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结构教案
地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文本
![地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cc75ee4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00.png)
地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文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地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地下空间利用的相关知识。
2. 学会分析地下结构的受力情况,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地下结构的设计要点。
3. 掌握地下结构施工技术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了解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地下结构进行设计和计算。
2. 具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实际工程案例的能力,能够就地下结构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3. 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地下结构设计项目,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爱,增强对地下结构设计的兴趣。
2. 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地下结构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地下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下结构设计原理- 地下结构概念与分类- 地下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地下结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2. 地质条件与地下结构设计-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下结构设计要点-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下结构耐久性设计3. 地下结构施工技术- 常见地下结构施工方法-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 施工监测与质量控制4. 地下结构案例分析- 分析国内外典型地下结构工程案例- 学习案例中的设计理念、施工方法及技术创新- 探讨案例在地质、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及解决方案5. 地下结构设计实践- 简单地下结构设计与计算- 团队合作完成设计项目- 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实践能力。
地下建筑结构教案
![地下建筑结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902132a76e58fafab00391.png)
难点:土层压力和围岩压力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地下结构弹性抗力,弹性地基梁,共同作用的概念、地下结构的合理设计方法,地层模型,隧道结构的受力特点,隧道结构的荷载计算,新奥法施工原理,围岩分类的依据、方法与规范分类表的使用,各种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原理。。
6h
第八章盾构隧道和顶管隧道
4h
第九章沉井结构和沉管结构
6h
第十章喷锚结构
6h
第十章基坑围护工程
《地下建筑结构》教案
课程:地下建筑结构(64课时)主讲教师:曹净教材:朱合华主编:《地下建筑结构》
讲授章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介绍地下建筑结构的概念、功能和特点,地下结构的形式和适用环境,熟悉课程的学习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初步树立学生学习地下建筑结构的信心和兴趣。
难点:弹性地基梁的能量原理
主要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讨论、课下作业
教学手段
多媒体、作业
教学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1h
弹性地基理论的概念、解析解与数值方法、优缺点与适用场合
2h
弹性地基梁:能量原理、有限元表达式、软件设计、工程应用
2h
地下框架结构:限元表达式、软件设计、工程应用
1h
特殊性课题:深梁的计算、杆系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弹性地基板
讲授章节
第四章地层与地下结构的共同作用
教学目的
了解共同作用的概念、分析方法的现状、地下结构的合理设计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地层模型的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时间效应、非连续介质模型,施工进程模拟的初始应力场的模拟、结构体系演变的模拟,材料模型的简化,边界条件的简化,结构体系的简化;了解监控量测和反分析。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eb8c7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0.png)
————目录————一、设计资料1.1设计数据资料 (1)1.2结构尺寸及示意图 (1)1.3重心计算 (1)1.4计算半径 (2)二、基本使用阶段荷载计算2.1垂直荷载 (2)2.2均布荷载 (2)2.3三角形侧载 (2)2.4自重 (2)2.5拱背荷载 (2)2.6拱底反力 (2)三、管片配筋计算3.1材料选择 (4)3.2截面配筋计算1)截面设计 (4)2)截面复核 (6)四、管片接头验算4.1负弯矩接头 (7)4.2正弯矩接头 (8)五、顶推力验算 (9)六、心得体会 (10)七、设计规范 (11)八、主要参考文献 (11)九、上交材料 (11)盾构管片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教师评阅:1.1设计数据资料管片外径11.5m管片内径10.3m覆土深度20.1m土层容重14.1kN/m³饱和容重19.1 kN/m³地下水位1.1m土层内摩擦角17.1°土层粘聚力 24 kN/㎡1.2结构尺寸及示意图1.3重心计算盾构管片课程设计教师评阅: 重心z=300mm1.4计算半径r=5.15+0.3=5.45m二、基本使用阶段荷载计算2.1垂直荷载q=1.1×1.41+(20.1-1.1)×(1.91-1)=18.84t/㎡2.2均布荷载p1=18.84×tan²(45-17.1/2)-2×2.4×tan(45-17.1/2)=6.73 t/㎡2.3三角形侧载p2=2×5.45×tan²(45-17.1/2)×0.91=5.41 t/㎡2.4自重g=2.6×0.6=1.56 t/㎡2.5拱背荷载G=2(1-π/4)×5.45²×0.91=11.62 t/㎡2.6拱底反力Pr=18.84+1.56π+0.2146×5.45×0.91-π/2×5.45×1=16.24 t/㎡计算的M和N见下表。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8ad91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c.png)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主要受力特点及影响因素。
3. 学生能够掌握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下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并进行简单计算。
2. 学生能够运用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设计出合理的地下建筑结构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地下建筑结构在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地下建筑结构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地下空间利用的认识。
2. 学生能够培养对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严谨态度,提高职业素养。
3. 学生能够关注地下建筑结构领域的最新发展,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地下建筑结构知识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上述目标,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相关领域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土木工程基础》中关于地下建筑结构的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1. 地下建筑结构基本概念- 地下空间利用及分类- 地下建筑结构的特点及优势2. 地下建筑结构受力特点- 地下建筑结构受力分析- 影响受力特点的因素3.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与方法- 设计原则与要求- 结构设计计算方法4. 地下建筑结构施工与运维- 施工技术及工艺- 运维管理及注意事项5. 案例分析- 著名地下建筑结构案例介绍-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地下建筑结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地下建筑结构受力特点第三课时: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与方法第四课时:地下建筑结构施工与运维第五课时:案例分析及讨论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本章节内容涵盖了地下建筑结构的各个方面,从基本概念、受力特点、设计原则、施工与运维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相关知识。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b104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b.png)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包括承重、防水、通风等方面。
3. 学生能够了解地下建筑结构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下建筑结构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3. 学生能够运用图示、模型等形式,展示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下建筑结构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城市建设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地下建筑结构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课程内容以实际案例为载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地下建筑结构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地下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包括地下建筑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发展历程。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下建筑结构概述2.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讲解承重、防水、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原理3. 地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介绍常见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4. 地下建筑结构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建筑项目,总结其设计理念、施工技术和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下建筑结构案例分析5. 地下建筑结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创新设计实践。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下建筑结构创新设计6. 课程总结与拓展:对本课程内容进行总结,探讨地下建筑结构在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f4c54a54be23482fb4da4c2e.png)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毕升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1.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土力学》、《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和《地下建筑结构》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基础工程的设计任务。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地下建筑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对盾构设计内容和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熟悉盾构设计的设计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
3.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规定的全部内容。
设计计算书要求计算正确、文理通顺,施工图布置合理、表达清晰,符合规范要求。
二、课程设计资料1、 如图所示,为一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的横断面,由一块封顶块K ,两块邻结块L ,两块标准块B 以及一块封底块D 六块管片组成,衬砌外径6200mm ,厚度为350mm ,采用通缝拼装,混凝土强度为C50,环向螺栓为5.8级,地层基床系数34/102m kN k ⨯=。
管片裂缝宽度允许值为0.2mm,接缝张开允许值为3mm 。
地面超载为20KPa 。
试计算衬砌受到的荷载,并用荷载结构法,按均质圆环计算衬砌的内力,画出内力图,并进行隧道抗浮,管片局部抗压,裂缝,接缝张开等验算及一块标准管片配筋计算。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上层厚度1355mm ,根据学号后3位ABC 调整,1355+ABC*30 (mm )三、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及考核方法1、设计说明书要求写出完整的计算说明书,包括荷载计算、配筋计算、隧道抗浮、纵向接缝验算、裂缝张开验算、环向接缝验算、局部抗压验算。
2、图纸绘制衬砌结构平面布置图(3号图1张)、圆环结构平面布置图(3号图1张)及其必要的施工说明。
设计成果统一装在档案袋里,设计成果包括:计算说明书,任务书、衬砌结构平面布置图、圆环结构平面布置图。
3、考核办法课程设计成绩分两部分,出勤占30℅,设计报告内容及质量占70℅。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方案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6daf6383d049649a665867.png)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方案(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遵义师范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浅埋矩形闭合框架结构设计学生姓名黎进伟学号课程名称《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学院工学院所学专业土木工程指导教师欧光照一、课题设计与分工要求(一)设计课题课题:浅埋矩形闭合框架结构设计(二)课题分工与要求课题:所有同学完成,每位同学参数不同。
二、目的和要求1、掌握常见各地下结构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了解基本的设计流程;2、综合运用地下工程设计原理、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及工程施工、工程技术经济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正确地依据和使用现行技术规范,并能科学地搜集与查阅资料(特别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3、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的荷载的确定;矩形闭合框架的计算、截面设计、构造要求;附建式地下结构的内力计算、荷载组合、截面设计及构造;基坑围护结构的内力计算、稳定性验算、变形计算及构造设计;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施工过程及计算要点。
4、掌握绘制地下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要求、技能和方法;5、要求同学们以课题为核心,即要求团结协作,培养和发扬团队精神,又要求养成独立自主,勤奋学习,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应完成的设计工作量(一)计算书一份1、设计资料:任务书、附图及必要的设计计算简图;2、荷载计算、尺寸的确定、内力计算、截面的设计及验算、稳定性验算、抗浮的验算、基础承载力的计算等(根据各课题的要求不同选择计算内容);3、关键部位配筋的注意事项。
4、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多施工方案(两个即可)比较。
5、依据施工要求的截面尺寸设计。
四、设计时间:两周(12月17日至12月28日)五、主要参考资料1、《地下建筑结构》(第一版),朱合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20052、《地下结构工程》,东南大学出版社,龚维明、童小东等编,2004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建航、候学渊编,19975、《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中华钢结构论坛()。
地下结构施工课程设计
![地下结构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bb387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6.png)
地下结构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下结构施工的基本原理,理解地下工程的特点及其施工技术要求。
2. 使学生了解地下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如防水、支护、排水等关键技术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认识地下结构施工的材料特性,包括各种混凝土、钢材等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下结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课程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施工技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升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协调与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增强对地下结构施工行业的责任感,激发学生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地下结构施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实地考察、课程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地下结构施工原理:包括地下工程的特点、施工技术要求、工程案例解析等,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地下结构施工技术:涵盖防水、支护、排水等关键技术,分析各类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地下结构施工材料:介绍混凝土、钢材等主要施工材料的特点及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地下结构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常见问题,如沉降、裂缝、渗漏等,探讨解决方法,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地下建筑结构第二版课程设计
![地下建筑结构第二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03c1e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4.png)
地下建筑结构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地下空间建筑是指在地下建设文化、娱乐、商业、居住和交通等用途的建筑。
地下建筑有较好的环境保护、安全、安静、节能等特点,因此广受欢迎。
但是,地下建筑结构与地上建筑结构不同,其承载能力、空间使用和地下环境等问题都需要特别考虑和解决。
因此,深入了解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学生在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实践能力。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 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地下建筑结构的选型、设计、施工方案和安全考虑等内容。
2. 设计要求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理解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的原理;•熟悉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设计地下建筑结构,包括选型、设计和施工方案;•考虑地下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设计步骤1. 选型阶段根据地下建筑的用途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下建筑结构类型。
例如:明挖、盾构、液压壁、重力式等。
2. 设计阶段在选型基础上,根据建筑设计总体方案,结合地下环境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地下建筑结构的具体方案。
通过计算、绘制和模拟等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
3. 施工方案阶段根据设计阶段的确定方案,制定地下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
包括施工原理、基础处理、支护措施、埋设管线等内容。
4. 安全考虑阶段根据地下建筑结构的使用情况,全面考虑建筑的安全性。
包括覆土极限、地震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等了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
五、设计结果本课程设计结果,将呈现在设计报告中。
报告要求包含以下内容:1.建筑方案、结构背景和选型依据;2.设计计算、模拟和验证结果;3.施工方案和工艺技术方案;4.安全性考虑和防范措施;5.总结和分析。
六、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的评分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1.报告的格式、撰写质量和规范性;2.设计方案合理性、可行性和优化水平;3.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实施可行性;4.安全考虑和防范措施的完备性和有效性。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大纲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d63d27002768e9951e73874.png)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大纲一、《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要求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在通过学习地下建筑结构相关知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具体特点而进行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材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1.使学生系统地巩固、充实和提高本课程的基础理论;2.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树立从事科技工作的正确思想、观点和方法;掌握党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熟悉各种规程、规范;4.使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和计算机的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与任务,在设计过程中,尽力作到下列的具体教学要求:1.了解一个具体地下工程项目设计的基本情况。
2.掌握编制一个具体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3.熟悉地下工程结构图设计的方法。
4.进行科研方法的初步训练。
课程设计对学生来说,既是一个培养、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地下结构设计问题能力的检验。
因此学生应根据课程设计大纲要求,积极主动地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大纲规定的内容。
教师应密切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搞好设计指导。
二、选题原则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可能,指导教师提出设计题目,题目遵循下列原则:1.内容应符合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所规定的具体教学要求。
2.有利于学生得到从事工程设计工作的训练。
3.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设计大纲规定的任务要求。
三、本课程设计要求通过课程设计,结合相关的设计要求,掌握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部分设计内容,使学生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各种相关的工具书及查找资料。
写出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书一份,内容包括设计计算书、内力图和设计截面图,并附源程序(计算机打印、绘图)。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2)精选全文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2)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59477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 二次衬砌内力计算1.1基本资料结构断面图如图1所示。
围岩级别为V 级,容重3/18m kN =γ,围岩的弹性抗力系620.1510/K kN m =⨯,衬砌材料为C45混凝土,弹性模量为Kpa E 71035.3⨯=容重3/25m KN =γ图1.1 结构断面图2.计算作用在衬砌结构上的主动荷载 2.1隧道深浅埋的确定坍落拱高度按下式计算:[])5(1245.01-+⨯⨯=-t s qB i hⅤ级围岩,s=5;B>5,i=0.1[]m h q 299.14)586.14(1.01245.04=-⨯+⨯⨯=浅埋隧道分界深度:m h H q P 748.355.2=⨯=因为m H m H m h p q748.3534299.14=<=<=,所以是浅埋隧道2.2竖直和水平荷载垂直力:取00246.0,40,86.14,34=====g g t m B m Hφθφ744.2445.0839.0839.0)1704.0(839.0tan tan tan )1(tan tan tan 2=-⨯++=-++=θφφφφβg gg g[]283.0tan tan )tan (tan tan 1tan tan tan =+-+-=θφθφββφβλg g gm kN B H H q t /567.435)445.0283.086.14341(3418)tan 1(=⨯⨯-⨯⨯=⨯⨯-⨯=θλγ水平力:mkN H e /196.173283.034181=⨯⨯==λγ()m kN h e /094.238283.03474.12182=⨯+⨯==λγ()()m kN e e e /645.205094.238196.173212121=+⨯=+⨯=3.半拱轴线长度3.1衬砌的几何尺寸内轮廓线半径:m r m r 5.265.621==,内径21r r ,所画圆曲线端点截面与竖直轴线的夹角:0201140,109==ϕϕ拱顶截面厚度:m d 5.00=, 拱底截面厚度:m d n 6.0=。
031190《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2
![031190《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2](https://img.taocdn.com/s3/m/6077913bf12d2af90242e6bb.png)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分:3 总学时:48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地下建筑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限定选修课,是从事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能够根据地下结构所处的不同介质环境、使用功能和施工方法设计出安全、经济和合理的结构。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在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理论和应用知识方面应该达到如下要求:(其中基础理论部分为必须达到;工程应用部分因工程类型繁多,可根据实际需要按课内学时分配表选用。
(一)基础理论部分1、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概念和作用,熟悉土层和岩石中地下结构的常见结构形式和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与内容;2、了解土层和岩石地下衬砌结构的荷载,了解结构弹性抗力的概念和计算理论,掌握常见荷载的计算方法和弹性抗力的局部变形理论计算方法。
3、了解地道式结构适用环境和构造,掌握拱形衬砌结构的设计计算内容和方法;4、了解地层与地下结构共同作用的概念、分析原则和工程应用。
(二)工程应用部分1、了解各种隧道结构的适用环境和构造,掌握拱形衬砌结构的设计计算内容和方法。
2、了解浅埋式地道结构的形式、构造特点。
掌握矩形框架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了解附建式地下结构(地下室)的结构选型和设计计算内容,掌握常见地下室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4、了解盾构隧道和顶管隧道的功能和适用环境,了解顶管结构的设计计算内容和方法,掌握盾构隧道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5、了解沉井、沉管结构的类型和特点,了解沉管结构的设计计算内容和方法,掌握沉井结构的设计计算和构造处理。
6、了解喷锚结构的概念和设计计算方法,熟悉新奥法的原理和实际运用。
7、了解基坑工程围护结构的主要类型和构造。
掌握水泥土、地下连续墙等围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掌握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法。
三、教学的基本内容(一)绪论1.地下结构的概念和功用地下结构的概念、功用和特点。
2.地下结构的形式地下结构的结构形式和适用环境。
地下结构课程设计
![地下结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f16dd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7.png)
地下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地下结构的定义、分类及功能;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地下结构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 学生能够了解地下结构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识别并绘制常见的地下结构示意图;2.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对地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3. 学生能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地下结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下结构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精神;3. 培养学生关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观念。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下结构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下结构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下结构的定义与分类- 地下结构的定义及功能- 地下结构的分类及特点2. 地下结构的应用与功能- 地下交通设施:地铁、地下通道等- 地下公共设施:地下商场、停车场等- 地下工程设施:隧道、地下管道等3. 地下结构施工技术- 施工原理与方法- 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与解决措施- 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4. 地下结构设计与分析- 设计原则与方法- 地下结构稳定性分析- 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5. 案例分析- 分析国内外典型地下结构工程案例- 了解工程背景、设计理念及施工技术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章节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对应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有序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地下结构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47e84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7.png)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背景地下建筑结构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探究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地下建筑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
2. 课程设计目标•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特点、优点及适用范围,掌握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能够独立开展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与团队合作精神。
3. 课程设计内容3.1 理论学习•地下建筑结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地下建筑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材料选用;•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地下建筑结构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3.2 工程实践•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编制;•地下建筑结构施工方案的编制;•制定地下建筑结构施工计划和施工日志;•地下建筑结构施工现场实习。
4. 课程设计方案4.1 课程设置4.1.1 线上学习•第一周:学习地下建筑结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第二周:学习地下建筑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材料选用;•第三周:学习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第四周:学习地下建筑结构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4.1.2 线下实践•第五周: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编制;•第六周:地下建筑结构施工方案的编制;•第七周:制定地下建筑结构施工计划和施工日志;•第八周:地下建筑结构施工现场实习。
4.2 课程评估•课堂参与度(20%):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两部分;•课程报告(30%):学生需提交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实践成果(50%):参与地下建筑结构施工现场实习,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将作为重要评估标准。
5. 总结通过本次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与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本课程设计实用性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建筑市场需求。
地下室结构课程设计
![地下室结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8a776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c.png)
地下室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下室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地下室结构的分类及各类结构的特点。
3. 引导学生了解地下室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价值。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下室结构类型及其适用场景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解决地下室结构设计及施工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地下室结构案例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下室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建筑领域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关注建筑安全、环保和节能的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沟通协调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地下室结构知识,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其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地下室结构概述- 地下室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地下室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2. 地下室结构类型及特点- 混凝土地下室结构- 钢结构地下室结构- 复合材料地下室结构- 各类结构适用场景及优缺点分析3. 地下室结构设计及施工要点- 地下室结构设计原则- 地下室结构施工工艺- 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4. 地下室结构案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下室结构案例- 分析案例中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及施工特点- 小组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分为四个部分,涵盖地下室结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设计施工要点和案例分析。
通过本章节学习,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地下室结构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讲解地下室结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
2、黑板画图辅助讲解
3、提问启发
教具
电脑、数字投影仪、屏幕(多媒体教室)
过程提问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统一回答,每学时大约提出2~3个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抽1~3个学生单独回答,一般每学时1~3次;
课后总结
用5~6分钟小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2.中间支承柱的结构形式、施工做法及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
教学进程
1.概述. 0.5学时
2.地下连续墙1.0学时
3.中间支撑柱1.0学时
4.逆作法施工的连接接头1.0学时
5.逆作法地下室结构的浇筑0.5学时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
2、黑板画图辅助讲解
3、提问启发
教具
电脑、数字投影仪、屏幕(多媒体教室)
教学重点
1.地下连续墙的主要设计内容和地下连续墙兼作外墙时的内力计算方法;
2.中间支承柱的结构形式、施工做法及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
3.墙段之间、墙与梁之间、墙与底板之间、中间支承柱与梁之间等的连接接头的构造及特点。
4熟悉逆作法地下室结构的浇筑方法
教学难点
1.地下连续墙的主要设计内容和地下连续墙兼作外墙时的内力计算方法;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第3章教案
学生专业班级
轨道班
教学内容
第三章地下结构可靠度理论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1)熟悉地下工程结构分析的不确定因素、地下工程结构可靠度分析原理及特点;
(2)熟悉结构极限状态、结构可靠度、结构可靠指标等墓本概念和极限状态方程的表示方法;
(3)了解地下工程结构可靠指标的近似计算方法,包括一次二阶矩法、验算点法、JC法等;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
2、黑板画图辅助讲解
3、提问启发
教具
电脑,数字投影仪,屏幕。(多媒体教室)
过程提问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统一回答,每学时大约提出3~4个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抽1~2个学生单独回答,一般每学时2~3次;
课后总结
用3~5分钟小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本章的内容比较抽象,讲课过程中多用工程实例照片进行讲解,并通过提问和做作业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料
1、《地下建筑结构》朱合华主编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年
2、《逆作法设计与施工》徐致均、赵锡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第8章教案
学生专业班级
轨道班
教学内容
第8章基坑围护及支撑结构
学时数
6学时
教学目的
熟悉常见的基坑围护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基坑支撑结构类型与支撑体系的组成以及基坑围护和支撑结构的选择,熟悉几种常见基坑围护结构构造及计算、基坑稳定性验算、基坑变形计算。
3、提问启发
教具
电脑,数字投影仪,屏幕。(多媒体教室)
过程提问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统一回答,每学时大约提出3~4个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抽1~2个学生单独回答,一般每学时2~3次;
课后总结
用3~5分钟小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需要注意的问题
讲课过程中多用工程实例照片进行讲解,并通过提问和做作业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计算等推导采用粉笔黑板上推导与多媒体显示相结合的方式,以便学生加深理解。
2.多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讲解。
参考资料
1、《地下建筑结构》朱合华主编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年
2、《地下建筑结构》门玉明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
作业
1、附件式地下结构的形式有哪些?各自特点及适用性如何?
2、何谓临空墙和通道墙?他们在设计上得主要区别在哪里?
教学进程
(1)地下工程结构分析的不确定因素、地下工程结构可靠度分析原理及特点,1学时;
(2)结构极限状态、结构可靠度、结构可靠指标等墓本概念和极限状态方程的表示方法,1学时;
(3)地下工程结构可靠指标的近似计算方法,包括一次二阶矩法、验算点法、JC法等,1学时;
(4)地下工程结构体系的可靠度分析评价,1学时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第5章教案
学生专业班级
轨道班
教学内容
第5章浅埋式地下结构
学时数
4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明挖法施工的三种浅埋式地下结构——直墙拱形结构、矩形闭合结构和梁板式结构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应用场合等;熟悉矩形闭合结构的设计要点、构造要求。
教学重点
1、明挖法施工的三种浅埋式地下结构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应用场合等;
课后总结
用4~6分钟小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避免讲课枯糙化,讲课过程中多用工程实例照片进行讲解,达到讲课生动、吸引学生的目的。
参考资料
1.《隧道工程》王毅才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2.《地下建筑结构》朱合华主编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年
作业
地下建筑结构荷载分为哪几类?有哪些组合方案及其使用场合?
过程提问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统一回答,每学时大约提出1~3个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抽2~3个学生单独回答,一般每学时1~2次;
课后总结
用5~6分钟小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本章只有6学时的教学时间,而内容相对较多,因而仅对每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其余部分由学生自学,通过课后答疑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教师提出问题,抽1~2个学生单独回答,一般每学时1~2次。
课后总结
用5~6分钟小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参考资料
1、《地下结构设计模型》,曾亚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王树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作业
1、荷载一结构法和地层一结构法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区别?
2.叙述荷载一结构法和地层一结构法的计算过程?
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计算公式的推导用多媒教学,效果不一定很好,应注意学生的掌握程度,必要时用粉笔在黑板上推导;
2.多结合工程实际照片进行教学。
参考资料
1、《地下建筑结构》朱合华主编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年
2、《隧道工程》王毅才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作业
1、矩形闭合结构有哪些主要构造要求?
2、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包括哪三大方面内容?分别阐述其设计要点?
2、围岩及其分级,围宕初始应力、释放荷载与地层抗力1.0学时
3、熟悉浅理和深埋地下结构上的垂直围岩压力1.0学时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
2、黑板画图辅助讲解
3、提问启发
教具
电脑,数字投影仪,屏幕(多媒体教室)
过程提问
3、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统一回答,每学时大约提出2~4个问题;
4、教师提出问题,抽1~2个学生单独回答,一般每学时1~2次;
教学重点
荷载一结构法和地层一结构法
教学难点
荷载一结构法和地层一结构法
教学进程
1、概述0.5学时
2、经验设计法0.5学时
3、荷载一结构法0.5学时
4、地层一结构法0.5学时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
2、黑板画图、板书辅助讲解;
3、提问启发。
教具
电脑、数字投影仪、屏幕(多媒体教室)
过程提问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统一回答,每学时大约提出2~3个问题;
过程提问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统一回答,每学时大约提出1~3个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抽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个学生单独回答,一般每学时1~2次;
课后总结
用5~6分钟小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本章只有4学时的教学时间,而内容相对较多,因而仅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其余部分由学生自学,通过课后答疑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教学重点
1、附建式地下结构荷载组合、内力计算与截面设计方法
2、附建式梁板式地下结构和防空地下室的主要口部构件的设计要点,结构构造要求
教学难点
附建式地下结构内力计算与截面设计方法
教学进程
1、概述0.5学时
2、附建式地下结构的结构形式0.5学时
3、附建式地下结构的设计要点1.0学时
4、板梁结构1.0学时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第6章教案
学生专业班级
轨道班
教学内容
第6章附建式地下结构
学时数
4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概述附建式地下结构的概念、内涵及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设计特点,介绍附建式地下结构的形式及各自特点、适用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荷载组合、内力计算与截面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着重掌握附建式梁板式地下结构和防空地下室的主要口部构件的设计要点,并熟悉构造要求。
3、掌握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特点、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难点
本课程的特点、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进程
1、隧道的定义、用途与分类2学时
2、结构的概念及其作用、地下结构的形式与特点1学时
3、本课程的特点、学习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0.5学时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
2、黑板画图辅助讲解
重庆交通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地下建筑结构
授课对象:轨道班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教研室:隧道及岩土工程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先义
年月日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第1章教案
学生专业班级
轨道班
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
2、熟悉地下结构的概念及其作用、地下结构的形式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