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五节《宇宙航行》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宇宙航行2(共20张PPT)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鸭仔无娘也长大,几多白手也成家。
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
科技改变生活与思维观念
航天尤甚
新课引入
物体到达什么速度才不因重力而落至地面?
内容讲解
了解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同步轨道的特点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9 km/h<v<11.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ma
绕地球运行的轨迹就不是圆,而是椭圆。
物体在地球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2 物体在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由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4π2 T2
a
GM r2
v
GM r
GM r3
他国家载人航天的发展 了解我国及其他国家深空探测的状况
典题剖析
典题剖析
例1 (卫星环绕速度)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 ) B A.一定等于7.9 km/s
B.一定小于7.9 km/s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再见
一、宇宙速度
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可近似认为向心力是由重力提供的, 有
mg mv2 R
解得
v gR
一、宇宙速度
v= 7.9 km/h
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地球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7.9 km/h<v<11.2 km/h
绕地球运行的轨迹就不是圆,而是椭圆。
一、宇宙速度
v>11.2 km/h
第二宇宙速度。大于或等于此速度时物体会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04-4 宇宙航行
续表
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正确描述和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规律,具 备清晰的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能在熟悉的情境中运用物理模型,能对卫星发射原理进行分析和 学科核心 推理。 素养 科学态度与责任:卫星的发射原理是科学家们在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持续不 断创造性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 豪感。
角度1 卫星参量的计算
C
B
C
角度2 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4 宇宙航行
1.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初构想,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2.会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并解决涉及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 较简单的问题。 学习目标 3.了解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天体运动中的能量观。 4.了解宇宙航行的历程和进展,感受人类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究的精神和情 感。
2.轨道形状 (1)椭圆轨道:地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圆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需的向心力由 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由于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卫星的轨 道圆心必然是地心,即卫星在以地心为圆心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 圆周运动。 3.轨道位置 过地心,与地心在同一平面。可以在赤道平面内(如同步轨道),可以通过两极上空 (极地轨道),也可以和赤道平面成任意角度。源自要点一 三个宇宙速度C
于对接轨道的轨道半径,可知初始轨道上的周期小于在对接轨道上的周期,故C错误;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初始轨道上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故D正确。
C
要点二 人造地球卫星
1.分类 人造卫星按运行轨道可分为同步卫星、近地卫星、极地卫星及其他一般人造卫星等。 在用途上有军事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导航卫星及近地空间科 研卫星等。
6.5《宇宙航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已知:地球质量 ,半径R,卫星距地面高度h, 已知:地球质量M,半径 ,卫星距地面高度 ,引 力常量G 请你利用已学的知识 请你利用已学的知识, 力常量 .请你利用已学的知识, 探究卫星绕地球的运 行速度v 周期T与高度 的关系. 与高度h的关系 行速度 、周期 与高度 的关系
课堂练习
减速制动
月球探测卫星发射
(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GM v= 或 v = gR R 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11.2千米 ):v 千米/ 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 =11.2千米/秒
(卫星挣脱地球束缚变成小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卫星挣脱地球束缚变成小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Mm v2 mg = G 2 = m R R
专题学习网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中国探月网: 中国探月网:/
韦纳·冯 布劳恩 韦纳 冯·布劳恩
第5节 宇 宙 航 行
4、 梦 想 成 真
历史放映厅:人类载人航天 年 历史放映厅:人类载人航天50年
课堂小结
1、宇宙速度: 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v=7.9km/s 是卫星发射的最小 7.9km/ 速 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11.2km/ 第二宇宙速度:v=11.2km/s,是卫星挣脱地球 束 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v=16.7km/ 第三宇宙速度: v=16.7km/s,是挣脱太阳束缚 的 最小发射速度。 最小发射速度。
月球
地月转移轨道
点火加速
地球
月 球 轨 道
我国发射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轨道半径是圆形的, [例1] 我国发射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轨道半径是圆形的, 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 80, 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0,月球的半 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 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 km/s, 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求“嫦 娥一号”探月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率? 娥一号”探月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率?
2020年高中物理第五节《宇宙航行》教案人教版必修2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五节宇宙航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来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剖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宇宙速度、人造地球卫星、宇宙航天器等内容,人们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天体运动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的航天梦想,为科学研究、人类生活服务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
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如下知识:(1)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V=GM / R或V= . gR,数值上M=7.9km/s .(2)第二宇宙速度:克服地球引力,脱离地球的逃逸速度.V2=11.2km/s.(3)第三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发射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速度,V3=11.2km/s.2、本节课教学重点: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和方法,了解第一宇宙速度的应用领域。
3、本节课教学难点:1、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
2、掌握有关人造卫星计算及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代换。
三、教学思路与方法这节内容是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时刻联系在一起.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和生活、和社会联系的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献身科学的热情,对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细线,塑料瓶课堂教学设计的呢?师:牛顿设想在高山上有一门大炮,水平发射炮弹, 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就越大,可以想象当初速度足够大时,这颗炮弹将不会落到地面,将和月球一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
人教版物理高中必修二《宇宙航行》课件(共14张PPT)
1883年,俄国学者 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使 用火箭发射宇宙飞船的 设想。
8
梦 想 成 真
9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飞行圆满成功
10
关于地球同步卫星
对同步卫星有 什么要求?
半径 r
周期T
运行速度 V
轨道面
绕行方向
11
关于卫星
所有卫星都在以地心为 圆心的圆(或椭圆)轨 道上
12
卫星图片
13
1
牛顿对人造地 球卫星的设想 抛出速度很大 时,物体就不 会落回地面
思考:这个速度至少多大?
2
请你推导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 圆周运动,它需要的向心力 是由谁提供的?请你用学过 的知识推出卫星在轨道上运 动速度的表达式。
3
V GM r
r=R+h 近地卫星: R>>h
V=7.9km/s
4
V=7.9km/s就是物体 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叫做第一宇宙速度。
5
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发射 速度等于或大于11.2km/s,它 就会克服地球引力,永远离开 地球。11.2km/s叫做第二宇 宙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若7.9km/s<v<11.2km/s呢?
6
在地面附近发射物体,速度 等于或大于16.7km/s,它就 会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 到太阳系之外。16.7km/s 叫做第三宇宙速度。
《宇宙航行》物理 必修 第二册 人教版课件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对 卫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即:F引=Fn
设地球的质量为M,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质量为m, 速度为v,它到地心的距离为r
由:G
Mm r2
mv2 r
解得:
v
GM r
若是近地卫星,飞行高度(卫星所在位置距地面的距离)
为 h =100~200km,地球半径R = 6400km,可认为在“地面附近”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进入太 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
➢2017年发射了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入 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站进行自动交会对 接等3 次交会对接及多项实验。
作业及反馈
• 1.阅读教材 • 2.下载并完成课后作业
The end.谢谢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 号将人类送上了月球
➢ 我国的航天成就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中国航天 员杨利伟进入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发 射成功
➢2011 年 9 月 29 日 天 宫 一 号 发 射 升 空 , 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
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ω= 2π = 7.3×10-5 rad/s 。 T
速率一定:
即v =3.1km/s
例 2015年12月29日,“高分四号”卫星升空。这是我国“高分”专项 首颗高轨道、高分辨率的光学遥感卫星,也是世界上空间分辨率很高、 幅宽很大的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下列关于“高分四号”地球同步
r
➢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发射速度 指被发射物体离开地面时的速度 运行速度 指卫星在稳定的轨道上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
宇宙航行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
13
2 4
mg m v 2 v gR R 10 6.4 106
(2)轨道平面过球心
北
F2
西
赤道平面 F
F1 东
F
南
1 .巡航——卫星的环绕运动
• 环绕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只与 轨道半径有关
• 轨道平面必过球心
13 2
4
2.飞天——卫星的发射
v0
2.飞天——卫星的发射
——齐奥尔科夫斯基
r2
r
R
v GM r
v=16.7km/s 第三宇宙速度
v=11.2km/s
第二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v=7.9km/s
11.2km/s>v>7.9km/s
3.应用——同步轨道卫星通信
• 周期T=24 h
相对地面静止
• 轨道高度h=?
• 定点在赤道正上方
• 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同(自西向东)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 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1 3
2
4
第5节 宇宙航行
1.巡航——卫星的环绕运动
1 3
2
4
• 线速度 v1>v2=v3>v4
• 角速度
ω1>ω2=ω3>ω4
• 周期
T1<T2=T3<T4
v GM r
GM
r3
T 2 r 3
GM
13 2
4
(1) v,ω,T 只与r有关
v GM r
最大环绕速度 7.9 km/s
2.飞天——卫星的发射
• 第一宇宙速度
G
Mm R2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1.行星的运动
提示:相同。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同。
=k可知,r相同,则T一定相
知识点一 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问题引领
下图是“金星凌日”的示意图,观察图中地球、金星的位置,
回答地球和金星哪一个的公转周期更长。
提示:地球。由题图可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于金星到太
阳的距离,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地球的公转周期更长。
钱
=
,其中 T=1 年,T 钱=3.4 年,
R= √.R,故 C 正确。
十年寒窗磨利剑,
一朝折桂展宏图!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远地点B的速率。
答案:大于
提示: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
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航天器(相当于卫星)
绕地球运行也遵循开普勒第二定律,由此可知在近地点A的速
率大于在远地点B的速率。
4.在同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两颗人造地
离太阳时速度减小。近日点速度最大,远日点速度最小。如
图所示。
3.对=k 的认识
开普勒第三定律反映了行星公转周期跟
轨道半长轴之间的关系。椭圆轨道半长
轴越长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大。半长轴
a是图中AB间距的一半,T是公转周期,常
数k与行星无关,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画龙点睛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经验定律,都是通过总结
的,不可能静止,B错误,D正确。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普
通行星,并非宇宙的中心天体,A错误,C正确。
2.(开普勒定律的认识)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宇宙航行》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课件
定义:相对于地面静止的,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
同步卫星
同步卫星也叫通讯卫星。
特点: ①定周期;②定轨道平面; ③定高度;④定速度
四、载人航天与太空探索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 加加林进入了东方一号载人 飞船。火箭点火起飞,飞船 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 min,然后重返大气层,安全 降落在地面,铸就了人类首 次进入太空的丰碑。
四、载人航天与太空探索
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运载阿波罗11号飞船 的土星5号火箭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点火升空, 拉开人类登月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帷幕。7月20 日下午10时56分,指挥长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 地踏上月面,并说出了那句载入史册的名言: “对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 类而言,却是巨大的飞跃。”
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 A.1.6km/s B.6.4km/s C.7.9km/s D.38km/s
二.人造地球卫星
思考:将各种卫星绕地球运动都近似看 成匀速圆周运动,你能推出卫星环绕线 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 轨道半径的关系吗?
二.人造地球卫星
思考: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哪些力?
只适用卫星轨道为圆轨道,且仅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3 1
42
如图所示为地球的三个卫星,1、2在同一个轨道,3是 同步卫星,问:v1、v2、v3大小关系如何? v1=v2>v3
若在赤道上有一物体4随地球一起转动问:v1、v2、v3、 v4大小关系又如何? v1=v2>v3>v4
二.人造地球卫星
思考:向高轨道发射卫星与发射近地卫星相比,哪个需要的发射速度大?
物体绕太阳运动
16.7km/s≤v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宇宙航行(42张)-PPT优秀课件
课程目标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 度; 3.理解卫星的运行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4.了解地球同步卫星运转的规律.
三、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
人造卫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 人造卫星转动需要有向心力
F万=F向
人教版(2019新教材)必修第二册教 学课件 :第七 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4节 宇宙航行 (共42张PPT)
即同步卫星轨 道平面与地球赤道 平面重合。
人教版(2019新教材)必修第二册教 学课件 :第七 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4节 宇宙航行 (共42张PPT)
人教版(2019新教材)必修第二册教 学课件 :第七 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4节 宇宙航行 (共42张PPT)
3、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六个“一定”
另外:卫星在空中只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
F合=F万 F合=ma
结论:卫星半径r一定,则卫星的加速度也固定了 静态规律 :r懂、其v、中w一、个T,、可a这求五另个外量四,个
总结:
动态规律:越远越慢, 转一圈时间越长
人教版(2019新教材)必修第二册教 学课件 :第七 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4节 宇宙航行 (共42张PPT)
1.在地球上,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3.贴着地球表面(附近)转动的速度
4.所有卫星在空中转动的最大环绕速度
人教版(2019新教材)必修第二册教 学课件 :第七 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4节 宇宙航行 (共42张PPT)
人教版(2019新教材)必修第二册教 学课件 :第七 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4节 宇宙航行 (共42张PPT)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7.5宇宙航行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对论时空观,知道时间延缓效应和长度收缩效应. 2.认识牛顿力学的成就、适用范围及局限性. 3.了解科学理论的相对性,体会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知识梳理 重点探究 随堂演练
知识梳理
一、相对论时空观 1.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 麦克斯韦 根据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 在,并证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等于 光速c. 2.1887年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以及其他一些实验表明:在不同的参考 系中,光的传播速度 都是一样的 !这与牛顿力学中不同参考系之间的 速度变换关系 不符 (填“相符”或“不符”). 3.爱因斯坦假设: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的形式都是 相同 的;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大小都是相同的.
了解相对论时空观,知道时间延缓效应和长度收缩效应.
例4 经典力学规律有其局限性.物体以下列哪个速度运动时,经典力学
规律不适用
A.2.5×10-5 m/s C.3.5×103 m/s
B.2.5×102 m/s
√D.2.5×108 m/s
随堂演练
1.(长度收缩效应)假设地面上有一火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其内站立
答案 地球的公转速度属于低速,被加速器加速后的电子的速度属于高速.
(2)在地面上校准的两只钟,一只留在地面上,一只随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隔一段时间飞船返回地面时,两只钟显示的时间相同吗?有什么差别?
答案 不相同,随飞船旅行的时钟变慢.
知识深化
1.低速与高速 (1)低速:通常所见物体的运动,如行驶的汽车、发射的导弹、人造地 球卫星及宇宙飞船等物体皆为低速运动物体. (2)高速:有些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其速度可以与光速相接近,这样 的速度称为高速.
宇宙航行 人教版(2019)必修二高中物理课件
2由G
mm地 r2
m 2r
3由G
mm地 r2
4 2
m T2
r
4
由G
mm地 r2
ma
得v Gm地
r
得 Gm地
r3
得T 2 r3
Gm地
得a
Gm地 r2
由以上公式可知:随着卫星运行轨道半径的增大, 其线速度、角速度和向心加速度逐渐减小,周期逐 渐增大。
宇宙速度
如果速度继续增大,物体将会怎样 运动? 它还会一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吗?
T
③w、T、r、v、a都是确定的
r=42400km
r=R+h
h=36000km
R=6400km
Gm地
r3 v Gm地
r
T 2 r 3
Gm地
a
Gm地 r2
载人航天
世界上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
阿姆斯特朗说:“对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 的一步,但对人类而言,却是巨大飞跃。”
载人航天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 中 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 球 飞行14圈后安全降落。
v增大
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使卫星挣脱地球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 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的最 小发射速度。
v3=16.7km/s v2=11.2km/s
v1=7.9km/s
11.2km/s>v>7.9km/s
不能进入轨道 绕地球 绕太阳 飞到太阳系外
典型例题
例2.关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①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宇宙航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PPT
地球的同步轨道只有一条 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
AB
,可得v= .
它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但高度和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大,速度减小
D.它们的运行角速度之比ω ∶ω =8∶1 年10月15日9时,我国
宇宙飞船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
D.它们的运行角速度之比ωA∶ωB=8∶1
它的高度和速度是一定的,但周期可以是地球自转周期的整数倍
A.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TA∶TB=1∶8 ③一般轨道,卫星轨道和赤道成一定角度。
2017年4月20日,我国发射了货运飞船
,入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站进行自动交会对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3次交会对接及多项实验.
面 , 它 将 绕 地 球 运 动 , 成 为 人 造 地 球 地球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是地球的地心,所以凡是地球卫星,轨道面必定经过地球中心,所以a、b均可能是卫星轨道,c不可能是卫星轨道,故A、B错误,C正确;同步卫星的
=_7_._9__k_m_/_s_,这就是物体在地球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作第一
宇宙速度。
自学感知 梳理教材夯实基础
(3)第二宇宙速度 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科学家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探究二、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有何特点?谁提供向心力?
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当飞行器的速度等于或大于 ③确定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①确定的转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B错:据v= ;
地球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是地球的地心,所以凡是地球卫星,轨道面必定经过地球中心,所以a、b均可能是卫星轨道,c不可能是卫星轨道,故A、B错误,C正确;同步卫星的
轨A.道它必们定的在_运赤行_道1周平_1期面_.之内_比2,所T_A以∶k_bT不mB_可=/1能_∶s是8_同时步卫,星它的轨就道,故会D错误克。 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我们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建立行星近地飞行模型,解决飞出地表的最小速度问题,计算出第一宇宙速度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培养学生用物理模型和物理规律规律分析自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宇宙速度
借助动画,使用多媒体对这一过程进行更进一步的定量展示,回顾牛顿猜想,深入探究物体的抛出速度与其在地球周围的运动情况。
杨陵中学
李满峰
咸阳彩虹学校
李金娥
三原南郊中学
何彦军
兴平西郊高级中学
王丽君
汉中
西乡二中
朱忠廷
汉台中学
周嘉铭
勉县一中
方建中
城固一中
李强
汉中中学
付玉艳
南郑中学
张建军
安康
旬阳中学
马文驹
汉滨高中
王世录
平利高中
张忠信
地区
学校
负责人
商洛
镇安中学
陈继平
商洛中学
杨玉良
山阳中学
杨建全
丹凤中学
雷文军
铜川
同官高中
王桂平
铜川一中(新区)
2.用动画展示牛顿的设想过程,展示这一个无法直接实验的理想化抛体实验。
观看抛体实验和牛顿猜想动画,分析牛顿卫星猜想的可能性与其所忽略的客观次要因素。
引导学生去理解科学假设与合理外推在科学实验中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发现自然世界处处相连的物理规律。
理论推演
1.飞出地表最小速度v:启发学生认识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切合点:抛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就是物体飞出地球最小速度v。
分析:我们每个人都有探索宇宙的梦想。虽然我们没有像女巫飞天扫帚一样的神奇工具,没有像超人一样的神奇力量,但是我们有比它们更加强大的力量——我们人类与众不同的思维——无所不能的力量。
图片展示东西方人观念中的飞天梦想,激引起学生多如何飞上天空进行猜想。
卫星猜想
1.抛物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落地点的变化,落地点为什么会变化?
九、板书设计
一、牛顿猜想
1.科学理论依据分析
2.理想条件过程分析
二、最小速度
1.近地卫星环绕模型
2.最小速度计算
三、宇宙速度
1.三个宇宙速度
2.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
四、梦想成真
备注:字体统一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教师可根据所写内容自行调整表格宽度。
2.独创性声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宇宙航行教学设计是我个人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其中已经注明的引用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个人和教育机构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成果。
签名:屈家宽日期:(公章)
是否
推荐为优秀教学设计
单位推荐意见:
推荐人:日期:
(公章)
3.基地学校“教学设计”培训负责人名单
地区
学校
负责人
西安
西北大附中
文晓琴
铁一中合作学校
刘亚妮
铁一中
任屹东
师大附中
倪如俊
西安中学
张永强
西电附中
宁蒲
交大附中
朱亚锋
高新三中
韩刚
宝鸡
宝鸡中学
冯新华
凤翔中学
宋琪
陇县中学
袁小军
咸阳
教学过程较为完整,针对大多数学生飞天的梦想与飞天的猜想,从生活经验到科学猜想、从科学猜想到理论推演,层层深入推导第一宇宙速度,认识了三个宇宙速度,介绍了航天发展史上的大事件。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构建物理模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激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一教学目标基本完成。但是现代卫星科学技术知识涉及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世界航天史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激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三个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
2.教学难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图1,神奇的扫帚,女巫借助神奇的工具完成飞的梦想;图2,超自然的力量,想想自己像超人一样具有神奇的力量,然后遨游太空。图3,天空的主人,我们的传统思想,人活着妖怪修炼成仙,然后就可以在天空上自由飞翔。图4,纸飞机,它承载了我们每个人飞的梦想,可是他能带你飞出地球遨游宇宙么?
刘学福
铜川一中(北区)
王金全
渭南
澄城中学
习生元
尧山中学
董新庄
瑞泉中学
曹长团
杜桥中学
杨森旺
象山中学
马圣平
合阳中学
马根福
榆林
神木中学
张亚坤
榆林中学
李宏飞
佳县中学
刘尚文
神木七中
刘雪松
绥德中学
高维新
延安
洛川中学
高丽莉
志丹高中
胡书胜
富县高级中学
张建新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知识基础;通过《行星运动》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宇宙空间的基本构想,有了离开地球更深层次探索宇宙的渴望。
三、教学资源与策略
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课件、课堂小实验、学生生活小常识,将教学活动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德三维一体的全面发展。学生已学过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基本理论,具备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由地上向天上的过渡,因此课堂中通过设疑→思考→启发→引导这样一条主线,激发鼓励学生的大胆思考、积极参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分析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完成由知识向应用的过渡,完成有科学猜想到科学演绎的过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索的精神。
根据教师图片所展示的过程,借助天体运动引力与向心力关系的知识,思考分析抛出速度与卫星运动轨道的关系。
分析三个宇宙速度存在的必然性,引导学认识并总结其物理意义
梦想成真
展示阿姆斯特朗登月足迹,播放神舟五号升空的模拟视频视频,展示嫦娥一号卫星的登月图片……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事故
观看视频和图片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培养学习者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努力学习、振兴中华、英勇无惧的使命感。
七、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本节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层层深入进行教学改变了以前学生被动获得知识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合作交流主动获得知识。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既突出了自主学习,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八、教学反思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原理,能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分析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了解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宇宙速度,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简单了解航天发展史,知道人类航天史上的大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牛顿“卫星猜想”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通过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构建物理模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题名称(教材版本、模块和单元名称)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五节《宇宙航行》
姓名
屈家宽
单位
陕西省商洛中学
课型
(如听说课、阅读课等)
新课
课时
1
教学对象
高一新生
是否采用多媒体
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动画
一、教材分析
《宇宙航行》是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五节,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牛顿猜想,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并介绍了第二、第三宇宙速度,随后的航天史介绍是人类认识探索自然的见证,体现了知识的力量,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本节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学生通过对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了解,也将潜移默化地产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