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乙偶姻酵母菌种的选育与提高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
汾酒大曲中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筛选及其在酿酒中的应用研究
汾酒大曲中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筛选及其在酿酒中的应用研究浓香、酱香、芝麻香等香型白酒都能检出一定浓度的四甲基吡嗪(TTMP),清香型白酒中TTMP则比较低。
很多相关的研究表明,TTMP不仅是产香的成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如具有促进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
在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的当下,作为主要香型的清香型白酒,在改善风味,提高品质的同时,也需要增加健康因子。
本研究从清香大曲中分离纯化芽孢杆菌,筛选出四甲基吡嗪产量较高的菌株,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进化分析。
进一步对四甲基吡嗪高产菌株合成TTMP条件进行优化,并完成初步的应用实验,主要结果如下:本实验从汾酒大曲中分离出15株可以产生四甲基吡嗪的芽孢杆菌。
通过观察其菌落形态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细胞的显微形态图对它们进行纯种确认,通过气相色谱法筛选出3株高产四甲基吡嗪的芽孢杆菌,并利用16S r DNA序列测定法进行菌种鉴定,得出三株高产四甲基吡嗪的芽孢杆菌中两株为枯草芽孢杆菌、一株为弯曲芽孢杆菌,分别编号B64,B83,B76。
选取芽孢杆菌B83对其液体状态下合成TTMP的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发酵液中TTMP的产量,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大米高粱8:2的时候四甲基吡嗪产量最高,培养时间设定为5天,热处理温度设为90℃,热处理时间为4h,铵盐量为5g,四甲基吡嗪的含量最高可达1600ug/ml。
为菌株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本实验利用菌株B83合成TTMP条件的优化结果,接种培养芽孢杆菌B83并进行铵盐处理后,蒸馏得到串蒸增香液;同时进行芽孢杆菌B83固体培养后作为强化曲加入到酿酒体系,两种方法检测新产酒中的TTMP含量,结果发现随着串蒸增香液及芽孢杆菌固体制剂加入量的不断增加,新产酒中TTMP的含量明显增加。
当加入量为10%时,新产酒中TTMP的产量高达25-30ug/ml之间。
最后,将芽孢杆菌固体制剂应用于酿酒车间,发现芽孢杆菌制剂对新产酒中水分、淀粉及还原糖等主要指标影响不大,对主要色谱骨架成分也没有影响,保持了汾酒的基本特性,经专业评酒师品评认为增强了绵甜感,TTMP增加到5.3ug/ml,比对照增加了近3倍。
中国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微生物产生途径的发现与证实
中国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微生物产生途径的发现与证实徐岩;吴群;范文来;朱兵峰【摘要】四甲基吡嗪不仅是中国白酒风味相关的重要化合物,同时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赋予中国白酒有益健康的功能.江南大学对中国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来源及产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验证了中国白酒中四甲基吡嗪产生的主要途径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反应,并非美拉德反应.对江南大学在“中国白酒169计划”中关于四甲基吡嗪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包括产生四甲基吡嗪的微生物、产生途径及代谢调控等.【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微生物;四甲基吡嗪;枯草芽孢杆菌;乙偶姻;生物代谢调控;白酒风味物质【作者】徐岩;吴群;范文来;朱兵峰【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TS262.3四甲基吡嗪,又称川芎嗪,具有烘烤香气、甜香[1],是中国白酒中的重要香气化合物[2]。
同时它作为中药材川芎根茎的主要活性生物碱成分,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3],因此,也赋予了中国白酒有益健康的功能。
四甲基吡嗪作为中国白酒中健康的风味成分,其来源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由于其在酱香、芝麻香等采用高温曲发酵的白酒中普遍存在,又呈现焙烤香,而食品烘焙过程中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会发生非酶促的美拉德反应,α-氨基酸与α-二羰基化合物经Strecker降解反应会产生吡嗪类化合物[4],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中国白酒中的四甲基吡嗪主要由美拉德反应产生[5-6]。
在“中国白酒169计划”中,针对这一重要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江南大学在《重要香与味成分生成机理的研究》中将中国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来源及产生机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了研究[7]。
酱香大曲中产四甲基吡嗪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功能性研究
酱香大曲中产四甲基吡嗪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功能性研究王晓丹;王婧;朱国军;雷安亮;胡鹏刚;邱树毅【摘要】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从酱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筛选出细菌菌株19株,模拟酱香型白酒生产发酵工艺,获得2株固态发酵产物具有浓郁酱香气味的菌株FBKL1.0199和FBKL1.0201.结合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研究发现,菌株FBKL1.0199具有高产蛋白酶的特性,其中性蛋白酶活力达3 925.80 U/g,酸性蛋白酶活力也相对较高,达139.27 U/g.同时,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菌株FBKL1.0199和FBKL1.0201模拟白酒固态发酵的挥发性香味物质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吡嗪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46.01%和48.32%,且均以四甲基吡嗪为主,含量分别为44.11%和47.41%.分离得到的菌株FBKL 1.0199和FBKL1.0201可以作为产四甲基吡嗪的功能菌.%By the methods of spread plate from Moutai-flavor high-temperature Baifiu Daqu,19 bacteri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and screened.Two strains of FBKL1.0199 and FBKL1.0201 with rich Moutai-flavor were obtained by simulation of the Moutai-flavor Baijiu (liquor) fermentation bining with the morphology,physiology of strain with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y,the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licheniformis.It was found that strain FBKL1.0199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protease,the protease activity was as high as 3 925.80 U/g,and the acid protease activity was also relatively high,reaching 139.27 U/g.At the same time,the volatile flavor compounds produced by strainsFBKL1.0199 and FBKL1.0201 were analyzed using HS-SPME and GC-M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ermentation products had high relativecontent of pyrazine compounds,which was 46.01% and48.32%,respectively.The primary components were tetramethyl pyrazine,and the contents were 44.11% and 47.41%,the strains FBKL1.0199 and FBKL1.0201 can be used as the functional bacteria for tetramethyl pyrazine production.【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6页(P55-60)【关键词】酱香;功能细菌;四甲基吡嗪【作者】王晓丹;王婧;朱国军;雷安亮;胡鹏刚;邱树毅【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珍酒酿酒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遵义,563003;贵州珍酒酿酒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遵义,563003;贵州大学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1.1酱香型白酒中国白酒行业中的一大酒种,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地理环境造就了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风格特征。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大曲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
f lavor precursor to the unique style of luzhou-flavor liquor.Functiona l com ponent in order to further enr ich the luzhou-f lavor liquor health,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ase liquor flavor health and health connotation,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improve daqu of tetramethyl pyrazine content as,
Key words:DaQu;Tetramethyl pyrazine;Flavors;Hea lthy functional ingredients
科 研人 员在前 期研 究筛 选得 到一 株地 衣芽 孢杆 菌 o7,
实验菌种 :前 期分离筛选 的地衣芽孢杆 菌 o7菌株 。
并研 究 了其 在最优条 件下合 成 四甲基吡 嗪机理 :其先 常温
四 甲基 吡嗪 含 量 为 目标 ,将 筛选 得 到 的 一株 吡 嗪 类 合 成 能 力 较 强 的 菌株 应 用 到 大 曲 中,将 大 曲 中四 甲基 吡嗪 含
量提 高到 100mg/kg ̄380mg/kg,较传统中高温曲提 高了 4 ̄10倍 ,并对大曲的风味体 系进行 了分析。
关键词 :大 曲;四甲基吡嗪 ;风味 物质 ;健康功能成分
2018
1.2 实 验 方 法 1.2.1 1001 功 能 悬 液 制 备 及添 加
配 制 细 培 养 ,按 照 操 作 步 骤 ,利 用 不 锈 钢 发 酵 罐 系 统 ,共 制 备 100I 功 能 菌悬 液 主要 步 骤 为 :菌 株 活 化 一 种 子 液 制 备 ( 角 瓶 『}J)一 种 子 罐 (二 级 培 养 )一 发 酵 罐 培 养 ( 级 培 养 );芬虑 列 蒲种 特 性 、原 料 成 本 等 方 面 .实验 按 0.5%的
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形成机制及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
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形成机制及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
孙玉婷;郑晓卫;叶力;陈玉红;杨鑫;刘沛通;丁子元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2023()1
【摘要】中国白酒历史悠久,随着“健康中国”的提出,消费者对于白酒健康层面的需求愈加显著,越来越多学者开始致力于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研究。
本文从白酒酿造过程中四甲基吡嗪的生成方式和主要积累环节,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分离筛选与强化应用以及四甲基吡嗪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得出其生成方式主要为生物反应,高温制曲与高温堆积过程为四甲基吡嗪的主要产生环节,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也多从上述环节分离获得,并应用于强化制曲、强化堆积发酵及多环节联合应用等研究场景。
鉴于白酒发酵过程中样品体系的复杂性及含量低的特点,学者们纷纷建立了优化萃取和检测手段,用于四甲基吡嗪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旨在提升日常检测精度。
【总页数】7页(P130-136)
【作者】孙玉婷;郑晓卫;叶力;陈玉红;杨鑫;刘沛通;丁子元
【作者单位】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3;TS261.7
【相关文献】
1.白酒细菌酒曲固态培养条件下B.subtilis S12产四甲基吡嗪的合成机制
2.涡旋辅助液液微萃取结合GC-MS法检测67种白酒中四甲基吡嗪、4-甲基愈创木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
3.四甲基吡嗪形成相关功能微生物在二锅头酒生产中的应用
4.芝麻香型白酒中健康功能因子四甲基吡嗪\r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5.菌种强化结合工艺优化提高酱香白酒基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凉州熏醋酿造中高产乙偶姻醋酸菌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凉州熏醋酿造中高产乙偶姻醋酸菌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赵洪源;贠建民;邵晓庆;齐丹【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5(036)015【摘要】四甲基吡嗪是传统发酵食品中重要风味物质,而乙偶姻(acetoin,ACT)是其生物合成前体.本实验从凉州熏醋醋醅中分离出了200株产酸菌株,利用Voges-Proskauer (V-P)显色反应法初筛得到了28株产乙偶姻的菌株,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结合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法复筛得到了一株高产乙偶姻的菌株C92,经生理生化和16S rRNA鉴定为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使用Design-Expert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1.31℃、接种量8.27%、pH 6.55、摇床转速209 r/min,此条件下乙偶姻产量最大,达到19.04 g/L,比原始发酵产量高35.8%,证明C92菌株是一株在食醋酿造过程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菌株.【总页数】7页(P98-104)【作者】赵洪源;贠建民;邵晓庆;齐丹【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4.2【相关文献】1.凉州熏醋酿造工艺研究 [J], 刘平安2.凉州熏醋传统酿造过程中代谢产物动态变化分析 [J], 安志刚;贠建民;张蕊;冯平3.凉州熏醋中高产乙偶姻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发酵特性初探 [J], 高文睿;贠建民4.醋菌纤维素高产菌株筛选和菌物鉴定 [J], 马承铸;顾真荣5.一株高产乙偶姻芽孢杆菌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J], 张玲玲;罗惠波;黄丹;张倩;郑升海;童文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汾酒大曲中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汾酒大曲中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李晓霞;李晶晶;张秀红
【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
【年(卷),期】2016(032)006
【摘要】从汾酒大曲中分离出15株可以产生TTMP的芽孢杆菌.通过观察菌落形态的基本特征和细胞的显微形态图对其进行纯种确认,采用气相色谱法筛选出3株高产TTMP的芽孢杆菌,并利用16S rDNA序列测定法进行菌种鉴定,得出3株高产TTMP的芽孢杆菌中2株为枯草芽孢杆菌、1株为弯曲芽孢杆菌,该结果增加了TTMP高产菌株的类型范围,为TTMP的生产实践应用提供了依据.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李晓霞;李晶晶;张秀红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温大曲中高产糖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J], 鲁珍;刘家扬;谌馥佳;李恩中;杨锟;张建设;郜胜勤
2.高温大曲中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J], 陈梦圆;李志军;罗爱民
3.白酒酒曲中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J], 吴建峰;徐岩
4.江南小窖宣酒酿造微生态系统中高产四甲基吡嗪功能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J], 张温清; 郭志忠; 周萍; 司冠儒; 梅婕; 汪家胜; 李井雷; 周慧佳; 叶明; 夏少东; 程凡
5.高温大曲中产四甲基吡嗪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J], 钟桂芳;张帆;郭辉祥;周忆菲;马歌丽;王光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酱香型白酒发酵中微生物功能分析
酱香型白酒发酵中微生物功能分析作者:石玮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4期【摘要】酱香型白酒高温制曲越高温发酵的条件,一些功能微生物,其新陈代谢产物形成了白酒风味物质的基础。
白酒发酵中,微生物有细菌酵母及少量放线菌。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酱香型白酒酿造中功能微生物的研究,细菌主要研究芽孢杆菌耐高温,产香的功能性,霉菌主要研究曲霉的产酵功能,酵母主要研究产香功能,以假丝酵母研究较多。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功能微生物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周期长,需要高温发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才能得到酒体醇厚的酱香型白酒。
在固态发酵中,了解微生物功能性对了解白酒风味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酵母及少量放线菌,高温制曲阶段,成品高温大曲中细菌最多可达到107,酵母菌较少为104,在大曲中分离到放线菌,酒醅堆积发酵阶段为二次制曲。
细菌与霉菌在堆积中数量减少。
酵母快速生长,使得窖池发酵正常进行。
窖池发酵阶段微生物数量下降。
发酵中,细菌与酵母在堆积发酵与窖池发酵有明显优势。
细菌有产酶的作用,酵母有产香的功能,霉菌主要的产酶,从这些样品中分离功能菌,可为解析酱香型白酒风味成分研究提供基础参考依据,现阶段研究大多从大曲中筛选产水解酶的酶株,本文介绍酱香型白酒发酵中功能菌的研究进展。
一、白酒发酵细菌功能性研究1.细菌产酶功能酱香型白酒发酵中研究的酶主要有液化酶,蛋白酶、果胶酶等,大部分酶在细菌中能发现,整个发酵过程中,研究产酶细菌居多,大曲中筛选到很多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蛋白酶活力,一些菌发现有中性蛋白酶活力【1】。
有些枯燥芽孢杆菌具有淀粉酶活性。
优化培养基后,是株酶很高的菌株。
可以在固态发酵时有很高的酶活。
分离到一株产酱香的枯燥芽孢杆菌,发现脲酶活力达到1479.11u/ml,解淀粉押宝杆菌有凝乳酶,葡聚糖酶等活性。
具有抑制器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可能存在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特性。
多粘类芽孢杆菌有讲解淀粉的能力,分泌的糖化酶活力可达到2708.5U/g,地衣芽孢杆菌具酸性蛋白酶活力为1270.1U/g,在固态发酵时能检测到多种香味成分。
浓香型白酒中高含四甲基吡嗪酿造工艺的研究
特别是存在于白酒中的含氮化合物-吡嗪类化合
于性
物 ’吡 嗪 是 1,4位含氮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其衍生物 心 心
等 ’对 性
的急性 疋复期
广 泛 存 在 于 天 然 和 发 酵 食 品 中 ’由于它们具 有 极 低
其
有
效 。 近 ’ 的研究
的风味阈值,对白酒风味有重要贡献。近 年 来 ’越来
’ 吡嗪对中
有
’能
越 受 到 人 们 的 重 视 和 关 注 。其中的
吡嗪
。
吡嗪 具有 由
的
收 稿 日 期 :2018—03—10 作 者 简 介 :葛 向 阳 (1 9 74-),男,江 苏 新 沂 人 ,江 南 大 学 发 酵 工 程 专 业 ,博 士 ,高 级 工 程 师 ,长 期 从 事 酿 酒 微 生 物 ^ 味 技 术 研 究 工 作 ,发表论文多篇
第 45卷 第 3 期 20 18年 5月
酿酒 LIQUOR MAKING
V 〇1.45.No.3 May ’ 2018
文 章 编 号 !1002-8110(2018)05-0026-04
浓香型白酒中高含四甲基吡卩秦酿造工艺的研究
2 1 葛 向 阳 !,, 李 晓 欢 周 庆 伍 李 安 军 刘 国 英 何 宏 魁 王 录
that the use of functional Daqu liquor has improved taste and purity in varying degrees.
Key words:Brewing process; Tetramethyl pyrazine; Functional Daqu; Baijiu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白酒科研工作者 酸川穹嗪’Ligustrazine)’因为增加脑血管的血流量等
中国白酒健康因子的研究及其产生菌选育和在生产中的应用(Ⅰ)中国白酒健康因子的研究
中国白酒健康因子的研究及其产生菌选育和在生产中的应用(Ⅰ)中国白酒健康因子的研究杨涛;李国友;吴林蔚;庄名扬【摘要】采用体外模型试验研究了白酒中20种微量成分的生理活性,发现以四甲基吡嗪为代表的吡嗪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及降甘油三酯等多种功效;采用动物模型试验考察四甲基吡嗪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表明,四甲基吡嗪具有保肝、护肝、防止肝纤维化等功效,从而确证四甲基吡嗪为中国白酒的健康因子.【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0(000)012【总页数】5页(P65-69)【关键词】白酒;体外模型;四甲基吡嗪;动物模型;健康因子【作者】杨涛;李国友;吴林蔚;庄名扬【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TS971;TS261.4Abstract: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twenty trace components in chinese liquor were studied in vitro model and it was found that pyrazinecompounds(TMP as the representative)have the effects such as antioxidant,enhancing immunity and triglycerides-reducing etc.The animal model experiments of TMP suggested that it could prevent and delay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fibrosis induced by CCl4 and prevent liver fibrosis, which proved that TMP is a health factor in chinese liquor.Key words:liquor;vitro model;tetramethylpyrazine(TMP);animal model;health factors中国白酒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历代传承,烙印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根基,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的养生文化。
江南小窖宣酒酿造微生态系统中高产四甲基吡嗪功能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1. School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09; 2. Xuanjiu Group Co. Ltd., Xuancheng, Anhui 242000; 3. Jiangnan Institute of Small Pit Brewing Technology, Xuancheng, Anhui 242000, Chin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286(2020)02-0055-05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Functional Strains with High-Yield of Tetramethylpyrazine in the Brewing Micro-Ecological System of Xuanjiu
Abstract: In the experiments, 10 functional strains with high-yield of TTMP were screened out from the brewing micro-ecological system of Xuanjiu. The strains were analyzed by plate transparent ring method, Voges-Proskauer (VP) reac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 sis of target products, identified by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 and then applied in the fermentation of Fuq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10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nd Bacillus licheniformis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Ba 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XJB-104 produced the highest yield of TTMP in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f Fuqu (202.54 mg/kg). Key words: small pit; tetramethylpyrazine; functional microbes;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Fuqu
一株高产四甲基吡嗪的酿酒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株高产四甲基吡嗪的酿酒酵母及其构建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肖冬光,陈诗佳,张翠英,郭学武,陈叶福,杜丽平,李维,董健
申请号:CN201611025701.6
申请日:20161118
公开号:CN106929438A
公开日:
2017070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四甲基吡嗪的酿酒酵母菌株,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本发明选育出了一株与亲本菌株发酵性能相似,但高产四甲基吡嗪的酿酒酵母菌株。
在白酒发酵试验中,与亲本菌株相比,所得到的酿酒酵母菌株其它发酵性能不受影响,通过前体物质乙偶姻含量的提高实现了四甲基吡嗪含量的显著提升,其乙偶姻的含量是880.82mg/L,四甲基吡嗪含量是55.53mg/L,分别达到了出发菌株的10倍和4倍。
该酿酒酵母菌株显著提高四甲基吡嗪产量,满足白酒相关领域对酵母的较高要求,应用前景广泛。
申请人:天津科技大学
地址: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29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产四甲基吡嗪微生物菌株的选育
产四甲基吡嗪微生物菌株的选育赵德义;汤丹丹;曹建全;王瑞明;刘雪【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5(034)003【摘要】从中温大曲中分离筛选了一株产四甲基吡嗪的菌株MJS183,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37℃、200 r/min摇瓶培养120h,四甲基吡嗪产量达11.42 g/L,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发酵液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代谢主产物为四甲基吡嗪.根据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获得纯度较高的四甲基吡嗪,对菌体和蛋白质去除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8 g/L的壳聚糖,37℃、200 r/min振荡30 min后静置,上清液经0.22 μm滤膜抽滤,滤液4℃自然结晶,提纯得到的晶体呈白色针状.联合使用气质联用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晶体进行定性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该晶体为四甲基吡嗪.【总页数】5页(P102-106)【作者】赵德义;汤丹丹;曹建全;王瑞明;刘雪【作者单位】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安丘262119;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53;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安丘262119;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53;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安丘2621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7【相关文献】1.产腈水合酶菌株的驯化选育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J], 邓林;刘延岭;王忠彦;胡承;孙勇;段洪武2.菊粉酶产酶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J], 顾天成;吕跃钢3.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研究Ⅲ.诱变株的选育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J],4.产黄原胶微生物的筛选和高产菌株的选育 [J], 李泓萱;张思雨;崔鹏飞;李想;刘若寒;张彩凤5.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研究──1出发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J], 冯清平;沈剑敏;高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的贡献,同时也赋予了中国白酒有益健康的功 能,即适度饮酒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II 型糖尿病 等,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2]。
自然界中存在的 TTMP 主要是通过食物加热 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生成,而且吡嗪类作为食品添 加剂是安全的。白酒生产中的 TTMP 是由微生物 代谢产生前体物质乙偶姻和氨,然后乙偶姻和氨反
收稿日期:2018-04-25 作者简介:陈诗佳(1992-),女,浙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酿造技术方面的研究,E-mail:92shi@。
陈诗佳,李玲玲,陈叶福,肖冬光·高产乙偶姻酵母菌种的选育与提高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
115
图 1 2,3,5,6-四甲基吡嗪结构式
应生成 TTMP,其中后者为自发的热力学过程[3],见 图 2。白酒中 TTMP 的含量大多在每升几微克到几 十毫克之间,其中酱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和兼 香型白酒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香型白酒。其主要 原因是这些白酒的酿造过程都有一个开放式的堆 积培养过程,在此过程中,芽孢杆菌等细菌大量繁 殖,代谢产生乙偶姻和氨,在较高温度下合成 TTMP。施小明等[4]从双沟酒堆积醅中筛选得到 3 株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制 成 单 菌 株 麸 曲 应 用 到 白 酒 生 产 中,白酒中 TTMP 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的 5.99 倍、4.70 倍和 3.67 倍。朱兵峰等 则 [5] 分别筛选了 1 株枯草芽 孢杆菌和 3 株地衣芽孢杆菌,在利用还原糖发酵过 程中,通过弱酸胁迫和补加葡萄糖的策略,同时控 制两个发酵阶段的搅拌转速,积累并提高了前体物 质乙偶姻的利用率(40.3 %),进而提高了 TTMP 的 产量。徐岩等[6]将具有相应酿造功能的微生物菌剂 进行复配组合,使用组合微生物菌剂的芝麻香型白 酒头段酒中的吡嗪类物质提高了 33.6 %。袁建国等 以 [7] 4.5 %的比例添加芽抱杆菌 B-010,使芝麻香型 白酒中TTMP的含量由0.4 mg/L提高到1.8 mg/L。
(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
摘 要: 四甲基吡嗪是近年来在白酒中发现的一种健康因子,提高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对于白酒 产品风味与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总结了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形成途径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酿酒酵母 细胞中的乙偶姻代谢与调控机制,并通过分子育种手段选育了一系列高产乙偶姻的酵母菌株。在清香 型麸曲白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比较,高产乙偶姻菌株在固态厌氧发酵条件下的基本发酵性 能没有发生变化,酒醅中乙偶姻的含量提高达 320.38 %,TTMP 的含量提高了 74.66 %。 关键词: 四甲基吡嗪; 白酒; 乙偶姻; 酿酒酵母 中图分类号:TS262.3;TS261.4;TS2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286(2018)10-0114-06
Breeding of Yeast Strains with High-Yield of Aceto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aijiu Production to Improve Tetramethylpyrazine Content
CHEN Shijia, LI Lingling, CHEN Yefu and XIAO Dongguang
114
酿酒科技 2018 年第 10 期(总第 292 期)·LIQUOR-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No.10(Tol.292)
DOI:10.13746/j.njkj.2018280
高产乙偶姻酵母菌种的选育与提高白酒 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
陈诗佳,李玲玲,陈叶福,肖冬光
四 甲 基 吡 嗪(Tetramethylpyrazine, TTMP),又 名川芎嗪,分子式为 C8H12N2,结构式如图 1 所示。 TTMP 作为中药材川芎根茎的主要活性生物碱成 分[1],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抑制血小板集聚和保 肝护肝的药理作用。TTMP 在白酒中具有较低的 风味阈值,能对其他香味物质起到明显的烘托叠加 作用,丰满白酒的香气。TTMP 不但对白 Fermentation Microbi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China)
Abstract: Tetramethylpyrazine is a recently-discovered health factor in Baijiu. Increasing tetramethylpyrazine content in Baijiu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both Baijiu flavor and Baijiu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synthesis pathways of tetramethylpyrazine in Baijiu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 were summed up. Based on the metabolic and regulating mechanism of acetoin in yeast cells, a series of yeast strains with high-yield of acetoin were obtained. These strains were applied in the production of Qingxiang Fuqu Baijiu. Compared with start strains, the fermenting performance of these strains under solid- state anaerobic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as almost the same, however, the content of acetoin and the content of TTMP in fermented grains increased by 320.38 % and 74.66 % respectively. (Trans. by YUE Yang) Key words: tetramethylpyrazine; Baijiu; aceto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