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 第二章 温度
农业气象学第二章温度
8月
2月
A
E
D
B
C
纬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距海远近:远海区>近海区
近地层气温的非周期变化
地形及天气状层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大部分(尤其是南半球)趋向于接近东西向排列,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 致凸向极地,而夏季则相反。
对γm变化的解释
湿绝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率。
湿绝热直减率(γm )
五、大气静力稳定度
大气静力稳定度的概念 稳定
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大气,空气因受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静力稳定度。
定义
假如有一块空气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垂直运动,但外力除去后: 若气块逐渐减速,趋于回到原位,这时气块所处的气层,对于该气块而言是稳定的。
季节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夏季
14~15h
05~06h
冬季
13~14h
04~05h
地形:凹地>平地> 凸地
天气状况:
下垫面性质:
陆地>海洋
覆盖地>裸地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粘土、浅色土、潮湿土
晴天>阴天
近地层气温的年变化
最冷、最热月出现的时间
最热月
最冷月
大陆性气候区 季风气候区
7月
1月
分类
若既无回到原位,有无继续加速先前的趋势,而是保持原有运动状态,这时气块所处的气层,对于该气块而言是中性的。
中性
不稳定
若气块按原方向加速运动,这时气块所处的气层,对于该气块而言是不稳定的。
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判断
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篇一:气象学实验指导1,2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业气象学》实验指导实验一:太阳辐射与风、气压的观测(4学时)实验目的:1.学会用便携式辐射计观测太阳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用暗筒式日照计观测日照时数;用照度计观测光照度的方法。
2.印证朗伯定律和可见光在太阳直接辐射、天空散射辐射和总辐射中比率的变化规律。
3.使学生了解并学会气压计,动槽式气压表的使用方法及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了解三杯和电接风向风速计的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热球式微风仪的测风方法。
实验准备:便携式辐射计,暗筒式日照计,照度计,日照自记纸(一张是有纪录的),气压计,动槽式气压表,三杯风向风速表,热球式微风仪,电接风向风速计,计算器,计算纸,直尺,铅笔,记录板。
实验内容:1.介绍实验原理:①由于“朗伯定律”只适用于平行辐射线,又在总辐射中太阳直接辐射占主要地位,所以观测结果应该是:sm?sm?sinh;Q???Q?sinh;D在各个方向上的差异较小。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sin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φ=39°42′;δ由查表获得;ω=(t-12)×15°/h②由于可见光在散射辐射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观测结果应该是:若设sd、s和sb分别为Rsd、Rs和Rsb的光照度,则:sdssb??。
RsdRsRsb③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可照时间×100%可照时间n=2?0;cosω0=-tgφ·tgδ0?115?h2.介绍便携式辐射计,日照计,照度计、气压计,动槽式气压表等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及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简介三杯风向风速表、热球式微风仪、电接风向风速计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3.学生熟悉各种仪器的构造和观测方法。
4.实地观测太阳辐射和日照,印证上述实验原理。
地点选在励慧园草坪。
实验步骤:室内---熟悉各种仪器的构造原理和观测方法室外---太阳辐射和日照的观测:在开阔地草坪上按下述顺序进行辐照度和光照度的往返平行观测,共往返两次,每个往返用9分钟,中间休息2分钟,共用20分钟。
第二章 土壤温度
Qs=R-P-B-LE
所以: Qs为正值时,地面得热大于失热,地面升温; Qs等于零时,地面热量收支相等,地温保持不变 Qs为负值时,地面得热小于失热,地面降温;
土壤的热特性包括:
土壤热容量:是土壤容热能力大小的物 理量;热容量大的土壤升温降温慢,温 度变化慢。反之则变化快。
一般来说,土壤中含水量越高,热容量越 大;空气含量越高,热容量越小,升温
四 积温(Accumulated temperature)
1、积温的概念: 指某一时段内逐日 平均温度累加之和。称为植物在此期 间的积温。
过渡型:土壤上下层的温度具有辐射型和日 射型的综合特征。昼夜或四季交替时期。
小测验
1土壤热容量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 A )。
A、增大
B、呈线性递减
D、呈指数递减
C、不变
2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中日射型是( A )。
A、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B、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C、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特点:
(1) 纬度愈高,温度的年较差愈大; (2)表层土壤月平均温度的最大值出现在
7月,最小值出现1月; (3)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温度的变幅减少,
10米以下的土壤,已为常温层;
土温的年变化
3、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
辐射型: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夜间 和冬季
日射型: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白天 和夏季
D、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三 土壤的冻结与解冻
土壤冻结:土壤温度低于0 ºc,水分结冰,土 壤坚硬,称为冻结。与天气、地势自然覆 盖等因素有关。
土壤解冻:太阳辐射增强和土壤深处热量向 上传递,冻土融解,为解冻。由下而上、 由上而下两个方向解冻。
农业气象学
(3)春分日和秋份日, δ=0 °,太阳 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日照时间均为 12 小时。
(4)赤道上, φ =0 °,全年的日照时 间均为 12小时。
日照时数简表(各月15日值。单位:小时)
纬度
0o
月份
20 o
30 o
40 o
50 o
70 o
1
12.08 11.04 10.25 9.39
8.33
0
红外线
10
无线电波
波长(μm)
电磁波谱的划分
二、太阳辐照度
大气上界:地球气层外界。 太阳辐照度(E):单位时间单位面积 垂直投射的太阳能量(J/m2s)。 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时,大气上界 的太阳辐照度。常数为1367.69 J/m2s。 地面太阳辐照度:E’ =E0sinh⊙
三、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作用
一、太阳辐射光谱
短波辐射 0.475 (波长0.15-4um) 包括紫外线、可 见光、红外线。 0.4 波长(um) 0.2 0.8 2.0 3.0 太阳辐射能随波长而变化,出现最大值时波 长为0.475um。
太阳辐射
X射线
γ射线
紫外线
大气辐射
可见光
10-5 10-4 10-3 10-2 0.4 0.76
= 1367 W . m-2
= 1.4 . 105 Lux (lx)
S0
So =1.96卡.厘米-2分-1 = 1367 W . m-2 =1.4 . 105 Lux (lx)
四季的划分
四季 天文学
二、季节
气候学 农业科学 古代民间 10-22℃ >22 ℃ 10-22℃ <10 ℃ 立春至谷 雨 立夏至大 暑 立秋至霜 降 立冬至大 寒
气象学
绪论第一节: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气象学:就是研究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和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天气学: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由各项气象要素一定的结合所决定的大气状态称为天气研究天气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预报未来天气的学科就是天气学。
气候学:研究气候形成和变化的规律,综合分析与评价各地气候资源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气象要素:表示大气状况和天气现象的各种物理量统称为气象要素。
主要气象要素有气压,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云,能见度,日照,辐射以及各种天气现象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光热水汽等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气象学基本任务:1.农业气象监测2.农业气象预报与情报3.农业气候分区,区划,规划与展望4.农业气象措施,农业小气候,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手段的研究5.农业气象指标,规律,机制与模式的研究。
平行观测与联合观测法:除应用一般的科学方法外,对栽培作物而言需在进行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构成观测的同时在同地进行主要气象要素,农业小气候要素,农业气象灾害的观测和田间管理工作的记载等,称为。
地理播种法能达到缩短观测年限的目的;地理移植法或小气候栽种法在确定某些作物越冬性的气候指标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第二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气溶胶粒子组成干洁空气由氮,氧,氩,和含量不定的二氧化碳组成臭氧在20—25km浓度最大在1.5—2km的高度上空中水汽含量减少为地面的1/2,到5km高度减少为地面的1/10.水汽不仅引起大气湿度的改变,同时引起热量的转移。
气溶胶粒子:悬浮在大气中的这些固态或液态的粒子称为。
空气污染物: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使大气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特性改变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人体健康,影响或危害各种生物的生存直接或间接损害设备建筑物的现象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1、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2.、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
《农业气象学》课件第二章 温度
农业气象学第二章温度第一节热量交换方式一、辐射热交换是地面与大气之间热交换的主要方式,也在空气和空气之间进行二、分子传导是土壤中热交换的主要方式;三、流体流动热交换1.对流热力对流; 由热力原因引起的,通常发生在低层气温剧烈增高或高层温度冷却时动力对流:由动力作用而引起的,通常发生在空气水平运动遇山时被迫抬升时2.乱流:当地面受热不均匀,或空气沿粗糙不平的下垫面移动时,常出现一种小规模、无规则的升降气流或空气的涡旋运动3.平流:大范围空气的水平运动四、潜热交换:通过相变转移热能的方式第二节土壤温度一.地表的热量收支R = Q(1 - r)- F = P+ Qs+ LEQs:土壤热通量 LE: 潜热热通量 L : 汽化热 P : 乱流交换热通量二、土壤热特性土壤热特性包括:容积热容量: 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变化 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导热率: 当土壤温度垂直梯度为1℃/m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积上的热量。
导温率:土壤的导热率与容积热容量之比。
单位:m2·s-1三.土温的变化(一)土壤表面温度的日变化1.日变化规律: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最高值出现在13时左右2.影响土温日较差因素:1)太阳高度角:辐射日变化大,日较差也越大.2)土壤热特性:λ大的土壤ΔT较小; Cm大的土壤,温度日较差较小.3)土壤颜色:深色ΔT日>浅色ΔT日4) 地形:凹地ΔT日>平地ΔT日>凸地ΔT日5)天气:晴天ΔT日>阴天ΔT日(二) 土壤表面温度的年变化:土壤表面月平均平均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7~8月,最低出现在1~2月.(三)温度在土壤中传播规律1)土层深度按算术级数增加,而土壤温度的振幅按几何级数减小.2)最高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随深度增加而落后,其落后的时间与土壤深度成正比.大约深度每增加10cm,最高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落后2.5~3.5小时.(四)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1 日射型:土壤温度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农业气象学经典课件——温度
发育天数 发育速率 大于5度有效积温
31 0.0323
499.1
29 0.0345
452.4
41 0.0244
578.1
38 0.0263
433.2
48 0.0208
494.4
54 0.0185
540.0
59 0.0169
572.3
发育速率 发 育速 率
小麦从抽穗到成熟间的发育速率与平均气温的关系 0.040
三、 积温及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非常密切。作为热 量条件的指标,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分布、产 量和发育速度,从而影响着作物全生育期的长 短及各发育期出现的早晚。
积温
– 作物生育要求一定的累积热量强度,其表征指标为 积温。
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累积和 有效积温:有效温度的总和。有效温度为日平均气温减去
单位温度垂直梯度℃ /m、单位时间S、通过单位 面积m2(单位换算),它表示物体对热量传导快慢的 一种能力。
例如:水(指4℃静止的水) λ =0.57J/m.s.℃, 空气(10℃静止空气) λ =0.025J/m.s.℃
水导热比空气快22.8倍。导热率只说明物体传 导热量速度快慢。
水的λ 比空气大22.8倍,可空气的Cv只是水的 1/3483,所以,空气比水增温得快得多。
–喜凉作物分别为: 5℃、 20-30℃ 35-40℃
–喜温作物分别为: 10-15℃、 30-35℃
45℃
生物能生存的 温度范围较生长 的温度范围宽, 冷致死温度较生 长最低温度低, 热致死温度较生 长最高温度高
二、农业界线温度
0˚C-农事活动开始或终止,喜凉作物生长的起始温度,小
大学农业气象学知识点汇总
农业气象学第一章地球大气1、大气圈: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的空气层,整个空气圈层称为大气圈。
2、大气组成: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粒子。
3、水汽的作用:(1)在天气、气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保温效应4、气溶胶粒子的作用:(1)保温;(2)削弱太阳辐射;(3)降低大气透明度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之后,也同时向宇宙和地面发射辐射,对地面起保暖增温作用。
6、气象要素:表征大气状态(温度、体积和压强等)和大气性质(风、云、雾、降水等)的物理量成为气象要素。
7、大气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
(1)对流层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对流运动。
③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于此。
(天气层)④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3)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4)热成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5)散逸层:温度随高度升高变化缓慢或基本不变。
第二章辐射1、辐射:通过辐射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也常简称为辐射。
辐射的波粒二相性:波动性,粒子性。
2、辐射的基本度量单位(1)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单位J/s 或W。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单位J/(s•㎡)或W/㎡。
(辐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3)光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光能,单位为流明(lm)。
(4)光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为(lm/㎡)。
亦称为照度,单位勒克斯(lx)。
3、辐射的基本定律:(1)基尔荷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物体对某波长的吸收率等于该物体在同温度下对该波长的发射率。
(2)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说明物体温度愈高,其放射能力愈强。
(3)维恩位移定律:绝对黑体的放射能力最大值对应的波长与其本身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表明物体的温度愈高,放射能量最大值的波长愈短。
农学类《气象学》名词解释
绪论:气象学:专门研究大气中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学科。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所有气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一门科学。
第一章: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液体微粒= 大气干洁空气:除掉水汽、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的混合空气。
水汽:其来源于下垫面,因而越靠近地面水汽含量越多。
固杂:尘埃、尘土、污染粒子等。
液微:主要以云、雾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包括过冷却水滴、冰晶、云滴,对流层:为云、雾、雨、雪发生的主要层次,是气象学研究的重点层次,但不足大气厚度的1%,平均厚度为十几km。
三大特征:①气温随Z升高而降低,气温直减率γ= -dT/dz;②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③对流运动强。
气象要素:是指表示大气中物理现象的物理量。
如: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力、云、能、天、降水、日照等。
温度: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气压:任一高度的气压就是在这个高度上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大气柱重量:P=Mg/A=Mg。
大气静力学方程:条件是在铅直方向上大气无运动。
dP= -ρgdz湿度:表示空气潮湿程度或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
水汽压e:大气中水汽所具有的压强。
单位同气压,mb、mmHg饱和水汽压E: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压强。
相对湿度f:f=e/E×100﹪,e与E要在同温下的比值才是f。
f反应了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饱和差d:d=E – e 在温度相同时,E与e的差值。
d也反应了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露点温度Td: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时,降低温度,使空气饱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就叫Td。
第二章:辐射:自然界所有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放射能量,这种放射形式称为辐射,放射的能量称为辐射能,又称辐射。
黑体:能全部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的物体我们称之为黑体:辐射差额(R):在一定时段内,物体吸收的辐射能量与放出的辐射能量的差值。
R=收入-支出基尔霍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任何物体对一定波长的放射能力与吸收率之比为一常数。
农业气象学温度
(1)干绝热变化:
• 定义: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在绝 热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 干绝热直减率rd:干绝热过程中其温度随 高度的变化率,大概地,rd=1℃/100m
(2)湿绝热变化
• 定义:饱和湿空气,在绝热上升或下降 过程中温度变化。
• 湿绝热直减率rm:湿绝热过程中其温度 随高度的变化率,平均值rm=0.5℃/100 m
一、土壤热特性 1、热容量 2、导热率 3、导温率
1、热容量
• 热容量:物体温度变化1℃所需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
• 分质量热容量和容积热容量两种。 • 在研究土壤温度时,多采用容积热容量。
• 容积热容量(热容量)CV:单位体积的 土壤,温度变化1℃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
• 热容量大的土壤,在得到或失去相 同热量的条件下,升温和降温的数 值小。
• 在城市绿化中,据观测:公园中绿化区 比未绿化居民区日最高气温低4.2 ℃,日 平均气温低2.1 ℃,绿化街道比未绿化街 道低0.4~2 ℃。
• 未绿化街道高温持续5个小时,而绿化区 只有0~3个小时。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子:
• a、纬度 b、季节 c、地形 • d、下垫面性质 e、天气状况 • f、高度
• 土壤热容量大小取决于土壤的组成 成分及其组成比例。
• 土壤是由固体成分和不定量的水及 空气组成,一般各固体成分的热容 量差别不大。
• 在土壤组成成分中,热容量大小为: 水>土壤固体颗粒>空气,因此影响土壤热 容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所占 比例。
• 土壤湿度大时,空气含量少,热容量增大;
二、气温的时空变化
• 气温的高低决定于空气的热量收支,低 层大气的热量来源于地面,地面有日、 年周期性变化,所以气温也有日、年周 期性变化,特别是离地面50m以下的近 地气层变化尤其明显。
农业气象学温度..
随高度的变化率,大概地,rd=1℃/100m
(2)湿绝热变化
• 定义:饱和湿空气,在绝热上升或下降 过程中温度变化。 • 湿绝热直减率rm:湿绝热过程中其温度
随高度的变化率,平均值rm=0.5℃/100 m
•为什么 m <
r rd?
• 在湿绝热变化中,气块上升降温时,水汽遇冷 凝结,放出潜能,使气块降温缓和,降温幅度
气温日较差利于作物
获得高产。
• 因白天温度高使叶片
积累的光合作用强,
制造的碳水化合物较 多,而夜间温度低使 呼吸消耗少,积累较 多,使作物产量高, 品质好。
• 在城市绿化中,据观测:公园中绿化区 比未绿化居民区日最高气温低4.2 ℃, 日平均气温低2.1 ℃,绿化街道比未绿 化街道低0.4~2 ℃。
• 2、气温的年变化
• 在北半球,最热月在7月,最冷月在1月
• 在海洋和沿海地区,最热月在 8 月,最冷月 在2月。 •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 低值之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子:
• (1)纬度 • (2)距海远近 • (3)地形和天气状况
(1)纬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 (2)距海远近:离海近,年变化小;内 陆地区年变化大。
(3)地形和天气状况:
• 凹地>凸地,雨季可使气温年较差减小。 • 泼水节是我国云南傣族的新年 — 约 4 月 15 日, 这里每年雨季前的 4 月最热,而印度夏季风带 来雨季开始于 5 月上旬,雨水带来风调雨顺, 所以泼水节又是“求雨节”“祈年节”。
(二)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
• 气温除因太阳辐射作用引起周期性的日、 年变化外,在大气水平运动时还会发生 非周期性变化。
d、下垫面性质:
• 海洋<陆地 •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粘土、浅色土、 潮湿紧密土壤
《农业气象学》第3章 温度
• (5)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天;大风天,气温日较差小
• (6) 空气湿度 一般空气湿度大 日较差较小
• 3.4.1.2 年变化 • 气温的年变化与地面温度的年变化十分相似。大陆性气候区和季风性气候区,
一年中最热月和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海洋性气候区落后一个月左右, 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 近地层气温的垂直分布类型 •
• (1)日射型 (2)辐射型 • (3)上午转变型 (4)傍晚转变型
• 水体中的热量平衡特性 • R0=H+LE+ΔQ+ΔA • R0:水体净辐射量 • H:水面与大气热量交换的感热通量密度 • LE:水体的潜热通量密度; • ΔQ:水体热储存变量; • ΔA:因水体流动产生的水平方向的热输送通量密度。 • 综上所述,水体的热量状况与土壤差别很大,因而造成
了水体温度的变化比土壤要小得多。
• 3.3.2、水体温度的变化 • (一)水体温度的时间变化 • 日变化:水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15~16h,最低温度出现在日
出后的2~3h内。
• 年变化:水面温度极值出现的时间,深水湖和内海要比陆地滞后 一个月左右。水面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8月;最低温度则出现在 2~3月。
• 日较差:在中纬度湖面上2~5℃,洋面0.1~0.5℃; • 年较差:深水湖和内海表面的温度15~20℃, • 海洋上:热带地区为2~4℃,中纬度地区为5~8℃。 • 垂直方向上:水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深度加深而减小,
1)。物质的导热率只取决于物质本身的物理性质。
• 当物质不同部位之间存在温差时,就会借分子热传导的方式产生热能的传递, 热流的方向总是由高温指向低温。
• 热通量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Q(B)与导热率的关系:ΔT/ΔZ为 温度梯度。
农业气象第二章
第一章1.太阳辐射的生物学意义产生光合效应、热效应和光的形态效应。
2.太阳辐射影响植物的主要方式光长,即光照时间的长短。
光强,即光照的强弱。
光质,即光谱组成的不同。
3.叶片对太阳辐射的反射、透射和吸收能力植物的叶片通常都是半透明的。
反射:投射到叶面的太阳辐射被直接反射到太空中去的部分称为外反射;进入叶片内部不能被叶片吸收从投射一侧返回空气中的部分称为内反射;外、内反射之和称为反射。
吸收:进入叶片内部的太阳辐射被叶片吸收的部分称为吸收。
透射:进入叶片内部不能被叶片吸收从投射对面一侧向叶外逸出的部分称为透射。
反射率R、透射率T和吸收率A之间关系:R + T + A = 14.群体叶片对太阳辐射的反射、透射和吸收能力太阳辐射进入植被内部,经过植被中茎叶层层的反射、透射和吸收,当然还包括漏射,而被削弱,形成了一个较复杂的过程。
关于群体叶片对日光的反射、透射和吸收能力,可归纳出以下四点看法。
(1)同一种农田的植被,对于不同波长的辐射,其反射、透射和吸收能力不同。
(2)同一种波长的辐射,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的生长发育状况(包括品种、密度、叶龄、叶形、叶片的颜色和含水量等等),其反射、透射和吸收能力不同。
(3)反射、透射和吸收率不是一个常数,在任一光谱中有一定幅度。
(4)群体对日光的反射率和透射率要比单叶明显地小,而吸收率却明显地高于单叶。
如稻、麦作物,叶片向上斜立,其反射和透射光几乎都比单叶少一半左右;一般在抽穗开花期,群体的反射率约5~7%,透射率约4~7%,而群体的吸收率则高达85~90%。
5.光在群体中的分布规律农田中透光率的分布曲线与光强分布曲线完全一致,亦随深度迅速递减,其递减率与叶片的铅直分布关系密切。
农田中,由于太阳视位置的日变化,总光强也存在着与露地相同的日变化形式。
农田中各高度透光率也存在着相同的日变化,而由于太阳高度角的改变,在中午时透光率最大,在早晚时透光率较小。
如在对棉花的观测中发现,在始花期,早晚的透光率为10%,而正午时透光率可达41%。
农业气象学专业知识
(2)气温旳年变化(annual variation)
特点:
回归线以外旳地域为单波型:最高为7 月,最低为1月,海上落后一种月; 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域为双波型: 最高为4、10月,最低为7,1月。 原因:太阳直射点旳季节变化,在赤道 附近地域,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度时气温旳降低值。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旳升高面降低, >0 但 旳值是随时、随处变化旳,不是常数!
请注意与d 、 m旳区别!
逆温(temperature inversion)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旳升高而升高旳现象
( <0 ),就叫逆温。其形成原因:
辐射逆温(radiation inversion):晴朗微风旳夜晚, 地面因强烈旳有效辐射而降温,形成温度上高下 低旳现象。
3.气温旳垂直分布(vertical distribution)
(1) 气温垂直梯度:
气温随高度旳分布,称为温度层结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大气温度旳铅
直分布一般用气温垂直梯度(气温直减率,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来表达。
气温直减率( ):实际气层中高度每变化单位高
程中,所经历旳气压会发生变化,根据状态方程, 其温度必然也要发生变化。
气块上升时,气压降低,空气膨胀,对外作
功,消耗内能,气温降低。
气块下沉时,气压升高,周围空气对气块压
缩作功,使其内能增长,从而气温升高。
(1)干空气旳绝热变化 :
干空气(也涉及未饱和旳湿空气)旳绝 热 变 化 叫 干 绝 热 变 化 (dry adiabatic change) 。
农林气象学 第二章温度讲解
第
热量交换方式
二
土壤温度
章
水体温度
温
空气温度
度
温度与农业生产
2019/5/28 1
第一节 热量交换方式
一、辐射热交换 任何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通过放射和吸收辐射
而进行的热量交换方式。是地面和大气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二、分子热传导
物质通过分子热运动,传导热量的方式。土壤中热量 交换的主要方式。
水汽在相态变化时所进行的热量交换称潜热交换, 它影响下垫面和大气层的温度变化,是天气演变的 主角。
☺潜热交换的热量以潜热通量LE表示,其中L为蒸发或
凝结潜热,E为蒸发或凝结的量。
2019/5/28 5
第二节 土壤温度
一、土壤表层热量收支状况
R L
E
P
ΔQs B′
LR E
P
ΔQs
B′
箭头指向地面的是 收入项,表示地面得到 热量,为正值;箭头离 开地面是支出项,表示 地面损失热量,为负值。
其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2019/5/28 16
图2.3 地面温度变化与地面热量收支示意图
1.地面温度日变化曲线; 2.地面热量支出日变化曲线; 3.地面热量收入日变化曲线。 Tm:地面最低温度;TM:地面最高温度
2019/5/28 17
3.日恒温层:土壤温度日较差为零时的深度。
一般深度约为40~80㎝,平均为60㎝。
2019/5/28 22
定律三:温度振幅随深度衰减的速度与周期有关,若振幅 衰减同样的倍数,则相应的深度与其周期的平方根成正比。
Z1 τ 1
Z2
τ2
例3:已知某地段5cm深处温度日振幅为地面的 2 2
农业气象学——热量条件与农业生产
三、温度指数及其农业意义
1、温度指数的含义 标志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热量状况及相互 关系的温度标示形式,即温度指数,有时也称 为温热指数或热量指数。
温度 。作物在某时段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
积温(Ae),用下式表示:
Ae Ti B
i 1
n
(Ti>B;当Ti≤B时,Ti- B = 0。)
(4)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的比较
a.活动积温
优点:考虑了生物学零度,排除了对作物发育
不起作用的生物学零度以下的日平均气温;用实测
的日平均气温统计,比较方便。
则无效,即对作物生长发育来说是零度。
(2)活动积温 把高于下限温度(B)的日平均气温(Ti) 称为活动温度。作物在某一时段内活动温度的 总和称为活动积温(Aa),用下式表示:
Aa
T
i 1
n
i
(Ti>B;当Ti≤B时,Ti=0。)
(3)有效积温 活动温度与下限温度之差(Ti– B)称为有效
而且各种作物的最高温度与最适温度值也比较
接近。
● 在作物生命过程中,最低温度远较最高
温度出现的机率大。
(3)三基点温度的用途
● 确定温度的有效性 ● 确定作物的种植季节与分布区域 ● 估算作物生长发育速度 ● 计算作物光合生产潜力
…………
3、界限温度及其农业意义
● 界限温度的定义
界限温度是标示着某些重要物候现象或农事
活动开始终止的温度。而所谓界限,完全是根据
农业气象学之温度
华氏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
华氏温标: 1709年德国人华伦海发明。规定在标准大气压
下冰的熔点为32度,水的沸点为212度,中间划分180等分, 每等分代表1度。符号为oF
摄氏温度:1742年瑞典人摄尔司发明。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
冰的熔点为0度,水的沸点为100度,中间划分100等分,每 等分代表1度,符号为℃
• 土壤组成分为:固体物质、水、空气 具体变化情况 • 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是:水和空气在土壤 中所占的比例。 • 土壤潮湿 vs 土壤干燥
农业生产中,采用中耕、松土、灌溉等农业技 术措施,改变土壤的热容量来调节土壤温度。
热容量的应用
导 热 率(λ)
物体在单位厚度间、保持单位温度差时,其相对的两 个面在单位时间中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导热率(λ) 。单位:J/(cm·s·℃)或者是W/(cm·℃)。导热率表示物质 输送热量的能力
年变化
土层越深,位相落后越多( 10cm……2.5~3.5h)
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
北半球地面最热月出现在7、8月,
日变化
最冷月出现在1、2月; 土温年变化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低纬度太阳一年辐射总量变化不大, 年温不变层深度较浅(5~20m)。高 纬度地区较深。 各层土壤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的时 间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延迟 (1m……20~30d)
热量收支
(一)热量收支方式 1.辐射热交换 2.传导热交换 3.流体运动热交换(对流、平流、乱流) 4.潜热交换
热量收支(平衡)
(二) 活动层和活动面 活动面:凡是辐射能、热
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 而能调节邻近气层(或土层)
作物层
的辐射收支、温度 高低或 湿度大小的物质面 活动层:凡是能够调节自 身内部及相邻其他物质层 的辐射、热量、水分分布 状况的物质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空气温度的时间变化
绝热与非绝热变化 绝热变化:空气内能变化过程中,未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非绝热变化:空气内能变化过程中,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近地层气温的日变化
极值温度出现的时间
季节 夏季 冬季 最高气温 14~15h 13~14h 最低气温 05~06h 04~05h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子 纬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季节:夏季>冬季,一年中春季气温日较差最大。
湿绝热直减率(γ
m
)
湿绝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率。 对γ m变化的解释 γ m不是常数,它是气压和温度的函数,随着气
压的减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五、大气静力稳定度
大气静力稳定度的概念 定义 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大气,空气因受外力因子的扰 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
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静力稳定度。
第一节
热量交换方式
辐射热交换——地面大气热交换的主要方式 任何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通过辐射的放射和 吸收而进行的热量交换方式。 分子传导热交换——土壤中热交换的主要方式 物质通过分子碰撞,所产生的表现为热量传导的动能 交换方式。 流体流动热交换 流体在各个方向上流动时,热量随流体流动而输送的
土壤中固体成分的导热率最大,水居中,空气最小。
土壤导热率影响因子: 土壤含水量 土壤孔隙度
导温率(导温系数、热扩散率)
定义及单位:
定义:单位容积的物质,通过热传导,由垂直方向获
得或失去λ 焦耳(J)的热量时,温度升高或降
低的数值称为导温率。 单位:m2 /S(或㎝2 /S) 计算公式:
K
C
K:导温率,λ:导热率,C:容积热容量。
热量交换方式。
分类: 根据流体流动的方向性分为:对流、平流和乱流。 对流: 定义:流体在垂直方向上有规律的升降运动。
热力对流
分类 动力对流
作用:使上下层空气混合,产生热量交换。
平流: 定义:流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动。 作用:对大规模的热量传递和缓和地区之间、纬度之间 温度的差异起着很大作用。
乱流(湍流)——主要发生在贴地层
土壤导温率分析: 土壤湿度较小的 情况下,导温率 随着土壤湿度的
增大而增加;
当土壤湿度增加
到一定程度后,
土壤导温率却呈 现出减小的趋势。
砂土的热特性与土壤湿度的关系
土壤导温率对土壤温度分布的影响: 直接决定着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及最高、最低温度
出现的时间。
三 、地面和土壤温度的变化
表征温度变化的几个物理量
分类 假如有一块空气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垂直运 动,但外力除去后: 稳定 对于该气块而言是稳定的。
若气块逐渐减速,趋于回到原位,这时气块所处的气层,
中性 若既无回到原位,有无继续加速先前的趋势,而是 保持原有运动状态,这时气块所处的气层,对于该气块 而言是中性的。 不稳定 若气块按原方向加速运动,这时气块所处的气层,
日较差的影响因子:
(1)太阳高度 (3)土壤颜色 (5)天气 (2)土壤热特性 (4)地形
日恒温层(土温日不变层): 土壤温度日较差为零时的深度。 日恒温层深度: 一般深度约为40~80㎝,平均为60㎝。
日恒温层的影响因子: 纬度、季节、土壤热特性
土壤温度位相: 土壤温度位相落后于地面温度,土层越深,位相落后越多。
ΔZ:两高度高度差,ΔT两高度相应的气温差; 负号表示气温垂直分布的方向。 γ>0,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γ<0,气温随高度的增高而升高。
γ的绝对值越大,气温随高度变化差异越大。
各个层次上的气温直减率 整个对流层平均气温直减率:0.65℃/hm
对流层上层: 0.3~0.4 ℃/hm
对流层中层:0.5~0.6 ℃/hm 对流层下层: 0.65~0.75 ℃/hm
年分布 放热型、受热型和过渡型。
影响土温变化的因素
土壤本身的物理特性: 土壤湿度 土壤颜色 土壤机械组成及腐殖质 外界条件: 地面覆盖物 地形和天气条件
五、土壤的冻结和解冻 土壤冻结:
当土壤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土壤中方水分与潮湿土 粒发生凝固或结冰,使土壤变得非常坚硬,这就是土 壤冻结。冻结的土壤称为冻土。
热流量方程:
T Q Z
Λ:导热率, Q:热容量; ΔT/ΔZ:温度梯度,负号表示
热流方向由高温指向低温。 方程的意义: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导热率大的物质,热流量大, 传热速度快;反之则小。
土壤导热率分析:
土壤成分 土壤矿物质 土壤有机质 水 空气 导热率(W/(㎝· ℃)) 0.0293 0.01997 0.00628 0.0002093
量收支相抵(平衡)的时 刻。 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
地面温度变化与地面热量收支示意图
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
1.地面温度日变化曲线;
2.地面热量支出日变化曲线; 3.地面辐射收入日变化曲线。 Tm:地面最低温度;TM:地面最高温度
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
在1月或2月。
㈡、土壤温度的变化
时间变化 日变化
二、土壤的热属性
热容量
定义: 在热交换过程中,物体温度变化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质量热容量(比热、比热容)
分类: 容积热容量
质量热容量: 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变化1℃所需吸收或
放出的热量。
单位:J/(kg· ℃)(或J/(g· ℃))
计算:
Cm
容积热容量:
Q m (T2 T1 )
影响因素 天气 地势 植被状态
土壤结构
地表积雪 土壤湿度
分布:自北向南逐渐减少
土壤冻结的影响:
土壤解冻后变疏松,利于空气流通和水分渗透 地下水位不深的地区使得下层水汽向上扩散,增加耕 作层水分储量
增加乔木抗风性 造成植物生理干旱 掀耸现象 相关措施 播种前 镇压土壤 农产品窖藏考虑最大冻土深度
定义: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变化1℃所需吸收或 放出的热量。
单位:J/(m3· ℃)(或J/(cm3· ℃)) 计算:
Q Cv V (T2 T1 )
Cm 、Cv 之间的关系:
m C v C m C m v
土壤热容量分析:
土壤成分 容积热容量(J/(㎝3· ℃ ))
土壤矿物质 土壤有机质 水 空气
三、 水体的温度
㈠、水体热量传播的特点
水体中的辐射特点 水体反射率小于陆地 水体吸收率达于陆地 水体易吸收长波,散射短波,水中悬浮物散射长波。
水体中的热量平衡特性 热量平衡公式
R0=H+LE+Δ Q+Δ A R0:水体净辐射量,H:水面与大气热量交换的感热通量 密度;LE:水体的潜热通量密度;Δ Q:水体热储存变量; Δ A:因水体流动产生的水平方向的热输送通量密度。
地形:凹地>平地> 凸地 下垫面性质:
陆地>海洋
覆盖地>裸地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粘土、浅色土、潮湿土
天气状况: 晴天>阴天
近地层气温的年变化 最冷、最热月出现的时间
最热月 大陆性气候区 季风气候区 海洋性气候区 7月 8月 最冷月 1月 2月
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因子 纬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距海远近:远海区>近海区
地形及天气状况:同与 日较差 近地层气温的非周期变化
三、气温的空间变化
近地层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大部分(尤其是南半球)趋向于接近东西向排列,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 致凸向极地,而夏季则相反。
最高温度不位于赤道,冬季在5~10°N,夏季在20 ° N 。 赤道附近的气温年变化很小,随着纬度的增加,年变化幅
度也增加。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90 ℃ (乔治峰),热极在索马里
境内,为63 ℃。
近地层气温的垂直分布 日射型: 辐射型: 图中12时 图中0时 图中06时 图中18时
上午转变型: 傍晚转变型:
近地气层温度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 气温直减率
定义: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程度。 表达式:
T dT Z dZ
白天:
L R E B P
R-P-B-LE=0 夜间: -R+P+B+LE=0
(白天)
(夜间)
地表面热量收支示意图
地表层昼夜热量收支平衡方程:
白天:
L E R P L R E
P
R-P-B-LE=Q 夜间:
Qs B
Qs
B
(白天)
(夜间)
地表层热量收支示意图
-R+P+B+LE= -Q
热量平衡过程 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后,会通过各种热量收支方 式,产生能量的转换和输送而达到平衡,这样的物理过程 称为热量平衡过程。
1.925 2.708 4.186 0.0013
在土壤的组成物质中,空气的热容量最小,水的热容
量最大,固体成分介于两者之间。
导热率(热导率) 定义及单位:
定义:指物体在单位厚度间、保持单位温度差时,其
相对的两个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 流量。 单位: J/(m· S· ℃)(或W/(m· ℃))
垂直变化 夏季:水表层趋于等温分 布。在等温层以下有一个跃 变层。跃变层以下是等温层。 冬季:水温的垂直分布 几乎呈等温状态。当水面
温度降到4℃以下时,表层
冷水不再下沉,使水面以
琵琶湖水温的垂直分布
下的水温在4℃左右。
第二节
空气与下垫面
空气温度
一、大气中的热量交换方式
辐射、分子传导、潜热交换。
大气中 平流:主宰季节更替和天气冷暖变化。 对流:是对流性降水的主要原因。 乱流:对一些低云和雾的生消起重要的作用。 潜热交换:对气温的升降、大气中水分的三态相变起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