与分力[提出问题]1.如图,一个成年人或两个孩子均能提起同一桶水,那么该成年人用的力与两个孩子用的力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二者能否等效替代?答案:作用效果相同,两种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均是把同一桶水提起来,能够等效替代。

2.如图甲所示,把物块挂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下面,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如图乙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方向不同)拉住同一物块,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F与F1、F2有什么关系?F1、F2两个数值相加正好等于F吗?甲乙答案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不等于.3.用硬纸板剪成五个宽度相同的长条,其中四个两两长度分别相等,第五个较长些,然后用螺丝铆住(AE与BC、CD不要铆住),如图所示.其中AB表示一个分力,AD表示另一个分力,AC表示合力.(1)改变∠BAD的大小,观察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化时合力如何变化?(2)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力吗?答案:(1)合力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减小而增大.(2)不一定.合力与分力的大小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由几何知识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因此合力大小的范围|F1-F2|≤F≤F1+F2.例如:F1=5N,F2=4N,合力1N≤F≤9N,合力F的最小值为1N,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小.[要点提炼]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我们就称F为F1和F2的合力,F1和F2为F的分力.2.合力与分力的相互关系(1)等效性: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2)同体性:各个分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求合力.3.共点力:几个力如果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或者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我们只研究共点力的合成.4.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方法.5.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所示)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6.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关系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合力F随夹角α的增大而减小,随α的减小而增大.(1)F的最大值:当α=0时,F max=F1+F2;(2)F的最小值:当α=180°时,F min=|F1-F2|;(3)合力大小的范围:|F1-F2|≤F≤F1+F2.(4)合力F既可以大于、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原来的任意一个分力.[经典例题]1.(2023·河北)关于分力和合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B.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它的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D.合力的大小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答案】C【详解】ACD.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小于或大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选项AD 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B.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它的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2.(2023·南宁)下列关于分力与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B.5N、2N、6N三个共点力最大合力为13N,最小合力为1NC.两个大小不变的分力夹角在0︒到180︒之间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大D.合力的大小总是大于分力的大小【答案】A【详解】AD.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的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等于分力,故A正确,D错误;B.5N、2N、6N三个共点力的最大合力为13N,而6N在5N与2N合力范围内,则最小合力为0N,故B错误;C.当夹角0︒<θ<180︒时,由公式F=可知随着θ增大而减小,故C错误。

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新教材暑假巩固练习及答案专题3热力学定律

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新教材暑假巩固练习及答案专题3热力学定律

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新教材暑假巩固练习及答案专题3热力学定律一、选择题:第1~5题为单选题,第6~10题为多选题。

1.人类不但掌握了精准测温控温的方法,还可以人工产生高热和深冷,在高热和深冷的“世界”里不断发现新的科学奇迹,下列关于热力学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B.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C.所有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发的进行D.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影响2.绝热容器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如下图所示,横坐标表示速率v,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N,经过一段时间分子的速率分布图由状态①变为②,则由图可知()A.气体的温度一定降低B.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C.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3.如图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面“划水”,推动转轮转动。

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B.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C.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D.因为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所以水温最终会升高4.如图所示,气缸和活塞与外界均无热交换,中间有一个固定的导热性良好的隔板,封闭着两部分气体A和B,活塞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来活塞达到新的平衡,不计气体分子势能,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体A吸热,内能增加B.气体B吸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A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气体B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增大5.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已知气体由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为W1,同时向外界放出热量Q1;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为W2,与外界的热交换量为Q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在状态a、状态b、状态c时的内能相等B.W2=3W1C.Q1+Q2=2p0V0D.W1+W2=Q1+Q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均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C.干湿泡湿度计中两只温度计的读数相差越大,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D.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7.如图所示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高二暑假物理参考答案精选

高二暑假物理参考答案精选

高二暑期物理参照答案优选大家把理论知识学习好的同时,也应当要复习,从复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下边是查词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暑期物理参照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4.(7 分)某建筑工地用起落机提高实心砖的表示图如图9 所示。

起落机货箱的重力是300N , g 取 10N/kg 。

不计滑轮和钢丝绳的重力,不计摩擦。

试求:⑴已知砖的密度是2×103kg/m3 ,每块转的体积是1.5 ×10-3m3-, 则每块砖的重力是多少 ?⑵假如钢丝绳上同意施加的最大拉力是 2100N ,则该起落机一次最多能匀速提高多少块砖 ?(3)某次提高中,起落机在 50 s 内将货物匀速提高了 10m,钢丝绳的拉力是 2019N 。

则钢丝绳的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25.(6 分)小明制作了一个简略电加热器,其电路图如图10 所示。

R1、 R2 是发热电阻,开关s 接“1”为高温挡、接时“2”时为低温挡,在每个挡内温度是可调的。

电源电压是12V ,变阻器 R 的最大电阻是10Ω,R2 的电阻是 32Ω。

试求:(1)开关 s 接“ 1时”,变阻器的滑片在 a 端, R1 的功率是 8W 。

则 R1 的电阻是多少 ?(2)开关 s 接“ 2时”,变阻器的滑片在 b 端,则 R1 和 R2 的总共率是多少 ?四、简答题 (此题共 2 小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26.小明的妈妈用食用油炸油条时,油的温度约为200℃。

她不当心把几滴水溅到了油锅里,出现了“油花四溅”的现象。

请解说这个现象。

27.某简略喷雾器的构造简图如图11 所示。

当迅速推活塞时,水就从喷雾筒中喷出。

请解说这个现象。

五、综合题 (此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28.在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粗拙程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械有:支架,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滑轮与木板之间的距离是可调的),带挂钩的木块,弹簧测力计,棉布,毛巾,刻度尺,细线。

高中暑假作业: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

高中暑假作业: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

高中暑假作业: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高中暑假作业: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高中暑假作业: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是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整理的最新学习资料,请您详细阅读!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选项契合题意.本大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 C2、 B3、 A4、 D5、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契合标题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6、 AC7、 AD8、 BD9、 ABD三、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大题2小题,其中10小题6分,11小题12分,共18分)10、每空2分220 交流 0.0211、(1) 每空1分,小计4分位置 B C D Ev(ms-1) 0.7675 0.8760 0.9850 1.094(2) 图像近似为一条直线 -----4分(3) 1.07~1.11m/s2--------------- 4分四、计算或论述题:(本大题3小题,其中12小题18分,13小题18分,14小题15分,共51分)。

12、每小效果6分(1)5 m/s (2) 10.5 m (3) 3.5m/s13、每小效果6分(1)-2m/s2 (2)1s (3)25m14、第一效果6分(1)225m设匀减速时间为t2 15 =0+0.5 t2 t2=30s -----3分X2=1/2a2t22=1/2*0.5*302 =225m -----------------3分第二效果9分(2)90s设匀减速时间为t1 0=15---0.3 t1 t1= 50s ------------2分X1=vot1+1/2a1 t12 =15*50+1/2*(-0.3)*502=375m--------------------2分匀减速和匀减速的位移之和为x=x1+x2=225m+375m=600m------2分匀速行驶的时间为t=x/v0=600/15=40s---------------------------------2分耽误的时间t = (50s+30s+50s)--40s=90s--------------------1分查字典物理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高中暑假作业: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协助。

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新教材暑假巩固练习及答案专题7电学综合测试

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新教材暑假巩固练习及答案专题7电学综合测试

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新教材暑假巩固练习及答案专题7电学综合测试一、选择题:第1~10题为单选题,第11~14题为多选题。

1.以下物理量为矢量,且单位正确的是()A.电流:A B.功(或能):eVC.磁通量:Wb D.磁感应强度:T2.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正方形导体框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给导体框通入图示电流I,则整个导体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A.BIa B.2BIaC.2BIa D.03.如图所示,M、N和P是以MN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点为半圆弧的圆心,∠MOP=60°。

电荷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M、N两点,这时O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1;若将N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点,则O点的场强大小变为E2,E2与E1之比为()A.1∶2B.2∶1C.3:2D.3:44.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一族等势线,相邻等势线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电质点(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a、b、c三条等势线中,a的电势最高B.电场中Q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比P点处大C.该带电质点在P点处受到的电场力比在Q点处大D.该带电质点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5.如图所示的U-I图像中,直线a为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b、c分别是电阻R1、R2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若将这两个电阻分别直接与该电源连接成闭合电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R1大于电阻R2B.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C .R 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D .两种情况下,电源的输出功率相等6.理想变压器与电阻R 1、R 2及滑动变阻器R 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a 、b 两端接电压恒定的正弦交流电源。

现使变阻器滑片P 向左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流过R 1的电流减小B .R 2两端的电压变大C .变阻器R 两端电压变大D .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7.如图,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内有一块足够长的感光板ab ,板面与磁场方向平行,在距离感光板l 处,有一个点状的放射源S ,它能向纸面内各个方向发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速率均为v 的带正电的粒子,已知磁感应强度大小mv B ql =,则同一时刻发射出的粒子到达感光板ab 的时间之差的最大值为()A .7π3lv B .7π6lv C .πlv D .3π4lv8.如图所示,在某实验室真空实验区的竖直平面内有一充满电的平行板,其上极板带正电且接地,两极板间P 点悬停一带电油滴,现将上极板微微上移,则()A .该油滴带正电B .该油滴会加速下落C .该油滴的电势能将增大D .该油滴会先下降然后重新悬停在某一位置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L 的区域内,现有一个边长为l (l <L )的正方形闭合线圈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速度向右滑过磁场,ab 边刚刚进入磁场时线圈的速度为v 0,cd 边刚刚出磁场时线圈的速度为v (v <v 0),那么cd 边刚刚进入磁场时()A .线圈的速度大于02v v +B .线圈的速度等于02v v+C .线圈的速度小于02v v +D .以上A 、C 均有可能,而B 不可能10.空间存在电场,沿电场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Ox ,使Ox 正方向与电场强度E 的正方向相同,如图所示为在Ox 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E 随坐标x 变化的规律。

2024新高一暑假物理衔接精编 第11讲:牛顿第三定律(解析版)

2024新高一暑假物理衔接精编 第11讲:牛顿第三定律(解析版)

第11讲:牛顿第三定律一:知识精讲归纳考点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四个特征等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反向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总是相反的共线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一种类的力(即同一性质的力)考点二: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内容比较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不同点作用对象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依然可存在叠加性两力作用效果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可以是同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考点三: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总是”是强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都成立.(1)不管物体的大小、形状如何,任意两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例如,静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之间,静止与运动的物体之间,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和消失总是同时的.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2023春·江苏盐城·高一江苏省射阳中学校考期末)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C.桌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桌面上【答案】C【详解】A.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不是重力。

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和作用点都不一样,故B错误;C.桌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故D错误。

高一升高二暑期物理辅导精编版

高一升高二暑期物理辅导精编版

高一升高二暑期物理辅导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高一升高二暑期物理辅导复习案18电势差电势电势能【学习目标】1、理解电场力做功特点,掌握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变化的关系2、理解电势能、电势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3、理解等势面的概念及等势面和电场线的关系。

4、理解电势差的定义及正负值的定义。

5、理解匀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AB U Ed =6、会用AB U Ed =或/AB E U d =解决有关问题【基础知识回顾】一、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静电力做功与路径____,只与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电荷及电场一定时)。

2.静电力做功的计算方法(1)用W AB =Fl AB cos θ求静电力的功,仅适用于____电场。

(2)用W AB =qU AB 求静电力的功,适用于________电场。

(3)用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 AB =-ΔE p 来计算,这种方法在知道电势能或电势能变化的值时比较方便。

3.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 (1)电势能增减的判定静电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____,静电力对电荷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____。

(2)电势能改变量与静电力的功 W AB =E p A -E p B =-ΔE p 。

二、电势差1.定义电荷q 从电场中一点A 移动到另一点B 时,静电力做的功W AB 与电荷量q 的________叫AB 两点的电势差,用U AB 表示。

表达式为__________。

2.特点(1)电势差与电场中的两点位置及电场本身有关,而与移动的电荷____。

(2)电势差也等于电势之差U AB =φA -φB ,有正负,但无方向,是________量。

(3)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为________或________。

注意:此公式仅适用于________电场;式中的d 指的是沿电场强度方向上两点间的距离,可见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落__________的方向。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本答案(完整版)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本答案(完整版)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本答案(完整版)高一物理暑假作业本答案(完整版)暑假又要开始写暑假作业,这样的日子是不是觉得有点枯燥,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一物理暑假作业本答案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高一物理暑假作业本: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6道小题)1.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m2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m1连接,且m1、m2及m2与地面之间接触面光滑,开始时m1和m2均静止,现同时对m1、m2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对m1、m2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错误的说法是()A.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B.由于F1、F2分别对m1、m2做正功,故系统动能不断增加C.由于F1、F2分别对m1、m2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D.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1、m2的动能2.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4m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点固定一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点的右边,杆上套有一质量m=2kg的小球A.半径R=0.3m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在P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也为m=2kg的小球B.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起来.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两小球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现给小球A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50N.(取g=10m/s2)则()A.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时力F做功为20JB.小球B运动到C处时的速度大小为0C.小球B被拉到与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时,sin∠OPB=D.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时小球B的机械能增加了6J3.如图是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 前进距离s,速度达到值vm,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那么()A.这段时间内小车先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B.这段时间内阻力所做的功为PtC.这段时间内合力做的功为D.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以额定功率做直线运动,速度为3m/s时的加速度为6m/s时的3倍,若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由此可求得()A..汽车的速度B.汽车受到的阻力C.汽车的额定功率D.速度从3m/s增大到6m/s所用的时间5.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测得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向下,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则在小球下落h高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动能增加mghB.小球的电势能减小mghC.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mghD.小球的机械能减少mgh6.如图所示,小车A、小物块B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小车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B、C两小物块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桌面平行.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EP=k△x2,式中七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对A施加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F 后,A向右运动至速度时,C恰好离开地面,则()A.小车向右运动至速度时,A、B、C加速度均为零B.拉力F的大小为2mgC.拉力F做的功为D.C恰好离开地面时A的速度为vA=g高一物理暑假作业本:实验题二、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题)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使用的交流电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

新高一2020暑期衔接课【物理】第5讲参考答案

新高一2020暑期衔接课【物理】第5讲参考答案

新高一2016暑期衔接课•物理第5讲 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参考答案【模块一】自由落体运动基本规律一、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梳理】(1)匀加速直线运动 (2)gt (3)12gt 2 2gh 【概念理解】1.重力 静止【典例剖析】乙同学的解法不正确.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设物体从塔顶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为t ,通过的位移为H ,物体在(t -1)秒内的位移为h .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H =12gt 2 h =12g (t -1)2 由题意得h H =(t -1)2t 2=1625联立以上各式解得H =125 m【突破训练】1. A【模块二】竖直上抛运动二、竖直上抛运动【知识梳理】 (1)匀减速直线运动 (2)v 0-gt (3)v 0t -12gt 2 (4)v 0g v 202g (5)2v 0g-v 0 【概念理解】1.竖直向上 重力2.竖直向上 -g 4.v 0-gt v 0t -12gt 2 -2gh 思考:速度是负值表示物体正在下落,而位移是负值则表示物体正在抛出点下方.例2 (1)20 m 4 s (2)(2+2 2) s突破训练2 10(1+2) s例3 见解析突破训练3 (1)0.5 s (2)0.05 s新高一2016暑期衔接课•物理分组训练1.D2.D3.0.51 s4.C 5.ACD6.495 m课时规范训练1.BC2.B3.B4.B5.D6.B7.C8.ACD9.C10.A11.0.53512.(1)2 m/s(2)1.61 s13.mgx0/H<F<mg(x0+L0)/H。

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新教材暑假巩固练习及答案专题2气体、固体和液体

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新教材暑假巩固练习及答案专题2气体、固体和液体

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新教材暑假巩固练习及答案专题2气体、固体和液体一、选择题:第1~5题为单选题,第6~10题为多选题。

1.2021年12月9日,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如图所示,气泡静止在水中,此时()A.水球呈球状B.水与气泡界面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气泡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0D.气泡受到浮力2.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A.因为石英是晶体,所以由石英制成的玻璃也是晶体B.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C.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形成的糖块是多晶体,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用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是非晶体3.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开始,经等压变化到状态b、再由等容变化到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在a状态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b状态的分子平均动能B.气体在a状态的分子平均动能小于c状态的分子平均动能C.若气体由a状态沿直线变化至c状态,其过程为等温变化D.若气体由a状态沿直线变化至c状态,温度先升高后降低4.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V-T图像。

已知在状态A时的压强为p0,则()A.状态C时的压强为2p0B.B→C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C.A→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p0V0D.A→B过程中单个分子对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不变5.如图,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与水平面成θ角倾斜静止放置,一段水银柱将管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分为两个部分。

则下列各种情况中,能使管中水银柱相对于玻璃管向A端移动的是()A.使玻璃管沿B→A方向加速上升B.在竖直面内以过B点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顺时针缓慢转动玻璃管C.在竖直面内以过B点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逆时针缓慢转动玻璃管D.降低环境温度6.关于热平衡与温标,下列各类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内能的两物体达到热平衡B.体温计测量体温时需与身体接触一段时间是为了达到热平衡C.1K就是1℃D.冷热程度相同的鸡蛋和石头处于热平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午十时,教室内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B.空气的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C.水对玻璃是浸润的,而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的D.有一分子a从无穷远处靠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b间分子力为零时,它们具有的分子势能一定最小8.固体与液体的诸多性质与气体不同,下列关于固、液体的各类说法中正确的是()A.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是由于附着层分子间斥力以及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B.当有外加电场时,液晶的旋光性消失,液晶不再发光C.表面张力总是垂直液面且指向液面内部D.无法通过是否具有各向异性来区别多晶体和非晶体9.已知某轿车四个轮胎为同一种型号的轮胎,汽车刚启动时四个轮胎的压强都为2.0atm(标准大气压),环境温度为27℃。

高一物理必修2暑假巩固训练卷含答案(一)

高一物理必修2暑假巩固训练卷含答案(一)

高一必修2暑假巩固训练卷(一)物 理(考试时间90分钟)必考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对天体运动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卡文迪许于1543年正式提出了日心说B .牛顿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 .笛卡尔提出了测量引力常量的方法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 .开普勒通过天文观测积累了大量丰富而准确的行星运动的数据2.如图所示为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 - 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 s 内,合外力做正功 B .在1 s~2 s 内,合外力不做功 C .在0~2 s 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D .在0~3 s 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3.如图所示,洗衣机内有一件衣物贴在脱水缸侧壁,随脱水缸一起匀速转动而未滑动,则 A .衣物的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B .脱水缸转速增大,衣物对缸壁的压力不变C .脱水缸转速增大,衣物所受摩擦力也增大D .脱水缸转速足够大时,衣物上的水滴将做离心运动4.如图所示,轻细线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 点,在O 点的正下方A 点固定一个小钉子,将细线拉直,使小球处于钉子所在的水平线AB 上。

无初速释放后,小球将做往复运动,不计阻力,则 A .细线碰钉子前后瞬间球的角速度变小 B .细线碰钉子前后瞬间的拉力一样大 C .球在向下摆动过程中细线拉力在变大 D .球在从左向右运动过程中能越过水平线AB5.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2.2×107 m ,同步卫星的高度约为3.6×107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轨道卫星的周期比同步卫星的周期小B .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D .赤道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6.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 向N 减速行驶。

新高一2020暑期衔接课【物理】第7讲参考答案

新高一2020暑期衔接课【物理】第7讲参考答案

新高一2016暑期衔接课•物理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参考答案【模块一】力的认识、重力一、力的认识【知识梳理】1.(1)玻璃杯从桌子上掉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得越来越快;被掷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落回地面;蹦蹦床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向下凹;橡皮筋在拉力作用下变得细长.(2)人坐在凳子上,人对凳子有一个压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凳子.2.【概念理解】1.(1)运动状态(2)形变2.(1)物体不存在(2)相互(3)大小方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3.(1)有刻度的有向线段(2)有向线段思考:力的图示要求精确画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相同标度下用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受力示意图着重于力的方向,不要求作出标度.二、重力【知识梳理】l22-12a【概念理解】1.吸引 2.mg 3.(2)纬度 4.竖直 5.(1)①几何形状②质量分布(2)①几何中心②悬挂法思考:不对.理由是:(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认为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除产生重力外,还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新高一2016暑期衔接课•物理【模块二】弹力三、弹力【知识梳理】1.钢管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如图所示).重力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的支持力F1的施力物体是地面,绳的拉力F2的施力物体是绳.、另一端2.筷子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碗对筷子一端的支持力F的支持力F2,如图所示.【概念理解】 1.弹性形变(1)①接触②弹性形变(2)相反 2.(1)弹性形变正比(2)kx①劲度系数自身②变化量思考: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典例剖析】例1【突破训练】1新高一2016暑期衔接课•物理【典例剖析】例2 [解析](1)由于图甲中的杆可绕B 转动,是转轴杆(是“活杆”),故其受力方向沿杆方向,O 点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则O 点所受绳子O A 的拉力F T 1、杆的弹力F N 1的合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在直角三角形中可得,F T 1=mg /sin 30°=2mg ;图乙中是用一细绳跨过滑轮悬挂物体的,由于O 点处是滑轮,它只是改变绳中力的方向,并未改变力的大小,且A O C 是同一段绳子,而同一段绳上的力处处相等,故乙图中绳子拉力为F ′T 1=F ′T 2=mg .(2)由甲图的受力的平行四边形可知,甲图中轻杆受的弹力为F ′N 1=F N 1=mg /tan 30°=3mg .(3)对乙图中的滑轮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于杆OB 不可转动,所以杆所受弹力的方向不一定沿OB 方向.即杆对滑轮的作用力一定与两段绳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图乙可得,F 2=2mg cos 60°=mg ,则所求力F ″N 2=F ′N 2=F 2=mg .[答案]见解析【突破训练】2 .[解析]选B.F 的大小合适时,球可以静止在无墙的斜面上,F 增大时墙才会对球有弹力,所以选项A 错误,B 正确.斜面必须有斜向上的弹力才能使球不下落,该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但不一定通过球的重心,所以选项C 、D 错误.【突破训练】3. [解析]选D.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 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重力等值反向,令AB 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tan α=G F 拉=43,α=53°,故D 项正确.【模块三】 弹簧模型例3 D【突破训练】4 .[解析]选C.由胡克定律可知:k =F 1l 0-l 1=F 2l 2-l 0,得k =F 1+F 2l 2-l 1,故C 正确.【模块四】分组训练1.A 2.B 3.A 4.C【模块五】课后限时规范训练1.BCD 2.BC 3.A 4.BD 5.B6.[解析]选BD.由于在不同纬度处重力加速度g 不同,旅客所受重力不同,故对飞机的压力不同,A 错误.充足气的篮球平衡时,内部气体对篮球壳的压力等于外部气体对篮球壳的压力与球壳弹力之和,故B 正确.书对桌子的压力作用在桌子上,箭尾应位于桌面上,故C 错误.平地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主动轮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是其前进的动力,地面对其从动轮的摩擦力是阻力,汽车受到的动力与阻力平衡时才能匀速前进,故D 正确.。

2024新高一暑假物理衔接精编讲义第09讲:重力与弹力(解析版)

2024新高一暑假物理衔接精编讲义第09讲:重力与弹力(解析版)

第09讲:重力与弹力一:知识精讲归纳考点一、力1.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考点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方向:竖直向下.3.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4.作用点——重心(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2)决定因素:①物体的形状;②物体的质量分布.考点三、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图示: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只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考点四、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3.常见的弹力: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跟接触面垂直;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方向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考点五、胡克定律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3.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 =kx.4.劲度系数:k叫作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物理量.重难点讲解一、弹力有无的判断可利用假设法进行判断.(1)假设无弹力:假设撤去接触面,看物体还能否在原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作用;否则,有弹力作用.(2)假设有弹力:假设接触物体间有弹力,画出假设状态下的受力示意图,判断受力情况与所处状态是否矛盾,若矛盾,则不存在弹力;若不矛盾,则存在弹力.如图,接触面光滑,若A 处有弹力,则无法使球处于静止状态,故A 处无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第四章学习)或共点力平衡条件(第5节学习)判断弹力是否存在.二:对胡克定律F =kx 的理解(1)x 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2)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 的大小和伸长量x 无关.2.F -x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即k =ΔF Δx.3.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形变.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力的概念的理解1.(2023秋·高一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有时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C .只有直接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D .有受力物体不一定就有施力物体【答案】A【详解】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这是力的物质性,故A 正确; BD .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BD 错误;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能产生力的相互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如磁铁与磁铁之间、物体与地球之间、电荷与电荷之间都存在力的相互作用,故C错误。

新高一2020暑期衔接课【物理】第9讲参考答案

新高一2020暑期衔接课【物理】第9讲参考答案

新高一2016暑期衔接课•物理第9讲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参考答案【模块一】力的合成、力的分解与受力分析一、力的合成【知识梳理】1.只有可能等于10 N12 N8 N2.3.(1)正确(2)错误(3)错误【概念理解】1.(1)作用效果合力分力(2)等效替代2.力的作用线反向延长线3.合力 4.(1)邻边对角线大小方向(2)首尾合力思考: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两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二、力的分解【知识梳理】1.300 N,方向与竖直线夹角为arctan 4 32.甲、乙两种情况的解是唯一的,而丙有两解.【概念理解】1.分力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3.(1)实际效果(2)正交思考: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等于或小于分力.新高一2016暑期衔接课•物理三、受力分析【知识梳理】【概念理解】 1.受力 2.场力接触力【模块二】力的合成方法与合力范围的确定【典例剖析】例1 [解析]甲图中,先将F1与F3合成,然后再由勾股定理求得合力大小等于5 N,选项A错误;乙图中,先将F1与F3正交分解,再合成,求得合力大小等于5 N,选项B错误;丙图中,可将F3正交分解,求得合力大小等于6 N,选项C错误;根据三角形定则,丁图中合力等于0,选项D正确.【突破训练】解:选B.P点受力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F3>F1>F2,故B正确,A、C、D错误.【模块三】力的效果分解与正交分解法六、力的效果分解【典例剖析】例2A例3 100 3 N【突破训练】2. C3. AC七、正交分解法【典例剖析】例4D【突破训练】4. 4.6 N新高一2016暑期衔接课•物理【模块四】分组训练1.D 2.AC 3.C 4.60 N 6 kg【模块五】课后限时规范训练1. B2. B3. B4. C5. B6. C7. D8. B9.[解析]选B.根据对称性知两绳拉力大小相等,设为F ,日光灯处于平衡状态,由2F cos 45°=G 解得F=22G ,B 项正确. 10.[解析]选A.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斜面上,处于平衡状态,故所受合力为零,由受力分析可知其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可知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F N =mg cos 30°=32mg ,摩擦力F f =mg sin 30°=12mg ,A 正确. 11.[解析]选B.弓弦的张力F =k ⎝⎛⎭⎫53l -l =23kl ,弓弦对箭的作用力F ′=2F cos 37°=2·23kl ·45=1615kl . 12. [解析]选B.工人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1cos α=G ,F 1sin α=F 2,于是F 1=G co s α,F 2=Gtan α,所以A 错;B 对;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α变大,F 1、F 2都增大,工人仍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 1与F 2的合力不变,C 、D 均错.13.[解析]选C.当施加的力与O A 垂直时最小,F m i n =mg sin 30°=12mg ,C 正确.。

高中物理必修一暑期培训资料及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暑期培训资料及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暑期培训资料及答案一 位移和路程1. 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 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标量)3.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二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速率1. 平均速度: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位移的方向1)v =ΔxΔt :定义式,适应于任何运动 2)v =v 0+v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v =v 2t(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纸带类问题中常用v 2t =xt 计算某一计数点的瞬时速度)2. 瞬时速度:1)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2)极限法求瞬时速度:v =ΔxΔt ,瞬时速度可看成当Δt→0时,Δt 内的平均速度。

3)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3.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1. 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4 s ,已知方格的边长为1 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 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52 m/s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2. 一物体以10 m/s 的速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20 m/s 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

已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相等,如图所示,则该物体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12 m/s B.15 m/s C.403 m/s D.18 m/s3. 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

已知固定在滑块上遮光条的宽度为 4.0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0.10 m/sB.100 m/sC.4.0 m/sD.0.40 m/s 4. (2016四川)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

新高一2020暑期衔接课【物理】第5讲参考答案

新高一2020暑期衔接课【物理】第5讲参考答案

新高一2016暑期衔接课•物理第5讲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参考答案【模块一】自由落体运动基本规律一、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梳理】(1)匀加速直线运动(2)gt (3)12gt 22gh 【概念理解】1.重力静止【典例剖析】乙同学的解法不正确.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设物体从塔顶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为t ,通过的位移为H ,物体在(t -1)秒内的位移为h .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H =12gt 2h =12g (t -1)2由题意得h H =(t -1)2t2=1625联立以上各式解得H =125m【突破训练】1.A 【模块二】竖直上抛运动二、竖直上抛运动【知识梳理】(1)匀减速直线运动(2)v 0-gt (3)v 0t -12gt 2(4)v 0g v 202g (5)2v 0g -v 0【概念理解】1.竖直向上重力2.竖直向上-g 4.v 0-gt v 0t -12gt 2-2gh 思考:速度是负值表示物体正在下落,而位移是负值则表示物体正在抛出点下方.例2(1)20m 4s (2)(2+22)s突破训练210(1+2)s例3见解析突破训练3(1)0.5s (2)0.05s新高一2016暑期衔接课•物理分组训练1.D2.D3.0.51s4.C 5.ACD6.495m课时规范训练1.BC2.B3.B4.B5.D6.B7.C8.ACD9.C10.A11.0.53512.(1)2m/s(2)1.61s13.mgx0/H<F<mg(x0+L0)/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曲线运动 一、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 B 2D ,3解: 对物体和人的速度进行分解,沿绳方向上的速度相等,有:V 1cos30°= V 2cos60°解得V 2=53m/s 43603;903 二、平抛运动B ,AD ,B ,A ,B ,A 7~8略三、圆周运动 C B B A CD BC D B B B A BCD 13~16略 综合练习1 min /600/1042r s r R gn ===μπ2 C3r v mmg 2= s m gr v /2== 422cos w gR w a R R h -=-=5s rad s rad /5.6/9.2≤≤ω6解: N F 5.7= mi n /42/7.042r s r mL Fn ===π7选C 。

8(2)9 AB10 38.2;0.026 m/s2 11答案15 12答案30013代入数值解得v=2.9 m/s.14vdd L L 2)(+π第二章 万有引力 天体运动 一、公式的推导及应用BD AD CD C C D ABD C B BD C二、万有引力的应用 1.H=R △t/t2.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知:2224)()(Th R m h R mM G π+=+ 得离地高度km R GMTh 2644322=-=π(2)绕行速度s m h R Tv /1075.7)(23⨯=+=π(3)由平衡条件知:kv 2=mg ,则速度kmgv =3、解:从北极沿地轴往下看的地球俯视图如图所示,设卫星离地高h ,Q 点日落后8小时时能看到它反射的阳光。

日落8小时Q 点转过的角度设为θ (1)︒=︒⨯=θ120360248轨道高地地R 2cos R h -θ=m104.6160cos 1104.666⨯=-︒⨯⨯=)((2)因为卫星轨道半径地R 2h r 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卫星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2r s /m 5.2g 41g ==地r v mmg 2r = r 'g v =s /m 107.5104.625.236⨯=⨯⨯⨯=(s /m 106.53⨯同样给分)4、解:任何天体均存在其所对应的逃逸速度v 2=RGm2,其中m 、R 为天体的质量和半径。

黑洞,其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即v 2>c ,R <22c Gm=283011)109979.2(1098.11067.62⨯⨯⨯⨯⨯-m =2.94×103 m ,即质量为1.98×1030kg 的黑洞的最大半径为2.94×103 m.(2)把宇宙视为普通天体,则其质量m =ρ·V =ρ·34πR 3------①其中R 为宇宙的半径,ρ为宇宙的密度,则宇宙的逃逸速度为v 2=RGm2------②由于宇宙密度使得其逃逸速度大于光速c ,即v 2>c-------③则由以上三式可得R =4.01×1026 m ,合4.24×1010光年。

即宇宙的最小半径。

5、解:设O 点距B 星的距离为x ,双星运动的周期为T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于B 星:G 3m 2L 2 = 3mx(2πT)2对于A 星:G 3m 2L 2 = m(L-x) (2πT )2联立可得: L-xx = 3即 x = 14 LT =πLLGm(3分) 6、解:⑴设土星质量为M 0,颗粒质量为m ,颗粒距土星中心距离为r ,线速度为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mv r m GM 220= 解得:rGM v 0=对于A 、B 两颗粒分别有: A A r GM v 0=和BB r GM v 0= 得:26=B A v v ⑵设颗粒绕土星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则:2πrT v=对于A 、B 两颗粒分别有: 2πA A A r T v =和2πBB Br T v = 得:962=B A T T ⑶设地球质量为M ,地球半径为r 0,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可视为万有引力,探测器上物体质量为m 0,在地球表面重力为G 0,距土星中心r 0/=3.2×105 km 处的引力为G 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20r GMm G =/000/2GM m G r =解得:950=MM 7/解:⑴第一种形式下,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22222(2)m m v G G m R R R += 解得:v =2π4πR T v ==2222π2cos30=()2cos30m l G m T l解得:l = 8/ BD 。

9 AD 正确 10AD 11B12(1)BC (2)A13,14综合练习1 A B3由几何知识可知:AE AF EP FQ =,由平抛规律可得:EP =21gt 2,AE =v 0t ,AF =v 0.小球刚好落在墙角处,则有:s =FQ =AE AF ·EP =(v 022)202gH t v gt g H =⋅⋅t由此可知:小球影子以速度v =2gH沿墙向下做匀速运动. ADC ACD AB8.600解析:经过最低点时,飞行员所受座椅的支持力为N ,则2v N mg m R-= 其中7N mg =,解得600/v m s =9解析:设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 ,在最高点2v mg m r=小球由最高点到A 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221122A mgr mv mv +=在A 点 2A v F m r=由以上各式解得 F =3mg 故C 选项正确。

10解析:小球由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1()(1cos )()2M m gl M m v θ+-=+解得v =(2)小物体从小球上脱落后,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t 则212h gt =,s vt == (3)小球在最低点时2v T Mg m l-=解得(32cos )T Mg θ=- 综合练习21.A 2.B 3.由几何知识可知:AE AF EP FQ =,由平抛规律可得:EP =21gt 2,AE =v 0t ,AF =v 0.小球刚好落在墙角处,则有:s =FQ =AE AF ·EP =(v 022)202gH t v gt g H =⋅⋅t由此可知:小球影子以速度v =2gH沿墙向下做匀速运动. 4.AD 5.C 6.ACD 7.AB8.600解析:经过最低点时,飞行员所受座椅的支持力为N ,则2v N mg m R-= 其中7N mg =,解得600/v m s =9. 解析:设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 ,在最高点2v mg m r=小球由最高点到A 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221122A mgr mv mv +=在A 点 2A v F m r=由以上各式解得 F =3mg 故C 选项正确。

10. 解析:小球由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1()(1cos )()2M m gl M m v θ+-=+解得v =(2)小物体从小球上脱落后,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t 则212h gt =,s vt == (3)小球在最低点时2v T Mg m l-=解得(32cos )T Mg θ=-功和能1【答案】B 2答案】C3【答案】W =F ·l =F (βαsin sin H H -)=100J4【答案】A 5【答案】1080J 6【解析】 (1) W gt mg t W P C 150310211021=⨯⨯⨯=⋅==(2) 3s 时的功率300W 7【解析】① 所求的是运动中的阻力,若不注意“运动中的阻力不变”,则阻力不易求出.以最大速度行驶时,根据P =Fv ,可求得F =4000N.而此时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② 由于3s 时的速度v =at =6m/s ,而牵引力由F —F f =ma 得F =8000N ,故此时的功率为P = Fv =4.8×104W.③ 设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则t 时刻的速度为v =a t =2t,这时汽车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由P =Fv ,将F =8000N 和v =2 t 代入得t =5s.④ 匀加速运动阶段牵引力为恒力,牵引力所 做的功J1025221800021522⨯=⨯⨯⨯===J at FFs W8【解析】(1) s m mgPv m /12==μ (2) t =16s9 A D 是正确的 10 B 11 B12 A13【解析】(1):P =1.0×107W ,f =5.0×105N(2) v m =20m/s14【解析】(1)由P=Fv 可得:v =20m/s 则F =3.0×103N.再由F-f=ma 得f =2.0×103N.再由P=fv m 得: v m =30m/s(2) 由P=Fv 可得:F =6.0×103N, 再由F-f=ma 得a =2m /s 2(3)由F-f=ma 得:F =4.0×103N,再由P=Fv 可得:v =15m/s ,再由v=at 得:t =15s 15ShS S h =+=21μ16H kk h +-=11,kH S =17【解析】要将此物体由静止起,用最快的方式将物体吊高90m ,所需时间为 t=t 1+t 2=2s+5.75s=7.75s. 18μ=0.5019【解析】L mM Ms s s -=-=∆2120 ACD21小球以3m/s 的速度从C 点水平抛出.22R h 25=,小球对轨道压力为6mg .方向竖直向下.23gL vA1552=gL v B 1551=24021x h =252gL v =26【解析】(1)在B 点对物块有: Rv m mg mg B 27=- 解得:gR v B 6= 由功能关系有:mgR mv W B3212==(2)在C 点对物块有:Rv mmg C2= 解得:gR v C =在由B 到C 过程由功能关系有:mgR Rmg mv mv W C B f 212212122=--= (3)在由C 到落回地面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有: m g RR mg mv E C K 252212=+=26 )(222gh TL N T Nm P +=27【解析】(1) A 将以3v v ='做匀速运动(2) A 木板应该具有的最小长度.28)(2)1(121)()(21212020220220m M v m M m mM m M mv m M v m m M mv E K +-+=+-+=++-=∆ 29【解析】mM Mss m M M v v ss +=∴+==∴2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