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虾蟹类增养殖预测试卷(新补充)(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虾蟹类增养殖学期末考试预测卷

一.名词解释

1.头胸甲:头胸部由14节构成,第一节称为顶节,各节分节不甚明显,背面及两侧包被一

层甲壳,称为头胸甲。

2.额角:头胸甲中央向前突出,形成发达的额角,以保护两眼和头胸部其它附肢,额角形状

在种间变化很大,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齿式:额角上缘和下缘具有小齿,齿的数目和有无是分类依据之一。齿数一般用齿式表示。如中国对虾齿式为7~9/3~5.

4.纳精囊:雌性对虾头胸部腹面4~5步足之间的腹甲上有一交接器——纳精囊,用以储存交

配后的精荚。分封闭式和开放式。

*5.柄刺:虾类第一触角基部外缘有一刺状突起,称为柄刺。

6.内侧附肢:第一触角内中部向前伸出一能自由转动的叶片状突起,称为内侧附肢。

*7.肢腮:原肢的内外两侧具有由原肢壁的褶皱所形成的附属物,外侧的称为外叶,内侧的称为内叶。外叶表面角质膜很薄,同时又非常发达,往往分枝而具备广阔的表面

积,以利于呼吸,这种外叶特称肢腮(不具鰓轴)。

8.侧鳃:根据腮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的基部上方身体侧壁上的鳃称为侧鳃。

9.关节鳃:根据腮的着生位置,把着生于胸部附肢底节与体壁间的关节膜上的鳃称为侧鳃。

10.足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底节上具鳃轴的鳃称为足鳃。

*11.颚舟片:虾类第二小颚的外肢发达,叶片状,称为颚舟片。虾类生活时,借此片鼓动,使鳃腔中的水川流不息,以辅助呼吸。

12.侧板线:蟹类眼眶下线下方,斜向头胸甲前侧缘的颗粒隆起线。

13.内骨骼:甲壳的某些部分突入体内形成,主要作用为肌肉的附着点。

*14.并列影像:各小眼感知的像点联合形成的物体总影像,多见于白天活动的种类。

*15.叠加影像:个小眼接受的光集中形成的影像,多见于深海及夜行种类。

*16胃磨:虾的贲门胃内壁,有许多角质的小齿形成的,可进一步磨碎食物功能的组织称为胃磨。

17.滤器:

*18.肝胰脏:也称中肠腺,由中肠前端膨大延伸形成,多级分枝的管状结构,覆盖在胃周围,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吸收储存营养物质。

*19.绿腺:位于第二触角基部,为虾蟹类的排泄器官,主要作用是调节渗透压及离子平衡。

20.精荚囊:腺细胞分泌形成大囊,把所有的精小囊包围,形成豆状体,外侧包有瓣状体,

进入精荚囊。精荚囊上皮具有分泌功能。

*21.X—器:也称眼柄腺,由视端髓内一簇神经分泌细胞构成,细胞轴突一直延伸到血窦腺。

主要分泌物是性腺抑制激素和蜕皮抑制激素。

*22.窦腺:并排腺体,由大量神经轴突终端聚集形成,以薄膜和血管相隔,为X—器官神经分泌物的贮藏和分泌部位,位于内外髓之间。

*22.Y—器官:来源于内胚层,形状各异,位置也不同。新对虾属的虾类在前胃的前上支腔的一条细长型组织,爬行类在大颚基部。Y-器官活动受咽下神经支配,主要分泌蜕

皮激素。

*23.大颚腺:分布于大颚基部,分泌物甲基法尼酯,可转化为保幼激素,促进卵黄合成和性腺发育及幼体变态。

24.生殖蜕皮:交配期雌性个体在交配前期先进性蜕皮,以便于在新壳硬化前交配或者蜕皮

后性腺迅速发育。

25.发育蜕皮:也称变态蜕皮,幼体阶段随着蜕皮动物形态结构不断变化,有简单到复杂,

逐渐完善。

26.生长蜕皮:形态发育完善的个体,蜕皮时已无形态上的改变,只是为了满足生长需要。*27.窒息点:在一定条件当水中的溶氧降低到使养殖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临界值,称为溶解氧窒息点。

28.自切:虾蟹类在打斗或者强烈刺激使附肢受到伤害时,会自行钳去或压断残肢使其脱落,

这种现象叫自切。

*29.饵料最适密度:幼体摄入饵料的吸收率在某一饵料密度下达到最大值,即最大吸收率,其对应的饵料密度即为饵料最适密度。

饵料最大密度:幼体摄食率与藻类密度有关摄食率随着藻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某一密度下,摄食率达到最大值,这个密度值称为饵料最大密度。

*30.孵化效率:每克卵在标准条件下孵出的幼体总数。

*31.补偿深度:光强随水深增强而减弱,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也随之减弱,至浮游植物光合作产氧量恰好等于浮游植物呼吸作用耗氧量的水层深度即为补偿深度。

*32.氧盈:超过容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等于当时的容氧量减去当时条件下的容氧标准饱和度。

*33氧债:好氧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一部分。即理论耗氧值与实际耗氧值之差。

*34饵料系数:投饵量与对虾量之比。其意义可以反映饲料质量的优劣、对虾利用饵料能力的高低、还能反映投饵技术的高低。

35.越冬洄游:值温度降低时,动物向深水区温度较高的越冬场移动。

36.肝刺:虾蟹类头胸甲上位于肝区、颊区、触角区之间的刺状突起。

37.中肠道盲囊:在前肠和后肠连接处分别有中肠前盲囊和中肠后盲囊,功能有:作为前后

肠分界标志,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

38.后解索器:也称为神经—血器官,由游泳虾蟹类的围咽神经分支扩张形成。

39.池塘(鱼)虾生产力:水体保证鱼虾再生产速率的能力,可分为实际产鱼(虾)力与潜

在产鱼(虾)力。前者与鱼(虾)产力相当,后者指可提供最高鱼(虾)产力的能

力。

40.依从型呼吸:动物耗氧率随氧气浓度而变化,当环境中氧浓度降低时时,动物缺乏维持

恒定的好养能力。

41.调节型呼吸:在一定氧浓度范围内,氧浓度降低时耗氧率基本维持不变,通过加速呼吸

器官的活动频率来从水中吸收较多的氧。

二.填空题

1.中国对虾的中肠腺细胞分为4种不同类型:分泌细胞、吸收细胞、纤维细胞和肠腺细胞。

2.对虾是枝状鳃,螯虾是丝状鳃,沼虾类是叶状鳃。

3.触角腺的排泄口位于第二触角基部乳突的薄膜上。

4.虾类雌性生殖孔位置在第三步足底节基部内侧,雄性在第五步足底节基部内侧。

5.十足目精子分为两类:单棘型和多棘型。

6.中国对虾精子形态呈鸭梨状,分为后主体部、中间帽状体和棘突三个部分。

7.胃的分级:空胃—0级,残胃—1级,半胃—2级,饱胃—3级。

8.洄游的种类:生长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生殖洄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