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北大考研-工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星国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工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星国李星国姓名:李星国电话:010-6276-5930传真:010-6276-5930电子信箱:xgli(at)学术简历:1978.2~1982.1华中科技大学学士1984.10~1987.3日本岩手大学硕士1987.4~1990.3日本东北大学博士主讲课程:材料物理、今日新材料工作简历:1882.1~1984.9华中科技大学助教1990.3~1991.10日本日新制钢新材料研究所研究员1991.11~1993.9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1993.10~1994.9日本北海道工业研究所博士后1994.10~1999.9日本岩手大学副教授1999.10~2000.3日本岩手大学教授1999.12~present北京大学教授获奖: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获日本材料技术研究协会外国人特别奖2005年获通用公司中国科技成就奖研究领域和兴趣:1.微米/纳米材料:微米/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粉体科学与技术,等离子体合成和材料加工2.能源材料:氢气与材料的作用,氢气的吸附、储存和氢能源利用,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3.其它:磁性材料,磁加工和检测技术,稀土功能特性近期代表性论文:1.X.G.Li,S.Takahashi,K.Watanabe,Y.KikuchiandM.Koishi,HybridizationandCharacteristics ofFeandFe-CoNanoparticleswithPolymerParticles,NanoLetters,1(2001)475-4802.TongLiu,YaohuaZhang,HuaiyuShao,XingguoLi,PreparationsandcharacteristicsofSm2O3andNd2 O3nanoparticles,Langmuir,19(2003)7569-7572.3.X.G.Li,A.Chiba,M.SatoandS.Takahashi,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nanoparticlesofAlnicoall oys,ActaMaterialia,51(2003)5593-5600.4.H.Y.Shao,H.R.Xu,Y.T.WangandX.G.Li,PreparationandhydrogenstoragepropertiesofMg2Niintermetallicnanoparticles,Nanotechnology,15(2004)269-274.5.Y.T.Wang,H.Zhang,H.Y.Shao,X.G.Li,L.F.ZhangandS.Takahashi,AnomalousdiamagnetismofSm NiAlduetohydrogenationandfield-cooling,AppliedPhysicsLetter,88,072505,2006.。
北大考研-工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夏定国
dationinDMFC:PtBi/XC-72withPtSolid-SolutionStructure,J.Electrochem.Soc.,2010,Volume157,Is
sue4,PagesB580-584.
6.JiongLi,HaimingLi,Xianqing,Liang,ShuoZhang,TingZhao,DingguoXia*,ZiyuWu,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ofElectronicConductivityandOccupancySitesofMoDopedintoLiFePO4byabInitioCalc
ulationandX-rayAbsorptionSpectroscopy , 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C , 2008 ,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aniawithDifferentPolymorphsatRoom-temperature,Adv.Mater.,2010,22,1258-1262.
3.TaoYang,FanLi,DingguoXia*,AuBICUVOX10CompositeCathodeforNovelStruc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ow-Tempe
StudyontheDiffusionofAlkali-MetalIonsontheArmchairSingle-WallNanotubes,JournalofPhysicalC
hemistryA,2009,Volume113,Issue5,Pages791-796.
7.ShaoruiSun,DingguoXia*,ThetheoreticalstudyofthecationicconductivityofAgBr,SolidStateIonics
北大考研-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尚俊杰 ,副教授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尚俊杰,副教授姓名:尚俊杰职称:副教授办公室:电话:Email:个人网页:/jjshang所授课程:《教育游戏专题》、《数字化学习与生存》、《虚拟校园——网络社区中的师生互动》、《网络与大学生发展》研究领域:虚拟现实与教育游戏(游戏化虚拟学习环境)、网络环境下学生发展与学生管理、信息技术教育发表成果:部分期刊论文尚俊杰,萧显胜.游戏化学习的现在和将来——从GCCCE2009看游戏化学习的发展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09,(5):69-73.尚俊杰.教育游戏与快乐学习[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6-8.尚俊杰,庄绍勇.游戏的教育应用价值[J].远程教育杂志,2009,(1):63-68.霍晓丹,尚俊杰,袁文旭.基于高校BBS使用的维护稳定工作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11):35-37.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8,(6):64-68,75.(该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个案研究方法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6):20-23.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游戏化学习行为特征之个案研究及其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8,(2):65-71.周玉霞,李芳乐,李浩文,尚俊杰.玩还是学:学习村庄中学生的知、情、意、行.中国远程教育[J],2008,(1):57-61.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VISOLE的动机策略及其成效研究[J].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报,2007,5(1-2):72-84.(该文曾于第十一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或优秀论文奖.)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网路游戏玩家参与动机之实证研究[J].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报,2006,4(1-2):65-84.尚俊杰,李芳乐,李浩文.“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4-26.尚俊杰,张铮,高利明.基于Web的教学软件评价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3):66-68.张铮,尚俊杰.人·远程教育·需要[J].电化教育研究,2003,(2):29-31.(该文曾荣获2002年唯一数码奖全国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尚俊杰,李芳乐.香港中小学教师资讯科技培训考察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50-57.尚俊杰.基于Internet的教学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论文特辑),2001,(11):109-111.(该文曾荣获新世纪网络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评比二等奖)尚俊杰,李芳乐.高校文科信息技术课程构想[J].高教研究与探索,2001,(4):124-127.Jong,M.S.Y.,Shang,J.J.,Lee,F.L.,&Lee,J.H.M.Harnessinggamesineducation[J].JournalofDistanceE ducationTechnologies,2008,6(1):1-9.Cheung,K.F.,Jong,M.S.Y.,Lee,F.L.,Lee,J.H.M.,Luk,E.T.H.,Shang,J.J.,&Wong,K.H.FARMTASIA:a nOnlineGame-basedLearningEnvironmentBasedontheVISOLEPedagogy[J].VirtualReality,2008,1 2:17-25.Shang,J.J.,Jong,M.S.Y.,Lee,F.L.,Lee,J.H.M.,&Law,puterGamesinEducation:AComparati veStudybetweenHongKongandBeijing[J].JournalofComputationalInformationSystems,2006,2(2):4 81-487.(EI检索)部分会议及其他论文蒋宇,张结实,尚俊杰.教育游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价值[A].//陈琳.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第8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9)论文集,2009:419-424.(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虚拟互动学生为本学习环境中的问题解决过程与策略[A].//第十三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C].台北师范大学,2009:150-158.(荣获优秀论文奖)尚俊杰,庄绍勇.教育游戏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困难和障碍[A].//徐福荫,孟祥增.挑战、机遇与发展:应用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第七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8)论文集[C].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19-125.(荣获优秀论文奖)周玉霞,李芳乐,李浩文,尚俊杰.玩还是学:学习村庄中学生的知、情、意、行[A].//第三届全国教育技术博士论坛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341-350.(荣获“优秀论文奖”)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VISOLE的动机策略及其成效研究[A].//李浩文,施国琛,汪琼,赵勇.第十一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8-375.(荣获“优秀论文奖”)尚俊杰,李芳乐,李浩文,梁怡,邹桂昌.网络游戏的内在动机及其在VISOLE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C],夏威夷,2005:649-653.尚俊杰,李芳乐.增加虚拟成员、促进协作学习[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G].昆明,2002.(该文荣获2002年唯一数码奖全国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评比三等奖.)Jong,M.S.Y.,Shang,J.J.,Lee,F.L.,&Lee,J.H.M.Teachers’concernsabouttheimplementationoftheVISOLEpedagogy[A].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 eonComputersinEducation(ICCE2008):BuildingandCross-FertilizingTheme-BasedResearchComm unities[C],Taipei,Taiwan,2008,665-672.Jong,M.S.Y.,Shang,J.J.,Lee,F.L.,&Lee,J.H.M.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theVISOLEpedagogy[A] .PaperpresentedatHongKongITinEducationSymposium2008,HKSAR,China,2008Shang,J.J.,Jong,M.S.Y.,Lee,F.L.,&Lee,J.H.M.VISOLE:AnExampleofHybridLearning[A].//J.Fong, R.Kwan,F.L.Wang.(Eds.)HybridLearningandEducation:Proceedingsof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 eOfHybridLearning(ICHL2008)[C].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5169,Springer,2008:348-358.(EI检索)Shang,J.J.,Jong,M.S.Y.,Lee,F.L.,&Lee,J.H.M.APilotStudyonVirtualInteractiveStudent-OrientedLe arningEnvironment[A].//Proceedingsof1stIEEEInternationalWorkshoponDigitalGameandIntellige ntToyEnhancedLearning(DIGTEL)[C].Taipei,2007.(StudentasFirstAuthorBestPaperNominations(FullPaper))Jong,M.S.Y.,Shang,J.J.,Luk,E.T.H.,Cheung,K.K.F.,Ng.F.K.Y.,Lee,F.L.,&Lee,J.H.M.Teachers'Perce ptionsofHarnessingVISOLEforLearningandTeaching[A].//J.H.M.Lee,T.Shih,Q.Wang,&Y.Zhao.(E ds.)ResearchinITandEducation:aMulti-DisciplinaryPerspective:Proceedingsofthe11thGlobalChine seConferenceofComputersinEducation[C].Beijing:BeijingNormalUniversityPress,2007:392-399. Jong,M.S.Y.,Shang,J.J.,Lee,F.L.,&Lee,J.H.M..AnExploratoryStudyonVISOLE–ANewGame-basedConstructivistOnlineLearningParadigm.2007AmericaEducationalResearchAsso ciationAnnualMeeting(AERA2007).Chicago,2007.Shang,J.J.,Jong,M.S.Y.,Lee,F.L.,Lee,J.H.M.,Wong,M.K.H.,Luk,E.T.H.,&Cheung,ingthe" Record-Replay"FunctionforElaborationofKnowledgeinEducationalGames[A].//R.Mizoguchi,P.Dil lenbourg&Z.Zhu(Eds.),Learningbyeffectiveutilizationoftechnologies:Facilitatingintercultural[C].N etherlands:IOSPress,2006:503-506.Shang,J.J.,Jong,M.S.Y.,Lee,F.L.,&Lee,J.H.M.VISOLE:ANewGame-basedSituatedLearningParadi gm[A].//Proceedingsofthe6th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LearningTechnologies[C]. Kerkrade,TheNetherlands,2006.Jong,M.S.Y.,Shang,J.J.,Lee,F.L.,Lee,J.H.M.&Law,H.Y.Anexploratorystudyonteachers'perceptions ofgame-basedsituatedlearning[A].//R.Mizoguchi,P.Dillenbourg&Z.Zhu(Eds.),Learningbyeffective utilizationoftechnologies:Facilitatingintercultural[C].Netherlands:IOSPress,2006:525-532Jong,M.S.Y.,Shang,J.J.,Lee,F.L.,&Lee,J.H.M.TwoCriticalTeacherFacilitatingTasksinVISOLE:Scaf foldingandDebriefing.The10thGlobalChineseConferenceofComputersinEducation.Beijing,2006. Jong,M.S.Y.,Shang,J.J.,Lee,F.L.,Lee,J.H.M.,&Law,H.Y..Learningonline:Acomparativestudyofasitu atedgame-basedlearningapproachandtraditionalweb-basedlearningapproach[A].//Z.Pan,R.Aylett,H. Diener,X.Jin,S.Gobel,&L.Li(Eds.),TechnologiesforE-LearningandDigitalEntertainment[C].Lectur eNotesinComputerScience,Springer,2006:541-551.(SCI检索)Shang,J.J.,Lee,F.L.,Lee,J.H.M.Lightgame:Thefutureofthedigitalgame-basedlearning[A].//The16thI nternationalConferenceofSocietyforInformationTechnology&TeacherEducation(SITE2005)[C].Ph oenix,USA,2005:722-725.部分著作尚俊杰,赵海霞,姬虹.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第二版)[M].北京:铁道出版社,2008.(该书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教材)尚俊杰.网络程序设计-ASP(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该书曾获2005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04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尚俊杰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该书曾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畅销书一等奖.)尚俊杰.网络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尚俊杰,郭文革,吴筱萌,赵先明,王文彦.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科研项目:2009.9-2012.9主持《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之子课题《学生网络娱乐方式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国家重点课题(编号:ACA090008),总课题负责人王珠珠。
北理工计算机学院导师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导师简介及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方向丁刚毅,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博士。
北京理工大学后备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95年至96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2年3月任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负责科研、实验室、对外合作等工作。
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十余名,发表论文40余篇。
承担科研项目十几项,主要涉及武器系统仿真设计,高性能计算,软件测试等,十五期间负责的科研、开发项目总经费800余万元。
曾获部级二等奖二项,校级一级科研及论文奖三项。
学术科研专长为计算机仿真、软件工程、机电工程分析、武器效应仿真评估、分布式并行计算等,被聘为总装备部仿真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国计算机仿真协会副理事长、《计算机仿真》杂志编委。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502室邮编:100081电话:010-******** 68913182 68912741传真:************EMAIL:***********.cn胡昌振胡昌振,男,1967年9月生,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信息安全。
联系方式:68914977-23李凤霞,女,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
研究方向包括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运动模拟技术等,曾获部级二等奖1项,部级三等奖5项,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十余项。
目前正承担的项目包括国防科工委基础研究项目1项,总装重点研究项目4项。
联系方式:************;135****1901;***********************.cn李小平教授性别:男学历:博士职务: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电话:68915623 手机:130****9599办公地点逸夫楼继续教育学院407室刘玉树教授、博导程成副教授主要学习经历: 美国UIUC大学访问学者。
中科院软件所获得博士学位,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方向:虚拟环境人机交互技术;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方向:图形学和辅助设计;南开大学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获得学士学位,专业:控制论。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导师介绍——闫学杉新祥旭考研辅导
1985.9~1986.7,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从事语言信息与处理研究
1986.9~1994.7,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从事计算学信息管理系,从事信息科学和人类信息学的教学与研究
学术论文:
5、 Yan,Xue-Shan."Information Science:I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20(2):113-120。说明:华中科技大学以此文为基础,于 2006 年 5 月成立了世界首
家社会信息科学研究中心。
2、“关于 21 世纪信息科学发展的一些见解”,科技导报,1999(8):3-6。说明:此文
被许国志院士主编的《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0
月),孙小礼教授主编的《现代科学的哲学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8 月)
等著作予以全文转载。
1、“人类信息学的基本问题”,国外社会科学,1997(6):31-37。说明:此文为除了
新祥旭.未名堂
日本名古屋大学人类信息学研究生院等机构之外,中文学术界第一篇讨论人类信息 学的文章。 ▲ 花絮读物:社会信息科学研究十人谈(上) ▲ 花絮读物:社会信息科学研究十人谈(下) ▲ 花絮读物: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信息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致辞 教授课程: 本科生:信息科学概论 研究生:人类信息学 获奖情况: 1、1998 年台湾中流文教基金奖(人民币 5000 元) 2、2000 年台湾陆铿海峡两岸专家学者新闻与传播研究奖(新台币 10 万元) 社会兼职: Vice-President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tudies (国际信息学会副主席) E-Mail:yxs@, Mobile Phone:13611171573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程硕士导师信息
副教授
通信网中的资源管理,业务流模型,信道纠错编码
1
曾参加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研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评估,基于通用小卫星平台的高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以及国家863计划卫星移动通信方案和设计等项目。研究兴趣包括卫星与地面无线通信中的资源管理,通信网中的业务流模型,以及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承担本科生“电子线路实验”和“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教学任务。目前指导研究生5人。
62765830
wmwang@
陈景标
62756853
jbchen@
王建民
62762772
jmwang@
周小计
62755834
xjzhou@
李正斌
62754815
lizhb@
副教授
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
光电子技术与
生物医学光学
2
主要从事物理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研究:激光生物技术(激光光镊、激光微束、激光微区光谱)、核磁共振成像以及与新型原子钟相关的原子物理研究。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和国防863等科研项目。
王为民
博士
副教授
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
3-5
从事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在医疗和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医疗磁共振成像系统研制、工业核磁共振分析仪器开发、核磁共振技术的可视化石油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王志军
62757494
wangzj@
高繁民
62763330-3
gaofm@
毛新宇
62763330-3
maoxy@
张云峰
62754253
yfzhang@
杨延军
62752140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导师介绍——张久珍新祥旭考研辅导
新祥旭.未名堂
10. 构建面向图书馆职业的理论体系·第五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副主编),北京 图书馆出版社,2007 11. 国外参考资源检索与利用(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 20 世纪以来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 1978-2008·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卷(副主编),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14.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提要(人文社会科学部分 2006)(编委,主要撰稿人之一).国家图书馆出版 社,2009.2 15.复合图书馆理论与方法(参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6 16.学位论文撰写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第二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 17.现代图书馆管理(第三作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 18.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提要(人文社会科学部分 2007)(编委,主要撰稿人之一).国家图书馆出版 社,2011.4 19.图书馆学理论的使命与担当——第六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1.11 20.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 2011(执笔人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1.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东莞调研报告(总撰稿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2.11 2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提要(人文社会科学部分 2008)(编委,主要撰稿人之一).国家图书馆出版 社,2012.12
北大考研-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万小军_ 副研究员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大考研-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万小军_副研究员
万小军:1979年生,2000年7月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获理学学士,2003年7月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同年加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07年8月晋升为副研究员。
2008年获北京大学宝洁奖教金,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与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B类),2010年获北京大学王选青年学者奖。
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与文本挖掘。
现为ACM、ACL与CCF会员,多个国际一流会议(ACL、WWW、SIGIR、CIKM、COLING、EMNLP等)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ACL2011领域共同主席,并担任多个国际权威期刊(T-ALIP、T-KDE、T-ALSP、KAIS、IPM等)审稿人。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含接收)论文30多篇,其中包括领域顶级国际会议与期刊(SIGIR、ACL、AAAI、IJCAI、COLING、ACMTOIS、ComputationalLinguistics)正式论文10多篇。
目前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科研项目。
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其中获授权7项。
详细情况参见英文主页:https:///site/wanxiaojun1979
研究小组主页:http://59.108.48.12/。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
李素芹 李宏煦 白皓 周国治 宋波 郭兴敏 王福明 张梅 邢献然 王新东 李建业 于然波 李建玲 郭敏 唐惠庆 沈少波 闫柏军 胡晓军 陈骏 李延祥 梅建军 李晓岑 潜伟 李秀辉 何积铨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2010年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硕士指导教师名单 2010年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硕士指导教师名单
序号
学科、 学科、专业名称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工业生态 冶金工程、工业生态
职称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0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信息管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0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信息管理学院部分)信息管理学院简介信息管理学院现有“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 “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为跨学院共建学科,也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重点开展信息内容安全(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大数据和隐私保护技术)、系统安全(基于网络攻防技术和可信计算技术)、网络安全(基于自适应网络信息安全态势风险评估和管理、高交互防御技术)、智能信息处理、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商务分析与智能管理、大数据与智慧物流、物流优化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系统审计等优势领域及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符合学校信息特色定位的学科特色、科研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目前学院共有本科和硕士在校学生1400余人。
学院非常重视各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信息特色,重视就业质量。
研究生就业率到达100%。
通过对已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显示学院所培养的学生中已有一批有所成就或成就显著。
信息管理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团结奋进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职教师74人。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3人,占专职教师的71.6%;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占专职教师的54.1%;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57人,占专职教师的77%。
近年来,累计主持国家级项目21项,省部级项目17项,教委科研计划23项。
获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和教学成果奖,包括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次,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项。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达400余篇,其中有120余篇被SCI、EI和ISTP检索。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1.徐新平教授男,1957年3月出生,湖南祁阳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史论。
现任新闻学院院长助理。
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委宣传部出版评阅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
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1986年考入湖南师大文学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1989年分配到湖南省商业厅信息处工作。
先后任《湖南商报》编辑、记者,执行总编。
1989-1993年,先后在长沙和深圳担任新闻记者,发表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作品100余篇,曾获湖南省专业报好新闻一等奖和湖南省好新闻三等奖共4次。
1993-1998年担任湖南师大出版社编辑、副总编辑。
1998年9月开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
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社会科学规划课题4项,出版的专著和主编的教材及图书有《新闻伦理学新论》、《百年新闻经典》、《百年新闻标题经典评析》、《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参与)等。
2000年以来发表新闻学论文30余篇,主要有《论徐宝璜的新闻伦理观》、《论新闻职业道德的特点》、《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报刊的伦理精神》、《重评王韬的新闻思想》、《史家办报:中国资产阶级报业的主导思想》、《通才.史家.政治家--中国新闻人才观的变迁》、《论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新闻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等。
2.崔炼农副教授男,文学博士后,1962年2月出生,湖南南县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闻传播史。
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主任。
1981年中师毕业后在山区从事中学教育工作五年。
1990年从湘潭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任职于湘南学院、湖南城市学院。
1999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师从王小盾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3年7月入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担任中国古代文学、新闻传播史、新闻语言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化学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其应用也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它的发展支撑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科学与技术进步,架起了生命科学的桥梁,推动了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目前,化学还在能源、环境、制药、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学科世界排名连续3年进前1%,学校每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中近一半来自于化学学科。
化学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两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人,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
化学专业依托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理学),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工学),化学工程硕士点(工学)。
现有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功能分子与晶态材料科学与应用”等实验室。
另外,还有材料化学、环境化学、药物合成化学、能源化学、发光材料、计算化学等研究与开发平台。
实验室总面积约2500m2,各种仪器设备总值近3500余万元。
1979年化学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研发能力的培养。
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
除到国外和国内读博进一步深造外,学生毕业时通常到外资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涉及的行业包括化学和化工领域、材料领域、环保领域、制药行业、以及行政管理单位等。
就业率达到100%。
研究生招生的具体情况请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热烈欢迎热爱化学、充满理想的年轻学子报考我系的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简介以下导师均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专业学位)招生。
有关导师的详细资料请见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网站。
,或直接和导师联系。
边永忠(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
主要研究方向:卟啉酞菁类化合物、富勒烯及纳米碳管的配位化学和超分子化学,以及这些大型共轭体系在功能分子材料及器件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北大考研-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贾文华_ 副研究员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贾文华_副研究员贾文华副研究员贾文华,男,1968年生于四川省渠县,1987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计算机软件专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现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电子出版、印刷系统技术的研究、开发管理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推广。
1994年到1998年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文字、图形和图象信息的计算机处理,1999年开始从事基于网络、数据库的数字化流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2000年起同时开始研究并实施如何将自主技术的软件产品有效出口欧美市场。
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柯达奖教金)。
研究方向研究室主页>>·基于网络与数据库的数字化流程·文字与图形图象信息处理主要科研成果·1993年与阳振坤博士和其它同事一起实现了国际上第一个中文PostScriptLevel2的激光照排控制器(也称光栅化图象处理器)—PSP,同年秋天产品化并在香港明报正式投入使用。
·1997年完成了基于WindowsNT的全32位多线程的PostScript激光照排控制器—PSPNT,PSPNT包含近20个子系统30多万行源代码,我个人担任PostScript解释器总体设计师职责。
·1998年起全面负责方正激光照排控制器的研制工作,组织研制了支持PostScriptLevel3和出版印刷行业新标准PDF1.3的新版激光照排控制器,并对欧美客户行业要求进行深入调研并对产品进行大幅度提升和改进,于2000年成功推出方正EagleRIP2.1激光照排控制器,并成功推向欧美纯西文市场。
·1999年发起并组织研究方正畅流全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其基于出版印刷行业国际标准—PDF,有效应用数据库和互联网技术,并完全采用国际组织CIP4的最新国际标准—JDF 作为方正畅流系统内部与印前其它工艺、印刷、印后加工、互联网管理以及第三方管理信息系统通讯的标准语言,形成全数字化的高度自动化的印前工艺流程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出版印刷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师生关系的调查与分析_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_崔新红
段容易脱离实际需要,学与用关系不大。这容易造成相当一部
1.研究生培养状况
分研究生对专业学习感到迷茫和困惑,导致学习懈怠,缺乏主动。
(1)生源情况。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地方 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是最基本的教育伦理关系,必须充分重视
高校,研究生生源结构非常复杂。从年龄来看,研究生基本属 教学环节。
难是论文对就业是否有帮助感到怀疑,动力不足,认为论文对 研究生的载体和维系、加强双方关系的纽带,[2] 是培养研究生
就业有直接帮助的仅占 32.3%。如何针对研究生的实际水平, 实实在在的载体,如何找到导师研究的课题与研究生潜在需求
将论文与研究生实习、实践和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生 之间的最大契合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教学环节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以适应应用型研究生培 但因理论性太强,对就业帮助不大,失去了对研究生的吸引力。
养的需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有近一半的研究生表示,如果能够自由选择,更愿意不要导师
(3)论文情况。在论文完成过程中,研究生遇到的主要困 的报酬,到实习单位做课题。在导学关系中,科研课题是培养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涉及工、 理、管、经、法五大学科门类,包括三个一级学科、19 个二级学科。 调查问卷采取封闭式与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设计方式,从研究 生培养状况、导师指导情况、师生关系现状三个方面进行,涉 及的问题有研究生专业背景、求学目的、职业规划、课程学习、 论文选题、就业情况、导师教学与科研情况、师生评价等几个 方面。在设计问卷之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交流、访谈。为更全面、
研究生仅占 35.4%。研究生是主动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应珍惜 的互动关系。
研究生这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视研究生的学习需求,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模板】
**大学(武汉)管理学院物资管理专业,大学本科
1998.9
2001.6
**大学(武汉)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1.9
2005.8
**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5.9
至今
**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
目前承担科研课题(限填5项,含项目名称、来源,本人排序)
1.北京汽车共享服务市场规制及监管体系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排序1;
2.文化产品P2P分享平台研发,横向课题,排序1。
近五年主要学术成果(限填10项,包括代表性的论文、专著、专利、科技奖励等,均标注排序)
1.Cars on Demand: How Does Car Sharing System Wor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Invention, 2017,6(3): 20-29.排序1
2.Understanding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Business Model:Case of Car SharingSystems.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403-409, 2016.12. 排序1
国外工作/学习经历(含性质、国别、时间段)
访问学者,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4.9-2015.9;
教师发展课程培训,英国Anglia Ruskin University,2013.7-2013.8
个人简历
(从大学开始填起)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程硕士导师信息
统中的软件工程”。
现指导硕士研究生11人,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6人。
刘志敏副教授教学所副所长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系统2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曾参加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研制、VSAT卫星通信系统便携站研制项目。
主要从事移动组网技术,无线网络规划及资源管理,网络协议设计及性能分析,无线局域网、无线自组网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承担本科生“计算概论”和研究生“移动组网技术及应用”的教学任务。
目前指导研究生6人。
李斗副教授通信网中的资源管理,业务流模型,信道纠错编码1曾参加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研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评估,基于通用小卫星平台的高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以及国家863计划卫星移动通信方案和设计等项目。
研究兴趣包括卫星与地面无线通信中的资源管理,通信网中的业务流模型,以及信息论与编码理论。
承担本科生“电子线路实验”和“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教学任务。
目前指导研究生5人。
尚勇博士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3主要从事通信系统、通信信号处理、高速信号处理、盲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研究。
承担本科生主干课程“信号与系统”,本科必修课“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任务。
目前指导研究生6人。
罗武副教授卫星与无线2-3卫星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高速宽通信带通信,软件无线电,嵌入式系统与SOC。
承担本科生“数字逻辑电路”和研究生专业课“码分多址与扩频通信”的教学任务,目前指导研究生8名。
吴建军副教授卫星通信、无线通信、扩频/跳频通信、超宽带通信、电路与系统实现1~2主持过STYH卫星通信网项目硬件系统设备的研制、ZSY跳频预研项目。
承担研究生课程“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教学任务。
目前指导研究生5人。
朱柏承博士副教授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应用射频电路设计与智能天线技术2-3从事卫星信号处理、定位算法、信息处理技术和用户设备的研制;研究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通用硬件平台技术、多模式信号处理算法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RF/IF模块的设计和强干扰信号抑制算法等。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一)学科教学(地理)陈永金、付修勇(德州学院)、刘道辰、李红、路洪海、潘延红、张二勋、张重阳、张保华(二)自然地理学陈永金、董杰、刘加珍、刘子亭、唐永顺、翟胜(三)人文地理学林英华、张二勋、张竟竟(商丘师范学院)(四)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张保华、张金萍注:导师排名按姓氏拼音为序,不分先后。
(一)学科教学(地理)专业(按姓氏拼音排序)陈永金(1968-),男,山东兰陵人,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民盟盟员。
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湿地生态水文学、生态经济与文化等方面教学科研工作。
2008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239)、中国博士后基金(2012M512056),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2013T60905)、以及2008、2010、2013和2014年聊城市社科重点项目等4项。
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聊城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聊城大学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多项。
在Ecohydrology、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Environmental Geolog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自然科学进展、地理学报、生态学报、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评审专家,;国际水文学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Journal of Arid Land》审稿人、《干旱区地理》、《环境化学》、《干旱区研究》审稿人。
李红(1958—),山东聊城人,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198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
近年来,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和区域经济及地理教学的研究工作。
在《农业经济》、《经济地理》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
北大考研-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熊开宏_ 高级工程师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熊开宏_高级工程师熊开宏高级工程师熊开宏,男,1970年出,高级工程师。
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
曾参加过报刊排版系统、报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目前从事协同工作、应用集成、消息中间件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研究方向:·报业采编自动化·内容管理和数字资产管理·模型驱动架构(MDA)·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企业服务总线(ESB)主要研究内容:·主持设计和开发了“湖北日报社新闻综合网络系统”,本项目获得199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设计和开发了“基于INTERNET全数字化一体化的跨媒体新闻信息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项目,本项目2000年3月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技术鉴定;本项目还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加科技日报的国家863项目“科技日报计算机集成报业系统”的需求分析和采编系统整体设计,该项目2000年11月通过国家863专家组的验收。
·规划和设计了文汇新民报业集团的“跨媒体信息传播和经营平台”的整体规划和需求分析。
该项目2001年4月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技术鉴定。
·规划和设计了报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DAM)。
该系统2004年获得首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专利:·一种流程模板生成方法、流程任务执行人确定方法及装置?专利号:200810239346.1·一种数字资源的访问方法及设备?专利号:200810239536.3·一种消息的超时时间间隔的调整方法及装置?专利号:200810240170.1·针对新闻处理流程特点的工作流定制平台?专利号:200410083921.5·《一种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流程权限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专利号:200610059837.9主要获奖情况:·《报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著作权
2015
会计用票据存放盒
实用新型专利ZL201520529629.5
排名第二
实用新型专利
2015
基于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体系构建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后报告(优秀出站报告)
独著
博士后研究报告
2013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与提升机制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报告
独著
博士后研究报告
其他主要研究领域
近五年主要学术成果(限填10项,包括代表性的论文、专著、专利、科技奖励等,均标注排序)
2017
互联网金融审计:新科技-新金融-新审计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独著
专著
2016
会计信息系统、ERP基础与审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三作者
专著
2014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与提升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独著
专著
201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行政职务
计算机审计系系主任
所属学院
信管学院
办公电话
个人邮箱
lianglijunuse@
任硕导时间
2018.06
任博导时间
最后学历/学位
管理学博士
所属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审计、大数据审计、智能审计等
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应用等
2018.04-2019.12.基于能力导向的“审计实务与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项目主持人.
2017.01-2018.12.复杂金融生态下的互联网金融审计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KM201711232004,纵向(北京市教委项目),项目主持人.
2017.03-2018.12.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校第3名.
国外工作/学习经历(含性质、国别、时间段)
2018年7月15日-8月3日英国剑桥大学“大数据及信息安全培训”学习(访学进修)
个人简历
(从大学开始填起)
自何年月
至何年月
就学或工作单位(填至专业或系部)
2015.09
至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管学院计算机审计系(系主任)
2013.11
2015.09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供应链金融;区块链金融;汽车金融
2010.10
2013.05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7.09
2010.07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管理与科学工程专业管理学博士
2000.09
2003.07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工商管理硕士
1994.09
1998.07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经济学学士
目前承担科研课题(限填5项,含项目名称、来源,排序)
金融科技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新蓝海
财经界,2017(4):72-74
第一作者
期刊论文
2015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与监管策略探究
河北金融,015(8):21-25
第一作者
期刊论文
2016
会计业务交易路径分析审计软件
软件著作权2016SR177174
单独
软件著著作权2016SR17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