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家级“非遗”新增13个

合集下载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6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个名录记录下了中国各地传承人们创造的民间艺术、医药技术、民俗、运动、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项目。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美食类项目的增多。

第六批名录中,新增了甘肃提起面、福建萝岗火腿、山东大米锅巴、湖北莲花糕等美食项目。

这些美食项目都是特别受欢迎的当地美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美食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非遗项目的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

比如,第六批名录中新增了广东潮汕木雕、贵州赫章丝绸等非遗项目。

这些项目虽然在农村传承历史悠久,但却逐渐进入城市的艺术市场,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城市化趋势使得非遗项目的面向和受众得到扩展,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再次,一些以环保、生态保护为主要宗旨的非遗项目获得了肯定。

比如,第六批名录中,新增了贵州大方鼓舞、云南苗族吊脚楼祭祖舞、甘肃扶风“马步花”舞等非遗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以传承和保护当地生态和环境为主要宗旨,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支爱护环境、热爱生态和文化传承的力量,成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良好的基石。

综上所述,第六批国家非遗名录中的新增项目,不仅丰富了中国非遗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城市化和环保化的发展态势。

这种趋向需要我们广泛参与,政府给予足够的政策保障和支持,扶持环保、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非遗项目不断创新,让中国非遗越来越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成都非遗竹编

成都非遗竹编

成都非遗竹编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有特色的之一就是成都非遗竹编,它的精湛的工艺、独特的吸引力使他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成都非遗竹编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其原汁原味的风格和保健特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据悉,成都非遗竹编工艺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使用“竹枝”和“草枝”来编织,又称“山编”。

从编制工艺上看,成都非遗竹编以竹材为“丝”,这些竹扁条,不仅经过预先处理,而且还需要在每一条线上编织,经过数次复杂的织法,使得竹扁条慢慢拧成螺旋,形成竹编后的特殊纹路和宝石纹样。

成都非遗竹编不仅具有独特的织法,也拥有各种精美设计,覆盖百家乐牌、竹枝签、提花板、暖洋洋毯等,精致美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宝藏。

竹扁条可以编织成各种形状的物品,包括圆形的编织物,缠绕的编织物,垂钓形的编织物,以及精致的编织披肩。

竹编完美地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

竹编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而且也具有许多保健功效和功能,比如有效预防感冒、寒冷、小儿多动症,甚至具有防辐射、安神、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功能。

在今天,传统的成都非遗竹编技艺愈加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它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姓名:学号:一、川剧的简介川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总分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形式多样。

二、川剧流行区域分布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三、川剧的起源与发展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

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

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

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

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

成都,是戏剧之乡。

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

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

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

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

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

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成都非遗竹编

成都非遗竹编

成都非遗竹编据史料记载,竹子的发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竹子就有了广泛的应用,比如用竹子做桥梁、屋顶、做笔、器皿,也有用竹子做艺术品的情况。

在汉代的西晋,竹子成了艺术家们喜爱的材料,他们用竹子做出了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这种作品被称为“竹编”。

在此之后,竹子将成为艺术家们不可或缺的素材,特别是在中国,它发展出了众多流派,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成都竹编。

成都竹编始于元代,由元朝官员梁津发起,以其独特的技法而著称,被誉为“竹编之母”。

此后,成都竹编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特点,例如彩绘竹编、简练竹编、刻蚀竹编、芦竹编等,展现出了竹子的天然美丽,以及艺术家们的艺术技巧。

成都竹编的做工精湛,用料也极为严谨,从选用竹子的原料到制作繁复的竹子拼配,都要求非常高的技艺。

竹子首先要按照不同功能选择不同种类,比如专为编织选用竹节多,以及可以抵抗腐蚀的竹子等。

同时,编织竹编时,要按照特定的编织手法,以确保竹编的结构紧凑,才能形成特定的图案,同时也要考虑竹节的相邻排列,以便展现出竹编的美感。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成都竹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但在此期间,还是出现了一批拥有精湛技艺的艺术家,他们继承和弘扬了成都非遗竹编。

他们丹心苦练,以致技艺达到了极致,尤其以王丹普仁先生最为突出,他把竹编发扬光大,进行创新,使得竹编的技艺有了质的飞跃。

今天,成都竹编的艺术仍然非常受欢迎,并受到了广大收藏家的青睐。

成都竹编使用的竹子,不但有较好的保护环境的功能,而且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说,当今的成都竹编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蕴藏着深厚的思想观念和技巧,值得我们去探究和珍爱。

以上,便是成都非遗竹编的全部内容。

它不仅仅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更是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最完美象征。

在今天,我们还应该继续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让它走入更多的人们的心中,使我们国家的文化能够持续传承。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现予公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保护理念,制定规划,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国务院2014年11月11日(此件公开发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一、民间文学(共计30项)二、传统音乐(共计15项)三、传统舞蹈(共计20项)四、传统戏剧(共计4项)五、曲艺(共计13项)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2项)七、传统美术(共计13项)八、传统技艺(共计29项)九、传统医药(共计2项)十、民俗(共计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一、民间文学(共计7项)二、传统音乐(共计19项)三、传统舞蹈(共计16项)四、传统戏剧(共计15项)五、曲艺(共计4项)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6项)七、传统美术(共计23项)八、传统技艺(共计32项)九、传统医药(共计10项)十、民俗(共计21项)。

成都非遗发展现状

成都非遗发展现状

成都非遗发展现状说到成都,大家脑海里头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可能就是“安逸”。

但你知道吗,成都的非遗文化,那也是相当的“安逸”,还透着那么一股子“潮”劲儿,简直让人爱不释手。

咱们先从吃的说起,成都的非遗美食,那可是数不胜数,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

郫县豆瓣、中坝酱油,这些个老牌子,提起来就是满满的回忆。

还有那陈麻婆豆腐,嫩滑可口,辣而不燥,吃一口就能让你感受到成都人的热情与直爽。

更别说那些个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糖画、军屯锅盔、青城老泡菜,每一样都是非遗的瑰宝,每一样都能让你吃得停不下来。

说完吃的,咱们再来聊聊看的。

成都的非遗文化,那可真是个个都能拿得出手。

蜀锦、蜀绣,这两样可是成都的“并蒂双莲”,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大运会上那五彩斑斓的奖牌绶带,就是蜀锦的杰作,让全世界的运动员都为之惊叹。

还有那些蜀绣作品,无论是精美的扇子,还是华丽的服饰,每一针每一线都透露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除了这些,成都的非遗文化还体现在日常的方方面面。

青羊区的非遗生活季,简直就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

糖画、剪纸、竹编、棕编,这些非遗项目在这里汇聚一堂,让市民们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张张糖画栩栩如生,一幅幅剪纸精妙绝伦,一根根竹条在匠人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当然啦,成都的非遗文化之所以能够如此蓬勃发展,离不开那些非遗传承人的辛勤付出。

他们有的坚守传统,有的勇于创新,将非遗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

比如那位传统制香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李彦妍,她自创并申请了专利的制香工具,解决了线香造型单调的问题,让传统制香技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还有新津纸艺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江学春,她将传统的纸贴画从平面变成立体,演化出多种形式,让这项非遗技艺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在成都的社区、广场,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总能看到许多人聚在一起练习青城太极。

这项非遗项目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运动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外国友人都加入了进来。

成都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成都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成都鸣堂习俗
成都田园印象餐饮有限公司
成都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12项)
பைடு நூலகம்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民间文学(1项)
105
I-6
柳街薅秧歌
都江堰市
曲艺(1项)
106
Ⅴ-11
四川评书
成华区
传统美术(1项)
107
Ⅶ-3
剪纸
青羊区
传统技艺(6项)
108
Ⅷ-43
传统金铜制作技艺
都江堰市
109
Ⅷ-44
军屯锅魁制作技艺
彭州市
110
Ⅷ-45
蒲江米花糖制作技艺
成都派立食品有限公司
111
Ⅷ-46
蒲砚制作技艺
蒲江县鸿宇传媒装饰部
112
Ⅷ-47
邛茶制作技艺
四川省文君茶业有限公司
113
Ⅷ-48
阴沉木雕刻技艺
成都金沙乌木艺术馆
传统医药(1项)
114
Ⅸ-6
阴氏中医正骨法
成都阴氏骨科医院
民俗(2项)
115
Ⅹ-14
九斗碗习俗
温江区
116
Ⅹ-15

成都龙泉驿区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都龙泉驿区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都龙泉驿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西南边缘,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地方。

作为成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泉驿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更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龙泉驿区的历史龙泉驿区自古就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门户之一,曾是古代商旅和军队的重要通道。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龙泉驿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更代表着龙泉驿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2. 龙泉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庆、民俗习俗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龙泉驿区的戏曲艺术。

龙泉驿区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戏曲,如川剧、藏剧等,这些戏曲艺术流传于民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3. 龙泉驿区的传统节庆龙泉驿区有许多传统节庆活动,如春节、清明节、龙抬头等。

这些节庆活动是龙泉驿区人民世代相传的民间传统,不仅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4. 龙泉驿区的民俗习俗龙泉驿区的民俗习俗也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泉驿区的婚俗、丧葬习俗、节日习俗等都反映了当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展现了其独特的民俗风情。

5.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财富,保护和传承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龙泉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

龙泉驿区还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形成了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

总结龙泉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龙泉驿区将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四川13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

四川13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

四川13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
佚名
【期刊名称】《《西南航空》》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国务院近期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164项)。

四川13个项目榜上有名,至此四川省国家级非遗项目达118个。

【总页数】1页(P24-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6
【相关文献】
1.文化部:11项传统医药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推荐项目 [J],
2.第三批国家非遗名录项目颁牌,4项传统医药项目入选 [J],
3.湖南苗医药等20个项目入选第三批非遗名录 [J], 汤红辉;谢娟
4.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福建省新增1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J],
5.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包含11项传统医药四个新入选项目均为民族医药 [J], 张聪;冯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四川省共有辖区21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内江市自贡市广安市遂宁市巴中市德阳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眉山市攀枝花市雅安市资阳市泸州市成都市达州市广元市绵阳市南充市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以无形文化为主,以人为本的活化的遗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

1、阿坝州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一)、口头传说和表述(民间文学)1、史诗史诗是羌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在羌族口碑古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迟基格布》。

2、歌谣歌谣是羌族人民生活、生产、习俗、文化、历史、道德和思想感情的反映,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是羌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族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可分为历史传说歌:《戈基格布》、《木姐珠与燃比娃(斗安珠)》、《赤基格布》。

3、民间故事羌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以及其他故事。

羌族民间故事片主要以叙述体的口述文本不用唱颂形式。

神话故事流传较广且比较有名的主要有《开天辟地》、《造人种》、《两兄妹》、《太阳和月亮》、《取火种》、《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等。

2023年五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23年五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23年五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的非物质精神财富和民族文化特征的载体,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知识与实践技艺等。

五华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拥有许多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2023年,五华区认真开展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与评审工作,遴选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价值的项目并列入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部分项目:一、传统技艺类1. 高顶糖艺术制作技艺:高顶糖是五华区的传统美食,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

熟练的糖艺术师傅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手艺,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能够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得高顶糖更具观赏性和风味性。

2. 木版年画制作技艺:年画是我国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的一种,五华区的木版年画制作技艺在当地久负盛名。

年画制作技艺不仅需要细心、耐心,更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

3. 客家围龙鼓表演艺术:围龙鼓是客家地区的传统表演艺术,而在五华区,该表演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表演艺术者需要通过手脚配合、动静相宜,配合鼓点有力,以展现围龙鼓表演的威武和雄壮。

二、民俗文化类1. 春季祭祖习俗:春季祭祖是五华区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回家祭拜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祖习俗不仅是一种信仰表达,更是代表着对家庭与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2. 凉茶文化传统:凉茶是五华区的特色饮品,而凉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

人们在夏日里通过品尝凉茶来解暑,感受家乡的风情。

3. 龙船竞渡传统节日:龙船竞渡是五华区的传统节日,每到端午节,人们会举行龙船竞渡比赛,不仅是一种体育竞技,更是一种文化活动。

传统的龙船制作和比赛技艺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

三、音乐舞蹈类1. 紫竹林二胡演奏技艺:紫竹林二胡是五华区的特色民乐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法。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成都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成都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成都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12.09
•【字号】成府函〔2016〕193号
•【施行日期】2016.12.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成都市第五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成府函〔2016〕193号
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现将20个入选成都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公布,其中8个项目为简阳市原入选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特此通知。

附件:成都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9日。

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市位于中国四川省,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城,成都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锦绣川剧锦绣川剧是成都市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剧目内容而闻名于世。

锦绣川剧在成都市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蜀绣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是成都市的传统手工艺品。

蜀绣以其精湛的刺绣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以丝线为材料,通过刺绣的方式将各种图案绣制在绸缎上。

蜀绣在成都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三、川剧变脸川剧变脸是成都市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瑰宝。

川剧变脸以其神秘的变脸技艺和精彩的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

演员通过快速换取面具的方式,将不同的情绪和角色展现给观众。

川剧变脸在成都市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

四、成都府邸文化成都府邸文化是成都市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府邸是古代成都的行政中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场所。

成都府邸文化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成都府邸文化在成都市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五、川菜川菜是成都市的传统美食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川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菜品而闻名于世。

川菜以辣味为主,注重调味和烹饪技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川菜在成都市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成都杂技成都杂技是成都市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杂技的重要流派之一。

成都杂技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彩的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

成都杂技包括各种技巧和表演形式,如飞人、顶碗、倒立等。

成都杂技在成都市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四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背景介绍1.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意义我国自古就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对其进行认定和保护,编制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名录的发布,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2 四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性四川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遗凝聚了四川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四川文化的瑰宝。

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名录,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其的保护和传承,更有助于提升四川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四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内容2.1 川剧川剧是我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中的脸谱、唱腔、表演等元素都体现了四川文化的特色,被誉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

2.2 四川绣四川绣是我国传统手工艺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四川绣精美细腻、色彩丰富,广泛应用于服饰、家居用品等领域,是四川非常重要的民间艺术品。

2.3 四川茶艺四川茶艺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四川人民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创造力。

四川茶艺讲究“四清”、“四双”、“四化”,被誉为“我国茶艺的瑰宝”。

2.4 四川民间音乐四川民间音乐是丰富多彩的,有川北、川中、川南等不同地域的特色,代表作品有《大鹏展翅》、《庐山谣》等,融汇了川江流域的民歌和华夏文化的优秀元素。

2.5 四川民间舞蹈四川民间舞蹈吸收了多种民族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代表作品有《贝多芬》、《樱花舞》等,被誉为“我国舞蹈的瑰宝”。

2.6 四川民间戏剧四川民间戏剧是四川独有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表现了四川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代表作品有《大保当》、《金莲》等,被誉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

三、保护与传承3.1 政府的保护措施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强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蜀绣、川剧、四川竹琴、川江号子、绵竹木版年画等。

1、蜀绣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

2019年11月,蜀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川剧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因采用竹制的竹筒和简板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民间又称为“打道筒”、“唱道筒”、“打尺乓乓”,流行于四川省汉族地区。

2008年6月7日,四川竹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是起源于四川、重庆一带的传统音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

2006年5月20日,川江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木版年画,四川省德阳市民间传统美术,与剑南春酒、赵坡茶并称绵竹三绝。

绵竹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

2006年5月20日,绵竹木版年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市双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市双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市双流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东部,是著名的天府之国,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在双流区,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双流区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流区政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以便后人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政治和文化价值,并以口头、行为、表演、艺术、节庆、实物等形式进行传承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传统医药、手工艺技艺等多个领域。

二、双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流区作为成都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川剧变脸、蜀绣、剪纸、百家宴、双流火龙、唢呐等等。

其中,川剧变脸是双流区的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绣也是双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生动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四、双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意义成立双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激发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推动双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双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与管理,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和机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

通过名录的建立和宣传,也能够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营造尊重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四川省共有辖区21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内江市自贡市广安市遂宁市巴中市德阳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眉山市攀枝花市雅安市资阳市泸州市成都市达州市广元市绵阳市南充市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以无形文化为主,以人为本的活化的遗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

1、阿坝州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一)、口头传说和表述(民间文学)1、史诗史诗是羌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在羌族口碑古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迟基格布》。

2、歌谣歌谣是羌族人民生活、生产、习俗、文化、历史、道德和思想感情的反映,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是羌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族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可分为历史传说歌:《戈基格布》、《木姐珠与燃比娃(斗安珠)》、《赤基格布》。

3、民间故事羌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以及其他故事。

羌族民间故事片主要以叙述体的口述文本不用唱颂形式。

神话故事流传较广且比较有名的主要有《开天辟地》、《造人种》、《两兄妹》、《太阳和月亮》、《取火种》、《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等。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四川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拥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代表着四川人民的智慧和历史,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川剧:川剧是中国四大戏曲之一,起源于四川,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和化妆而著名。

川剧的表演形式多样,有高腔、胡腔、弹腔、昆腔等,而其表演风格则以豪放、激情、热情为特色。

2. 蜀绣:蜀绣是中国著名的刺绣之一,以四川成都为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蜀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刺绣手法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3. 四川竹琴:四川竹琴是一种以竹子为乐器的民间音乐,流传于四川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

竹琴音色清脆悦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4. 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是一种流传于四川川江流域的民间音乐,是川江船工在工作时唱的一种号子。

川江号子具有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绵竹木版年画:绵竹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起源于四川绵竹。

绵竹木版年画以其鲜艳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和寓意深刻的图案而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四川人民的智慧和历史,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 -回复

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 -回复

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回复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创新,已经成为了四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问题,详细介绍其特点、传承方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被誉为“天府之国”。

在这片热土上,孕育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中许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包括戏曲、音乐、舞蹈、手工艺等。

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这些项目。

1. 川剧四川川剧是中国著名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唱腔、舞台表演和服装造型而闻名于世。

川剧的音乐以梆子曲为主,曲调高亢激昂,表达了四川人民豪迈的性格特点。

演员们的表演技巧独特,包括腔调的转换、颤音和吐字等,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听享受。

2. 蜀锦四川蜀锦是中国传统的织造工艺,以丝线为材料,织成各种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

蜀锦的特点是花纹细腻、色彩瑰丽、手感柔软。

它被誉为“东方织锦之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蜀锦的技术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传承方式主要是师父传徒弟,学徒需花费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掌握精湛的织造技术。

3. 川菜四川川菜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其麻辣、味道浓郁而闻名。

川菜以其独特的调味品和烹饪技巧而受到广泛关注,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川菜的传统烹饪技法有很多,如炒、煮、炸、烧等,每种食材经过巧妙的处理和烹饪,可以呈现出丰富的味道和口感。

4. 四川麻将四川麻将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摆牌类游戏之一,已经成为了中国广大人民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川麻将的特点是计分规则复杂、牌型多样、技巧高超。

它是一种需要思考、策略和决策能力的游戏,非常受到人们的喜爱。

四川麻将在传承过程中多以师徒弟子相传的方式,通过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掌握这门技艺。

这些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不仅代表了四川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民的情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以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

2007年1月,文化部部署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央直属单位共申报了2540个项目。

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评选过程中,始终坚持项目的典型性、代表性和重大影响,体现国家级水平,对反映中华民族杰出智慧和独特创造力具有重大价值,在海内外华人中具有重大影响,以及少数民族项目予以重点关注。

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公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等程序,确定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项目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元宵节、木活字印刷技术、武术、象棋、围棋、蚕丝织造技艺、传统中医药文化、珠算、藏族服饰、维吾尔族赛乃姆等。

据介绍,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成都有竹麻号子、道教音乐、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金钱板、糖画、银花丝制作技艺、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10个项目榜上有名;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中,成都有黄龙溪火龙灯舞、瓷胎竹编、中药炮制技艺3个项目上榜。

成都进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为4个,目前成都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共17个。

据了解,由于此次成都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多为展演类,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加大这些项目的展示演出频率,培养传承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