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企方导师基本要求(试行)(全日制)

合集下载

电子科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导师(全)

电子科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导师(全)

导师代码:10383导师姓名:金建勋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年08月特称:职称:教授学位:博士属性:专职电子邮件:jxjin@学术经历:1985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金属物理专业。

1992-97年,在澳大利亚政府工业及大学奖学金的支持下,分别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卧龙岗大学,完成了与高温超导材料应用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工作,后成为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政府研究理事会大型研究项目负责人。

IEEE应用超导和电磁装置国际会议主席,应用超导与电磁学学报主编,及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委等。

个人简介:1997年,成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超导应用项目的研究员,从事高温超导及其强电应用研究。

2000年,成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超导应用大型项目主要调研人,并在澳大利亚超导公司负责高温超导工业化及其电力应用技术的研究。

自1991年起,开始从事高温超导应用研究,是在澳大利亚最早从事高温超导强电应用及工业化发展的研究人员,并在该领域做出了国际公让的贡献。

是高温超导领域“Wollongong”式高温超导限流器的发明和原创研制人;也是高温超导电子谐振器的发明人。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温超导材料工业制备,高温超导强电导线及磁体技术,高温超导测试技术及其物性分析,高温超导电力系统限流器、储能、直流输电、变压器等电力装置,高温超导直线电机和电机控制,及高温超导电子谐振器和高梯度磁分离等特种强电装量,曾获得多项澳大利亚政府及工业研究项目,世界超导大会奖等;并在超导及电力专业会议及学术刊物,如PhilosophicalMagazine B,Physica C,IEEE Transactions,Superconductivity Scienceand Technology,Advances in Cryogenic Engineering,Physics B, JEEE,Europhysics New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and Electromagnetics等上发表了数百篇专业论文。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目录电子科技大学修订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 (1)全日制研究生课程编号、课程分级及研究生获取课程学分计算说明 (4)电子科技大学博、硕士授权点一览表(2011.10) (6)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融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融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政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际政治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心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申请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申请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学院名称:
学科、专业名称:
主要有研究方向
系、教研室或
所、研究室:
申请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二ΟΟ五年十一月制
填表说明
一、填写的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字迹端正、清楚。

二、本表一般应由指导教师本人填写。

委托代填的,填写的内容须经本人签名认可。

三、Ⅰ“个人概况”中的“是否兼职”是指非本校教师是否在本校兼职。

四、Ⅰ-1“主要经历”中的“任职”是指填表时本人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和行政职务。

五、Ⅱ-1栏目,应填写指导教师本人在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工作中,较长期从事的相对稳定并富有成果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在该研究方向上与同行相比较所具有的特色和所处的学术地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水平,对当前与长远的社会、经济、科学及文化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文字要简明扼要,不得超过500字。

六、Ⅱ-2栏目,应选择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及获奖的项目填写,限填10项。

七、Ⅱ-3栏目,选择本人最有代表性的2项科研成果,着重介绍本人进行的工作内容,可以是论文摘要、专著简介、获奖项目简介等。

八、科研经费中,本人可支配经费指的是算入业绩点的部分。

九、本表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B5规格,装订要整齐。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方导师遴选基本条件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方导师遴选基本条件

电子科技大学
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方导师遴选基本条件为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切实落实双导师制度,有效发挥企业方导师作用,现将企业方导师基本条件明确如下:
第一条思想品德好,热心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责任心强,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身体健康。

第二条具有工程技术或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或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原则上为大中型企业或研究所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第三条所从事工作和专业背景必须与所指导工程硕士的工程领域相近。

第四条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职称。

相当称职人员的聘任主要针对未进行职称评定的单位,达到以下要求之一的人员可聘为企业方导师:
1、获理工类博士学位2年以上或获理工类硕士学位8年以上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2、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项目研究与开发人员;
3、成功申报发明专利或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类奖项的人员;
4、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总监级人员。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有权授予学位的学科领域和学位类型授予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

第三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并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者,可按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二章 硕士学位第四条学术水平硕士研究生或具有硕士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培养环节和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1.在本学科或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五条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对科技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1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

硕士生到校外单位及委培硕士生回原单位做学位论文,须经导师、学院批准。

1.开题报告(1)开题报告的时间。

硕士生在确定选题,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原则上应在入学的第三学期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的方式。

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教(科)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

开题报告会考评组须由本学科及相近学科至少3位副高级及以上的专家组成。

(3)开题报告的内容。

依据《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的要求,做开题报告。

考评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认真审查,并作出考评意见。

开题报告会后,硕士生及时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交学院保存。

(4)开题报告未通过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3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

2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应终止硕士生的学业(作退学处理)。

(5)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开题报告通过6个月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中期考评。

关于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doc

关于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doc

关于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和《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等文件精神,为推动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促进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培养质量,现开展2016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各培养单位专业学位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由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突出专业学位特点、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发挥我校优势的内容充实、方法合理、手段先进、效果良好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塑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品牌。

通过精品课建设,进一步凝炼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突出特色,提高竞争力;推进专业学位教学改革,带动专业学位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更加适应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工作环境,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专业学位教师队伍。

二、立项范围与要求1.立项范围本次建设的课程范围包括列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2.立项要求(1)整体性和规范性。

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建设,对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或讲义)、案例库、参考书目、作业及考核办法、实习(实践)方式等在内的内容和环节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

(2)课程内容突出专业性。

课程内容要突出专业学位特点,满足学生和相关专业领域的需求,在发挥我校学科优势的前提下,进行突出专业学位培养特色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3)课程教学方法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特色。

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_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_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二、301 数学一、302 数学二、303 数学三等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统一编制并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我
校自主命题。
(二)复试
时间:2016 年 3 月至 4 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网址:/ssfs
地点:各学院,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科目:1、专业笔试(满分 200 分、时间 120 分钟),详见《硕士招生简章》“复试科目”。
2、外语面试(满分 100 分、时间不少于 5 分钟),口语 50 分、听力 50 分。 3、综合面试(满分 200 分,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包括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 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 质等,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 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要求:1、我校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详见: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硕士复试”。 2、复试由报考学院负责组织,复试前将对考生毕业证(结业证)、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 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或取消成绩。 3、复试总分及单项成绩达到满分的 60%才能被录取。 4、我校一般按 1:1.2 进行差额复试,但各专业具体复试人数可根据报考情况进行调整,原则上达到我 校复试分数线均有机会参加复试。 六、调剂 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后再公布。届时,校外调剂考生可通过“中 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志愿,校内或院内调剂考生可通过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硕 士复试”填写调剂志愿。 七、录取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 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录取优先顺序为:第一志愿、院内调剂、校内调剂、校外调 剂,同一优先级按总成绩(初试+复试)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现为或原为委培或定向、拟报考委培或定向、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考生,须征得委培、定向 或服务单位的同意,否则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等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考试诚信状况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 取。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 1 至 3 年的处理,同时,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 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 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 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相关单位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 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 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新生录取通知书由学院研究生科发放,其中录取类别为自筹的新生由学院研究生科发放调档函,个人 档案必须在 2016 年 9 月 1 日前调入学院,录取类别为委培(除强军计划、国防生外)的新生必须在 2016 年 9 月 1 日前将委培协议书(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资料下载”)交研究生院报到验证处或研究生招生办 公室。 按照教育部要求,凡是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教育部学历 (学籍)认证书(网址:,电话:010-82336088-202),否则不予录取。学历(学籍)认 证书电子版可发送邮件至 yzb@,纸质版可发送传真至 028-61830153-115,电子版或纸质版任 选一种发送即可。 八、学制 025100 金融专业学制为 2 年,其他专业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可视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 九、学费 学费标准按国家及本地有关文件执行。 十、说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

附件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后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健全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评聘分离和岗位动态考核机制,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权利,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遴选第二条遴选时间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导师遴选工作,一般在当年4-6月进行。

第三条遴选范围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满2年的副教授、兼职教授可在学校已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申报博导。

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可在学校已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申报硕导。

第四条遴选条件参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执行。

遴选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第五条遴选程序(一)个人申报申报人使用研究生院网站提供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平台进行申报,按系统提示操作步骤在线填写并提交所有申报材料(上传申报表格),要求系统填报内容与上传表格一致,填报信息真实准确,涉密材料须做脱密处理。

(二)材料审核1.研究生院负责对博士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博导”)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后反馈给申报人,由申报人打印纸质材料并签字确认后提交申报学科所属学院.各学院汇总后,统一送交科研院、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

其他类型教师(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企业硕士生导师、兼职博硕导师、兼转学科博硕导师)申报材料由申报学科、类别(领域)所属学院进行形式审查和相关内容审核。

对审核中有疑义不予认定或不符合填表要求的内容,各学院应予以删除.2.申报兼职博导,须是我校兼职教授,并与学校有实质性科研合作项目和充足的到校科研经费,所申报材料由本人所在单位进行审核,并出具单位公函,经研究生院学科管理办公室审查后,送申报学科所在学院评审.3.确因学科发展需要,对于教授职称的博士生导师,仅允许其由大学科兼/转到小学科。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转学科和转导师管理办法(试行)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转学科和转导师管理办法(试行)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转学科和转导师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进一步适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精神,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下放研究生转专业权限的通知》(川教函[2016]190号)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转学科第一条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在入学一年之后并在最后一学年之前,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转学科:(一)二级学科转为所属一级学科;(二)学位授权学科被撤销;(三)导师学科变更;(四)导师不能履行指导职责,且原学科无法安排其他导师指导;(五)其他特殊情况。

第二条转学科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研究生提出申请,填写《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转学科申请表》;(二)原导师及所在学院签署审核意见;(三)跨一级学科转学科的,须参加转入学科组织的考核,且考核合格。

考核范围包括转入学科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考核方式可以为参加转入学科当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业务课考试和专业面试;(四)转入导师及所在学院签署审核意见;(五)经学院审核通过的申请表和考核材料(跨一级学科转学科)报研究生院;(六)经研究生院审核后,在校内公示5个工作日;(七)公示无异议后,转学科被准予通过。

第三条转学科的研究生其学习年限按原学科入学时间计算;转学科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转入学科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原已修课程与转入学科培养方案中课程一致的可以办理转学分。

第二章转导师第四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转导师:(一)原导师退休、调离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指导;(二)原导师科研项目不足以支持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三)原导师出国一年及以上,且不能有效履行指导职责;(四)师生间矛盾难以调和;(五)其他特殊情况。

第五条转导师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研究生提出申请,填写《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转导师申请表》;(二)原导师及所在学院签署审核意见,如原导师不签署意见或不同意,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是否更换导师的决定;(三)转入导师及所在学院签署审核意见;(四)学院审核通过的申请表报研究生院审批。

电子科技大学[003]

电子科技大学[003]

电子科技大学校人〔2015〕349号关于印发《电子科技大学教师选聘办法(试行)》的通知校内各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教师选聘办法(试行)》已经2015年第十四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电子科技大学教师选聘办法(试行)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12月30日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2015年12月30日印发—1—附件:电子科技大学教师选聘办法(试行)为适应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和《电子科技大学章程》等,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师选聘坚持开放、一流、竞争的原则,按需设岗、择优聘用、宁缺勿滥。

第二条教师选聘工作由学校人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方案并具体实施。

第二章选聘对象、条件和程序第三条教师选聘对象包括专任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和专职实验人员。

第四条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每年确定年度招聘计划,按岗招聘。

第五条教师选聘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申请人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二)教育背景优秀,原则上应具有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博士学位;(三)具有优秀的学术成果和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2—(四)身体健康,具备履职的身体条件;(五)符合选聘岗位的其他要求。

第六条选聘程序(一)发布选聘信息;(二)对申请人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三)实施用人单位和学校两级考评。

加强对申请人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综合考察,依托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对申请人进行科学的学术评价;(四)确定拟聘名单;(五)公示。

第三章审批第七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的选聘根据相应计划的要求执行,向校长办公会报告选聘结果。

第八条校“百人计划”、高级岗位聘任拟聘人员报校长办公会逐一审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若干规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若干规定

附件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若干规定(试行)为了加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导师队伍,确保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一、导师必须具有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或认定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二、以第一导师身份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近3年主持科研项目,或参与科研项目并获得项目主持人授权,可使用项目中的经费用于硕士研究生培养。

(二)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但第一作者须为其硕士研究生)在国外学术刊物或国内核心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或发表被SCI/EI/ISTP /SSCI/A&HCI/CSSC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著作(排名前3名)、或撰写对国家(部、委等部门)或省政府的决策起过重大咨询、参考作用的研究报告(含国防的GF报告)(应是执笔人或主要作者)共3篇(本)及以上。

国内期刊和著作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内学术期刊、出版社名录》规定为准。

2、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但第一作者须为其硕士研究生)在国外学术刊物或国内核心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或发表被SCI/EI/ISTP /SSCI/A&HCI/CSSC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著作(排名前3名)、或撰写对国家(部、委等部门)或省政府的决策起过重大咨询、参考作用的研究报告(含国防的GF报告)(应是执笔人或主要作者)至少2篇(本);同时,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一、二等奖且排名在前列(有个人获奖证书),或获部、省级单位主持鉴定的科研成果(排名前3名),或获得发明专利(排名前2名)至少1项。

(三)已经以第二导师身份指导过硕士研究生。

三、导师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规定如下:(一)以第一导师身份招收工科硕士研究生需要科研经费每生不少于15000元,其他学科原则上每生不少于5000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二○一五年七月目录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4)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6)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8)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0)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4)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7)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9)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1)微电子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4)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7)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9)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31)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33)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满足下述条件之一者可按期申请硕士学位。

1.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军队指挥学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2.申报发明专利至少1项;3.向国际或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并被认领标准化提案至少1项;4.科研获奖(须持证)至少1项;5.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至少1项(仅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获得软件著作权至少1项(仅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以上研究成果须在研究生入学后取得,研究生本人排名前二(第一学生作者)。

(二)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如不满足申请学位基本要求,则对其学位论文增加双外盲评审,评审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以第一学生作者、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招生专业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招生专业目录
04数字传播与文化
012
10594
詹恂
02/03

产业
012
10951
曹学艳
02/04
④805新闻传播实
012
11205
王莉
03

012
11586
谢继华
02/03
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学院代码
导师代码
导师姓名
导师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012
12268
杨敏
02/03
012
12271
蔡运娟
02/03
012
12274
金融学
01证劵投资
02公司金融
03宏观金融
04金融计量
05互联网金融
15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10506
10518
10527
10536
10542
10796
10797
11101
11193
11486
11797
12362
曾勇田益祥李亚静李平
郭斌
夏晖邓光军赵洪江郭文新尹宇明陈磊吴伟劭
何满西
04
009
12184
林琦远
04
009
12185
卢敏
01/02/03
009
12186
袁茵
04
009
12187
李云歌
04
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学院代码
导师代码
导师姓名

电子科技大学自行审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实施细则

电子科技大学自行审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实施细则

电子科技大学自行审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实施细则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放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批权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博士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基本原则1.保证质量。

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应以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和其指导博士生的支撑条件为依据,坚持标准,严格要求。

2.优化队伍。

加强优化博士生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

3.兼顾学科。

对于学校的重要建设学科,博士生导师新增岗位数可适当倾斜。

二、申报条件申请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教授或副教授(副教授须学术成就突出)应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

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每年能保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国内指导博士生,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学位和年龄要求:具有博士学位,1962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 指导研究生经历要求:一般应独立讲授过研究生课程,并独立完整指导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协助指导过一届博士生,授课及培养质量高。

3.科研项目要求:(1)近三年,主持的科研项目总经费:工学学科不少于80万元;理学和医学学科不少于50万元;法学管理类学科不少于20万元;(2)承担在研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国家863面上项目1项(排名第一);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级子项目、重点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的前三名;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项目前五名;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防预研/型号项目1项(排名前二,且经费不少于100万元;或排名第一,且经费不少于60万元);或省部级基金项目(见附1)2项(排名第一)。

4. 学术成果要求(近五年):工学、理学和医学学科申请者学术成果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重要期刊上发表被SCI或EI收录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不少于6篇(副教授不少于7篇)。

(2)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重要期刊上发表被SCI或EI收录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副教授不少于4篇);且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前四名(或二等奖的前三名),或省部级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第一名。

电子科技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公开开题安排表

电子科技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公开开题安排表

培养点名称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
冯晓琴 王建强 贺兴容 尹晓君 李进 张跃鹏 张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程碧祥 陈果 黄柳蓉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92070363 200992070427 201191070315 200992070154 201050701004 201050701006 201050701002 201050701008 200950701004 200850701012 200992070102
邓力 何瑶 李垚 王丽 陈功 严嘉伟 杨显彬 张博 张鹏晨 曹志伟 林勇
詹慧琴 唐继勇 赵辉 于力 程玉华 程玉华 程玉华 刘晓云 郑文锋 郑文锋 郑文锋
杨忠 郑毅 贺兴容 杨旭飞 黄坤超 黄坤超 黄坤超 贾朝文 米玉华 范玉德 文甦
基于J2EE的资中县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力公司现金流量预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DB2的银行ODS系统研究与实现 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装甲装备防护技术研究 整车设备布局及走线设计方法研究 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与研究 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封装放料配置研究 造粒生产线气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温等静压设备控制系统研制
电子科技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公开开题安排表
学院名称 公开开题时间 公开开题地点 本部二教310 程玉华 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 古军 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 罗宗恒 高级工程师 (华能电力公司) 2012年6月30日 自动化工程学院 13:30 参加公开开题报告专 组长(职称及单位): 家职称及单位 成员(职称及单位): (由3~5名专家组 1 成,以校内专家为主 体)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学号 201191070328 201092070322 201191070303 200890709075 200890709006 200890709003 201191070304 201191070320 200992070396 201092070389 200992070445 201092070408 201092070391 姓名 邓淼 谢庆华 张缵 张学明 周艳 秦川 徐凯 武岳 王巍 郑兴元 余正茂 马晓丽 粟之梁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doc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doc

感谢你的观看
5. 论文写作进度计划
感谢你的观看
II.文献综述
综述题目:
阅读本学科前沿国内外文献 2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 10 篇以上,完成 4000 字左右的 文献综述报告;综述报告应提出值得研究和解决的管理问题。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III.审查意见
1.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感谢你的观看
签字
时间
2.MBA 导师组审查意见
感谢你的观看
签字
时间
感谢你的观看
②采取的分析思路、研究方法和路线及可行性分析(如果有调研工作,请说明调研方案。)
③拟定目录大纲(细化到三级标题)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④论文的创新之处
感谢你的观看
4. 已有的基础
(包括与本论文有关的工作和实践经验积累、已取得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如果有调研工 作,请说明调研方案的实践基础。)
I.论文计划
1. 论文方向、论文类型和关键词
①论文方向:
②论文类型:□专题研究 □企业诊断 □案例编写 □调研报告 □创业计划书
感谢你的观看
③论文关键词(3-5 个):
2. 论文选题背景
论文选题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以及论文研究成果对现实的指导价值或理论贡献。
感谢你的观看
3. 写作方案
①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感谢你的观看
电子科技大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
攻读学位级别: □博士 □硕士
培 养 方 式: □全日制 □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类别及领域: 工商管理(MBA)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 号:
姓 名:
论 文 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卓越计划”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二零一一年五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卓越计划”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1 “卓越计划”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一、工程领域简介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信息产业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而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

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技术革命带来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

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

电子技术正在向光子技术演进,微电子集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

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推动通信向全光化通信方向的快速发展,通信与计算机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时代。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是信息与通信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工程领域。

本领域主要培养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网络、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技术专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 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企业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并具有良好素养的专门人才。

3. 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在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通信网设计与管理、信号与信息处理、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

西电研(2014)9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西电研(2014)9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培养层次
学科类别
硕士生 (一年级)
硕士生 (二、三年
级)
博士生
所有
I类 II类 III类 I类 II类 III类
津贴标准 (元/月)
100
450 300 150 1200 800 500
经费来源
导师资助 (元/月)
学校配套 (元/月)
100
150
300
100
200
50
100
1200
800
500
(一)导师设立研究辅助岗位,资助一年级硕士研究生专心学业和 进行研究辅助工作,津贴由学校按每月100元标准支持。
第六条 助研岗位由学院或导师根据科研工作的情况统筹规划,导 师应为自己招收的研究生设置助研岗位。对于专业学位外出实习的研究 生,导师可不设助研岗位。
第七条 导师、学院还可面向全校设置助研公开岗位,聘用满足一 定要求的研究生。
第八条 设岗导师或学院应该对上岗研究生进行相关培训。培训主 要内容包括:
(一)学术研究中需要遵守的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纪律; (二) 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时所需遵循的规律和需掌握的方法; (三)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 (四)防火及安全教育(危急逃离通道等); (五)与岗位有关的其他工作要求。 第九条 助研岗位主要由导师或学院自主管理,导师应悉心指导上 岗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把育人放在首要位置。 第十条 助研岗位每半年设置、申请一次,流程如下: (一)每年6月初、12月初,各学院、导师启动助研岗位招聘工作, 在“研究生奖助管理系统”中完成设岗,并注明工作职责、工作量及津 贴标准。 (二)研究生申请本人所属导师的助研岗位,只需征得导师同意即可 聘任;研究生申请其他导师或学院的助研岗位,须经由本人所属导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企方导师基本要求(试行)(全日制)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等文件精神,国家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明确提出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和实施“双导师”制。

为进一步明确企业方导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对我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方导师遴选和工作职责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一、基本条件
第一条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良好,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身体健康。

第二条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第三条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所指导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应与企业方导师所从事工作和专业背景相近。

熟悉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第四条了解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及学位要求,能协助校方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文献阅读、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

第五条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达到以下条件之一者。

1.获相关专业或领域博士学位2年以上或硕士学位8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2.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人员;
3.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类或社科类奖项的人员;
4.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总监级以上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