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干部培养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小干部培养结题报告

小干部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生班干部的培养研究陕西省延安实验小学任艳玲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素质教育推动班级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刚刚接触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老师,每天的手脚是忙乱的,嗓子是沙哑的。

因此,有效的班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面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成为了当前教育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班干部是班级内部的骨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担任班干部就能够极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因此,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也就相应的成为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班级管理的指导理论将会有一个新的迈进。

2.现状分析。

在班集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班干选出来了,有的同学却不愿意干,是怕工作负担过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有的担任一段时间后找这样那样的理由辞职,对当班干部的目的认识不够;很多班干部方法不得当,班里的孩子不服从他们的管理,只得自己一个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害怕得罪同学,在工作中遇到了阻力。

发生这样的事是常见的。

二、课题研究目标1.选拔有能力的班干部。

这里的能力并不仅是指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

我们应走出以学生成绩好坏来评判学生办事能力的误区。

多创造机会让愿意为班级服务并且有能力的同学为班级服务。

这就要求教室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细心观察,发现一些乐于为集体做事,有团结协作精神、工作负责,能够起带头模范作用的学生。

比方说,我们班级在预备铃上做得很不到位,没有同学能够组织起来。

后来在我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刘文君同学很喜欢朗读,所以就经常在课堂上让她代替我来引读,慢慢的在她在读书中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和同学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带读关系。

同学们也很习惯在她的带读下跟读,现在班级已能在她的组织下开始自主的晨读。

2.教会班干部工作的方法。

班干部既是班级的骨干力量,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但在人格上与普通学生却是平等的。

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不能像班主任那样用自己的威信来影响学生,也不能居高临下地指挥,而应该在工作中采取恰当的方法。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生的全过程中,对学生的品德修养、人格塑造、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还有助于树立教育的正确取向。

本研究就某中学的德育工作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二、研究目的1.了解某中学的德育工作现状;2.探究某中学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提出改进和完善某中学德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某中学的部分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为研究对象,以便全面了解该校的德育现状。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具体如下:1.设计两份问卷,一份面向学生,另一份面向教师与学校领导,了解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看法和意见;2.针对某中学的德育工作进行访谈,与校领导和德育主任交流,了解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规划、管理和实施情况。

四、研究结果通过对某中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1. 德育工作现状1.某中学的德育工作进展顺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提高;2.德育课程设置和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3.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和投入度逐步提高。

2. 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1.德育工作的形式化和繁文缛节化;2.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缺乏有效衔接;3.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估机制。

3. 研究结论1.德育工作应该重视目标导向、系统性和科学性;2.应加强德育工作的与学科教育的衔接,实现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3.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估机制。

五、研究建议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划,明确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2.探索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衔接,实现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3.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估机制,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4.重视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发展,完善德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机制。

六、结语本研究旨在探讨某中学的德育工作,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实现心理健康与快乐》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是学校实施德育课程的学期,我校以“实现心理健康与快乐”为主题举办德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建立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个性,培养德育意识。

我校首先在每个单位成立了德育工作小组,制定了实施计划,并由每个小组制定了一系列的课题,包括心理调剂、心理健康、健康心理教育等,以贯彻全面发展的思想,及时指导和服务学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快乐提供指导和服务。

活动以“脾气管理”为主题,安排了德育讲座、心理启蒙、心理咨询室等各种形式的讲座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情绪,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挫折。

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同学们开展心理、文体活动,以改善心理状态,调节心理压力,增强心理素质。

最后,在开展各类讲座、活动等过程中,收集学生的体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同时,现有的心理课题正在积极推进,依据学生实际困难和需求,制定未来的课题,不断改进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经过数月的努力,学校德育任务得到了高度重视与认可,我校同学受到了德育活动的帮助,心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并得到了学校多方面的肯定与好评。

本次德育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也树立了同学们对德育需求的
认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快乐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德育在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结题总结_班级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结题总结_班级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结题总结_班级德育工作总结小学班级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重要保障。

我们班级在过去的一年中,认真贯彻学校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我们班级德育工作的总结:一、工作目标明确,方向清晰。

我们班级设定了明确的德育工作目标,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通过定期班会、德育课程和特别主题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二、德育课程齐全,内容充实。

我们班级德育课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和安排。

德育课程包括品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内容包括学校规章制度、社会公德、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德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班干部队伍建设有力。

班干部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我们注重班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选举产生的班干部是有责任有担当、能够带领全班学生共同进步的学生。

我们通过定期的干部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使他们能够胜任各类工作任务。

四、家校合作紧密。

家校合作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班级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我们定期举办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德育工作的研讨和提供宝贵意见。

我们也积极回应家长的关切,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进行反馈。

通过家校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德育教育。

五、活动组织合理,效果明显。

我们班级注重组织各类德育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我们开展了德育主题班会、德育水平测试、志愿者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德育意识明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我们班级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提高班级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德育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与价值观摘要:本报告旨在总结研究德育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与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和实施效果。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研究发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合作。

在学校,应以德育课程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与价值观。

家庭应以身教为先,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并与学校进行密切沟通与合作。

社会环境应提供良好的道德导向,倡导公德、责任、友善等共同的价值取向。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在未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一、引言: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促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然而,在当今社会,诸多负面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德育水平不容忽视。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效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方法,并报告其实施效果。

二、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1.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因此,在学校德育课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2. 德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应结合学科知识与现实案例。

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面对各类道德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对于学生出现的道德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和辅导。

三、学校与家庭的合作:1. 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和家庭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支持者。

学校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形成合力。

通过家校联合会、家长讲座等形式,促进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计划和进展。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道德价值观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家长应该自觉地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地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只有家庭与学校携手合作,才能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四、社会环境营造:1. 公德倡导公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

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全文)

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全文)

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理论依据1、进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

学生是正在进展中的人,这种进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进展的主体。

青年学生身心进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进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进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XX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进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进展完善。

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2、“双主体”理念。

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进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择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行为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行为。

3、生活德育的理念。

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

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进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

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无效。

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4、活动理论。

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活动是实现进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进展的基础。

从德育活动来说,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道德认识外显为道德行为,两种过程不断交替,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德育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德育内容过于空泛、德育理念陈旧落后等。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德育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调研,探讨德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方向,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

同时,选取3所学校作为实地访谈的对象,共访谈了5位教师和15名学生。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实地访谈的内容,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通过对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部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仅停留在传统道德观念的层面,缺乏对德育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认识。

2. 德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的德育教育内容主要以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知识的灌输为主,缺乏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环节。

3. 德育教育方式陈旧落后。

德育教育过于注重单向传递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教师应当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革与创新方向:1. 提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内容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德育的本质和作用,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德育的热情。

2. 创新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

在灌输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和思辨实践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推动德育教育方式的变革。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四、结论通过对德育教育实施现状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发现德育教育存在着内容单一、方式陈旧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与创新的方向。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关于“有效德育课题”结题报告自2013年起,我班参与了“有效德育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由主管德育工作的人员以及班主任组成。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针对班级存在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人情况,通过商讨研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了多渠道的尝试,在班级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行为养成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近三年来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现汇报如下:一、课题内容、确立背景及重要性。

我们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确定为课题研究内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小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这个年龄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是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我班学生生活在农村,受生活环境影响,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的在学校养成的好习惯,一个假期又打回了原形,给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在我校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我校将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习惯养成教育上,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

从2013年起至今,我所带的六年级和一年级共62名同学都参与了本次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以及《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等文件先后做为理论依据,确立课题研究的总方向和具体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一)、主要内容:本次课题研究将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生活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做为主要内容。

具体要求学生做到: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认真书写、坐姿及书写姿势正确、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珍惜时间、懂得感恩、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等。

(二)、原则1、重视实践的原则。

重身教,轻言传,在生活中从实际出发,为学生确立具体目标。

2、循序渐进的原则。

定期确立目标,逐步深化、加强巩固。

3、尊重差异的原则。

结合学生的家庭状况、性格、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理论依据1、发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这种发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青年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

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2、“双主体”理念。

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择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较终将社会认识、情感、行为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行为。

3、生活德育的理念。

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

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

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无效。

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4、活动理论。

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

从德育活动来说,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道德认识外显为道德行为,两种过程不断交替,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报告将会就我校在过去一年中所开展的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德育工作的背景和目标我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认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道德品质过硬是教育的核心任务。

在过去一年,学校制定了明确的德育目标,即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德育工作的实施与特点1. 课堂教育学校结合学科教学,注重德育内容的融入。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讲授道德经典、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等方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 德育活动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了一系列德育活动,如讲座、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

讲座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内容,主题班会则以团结、友爱、互助等为主题,社会实践则将学生带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责任。

3. 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学生不仅能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更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德育工作的效果与展望1. 效果总结经过一年的德育工作,学校发现学生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有了明显提升。

他们更加注重公德、伦理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培养,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2. 展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德育工作力度,持续推行德育教育。

我们计划在各类德育活动中加入学生的思想参与,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结语:通过对我校过去一年德育工作的总结与分析,我们认识到德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品德修养,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持和指导。

(以上内容是根据题目自行判断其格式后所写,并不代表真实情况)。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结题总结_班级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结题总结_班级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结题总结_班级德育工作总结一、班级德育工作概况本学年,我班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为主要目标,围绕“诚信、友爱、勤奋、乐群”的班训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

通过课堂教育、集体活动、个别辅导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1.培养诚信意识通过课堂教育、班级活动、学生自我管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在学生中建立了“诚信月”活动,每月开展一些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使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同时以身作则,敦促学生遵守诚信准则。

2.培养友爱精神在班级里,鼓励学生彼此之间的尊重和关爱,鼓励学生们勇于承担责任,在共同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在学校定期组织义卖活动,通过义卖所得款项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增强学生的团结友爱精神。

鼓励学生培养勤奋学习的好习惯,通过激励奖励、互动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班级里建立了“勤奋榜”,每周评选一次勤奋之星,并对此进行表扬奖励,激励更多的学生向勤奋学习的典范学习。

通过集体活动、班级游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集体的力量。

通过组织各种文体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培养乐群意识。

1.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学生的自律能力明显增强,班级纪律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生自觉遵守班规,团结友爱,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 在学习上,学生的勤奋程度明显提高,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学生在每个学科上都取得了进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德育活动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单一的活动形式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需要加强德育工作的系统性规划和长期性措施。

2. 部分学生的习惯和态度存在不良现象,表现出的品行不够优秀,需要引起重视。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结题总结_班级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结题总结_班级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结题总结_班级德育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小学班级在德育工作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通过各种方式,选址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促进了班级秩序的良好发展。

以下是我们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的结题总结:一、思想教育方面:我们班级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班会、课堂上,我们经常开展有关人生态度、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

同时,在班级活动中,我们让学生学会爱护环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逐渐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

在这方面,我们班级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让学生在思想认知方面有了明显提高。

二、文明礼仪方面:在班级教育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让学生形成文明、礼貌、卫生的生活习惯,传递正能量。

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公共场合活动,提高他们的言行举止、衣着卫生和安全意识。

同时,我们还对班级内不文明现象进行有效的纠正工作,让学生懂得珍惜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且在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提高班级整体文明程度。

三、体育锻炼方面: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我们班级每天都开展晨练活动,不仅使学生体能得到锻炼,培养孩子重视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也大大提高突发事故应对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集体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精神,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

四、情感沟通方面:为了这一项工作的开展,我们采用了很多新的方式,例如班级合唱,亲子活动等等,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因材施教,建立起良好的亲师互动渠道,因此家长对于我们班的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支持,进一步促进了班级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注:此处四项工作仅供参考,实际各个班级所负责的德育工作可能因人因地而异。

)总结:通过本学期的班级德育工作,我们进一步发现学生在品德成长方面的不足之处,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困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推向了高潮。

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挑战,例如学生品德上的个体差异,家长或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不能轻易被解决,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提高班级教育质量,在理念、课堂、环境等方面不断推进,我们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之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更具竞争力!。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全套完整版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全套完整版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全套完整版1. 引言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深入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供德育工作的全套完整方案。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发展水平。

2. 课题背景在当今社会,道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传统道德价值观的褪色,个别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存在一定问题。

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道德素养,成为当前教育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

3. 课题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构建一套全面的德育工作方案。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达到以下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意识。

4.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相关教育实践活动。

在文献综述阶段,我们对国内外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实施情况。

在问卷调查阶段,我们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知和需求。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以验证德育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实施方案基于研究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德育工作全套完整方案:5.1 德育目标本方案的德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增强其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和道德意识的提高。

5.2 德育措施本方案的德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置课程体系:制定德育课程,完善德育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接受程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搭建德育平台: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机会;•建立评价机制:建立德育综合评价制度,全面评估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

工作报告之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工作报告之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德育课题结题报告作者:华土木人类已迈入21世纪的大门,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挑战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丰富,学校德育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跨世纪的青年学生具备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又影响到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部分青年学生人格精神上的“低落”、“缺失”和“扭曲”,突出存在着懒惰、懦弱、自私、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等道德缺陷。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而传统的学校德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人格错位。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神圣使命。

春晖中学是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经亨颐先生在“五四”新文化时期创办的一所历史名校。

经老校长毕生倡导“自动、自由、自治、自律”的人格教育,强调学生“求学何为,学为人而己”,主张“凡学校皆当以陶冶人格为主”,人格教育首先就是对学生进行高尚品性和优良道德的教育。

春晖先贤以天下为己任,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品德培养。

汲取历代春晖名师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精华,一种以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载体,着眼于学生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德育模式应运而生了。

二、理论依据1、发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这种发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青年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

学校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学校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沙湾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研组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人类已迈入21世纪的大门,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挑战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丰富,学校德育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跨世纪的青年学生具备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又影响到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部分青年学生人格精神上的“低落”、“缺失”和“扭曲”,突出存在着懒惰、懦弱、自私、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等道德缺陷。

尤其是中职生,表现尤为突出,他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严重缺乏自信心。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而传统的学校德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人格错位,自信心不足。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激励其自信心的神圣使命。

二、理论依据1、发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这种发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青年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

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2、“双主体”理念。

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初稿)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初稿)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草案)-------------2016年5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要求现代的德育必须与时俱进,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洗涤已经不和谐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而主题班队会是中学阶段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因为它有着长期性、系统性的优点。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以活动为平台,以体验为目标,以评价为激励,引领学生走向健康、和谐的德育新境界。

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思想,结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体验教育为统领,打算对班会课从内容、形式上进行创新,从而增强班会课的实效性和时代性增强班会课的育人功效。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班队主题活动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或中队辅导员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队会活动。

实效性是指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是指工作中能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所做的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实施的方法必须具有显著的效果。

班队主题活动的实效性,是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观察、调查,在班队主题活动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不断归纳,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班队主题活动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和体验,从而逐步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

作为德育活动重要的形式----主题班会课,如何与时俱进,与新课改一同成长,不但重要而且迫切。

主题班会课是围绕一定主题举行的班级集体成员的全体会议,是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强德育的重要阵地,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学生的精神面貌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指导下,围绕一个教育主题,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主持,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的,内容集中,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的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集体活动;也是班主任通过学生集体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

德育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一、背景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良好人格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在实施德育工作时,需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加以规划和实施,以达到德育工作的目标。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设计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标志性活动是结题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其中结题报告是成果展示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将对我校结题报告的实施情况做一些简要介绍。

二、活动内容1. 活动主题德育结题报告,是一年一度的德育活动。

通过选题、调研、分析、总结等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我认知、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德育效果。

活动主题设置多样化,符合学生兴趣爱好与社会需求。

2. 选题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能力水平,我校设置多个选题,有“家乡文化”、“社区文化”、“大国崛起”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题目进行调研。

3. 调研学生完成选题后,进行实地调研。

在此期间,学生积极与社会群众交流、相互合作、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调研,学生了解到实际问题,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也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 分析学生完成调研后,开始分析调研成果。

通过排除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进一步加深对选题的认识,并深入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5. 总结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撰写出一份完整的结题报告。

这份报告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针对性,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通过总结,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知识质量。

三、活动经验及反思德育结题报告活动是一项既实际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

在实际活动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也希望借此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

1. 经验1.1 全面策划德育结题报告活动涉及到各个环节,包括选题、调研、分析和总结等。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与德能勤绩廉领导干部述职报告范文汇编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与德能勤绩廉领导干部述职报告范文汇编

尊敬的领导:我是某单位的一名教师,任教多年,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德育教育的开展。

本次结题报告,旨在为上级领导汇报该单位德育课题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对我们教师长期付出的回顾和总结。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就是道德水平的下降,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通过教育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一种在德育教育中更为有效的实践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道德引领。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我们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深入探讨了以下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1.德育课程的设计。

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了解到德育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学科,提出了相应的德育课程设置。

2.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

我们认为,学校德育环境的建立非常重要,只有在一个道德环境优良的学校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办法来营造健康的德育教育氛围。

3.德育评价的方法。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德育评价方法,即“以人为本”的评价方式,该方法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成长,更多地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良好的行为表现。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德育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2.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是很重要的,从学校的各个方面即能看出学校的德育办学情况。

以创建环境共育,让德育在学校的各个环节渗透,进而在学生成长中形成共同点,使学生养成更正、更善的行为和态度。

3.建议加强学校家长与社会联系,建立良好的校园、社区和环境联系,使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并最终成为一个比他们一个接一个更卓越和有效的环境,激励他们成为品格高尚的人。

“班干部培养”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班干部培养”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班干部培养”德育课题结题报告班干部的培养结题报告一、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1.选题的意义一支精练的班干部队伍培养,对于搞好班级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在班级管理上既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协助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成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又能成为班集体的骨干力量。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班干部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增强班干部的工作效能,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管理、模范带头作用,班级工作将更有成效。

现在的学生有个性、有头脑、有主见,因而班级管理我们推崇“无为而治”。

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我们什么都不做,而是老师的“无为”、学生特别是班干部的“有为”。

因此,班级管理中要培养班干部责任意识,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替身”,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干部就是一个榜样,因此培养出班干部的责任意识,班级的管理难度也会降低很多。

2.研究的理论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然而受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差。

缺乏责任感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的一个思想弱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社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关系到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注重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类进步的需要。

我们认为,青少年的责任感完全可以从学校开始培养。

而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重视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

而根据我校实际,我们的做法是开展班级集体活动为主,让班干部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系列活动。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1、研究的思路(1)营造责任教育的氛围通过班会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释“责任教育”的内涵,并且利用班级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手段,反映责任教育内容,重视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

而根据我校实际,我的做法是开展班级集体活动为主,让班干部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系列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干部的培养结题报告一、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1.选题的意义一支精练的班干部队伍培养,对于搞好班级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在班级管理上既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协助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成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又能成为班集体的骨干力量。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班干部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增强班干部的工作效能,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管理、模X带头作用,班级工作将更有成效。

现在的学生有个性、有头脑、有主见,因而班级管理我们推崇“无为而治”。

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我们什么都不做,而是老师的“无为”、学生特别是班干部的“有为”。

因此,班级管理中要培养班干部责任意识,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替身”,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干部就是一个榜样,因此培养出班干部的责任意识,班级的管理难度也会降低很多。

2.研究的理论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然而受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差。

缺乏责任感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的一个思想弱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社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关系到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注重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类进步的需要。

我们认为,青少年的责任感完全可以从学校开始培养。

而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重视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

而根据我校实际,我们的做法是开展班级集体活动为主,让班干部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系列活动。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1、研究的思路(1)营造责任教育的氛围通过班会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释“责任教育”的内涵,并且利用班级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手段,反映责任教育内容,重视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

而根据我校实际,我的做法是开展班级集体活动为主,让班干部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系列活动。

进行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

(2)建立评价机制围绕“三负责”,制定评价内容、标准,采用学生自我评定、班级小组评定、老师评定、家长评定相结合的方式。

(3)对其他班主任进行访谈、交流,探讨每个班主任对班干部培养的心得,总结其共性的地方,再结合理论依据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查阅理论,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开展研究,在理论的指导下,班主任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结合理论去实践、反思、总结,从而探索出合理、有效的班干部培养机制。

(5)成立班干部培训班,让班干部有相互交流的平台,明白班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班干部的基本职责、班干部在班级的地位与作用。

2、研究的基本内容(1)调查分析班中的情况,从而找出培养班干部的切入点。

(2)了解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的真实想法和所遇到的困难(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

(3)对班干部进行责任意识的理论培训(4)班干部接手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纪律、出勤、仪容仪表、班级卫生等)(5)由班干部开展班级活动(包括设计活动形式、流程;组织实施;总结和提出改进措施),计划一月一次活动。

(6)培养班干部为他人服务的责任意识,培养班干部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助人为乐、与人友好相处、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

使班干部懂得对同学、老师、家长等负责。

诚实、守信。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的过程(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安排(一)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组织班干部认真学习,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2、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

3、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责任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1、准备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组建班委,确定研究方案,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查阅、收集相关信息。

(1)分析班级情况和班委的现状。

(2)了解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的真实想法和所遇到的困难(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

(3)对班干部进行责任意识的理论培训2、实施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4月)依据实际情况,展开调查、谈话,并做好分析,作出进一步的试验,初步判断其成效。

(1)班干部接手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纪律、出勤、仪容仪表、班级卫生等)(2)由班干部开展班级活动(包括设计活动形式、流程;组织实施;总结和提出改进措施),计划一月一次活动。

(3)由当天的值日班委总结当天情况(包括表扬和批评)(4)班干部对自己一周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班主任也给予评价(5)调整措施和方法,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3、总结阶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对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结题报告。

实验的过程:一、调查摸底,初步实验阶段要对班干部进行培养,本班学生对班干部的评价如何要进行调查摸底。

笔者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调查问卷,对我班学生对班干部的评价进行了检测,收集整理了实验的原始材料,为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实验的开展。

二、组织学习,唤醒责任意识学生来到学校学习、生活,行为意识靠教师的培养。

对学生干部进行责任感培养,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向学生宣传什么是责任感,采用老师讲、班干部讲、学生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使学生从理论上去认识开展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产生积极的心理因素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

讲古、今、中、外因具有强烈责任感而获得成功的优秀事例,讲现实生活中因缺乏责任感而对他人、对社会造成损失的例子。

使班干部及全体学生从生动鲜明的事例中体会到一个人具有责任感对其一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然后组织班会讨论,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每个人对自己所负责任的认识,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有无责任心,自己是怎样做的。

使每个学生对责任感有一定的认识,明确一个人首先应对自己有责任感,养成好的人品和办事作风,进一步上升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社会。

三、当然要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首先要培养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形成和增强班队干部工作责任心的重要动力。

一个缺乏荣誉感的班队干部是难以在工作中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

为培养班队干部的荣誉感,我的主要做法是:1.抓住契机,让他们体会到班干部工作给他们的快乐和给班级带来的影响。

如班级获得“卫生流动红旗”、“两操流动红旗”或“纪律流动红旗”时,分别由负责这些工作的部队干部上台领红旗。

回来后,还要请他们谈谈上台领红旗的感受并谈谈自己的工作。

然后老师再表扬和感谢他们和所有为获得流动红旗做出贡献的同学。

当然,班队工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当班级在某些方面的工作出了问题时,我不是批评负责这项工作的班队干部,而是先表扬他们为班级进步和发展付出的智慧和汗水,然后和全班同学共同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鼓励他们改进工作,争取进步。

2.加速优良班集体的建设和形成,加大班级文化建设的力度,增强他们的集体认同感、优越感和责任感。

四、从小事做起,培养责任心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感。

课堂上,要求班干部起带头作用,坐端正,守纪律。

学习上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写好字,读好书,算好题,培养对学习的责任心。

在行为习惯方面要求班干部每做一件事都要努力做好。

如:课前做好准备,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使用文明用语等。

班级里的大小事情全部责任到人,使每个同学都承担一定的责任。

如清洁卫生的安排,每天一个组做清洁,但每个人做的事不同,扫地、抹桌子、对桌椅、擦瓷砖、擦玻璃等工作都落实到人头,最后,由今天的“当家人”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就找责任人重做清洁直到做好为止。

五、发挥小干部作用,培养责任心对班级中涌现出来的责任感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大X旗鼓地宣传班级好人好事,树立正气,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并把这些责任感强的干部分派在每个小组,以小干部挂帅开展组与组的竞赛,比学习、纪律、劳动、两操中谁的责任心强。

每周一评比,每月一表彰。

挂帅干部实行轮岗制,学生轮流做组长、班委,让每个学生在工作中品尝到为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维护集体利益。

比如:早读课的领读,教师一般总会把机会给能干的孩子,多数孩子得不到在早读课上为同学服务的锻炼。

值日生的安排我采用每天双值日,一名学生干部带一名学生一起值日,俩人分工不同,各施其责。

在这些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干部带领下,同学们做事也极为认真。

六、集体活动,培养责任感一个集体是否团结向上,有无浓厚的学习风气,同学之间是否互相团结友爱都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集体精神使个人高尚起来。

”积极开展集体活动,把责任感的养成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使学生置身于有趣的活动气氛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有关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负责的精神。

开展“作业展评”活动,学习委员安排让每一位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增强对自己的学习认真负责的意识。

在“三八”妇女节时由团支部组织举行“献给妈妈的礼物”,在“九九”重阳节举行“做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主题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孩子的责任。

又如开展“我为集体添光彩”班会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充分认识到集体的荣誉要靠大家去争得和维护,由此,孩子们对集体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开展“假如我是班长”演讲比赛,“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样做”专题讨论,让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有责任为集体荣誉而奋斗。

总之,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开展目标都要明确,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强化自己应负的各种责任。

班级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班干部的责任意识。

七、教师的示X作用是培养动力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所以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精细、更敏捷。

”这就告诉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言教的同时更注意身教,教师的行为、形象、工作作风乃至人格对于学生具有重大影响。

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感的过程中,要求自身要树立深厚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地用公正、谦恭、礼让、善良的品德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

如:要求学生不乱扔果皮纸屑在地上,看见地上有纸屑应主动拾起来扔进垃圾筒。

除了对学生讲明要求,教师在看见地上的纸屑时,对学生说:“来,我们把地上的纸团捡起来。

”这一举动比站着指示学生拾纸效果要好,对学生的影响也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