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 (3)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
小说及人物或战役:
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3、体会环境描写的及作用。
学习
重点
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学习
难点
体会环境描写的及作用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4)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而通讯则还可以采用描写、说明、抒情等;
(5)在语言上,消息多用概括性的语言,而通讯的语言更详尽、具体、生动、形象,比消息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加音。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舀匍匐
更夫揣在怀里烧灼偷袭迫击炮精疲力竭
2、解释下列词语。
名副其实:
②文章主要写了哪件事?
③、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次背影?请在文中标注出来。说说作者主要写哪次背影呢?
2.正音.释义:
琐屑xiè颓唐tuí差使chāi交卸xiè奔丧sāng狼籍jí簌簌sù
蹒跚pānshān迂腐yū触目伤怀chù不能自己jǐ变卖典质zhì赋闲fùXiān惟一wēi举箸zhù橘子jú妥贴tuǒ栅栏zhà拭干shì晶莹jīngyíng情郁于中yù
三、问题探究
①作者为何写此文?(可用最后一节中的话回答)
二、自主学习
1.学生交流你所了解的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文学研究会成员。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散文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关于通讯的文学常识
通讯也是新闻(广义)的一种,又叫通讯报道。它和消息有相同之处,且都要用事实说话,讲究时效等,但它和消息也有区别:
(1)在时效性上,通讯不及消息强;
(2)在内容上,通讯比消息更详尽更具体,要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报道,要表现出典型事件、典型人物;
(3)在篇幅上,通讯较长,而消息则相对较短;
(4)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而通讯则还可以采用描写、说明、抒情等;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3蜡烛》教案(3).docx
第3课《蜡烛》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二战时期,作者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蜡烛”表面是指老妇人为哀悼烈士,在其坟上点燃了她珍藏了45年的两根结婚喜烛,实际上是象征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南斯拉夫人民対红军烈士的哀思及两国人民的战斗情谊。
3、中招考点:通过对河南近3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作家作品、字音、解释以及对文章大意的归纳概括仍是中招考察的对象。
4、学情分析:由于本课属于自读课文,内容简单好理解,所以重心应当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自学为主, 老师点拨为辅。
但由于本课属于战地通讯,学生不太熟悉,所以课前教师应做好讲解介绍。
二、学习目标:1•知道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及写作背景,识记重点字词;2.能梳理故事情节,说出通讯主要内容;3.通过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够体会老妇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各国人民的战斗情谊。
三、评价任务:针对目标一: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师课上抽查落实。
针对目标二:师问生答,课后生识记。
针对FI标三:师方法引导,生理清文章情节,理解情感。
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导语设计导入: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
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一一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1・了解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及写作背景,识记重点字词;体锐有化但注莫最队战塞拉,南国〃匕I ~•一「」匕一一“S.XI /4| o J,7T Tr >^4P Mfi/生丧产一D,夫勺亚萊卒萌⑥苏収珈松代冊沁统>舷拋附册枷和仅r盼剃作亿。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13《某某园林》当堂测试一、基础部分1.给下列字注音烧灼(zhuó)桥头堡(bǎo)地窖(jiào)匍(pú )匐( fú )腋(yè )下拂(fú)晓瓦砾(lì)颤巍(wēi )巍(wēi)育乞(qǐ)西契(qì)柯(kē)拉耶(yē )夫舀(yǎo)鞠(jū )躬(gōng)2.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围巾的颜色有何意味?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
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
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
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
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初二语文导学案-3蜡烛导学案及答案
第 3 课 蜡 烛【学习目标】1.能记住并正确书写“拂晓、瓦砾、地窖、鞠躬、匍匐”等词语。
2.能够找出文章在特定情境下对人物展开的细节描写,并能批注出描写的作用。
3.能体会并写出老妇人强烈的内心感受,以及她对战争的态度。
【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积累知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 瓦砾.( ) 地窖.( ) 鞠.躬( ) 颤.巍巍( ) 匍匐..( ) 间.歇( ) 舀.水( )2.细读文本:本文用一根蜡烛寄托着南斯拉夫的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南斯拉夫与苏联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朗读时要注意把握这种深切的情感。
例:文中多次出现“炮火”,要读出炮火中的那种紧张窒息的气氛,可重读。
再比如说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声音”,“冷、静,没有其他”突出环境的恶劣,朗读的时候可放低语气,轻声读出这种宁静却恐怖的感觉。
新知探究探究一.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请在文中划记出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法指导: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探究二.文章最后两句“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话有何深意?(学法指导:这里的蜡烛有什么象征意义呢?为什么是不会熄灭的?永垂不朽意味着什么呢?)边读边划记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喔!综合提升如果有一场关于这次战争的控诉会,你认为老妇人会声泪俱下说些什么?请用你的笔写出来好吗?200字左右。
【当堂检测】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找出其中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学习反思】我收获了:不足的方面:【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79)前苏联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3.蜡烛学习目标:1、深情朗读、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活动。
2、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完成目标:一、自主学习1、注意加点字词的读音。
拂()晓地窖()瓦砾()匍()匐()腋()窝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拂晓:肃穆:颤巍巍:精疲力竭:名副其实:3、快速浏览课文,把握课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4、读了课文,你对课文的主旨有什么认识?我认为,课文是为了表现二、课堂学习合作探究1、在细读了课文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文中的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谈谈你的阅读感受?2、你认为: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课文抓住了那些方面来描写他(她)的?突出了这个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或精神?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我认为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课文抓住他(的)来描写的,突出了这个人物的。
我是这样看出来的,例如:3、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
找出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我发现了课文中对进行了反复描写,例如:(指明位置)我认为课文这样写的目的是:我还发现了课文中对进行了反复描写,例如:(指明位置)我认为课文这样写的目的是:4、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读出写蜡烛的语句,体味蜡烛的象征意义,按照下面提供的句式写两句话。
你能联想到哪些关于蜡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这是一只的蜡烛,它象征。
这是一只的蜡烛,它象征。
5、文章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展示质疑四、精讲点拔五、达标测评:同步第10页“课堂检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导学案
美国兵听不懂德语,母子俩又不懂英语,幸好双方都能讲几句法语,母亲瞧着那伤得很重的美国兵,终于动了恻隐之心。
两个美国兵一个叫杰姆,另一个叫落宾,伤兵叫哈瑞。他们与自己的部队失散了,在森林里乱闯了3天,饥寒交迫,走投无路。
当儿子从储藏室回到物理时,发现一个德国兵正在检查哈瑞的伤口,不共戴天的仇敌仿佛成了一家人。这种奇特的休战一直持续到第2天早上。母子俩用尽有的竹竿和台布制成一副担架,让哈瑞躺上去,随后把客人们送到门外。德国下士指着地图指点美国兵怎样走到自己的防线去,然后,互相握手道别。母亲激动地说:“孩子们,但愿有一天你们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上帝保佑你们。”
15、你如何看待文中的德国母亲勇救美国士兵的举动?
3、堂清反馈
反思建议(我的收获):
3、知识网络(板书设计)
训练反馈案
1、片段训练: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2、训练题
圣诞夜休战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小插曲,它发生在1944年圣诞夜。
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德国亚尔丁森林区有间小木屋,住着一户人家,娘俩是为了逃避轰炸才躲到这来的。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审批:
主备
授课
学生
班级
课题《蜡烛》
学习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难点: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蜡烛》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3*蜡烛【导学目标】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课时计划】1课时,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课堂上重点完成步骤二、三、四。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观看反映“二战”的影视等。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人们无限遐想。
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
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契.(qì) 柯.(kē) 地窖.(jiào)匍匐..(pú fú) 精疲力竭.(jié) 永垂不朽.(xiǔ)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学案 新人教版(3)
3 蜡烛中“蜡烛”的内涵,学习用真习目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课前预习(一)、自读课文两遍,勾画出生字生词。
查阅工具书、资料书解决。
1.给加点字注音。
瓦砾.(lì)匍.匐.(púfú)地窖.(jiào)拂.晓.(fú xiǎo)颤.巍.巍(chàn wēi)腋.窝(yè)丢三落.四(là)揣.测(chuǎi)2.查阅注释、工具书、资料书解释生词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烧灼:烧、烫,使受伤。
肃穆:严肃安静。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没有一点力气。
竭,尽。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符合。
肃穆:严肃安静。
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朽,腐烂。
3.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悲壮的故事(二)自学疑难摘要:课内学习一、预习情况展示(组长检查,指出错误,评出等级)。
二、自主学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章,按要求勾画、圈点。
然后组内交流。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三次写“爬”三次写“跪”)三、合作探究1.朗读令你感动的一些片段,说说对老妇人这个形象的理解,并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饱受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和平,对红军满怀敬意。
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他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他为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的无所谓惧,他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他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为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并彻夜守在坟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结尾两句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种感情建立在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4揣摩语句,回答问题。
《蜡烛》(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节目单:1.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故事人物形象的理解。
3.小组合作,探讨寓意。
4.演讲,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5.总结,写下自己的思考。
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的不同寓意及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与演讲,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读书。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1.老师先介绍《蜡烛》的作者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及作品的背景。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课后,可有讨论或问答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二、观看相关视频1.播放《蜡烛》相关的视频或动画。
2.学生观看后,分享自己对主人公的理解。
比较故事情节与视频的差异。
三、小组合作,探讨寓意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行讨论、思考故事中寓意的可能性。
2.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a.故事中蜡烛的寓意是什么?b.主人公慈爱的行为对自己有何启示?c.你对这个故事还有哪些思考或疑问?四、演讲,表达对故事的理解1.让每个小组派代表,综合小组讨论内容,做一分钟左右的演讲,表达各自对故事的理解。
2.同时,其他学生必须认真聆听,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看法。
五、总结,写下自己的思考1.教师可以出示A4纸,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总结下来,形成一篇小文章。
2.让学生享受写作的过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蜡烛》是一篇充满寓意的小品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力求达到了让学生理解、感悟文学作品的目的。
阅读是学习、锻炼、表达和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文学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内涵通过教学《蜡烛》,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单一的教学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八年级《蜡烛》课上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蜡烛【学习目标】1. 把握记叙的要素,概括并理解文章主旨。
2. 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二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1)作者简介西蒙诺夫:(2)有关通讯3.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这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快速阅读(全文约3000字)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 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品读课文、认识人物1. 自读课文后,划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然后怀着感动读这一片段。
教你几招:文章感人至深,你知道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吗?2.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
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3. 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找出对炮火、蜡烛、黑围巾、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之处,谈谈你的感受。
4. 找出文中对炮火描写(环境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5. 对蜡烛的描写有哪些?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6.反复描写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7. 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有哪些?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8. 看文中还有其他动作描写吗?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五、归纳概括1. 南斯拉夫老妇人是怎样一个人?2. 文中烛光有何象征意义?3. 你怎么理解文章最后这两句话?六、拓展延伸揣磨文章倒数第四段(即41段),设想一下当时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成一段话。
不少于一百字。
思考提示:1. 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2. 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又心里是怎么想的?七、达标检测八、作业阅读莱蒙托夫的其他文章,体会其写作特色。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导学案
三蜡烛题目解读的人们的记忆里。
作者简介: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曾多次。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
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的深厚感情。
,划一划,然后归类)。
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于找到了一座鲜花烂漫的小岛,岛上已有人家,他们是世纪海盗的后裔,几代人努力把小岛建成了一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齐的田畴,健壮的青年,活泼的孩子……手干出来的,这是我的小岛。
”那个曾错过这个地方的人,什么话也说不出。
奋力的拼搏,他始终自豪不起来。
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
”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
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可怕的东西。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夫人此时既______又______的复杂心理。
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
4、(1)表现了战争间歇时短暂的寂静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2)“想”特殊的勇气,使人产生深深的敬仰之情。
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为而感动。
摇晃。
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蜡烛》word导学案
1.摘抄文中精彩的描写:(1)对老妇人的神态、发挥想象,进行续写:两年后,牺牲的战士契柯拉耶夫的母亲来到这里祭奠儿子的亡灵,并探望老妇人玛丽·育乞西。两位妇人相见,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不少于300字)
课堂亮点(教师)
课堂收获(学生)
4.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先独学自主完成各学习内容,把难点做出标记,带入对学和群学中解决。(30分钟内完成)
展示
质疑点评
先将有争议的问题写在本组的小黑板上,然后小组代表进行说明和补充,其他小组成员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质疑和点评,最后教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订正。(时间约30分钟)
学习过程
主要步骤
学习任务
学法指导
教师调整
学生笔记
课前预习
1、介绍作家、作品,要求:注意听,其他同学补充
2、借助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
西蒙诺夫是前苏联作家,《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以独学为主,记录存在的问题,明确预习要求与完成标准。
情境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唯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倾听,学习准备,分发导学案,了解学习目标。
2.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用波浪线标出动作和心理的句子)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你是如何看待老妇人这一切行动的?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导学案:第3课《蜡烛》
3. 《蜡烛》学习目标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体会真挚感人的语言。
2.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
3.体会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情谊。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加点的字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更.()夫2.解释词语拂晓:珍藏:屏障:肃立:永垂不朽:精疲力竭:名副其实:颤巍巍:肃穆: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记叙的六要素吗?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课堂探究(一)找出精彩描写,品析人物形象美。
1.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2. 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语句,体味文章意蕴美(分组探究)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
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
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三)探究思考艺术美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当堂检测一、读写训练“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
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
于是,古今中外,许多诗文都以“蜡烛”为题。
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蜡烛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2.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理解老妇人的形象。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炸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
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里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烧灼.(zhuó)瓦砾.(lì)淹没.(mò)鞠躬..(jū gōng) 肃穆.(mù) 腋.(yè)窝地窖.(jiào)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3.了解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
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
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
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4.了解文体(一)通讯的特点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烛
课题:蜡烛课型新知预展
学习目标:
1、谈谈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和通讯的特点,说出故事内容。
2、找出文中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品味重点语句并说出其的含义,谈谈文章思想感情。
4、谈谈对战争的看法。
学习重点:
1、找出文中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品味重点语句并说出其的含义,谈谈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随笔学习过程:
【知识储备】
1、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
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
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
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
“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
这样就构
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
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9
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
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
列宁奖金。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
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
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注意人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标段序,圈生字注音。
再读课文,明确故事内容。
复述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复述时应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
【预习检测】
给下列生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烧灼()拂()晓腋()窝匍匐()
瓦砾()地窖()颤()巍巍桥头堡()
鞠()躬僵()硬肃穆()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永垂不朽:
拂晓:
匍匐:
【合作探究】
1、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请谈谈哪些地方感动你。
教学反思:2、谈谈你对老妇人形象的理解,体会老妇人的思想感情。
3、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内心世界。
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4、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
(可结合视频、文字资料等谈)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