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生命支持系统,主要功能是保护身体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害,并清除已侵入身体的病原体。
免疫功能则是指免疫系统的各种功能在组织层面上的表现。
免疫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
固有免疫系统是先天性免疫系统,存在于个体出生时。
它通过非特异性的机制来对抗各种病原体,包括皮肤和黏膜屏障、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等。
适应性免疫系统是后天性免疫系统,从个体暴露于外来抗原后开始发育。
适应性免疫系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记忆性,能够识别并针对特定的抗原产生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识别和消除病原体、维持免疫平衡、清除已死细胞和异常细胞、修复和再生组织等。
首先,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消除病原体来保护身体健康。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够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来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攻击和清除病原体,从而阻止感染的发生和蔓延。
其次,免疫系统维持免疫平衡。
一个正常的免疫系统应该能够对外界抗原做出适度和恰当的反应,既不能过度激活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也不能过度低下导致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免疫系统通过多种调节机制来维持正常的免疫平衡,包括免疫耐受性、免疫调节细胞和免疫抑制剂等。
另外,免疫系统还能清除已死细胞和异常细胞。
当身体细胞老化或者发生损伤时,免疫系统能够通过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特殊细胞来清除这些病理性细胞,维持身体正常的功能。
最后,免疫系统还能参与修复和再生组织。
当身体组织发生损伤和破坏时,免疫系统能够通过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再生等机制来修复损伤组织,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
总之,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生命支持系统,拥有识别和消除病原体、维持免疫平衡、清除已死细胞和异常细胞、修复和再生组织等多种功能。
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保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而免疫功能的失调则可能导致各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保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和免疫平衡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正式)精品PPT课件
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抗 体 数 量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刺激
时间
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主要不同点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 抗原 对象
作用 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的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 特异性结合。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 胞(即靶细胞)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密切接触。2.辅助性T 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 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 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所以新 生儿在一定时间(4~6月)内可由于获 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得免疫。
B细胞的二次免疫
例:在教室里,甲和乙分别是丙的邻座。有一天,丙患了感 冒。两天后,甲也患了感冒,而乙则没有。乙说一星期前他 患过了感冒,现在已经痊愈了。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乙没有象 甲那样患感冒?
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
非特异性免疫 御功能。
免 疫 的 类
(先天免疫)
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 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 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型
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特异性免疫 。
(获得性免疫) 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
原体无效。(专一性)
五、免疫接种可以战胜许多传染性疾病
思考
下列过程属于免疫中的第几道防线 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巨噬细胞对细菌和病毒的吞噬 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皮肤的阻挡作用
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的传染性极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皮肤传染。 截止目前,天花还没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以牛痘疫苗 来进行预防。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 染病。染上天花而侥幸生存下来的 病人常常留下永久性的瘢痕。天花 最初出现在古埃及,3000多年前 ,古埃及的木乃伊身上已见到天花 的疤痕。
简述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免疫是生物体对抗外部病原体、异物和异常细胞的防御系统,它起着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如下: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
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组织、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区分机体内外的正常成分和异常成分,以及不同类型的病原体。
免疫系统具有记忆性,即在初次接触到某种病原体后,能够形成免疫记忆,以便于再次遭遇时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应对。
免疫系统的功能:
识别和诱导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辨别外部病原体、异物和异常细胞,并启动免疫应答,即产生免疫反应以抵御入侵。
消灭病原体和异物:免疫系统通过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和特异性杀伤细胞(如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直接消灭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产生抗体: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能够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抗体能够与病原体结合并中和或促进其清除。
调节和平衡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能够调节和平衡免疫应答,以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形成免疫记忆:免疫系统在初次接触到病原体后,能够产生免疫记忆细胞(如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使得再次遭遇相同病原体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应对。
总的来说,免疫系统的功能是保护机体免受外部病原体、异物和异常细胞的侵害,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免疫系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和分子相互作用,实现了抗病原体感染和疾病的防御机制。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套复杂的网络系统,它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来识别和抵御入侵的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免疫功能则是指免疫系统所具备的各项功能特点和效应,保障人体的整体健康。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造血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其中骨髓是免疫细胞的主要发生和发育地点,而胸腺主要负责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2. 遗传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与遗传密切相关,人体通过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遗传物质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免疫信息,决定了个体在免疫应答中的表现和效能。
3.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这些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吞噬病原体等方式来保护人体免受病毒、细菌等的侵害。
4. 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等。
这些器官在免疫应答中起到重要作用,如在发生免疫应答时,脾脏可以聚集大量的免疫细胞,起到抵御感染的重要作用。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识别和记忆功能: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识别外界入侵的病原体和变异细胞,以及自身的异常细胞来实现对它们的免疫应答。
一旦免疫系统识别到某种病原体,就会迅速展开针对性的攻击,并在之后的免疫记忆中保存下来,以提供更快的反应能力。
2. 差异识别功能: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区分体内外的各类病原体,根据它们不同的特征和结构来做出不同的应答,以保护身体的健康。
3. 免疫调节功能: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机制来调节免疫应答的程度,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和免疫系统的自身攻击。
这一功能可以保护人体免受免疫相关疾病的侵害。
4. 保护功能:免疫系统可以通过抵抗病原体的侵害来保护人体的整体健康,包括产生抗体、吞噬病原体的细胞、杀伤异常细胞等。
三、免疫功能的调节免疫功能的调节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
以下是一些影响免疫功能的因素:1. 遗传因素:人们的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表出现红斑
• 致敏原与过敏反应征: 全身性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主要是药物过 敏,如青霉素、头孢霉素,普鲁卡因,链霉素等。 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如花粉、尘螨、真菌、毛屑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甚至休克,如鱼、虾、蟹、蛋、奶等食物。 皮肤过敏反应:引起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如 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冷热刺激等。
3、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起源于骨髓 造血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在胸腺增 殖发育 在骨髓发 育成熟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4、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是否进 入细胞
被体液中相应的 抗体消灭
体液免疫 与B淋巴细胞有关
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
细胞免疫 与T淋巴细胞有关
二、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1、所有细胞的分子标志
4、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
使用避孕套
2)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4)远离毒品 5)对已感染HIV的孕妇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 对婴儿进行人工哺乳
考点1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项目种 类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灭活的微生物; 减毒的微生物; 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
4、免疫接种的两种方式
主动免疫:接种抗原 被动免疫:接种抗体(抗血清)
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一、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1、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某些外来物质产生强烈 的免疫应答。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类。
2、致敏原: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
系统性红斑狼疮:诱因目前尚不清楚,累及多器官, 症状时轻时重。主要表现为全身性血管炎,发热、关 节痛、体表红斑、脱发、白细胞减少等。
动物的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动物的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动物的免疫系统是指动物身体内一套用于对抗外界病原体入侵的防御机制,它能识别并攻击有害的病原体,维护动物的健康状态。
本文将介绍动物的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免疫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先天性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系统和免疫器官。
先天性免疫系统是动物天生具备的抵御病原体入侵的机制,它包括机体表面的生理障碍、巨噬细胞、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等。
机体表面的生理障碍如皮肤和黏膜屏障,可以阻止病原体的侵入。
而巨噬细胞是一类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的免疫细胞,它们在体内通过吞噬和分解病原体来清除感染。
此外,抗菌蛋白是通过分泌抗菌蛋白质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体的活性物质,它们可以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
炎症反应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它能引起局部组织的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从而使更多的白细胞和抗菌物质进入感染部位,加强对病原体的攻击。
适应性免疫系统是一种通过学习和记忆来识别和攻击病原体的机制。
它包括T细胞和B细胞这两类免疫细胞。
T细胞主要负责识别和消灭被感染的细胞,它们能够通过识别细胞表面的抗原并释放细胞毒素来杀死感染细胞。
而B细胞主要负责产生和分泌抗体,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到病原体上,使其失去活性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
免疫器官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产生和成熟免疫细胞的场所。
主要的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淋巴结等。
骨髓是产生和发育B细胞的地方,它们在骨髓中经过选择和成熟后,进入外周循环并散布到全身各处。
胸腺是产生和发育T细胞的场所,它们在胸腺中接受严格的筛选和训练,只有通过筛选的T细胞才能进入外周循环。
而淋巴结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器官,它们位于全身各处的淋巴道中,可以聚集免疫细胞并促使它们对病原体进行攻击。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动物的免疫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识别和攻击病原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区分自身细胞和病原体细胞,只攻击非自身的病原体,以确保正常细胞的安全。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说课张PPT教学用
1、学生课下分小 组,选一个感兴 趣的主题收集相 关知识。
2、课上,小组间 交流展示,教师 引导,归纳总结。
主题:
1、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艾滋病 的致病机理?预防措施?
2、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 方法?
3、什么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 点?预防措施?
4、什么是自身免疫病?由什么引起 的?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哪些?
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
教学过程设计
-----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1、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 A.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B.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C.都能识别抗原产生抗体 D.分化、发育的场所相同 2、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中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分化 D.用类固醇使病人T细胞增殖分化受阻,器官移植成功率 会明显
教学过程设计 -----自主探究
人 呈现初中教材8年级下册77页图(皮肤的保护作用、呼 体 的 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 三 的作用 道 防 线
设计意图: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归纳。
观看动画
体 液 免 疫
归纳总结, 师生共建
概念图
教学过程设计 -----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 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自主探究
情境:学生阅读教材免疫系统组成资料。根据资料,尝
免 试用连线和简单的文字,构建出免疫系统组成的概念图。 疫 系 统 的 组 成
设计意图:既内化了知识,又锻炼了构建概念图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一课时)1
抗体
• 概念: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化学本质
抗原和抗体的关系
不同的抗原,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类型的抗体
(抗原和抗体是一对一的关系)
抗原
抗体
识别 识别 识别
• 根据今天所学及资料(人体国家的防卫系统) 请尝试着画出以下概念的概念图
特异性免疫 T细胞 B细胞 抗体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巨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
T细胞
B细胞 抗体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呈递信息
T细胞
产生
B细胞 抗体
分化 成熟
转移到 周围淋巴器官
产生抗体
中枢 免疫
免 器官 疫 器 官
周围 免疫 器官
骨
造血干细胞
髓
分化、成熟
参与
转移
胸
B细胞
抗体
体液免疫
腺 分化、成熟 T细胞
参与
细胞免疫
淋巴结
扁桃体 脾脏
成熟后转移
抗原
• 概念: 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 举例: 病原体 寄生虫 பைடு நூலகம்体组织 肿瘤细胞 。。。。。
你平时可能会了解很多八卦,但你是否知道: 所在城市目前急诊水平最高的是哪所医院?怎么走? 你问过自己吗。。。。。。
就让我们留点时间补一节生命之课吧!
炎症反应
毛细血管扩张, 通透性升高, 蛋白质和液体溢出
痛、红、肿、热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沙眼衣原体 B.巨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体内的天花抗体可以防御天花病毒 D.胃液中的盐酸可以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E.注射狂犬病疫苗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复)
灭活 疫苗
结合
B淋巴 细胞
巨噬细胞
致敏
抗原-MHC复合体
多种蛋白质 分裂 分化 辅助性T 细胞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毒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分裂 分化
抗 体
( 病 原 体 )
结合、致敏
分 B淋巴细胞 裂 分 促进 化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
分泌
分泌 巨噬 提取 抗原-MHC 活 被 辅助性T淋 吞 化 呈递 复合体 细胞 巴细胞 噬 分泌 多种蛋白质 促进 刺激
◆某科学家正在进行有关治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以找出在受到
HIV感染后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最佳时间。研究获得的试验结果 如图A、B、C所示,其中图A表示未接受治疗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 量变化情况,请根据上述数据和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 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艾滋病
•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 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能否识别抗原
不能特异性识别
直接来源
造血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B细胞 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
淋巴干细胞
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 胞毒性T细胞
B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体液免疫(抗体免疫) 作用 对象 作用 方式 细胞免疫 被病原体感染的 细胞;癌细胞,器官 移植的异体细胞等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说课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功能
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关系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重视学生参与,用设置情境、默写、多媒体和 图片展示等逐步分析各知识点及其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1. 从学生知识结构来看,经过高中新课学习, 再加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知,已有了良好的基 础。关键是教师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去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达到更佳效果。
以“流感病毒人体历险记”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一、非特异性防卫:第一二道防线
板 书 设 计
二、特异性反应:第三道防线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三、免疫功能异常
(1)过敏
(2)免疫缺乏病: 艾滋病
四、教学设计反思
1.本节课内容多,学生活动多,时间紧,教师要根 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学生活动。
Ⅰ Ⅱ Ⅰ Ⅰ
知识目标: (1)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关系。 (3)了解免疫功能异常。
(二)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利用免疫示意图,培养比较、归纳能力。 (2)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流程图,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关注自身健康,确立积极 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效应B细胞
效应细胞 毒性T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毒T细胞或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 相应的效应细胞
主动免疫: 通过接种疫苗来使机体获得免疫 能力的方法 疫苗种类:
1、灭活的微生物 2、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 3、减毒的微生物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11.1复习笔记一、免疫概述1.免疫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疾病的能力。
2.人体对付病原体侵袭的三道防线(1)非特异性防卫体表的屏障和体内的先天免疫。
(2)特异性防卫特应性免疫,即免疫应答。
二、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1.体表的屏障——第一道防线体表的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1)通常病原体不能穿过皮肤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
病原体不能在皮肤的表面的角质细胞生存;(2)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还可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3)寄居在黏膜上的细菌通过夺去病原体的营养物,或分泌代谢产物协助抑制病原体;(4)黏膜中含有的溶菌酶可以消灭多种细菌。
2.体内的先天免疫——第二道防线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先天免疫反应来应对。
(1)局灶性炎症反应①当皮肤破损后会引起局灶性炎症反应,它有4种症状: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
②皮肤破损可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入受损伤的部位。
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和中性白细胞一样,吞噬细菌,然后由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它们消化。
(2)补体系统①概念补体系统(简称补体)是存在于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一类不耐热的具有酶活性的一组蛋白质。
②补体的激活方式:a.与已经结合在病原体上的抗体结合;b.与病原体表面的糖分子结合。
如果少数补体蛋白分子被激活,它们又可以去激活其他的补体分子,形成级联反应,激活大量的补体分子。
③活化的补体分子的作用a.某些补体蛋白质聚合形成孔道复合体,嵌入病原体的细胞膜,使病原体死亡;b.已活化的补体分子直接附着在细菌的细胞壁上,增加细菌被吞噬的概率;c.已活化的补体分子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促进炎症反应。
(3)干扰素干扰素是指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组蛋白质。
干扰素刺激自身和周围的细胞产生另一种能抑制病毒复制的蛋白质,从而抵抗感染,干扰素的产生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二、第二道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
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入侵病原 微生物的非特异性反应。
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分化而来)
人体内有许多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统称吞噬细胞。
主要:在血液中游走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分布在组织之间的巨噬细胞。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二、第二道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
中和、结合、凝聚抗原
体液免疫的过程
识别: B细胞直接识别抗原
活化: 效应:
抗原
增殖 效应B细胞
辅助T细胞释放
分化 记忆B细胞
的淋巴因子
一般为白细胞介素-2
效应B细胞(也称为浆细胞)大量合成、分泌抗体
B细胞
浆细胞
归纳总结
淋巴细胞的分化
比较项目
B淋巴细胞
起源
骨髓中的① 淋巴干细胞
发育场所 ② 骨髓 (哺乳动物)、腔上囊 (鸟类)
双基检测
1.中性粒细胞能够吞噬细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体液免疫Βιβλιοθήκη D.细胞免疫答案 B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 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致敏B淋巴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甲流”患者在恢复过程中,效应B细胞能与病毒形成抗原—MHC复 合体 D.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但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A.甲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能特异性识别H1N1的宿主细胞 B.呈递给甲细胞的抗原是巨噬细胞重新合成的子代病毒外壳 C.甲细胞直接感受抗原刺激会产生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 D.对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应注射疫苗实施主动免疫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 B.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裂、分化形成T淋巴细胞
C.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蛋白质能促进浆细胞的增值
D.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将其清除
第一次注入抗原A后,为何抗体没有马上出现 第二次注入抗原A后, 抗体主要由哪种B淋巴 细胞产生 效应细胞B淋巴细胞 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
1、使病毒类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 2、中和毒素 3、使一些抗原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效应B淋巴细胞有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没有
Ⅱ
体液免疫示意图
抗体
Ⅰ
Ⅲ
抗体
Ⅳ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比较 细胞免疫 参与细胞 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分 多种蛋白质(辅助 泌)物质 性T淋巴细胞分泌) 作用对象
被感染细胞、癌 细胞、异体细胞 识别有对应抗原-MHC复 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
体液免疫
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淋泌)
抗体(效应B淋 巴细胞分泌)
侵入内环境的抗原 效应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与对 应的抗原结合,发挥免疫作用
作用方式 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联系 两种免疫方式相互配合 细胞免疫针对细胞 体液免疫针对非细胞抗原
如破伤风疫苗,狂犬病疫苗
2.激活后,分泌白细胞介素-2(蛋白质)给被致敏的B淋巴细胞
被致敏的B淋巴细胞
Ⅲ:B淋巴细胞的激活、分裂和分化
白细胞介素-2
被致敏的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克隆 被激活的B淋巴细胞
效应B淋巴细胞(浆细胞) 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B淋巴细胞
休眠,等待下一 次相同抗原入侵
Ⅳ:效应B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1.效应B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的抗 体 2.抗体进入循环系统中,与相对应的抗原结 合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复习
非 特 异 性 免 疫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皮肤和黏膜组成)
第一道防线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特点: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 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特异性免疫
记忆细胞
二次免疫
效应细胞 靶细胞 毒T细胞 裂解
2、过程:
记忆细胞 抗原 被呑噬 巨噬细胞 消化 抗原—MHC 呈递 复合体 活化 致敏 增殖 B淋巴细胞 分化 促进 淋巴因子 分泌 辅助T细胞 二次免疫 效应B细胞 分泌 抗体 沉淀 中和 凝集 抗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一概念 1、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反应)的概念
是指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反应。 包括细胞免疫(针对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异体细胞) 和体液免疫(和抗原特异性结合)两种。
2、抗原的概念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
3抗体的概念
机体在抗原刺激下,由浆细胞所产生 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 蛋白。所有的抗体都是蛋白质。
1)过敏反应
2)自身免疫病 3)免疫缺陷症等
过敏反应: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致敏原时 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青霉素、花粉、尘螨、真菌、毛屑、鱼、 虾、蟹、蛋、奶、药物、食物、化妆品、 肠道寄生虫、冷热刺激
免疫缺陷症
• 概念: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 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症。 • 类型: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知识点总结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知识点总结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
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组成,[1] 是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
1、第一道防线:
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非特异性免疫)
2、第二道防线:
病原体进入内环境之后,由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参与的非特异性反应。
3、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4、抗原、MHC、抗体: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外来物质叫抗原,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合成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基本结构为Y形,两臂上有同样的与抗原匹配的结合位点。
5、细胞免疫作用对象:直接对抗细胞型病原体,作用于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以及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主要与T淋巴细胞有关。
(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T淋巴细胞)
6、体液免疫作用对象: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主要与B淋巴细胞有关。
(在骨髓中发育)
7、细胞免疫过程:
8、体液免疫过程:
9、免疫功能异常反应:包括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致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和免疫系统功能减退(艾滋病)。
10、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感染HIV引起的,HIV由于大量破坏人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而严重削弱免疫功能。
艾滋
病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不会通过空气、昆虫、一般接触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体的功能
抗体本身并不直接杀 死入侵的病原物,它 是通过活化互补的蛋 白质系统和作为分子 标记而使病原体成为 免疫细胞攻击的目标, 最终使病原体分解。
初次免疫应答
弱,产生记忆 细胞。 再次免疫应答 激活B记忆细 胞,免疫应答 强。
抗体与抗原形成特异结合,再通过下列反应
消灭抗原: 中和反应:抗体结合抗原以便吞噬细胞吞噬。 聚集反应:抗体是双价的,可以使抗原聚集,以 便吞噬。
四、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1.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1)过敏
过敏反应表现:打喷嚏,哮喘,风疹等。 过敏源:花粉,地毯灰尘,食物中某些蛋白 质,药物(如青霉素)、蜜蜂刺蛰。 许多脱敏药物都有抗组胺效应。
(2)自身免疫疾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攻 击自身细胞和组织。 由于某些尚未清楚的原因,免疫活性
(2)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向人体 提供特异的或非特异的免疫能力。 注射含抗体成份的抗血清, 使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的或非特 异的抵抗能力。作用快,持续时间短。
抗狂犬病毒血清 抗乙肝病毒血清 抗破伤风毒素血清 胎盘球蛋白 血浆-球蛋白
2、免疫技术用于疾病治疗 (1)器官移植要求免疫抑制 环胞菌素作为良好的免疫抑制 剂,已广泛用于器官移植。 (2)癌症的免疫治疗 免疫活性细胞在治疗癌症发挥威力发挥 威力: 黑色素瘤病人病灶中取出癌块,从中分离 T-细胞。培养增值后,将T -细胞再注 回病人体内。两个月后,疗效显示出来。
接完成免疫反应。 病原体直接进入到体细胞,增殖后再感染 其他体细胞时,T细胞免疫起关键作用。 直接对入侵的病原体、被病原体感染的细 胞和癌细胞、器官移植的异体细胞。
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Tc —细胞毒 T 淋巴细胞直接参与杀伤靶细 胞。
杀伤机理:
直接使靶细胞裂解
细胞免疫应答
3.3 体液免疫应答
三、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第 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在与外来侵害物(称为免 疫)作用之后才获得的免疫性。这种获得的 免疫性对诱发的抗原有特异性,所以又称获 得的特异性免疫。
抗原: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等。 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 殖、分化,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免疫效应,将 抗原破坏、清除的整个过程叫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负责特异性免疫。 包括B细胞产生的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淋 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应答是也称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
反应,是指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
增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所发生的特异性免
疫效应的过程。
病原体侵入血液、淋巴液或组织液时(即
细胞外),体液免疫起关键作用。
主要对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
B-细胞分泌抗体,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 抗体是由四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呈Y
细胞攻击自身组织,出现自身免疫疾病。
2.3 干扰素(抗菌蛋白)
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脊
椎动物的细胞内存在有合成干扰素的 基因,病毒感染后会诱导机体产生干 扰素。 能抑制病毒复制增殖。
干扰素
干扰素的作用机理示意图
受感染细胞核中 干扰素基因表达
产生干扰素活化相邻细胞
表达抗病毒蛋白, 阻止病毒在该细胞 中的复制和增殖
2.4 温度反应
不同抗体的作用
IgG:血清含量最高(75%),分子量最小,
唯一通过胎盘的Ig,新生儿抗感染抗体、 参与自身免疫、超敏反应。 IgM:合成最早 ,分子量最大,具有强大的 调理、激活补体及杀菌吞噬作用,参与自 身免疫、超敏反应。 IgA :存在于乳汁、唾液及外分泌液中,进 入黏膜表面,中和感染因子,因此为粘膜 局部免疫,母乳中含量最多。 IgE: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 IgD:为B细胞的分化受体。
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综合
了两方面优势:
淋巴细胞肿瘤——能不断增值,但没
有产生专一抗体能力。
从脾脏得到淋巴细胞——能产生专一
抗体,但不能不断增值。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诊断检测:
传染病(乙肝、丙肝、结核)、肿瘤(肝癌、 胃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孕检 (HCG、FSH、LH、疱疹病毒等)、食品 安全(抗生素、兽药、毒素)、毒品等。 治疗疾病:抑制器官移植排斥、治疗自身免 疫疾病等方面,尤其是在癌症治疗方面的 突出疗效,激发了各国科学家对单克隆抗 体研究开发的兴趣,并出现了多种单克隆 抗体药物,展现了诱人的市场前景。
免疫分子:免疫细胞的表面蛋白
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ty complex,MHC) 基因群, 人的MHC称为HLA,HLA编码产生的组织相容性 分子,分为I、II类抗原—人体细胞的”自我” 标志。 MHC-I和MHC-II类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直接涉 及T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参与调控特异性免疫 应答。 2.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 3.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 4. 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
屏障结构-皮肤与粘膜:物理屏障、 化学防御 a.机械的阻挡和排出 b.分泌物中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 作用 c.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2.人体对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体 内的非特异性反应
2.1 局灶性炎症反应
破损细胞释放 组织胺
炎症局部出现红、肿、 白细胞吞噬 热、痛 细菌
2.2 补体系统(补体-抗菌蛋白)
免疫细胞
1、肥大细胞是守卫机体门户的“哨兵”细胞,他们识别微生物 所特有的各种危险信号之后募集各种免疫细胞至被侵组织 部位,启动炎症过程。 2、巨噬细胞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之中的“常住边防部队”,他 们具有较强的吞噬和杀伤能力,是微生物穿过体表之后所 遇到的第一道主要防线。 3、中性粒细胞是随血液循环的“野战部队”。一旦机体的任何 局部被微生物感染,中性粒细胞将迅速穿出血管,抵达“出 事地点”,吞噬并清除入侵的异物抗原 4、T和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现代化部队”,他们分别利用 TCR和BCR准确地识别外来抗原并介导获得性细胞和体液 免疫应答。
字形。
轻链(L链)
重链 (H链)
可变区
可变区,补体结合区 (Fc)
可变区为抗原结合位点部位。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受 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并能与相应抗原特异 性结合的球蛋白。主 要存在于血清中,也 存在于淋巴液及外分 泌液中。 按照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的差别可分成IgM, IgG,IgD,IgA和IgE 五类。
3.1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特异性免疫的两个特点—— 专一性 记忆性 放大性
(2)记忆性的来源是因为激活后的免疫细
胞中一部分变成记忆细胞。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感应阶段:识别异己
反应阶段:淋巴细胞增殖 效应阶段: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3 .2细胞免疫应答
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由T细胞直
大谱系: 即淋巴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 谱系。前者发育成各种淋巴细胞。后者 分化发育成粒细胞、肥大细胞、单核吞 噬细胞。 除了T细胞、B细胞外,还有K细胞和NK 细胞执行杀伤异物,保护机体的任务。 此外还有各种粒细胞、肥大细胞、 单 核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的任务。
沉淀反应:抗体结合后,使可溶性抗原大分子沉
淀,以便吞噬。 活化补体:抗体结合在细菌细胞表面,Fc 结合 并活化一系列补体,活化了的补体分子在细菌细 胞膜上打个洞,使后者裂解死去。
3.5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
1、人工免疫和生物制品
通过注射、口服等方法使人体摄入抗原类或抗 体类物质,使人体增强对外来入侵的免疫能力, 称为人工免疫。 (1)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品——促使人体产生特 异免疫能力 注射抗原,使人体“主动地”产生特异抗 体。 持续时间长。 卡介苗——经过处理,变成弱毒或无毒的活 的结核杆菌。 白百破疫苗,伤寒疫苗——经过处理的死 菌体。
经抗原致敏后才能成为成熟的效应细胞 细胞毒T细胞(cytotoxic T cell,=杀伤性T 细胞 killer T cell,Tc) 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
B细胞:在骨髓(bone marrow)内分化
成熟。
B细胞被抗原致敏后分化成二种细胞: 浆细胞、记忆细胞。
每一种B细胞只能认识一种抗原。
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 bone marrow 胸腺 thymus 法氏囊 bursa of Fabricius(禽类) 外周免疫器官: 脾脏 spleen 淋巴结 lymph node 其它淋巴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
所 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HSC), 分化为髓样干细胞 和淋巴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分化: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亦称 T、B细胞)、NK细胞(nature kill cell)及 部分树突状细胞。 髓样干细胞分化出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血小 板、红细胞等。 胸腺: 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地方,分化成辅助性 T细胞(Th)和细胞天
天花发病过程
主动免疫
动物机体的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皮肤 粘膜 分泌物 吞噬细胞、NK细胞 抗菌蛋白 炎症反应 温度反应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 抗体 (体液免疫)
一、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1.人体对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体表的屏障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一、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二、淋巴免疫系统
三、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四、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重点:淋巴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反应 (免疫应答)、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