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来中心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
教育学九大牛校名师介绍

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博导。
是国内质的研究方法方面的权威专家。
影响比较大的学术论文有《关《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声音——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本科课程的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若干问题》、看法》、《文化主位的限度与研究结果的“真实”》等。
获奖科研成果有《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等。
陈洪捷,研究领域主要是高等教育知识论、研究生教育、德国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史、中德学术交流史。
北大的高等教育学在全国排名第二,估计此人功不可没。
获奖科研成果有《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等。
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是南师大教育哲学方面比较牛的老师。
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自1993年上研究生以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80余篇,出版了《现代教育原理》(2001年,南京师大出版社),《当代主体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2004年修订版),《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学术专著,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重点项目1项,省高校人文社科资助项目2项。
许卓娅,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许卓娅先生又是南师大学前教育研究方面的NO.1。
所以想考南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不可不关注她。
许卓娅先生现任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兼学前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省级以上课题《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心理学研究》等4项,出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等专著、教材近20种,发表论文《再论音乐与音乐的人本价值》等近200篇。
教学与研究成果获江苏省人文社科三等奖、教育部优秀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育厅优秀教育改革成果树勋奖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二等奖。
浙江大学现当代的老师

浙江大学现当代的老师吴秀明,男,1952年3月生于浙江温岭。
197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在历史小说之间》(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年)、《文学中的历史世界——历史文学论》(吉林教育出版,1994年)、《历史的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真实的构造——历史文学真实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三元结构的文学——世纪之交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文学浙军与吴越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隔海的缪斯——高阳历史小说综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大学文科人才成长规律和教学改革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等。
另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历史文学。
吴晓,男,1949年生于浙江义乌。
1977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分配至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93年由讲师越级晋升为教授。
2000年5月调入浙江大学,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主要理论专著有:《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诗美与传达》(漓江出版社,1993年)、《诗歌与人生》(台湾书林出版社,1995年)、《漂泊与寻觅》(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主要诗集有:《心灵之约》(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突破自身》(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2年)。
评审表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及自我鉴定(范例)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本人2003年12月任副教授职务以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学工作量饱满。
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断进取,2005年被遴选为广西马克思主义中青年专家培养对象,2007年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生导师,2008年获得中山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任现职5年来,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系统讲授6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和公共课,学生课评等级均为优秀;在科研上,承担科研课题12项,其中主持3项,出版了学术专著1部(独著),发表学术论文18篇,参编教材2部、论文集1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这个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
具体总结如下:一、具有良好的师风师德,爱岗敬业,优质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系统讲授6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2门选修课程,学生课评等级均为优秀;主持教育教改课题1项,参加精品课程建设1门,参加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教改工程课题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获得校级教学软件比赛三等奖1项,教学成绩显著。
任现职以来,模范地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优质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和教研成绩。
5年来,作为主讲教师先后承担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列主义原著选读》、《自然辩证法》以及博士生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等6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任务,开设《医学美学》、《现代西方哲学》等2门选修课程,授课总学时达到1472学时,减去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的1年,年均学时达到368学时,教学工作量饱满。
本人深深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参加和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探索提高教学实效的新渠道和新手段。
导师简介-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胡继连,教授、院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资源与环境经济、产业组织与管理主要学术成就1.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及水权市场的建设与管理研究”(2006);2.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引进产业化机制发展我国农田水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0);3.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重目标下的农户投资行为研究”又名“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1990);4.主持完成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2006);5.主持完成国家948项目“科技组织制度与农业技术进步研究”(2005);6.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水权市场的建设与管理理论及其在农用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研究,2004.3。
代表性学术论著1.产业组织制度与中国农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2.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年出版3.水权市场与农用水资源配置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4.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5.黄河水资源的分配模式与协调机制,管理世界,2004.86.山东省农田水利产业化发展实践及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0.57.小型农田水利产业组织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3.38.农业节水的微观困境与出路:山东的实证,农业经济问题,2006.12主要社会兼职山东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山东省人民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农业经济分团副团长。
山东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山东省农村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泰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高级咨询专家。
史建民,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领域:土地与合作制度农业保险主要学术成就:先后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改革》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家庭承包制的缺陷及其克服》、《论土地承包法律关系及其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与角色表现》、《提高农业定单履约率的法学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等专业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浅论学术论文不端行为的成因分析

浅论学术论文不端行为的成因分析论文关键词: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论文不端行为成因科学体制科学道德论文摘要:本文试从社会环境、科学界和科研人员三方面剖析学术论文不端行为的成因,认为社会大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科学体制的不健全和科研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不高共同导致了学术论文不端行为的发生。
学术论文不端行为是最普遍、最严重的一种学术不端行为,以前人们一直以为抄袭剿窃等问题只出现在那些学术水平低的高校和年轻学者的身上。
但从业已曝光的北大王铭铭事件、上海吴黎明丑闻以及贝尔实验室舍恩事件等来看,一些名牌高校、科研机构同样存在学术论文不端行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引起众多学者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4年2月,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提出我国当前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不端行为的七种表现形式川,其中前五种属于学术论文不端行为,可见其严重性。
本文试从社会环境、科学界和科研人员三方面剖析学术论文不端行为的成因。
1扫描学术论文不端行为1.1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不端行为(1)抄袭剿窃行为。
抄袭剿窃行为是最常见的论文不端行为,通常指公开抄袭剿窃他人的实验数据或图表分析,将他人的论文改头换面据为己有,等等。
有人把论文抄袭剿窃的方法归结为“全篇搬用法”、“偷观点偷思想—隐性剿窃法”、“化名剿窃法”、“拼装法”、“明编实抄法”等几种,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引用、参考了他人作品,却不加以注释、说明。
(2)弄虚作假行为。
弄虚作假行为主要包括伪造、纂改实验数据和引文中的作假行为。
伪造、纂改实验数据即按期望值对实验数据任意取舍或伪造一些符合自己观点的数据,以方便论文写作。
引文中的作假行为指引用他人观点却不加注明,或为了显示自己对大量学术前沿文献的掌握,在论文中开列大量并未参考甚至没有阅读过的文献。
(3)钱学交易、权学交易现象。
在知识不断升值的今天,一些行政官员也想用知识增加自己升迁的筹码,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金钱,通过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等手段猎取学历、学位,其论文多是他人代笔,一些在读研究生为了赚取些许生活补贴或其他好处,甘愿当“枪手”。
河大现当代师资

教研室主任白春超,男,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已出版个人专著1部、与人合作编著5部。
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1项。
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奖等多项奖励。
刘进才,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2004年至200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京海派文学研究》,为研究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京派小说诗学研究》等。
出版专著有《京派小说诗学研究》,代表性成果《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先后独立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
获得河南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骨干教师等荣誉。
张先飞,河南省南阳西峡县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青联常委,民革党员。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日本东京大学学术集刊《赤门华风》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中外比较文学,鲁迅、周作人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990-97年在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留校任教。
200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08年分别在日本东京大学、河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4年以来获得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人、河南大学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1996年以来在国家重点核心期刊《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鲁迅研究月刊》、《史学月刊》及海外重要专业刊物《韩中言语文化研究》》等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A、B类期刊共8篇,CSSCI期刊共17篇,中文核心期刊共25篇,出版专著《“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人民出版社2009)、《形而上的困惑与追问——现代中国文学的思想寻踪》(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二部,主编丛书1套,翻译学术论著20余万字。
申请增列为授予学士学位

除31个学生要求集中进行教学实习外(集中实习的学生分别安排在新安中学和蒙自三中实习),均安排为校外分散实习,实习地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安排,可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在自己的家乡的各级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教育工作实践。
教育见习、教学实习均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
校学术委员会意见
校学术委员会主席(签章)年月日
专
家评议组意见
全组人数
参加投票人数
同意
不同意
弃权
组长(签章)年月日
主管部门意见
(公章)年月日
备注
的问题
1、人文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最具特色的例如“学科基础课”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哲学通论、逻辑学、中西文化精神、文学与人性、史学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语言修养、中国文化通论、文献检索与利用、基础写作、实用写作、口才训练、数理思维与研究方法),“大类选修课”改革方案等。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以2004级为例)有: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哲学史、国际法、现代西方哲学评介、行政文书与秘书、公务员制度等。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6屈燕林讲师计算机基础90陈瑞讲师
毛泽东思想概论36自正发副教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4李贵梅副教授
法律基础36马洪波教授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36白云教授
思想道德修养36王杰康副教授哲学通论54刘殿臣讲师
形势与政策36刘殿臣讲师等逻辑学36杨彬副教授
中西文化精神36王玉芝教授文学与人性36朱明副教授
进行访学研究;有2位教师晋升教授、3位晋升副教授。人文学院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办法,并安排教学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为指导老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1.徐新平教授男,1957年3月出生,湖南祁阳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史论。
现任新闻学院院长助理。
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委宣传部出版评阅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
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1986年考入湖南师大文学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1989年分配到湖南省商业厅信息处工作。
先后任《湖南商报》编辑、记者,执行总编。
1989-1993年,先后在长沙和深圳担任新闻记者,发表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作品100余篇,曾获湖南省专业报好新闻一等奖和湖南省好新闻三等奖共4次。
1993-1998年担任湖南师大出版社编辑、副总编辑。
1998年9月开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
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社会科学规划课题4项,出版的专著和主编的教材及图书有《新闻伦理学新论》、《百年新闻经典》、《百年新闻标题经典评析》、《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参与)等。
2000年以来发表新闻学论文30余篇,主要有《论徐宝璜的新闻伦理观》、《论新闻职业道德的特点》、《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报刊的伦理精神》、《重评王韬的新闻思想》、《史家办报:中国资产阶级报业的主导思想》、《通才.史家.政治家--中国新闻人才观的变迁》、《论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新闻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等。
2.崔炼农副教授男,文学博士后,1962年2月出生,湖南南县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闻传播史。
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主任。
1981年中师毕业后在山区从事中学教育工作五年。
1990年从湘潭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任职于湘南学院、湖南城市学院。
1999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师从王小盾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3年7月入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担任中国古代文学、新闻传播史、新闻语言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江苏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ppt

02
培训项目与课程
培训项目种类
短期集中培训
针对高校教师开展的短期集中培 训项目,包括教学技能提升、学 科前沿动态、教育政策解读等。
中长期进修
针对高校教师开展的中长期进修 项目,包括学术交流、访学、课 题研究等,旨在提高教师的学术 水平和创新能力。
专项培训
针对高校教师开展的专项培训项 目,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心 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 以满足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需求 。
师资培训中心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 ,包括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等, 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思想 、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
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中心还为江苏省 高校教师提供了与国内外专家学者接 触的机会,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 综合素质。
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高校教师之间的 互动与合作,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深入 发展。
05
成果与影响
培训成果统计
培训人数
自成立以来,江苏省高等学校师 资培训中心已累计培训高校教师 超过5000人次,涵盖了不同学科
和领域。
培训形式
中心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包括短期 集中培训、长期进修、在线学习等 ,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培训质量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中心的培 训质量得到了广泛认可,多次获得 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高度评价。
课程设置与内容
基础课程
涵盖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 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专题课程
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和教师发展需求开设的专题课程,包括学科前沿动态、教育政策解读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实践课程
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观摩、实践操作等方式,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教学技能,提 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湖北农学院教师1995-2000年发表学术论文统计分析

维普资讯
第 5期
李 腊 英 等 : 北 农 学 院 教 师 1 9 42 0 湖 9 5 0 0年 发 表 学 术 论 文 统 计 分 析
摘 要 : 湖 北农 学院教 师 1 9  ̄2 0 对 9 5 0 0年论 文发表 情 况进 行 了分析 , 出高质 量 、 指 高水 平
的 教 学 与 科 研 成 果 是 出 高 质 量 、 水 平 论 文 的 源 泉 和 基 础 , 出 了促 进 论 文 数 量 增 加 和 质 量 提 高 提
加 , 其是 1 9 尤 9 6年 和 1 9 9 8年 是 大 幅度 的增 加 , 究 其 原 因大 致有 以下 几 点 : 是 教 学 合 格 评 估 的有 一 力 推动 。1 9 9 6年 湖 北 农 学 院 作 为 国 家 教 育 部 确 定 的本 科 教学 合 格 评 估 的试 点 单 位 , 受 了 国家 接 教 育部 评 审专 家 组 全 面 系 统 的检 查 评 估 , 力 促 有
1 8 99
1 9 99 2 0 00
30 1
30 2 3 43
6年 中发 表 论 文 的 数 量 之 所 以 逐 年 明 显 增
计对 象 , 中在 报 纸 上 发 表 的 文章 是 指 在 理 论 版 其
上发 表 的 30 0字 以上 的论 文 。论 文集 和会 议 交 0
,
现 已成 为农 、 、 、 多学 科 协调 发 展 的多 科 工 经 文
性 院校 。近 年 来 全 院科 研 工 作 有 了很 大 发 展 , 科
研 成 果 的数 量 和 质 量 逐 年 上 升 , 促 进 教 学 质 量 在 的提 高 和学 校 上 水 平 、 档 次 方 面 起 了很 大 的 推 上 动 作 用 。学 术 论 文 是 科 研 成 果 的 主 要 内容 之 一 , 是 衡 量一 所 高 校科 研 学 术水 平 的重 要 指标 。笔者 对 湖 北 农 学 院 19 ~ 20 9 5 0 0年 教 师 的论 文 发 表 情 况 进行 了统 计 分 析 , 以期 对 全 院科 研 工 作 和整 体 工 作有 一 定 的 帮 助 。
外语教学工作自评报告

外语教学工作自评报告一、教研室基本概况:外语教研室承担全院各专业高职英语公共课教学任务、本科大学英语课程,高职英语的选修课程。
组织学生参加学院,省市和全国举办的各类口语,笔试等英语竟赛。
2008年被评为院优秀课、2009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课,2012年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
高职英语的教学团队由11名专职教师组成,学历层次较高,结构相对合理,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高级讲师1人,讲师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5%。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人,具有本科学历教师7人,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4%。
团队协作好,教学能力强,是一支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
在2007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中被评为学院“先进教学团队”。
拥有现代化语音室1座,座位数共96个。
教研室专门负责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软件的应用研究和硬件的维护,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现场指导。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和业务能力。
定时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使教师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并创造条件派送教师到国外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中青年教师发表相关教研论文和学术论文60余篇。
担任主编副主编公开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部分青年教师参加省级项目研究。
获得学院“教学新秀”称号2人次、获得学院“三育人”称号2人次、理论教学优胜12人次。
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工作状况1.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课程性质:高职英语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其作用是培养阅读和翻译业务英语资料的能力;培养简单会话和套写应用文的能力;培养职业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丰富英美文化知识,具备国际视野。
2.课程建设与改革2.1分级/分层教学课程组按照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立足于实用英语教学,结合我院学生英语现状,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从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对全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小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董广安,女,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青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报纸系统新闻奖评委、河南省报纸质量综合测评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四届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科技影视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任教以来,先后讲授文章写作学、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广告写作、媒介批评等课程。
主讲的新闻写作课被确定为郑州大学首批重点建设课程,并获得1996年郑州大学第一届优秀教学一等奖,是郑州大学精品课程,《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由于长期致力于新闻业务教学改革和创新,曾获首届全国普通高校教学优秀成果奖(省级)。
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科项目,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学研究项目,获得过多项科研奖励。
获河南省十佳师德标兵、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等称号。
独立出版专著5部:《实用新闻写作学》、《当代新闻采写方略》、《晚报舆论导向理论与实务》、《中外新闻佳作选评》、《现代新闻写作教程》,共计130余万字;主编8部著作;公开发表有价值学术论文60余篇。
在都市报、晚报研究领域和穆青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代表性成果:一、独著《实用新闻写作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当代新闻采写方略》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晚报舆论导向理论与实务》大象出版社 2002《中外新闻佳作选评》远方出版社 2000《现代新闻写作教程》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二、主编《中国人知识库》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通讯卷1、2》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消息卷》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评论卷》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新闻传播精品导读通讯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新闻写作学教程》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三、参编《中国晚报学》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四、近年部分学术论文1、《论当今报界“黑马”》当代传播 1999 22、《论都市报的出现及其成功的经验》新闻爱好者 1999 53、《发挥优势,迎接挑战》新闻战线1999 84、《晚报早产——自我迷失的歧途》新闻记者 1999 85、《都市报改革引发的思考》首届京沪新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同心出版社 2 0006、《第四媒体的崛起与传统媒体的挑战》郑州轻工学院学报 2000 17、《晚报专刊研究》焦作工业大学学报 2000 28、《河南报业经济调查与对策研究》河南新闻出版报 2000 8 259、《高扬服务大旗扎根读者心中》新闻爱好者 2001 510、《找准自己的生存空间》新闻出版报 2001 4 311、《站在WTO的门槛边:记者还缺什么?》新闻知识 2001 612、《记者比法官“管用”吗?》北京日报 2001 4 213、《网络传播:入世与传统媒体传播国际化》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论丛北广出版社200114、《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报纸社会公益活动研究》 21世纪新闻传播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15、《都市报——中国报业走向市场的加速器》郑州大学学报 2002 516、《报业集团资源的二次整合》新闻实践 2003 117、《论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新闻爱好者2003.518、《增强党报亲和力》新闻战线 2003 .719、《分众化认知上的几个误区》新闻爱好者2003.1220、《一部新闻和人生的好教材》新闻记者 2004.121、东西方媒体跨文化传播的两大障碍 2006、8新闻爱好者22、穆青的舆论引导观2006、2新闻战线23、新世纪党报改革的创新思维 2007、1新闻爱好者24、穆青新闻真实思想的当代启示2007、5现代视听25、马克思恩格斯新闻宣传思想的当代启示 2008、1新闻爱好者26、解读谈话节目的传播特点2008、6现代视听27、泛传播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09、03《中国记者》28、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09.04《新闻战线》29、共同见证共同期待 09.08 河南人民出版社(论文集)五、近几年部分社科项目1、《晚报舆论导向研究》主持国家社科 19972、《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研究》国家社科20053、《新世纪新闻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模式》第一参与国家教委 20014、《河南报业经营与产业化研究》主持河南社科 20005、《河南媒体集团化发展研究》主持河南社科 2001汪振军,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南师大文字学老师介绍

※教学成果
1.《语文的觉醒》《小学生语文学习》2002年第6期
2.《敦煌书法精品选(一)》西泠印社出版社2002年10月黄征、江吟编著
返回顶端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1.《敦煌大字典》国家社科基金2005年一般项目主持,进行中;
2.《敦煌文献合集》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重点项目,批准号:9619,
4.《<后汉书>拾零》《文教资料》1997年第5期
5.《“裘”的文化定位考察》《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3期
6.《<庄子>疑难词语考释》《南京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
7.《从现代大型辞书的编纂看运用古代训诂材料的误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8.《<大戴礼记>释诂》《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2005年第2期
12.《南师大文学院藏敦煌写本<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上>的鉴定与断
代》《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
※※主要著作与译作
1.《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2.《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返回顶端
※获奖情况
1.《敦煌变文校注》(黄征、张涌泉合著),1999年9月获国家社科基金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0年8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语言学家奖”一等奖;
9.《<文选>与胡克家<考异>校议(上、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2、4期
10.《<水经注>词语举隅》《语文研究》2002年第4期
11.《<札迻>诂正(二)》《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5期
导师简介-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胡继连,教授、院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资源与环境经济、产业组织与管理主要学术成就1.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及水权市场的建设与管理研究”(2006);2.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引进产业化机制发展我国农田水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0);3.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重目标下的农户投资行为研究”又名“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1990);4.主持完成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2006);5.主持完成国家948项目“科技组织制度与农业技术进步研究”(2005);6.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水权市场的建设与管理理论及其在农用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研究,2004.3。
代表性学术论著1.产业组织制度与中国农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2.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年出版3.水权市场与农用水资源配置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4.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5.黄河水资源的分配模式与协调机制,管理世界,2004.86.山东省农田水利产业化发展实践及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0.57.小型农田水利产业组织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3.38.农业节水的微观困境与出路:山东的实证,农业经济问题,2006.12主要社会兼职山东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山东省人民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农业经济分团副团长。
山东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山东省农村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泰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高级咨询专家。
史建民,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领域:土地与合作制度农业保险主要学术成就:先后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改革》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家庭承包制的缺陷及其克服》、《论土地承包法律关系及其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与角色表现》、《提高农业定单履约率的法学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等专业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行政管理专业指导老师简况

9.《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0.《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1《中美“G-2”与美国对华政策》,《内蒙古师大学报》2009年第3期。
12《战争中的权力与道义》,《内蒙古师大学报》2010年第1期。
课题:
主持过学校主干课程建设和双语教学建设,两者均为《世界经济与政治》,主干课是2002-2003年,双语教学是2004-2005年。
主持内蒙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一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批准号2010B007);参与内蒙社科规划项目、自治区政府重点项目各一项;参与教育厅项目一项。
3、参与《冷战时期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比较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
4、参与《当代内蒙古地区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06B001, 2006年12月立项
5、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写作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项目
6、参与《加强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y08029, 2008年10月立项
5.主持并完成《列宁过渡时期学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QN005011,2005年10月立项
6.主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与构建和谐内蒙古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QN07004,2007年12月立项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教育技术学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网络与远程教育
智能技术教育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
广播电视艺术学
数字动画设计
高有祥
教授。1954年生,籍贯陕西凤翔。就学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辑采访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电视编导硕士学位班、香港公开大学教育硕士班,硕士学位。在省级广播电视部门从事记者、主持人10年。1986年被评为一级播音员,1988年任讲师,1994年被评为副教授,2005年被评为教授。1989年任系党支部书记,1994年任陕西师范大学影视中心副主任,2000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2004年兼任广播电视系主任。现任陕西师大新闻研究所副所长,兼任陕西省广播电视政府奖专家评委,陕西省电视“金鹰奖”专家评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顾问,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西安广电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委组织部党员电视教育专家评委。讲授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学、纪录片等课程。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既有基础理论研究,但多瞄准当下广播电视传播中出现的新问题,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长期致力于有声语言研究,提出广播电视使用的有声语言是规范口语,“规范口语是具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口语化语言”的观点,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后,被多位学者引用。他的专著《电视新闻的理论与实践》,被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评为电视新闻研究代表性成果之一。他早期创作了多部电视作品,在各级电视台播放。他多次应邀为省、及各地电台、电视台作学术报告,会诊问题,策划节目。2004年,被陕西省文联、陕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陕西省十佳电视工作者,2007年被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为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
最美教师介绍词

最美教师介绍词为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今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濮阳日报社继续开展“濮阳最美教师”评选活动。
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通过县区和学校推荐、预评和专家初评等层层筛选,我市初选出15名“濮阳最美教师”候选人。
根据公众投票情况和专家评选意见,最终将遴选出10名“濮阳最美教师”,在全市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进行颁奖。
现将名单和事迹情况公布如下,请大家按照公布的方式,踊跃投票。
1、牛爱芝,女,38岁,范县张庄乡中学教师,1996年,牛爱芝濮阳师范毕业后,就一直工作在偏僻的农村中学。
作为教师,她积极进行课改,努力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孩子的一生发展铺路;作为班主任,关心班里的留守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温暖,被孩子称作“校园妈妈”;多次承担县语文教师培训示范课任务,效果显著,深受听课教师欢迎。
牛爱芝先后获得省最具智慧力班主任优秀教师、省十佳教改之星、省优质课教师、市优秀教师、市“张丽莉”式优秀教师、市“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县优秀教师、县十大最受欢迎教师、县十佳教学能手、县十佳师德标兵等称号。
2、阮君,女,45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教师,为了让孩子学好语文,爱上阅读。
她在班里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师生共读、毛虫阅读、亲子阅读、家庭读书会等等。
她还联手家长建立班级博客,打开孩子们的写作之门,所带班级7次获得河南省校讯通“书香班级”称号。
班里孩子过生日,她都会送上一首生日诗,让孩子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她还带领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去贫困学校过六一、去社区栽种认养小树苗……孩子们快乐成长的足迹,都被阮老师留在了每年一本的电子相册里。
阮君老师以浓浓的爱教育每个学生,以真切的情感染着每个孩子。
为学生付出所有,是她生命中永远的追求。
3、赵红彪,男,48岁,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北环路第一小学教师,为使每位孩子爱上学习,全面发展,他承担并主持了多项教研课题,自创的“三位一体”教学法在新区推广,效果显著;课堂精彩纷呈,连续多年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多才多艺,能够胜任小学里的每一门学科;爱生如子,常年资助多名留守儿童;他身患严重类风湿、身体多个关节严重变形,但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他说:疾病不是让人可怜的资本,是动力。
东北大学 ——信息学院成立十二年来的历史回顾和体会

回顾改革成长历程,促进学院和谐发展——信息学院成立十二年来的历史回顾和体会今年是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周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三十二个年头。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1995年,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正式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年,国家“211工程”建设开始正式启动;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形式,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将“科教兴国”确定为基本国策,奠定了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96年10月,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原来自动控制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合并的基础上成立。
至此,东北大学全面实现了学校、学院两级管理体制,朝着探索现代化大学管理运行机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学院成立以来的历史回顾十二年来,信息学院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形势下一路走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1996.10~1999年(磨合调整、酝酿改革阶段)1996年10月,信息学院成立,在经历了一段“合系”的动荡之后,人心开始思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几个学科和教师之间慢慢相互熟悉、彼此适应、逐渐磨合。
1997年12月,学院领导班子在基本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与学校领导班子沟通并达成了共识,学校领导同意我们学院作为学校的试点单位,推动基层组织改革工作。
随后,学院开始着手做改革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召开原基层组织负责人、各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师代表座谈会等形式,统一大家思想,提高对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在酝酿中耐心等待改革时机的成熟。
1999年3月,学院召开首届教代会,院长顾树生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将一个全新的信息科学学科带入二十一世纪”的工作报告,分析了学院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基层组织改革步伐的工作任务。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导师介绍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导师介绍:马述智马述智,戏剧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戏剧管理系主任兼教学实习演出中心主任。
►人物简介马述智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演出中心主任。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技术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硕士学位。
1989年至1998年担任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师,1998至2005年担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实习处副处长,2005年至2010年担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实习演出中心副主任,2010年至2013年担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实习演出中心主任。
1989年至2001年担任舞台美术系教师和教学实习处副处长期间,为舞台美术系本科生讲授“舞台技术”和“舞台管理”课程。
2002年至2016年为戏剧管理系本科生讲授“戏剧演出管理”课程。
2010年起为舞台美术系本科生讲授“舞台管理”课程。
2004年至今,指导戏剧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戏剧管理”。
自参加工作以来,共发表过《戏剧艺术与商业演出》《舞台演出的产业链》《策划商业性戏剧演出的基本思路》《对扩大戏剧演出受众群的思考》等13篇学术论文,出版过《舞台技术基础》和《舞台管理》(与李茜合著)2部教材,承担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来华演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话剧《三毛钱歌剧》、音乐剧《名扬四海》《为你疯狂》等226台演出的舞台技术和制作管理工作。
►工作履历曾参加过《费加罗的婚礼》、《楼梯的故事》、《名扬四海》、《为你疯狂》等近300台演出的舞台技术和制作管理工作。
出版过《舞台技术管理》和《舞台管理》2部教材,发表过《舞台演出的产业链》、《谈演出制作人》《对扩大戏剧演出受众群的思考》等17篇学术论文。
目前专注于戏剧演出管理的研究。
获奖情况获得过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等奖项。
教研室领导总结讲话稿

大家好!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展望未来的发展。
在此,我谨代表教研室全体领导,向长期以来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过去的一年,是我们教研室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努力推进教研室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我们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我们组织开展了各类教师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我们实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加强课程建设。
我们围绕学校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
我们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教学研究。
我们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学术影响力(1)举办学术讲座。
我们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拓宽教师视野,提升学术素养。
(2)开展学术研讨。
我们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影响力。
(3)鼓励教师发表学术论文。
我们积极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提升学校学术声誉。
二、展望未来,明确方向面对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努力推动教研室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2)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刘建东
17
基于超混沌序列的自适应数字图像隐藏算法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5(3)
是
刘建东
18
基于耦合映象格子映射的超混沌加密图像算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5(2)
是
刘建东
EI:05419406245
19
基于耦合帐篷映射的时空混沌Hash函数构造
通信学报
2007(6)
是
刘建东
EI:073110726535
2007
是
戴波
EI/ISTP收录源
25
改进的Burg最大熵法在管道检测中的应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07,20(6)
是
戴波
EI收录源
26
分裂基算法在管道腐蚀超声内
检测中的应用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7,24(4)
是
戴波
EI收录源
27
基于最大熵谱估计的管道腐蚀超声内检测系统
机床与液压
2007,35(7)
是
戴波
是
2
A Design Realiza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 ETwork Nodes Based on ZigBee Technolgy in Pe trochemical Industry Field
the Technical Committee to be publish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cs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ICT2006)
InternationalSymposiumon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07·ninbo,china
2007.5
是
刘建东
ISTP:BGL58
11
基于时空混沌的Hash函数构造
通信学报
2007
是
刘建东
12
基于整数帐篷映射的Hash函数构造与特性分析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8
多通道超声系统在管道内检测中的应用
控制工程
2007,14(4)
是
戴波
29
管道超声内检测发射电路设计
微纳电子技术
2007,44(8)
是
戴波
30
原油管道腐蚀内检测技术研究
管道技术与设备
2007,(3)
是
戴波
31
ResearchonTechniqueofIntelligentUltrasonicPipelinePigforSignalProcessing
23
基于在线谱估计的超声管道内检测系统研究
Proceedings ofThe 26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267-271
2007
是
戴波
ISTP收录源
24
ResearchonUltrasonic Inspection ofPipeline Corrosion
Proceedings of The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Automation(IEEE ICCA 2007),2572-2575
2005,13(2)
戴波
34
基于功率谱估计的管道超声测厚研究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5,13(1)
戴波
35
超声波智能清管器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4,12(1)
戴波
注:此表数据统计时间至2007年12月。
2004年以来中心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
序号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
发表时间
(卷/期)
是否
核心
第一
作者
是否三大检索
1
AClassification ofFlotationFrothBased onGeometry
International Multicomputer scientists 2007
2007
是
李洋
2008(1)
是
刘建东
EI源
13
一种自适应彩色数字图像盲隐藏方法
中国图形图象学报
2006(10)
是
刘建东
14
基于像素交换及时空混沌映射的信息隐藏方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3)
是
刘建东
15
基于熵的自适应数字图像隐藏算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7(5)
是
刘建东
16
基于优化替换技术的信息隐藏算法
计算机工程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Engineers’Convention 2004
Vol A :442-445,2004
是
戴波
ISTP收录
32
基于FIFO的高速A/D和DSP的接口设计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6,14(6)
戴波
33
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系统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6
李洋
3
TDI CCD相机系统响应非均匀性的校正
仪器仪表学报
2006
是
李洋
4
一种改进的RLE算法在图像编码中的应用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4.6
是
蓝波
5
基于SNMP动态扩展MIB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
2004.4
是
蓝波
6
一种改进的LZW算法在图像编码中的应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6.6
是
蓝波
7
快速求取电压有效值与频率的一种新方法
20
基于视觉特性及低位替换优化的信息隐藏方法
计算机工程
2007(8)
是
刘建东
EI源
21
Researchon Multi-probeUltrasonicAutomatedIn-line Inspection System of Pipeline Corrosion
Proceedings of The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IEEE ICMA2007)
2007
是
戴波
EI/ISTP收录源
22
An Ultrasonic In-line Inspection System on Crude Oil Pipelines
Proceedings ofThe 26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199-203
2007
是
戴波
ISTP收录源
北京石化学院学报
2007.12
是
蓝波
8
变型蔡氏电路中混沌控制的实验研究
物理实验
2005(3)
是
刘建东
9
基于双向耦合映像系统的时空混沌Hash函数设计
物理学报
2007(3)
是
刘建东
SCI:145FA EI:071610558760
10
One-Way Hash Func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Integer Coupled Tent 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