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研究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道路、桥梁、给排水、燃气、电力等各种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生产力以及居民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然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却是一个难点,本文就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一、现状目前,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承担融资和投资,但是,这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了,城市发展的速度更快,城市化程度也加深,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政府的财政支出已经满足不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因此,探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显得异常重要。
二、融资途径2.1 PPP模式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私人合作)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领域中比较流行的融资模式之一。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共同投资建设设施。
PPP融资具有赢利性强和风险分摊的特点,具体来讲,PPP模式将工程设计、建设、运营与服务全部交给专业服务公司或工程管理公司完成。
这种模式能够结合政府和私人部门的优势,更好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2.2 发债融资发债融资是指由政府或企业发行特定的债券,来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方式能够通过银行、资本市场等途径,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同时也能够分散风险和缓解用地压力,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当然,发债融资也要遵循合规合法的原则,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2.3 吸引外资吸引外资也是一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途径。
外资能够带来专业技术、先进设备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对于促进市场化经营和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吸引外资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法律框架的完善,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提高国际化水平,才能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外资资源。
三、建设基础设施的难点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难点。
《2024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研究》范文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各种融资模式应运而生。
其中,BOT(Build-Operate-Transfer)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融资手段。
本文将就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BOT融资模式概述BOT融资模式是指政府或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企业合作,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移交等环节交给私人企业负责。
在项目特许经营期内,私人企业享有项目的经营权和收益权,特许期满后,项目将移交给政府或公共部门。
这种模式有助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政府财政压力,提高项目运营效率。
三、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的现状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践过程中,政府与私人企业通过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私人企业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政府则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
此外,我国还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为BOT融资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的优势与挑战(一)优势1. 吸引社会资本:BOT融资模式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了资金来源。
2. 降低财政压力:政府通过与私人企业合作,可以减轻财政压力,将更多资金用于其他领域。
3. 提高运营效率:私人企业参与项目建设与运营,能够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项目运营效率。
(二)挑战1. 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BOT融资模式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
2. 风险控制:BOT融资模式涉及的风险较多,如项目运营风险、政策风险等,需要加强风险控制。
3. 政府与私人企业的合作问题:在BOT项目中,政府与私人企业的合作是关键。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项目融资问题探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项目融资问题探讨【摘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项目融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引言、正文到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在引言中,首先介绍了该问题的背景,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研究此问题的意义。
在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不同的项目融资模式,包括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银行贷款融资模式和债券融资模式。
在结论部分提出了建议与展望,指出了解决项目融资问题的方案。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项目融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银行贷款、债券融资、现状分析、模式探讨、建议与展望、解决方案。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项目融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长,而传统的政府资金投入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如何有效地进行项目融资,成为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包括资金来源、融资模式、利益相关方等。
在当前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项目融资主要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银行贷款融资模式和债券融资模式来实现。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融资问题也日益突出。
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项目融资问题,对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而项目融资是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问题成为亟待探讨的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项目融资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项目融资的顺利进行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和质量,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问题还可以为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和社会资本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分析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分析前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各类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和完善。
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数据,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进行分析。
投融资方式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投资方式,政府在城市建设中所占的比重还是非常大的。
在政府投资中,市政建设和公共设施是关注的重点。
政府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融资,以及发行政府债券等方式也会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资金的注入。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加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列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社会资本投资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国政府也鼓励社会资本比如民间资本以及企业、金融机构等来参与其中。
社会资本按照投资收益的形态,可以分为金融性和实业性。
金融性资本主要是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服务,比如绿地集团、保利地产等大型房地产企业。
实业性资本通过参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而实现对城市的投资,例如深圳换乘广场、上海轨道交通等项目的建设。
外资更多加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不断加快,外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机遇。
外资加快进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的同时,也将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对于提升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将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投融资难题融资渠道瓶颈针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实中经常会遇到融资渠道瓶颈的问题,很多资金只能通过政府的融资平台进行融资,使得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投融资回报周期长投融资回报周期也是一个难题。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建设周期长、回报周期也相对较长,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
基础设施投融资和地方政府债务之间的关系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和地方政府债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市场担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城投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带来了更多的考验。
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研究一、引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它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而社会各方面缺乏对其进行投融资的有效研究,这就导致了许多的投融资难题,限制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展开探讨,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1.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环境等众多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改善公共服务、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现状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存在着长期资金短缺、资金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风险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三、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难题1.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来源方面,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政府单一融资的压力。
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方面、资本市场相关监管政策等措施,为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制定合理的融资模式在融资模式方面,国家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融资模式,包括PPP、BOT等,建立融资模式的风险管理机制,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市场参与度。
3.提高融资透明度在融资透明度方面,政府应该通过公开信息平台、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式,提高融资的透明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信息透明度提高监管效率,也是降低投资风险的一个关键环节。
4.建立基础设施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和保障机制在投资风险方面,国家可以建立基础设施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和保障机制,实现风险的社会化,减少投资风险,提高市场参与度。
四、结论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经济的基础设施,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福利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多方关注的问题。
通过多种方式,如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制定合理的融资模式、提高融资透明度、建立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可以有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难题,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与改革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与改革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与改革展开研究。
首先通过分析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探讨现有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论证。
最后给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总结与展望,希望能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不仅关注现有问题,更致力于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旨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改革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改革方案、案例分析、政策建议、研究总结、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面临着资金短缺、效率低下、维护困难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融资方式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通过改革和创新,探索新的融资模式,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和改革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融资模式和改革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与改革,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和政策建议,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可持续、高效的融资支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不同融资模式和改革方案的比较与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融资效率和项目可持续性,促进城市发展与现代化进程。
本研究旨在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参考,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创新和改革发展指明方向,为建设现代化、智慧型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调研报告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调研报告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调研报告一、引言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融资对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方面提供参考。
二、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现状与问题1. 牵涉资金巨大: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对于财政资本压力较大。
2. 融资渠道单一: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主要依赖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3. 融资方式有限: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为政府补贴、项目融资和PPP模式,而且在PPP模式中,合作模式较为单一,缺少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4. 基础设施项目回报周期较长: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其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相较于其他行业,投资回报的周期性不够明显。
三、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的建议1. 完善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高融资渠道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2. 引入金融创新工具:鼓励创新金融工具,如基础设施债券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3. 发展PPP模式:进一步推动PPP模式,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实现融资主体多元化与风险共担。
4. 提高基础设施项目回报效益:注重项目效益评估,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回报效益,并通过收费等手段加快回收周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四、结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方面积极探索和合作。
通过完善融资机制、引入金融创新工具、发展PPP模式和提高基础设施项目回报效益等措施,可以更好地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并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参考文献[1] 林静.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探讨[J]. 创业导刊,2018(12):210-211.[2] 陈逸铭. 基础设施债券融资模式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长期投资, 2020, 2020(05):53-5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策略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投融资策略也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本文将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污水处理、交通运输、通讯等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加,既要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需求。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庞大、回报周期长,传统的政府投融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投融资策略。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主要问题1. 投资规模大、周期长。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且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这给投资方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2. 政府财政压力大。
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投入,但是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一直不容乐观,难以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
3. 银行贷款成本高。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属于长期投资项目,银行会对此类项目评估风险较高,因此贷款利率较高,对项目的投资回报造成一定的压力。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策略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问题,需要探索新的投融资策略,下面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投融资模式:1. PPP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共同参与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在PPP模式中扮演着引导、监管和约束的角色,社会资本则承担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维护等职责,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分担项目风险,通过政府的信用和监管,降低了社会资本的融资成本。
PPP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政府资金短缺的问题,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2. 实施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设立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投融资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投融资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投融资研究一、引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投融资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
其次,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的速度无法满足迅速变化的城市需求。
最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经济紧缩的情况下,资金供给面临压力。
2. 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几个特点。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为重点。
其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要由政府出资,缺乏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再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仍然存在,导致建设进程缓慢。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1. 政府投资模式政府投资是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来源,其具有稳定和全面的优势。
然而,政府投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短缺、效率低下等。
2. 私人投资模式依靠私人投资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入私人资本,可以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并提高建设效率。
然而,私人投资模式也存在风险和利益平衡的问题。
3. 公共-私人合作模式公共-私人合作模式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投融资模式之一。
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和运营责任,实现互利共赢。
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管理优势,提高投资效率,并充分发挥私人资本的创新能力。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策略1.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效率。
2. 引入金融机构的参与通过引入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现状与创新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现状与创新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有效抓手,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非常重要。
本文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为分析对象,首先概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与作用,接着分析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最后论述优化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思考,以便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概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为居民生活以及城市生产活动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城市开展各项物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包含文化教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医疗卫生设施、行政管理设施等。
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一)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及资金来源第一,政府资金。
政府资金包含城市建设资金、各项配套费用、财政专项资金等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免息贷款,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撑作用,为各项基础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确保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以顺利完成。
例如,我国政府专门发行了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金,同时也创设了建设基金,这些资金对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银行贷款。
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我国银行贷款可以分成政策性银行以及商业性银行贷款。
政策性银行贷款主要是由国家开发银行所提供,贷款的方向主要是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国家重大基础工程,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地铁建设工程等等。
商业银行贷款主要是商业银行为基础设施建设所提供的贷款,主要是为了满足在建项目的资金需求。
除了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商业性銀行贷款之外,我国还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例如我国许多地铁工程建设都获得了世界银行的贷款,世界银行贷款具有低息长期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投资。
第三,平台直接融资。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城投集团,而城投集团就可以使用直接融资方式获得建设资金,这些资金可以有效保障重大基础项目设施的建设。
我国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现状及对策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需求和融资难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现状1.政府垫资为主导。
在过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垫资一直是主要的融资模式,通过财政资金垫资的方式来支持项目的建设。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投资稳定且长期,但缺点是对政府财政压力大,容易出现项目延期或停工的情况。
3.PPP模式的推广。
近年来,我国推广了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与政府进行合作。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分担政府财政压力,但缺点是合作难度大,需要进行公平透明的招标过程。
二、对策1.完善政府垫资机制。
政府垫资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也是基础设施融资的重要手段。
应完善相关政策,明确政府垫资的标准和程序,并强化财政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创新金融工具。
通过推出创新金融工具,如基础设施债券、项目收益债券等,吸引更多机构和个人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同时,建立健全相关市场,提高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4.拓宽国际融资渠道。
积极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引入外资参与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参与。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提供更多的国际资源。
5.加强项目管理和评估。
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和评估体系,加强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投资和运营过程的监督,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科学的评估和预测,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提高项目融资的成功率。
总之,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模式需要进行和创新,通过完善政府垫资机制、引入创新金融工具、促进PPP模式落地、拓宽国际融资渠道和加强项目管理和评估等措施,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融资支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研究》范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巨大,单一的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其快速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现状、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现状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社会资本参与等。
政府投资作为主要资金来源,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财政压力逐渐增大,单一的资金来源已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因此,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成为必然趋势。
银行贷款、企业自筹和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但同时也带来了融资风险和管理难题。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的问题(一)融资渠道单一尽管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实际运用中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
这导致资金来源不均,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稳定需求。
(二)融资风险高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量大,融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融资管理的难度加大。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
这导致在融资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的措施(一)拓宽融资渠道为解决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包括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债券市场、推动PPP模式等。
同时,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金融工具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二)降低融资风险在融资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浅析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问题
浅析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问题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效的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难题解决方法和对策,为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现状;策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我县当前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问题。
而在这其中,关系城市化发展进程最为紧密的问题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可以说,检测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情况。
在我县,从实践中看来,资金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的瓶颈。
因此,未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能否保持高速发展,关键就在于城建资金不足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
一、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我县基础设施建设筹资重任几乎全在政府肩上, 但在我县经济增长快速的环境下, 这种方式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加上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普遍短缺, 投向基础设施的资金更加有限。
长期以来,融资成为了基础设施建设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成败。
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性、垄断性和社会性以及社会制度决定了其控制权必须掌握在政府或国有经济手中, 但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资金需求不是政府拨给有限的财政资金及银行贷款能够满足的。
如何主动运用非政府资金,减轻财政的压力,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一)政府担负了过重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压力我认为,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面现存的最重大的问题。
目前我县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融资方式是成立了一个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交通投资公司,公司性质是国有独资性质。
为一个项目融资时,是以城市投资公司或交通投资公司的名义向银行借款,政府会向城市投资公司拨付土地或与城市投资公司签订回购协议作为借款的抵押,最后的本金和利息都由市财政偿还。
因此,项目的资金压力可以说是全部转移给财政。
基础设施工程_融资(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工程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其投资规模逐年扩大。
然而,基础设施工程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融资问题成为制约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基础设施工程融资的现状、创新模式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础设施工程融资现状1. 融资渠道单一: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工程融资主要依靠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传统渠道。
然而,这些渠道在满足大规模、长期投资需求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2. 融资成本高:银行贷款利率较高,企业自筹资金成本也相对较高,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增加了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风险。
3. 融资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工程融资结构以债权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比例较低,导致融资风险较大。
二、基础设施工程融资创新模式1. 公私合营(PPP)模式:PPP模式将政府与私人部门在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进行合作,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该模式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2. 项目收益债券:项目收益债券是指以项目收益为还款来源的债券,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该模式有利于提高项目融资的灵活性和效率。
3. 股权融资: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私募股权基金等股权融资方式,可以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4. 混合融资:混合融资是指结合多种融资方式,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政府投资等,以降低融资成本、分散融资风险。
三、基础设施工程融资面临的挑战1. 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基础设施工程融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融资过程中存在诸多法律风险。
2.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工程融资,但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大。
3. 国际合作与竞争:在国际舞台上,我国基础设施工程融资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总之,基础设施工程融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面对融资现状、创新模式和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基础设施工程融资健康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研究
代淑萍
( 西安高新 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开发有 限责任公 司 陕西西安
707 10 7)
【 摘
要 】 城 市基础设施是城 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 了当前我 国 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的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 城 建议从
二 、 强城 市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投 融 资 管 理 的 措施 加 1 建 立 多元 化 的城 市基 础 设 施 投 融 资 格局 、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 , 对于非经营性项 目的投资 , 市场往往难 以 10 00多万人 , 这在客观上造成 了对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的巨大 需求。 然而长期以来 , 我国城市基础 设施投资 需求缺 口大 与投资 渠道狭窄 的 发挥其调节作用 , 因此 , 只能 由代表公共 利益的政 府财政来 承担 ; 对 而 投资可 以通过社会 参 矛盾 , 制约着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因而 , 如何加强 城市 基 于纯经营性项 目则可以通过 市场进行有 效配置 ,
当前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仍 然以地方财政为主 , 国 政策优惠维持营运 , 待价格逐步 到位及条件 成熟时转 变成纯 经营性项 家适当给予补助。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中, 府是最主要的投资 主体 , 目 。 政 这就是说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领 域实行 的是 政府财 政主导型 的投融 资 2 改革和 完善政府投资的决策和管理 方式 、 机制 , 主要靠政府 以自身所掌 握的财政性 资金注入城 市基础设 施的 建 改革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方式 , 于深化 城市基础 设施管 理的改革 对
建立多元化 的投融资格局 、 改革政府投资的决策和管理方式、 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改革等方面加 强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投 融资管理。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研究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论文题目: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研究学生姓名:彭文静学号:班级:英语1201班专业:英语指导教师:胡建国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研究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但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功能衰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效率低下, 投融资已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
解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适用性的问题,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入手,开拓思路,从各个城市的角度考虑,结合项目本身的特性,进行融资模式的设计和选择。
文章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整个城市的经营中并结合各种融资手段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
希望能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尤其是中小城市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研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我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也从国家开始向外商和民营企业开放,开放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三方共同参与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繁荣发展。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唯一主体。
改革开放后,投融资改革开始了渐进式的民营化、多元化发展。
当前,各级政府在增加财政投入、银行贷款投入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海外资本参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领域,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的融资模式。
然而这种种情况下仍然有一些问题。
1.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主要存在的问题1.1投融资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各地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采取的是以地方为主、国家适当给予补助的办法,主要依靠政府以自身所掌握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其他的投资渠道尚未完全建立。
同时,对所建成的基础设施往往也由政府经营,对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采取低价使用或无偿使用的政策。
尽管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但在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迅速扩张的形势下,国家预算内投资对基础设施资金的满足率将逐年下降。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研究报告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研究报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研究报告】一、引言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
本报告旨在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现状和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扩大近年来,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据统计,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每年约占总投资的25%以上,其中交通、能源和通信是三个主要领域。
2.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形式多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形式多样,包括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和外资投资等。
政府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民间投资和外资投资的比重逐渐增加。
3.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存在地区差异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水平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亟待改善。
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影响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越大,投资力度也会相应增加。
2.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政策的支持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3. 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涉及庞大的资金需求,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是影响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
政府财政、发债、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等都是常见的融资渠道。
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未来趋势1.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
2. 科技创新将取得突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迎来科技创新的突破。
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要方向。
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风险现状及对策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风险现状及对策研究PPP项目融资属于较为新颖的融资模式,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PPP融资比例不断增加,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完善。
以PPP项目融资为枢纽,能够建立起政府、建设单位、相关管理部门、社会资本等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从而为城市基建拓展资金来源,增加融资透明度,为社会资本注入城市基建领域打通了道路。
但是,在PPP项目融资过程中,还有一些风险存在,如何应对这些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干预措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结合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PPP项目融资的风险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标签:PPP项目融资;城市基建项目;融资风险;应对措施一、引言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下行新常态的形成,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预算空间有所压缩,进而造成城市基建融资压力随之增加。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PPP融资模式的出现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基建中的资金压力,拓展资金渠道的同时,也有利于保证城市建设质量和效率。
但是,PPP融资涉及层面较广,具有多方参与主体,这就导致融资项目运作过程中风险因素有所增加,具体而言,主要有政治风险、市场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四种类型,以下将逐一分析这些风险特征并突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风险现状分析(一)政治风险政治风险的来源主要是政治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与一般项目相比,PPP项目融资更容易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因此政治风险较为明显。
具体来说,政治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政策稳定性不足、政策变革、持续性差等造成PPP项目融资受到影响,风险因素增加;二是法律变动风险,也就是政府针对某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变更,从而使PPP项目的融资成本、运营模式或者收益价值受到不利影响。
(二)市场风险PPP项目融资的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格风险,在项目运营中投资者可能由于材料价格提高影响工程成本管理能效,或者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市场竞争要素发生变化,从而对价格产生不可控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研究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论文题目: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研究学生姓名:彭文静学号:0103班级:英语1201班专业:英语指导教师:胡建国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研究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但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功能衰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效率低下, 投融资已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
解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适用性的问题,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入手,开拓思路,从各个城市的角度考虑,结合项目本身的特性,进行融资模式的设计和选择。
文章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整个城市的经营中并结合各种融资手段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
希望能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尤其是中小城市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研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我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也从国家开始向外商和民营企业开放,开放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三方共同参与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繁荣发展。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唯一主体。
改革开放后,投融资改革开始了渐进式的民营化、多元化发展。
当前,各级政府在增加财政投入、银行贷款投入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海外资本参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领域,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的融资模式。
然而这种种情况下仍然有一些问题。
1.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主要存在的问题投融资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各地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采取的是以地方为主、国家适当给予补助的办法,主要依靠政府以自身所掌握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其他的投资渠道尚未完全建立。
同时,对所建成的基础设施往往也由政府经营,对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采取低价使用或无偿使用的政策。
尽管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但在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迅速扩张的形势下,国家预算内投资对基础设施资金的满足率将逐年下降。
由于自身资金不够,具体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司主要靠银行贷款来支撑资金缺口。
由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而且预期收益不高,再加上价格扭曲原因,使得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加大。
因此,基础设施项目对商业性资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另外,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来自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虽然还款期限较长、利息率较低等优惠条件,特别适用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但由于总量有限,同时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其稳定性难以保证。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政府融资手段亦显得相对单一,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迄今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
而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市政债券可为地方政府的城建融资提供一条稳定的渠道,使政府通过市场的方式,低成本、长期地筹集建设资金。
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必然造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可持续补偿的机制缺乏,资金严重短缺。
况且,财政性资金的使用形式又较为单一,一般都是直接用于项目建设,尚未作为吸引、引导非政府资本投入的手段来使用,未能发挥财政性资金对后者的杠杆撬动作用,这也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量的扩张。
投资比例过低, 投资总量不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城市化实现了生产要素的积聚, 具有很强的辐射力, 同时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需求。
与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增长相反,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严重偏低, 投资总量明显不足, 历史欠账多, 导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城市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投融资制度环境建设缓慢, 阻碍投融资模式创新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社会资本开始逐步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但我国的投融资制度环境建设缓慢, 严重影响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
在法律制度建设上,相关的鼓励和保护措施依然匮乏, 政府更倾向于利用行政权力和自己的资源配置能力, 缺乏考虑重新安排制度以激活民间资本的动力。
在产权制度建设上, 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品属性使得产权归宿难以界定, 社会资本的主体地位无从保证。
法律体系和金融体系方面的政策配套不够按照国际惯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要有相当健全的法律体系和金融市场作保证。
如果这些方面不具备条件,必然会影响投资者对项目可行性的评价,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投资积极性。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法治贯穿了整个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
BOT、TOT、PPP等项目投融资模式在国际上是一种成熟的运行模式。
作为一种合同式的投融资方式,需要有一套比较透明、完善、规范的法律条文作为依据,使双方的谈判有章可循。
但在我国,由于相关的法规不够健全,上述形式的投融资模式较难以实施。
多数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尚没有有限追索投融资的经验和规定,对这种投融资方式普遍持谨慎、观望的态度。
一些地方在相关协议里明确提出,特许权协议的所有权、收益权都不能作质押和抵押,如:我国《贷款通则》规定,银行贷款不能用于权益性投资,也就是既,商业银行不能为并购方购买股权提供贷款。
《贷款通则》还规定,“借款人应当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地方政府不符合借款人定义,直接向银行借款是行不通的。
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仍不可自由兑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仍需经有关方面严格审查批准,项目本身所得收益主要表现为人民币的形式,即其产品很少能出口创汇。
而偿还融资贷款时必须用外汇,所以它必须将本国货币兑换成外汇汇出境外,因此项目发起方仍会要求中方对可兑换性提供担保。
汇率风险是投资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我国金融市场现有的发展水平不足以提供套期保值的金融工具。
同时,由于在我国尚无适合人民币套汇保值的金融产品,企业无法通过购买此类金融衍生产品来处理此类风险,公司承受此种风险能力大大降低。
政府管理角色的缺失政府监管可以为维护投资者两方面的利益提供较为可信的承诺,对于吸引长期私人资本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满足其对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
政府在监管上的薄弱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和私有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方政府要想长期稳定地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就要采取如特许权经营制度的多种办法,通过行政监管与市场监督的有机结合,提高监管效率。
2.提高我国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风险管理的对策引导社会资本的多样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资金的支持, 更要有引导社会力量成为城市化主体的制度支持, 重点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通过公私合作形式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城市基础设施。
公私合作可以看成是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一种制度方法, 它能使参与双方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 从而通过专业化分工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实现“双赢”。
拓宽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目前,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公共事业附加税、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等。
这些融资渠道早已不能满足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 于是, 利用资本市场开辟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渠道被提出来。
培育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资本市场, 开发适用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金融产品和衍生品, 加快资金流通, 提高融资效率。
完善政策,加强立法。
目前我国关于项目融资的政策主要是吸收投资的鼓励性政策以及对融资项目的外汇、收益等进行控制的管理性政策。
针对项目融资的特点和我国国情,积极稳步地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特别要加快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有步骤地加快开放金融、保险等贸易服务领域;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实行国民待遇;保护知识产权,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应遵循的原则和程序性规则,加大审批程序的透明度;确立监督部门,依法对其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完善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市场。
从目前的项目融资来看,我国金融服务市场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外汇平衡问题始终存在,我国应该改变过去僵化的金融体制,大力发展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加快地方性金融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支持地方建设的优势;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强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改革信贷资金管理和外汇管理,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注意保持金融机构数量的适度增长,探索资本市场开放的经验;逐步建立以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为主,其他类型机构兼顾的外国资本在华金融机构多样化体系,积极吸引国际财团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加快保险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降低风险的积极作用,以减少项目损失。
同时注意我国金融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人民币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所提供的机遇,利用国内的金融衍生工具及保险市场对融资项目的外汇风险进行管理。
提高风险的系统控制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为此,要从系统的角度,针对系统内、外的风险,提高控制、防范能力。
关于系统风险的防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风险的控制。
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向商业保险公司或官方机构投保政治风险;二是寻求免于征用或国有化,以及在发生这些情况时得到适当补偿的政府保证;三是争取项目有政府的直接介入;四是与地区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或援助机构一同安排平等贷款。
具体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关参与方的资信,并通过对各种资金的承诺函、支持函等文件来获得保障。
法律风险的控制。
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人而言,在早期通过可靠的律师对项目风险进行彻底研究是必要的,最好能争得项目当地政府机构对研究报告的确认。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调整某些地方性政策和规定,把针对本项目的新规定作为融资的先决条件。
另外,项目公司与当地政府可以签订相互担保协议,真正做到互惠互利,在一定程序上也为项目的发起方和贷款人提供了法律保障。
市场风险的控制。
市场风险的降低取决于项目初期能否做好充分的研究。
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决定项目现金流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价格,二是需求量,这是影响项目经济强度及贷款偿还能力的基础性指标。
项目抵押系统对于项目风险的控制极其重要,特别是贷款银行对项目账户的控制。
抵押账户能否直接有效,是整个抵押系统的核心。
这种账户安排保证项目公司的所有现金流量均处于贷款银行严密监控之下,从而有效保护贷款人利益。
外汇风险的控制。
人民币的可兑换性及能否汇至国外构成了国外投资者以及贷款银行的外汇风险。
贷款人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一是要求项目公司与外汇指定银行签订外汇兑换协议;二要求项目公司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还款储备账户;三是以开立还款信用证方式或获得政府批准文件来保证外汇汇出;四是在融资协议中增加套期保值技术,以此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