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甲基吡嗪的用途和性质

合集下载

心脑血管疾病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药物

化学名:(E)-4-(1-咪唑甲基)肉桂酸
21
奥扎格雷的合成
22
临床应用

适应症 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和脑梗塞所伴随的运动障碍,及改善 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的脑血管痉挛收缩和并发脑缺血症状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和过敏反应,如恶心、呕吐、荨麻疹、皮疹等, 但程度都较轻,经适当处理后得到缓解。 禁忌症: 1 出血性脑梗塞,或大面积脑梗塞深昏迷者。 2 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如严重心律不齐、心肌梗塞者。 3 有血液病或有出血倾向者。 4 严重高血压,收缩压超过26.6kpa以上(即200毫米汞柱以上)。
18
奥扎格雷理化性质

特征及特性: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含奥扎 格雷(C13H12N2O2)不少于98.5%;在甲醇中微 溶,在水中极微溶解,在氯仿中几乎不溶,在氢氧 化钠试液中溶解;熔点:221℃~226℃;pH 4.5~ 5.5;;干燥失重: ≤0.5%;炽灼残渣≤0.1%; 重金 属≤10ppm;四氯化碳<0.0004%;三氯甲烷< 0.006
5
2、抗凝血药物

低分子肝素是常用的抗凝血药物。传统上抗凝血类 药物常用的是香豆素类,如华法林,其药理机制是 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激活而阻断血栓的形成,临床 上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房颤等,是唯一被批准用于 长期抗血栓治疗的药物,但其起效慢,与多种药物 和食物有相互作用且使用不当的话较容易引起出血, 因此其地位渐渐被肝素类药物,尤其是低分子肝素 所取代。
19
奥扎格雷药理性质
。药理研究表明,奥扎格雷的作用部位是血
小板与血管内皮细胞,它能强力抑制TXA2 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 提高前列环素PGI2 的浓度,扩张血管,增加 血流量,有效抑制脑血栓的形成,使已形成 的血栓靠血液平衡关系的打破而被自行溶解, 达到治疗脑梗塞之功效

4-甲基吡啶

4-甲基吡啶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4—甲基吡啶化学品英文名称:4-Picoline英文名称2:4-Methylpryridine; p-Picoline; p-Methylpyridine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108-89-4分子式:C6H7N 分子量:93.1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4-—甲基吡啶含量(重量)100%CAS No. 108-89-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3侵入途径:皮肤接触,眼睛接触,摄入,吸入,严重伤害有可能导致死亡。

健康危害:可导致肝、肾损害。

长期接触可导致器官靶位损害,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有毒物质,经毒性积累会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的综合退化。

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刺激(红斑、皮疹、出疹),严重的导致苍白病(黄萎病),眼睛红肿,角膜损害吸入导致呼吸急促、呼吸粘膜损伤、肺气肿,头晕、头痛、头昏眼花中心神经系统疾病。

吸入还可导致脸红、皮疹恶心、呕吐、情绪激动、心跳呼吸加速。

食入可以引起消化系统刺激,出现腹泻、呕吐、消瘦。

大量食入可致神经系统疾病(沮丧、共济失调、虚弱)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爆炸危险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或冷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立即就医。

严重者用肥皂水清洗,将抗菌软膏涂于皮肤表面,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冷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催吐剂,误食大量吞入,揭开紧束的衣物(如衣领、领带、鞋带、腰带)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有毒液体,易燃液体,遇明火或加热发生着火。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防止容器受热压膨胀变形,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中国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微生物产生途径的发现与证实

中国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微生物产生途径的发现与证实

中国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微生物产生途径的发现与证实徐岩,吴群,范文来,朱兵峰(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江苏无锡214122)摘要:四甲基吡嗪不仅是中国白酒风味相关的重要化合物,同时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赋予中国白酒有益健康的功能。

江南大学对中国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来源及产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验证了中国白酒中四甲基吡嗪产生的主要途径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反应,并非美拉德反应。

对江南大学在“中国白酒169计划”中关于四甲基吡嗪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包括产生四甲基吡嗪的微生物、产生途径及代谢调控等。

关键词:微生物;四甲基吡嗪;枯草芽孢杆菌;乙偶姻;生物代谢调控;白酒风味物质中图分类号:Q93-3;TS2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286(2011)07-0037-04The Discovery&Verific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athwayof Tetramethylpyrazine(TTMP)in Chiese LiquorXU Yan,WU Qun,FAN Wenlai and ZHU Bingfeng(Liquor-making Science&Enzyme Technology Center of Jiangnan University,Wuxi,Jiangsu214122,China)Abstract:TTMP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liquor flavor-related compound but also in possession of special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benefical to people's health.We have studied the source and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TTMP in liquor in depth in Jiangnan University.The research proved that TTMP in liquor mainly comes from microbial metabolism but not from Maillard reaction.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accomplishments of TTMP in“China Liquor169Planning”in Jiangnan University were summed up including the microbes producing TTMP,the prodcution path-way of TTMP,and the control of TTMP production etc.(Tran.by YUE Yang)Key words:microbe;TTMP;Bacillus subtilis;acetoin;biological metabolism control;liquor flavour compounds四甲基吡嗪,又称川芎嗪,具有烘烤香气、甜香[1],是中国白酒中的重要香气化合物[2]。

白酒中有益微量成分来源及功能作用

白酒中有益微量成分来源及功能作用
淀粉质原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由淀粉转化成糖、糖转化成乙醇的化学反应式:
(C6H10O5)n+nH2O→nC6H12O6
C6H12O6→2CH3CH2OH+2CO2
乙醇的发酵机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十二个步骤完成,详见附图3白酒各种微量成分形成的基本途径(机理)。
异戊醇(3-甲基丁醇)
浓香495.5023mg/L
有机酸
乙酸
浓香mg/L
酱香556.1752mg/L
芝麻香730.8094mg/L
乙酸(醋酸),具有杀菌、抗病毒之功效。《本草纲目》中有“清肿痛、散水气、理诸药”的记载。这种挥发性的有机酸,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降血脂、降低胆固醇,扩张血管、延缓血管硬化等功能。此外,乙酸还能使毛细管扩张,加快皮肤血液循环,有益于清除沉积物,使皮肤光润。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
芝麻香263.8893mg/L
亚油酸、亚麻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它是能维持人体正常所需的脂肪酸,在体内是不能合成的,它和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同等价值,它们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必需前体,极微量的前列腺素可产生明显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亚油酸进入人体后,转化为γ,α-亚麻酸,而γ-亚麻酸对嗜酒者可促进被酒精损伤的肝功能的恢复。
在固态法发酵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酸类,他们是伴随乙醇而产生的,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即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生成)其次乙酸和乙醛也可以氧化醋酸,在微生物和媒介的帮助下,低级的酸也可以逐步合称为较高级的酸,蛋白、脂肪也能分解为氨基酸和脂肪酸。
1、由醋酸菌将葡萄糖变成醋酸。
2、由乳酸菌将葡萄糖变成乳酸。
微量金属元素通过酿造用原料、水、蒸馏器具、不锈钢、陶坛、酒瓶等溶入酒中,因而白酒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金属元素。

川芎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川芎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川芎嗪的药理作用与检测进展川芎嗪(Tetram ethylpyrazine,TMP),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是从中药川芎的根中的提取的生物碱,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

川芎辛香行散,温通血脉,上行头颠,下走血海,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

临床上川芎嗪被广泛地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肢体血管性疾病,部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疾病。

川芎嗪具有多种生物和药理活性,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重视,进而引发了大量科学研究,现就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其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川芎嗪的药理作用:1 川芎嗪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1.1 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川芎嗪不仅阻滞细胞外钙经钙通道进入细胞,而且也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储存钙释放,防止钙超载所致水解酶的激活及超氧阴离子的生成,稳定心肌细胞,从而稳定心肌电生理特征。

川芎嗪能提高机体内源性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抑制丙二醛(MDA)的生成,从而抑制白细胞呼吸爆发全过程和抑制高钙催化黄嘌呤的转化过程,提高了心肌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心肌细胞膜的损伤,维持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及通透性[1]。

1.2 对缺血-再灌注大脑损伤的作用川芎嗪对脑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及脑梗死损伤都具有保护作用阮琴[2]观察川芎嗪和川芎挥发油对小鼠全脑缺血30min 及再灌注60min后SOD活性、LDH活性、MDA含量的影响,发现服用川芎嗪,能显著提高脑组织LDH活性;灌服川芎嗪和川芎挥发油,可显著降低MDA含量以及可显著提高SOD活性,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防治脑缺血性损伤。

Cheng 等[3]发现川芎嗪的神经保护作用为改善缺血-再灌注大脑损伤并降低其风险提供良好的途径,这可能由于其激活HIF-1α和TNF-α,并抑制细胞凋零,从而减小缺血-再灌注大脑损伤梗塞区。

1.3 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川芎嗪对血小板体内外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全血高切比黏度、低切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明显下降,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对血液流变性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川芎嗪(4)ppt课件

川芎嗪(4)ppt课件

川芎嗪(4)
所属类型:吡嗪类生物碱
别名:川芎嗪1号碱 市场类型 : 盐酸川芎嗪(C8H12N2.HCl.2H20)
磷酸川芎嗪(C8H12N2.H3PO4.H20) 剂型:注射液 胶囊
市场出售类型
川芎嗪
※化学名:四甲基吡嗪 ※化学结构: ※分子式:C8H12N2 ※分子量:136.20
理化性质
构效关系
侧链取代物2 - 羟甲 基- 3 ,5 ,6 - 三甲 基吡嗪、3 ,5 ,6 三甲基吡嗪甲酸均具 有与川芎嗪类似的抗 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 聚集的作用,但其抗 氧自由基作用增强 川芎嗪母核结构修饰后的川芎嗪1 - N 氧化物和1 ,4 - N ,N’- 二氧化 物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明显降低,说明 川芎嗪活性与N电子云密度有关 1 6 5 4 氘代川芎嗪 (6D - TMP、12D - TMP) 的生物活性较川芎嗪有明显的提 高。 2 3
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 毒理研究显示 :小鼠尾静脉注射LD50为200mg/kg ※ 川芎嗪的毒副作用时间与下列因素有关: A 由于其半衰期短,需要多次给药; B 血液中出现药物浓度起伏的峰谷现象, 增加了 川芎嗪的毒副作用。
※ 口服偶有胃部不适、口干、嗜睡,停药可缓解。
临床应用
川芎嗪具活血化瘀而兼有理气功用,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肢体血管性疾 病、部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 及眼耳鼻咽喉科等有关系统疾病, 取得了 相当的效果
※无色针状结晶, 熔点80-82°(显微测定), 沸点190° ※具有特殊异臭,有吸湿性,易升华 ※易溶于热水、石油醚, 溶于氯仿、稀盐酸, 微溶于乙醚, 不溶于冷水
结构特点
川芎嗪母核( 吡嗪环) 为其药效基团; 所联接的 四个取代基主要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及排泄等, 即为药代动力学基团。因此, 在 保留吡嗪环不变的基础上, 对侧链进行结构的修 饰改造, 就可能延长作用时间, 得到高效、低毒 的心脑血管药物。

川芎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治体会

川芎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治体会

川芎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治体会发表时间:2015-11-19T16:53:24.3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作者:汪伟[导读]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内科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组织中局部血流灌注中止或减少而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汪伟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内科湖北武汉 430300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血塞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 2015年4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川芎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和对照组(血塞通治疗)各54例,半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2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川芎嗪联合血塞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川芎嗪联合血塞通;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治体会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gustrazine Combined with Xuesaitong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Methods: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January 2014 - 2015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in 108 cases,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Ligustrazine and Xuesaitong treatment)and control group(Xuesaitong treatment),54 cases in each,half a month after the observ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18 cases were cured,26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effective in 6 cases,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2.6%,control group,6 cases were cured,19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effective in 17 cases,the total efficiency of 77.8%,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Xuesaitong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of Ligustrazine Combined with blood is obviou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Ligustrazine Combined with Xuesaitong;ischemic stroke;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组织中局部血流灌注中止或减少而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全程代谢机理研究

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全程代谢机理研究

三、苯并唑类2甲胺的串联反应
苯并唑类2甲胺是一种具有多个反应位点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发生一系列的 串联反应。本次演示主要探讨了其与3d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导向合成法相结合,通 过一系列的反应,合成四取代吡咯、吡嗪类化合物的过程。
首先,苯并唑类2甲胺与一氧化碳和醇类化合物在过渡金属离子(如Ni、Pd 等)的催化下,进行烃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酮类化合物。接着,酮类化合物在 另一类过渡金属离子(如Rh、Ru等)的催化下,与胺类化合物进行环化反应,生 成四取代吡咯、吡嗪类化合物。每个步骤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都需要精细调整, 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目标产物的生成。
四甲基吡嗪代谢障碍可能导致健康危害,如肝损伤、神经毒性等。本次演示 为深入了解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代谢机理提供重要依据,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科 学支撑。
引言:白酒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饮料,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受到广大消费者 的喜爱。然而,白酒在酿造和贮存过程中,其中的化学物质四甲基吡嗪的代谢机 理和健康影响一直备受。因此,本次演示旨在深入探讨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全程 代谢机理,以期为控制白酒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提供理论支持。
吡虫啉和噻虫嗪抗性的发展
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抗性发展与昆虫的代谢能力密切相关。一些研究表明,具 有较强代谢能力的昆虫种类可能更容易抵抗这两种杀虫剂。此外,长期暴露于低 浓度的吡虫啉和噻虫嗪也可能诱导昆虫产生抗性。
然而,有关吡虫啉和噻虫嗪抗性的具体机制仍有许多争议。一些研究者认为, 抗性的产生可能与昆虫体内特定基因的变异有关。这些变异可能导致昆虫的代谢 系统发生变化,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将这两种杀虫剂转化为非毒性形式。另外,也 有研究表明,抗性的产生可能与昆虫的行为有关,如避免接触杀虫剂或增加杀虫 剂排泄速度等。
吡虫啉和噻虫嗪的代谢过程

中国白酒中健康功能性成分四甲基吡嗪的研究

中国白酒中健康功能性成分四甲基吡嗪的研究

中国白酒中健康功能性成分四甲基吡嗪的研究吴建峰(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00;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江苏涟水223411)摘要:中国白酒中的四甲基吡嗪(川芎嗪)由美拉德反应生成,在制曲和堆积发酵过程中产生,经蒸馏带入酒中,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集聚等作用,赋予中国白酒以健康功能。

关键词:白酒风味;四甲基吡嗪;美拉德反应;健康功能中图分类号:TS262.3;TS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286(2007)01-0117-04StudyonFunctionalCompositioninChineseLiquor--TetramethylpyrazineWUJian-feng(BioengineeringCollegeofJiangnanUniversity,Wuxi,Jiangsu214000,China)Abstract:Tetramethylpyrazineisfirstlyproducedbymaillardreactionduringstarter-makingandstackingfermentationandthenbroughtinliquorthroughdistillation.Becausetetramethylpyrazinehasthefunctionsofangiectasis,improvingmicro-circulation,andinhibitingbloodplateletconstrictionetc.,itsexistenceinChineseliquorgivestheliquorhealthcarefunc-tions.(Tran.byYUEYang)Keywords:liquorflavor;tetramethylpyrazine;maillardreaction;liquorhealth近年来茅台、泸州老窖、剑南春等白酒企业对白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茅台还对部分饮用人群进行了调查,发现茅台酒有治疗肺癌、浅表性胃炎等疾病的作用。

GC-MS-SIM联用法测定白酒中8种吡嗪类化合物

GC-MS-SIM联用法测定白酒中8种吡嗪类化合物

GC-MS-SIM联用法测定白酒中8种吡嗪类化合物赵应梅;黄家岭;孙棣【摘要】建立了GC-MS-SIM技术快速测定白酒中8种吡嗪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为碱化、萃取、脱水、浓缩、进样,该前处理方法缩短了样品前处理时间,8种吡嗪的回收率都在85%以上,减少了目标物在前处理过程中的损失。

该方法能检测到较低浓度的吡嗪化合物,同时前处理简单,适用于检验机构及工厂等的批量检测。

%GC-MS-SIM had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ight kinds of pyrazine in Baijiu(liquor). The pretreatment process of Bai-jiu(liquor) samples included alkalization, extraction, dehydration, concentration, and injection. Such pre-treatment could shorten sample pre-treatment time. And the recoveries of eight kinds of pyrazine were above 85%, which reduced the loss of target products during the pretreat-ment process. Such method could detect pyrazine compounds of low concentration in liquor and its pretreatment was simple. Accordingly, it was suitable for batch detection in labs and in distilleries.【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3页(P121-123)【关键词】白酒;吡嗪;GC-MS-SIM【作者】赵应梅;黄家岭;孙棣【作者单位】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贵州贵阳5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TS261.4;TS261.7吡嗪类化合物是1,4-二氮杂苯母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是白酒中一类重要的风味物质,具有炒坚果、青椒、烘烤和肉香等怡人香味,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天然食品和发酵食品中,中国白酒中属酱香型白酒的吡嗪含量最高[1-2]。

部分脂溶性药物性质

部分脂溶性药物性质

名称:维生素K1;vitamin K1; phylloquinone性状:黄橙色透明粘稠液体。

无臭。

溶解情况:不溶于水。

微溶于油和有机溶剂。

用途:辅酶Q10;coenzyme Q10;ubidecarenone;Ubiquinone 10酶q10的衍生物等。

黄色或淡橙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熔点47-52℃。

溶于氯仿、易分解,使颜色变深(微红色物质)。

名称:川芎嗪;四甲基吡嗪;chuanxiongzine;tetramethyl pyrazine;ligustrazine又称四甲基吡嗪。

无色针状结晶,有异臭。

有吸湿性。

易升华。

熔点80~82℃(显微测定)。

沸点190℃。

易溶于热水、石油醚,溶于氯仿、稀盐酸,微溶于乙醚,不溶于冷水。

存在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的根茎中。

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臭,味苦。

盐酸盐熔点91℃。

其磷酸盐不易升华,较稳定且给药方便、见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

具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动脉压力、增进微循环、溶栓的作用。

名称:阿奇霉素;阿红霉素;氮红霉素;舒美特;希舒美;azithromycin;zithromax;sumamed又名阿红霉素,氮红霉素,舒美特,希舒美。

同红霉素苷基环的9α位上甲基氮杂将内酯环扩展为十五元环的大环内酯抗生素。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熔点155℃。

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除保留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明显改善,尤对流感嗜血杆菌作用比红霉素强4~6倍。

临床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及性传播性疾病。

名称:胺碘酮;乙胺碘呋酮;安律酮;胺碘达隆;amidarone又名乙胺碘呋酮,安律酮,胺碘达隆。

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无味,熔点153~156℃;易溶于氯仿,溶于乙醇,微溶于丙酮,几乎不溶于水。

本品经邻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制得。

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心绞痛等。

四甲基吡嗪制备_概述及解释说明

四甲基吡嗪制备_概述及解释说明

四甲基吡嗪制备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四甲基吡嗪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对四甲基吡嗪的制备方法进行系统概述和解释说明,不仅有助于了解该化合物的合成途径和应用价值,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四甲基吡嗪制备方法进行阐述,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文章的背景与目的,并简要介绍各章节内容。

其次是四甲基吡嗪制备的方法部分,包括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和物理合成法。

然后是四甲基吡嗪的应用领域部分,涵盖医药、农业和工业等方面。

接下来是对四甲基吡嗪制备方法的探讨与分析部分,包括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制备条件对产率和纯度的影响以及新型四甲基吡嗪合成路径的研究进展。

最后是结论与展望部分,对已有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的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四甲基吡嗪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并对不同制备方法进行探讨与分析,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同时,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本文也将对未来四甲基吡嗪合成领域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获取关于四甲基吡嗪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的全面了解,并深入了解该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四甲基吡嗪制备的方法2.1 化学合成法四甲基吡嗪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合成法进行制备。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吡啶作为原料,采用羰基化合物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得到四甲基吡嗪。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吡啶和羰基化合物以摩尔比1:1加入反应瓶中。

2. 加入适量的亚硫酸氢钠作为还原剂,并在适当温度和反应时间下进行反应。

3. 过滤得到反应产物,经过适当的纯化和结晶处理后得到纯净的四甲基吡嗪。

2.2 生物合成法生物合成法是通过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体进行四甲基吡嗪的制备。

这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高效等优点。

川芎嗪对大鼠缺氧性呼吸抑制的保护作用

川芎嗪对大鼠缺氧性呼吸抑制的保护作用

川芎嗪对大鼠缺氧性呼吸抑制的保护作用1李丽1,李自成1,严亨秀2,呼海燕1,陈丽1,杨文星1,郑煜11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610041)2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610041)E-mail:tyvm80@摘要:探讨川芎嗪(tetramethlpyrazine, TMP)对缺氧大鼠呼吸中枢的保护作用。

制备缺氧大鼠模型,观察TMP对缺氧大鼠的呼吸活动和存活时间的影响,采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TMP对缺氧大鼠脑干神经元尼氏体及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缺氧可引起动物呼吸先兴奋后抑制,最后导致动物死亡,TMP可显著推迟缺氧性呼吸抑制和动物死亡的发生(P<0.01);与空气对照组相比,缺氧后脑干神经元尼氏染色着色变浅,但缺氧加TMP组着色深于单纯缺氧组,其灰度值明显低于单纯缺氧组(P<0.05);缺氧后FOS 蛋白在脑干的阳性表达神经元主要见于孤束核、最后区、舌下神经核、中缝苍白核、下橄榄核、外侧网状核、面神经核、斜方体核,但缺氧加TMP组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单纯缺氧组(P<0.05)。

TMP对呼吸中枢的缺氧性损害具有保护作用,脑干内FOS蛋白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关键词: 川芎嗪缺氧呼吸FOS 大鼠1.引言低位脑干(延髓和脑桥)为重要的呼吸中枢,脑干的损伤将影响呼吸,甚至危及生命。

缺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损伤,严重缺氧可损害脑干呼吸中枢神经元,引起呼吸抑制,导致病人死亡。

所以,寻求对抗缺氧后呼吸抑制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川芎嗪又名四甲基吡嗪(tetramethlpyrazine, TMP)。

TMP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且,在中枢神经系统以脑干分布最多[1],提示脑干是TMP重要的靶点。

TMP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小板活性等作用[2],因此,目前TMP 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脑缺血缺氧性疾病。

关于TMP对脑干呼吸中枢缺氧性损害的保护作用的研究尚无文献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