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本节内容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也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思维训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对于数学的基础运算和逻辑思维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能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运用。

2.难点: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以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不等式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际问题,用于引入不等式概念。

2.准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案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3.准备分组讨论的任务,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知识。

4.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概念,例如:小明比小红高,可以表示为小明的高度 > 小红的高度。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案例,通过具体案例讲解不等式的解法。

例如,解不等式 2x > 6,可得 x > 3。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4.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成及其解集的表示,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将所给的不等式转化为简单不等式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巩固过程。

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与上节课联系起来,重视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从而指导学生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本课时的学习目标:1.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3.体会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问题一: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并说明依据什么判断的。

(1) 3x-1=0 ( ) (2) 2x -2.5=15(3) 2x 2-x+1=0 ( ) (4) x+y=2 ( )(5) y=3 ( ) (6) 1.5x+12=0.5x+1 (7)32=x ( ) (8)2312x x =+( ) 活动目的:通过问题,让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为后面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提供条件。

同时让学生体会等式与不等式之间所蕴含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问题二:如果把方程中的等号换成现在学习的不等号,就是我们学习的不等式。

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两边都是 ,只含有 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对上述不等式的观察、比较,发现其异同,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类比,学生不难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让学生意识到不等式也可以像方程那样去研究,培养其化归、转换的意识。

活动的注意事项:学生自行归纳总结,发言讨论,教师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板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并向学生强调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主要特征。

学习检测1:1.下列不等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说为什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1)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不等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和应用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2.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导入和巩固知识点。

2.准备PPT,用于呈现知识点和示例。

3.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问小明和小红谁苹果多?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可以用不等式来表示和解决。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例如:ax > b(a、b为实数,a≠0)。

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例如:将不等式两边同除以a,得到x > b/a。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范文(6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范文(6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1 学习了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后,我发如今学生学习起来比拟困惑,存在以下问题:1、找不出广泛应用题中的不等关系,要解广泛应用题时相等关系比拟明确,而在不等式中不等关系不是那样的明确,所以不少学生不太理解,因此列不出不等式,所以也不会解不等式的应用题。

2、一局部学生虽然能列出不等式,可是在解不等式时一直出现错误,特别是当不等工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时,学生一直记不住不等式的方向要改变,导致计算错误,这可能对不等式的性质没有真正理解吧。

3、不少应用题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时往往都会根据题意,让求出不等式的整数解,到这时一局部学生往往不能准确的求出整数解,这可能是对不等式解集的取值范围不是太明白。

教后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做注意的是,让学生纯熟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并能真正理解,能准确无误的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多进展不等式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找不等关系的方法,从而纯熟的掌握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

要加强一些根底概念的掌握理解,对于整数,正整数以一些大于小于等的数学语言,要让学生准确理解,不能含模糊糊。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2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呈现习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充分利用了珍贵的课堂45分钟。

通过学生自我训练、小组互帮和老师释疑,成功地解决了在新授过程中存在的局部遗留问题,到达了稳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知识,尽管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本节课在这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知识的综合、迁移和应用等才能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成效。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有如下遗憾:在课件中尽管有一个知识网络图,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本章知识并没有可以形成知识体系,没有可以构建完好的知识网络图。

主要原因应该是:1、知识网络图不是由学生自我总结得出的。

2、没有和学生共同分析^p 知识构造图中各局部内容之间的关联。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1、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2、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4、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和不等式的性质;2、理解不等式的解及解集的概念,会用数轴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3、经历建构研究不等式内容的框架图,体会“类比”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法,提升数学素养.二、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和性质的得出难点:不等式性质3三、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激发生成问题 1、幼儿园王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人分5块,还剩3块;如果每人分6块,则差5块. 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块糖果?借助方程(组)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等量关系的问题,我们学过哪些与方程有关的知识点呢?(通过方程这个知识点建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体系)问题2、幼儿园张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人分5块,还剩3块;如果每人分6块,则有一个小朋友不足6块. 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块糖果?生活中还存在着不等量关系,如何表达呢?【类比等式,建构不等式的概念】1.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引导学生说出“用不等号连接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如何用不等式表示生活中的不等关系?请举例说明。

3.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词有哪些?(二)类比联想,促进生成【类比等式,建构不等式的框架】刚才类比等式,我们得出了什么叫不等式,在本章,我们将系统地学习最简单的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内容,还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

请大家根据前面学习等式的经验,你认为我们将学习不等式的哪些内容呢?【板书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从学习内容、过程、方法等多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三)深入探究,自主生成【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建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活动1:观察下列不等式:该如何定义?活动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什么是不等式的解呢?请举例说明。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授课人
课 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
授课时间
学段学科
初中数学
年级学期
7年级下学期
通过全员的积极参与,能较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又能很好的完成生成性目标,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学生思维积极活跃,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充分引导学生从一系列不等式中寻求共同特征,学生这种能力已非常具备,从而总结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再在学生已经会运用类比思想的基础上自己经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去出现错误并解决错误,从而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既有教师的生成,又有学生的生成;既有问题的生成,又有方法的生成;既有启发的生成,又有灵感的生成。
效 果 分 析
教材分析
授课人
课 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
授课时间
学段学科
初中数学
年级学期
7年级下学期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第九章第二节内容,在前面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和不等式的性质,本节课主要是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总结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并熟练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只有学生掌握好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才能更好学习后面的不等式组及不等式(组)的应用。
问题二:
解不等式
【设计意图】自己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其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联系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可以类比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解不等式的过程,就是将不等式变形成x>a或x<a的形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不管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多复杂,最终都可以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八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教学设计【明确目标 定位自我】1、对本章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掌握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

2、可以进行综合应用,针对常考题型进行训练。

知识点一:不等式1.不等式:用______连接起来的式子.(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 例1: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1).x 除以2的商加上2至多为5;(2).a 与b 两数和的平方不大于2.(3).x 与y 的差为非正数;(4).a 与4的和不小于2.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_____.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_____,不等号的方向_____.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________,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 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例2:(1) .由a<b,得到am ≤bm 的条件是( )A. m>0;B.m<0;C.m ≤0;D.m ≥0.(2).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A.由a<b,得 b 31a 31 ;B.由m<n,得mx<nx;C.由a>b,得-2+3a>-2+3b;D.由7x>3x -2,得x<-2.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时,应考虑整式为正数、负数、零三种情况。

3.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____________的集合。

注意:不等式的解和解集不同!例3:对于不等式3x -5<2x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个。

①5是不等式3x -5<2x 的一个解;②0是不等式3x -5<2x 的一个解;③x<4也是不等式3x -5<2x 的解集;④所有小于4的数都是不等式3x -5<2x 的解。

初中数学_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在数轴上表示解集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自主探究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体会数学学习中类比和化归的思想,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集体意识,通过讨论发言,培养合作交流、团体协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求一元一下次不等式的解集难点:不等号方向改变问题三、教学过程1、开门见山,给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②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设计意图:给出明确目标,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问题导入,回顾旧知问题: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不等式的性质:性质1:如果a>b,那么a+c>b+c,a-c>b-c。

性质2:如果a>b,且c>0,那么,a bac bc>>c c性质3:如果a>b ,且c<0,那么 解不等式的最终目的:将不等式变成 x>a 或x<a 形式【设计意图: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重要依据,复习旧知是为了探索新知做准备】3、自主思考,探索新知问题:什么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观察下列不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2x+1>3 2-x<1 2x-1<4x+13 2(5x+3)≤x-3(1-2x)归纳: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

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共同特点,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 判断下列不等式是否为一元一次不等式【设计意图:及时反馈,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4、类比迁移,合作探究 问题:你能否解出这个方程2x -1=4x +13 解: 移项,得: 2x -4x=13+1 合并同类项,得: -2x=14 系数化为1,得:x=-7,a b ac bc c c<<()10x y +>()124x x+<()()3213x x+<()431432x x +->问题:当方程变成不等式,又该如何去解呢?并将解集再数轴上表示出来。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解不等式的方法,并运用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来记忆解不等式的步骤。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不等式和方程的概念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解不等式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口诀的记忆和运用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能够独立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和合作,让学生学会用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来解不等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教学难点: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不等式的方法,运用口诀记忆和运用解不等式的步骤。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解释解不等式的步骤和口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一元一次不等式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不等式。

例如:解不等式3x > 6。

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解释解题思路。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和解解释解不等式的方法和口诀。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求解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基础知识和一元一次方程,他们对代数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和解法。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解题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能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2.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和求解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2.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

3.教学素材:收集一些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不等式相关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示这些不等关系?2.呈现(10分钟)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024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6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概念、性质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义,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够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不等式组的解法可能会感到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够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难点:学生能够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制作好PPT。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示例:某班有男生和女生共计4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2.呈现(10分钟)呈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解法。

示例:解不等式组 2x + 3 > 7 和x ≤ 4。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掌握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技能。

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类比思想、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认识到类比、化归和借助数形结合的直观在思考、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优越性,这对本课的学习是有益的,但还要注意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二、教学任务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从已有的知识构建回顾出发,遵从情景引入的理念,灵活地、创设性的处理教材的一节课。

我们知道求未知数取值范围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涉及两个以上数量间的大小关系时,不等式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工具,因此必须学会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可见本课时在这一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时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利用类比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胆表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此外,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因此,在教学中一要注重类比,做好从方程组到不等式组的迁移;二要重视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不等式以及对方程组的概念已基本掌握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情感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思维的全面性。

本课的教学重点:利用数轴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本课的教学难点:正确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导入;第二环节:自学指导;第三环节:活动探究;第四环节:巩固练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初中数学_10.5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10.5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0.5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一次函数与议案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会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会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和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又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具备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技能;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利用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作用;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数学教学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渐次梯进的课堂组成,因而具体的课堂教学也应满足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或者说,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应该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产生实质性联系。

本课属于八下第十章第五节《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内容,从属于“数与代数”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数与代数教学的远期目标,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2.会根据给出的一次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象,并利用不等关系进行比较;3.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之间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4.体验数、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活动探究、合作学习;第三环节:运用巩固、练习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情境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那么,是不是不等式的知识是孤立的呢?活动目的:以“旧”引“新”,由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探讨新的内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1本月我顺利完成了课题研究展示课《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作为一个课改实验的数学教师,我切实体会到新课改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诸多收获。

在《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开头的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注意概念的引入,从实例出发,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已学的知识,通过知识迁移、类比的方法归纳得出概念以及不等式组的解法。

使他们不会觉得数学概念学习的单调乏味,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时,我根据新课程理念精神,利用学生的感性材料的作用,以启发和小组讨论交流为主,进行谈话式的引导,并注意利用设计练习题,以期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让学生在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我觉得通过__教学学生的收获不小。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自己:1、整体的思路比较清晰:先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是源于生活的),然后通过练习进行辨析,并让学生自己归纳注意点(巩固概念),再接下去是应用新知、巩固新知、再探新知、巩固新知、探究活动、知识梳理、布置作业。

整个流程比较流畅、自然;2、精心处理教材:我选的例题和练习刚好囊括了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在取各不等式的解的公共部分时的四种不同情况,以便为后面的归纳小结做好准备;3、教态自然、大方、亲切。

能给学生以鼓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知识归纳环节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解集的不同情况时用了通俗的语言即: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题无解。

我觉得学生非常善于总结、类比和思考,所以我及时予以肯定。

4、通过探究新知的环节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让学生真正去思考、去尝试,让学生变得更会思考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加强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有效促进生生互动,效果不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一)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引入课题;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第三环节:例题解析;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内容1:复习提问:
(1)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是什么?
(2)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活动目的:通过问题,让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提供条件。

活动内容2:
观察下列不等式:
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点?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对上述不等式的观察、比较,发现其异同,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类比,学生不难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让学生意识到不等式也可以像方程那样去研究,培养其化归、转换的意识。

活动的注意事项:学生自行归纳总结,发言讨论,教师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板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with unknown)”。

并向学生强调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主要特征。

活动内容3:巩固概念
1.下列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吗?
(1)x -7>26;
(2)3x <2x+1;
(3)-4x >3; (4) >50; (5)
>1. 1下列式子中属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 10>8 B. 2x+3>3y+1
C. 2x+4>2(3+ 2x
) D. x2+10≥10
2.2x -3
+4>28- x 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_____.
活动目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不仅会识别一元一次不等式,而且回味得到不等式的建模过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不等式。

活动的注意事项: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

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内容:
例1.解不等式3-x<2x+6,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提出问题:
1、你能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吗?试一试。

2、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是否有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的步骤?
能否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3、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中,应注意什么?
活动目的: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大致要分五个步骤进行:(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1。

在(1)和(5)中,如果乘数或除数是负数,要把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不等号以及端点的情况。

活动的注意事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去求解并相互交流做法,通过观察、探讨、交流、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x 32x 1m 2
m
第三环节 例题解析
活动内容:
例2.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解:去分母,得 3(x+2) ≥2(2x-1)+6
去括号,得 3x+6≥4x-2+6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 ≥-2
两边都除以-1,得 x
2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动目的: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经历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
类项、系数化1(即化为“x>a ”或“x<a ”的形式)的过程。

活动的注意事项:老师分析解题过程,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共同探讨。

第四环节 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随堂练习
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1) (2) (3) _ <1 活动目的:学生先独立对演算,再小组讨论,教师通过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过程与步骤的理解。

活动的注意事项:每小组派一个学生上台演算,其余学生自行独立计算,教师就演算进行讲评。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一 35421-<-x x 223127+<-+x x 3
12-x 2
12+x
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你学会了哪些数学方法?(类比的数学方法。


(3)你觉得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步骤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如果乘数或除数是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活动目的:课后小结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维的能力。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增强学生认识,加深学生印象,强化学生记忆。

活动的注意事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相互交流,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通过互相补充修正。

拓展练习
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满足 x-y=k
x+3y=3k-1
x>y,求k的取值范围。

活动目的:建立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2.4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经历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的学习,对不等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在本节的学习中可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对不等式的性质的利用加深对解不等式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中要能将本节内容与上节内容联系起来,强化数轴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作用,为后续学习解不等式组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判断练习,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加上教师的例题板书,学生能够解带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成及其解集的表示,所以在
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将所给的不等式转化为简单不等式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巩固过程。

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与上节课联系起来,重视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从而指导学生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本课时的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让学生体会和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的形成过程;第二是让学生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任务。

1.教学目标:
(二)知识与技能: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
解集。

(三)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成过程,通过类比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情感与态度: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将解集在数轴上表
示出来。

3.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评测练习 1)
2) 35421-<-x x 223127+<-+x x
3) — <1 拓展练习
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满足 x-y=k
x+3y=3k-1
x>y ,求k 的取值范围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同时为后面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及解法做好准备。

利用与等式(方程)对比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不等式,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回顾、观察、思考、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让学生列举出前几节课中一元一次不等式,不仅让学生能准确识别一元一次不等式,而且让学生回味不等式的建模过程。

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鼓励学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和不等式的解集自主尝试求解,再小组交流解答过程,并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

类比解方程的方法,并比较其异同。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要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适时给予恰当的引导。

再通过范例与学生共同经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

课标分析
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够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212+x 312-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