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验计划

合集下载

测量食物营养成分的探究实验

测量食物营养成分的探究实验

测量食物营养成分的探究实验介绍本实验旨在探究如何准确测量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简单的实验方法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含量。

实验将通过测量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为研究者提供有关食物的基本营养信息。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和食物样品,确保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2. 样品选择: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样品,如肉类、鱼类、蔬菜、水果等,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3. 样品处理:将食物样品进行处理,如切碎、研磨或榨汁,以便后续的测量和分析。

4. 蛋白质测量:使用适当的方法(如伯杰法)测量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5. 脂肪测量:使用适当的方法(如索氏抽提法)测量食物样品中的脂肪含量。

6. 碳水化合物测量:使用适当的方法(如酶法)测量食物样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7. 数据记录和分析: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食物样品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

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避免测量误差。

- 对于每种食物样品,要进行重复实验,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实验器材和试剂要保持干净和无污染,以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和试剂清洗干净,并妥善保存。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为研究者提供了测量食物营养成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这对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合理搭配饮食具有重要意义。

备注:本文档仅提供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不包括具体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检测食物营养实验报告(3篇)

检测食物营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关注。

为了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本实验旨在通过检测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为人们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种类及含量。

2. 掌握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方法。

3. 为合理搭配膳食提供依据。

三、实验原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本实验采用以下方法检测:1. 蛋白质:采用双缩脲法检测,通过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复合物,根据紫色深浅判断蛋白质含量。

2. 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检测,通过有机溶剂提取食物中的脂肪,测定提取物重量,计算脂肪含量。

3. 碳水化合物:采用费林试剂法检测,通过碳水化合物与费林试剂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根据沉淀颜色深浅判断碳水化合物含量。

4. 维生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通过提取食物中的维生素,测定其含量。

5. 矿物质: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通过测定食物中矿物质的吸收光谱,计算其含量。

四、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天平、烘箱、索氏抽提器、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2. 实验试剂:双缩脲试剂、索氏抽提剂、费林试剂、维生素提取剂、矿物质提取剂等。

3. 实验样品:鸡蛋、牛奶、大米、面粉、蔬菜、水果等。

五、实验步骤1. 蛋白质检测:(1)称取一定量的食物样品,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均匀。

(2)将混合液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5分钟。

(3)取出混合液,冷却至室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蛋白质含量。

2. 脂肪检测:(1)称取一定量的食物样品,加入索氏抽提剂,进行索氏抽提。

(2)将提取物转移至烧杯中,用烘箱烘干至恒重。

(3)称量烘干后的提取物重量,计算脂肪含量。

3. 碳水化合物检测:(1)称取一定量的食物样品,加入费林试剂,进行水浴加热。

(2)观察沉淀颜色,根据颜色深浅判断碳水化合物含量。

湘科版科学六上《实验——检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实验——检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实验——检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实验——检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来检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教材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检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细节和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此外,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较高,参与度较高,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检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检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方法。

2.难点:实验操作细节的把握和实验方法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试管、滴管、试剂等。

2.实验材料:准备各种食物样本,如鸡蛋、牛奶、面包等。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食物样本,引导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操练(15分钟)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检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实验结果和实验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检验食物中的其他营养物质?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年级上册科学食物中的营养实验记录表

四年级上册科学食物中的营养实验记录表

四年级上册科学食物中的营养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探索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实验目的:了解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并探究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差异。

实验材料:碘酒、滴管、面包片、土豆、花生、瘦肉。

实验步骤:
1. 观察:使用肉眼观察面包片、土豆、花生和瘦肉的外观,并记录它们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特征。

2. 滴加碘酒:将碘酒滴在面包片、土豆、花生和瘦肉上,观察它们的变化。

3. 观察变化:观察食物在滴加碘酒后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得出结论:根据食物颜色的变化,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结果:
1. 面包片:滴加碘酒后面包片变成了蓝色,说明面包片中含有淀粉。

2. 土豆:滴加碘酒后土豆变成了蓝色,说明土豆中含有淀粉。

3. 花生:滴加碘酒后花生没有变色,说明花生中不含淀粉。

4. 瘦肉:滴加碘酒后瘦肉没有变色,说明瘦肉中不含淀粉。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面包片和土豆中含有淀粉,而花
生和瘦肉中不含淀粉。

这表明不同的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和种类可
能存在差异。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碘酒接触到皮肤和眼睛。

如果不慎接触到,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1、淀粉的检验:
碘液 淀粉
蓝紫色
结论:淀粉遇碘液呈现蓝紫色,
证明淀粉的存在。
2、葡萄糖的检验:
葡萄糖溶液 班氏试剂 红黄色沉淀 加热
结论:葡萄糖溶液中加班氏试剂,
并加热,有红黄色沉淀产生,证明 葡萄糖的存在。
3、蛋白质的检验:
10%氢氧化钠
蛋清溶液
紫色
3%硫酸铜溶液
结论:蛋白质溶液中加10%氢氧化钠溶液、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2
3%硫酸铜溶液,呈现紫色或淡紫色,证明 蛋白质的存在。
4、脂肪的检验:
压、划
肥肉
油迹、透光
结论:在纸上会留下半透明的亮点,
证明有脂肪的存在。
小组实验: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将检测结果填在下表中,用“√”表示食物中含有此种营养成分, 用“×”表示食物中不含此种营养成分。
食物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脂肪
面粉糊 大豆油
梨汁 青菜汁
牛奶 豆浆
总结:
所鉴定的物质 检验用的材料 检验的结果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脂肪
碘液
溶液呈蓝紫色
班氏试剂
红黄色沉淀
10%氢氧化钠、 3%硫酸铜
紫色或淡紫色
滤纸
半透明亮点
练习:
1、 把数滴棕色的碘液滴加在某食物上,产生 了蓝紫色。这显示食物中含有。( B )
A、葡萄糖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
结石娃娃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非法利润,往牛奶中掺水而 不被检测出来,就把含氮量高的三聚氰胺掺入到牛 奶中,同时在牛奶中还添加其他东西与三聚氰胺混
合。这种混合物被称为“蛋白粉”。
大头娃娃
劣质婴幼儿奶粉中,因蛋白质的含量远远低于 国家规定的标准,造成婴幼儿食用后出现较为 严重的营养不良综合症。

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材料碘酒、馒头(面粉)、滴管、酒精灯、白纸、碟子、花生、瘦肉等。

实验步骤1、把少量馒头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1、加入碘酒后,馒头变成蓝黑色。

说明面粉中含有淀粉。

2、白纸上会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实验结论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水。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实验目的】能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

【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

【实验步骤】1、把少量的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现米饭变成蓝黑色。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发现白纸上留下了油迹。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头发或羽毛的气味【实验现象】米饭变蓝,花生在纸张上留下油迹。

【实验结论】脂肪、淀粉、蛋白质含在不同的食物中【注意事项】1、使用酒精灯时注意安全,避免烧伤。

2、熄灭酒精灯时一定要把灯帽盖两次。

【整理器材】废物放入废物桶,仪器整理归位。

面粉变蓝【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面粉中含有淀粉。

【实验材料】碘酒、面粉、小碗、筷子、盘子、开水。

【实验步骤】1、把少许面粉放在小碗里,加一点水用筷子搅拌。

2、再倒上开水,继续搅拌。

3、待冷却后,取一点放在盘子里,再滴上几滴碘酒。

4、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面粉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面粉中含有淀粉。

【注意事项】1、注意桌面卫生,防止面门飞溅。

2、倒热水时避免烫伤。

【整理器材】废水废物入桶,仪器有序归位。

提取面粉中的蛋白质【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面粉中不仅有淀粉,还有蛋白质。

【实验材料】面粉适量(可让学生自备)、粗布一块、面盆、水。

【实验步骤】1、把面粉放入面盆内,加入适量的水,把面粉和成面团。

2、双手揉搓面粉约10分钟。

3、用粗布将面团包起来,浸在水中不断揉搓,观察发现有白色面粉末,从布中渗出。

4、待布中不再往外渗面粉末,打开粗布,观察剩余物的形状。

【实验现象】布中剩余物粘性很强。

(俗称面筋)。

【实验结论】面粉中含有蛋白质。

【注意事项】1、和的面团不要太稀。

2、面筋不要粘在衣服上,更不要相互之间嬉戏。

【整理器材】废物入桶,刷净器皿。

溶解试验【实验目的】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理解溶解的定义【实验材料】三个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高锰酸钾、沙子。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教案(沪科版)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教案(沪科版)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食物中主要的营养成分。

初步学会鉴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检测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三种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鉴定的基本方法。

初步学会三种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鉴定的基本方法在检测食物营养成分中的用途。

初步学会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质鉴定的基本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检测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四、板书设计: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一、已知营养成分检测
二、未知样品营养成分检测。

测食物成分实验报告单

测食物成分实验报告单

测食物成分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食物样品中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灰分的含量,以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对不同食物样品进行比较。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a. 将不同食物样品取适量并粉碎成细粉。

b. 将每种食物样品(约1克)分别称量到已称重的干燥皿中。

2. 测定蛋白质含量:a. 将每个食物样品的干燥皿放入前置加热器中,并设置加热温度为高温模式,以去除食物中的水分。

b. 将加热后的样品放入称量皿中,并记录称量皿的重量(W1)。

c. 将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使样品中的蛋白质与钠氢氧化物反应。

d. 使用标准稀硫酸溶液滴定反应液,直到出现红色终点。

e. 记录滴定过程中标准稀硫酸溶液的消耗量(V1)。

f. 重复以上步骤,得到平均滴定值。

g. 根据滴定值计算蛋白质含量的百分比:蛋白质含量(%)=(V1 × HCl标准溶液浓度 × 0.014 × 100)/样品的重量。

3. 测定脂肪含量:a. 将蛋白质测定中得到的样品放入清洗干净的玻璃烧杯中。

b. 在沸水中加热样品,使其中的脂肪溶解。

c. 将玻璃棒插入样品中,使其中的脂肪涂在玻璃棒上。

d. 将玻璃棒置于明火上燃烧,直至脂肪完全燃烧为止。

e. 记录燃烧前后玻璃棒的重量差(W2)。

f. 根据重量差计算脂肪含量的百分比:脂肪含量(%)=(W2 - W1)/样品的重量。

4. 测定碳水化合物含量:a. 将脂肪测定中得到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

b. 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溶液,使样品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分解。

c. 放入水浴中加热2小时,使蛋白质和脂肪完全分解。

d. 将瓶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并用去离子水稀释。

e. 取适量稀释后的溶液,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氧化反应。

f. 加入甲基橙指示剂,使反应终点由绿色变为橙色。

g. 使用标准碘溶液滴定反应液,直到反应液由橙色变为浅黄色。

h. 记录滴定过程中标准碘溶液的消耗量(V2)。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食物中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探究所吃食物中的营养搭配。

二、教学重难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用实验的方法鉴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实验准备脂肪和淀粉鉴别实验器材食物:肥肉、花生、水、馒头、马铃薯、萝卜实验工具:碘酒、白纸、滴管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人的一天需要吃许多的食物,有的人吃得骨瘦如柴,有的人吃得肥头大耳,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却因为吃进了医院。

说明吃还是一门学问。

2.新课教学要想吃得健康,我们就要了解食物重的营养成分。

如何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1)查资料食物的营养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糖类: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主要来源于主食、土豆、芋头、较甜水果……蛋白质:人体肌肉、内脏和血液等的主要成分。

主要来源于豆类、肉类、水产类、蛋类、内脏。

脂肪: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主要来源于油类、巧克力、鸡蛋、鸭蛋、花生、核桃、果仁、芝麻……维生素: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矿物质: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需求量小,但是很重要。

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食盐、海带、木耳……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约占人体组成的70%(2)做实验实验的材料:食物:肥肉、花生、水、馒头、马铃薯、萝卜实验工具:碘酒、白纸、滴管实验1:寻找脂肪。

分别用肥肉、花生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在纸上涂抹水。

观察实验现象:几分钟以后,肥肉、花生挤压、滑动过的地方留下油脂的痕迹,涂抹水的地方没有痕迹。

总结实验结果:说明肥肉和花生里面有脂肪,水里面没有痕迹。

实验2:寻找淀粉。

根据碘酒遇到淀粉会变成蓝色,分别在馒头、马铃薯和萝卜上涂抹碘酒。

观察实验现象:馒头上的碘酒变成了蓝色,马铃薯上面有少量蓝色,萝卜上没有蓝色。

食物中营养成分鉴定

食物中营养成分鉴定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一、如何鉴定食物中主要的营养成分: 淀粉 还原性糖(单糖+麦芽糖+乳糖) 蛋白质 脂肪
实验方法
1.淀粉:淀粉+碘液(蓝色) 试管中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再逐滴 加入碘液1~2滴,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注意:淀粉溶液用前要摇一摇
2.还原性糖: 葡萄糖+班氏试剂加热 试管中加入1mL1%葡萄糖溶液,再加入1ml班 氏试剂,摇匀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观 察原来呈蓝色的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 (砖红色/红黄色)


还原性糖
蛋白质 脂肪




- -



4.脂肪:植物油+苏丹Ⅲ(橘红色)
试管中加入1mL植物油,逐滴(1-2滴)加 入苏丹Ⅲ 染液,振荡至颜色不再变化, 观察溶液呈现的颜色。
实验结果
1.淀粉:1mL1%淀粉+碘液1~2滴 2.还原性糖:1mL1%葡萄糖+1ml班氏试 剂,加热至沸腾 3.蛋白质:1mL10%的鸡蛋清+1mL5%NaOH 蓝色 红黄色 (砖红色) 紫色 橘红色
注意:
•加热时将试管外壁擦干 •用试管夹持试管倾斜45度在火焰上来回 移动,使其受热均匀 •加热时不许将试管对着自己或别人 •沸腾后立即停止加热
3.蛋白质:蛋清+双缩脲试剂(紫色) 试管内1mL10%的鸡蛋清溶液,先加入1mL5% NaOH溶液,振荡,再缓慢加入2~3滴1%CuSO4 溶液,摇匀,观察颜色。 (双缩脲试剂 A液:5%NaOH溶液, B液:1%CuSO4溶液)
(振荡)+ 2~3滴1%CuSO4
4.脂肪:1mL植物油+逐滴加入苏丹Ⅲ染液
二、未知样品的成分鉴定: 每小组从鸡蛋、梨、马铃薯、结球甘蓝

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5篇

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5篇

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5篇第一篇: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步骤: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现象结论: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黑色。

这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

说明花生内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

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第二篇:食品检验食品中检出的菌落总数,就是否代表该食品上所有的细菌数?为什么?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为什么营养琼脂培养基在使用前要保持地(46±1)℃的温度?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琼脂溶胶在32-39℃之间可以凝结成坚实而有弹性的凝胶,生成的凝胶在85℃以下不熔化为溶胶。

琼脂凝胶的熔化温度是琼脂浓度和平均分子量的函数。

含干琼脂1.5%的琼脂和类琼脂凝胶的熔化温度在60℃到97℃。

个人认为一方面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琼脂保存另一方面不利于细菌的繁殖。

另外在较高温度时不同凝胶可能会有析水的现象,这大约也是人们经常会问的问题。

大肠菌群检验中为什么首先要用乳糖胆盐发酵管?复发酵时为什么使用乳糖胆盐但不需要加胆盐?胆盐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等杂菌生长.在初发酵,培养基已经加入胆盐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生长,并在EMB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因此复发酵培养时无需乳糖发酵管,以免大肠菌肠受到抑制。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验

课题: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是科学第十章第二节营养与健康的第二课时,课前学生已经了解了食物中含有六种营养成分,其中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糖类,本节课重点是学会检验各种营养成分的方法,同时为后面教学“均衡膳食”的内容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包括检验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方法及检验日常食物中一些主要的营养成分二部分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溶液的混合和滴管的使用,在实验的基本操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还必须掌握加热试管中溶液的实验技能。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检验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方法”的活动,知道食物中主要成分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通过“检验日常食物中的一些主要的营养成分”的活动,理解生活中不同食物的成分。

过程水平与方法:1、学会食物中主要成分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尝试使用检验物质方法鉴别食物中的部分营养成分。

3、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提升处理信息、获得结论的水平。

态度及价值观:1、提升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培养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2、通过学习和感悟,理解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均衡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用检验物质方法鉴别食物中的部分营养成分。

【难点】学习准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针对不同的待检食物,实施合理的实验步骤,使用准确的检验试剂。

四、教学准备【教学器材】活动1:1%葡萄糖溶液、鸡蛋清、蒸馏水、菜油、猪油、班氏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3%硫酸铜溶液、试管、试管夹、滴管、烧杯(100ml)、酒精灯、火柴、滤纸、玻棒。

活动2:面粉、大豆油、苹果汁、米汤、青菜汁、牛奶、豆浆等日常食物、班氏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3%硫酸铜溶液、碘液、试管、试管夹、滴管、烧杯(100ml)、酒精灯、火柴、滤纸、玻棒。

【教学资源】PPT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六、教学过程复习引入: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我们每天食用很多食物,每一种食物中主要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呢?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六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淀粉的检验方法,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实验教案《食物中的营养》

实验教案《食物中的营养》

实验教案《食物中的营养》实验目的:通过简单的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

实验准备:1、学生准备:各种水果和蔬菜、馒头、饼干、花生、芝麻的种子、向日葵等。

2、教师准备:酒精灯、试管、滴管、火柴、碘酒、镊子、小刀、白纸、肉等。

活动过程:一、猜想假设:1、说说你带来了什么食物,猜一猜食物中含有哪些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二、制定方案:1、教师:食物中真的有这些营养成分吗?怎样检验食物中的这些营养成分呢?2、教师出示实验方案。

A、想检验食物中是不是含有脂肪,方法是这样的:把食物放在白纸上划或用铅笔压,观察白纸上有什么?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有什么感觉?然后把白纸拿起来对着亮光照,观察纸有什么变化。

B、想检验食物中是不是含有淀粉,方法是这样的:我们用淀粉加水,制成淀粉液,装在试管中;用滴管往淀粉液中加入2-3滴碘酒,将试管摇晃几下,观察有什么现象?C、想检验食物中是不是含有蛋白质,方法是这样的:在支架上挂一根铁丝,将瘦肉、煮熟的蛋白钩在铁丝上,用火烧(先烧瘦肉,再烧蛋白),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三、实施探究:1、师:每个小组的实验桌上都有一些食物,下面就运用刚才讨论的检验方法,检验一下在这几种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同时发放“实验记录卡”,并作实验小提示。

实验小提示:(1)、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迹。

(2)、淀粉又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3)、蛋白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一样的气味。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四、展示交流:1、展示学生实验记录卡,分组汇报。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并及时纠正或补充实验结论)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实验做得很认真,也很成功。

通过闻、看等多种方法发现:把含有脂肪较多的食物在纸上划、压,纸上会留下油迹。

油迹和水迹不同,颜色发淡黄,不容易干,摸着油乎乎的,容易透光。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脂肪。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实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实验)
移动,使其受热均匀 •加热时不准将试管对着自己或别人 •沸腾后立即停止加热
3.蛋白质的鉴定 试管内2mL10%的鸡蛋清溶液,先加入2mL5% NaOH溶液,振荡,再缓慢加入2~3滴1%CuSO4 溶液,摇匀,观察颜色。 (双缩脲试剂 A液:5%NaOH溶液,
B液:1%CuSO4溶液)
4.脂肪的鉴定 试管中加入2mL植物油,逐滴加入苏丹Ⅲ 染液,振荡至颜色不再变化,观察溶液呈 现的颜色。
实验结果
1.淀粉:2mL1%淀粉+碘液2~4滴
深蓝色
2.还原性糖:2mL1%葡萄糖+1ml班氏试 剂,加热
砖红色
3.蛋白质:2mL10%的鸡蛋清+2mL5%NaOH (振荡)+ 2~3滴1%CuSO4
4.脂肪:2mL植物油+逐滴加入苏丹Ⅲ染液
紫色 橘黄色
将第一部分实验结果保留在试管中,可作为第二 部分营养成分的标准对照。
设计原理
葡萄糖与班氏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 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操作步骤
①取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小李的尿液2ml。 ②甲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加热,观察现象。 ③乙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观察现象。 ④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现象及结论
丙试管无任何颜色改变的前提下: 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则尿液中有葡萄糖,小李可能患糖尿病。 乙试管出现紫色物质,则尿液中有蛋白质,小李可能患肾炎。 甲乙两试管同时出现以上现象,则可能同时患糖尿病和肾炎。 甲乙丙三试管均无任何颜色变化,则小李很健康,既没有患糖
实验结果 含还原糖



“+”表示有,“—”表示没有(含量很低,无法检测到)
分析和讨论
1.如果需要足够量的淀粉,吃哪种食物? 2.如果需要足够量的蛋白质,吃哪种食物? 3.如果需要足够量的还原性糖,吃哪种食物?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一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一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活动一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探究准备一、探究目的1.掌握设计探究方案的方法,能自己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一些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差异。

3.培养实事求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材料用具根据假设,我们需要的实验材料是:。

需要的试验器具是:。

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我们组准备探究的物质有。

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二、作出假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即将检测的食品的营养成分做出假设。

三、制定计划通过小组讨论,制定的实验计划如下:。

四、注意事项1.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水、无机盐和脂肪时,可以选用固体材料。

2.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时,只能选用液体材料。

3.用液体材料进行实验时,最好选择颜色较浅的材料。

4.如果选用的实验材料是固体,为节省时间,选择的实验材料不宜过大。

5.如果选用的实验材料是液体,可以通过研磨的方法或用食品加工机处理,制作液体材料,如果实验材料的颜色过深,可以考虑通过稀释或脱色(活性炭),使材料颜色尽量变浅;如果材料中的沉淀过多,可以考虑用洁净的纱布过滤。

6.制定本组实验计划时,要充分讨论如何合理安排实验过程和进行周密的分工。

五、进行实验按照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六、实验结论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在检测的食品中:(1)含营养物质种类最多的是;最少的是。

(2)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淀粉含量做多的是;脂肪含量最多的是;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是。

七、交流与分析将本小组设计的探究方案和所得实验结果同其他小组交流,分析各种探究方案的优缺点。

综合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加深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了解。

八、疑惑与讨论1. 本组的实验成功了吗?如果没有成功,分析讨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 如果本组的实验成功了,想一想本组的实验是否还有不足之处?尝试改进本组的实验。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两种食品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你是如何比较其营养成分的不同含量的?4. 通过实验,请你总结一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哪些种类。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的实验教学设计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的实验教学设计
虑, 显然试管 1中的苏丹 Ⅲ被稀 释 了很 多 , 我们 能否
本方法 ; 初步体验科学探究 的基本过程 ; 通过 小组的交 流讨论 , 完成对实验结果 的分析与讨论 。
2 . 3 情感 态度价值观 通过组 内成员 间的 交 流 和 讨
找 到一种物质 , 本身无色 , 且不和苏丹 Ⅲ反应呢?
2 . 1 知识与技 能 学 习并掌 握淀粉 、 还原性 糖 、 脂肪 、
蛋 白质的鉴定方 法 , 并能 利用 所学方 法对探 究实验 结
果进行成分判定 。 2 . 2 过程与方法 建立对照 , 学习设计对 照实验的基
管 1等体积的苏丹 Ⅲ呢? 生: 应加入等体积 , 便 于对照观察。 师: 这是一 种 思 路。 当然 , 如 果 从 浓 度 的角 度考
充分 时间 自学 , 对有难度 的问题组织小 组合作学习 , 培 养学生 自主学习 和合 作学 习 的能 力 , 在此基 础上再 引 导学生去归纳概 括 , 形 成知 识体 系。这种做 法符 合学 生的认知规律 , 也体现概念教学的要求 。
让学生再次体验 对照实验 组建立 的 目的 , 并 同时发 现
+苏丹 Ⅲ后呈现的颜 色为苏丹 Ⅲ的颜色还 是新 产生的 颜色呢?针对问题 , 设计如下教学活动 : 师: 如何排 除苏丹 Ⅲ染液 自身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 生: 将苏丹 Ⅲ染液加入另一个试管 中 , 两者进行对
比。
完成探究活动的过程体 验 。
2 教学 目标 .
师: 如果反应试管 ( 试管 1 ) : 2 m L植 物油 +3滴苏 丹Ⅲ, 对照试管 ( 试管 2 ) 是加 3滴苏丹 Ⅲ , 还 是加与试
热 情发展 为对实验 态度 的科学 与严谨 , 让学生 理解 并 学 习设计 对照实 验 , 对定性 反应进行一定 的量 的分 析 ,

小学科学教案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

小学科学教案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

小学科学教案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教案: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2. 学习使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

3. 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食物样本(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磁力搅拌器、瓶子、过滤纸、试管、滴管、试剂(碘液、酶液等)。

2. 学具:投影仪、PPT文件、黑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学生观察一些不同种类的食物,讨论它们的外观和口感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的不同部位可能含有哪些不同的营养成分?-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

2.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PPT和示意图,教授学生食物的不同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及其作用。

- 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讨论,了解食物的不同部位可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3. 实验操作(30分钟)-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下是一个示例实验(以探究淀粉的存在为例):1)将一些食物样本(如土豆、玉米等)切碎放入瓶子中。

2)倒入适量酶液,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一段时间。

3)倒入少量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4)使用过滤纸过滤液体,观察过滤液的颜色和透明度。

-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结合前面讲解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

4. 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有何差异。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不同的食物中,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高,而其他的较低?- 引导学生讨论:根据不同的实验结果,如何合理搭配食物来获得均衡的营养?-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和结论。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重点强调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重要性。

-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搭配食物,保证均衡的营养摄入。

- 可以借助图表或PPT展示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实验设计

探究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实验设计

探究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实验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的实验鉴定方法及所用试剂。

2.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分类、存在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亲自动手检验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

2.巩固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

情感目标:养成不挑食厌食的合理膳食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完成实验的能力;体验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的鉴定方法。

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

三、教学媒体
实验材料:清水、蛋清液、碘液、10%的氢氧化钠溶液、3%硫酸铜、0.1%高锰酸钾(或吲哚酚试剂)、马铃薯、鸡蛋、桔子等
实验器材:试管、水果刀、试管架、滴瓶、烧杯、滴管等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课件等
四、课时建议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食物
一、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1.几种物质的性质(鉴定依据)
淀粉:遇碘变蓝
蛋白质:与10%的氢氧化钠和3%的硫酸铜反应,变成紫色
维生素C: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等。

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等。

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

脂肪:有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之分。

维生素:种类很多,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

3.合理膳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