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学习心得

一、学习军事理论的重要性
军事理论是指导军事实践的基础,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的灵魂。通过学习军事理论,我深刻体会到了其对于提高军事素养、增强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军事理论能够帮助我理解战争规律、军事技术和战术战略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军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学习借鉴,因此学习军事理论对于现代军人来说至关重要。
五、今后的军事理论学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军事理论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我制定了今后的军事理论学习计划,包括加强系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参加实战化训练、深入了解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等方面的内容,力求将军事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加强对军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六、总结和展望
通过对军事理论学习的深入体会和总结,我认识到军事理论对于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的重要性,也清楚了自己在军事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加强军事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军事素养和战斗力,为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作出积极贡献。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为提高部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军事理论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系统学习军事理论,我深刻领会到了军事理论对于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的重要性,这不仅增强了我的军事素养和战斗力,也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军事理论学习还让我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为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军事理论学习的不足和问题
在军事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实战经验的军事理论学习局限于理论,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此外,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军事理论知识无法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努力和学习来不断加以克服。
军事理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军事理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军事理论是国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专业研究的
核心内容。
在军事理论的考研过程中,掌握并准确运用相关的知识点
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军事理论考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供
考生参考。
一、战争和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
战争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以及军事理论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二、战争的发生和动因
战争的发生原因、战争动因的分类和作用。
三、战争的目的和目标
战争的目的和目标的含义和作用,战争目标的分类和实现途径。
四、军事力量和战斗力
军事力量和战斗力的含义和特点,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和提高途径。
五、军事技术和装备
军事技术和装备的作用和特点,主要军事装备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六、军事组织和指挥
军事组织的概念和特点,军事指挥的任务和原则,军事指挥过程中
的各项要素和方法。
七、战略理论
战略概念和基本内容,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决策和战略执行的基本原则。
八、战役战斗理论
战役战斗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战役战斗的原则和特点,常用的战役战斗方式和方法。
九、军事地理与地形分析
军事地理的概念和特点,战争中地理条件对作战的影响,地形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十、军队的训练与准备
军队训练的目的和任务,军队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军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以上是军事理论考研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重视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军事理论

第一章绪论【战争】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等目的,使用武装力量进行的大规模激烈交战的军事斗争。
是解决国家、政治集团、阶级、民族、宗教之问矛盾冲突的最高形式。
【军事】一切与战争、国防、军队直接相关的事项。
包括准备战争、实施战争、遏制战争,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等。
【军事理论】关于战争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和知识体系。
产生于军事实践,又指导军事实践,并受军事实践检验。
【军事思想】①关于军事领域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包括战争观、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等。
②研究军事思想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军事理论的基本特性:(1)阶级性(2)实践性(3)继承性(4)创造性(5)时代性军事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植根于军事实践二、随着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三、受阶级政治和哲学观念的制约四、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性第二章中外古、近代军事理论武经七书:孙子、吴子、尉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司马法、李卫公问对五事:道天地将法对将领要求:智信仁勇严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外国近代:马汉:海权论杜黑:制空权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孙子兵法思想精华:(一)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二)揭示了“知己知彼”的战争认识方法(三)提出了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原则先胜而后求战致人而不致于人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四)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战争论的思想精华:(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二)理论应该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三)防御不应是单纯的据守,应有进攻和反攻(四)要善于运用民众战争(五)集中兵力,速战速决,消灭敌人军队第三章现代外国军事理论美国战略理论:(一)杜鲁门遏制战略(二)艾森豪威尔大规模报复(三)肯&约灵活反应战略(四)尼&福&卡现实威慑战略(五)里根新灵活反应战略(六)布什地区防务战略(七)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八)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九)小布什两个有效俄罗斯战略理论:斯加强积极防御,防止敌人侵略;郝火箭核战略;勃全球进攻;戈合理够用;叶&普现实遏制日本战略理论:(一)缔结巩固军事同盟(二)以周边国家为现实或潜在的作战对象,实施全方位防御(三)从“被动防御”向“积极主动”转变(四)战略原则由“联合防卫”转向“联手”(五)当前日本战略理论的发展印度战略理论:地区威慑第四章马恩列斯军事理论马恩军事理论的创立及标志:《反杜林论》暴力论战争根源:私有制根本动因:经济利益的尖锐冲突【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基本概念解析

军事理论基本概念解析军事理论是研究军事科学、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战争实践的理论体系。
它通过对军事活动规律和原理的深入研究,为军事决策、战争指挥和作战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军事理论基本概念是军事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将对其进行解析。
一、战争战争作为军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国家或国家之间为了政治、经济、领土、荣誉等利益目标而采取军事手段进行对抗和解决争端的一种特殊形式。
战争具有冲突性、集体性、暴力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它是军事理论研究的基石,涉及战略、战术、兵法等多个方面。
二、战略战略是指以战争为目的,通过科学的计划和有针对性的行动,实现军事力量的组织、调动和运用,以达到战争胜利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
战略研究的对象是战争的全局,着眼于制定军事目标和军事行动的指导方针。
三、战术战术是指在具体战场上,根据战略目标和战斗任务,科学地组织和指挥军队进行作战行动的方法和手段。
它涉及到兵力部署、火力运用、装备使用、兵员协同等具体操作。
战术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战斗效能,实现有限兵力对敌人的有效打击。
四、兵法兵法是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争指导和作战规范的集大成者。
它通过总结历史上战争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军事原则和策略。
兵法研究的目的是在指导军事行动的同时,培养军队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五、军事力量军事力量是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保障。
它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等多个军种,并具备战斗力、保障力和保障条件。
军事力量的构成和发展涉及军队组织、装备建设、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
六、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是军队实现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军队建设的基础。
它通过组织、指导和实施各种训练活动,提高军队的军事素质和实战能力。
军事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战术演练等多个层面。
七、军事装备军事装备是军队实施作战行动的物质基础,包括武器、军用装备、通信设备等。
军事装备的研制和使用涉及到科技创新、武器发展、军事科学等多个领域。
军事装备的现代化和实用化是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
军事理论模板

军事理论模板军事理论模板一、引言军事理论是军事科学的基础,是指导军队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现代军事理论的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内容,为深入理解和应用军事理论提供参考。
二、基本概念1. 军事理论的定义:军事理论是研究军事现象、规律和原则的学科,是军队指导思想、组织方式、实战技术和作战方法的理论基础。
2. 军事理论的作用:军事理论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研究实践问题、提出科学思想和原则,为战略决策和军事实践提供指导,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
3. 军事理论的特点:军事理论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科学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三、发展历程1. 古代军事理论:古代军事理论的代表性作品有《孙子兵法》、《吴孙子兵法》、《孙膑兵书》等,主要研究战略战术思想、兵器使用和指挥艺术等内容。
2. 近代军事理论:近代军事理论的代表性作品有《战争论》、《指挥学》、《战役》等,包括战争科学、指挥艺术、军事组织和兵器装备等方面内容。
3. 现代军事理论:现代军事理论的代表性作品有《军事科学导论》、《战争学》、《作战学》等,更加注重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等特点。
四、现代军事理论的内容1. 战略理论:研究决定战争全局的战略构思、战争目标和战略指导思想等内容,包括国家军事战略、军种特种战略、区域军事战略和战区战略等方面。
2. 战役战术理论:研究战斗组织、作战部署、战斗指挥和实力运用等内容,包括战役方面、战术方面和作战流程等方面内容。
3. 军事组织理论:研究军队构建、力量部署、人力资源和装备管理等内容,包括军队建设、军事人员、后勤保障和军事装备等方面内容。
4. 军事技术理论:研究先进军事技术、作战装备和信息系统等内容,包括武器装备、军事工程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内容。
5. 军事心理学理论:研究士兵的心理状态、战斗意志和心理素质等内容,包括军事教育、心理辅导和士兵心理调适等方面内容。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复习一、名词解释1.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动员:也称战争动员,简称动员,是指捍卫国家利益,达成国家防务目的而进行的动员。
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4.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阵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5.两极格局:指两大战略力量之间的互相对立和互相斗争,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局面。
6.两个和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当中央先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成为指导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思想。
7.军事高技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的总称。
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8.精确制导武器:采用高精度探测、控制及制导技术,能够有效地从复杂的背景中探测、识别及跟踪目标,并能从多个目标中选择攻击对象且高精度命中其要害部位,最终摧毁目标的武器装备。
9.隐身:又称隐身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
10信息化战争: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的战争。
二、填空1.江泽民对我军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纪律严明、保障有力2.2006年2月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阐述了中国安全政策,中国的安全政策有三个目标一是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二是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三是促进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
3.面对南沙群岛的争议,中国目前解决的方针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4.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谋求绝对优势,加快战略调整(2)俄罗斯——“和美、靠欧、联中”,欲重振世界大国地位(3)欧盟——治内谋外、悄然壮大(4)日本——内缩外胀,争做政治军事大国(5)中国——谋和平,求发展,国际地位日益上升(6)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5.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着主要挑战?(1)美国始终把我国看作潜在的战略对手(2)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3)“台独”受挫,但祖国统一依然形势严峻(4)周边地区热点问题不稳定(5)边界和海洋权益争端尚未全部解决(6)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任重道远6.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要求?(1)着力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全面提高军队质量(2)加大国防科研力度,加速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3)优化军队编制体制,提高部队战斗力(4)加强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研究,创新军事理论(5)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6)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7.C4ISR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作战指挥的六大环节(1)收集情报(2)传递情报(3)处理情报(4)显示情报(5)定下决心(6)实施指挥8.中国的国防类型(自卫)9.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间(1964年)10.各国防法规审定时间《中国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一部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现行的是1984年5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六届二次会议通过,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行修正《中国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1.新中国成立以后几次对外自卫反击战时间、对象1950年抗美援朝1962年对印度、自卫反击战1969年对苏联珍宝岛保卫战1974年对越南海保卫战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12.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提出的。
军事理论

一,名词解释国防: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军事理论有关军队和战争的概念、范畴、原理、原则等的体系。
以武装力量为最后保障手段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是指诸多高技术为了满足国防现代化需要,能够产生新武器系统、作战指挥系统与作战方法而发展起来的那部分新技术群。
又称军用高技术总参谋部: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负责组织全国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指挥的最高军事统率机关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是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下的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
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式,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电五维战略空间进行的,以信息和信息化技术为主要作战力量的,附带杀伤破坏减至最低限度的战争。
二,选择1,我国国防属于以下哪种基本类型:自卫型国防2,(克劳……)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诊断3,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哪一年( 1967年6月17日)4,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包括(武警)5,中国的海洋国土有(300万)平方公里6,国防的目的包括(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保卫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7,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显著的实践性)等鲜明的特征8,两极格局解体后,当今世界的重要战略力量除了美国外,还包括()9,军事高技术对军队建设的影响包括(1、军队的规模将缩小;2、军队的结构将不断优化3、作战指挥系统将“扁平网络化”;4、军队人员结构和素质将大幅改善。
)10,以下哪些属于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海湾战争2.科索沃战争3.阿富汗战争4.伊拉克战争)11,中国历史上号称兵圣的是哪一位(孙武)三,简答题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一)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步产生。
军事理论大全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军事理论ppt课件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与实践
总结词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和实践
详细描述
反恐维稳行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军队应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情报侦察、精确打击、联合执 法等,以有效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同时,军队应加强与公安、武警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提高反恐维稳行动 的整体效能。
抢险救灾行动的组织与实施
智能化战争的特点
智能化战争是在信息化战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化 武器的普及,智能化战争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性。
应对策略
针对信息化战争和智能化战争的特点,各国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获取、传输和 处理能力;同时加强智能化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作战效能和应对能力。此外,各 国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安全挑战和威胁。
06
军事理论前沿问题与 发展趋势
现代战争形态的演变与未来战争的特点
总结词
现代战争形态正经历深刻演变,未来战争将呈现新的特点。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形态正从传统的平台中心战向网 络中心战转变,强调信息主导、快速决策和精确打击。未来 战争将更加注重隐形、快速、远程和高度机动化,同时非对 称作战和混合战争也将成为重要特点。
兵战术和航空兵战术等。
军事战术的特点
针对性、灵活性、保密性和风险 性。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和运用
1 2 3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战略指导战术,战术服从战略。战略是宏观的、 全局的指导,战术是具体的、局部的实施。
战略与战术的运用
在战争中,应根据战略需要制定具体的战术,同 时也要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调整战术,以实现战略 目标。
军事战略的层次
包括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军种战 略和战场战略等不同层次。
大一军事理论所有知识点

大一军事理论所有知识点军事理论是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战争与军队的本质、规律和方法。
作为大一学军事理论的学生,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系列的军事理论知识点,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战争和军事运动的本质,并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军事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战争的本质和特点战争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武力为手段解决社会矛盾的一种极端方式。
战争的本质包括:社会矛盾的激化、冲突的对抗形式、暴力的施用和政治性。
战争的主要特点包括:不均衡性、相互制约性、不可预知性和非理性性。
二、战争的发展规律和类型战争的发展规律主要包括:发展趋势规律、力量关系规律、技术进步规律和对抗形式演变规律。
战争的类型按照时间和空间可以分为:阵地战、游击战、运动战和混合战。
三、军事力量和军事战略军事力量是实现军事目标的物质和人员的总和。
军事战略是指在战争中制定和运用军事力量的总体部署和战争方式。
军事力量的构成包括:战略核力量、战区军力量和战役战术力量。
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包括:正面战略、内线战略、外线战略和内应外合。
四、战争的决策和指挥战争的决策和指挥是指在战争中进行战略决策和指挥的过程。
决策过程包括:决策基础、决策环境、决策程序和决策原则。
指挥过程包括:战役指挥、战斗指挥和兵种指挥。
决策和指挥的基本要求包括:科学性、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五、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发展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发展是指通过组织、准备和运用军事力量,提高军事力量的实力和素质。
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发展包括:战斗力的提高、装备的现代化、组织的合理化和人才的培养。
军事力量发展的原则包括:绝对办法与相对办法相结合,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建设军事力量与保障军事力量相结合。
六、国际安全环境和军事政策国际安全环境是指国际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对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的总和。
军事政策是指军事组织对待和在军事上解决国家的安全问题问题的态度和措施。
国际安全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国家力量对比、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等。
军事理论重点总结

军事理论重点总结军事理论是研究军队组织、行动和战争规律的学科,在军事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军事理论的重点主要包括战争的本质、军队组织与作战原则、战略、战役和战术等方面。
下面是对军事理论重点的总结。
首先,战争的本质是冲突的继续。
战争是国家之间或者集团之间的冲突的最高形式,是通过武力解决争端的手段。
战争的本质是解决冲突和争夺利益的继续,同时也是对敌人进行消耗、打击和摧毁的手段。
其次,军队组织与作战原则。
军队是战争的执行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作战原则。
组织上,军队应当具备统一的指挥系统,明确的任务分工和配合,以及清晰的职责和权责关系。
作战上,军队应当注重集中优势兵力、突击和配合,同时要善于运用火力、机动和掩护等手段,实现战斗力的最大发挥。
第三,战略。
战略是指国家或军事集团制定的对敌方的战争计划和战术部署。
战略的重点在于确定敌我双方的相对实力、敌情和友情,制定合理的战争目标和战略计划,并确定战争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战略的核心是决胜于战前,通过各种手段和策略,争取战争的胜利,达到国家的战略目标。
第四,战役与战术。
战役是指某一特定方向上的一系列战斗的组合,是国家或军事集团战略计划的基本环节。
战术是指在战斗中指挥员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和战斗目标,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战斗行动和战斗措施。
战役和战术的核心是通过灵活运用战斗组织、火力、机动和战法等手段,取得战斗的胜利。
最后,军事理论的指导原则。
军事理论的指导原则是军队在实战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例如贯彻党指示、战略思维导向、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科学决策、保密等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指导军队在作战中行动,确保战争目标的实现,并充分发挥军队的组织力量和战斗力。
综上所述,军事理论的重点主要包括战争的本质、军队组织与作战原则、战略、战役和战术等方面。
只有深入研究和理解军事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支持军事行动,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名解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1)2、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16)3、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152)4、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如各类导弹以及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制导鱼雷等)(170)5、电子对抗: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统称。
(205)6、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在军队指挥系统中,综合应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收集、传递、自动化处理,为保障军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226)7、制信息权,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控制战场信息运用的主动权;是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以及陆上、太空作战主动权的先决条件。
(311)8、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255)9、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27)填空1 、军事思想的分类:军事思想按阶级性质区分,有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等。
(17)2 、军事思想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17)。
3 、军事思想的特性:(一)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三)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17~18)4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军志》和《军政》专门兵书的问世5 、C.von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22)6、1936年底至1938年秋,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论著(40)【了解】7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军事理论

1. 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 国防的四要素。
1)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2)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3)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4)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我国国防建设的宗旨。
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4. 我国奉行防御性国防。
5.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
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
6. 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7. 国防法的含义。
国防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授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有关国防工作和国防建设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8. 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9.公民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10. 公民国防权利。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11. 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国防领导中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我国最高国防领导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国体、政体和传统的一致性。
12. 新时期中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
1)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4)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13. 我国国防政策。
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军事理论(全)

一.制导技术的概念:制导技术事一门由制导系统和控制系统引导飞行器按预定飞行路线到达目的地的综合技术,它由制导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二.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1。
命中精度高2.有自主制导能力3.毁歼力大4.效费比高5.具有远距离打击能力三.制导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从目标反射或发出的红外信息,无线电波和声波,以及目标的形状,速度,震动,可见光等,都可以提供目标的位置信息和特征,通过控制器和敏感器捕获目标信息和特征,从而达到对目标的发现,识别和进行精确定位,然后将被捕获的目标和有关信息传给情报处理中心,最后通过电子计算机为火器下达摧毁目标的指令。
寻的式制导:这种制导又称自寻式的制导,自动引导或自动瞄准制导。
它是利用弹上的设备接受来自目标辐射或辐射的能量,如电磁波,红外线,激光,可见光等信号,靠弹上探测设备测量目标与导弹相对运动的参数,并讲这些参数变成引导指令信号,使导弹飞向目标。
导弹发射后,弹上制导系统接受来自目标的能量,弹上角度敏感装置换算出导弹与目标方向之间偏差,弹上计算机将偏差信号转换成引导指令,使导弹飞向目标。
激光制导:这是指利用激光跟踪,测量和传输的手段控制和引导导弹飞向更大的目标的制导技术。
它是由激光器的发出照射目标的激光波束,激光接受装置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波,经光电转换和信号处理,得出目标的位置参数(信号,在经信号变换用以跟踪目标和控制导弹的飞行。
复合制导:目前,向复合制导方式发展较多,它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指导方式在一种武器种组合而成制导技术。
利用复合制导技术自找出的武器,效能较高,威力更大,受到各国的重视。
常用的复合制导方式有:自主式制导+寻的式制导系统;自主式制导+寻的式制导系统;自主式制导+指令式制导系统;指令式制导+寻的式制导系统等。
目前,复合制导方式在一些地对空,空对地,地对地战术导弹制导系统中均以采用。
四.精确制导等武器对现代作战的影响:1.使传统的作战发生深刻变化2.大大提高了作战的效能3.大大加快了作战的进程4.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五.爱国者防空导弹:“爱国者”防空导弹是美制第三代全天候,全空域地对空导弹系统,能对付多个目标,主要用来对付90年代后出现的空中威胁,该导弹最大速度6马赫,有效射程3~70km,有效射高0.3~24km,反应时间仅10~15s,并可同时跟踪8个目标和向5枚导弹发送指令,制导8枚导弹拦截8个目标。
军事理论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1、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扩张型国防是指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实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
3、自卫型国防在国防建设上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达到维护本国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联盟型国防即以结盟形式,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5、中立型国防主要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了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
6、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一种全新的国防现象和国防实践活动。
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7、国防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8、爱国主义精神是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为自己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牺牲自己一切的忘我精神。
9、民族尚武精神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气质,支持国防强大与巩固,维护国家尊严与安全的爱国意识和心理素质。
10、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的,为人类生存发展和正义事业而奋斗的思想意识,是国防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爱国主义与民族尚武精神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和集中体现。
11、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
12、国家的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及领水的底土和领空。
13、领空指的是领陆及领水的边缘线向天空延伸的一种领土理论。
14、领陆包括陆地、岛屿;领水包括内水、领海。
15、国防建设的定义和内容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国防建设包括:武装力量、边防、海防、空防、人防及战场建设,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国防法规与动员体制建设,国防教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交通运输、邮电、能源、水利、气象、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军事理论

1.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
2.军事格局:指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国家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
5.高技术战争:指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1.国防按性质和建设目标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中立型国防,(联盟型国防)和自卫型国防。
2.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根本目的3.国防的基本功能有威慑功能,(实战功能)和增值功能。
4.(李登辉)公开提出“两国论”,妄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5.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
6.以(信息)的利用为中心的电子战手段,已成为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并覆盖整个战场并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高技术战争特点有哪些?战争中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作战时间短、危害时间长;城市局部遭袭,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却很广泛。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3.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
;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
军事理论要点

军事理论要点军事理论是指军事思想、军队组织、军队作战方式等在军事实践中的总结与归纳,是现代战争的基础和灵魂,也是军事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要深入了解军事理论的相关内容,必须掌握一些基本要点,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军事理论的几个要点。
一、战争的本质和类型军事理论研究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战争的本质和类型。
战争是国家间实现利益冲突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武力手段来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诉求的行为。
根据战争的性质和规模,分为常规战争、非常规战争、小规模战争、局部战争和全面战争等不同类型。
二、战争的制胜法宝军事理论研究的第二个基本问题是战争的制胜法宝。
制胜法宝是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战争形势下,制胜法宝也不同。
例如在古代战争时期,武力、装备和战术等是制胜法宝;而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情报、网络、精度武器等则是制胜法宝。
三、优秀军事领导人的素质军事理论研究的第三个基本问题是优秀军事领导人的素质。
军事领导人,是指指挥战争、组织军队并取得胜利的军人。
因此,优秀的军事领导人应该具备高超的军事战略思维、精湛的作战指挥能力、严谨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勇敢果敢的指挥风格。
四、军事思想与科技的统一军事理论研究的第四个基本问题是军事思想与科技的统一。
军事思想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发展必须保持同步。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军事思想与科技的统一也越发重要。
能否顺应时代潮流、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五、战争形态和战争边界的变化军事理论研究的第五个基本问题是战争形态和战争边界的变化。
现代战争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援,与此同时,战争边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战争边界由地图和界碑来划分,而新型战争的战争边界则需要利用电子技术、情报和网络手段来划分。
这进一步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关于军事理论要点的介绍。
军事理论是国家军队的灵魂,是军队全面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在深入理解和掌握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够在军事事业中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第一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来源于人类的军事实践,又给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在军事实践中接受检验。
产生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和战争实践基础之上。
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同样作用和影响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常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商业竞争和体育比赛等方面【分类】按时代划分: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按阶级性质划分: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按地域和国家划分:外国军事思想、中国军事思想按人物划分:孙子军事思想、拿破仑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____军事思想【特点】鲜明的阶级性明显的实践性强烈的时代性突出的继承性丰富的多样性和共同性【过程及内容】? 古代军事思想(两个区域)①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早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时期建立了军队,出现了战争,著作《军志》、《军政》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封建社会时期(中期)公元前8世纪初到公元前3世纪末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军事思想大发展,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吴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基本成熟② 地中海一带的沿海国家·奴隶制社会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希腊、古罗马频繁发动战争,产生了丰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军事思想古希腊著作: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远征记》、艾涅《战术》军事思想:1、认识到战争是由根本利害矛盾引起的2、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征服,谋求城邦、国家和霸主地位3、战争的胜败取决于政治、军事、经济、精神等条件,作战前必须对对方进行分析对比4、注意激励士气,建立信心,出其不备古罗马著作:恺撒《高卢战记》、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弗龙蒂努斯《谋略》、奥尼山得《军事长官指南》、韦格蒂乌斯《论军事》军事思想(源于古希腊又有所发展): 1、进一步认识到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2、把军事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而政治又是配合军事行动达成军事目的的手段3、通过外交广泛联盟,孤立对手,恩威并举,实现自己的目的4、主张以进攻为主,防御为辅5、在被迫处于防御地位时力求改变攻防态势,变防御为进攻6、主张建立军队,以物质利益保证军队忠诚,以精神鼓励、严格的纪律保持军队战斗力·中世纪(公元476年到1640年)极大地限制了军事思想的发展,到后期有缓慢发展代表人物:查理大帝、瑞典国王、统帅古斯塔夫二世代表作:东罗马皇帝毛莱斯基《战略学》、李欧《战术学》、意大利马基雅维利《战争艺术》、普鲁士弗里德里希二世《战争原理》《军事典范》军事思想:1、战争被披上宗教外衣,掩盖统治集团间的利益争夺2、初步涉及战略学、战术学概念3、认识到制海权的重要? 近代军事思想(两大体系)①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代表人物及著作:俄国苏沃洛夫《制胜的科学》、瑞士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战略学原理》、普鲁士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比洛《新战术》《最新战法要旨》、法国吉贝特《战术通论》、美国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军战略》②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主要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军事思想:1、战争和军事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私有制和阶级产生消亡2、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要反对非正义战争,拥护正义战争3、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战争根源,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4、组织城市工人武装起义,先占领城市,再夺取国家政权5、无产阶级要有自己的新型军队6、无产阶级代表人民利益,有能力条件实行人民战争,强调军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7、认识到科学技术进步必然引起战略战术的变革8、战争的奥妙在于集中兵力,主张积极防御,主动进攻,慎重决战,灵活机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两半社会 1、师夷长技,重整军备 2、依靠民众,积极备战 3、避敌之长,匿吾之短 4、以弃为守,诱敌入险 ? 现代军事思想① “空中战争”理论(空军制胜论)意大利的杜黑、美国的米切尔、英国的特伦查德杜黑《制空权》② “机械化战争”理论(坦克制胜论)英国的富勒、奥地利的艾曼斯贝格尔、法国的戴高乐、德国的古德里安、英国的利德尔·哈特③ “总体战”理论德国的鲁登道夫《总体战》④ “核武器制胜论”理论美国英法日德俄罗斯中国【指导作用】1、军事实践的行动指南2、研究各门军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3、对其他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二节 ____军事思想【定义】____创建的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军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____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我军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军事实践的指导方针【代表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产生的主要标志】1、中国革命道路思想的确立——武装斗争2、武装斗争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3、人民军队思想的提出4、农村革命根据思想的确立5、游击战基本原则的制定——“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诱敌深入”、“运动中歼灭敌人” 【三种作战形式】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理论五个部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____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思想是____军事思想的核心战争的起源:私有制战争的根源:压迫阶级和剥削阶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贪婪的本性) ? 人民军队思想① 性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党指挥枪”——中共领导下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②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 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④ 三大民主制度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⑤ 严格管理⑥ 建设方向? 人民战争思想(核心)定义: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特征: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群众性理论基础:1、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2、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主要内容:1、坚决依靠人民,充分动员人民2、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3、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4、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紧密配合5、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地方兵团(地方军)与游击队、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战略战术: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历史地位】1) 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3) 我国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南孙子兵法以“计”为首篇,主要论述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阐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军事名言作战篇“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因粮于敌”等作战原则谋攻篇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第二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很全的军事理论笔记

很全的军事理论笔记军事理论是指对战争与军事活动的本质、规律、方法、手段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深入的研究和总结,以便为制定和执行军事战略和战术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对军事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一、军事理论的内涵及发展军事理论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指为指导军队进行作战活动而形成的有关战争、战役、战术、战略、军事组织等理论。
狭义上,指围绕着战争和军事活动展开的具体理论,为应对现代战争中的各种形势展开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战争形势的变化,军事理论也不断创新和进步。
从传统战争的战略以及兵器的发展、军事组织和战术等方面进行总结,到现代理论的发展,如威慑和网络战,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制定和执行军事战略和战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军事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1、兵器理论兵器理论是研究兵器的构造、性能、使用方法、作战效果等问题的理论。
兵器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设计出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提升武器装备的综合素质,从而取得战争中的胜利。
2、战略理论战略理论是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使战争胜利的战争方针和方案的规律性思想和方法的理论。
战略理论包括研究战争论、战争形式和应对战争作战等方面的内容。
战术理论是研究如何运用兵力和兵器,实现军队行动和作战的方法论,也是战争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单兵及小组战术、中队战术、营级战术、师级战术、军种战术等。
4、军事组织理论军事组织理论是研究军队组织建设,考虑从军队的兵种、兵员、兵力、兵器、兵法等角度去设计构建合理的军事组织结构的理论,并应用到军队的组织建设、运作和管理中,将军队组织建设提升到更高效的水平。
军事后勤理论主要研究如何保障军队作战所需的资源,包括军事物资保障、运输、通信、医疗、后勤保障等内容,对于对战争胜利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战役学是军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研究战役的军事学科。
战役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战役的类型、组织、实施、协同、防御和攻击等方面,更加注重实际战略操作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问题之我见
——浅谈台湾问题的重要性位于中国大陆东南的台湾,由台湾本岛和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组成,为中国的“多岛之省”,共有大小岛屿88个,也是中国引以为傲的“美丽而又富饶的宝岛”。
台湾也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屏障,是中国进入太平洋的必经之地。
对中国而言,具有无可估量的战略意义,台湾问题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周边是否安全,并制约着我们中国这一大国能否快速崛起。
接下来,我就台湾问题对我们大国崛起的影响谈下我的想法。
(一)
大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
台湾问题久拖不决,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台湾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的海洋优势,海洋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越来越重要。
总所周知,虽然我国有1.8万多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但与美国有东西两个海岸相比,我国只有东南方向可以面向海洋发展,而且还被美国拼溱的战略圈紧紧地包围在西太平洋的第一岛链内,实际上处于半封闭状态。
因此,只有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国才能是真正的海洋大国。
台湾不仅是我国海洋大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也是中国通向太平洋的门户。
台湾海峡是西太平洋上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联系我东海和南海的海上走廊,我国的四大外贸航线有三条需要经由台湾海峡南下,南北之间的海上运输也需要过往台湾海峡。
美国几十年来的政策和战略企图就是将我永久性地封闭在近海,且可遏日、俄南下,如果台湾被外国势力拿走或“独立”,就如同在中国“巨龙”的脖子上套了一把锁,意味着我进入太平洋的主要门户被封堵逼控,对外开放的主要海上通道将处于他人的战略监控之下,不仅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将趋于恶化,而且在21世纪向海洋发展和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将无法实现。
(二)
大国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治。
政治上,台湾分裂势力猖獗,我国的主权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
几十年来,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可以说做到了仁至义尽。
但是台湾当局对我方的善意并没有给以积极的回应。
特别是李登辉、陈水扁上台后,台湾政局进一步走向恶化。
他们公开鼓吹“两国论”,暗中支持岛内外“台独”势力,连续发起“台湾制宪,国家正名”活动,力图通过所谓的“宪政改革”或“公投”,改变台湾属于中国的地位,李登辉甚至在其«台湾的主张»一书中抛出“七块论”妄图将中国分裂为七块,其分裂中国的意图已昭然若揭,其“台独”野心也与日俱增;在对外关系上,加紧推行“务实外交”和“银弹外交”,试图挤入国际组织,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在护照上加注“台湾”,去除驻外机构具有中国特征的名称,妄图以“独立国家”的形象出现于国际社会;在经济上,为两岸“三通”设置障碍,阻挠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人才到大陆发展;在军事上,大量向美国购买先进武器,谋求加入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企业与美、日建立实质性军事同盟;在思想文化上,加速推行“教育本土论”,企图抹杀台湾同胞、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中国人意识和对祖国的认同。
与此同时,台湾一旦独立,必将刺激西藏、新疆等民族分裂分子,引发国家的一系列分裂行为。
上述恶劣行径,对我国领土主权完整和国家完全统一构成了相当严重的挑战。
(三)
大国崛起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军事。
台湾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国防的战略态势。
台湾在军事上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从亚太地区的地缘战略来看,台湾踞于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中央,是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两个重要战略区的枢纽。
它北踞鸭绿江口900海里,南至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和南沙群岛均约800海里,假若把中国的海岸线比做一张大弓,台湾岛
几乎正好处于这张大弓的中点。
另外,台湾岛南与海南岛形同我国面向海洋的“双目”,北与舟山群岛呼应,位于“犄角”之势的中央。
台湾的得失对我国国防特别是海防具有生死攸关的影响。
但是,一旦台湾回归祖国,一是有利于控制中国整个海域。
也就是说,如果在台湾部署一支现代化的舰队,途中不需要任何补给,在两天内机动范围可以覆盖中国的整个海域。
二是有利于组织实施攻防作战。
统一台湾,意味着我冲破了几十年来美国利用第一岛链围堵我国的战略包围圈。
在防御上,台湾可成为我国海防前沿坚强的要塞,能够将东南沿海的防御纵深前推200多公里,并有利于提高早期预警能力;在进攻上,便于向广阔的太平洋四面机动,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国防特别是海防的战略态势。
三是台湾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制约了我国国防的全面发展。
因为为了防止台湾独立,我国把国防资源和力量的很大一部分都放在台海之间。
我国的七大军区,有三个是用来对付台独的,即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和济南军区;国防支出的一大部分也是用在台湾问题上。
这使我国的周边国防建设受到很大制约。
例如南海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也是由台湾问题造成的。
四是由于两岸对立,台湾当局向我军队派出间谍进行渗透,对军队安全造成严重安全。
台湾还收买了空军指挥学院的院长刘某。
过去只听说国军将领投降共产党,没有听说解放军将领投降国军,现在居然出现了这样可笑的情况。
事实上还没有披露出来的远远不止这些。
(四)
那么,台湾问题万一得不到正确的解决,我国处理国际事务的战略主动权将受到削弱。
台湾问题,是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西化”、“分化”我国和遏制我国发展强大的一个筹码,也是某些对我国存有戒心的国家制约我国的一个因素。
多年来,由于台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美国经常用台湾问题来要挟、挤压我们;其他一些国家也借台湾问题,在别的问题上向我讨价还价。
因此,尽快彻底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我国在外交上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一是将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得到大幅度提升。
因为,台湾问题的最大症结在于美国的插手和干涉,我解决了台湾问题,就意味着我在与当今“一超独大”的美国较量中赢得了最终胜利。
那么,其他国家在与我交往时,将不得不认真考虑中国的份量。
二是可为我国在国际上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从而更有利地解决历史遗留的周边领土争议问题。
我们不会放弃希望,我们不会愿意放弃任何和平的曙光。
我们期待着台湾当局进行深刻的反省,我们期待着两岸关系会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我们更期待着台湾能尽快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这是每个华夏儿女的夙愿,祖国统一,我们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