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三阴三阳3
【《伤寒论》三阴三阳辩证】
【《伤寒论》三阴三阳辩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其实应该称之为“三阴三阳辨证”,即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再三分阴阳,将疾病的位置、阶段、过程、性质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组概念,太阳、少阴属表,阳明、太阴属里,少阳、厥阴属半表半里。
太阳病属于表证、热证;少阴病属于表证寒证。
阳明病属于里证、热证;太阴病属于里证、寒证;少阳病偏于表里不和;厥阴病偏于上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
学会识证用方,即可临床看病伯父告诫我读《伤寒论》时,不必陷入原文的争论,不必“死于注下”,一定要掌握“方证对应”这个核心。
他说:“古人云‘有是证,必用是方’。
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必用小柴胡汤;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必用桂枝汤。
使用经方治病,势必如此,要方证对应。
”中医看病,不必了解身体出现了哪些病理改变,不必查清楚致病因子,医生甚至不必具备解剖、生理学的知识。
之所以不需要这些,是因为人一旦有病,身体自然会有反应,多数有证候表现,根据这些证候表现,就可以选择相应治疗的方剂。
这个过程,中医叫做“辨证施治”。
中医是“辨证”为主,以证为核心。
张仲景对于经方的贡献,不在于创制了经方,而在于将经方纳入到“六经辨证”体系中,使得269首经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群体的效用。
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的方法,不仅用于辨治伤寒这种外感病,也用于辨治其他各种杂病。
这意味着,对所有疾病的治疗,都是采用统一的辨证论治方法。
在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中,尚保存了六经辨证的方法论,而在800年之后,宋代整理的《金匮要略》中,已经完全见不到六经辨证的踪影,用的是按病归类,分篇论述的方法。
当代有的医家认为:“仲景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
这是一种误判!在《金匮要略》的各篇中,根本找不到系统的脏腑辨证的证据。
宋代在整理《伤寒杂病论》时所造成的历史失误,导致六经辨证的辉煌成就,从此黯然失色!上个世纪初,日本卓有见识的经方派医家,试图恢复《伤寒杂病论》的原貌,特别是汤本求真编写的《皇汉医学》,1927年一经出版,就在中国就产生了巨大影响。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三阴三阳的实质是什么?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三阴三阳的实质是什么?
首先,六经分为三阴三阳。
何为阴?何为阳?我们来看人体。
人体有什么?头面、四肢、躯干,内有五脏六腑,外有皮脉筋骨肉。
我们把人体当成一个整体来看,皮脉筋骨肉、各个实质器官,这些都是形体,都是不能动的。
相当于一个城市中的基础设施,这些是人体的基础设施,但是人是活的,人之所以有生命,在于其中有物质的流通,相当于城市中的车辆和人群。
我们把人体比做一辆汽车,人体所有这些器官都相当于汽车的各个部件,汽车中流通的是什么?水、汽油、机油。
那人体中流通的是什么?水、血、精气。
水不行则为痰饮、血不行则为瘀血、精气不行则生癌肿,此为百病之源。
六经是六经的模型,四象是脏腑辨证模型,脏腑辨证模型我后面会讲。
接着讲六经,我们现在把人体简化,人体从口腔一直到肛门,这是一条连通的管道,这是在人体的最里层,人体从自然中所吸收的营养全部来自这条管道,这条管道称为阳明。
人体外面是一层皮肤包裹,保障人体不受外邪侵袭,保证人体内部物质不会外散外泄,这层屏障称为太阳。
从内部管道到外面皮肤其中有无数小管道沟通内外,所有这些小管道统称少阳。
这便是三阳。
然后我们看人体内部流通的东西。
人体内部水液之行,称为太阴。
血液之行,称为少阴。
精气之行,称为厥阴。
这便是三阴。
人体三阳不病,则说明人体从内到外管道通畅。
人体阴之不病,则说明津血精气不虚。
阳病则治之在阳,阴病则治之在阴。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潇洒如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俗称“六经”。
自宋以后,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由此而形成的伤寒学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一人一伤寒。
直至今日,三阴三阳的本质仍未被揭示出来。
本着以仲景解仲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笔者认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一个“时位”概念,它揭示了外感热病在不同时间阶段和空间结构中的基本规律。
“六病”是仲景对外感热病的一种时间分类方法,其意义在于仲景从大量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时间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
1 三阴三阳是一个时序概念《伤寒论伤寒例》说:“夫欲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与“时序”同步,即“因时之序”。
正如《内经》所说的“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
时序包括辰序、日序、月序、节序、年序等不同的时间、时期呈现的节律性。
造成出现时序的规律性变化的内在原因,即日、月、星辰的周期性运动变化,揭示了人与天地相应更深刻的“因天之序”的重要思想。
人体阴阳气血与日月星辰、四时八正的变化有同步效应,即人体的“生物钟”是人与自然长期作用不断进化的结果。
因此,《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古人称外感热病为时病,即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疾病。
以时间命名、归类外感热病的方法是中医的重要特点。
其中节序与时病的发生即病因关系密切,如伤寒、温病、中风、湿温、热病等以五运六气之风寒暑湿燥火来命名疾病。
日序与时病的发展转归即病程关系密切,如伤寒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上而下、由阳而阴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传变规律,以及后世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的传变趋势。
辰序与时病的显现愈解关系密切,一日之中病有轻有重、病势有显有隐,这对于辨识和鉴别脉证有重要意义,如热入血分的发热夜间明显,阳明潮热下午为甚,风寒表证发热中午前后较重。
【《伤寒杂病论》三阳三阴六病】精华简捷版
【《伤寒杂病论》三阳三阴六病】精华简捷版《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六病: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六种病证。
六病:指的是人体对抗疾病时表现出来的六个不同阶段的状态。
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
太阳是表,阳明是里,少阳是半表半里。
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少阴是表,太阴是里,厥阴是半表半里。
六病传变辨证:就是根据中医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通过归纳各类病证的特点,把病分成了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六种病。
1、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是指人体肌表受风寒侵袭后,人体功能进行正常抵抗而出现的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相关的病症简单的说,太阳病就是表病,分为太阳寒病和太阳温病。
太阳寒病:包括表实的麻黄汤证、表虚的桂枝汤证、表郁的麻桂合剂证;太阳温病:包括表实的葛根汤证、表虚的桂枝加葛根汤证和瓜蒌桂枝汤证、血虚津伤的竹叶汤证。
太阳寒病和太阳温病的最大区别:太阳寒病是津液未伤,太阳温病是津液已伤。
头脖子肩膀僵痛的,就是葛根汤。
头脖子肩膀不僵痛的,就是桂枝汤。
汗出的,就是桂枝汤。
不出汗的,就是麻黄汤。
其他的症状都是或然症。
2、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病,是指那些人体体气壮实、功能亢进而对疾病反抗过度出现的肺胃热盛、胃肠热盛等的相关病症。
简单的说,阳明病就是里热实病,包括:以麻杏石甘汤证为代表的一系列肺热型疾病,以白虎汤证为代表的一系列胃热型疾病,以葛根芩连汤证为代表的一系列肠热型疾病,以承气汤证为代表的一系列胃肠皆热型疾病,以栀子豉汤证为代表的一系列胃热肠寒型疾病,以半夏泻心汤证为代表的一系列胃寒肠热型疾病,以桃核承气汤证为代表的一系列热盛致瘀型疾病,以茵陈蒿汤证为代表的一系列热盛发黄型疾病。
同时,阳明病还包括:麻桂轻剂证转热入里的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续命汤证,竹叶汤证转热入里的竹叶石膏汤证和三物黄芩汤证,其他比较特殊的如升麻鳖甲汤证、风引汤证、猪苓汤证、当归贝母苦参汤证等。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12柴瑞震,陈业兴(1.运城市中医医院,山西运城044000;2.海口市琼山区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1100)“六经脉”,摘要:《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对外感病的阴阳划分,分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若只见三阴三阳就视为“病”。
“六经”《伤寒论》“六经”《伤寒论》。
应该使用不见后面的字,是错拿三阴三阳六个概念硬套经脉并不等于三阴三阳六病,不能强加于“三阴三阳六病辨证”“六病辨证”,《伤寒论》或简称才符合的原义。
》;“六经”;“六病”;张仲景关键词:《伤寒论中图分类号:R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028(2012)04-0397-03《伤寒论》“六经”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确实系历代医家《伤寒论》所争论之焦点,亦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
大家都“六经”。
《伤寒知道并不是从《伤寒论》中提出的中医术语“六经”论》无之说,用“六经”来解释《伤寒论》三阴三阳六。
“六经”病,是宋代朱肱、庞安时等人的认识的内涵是什么?“六经”就是太阳经脉、阳明经脉、少阳经脉、太阴经脉、呢。
长期以来对少阴经脉、厥阴经脉等六经脉,简称“六经”“六经”《素问·热论》的争论,使我们的理解有误。
在中,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指的是六经脉,《素问·热论》“经脉”篇中省略了后面的二字,并非三阴三阳这六个概念就是经脉的专有名称,后人及许多中医书籍都:“六经是指太阳、,说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其实:“六经是是误解。
其中漏掉了“经脉”两字,正确的说法是指太阳经脉、阳明经脉、少阳经脉、太阴经脉、少阴经脉、厥阴”经脉而言。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概念,原本是阴、阳的分化,一阴分为三阴,一阳分为三阳,不是专指六经脉。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是怎么回事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是怎么回事《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实质,是建立在经络脏腑及其气化基础上的。
这里分别从其经络、脏腑、气化三者加以讨论。
一、三阳三阴的经络问题从《伤寒论》中的经络病象如太阳病头项背腰强痛和少阳病目眩耳聋、胸胁满痛以及厥阴病巅顶头痛等来看,必须肯定其三阳三阴是与经络有关的。
但又应该承认,三阳三阴病篇的经络病象反应不够普遍,而且有些主要临床表现如恶寒发热、往来寒热、但热不寒和但寒不热等,并非经络所能解释。
因而它和《素问·热论》所说的三阳三阴热病都以经络病象为主者相比,确实是有所不同的。
郝万山《<内经>与<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音频可在明医微课公众号或明医APP中的明医微课版块免费收听!正因如此,才有人认为,《素问·热论》是针灸家言,故以经络为主,并在“热论”之后即继之以“刺热”;《伤寒论》是汤液家言,故备载一百一十三方,而很少用到针灸,可见《伤寒论》的六经并非经络之经。
但我认为,说《伤寒论》之六经并非全指经络,其六经辨证并非单指经络辨证则可,说《伤寒论》之六经及其六经辨证完全与经络无关则不可。
因为《伤寒论》的三阳三阴确实是在经络脏腑的物质基础上论证其气化活动的,而其气化活动,则是以脏腑为根源,并以经络为通道的。
所以它必须包括经络、脏腑、气化在内,而且是三者缺一不可的。
我们既要注意经络形态上的病变反应,更要重视经络功能上的气化活动,并把它结合到荣卫气行等理论来研究。
前人认为,《伤寒论》中的传经有正传和邪传之别。
正传是正气由里出表,邪传是邪气由表入里。
如“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8)和三阳三阴的“欲解时”(9)(198)(272)(275)(291)(328)等就应从正传来理解;又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4)和“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以及“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270)等,就应从邪传来理解。
经区三态概说——《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全新研究
经区三态概说——《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全新研究经区是指以经络循行线为核心的能量片区。
经络循行线主要有手足三阴三阳,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其能量片区也相应有手足三阴三阳。
经区三态研究的是经区能量的三种状态,融合或忽略手足,就只总称为三阴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经络循行线的划分是以人体生命能量存在的状态来作为根据的。
已经知道,能量有阴与阳两种存在状态,其中阴是能量的内敛储藏状态,阳是能量的外张释放状态。
但两种存在状态还可以细分,而各自成为相对独立的状态三种,即阳的开、合、枢与阴的开、合、枢状态。
其中开的状态简称开态,是指能量内敛储藏过程中的驿动状态(少阴)或外张释放过程中的升浮状态(太阳);合的状态简称合态,是指能量外张释放过程中升浮到极致后的沉降状态(阳明)或内敛储藏过程中驿动有度的增值状态(太阴);枢态,是指能量在开与合之间的枢转状态(少阳、厥阴)。
也就是说,能量在外张释放的阳态中又有开、合、枢三种状态,在内敛储藏的阴态中同样也有开、合、枢三种状态。
阴阳是能量状态的一分为二,而三阴三阳是能量状态的一分为三或二分为六。
人体在处于正常健康状态的时候,对于身躯的构建,比如哪里有什么,哪里没有什么,人是没有感知的。
当一旦有所感知了,那一定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对于经络是这样,对于经络的能量片区当然也更是这样,都是只有在非正常的疾病状态下,才会让人得以感知其存在。
正是出于这种情况,中医才在核心经典《伤寒杂病论》里边称能量的三阴三阳表现为“六病”。
后人研究《伤寒论》,不知三阴三阳是指以经络循行线为核心的能量片区,即经区,而以为三阴三阳只是指六条经络循行线,所以才把三阴三阳“六病”称为“六经”,导致了对《伤寒论》研究至今剪不断理还乱的普遍混乱。
人体经区能量的开、合、枢三种状态简称经区三态。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辩证】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辩证】《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辩证1、太阳病病在表,有三种症状第一、太阳伤寒症状是无汗,全身肌肉酸痛,骨节酸痛,就是病在表。
为什么要强调无汗?因为毛孔闭锁掉了,不能流汗,很多汗液走不出来,本应该走毛孔体表出来,但没办法出来结果汗回流,回流后毛孔收住了。
等于是说毛孔不通了,水会滞留在身上肌肉上,这水本应该在身上循环的,结果这水因为表寒受到,感受到风寒,外受到寒,皮肤毛孔收住,造成这水在肌肉里没有办法正常地运行,就是肌肉酸痛了;如果水到了骨节没法运行,骨关节就酸痛了。
因此病人无汗、恶寒(怕冷),因为很多水没有办法汽化。
健康的状态下,水是汽化的,当水没办法汽化时,停在肌肉里变成寒水就是冷水,冷水在肌肉里、在关节上就是恶寒怕冷,这种就是表证。
这时候用麻黄汤。
还有一种表证,比如伤于寒的症状,病人会有恶寒的现象。
第二、太阳中风症状是有汗,恶风。
风吹到时会感觉到:风吹来太难过,想躲开风的感觉,就叫恶风。
有汗是说汗不是因为运动而流出来,而是会有一点点出汗的现象,这时候用桂枝汤。
第三、太阳温病症状是后项强几几然。
除温病的方子就是葛根汤。
为什么用葛根汤呢?例如小朋友最多冬天里在外面玩,或是夏天在外面玩,玩的时候跑得全身都是汗,这时候受到风寒,或是在流汗猛地跳到水里去,结果受到风寒,这小孩子在得到感冒的时候是津液丧失的状态之下得到感冒。
所以其身体里面温热,太热了要流汗,这时候得到感冒,就这感冒整个病是把所有水锁在项背的地方,这些都是属于太阳表证的症状。
这时候用葛根汤来把水给蒸发掉。
总而言之:太阳表证就是在最表层出现的身体状况,第一层防御系统,受到外部侵害了,这就是太阳病。
2、阳明病或少阳病人体防御系统第二层,有两种:一种是进入阳明,一种是进入少阳。
如果病进入阳明的话,会引起肠胃不适,甚至会便秘,有的人会下痢,有的人胃口没有,有的人拉肚子。
所以经方里像承气汤,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五个泻心汤等都可以治疗肠胃的问题。
讲解「伤寒论」中三阳三阴的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受益终生
讲解「伤寒论」中三阳三阴的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受益终生一、伤寒三阳三阴的八纲辨证《伤寒论》六经病篇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其中并以阴阳为辨证总纲。
如太阳病篇指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7)本条不冠以“太阳病”,而冠以“病有”二字,可见是泛指六经病而言。
柯韵伯《伤寒论注》列此条于“伤寒总论”之首作为总纲固然是对的,但他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来解释“发于阳”和“发于阴”,则是不够妥当的。
我认为本条所谓“发于阳”和“发于阴”之阴阳,是概括六经之三阴三阳而言。
所谓“发于阳”,即发于三阳,由于寒邪侵犯三阳,体内阳气亢进,正气抗邪有力,正阳亢进则发热,寒邪收引则恶寒,故“发热恶寒”。
属于太阳的多见头项背腰强痛,属于阳明的多见头额眉心连目眶胀痛,属于少阳的多见头角掣痛、昏眩胸胁苦满。
所谓“发于阴”,即发于三阴,由于寒邪侵犯三阴,体内阳气衰退,正气抗邪无力,正阳衰退则无热,寒邪收引则恶寒,故“无热恶寒”。
属于太阴的多见腹满时痛、吐利不渴、食不下,属于少阴的多见脉微细、但欲寐,属于厥阴的多见寒厥昏痉或少腹痛引入阴筋或巅顶头痛。
柯氏把本条和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相提并论,认为“已发热”就是发热恶寒的发于阳,“未发热”就是无热恶寒的发于阴。
前者尚是,后者则非。
因为“未发热”的“未”字和“无热”的“无”字是不能等同的。
太阳伤寒发热的或“已”或“未”,是迟早的问题,终久必发热(由于正阳亢进之故);三阴伤寒的“无热”,则是始终不发热(由于正阳衰退之故)。
柯氏不仅认为3条“未发热”是太阳病发于阴,而且认为188条“不发热而恶寒者”是阳明病发于阴,266条“伤寒,脉弦细”是少阳病发于阴,并强调指出“发阴,指阳证之阴,非指直中于阴”,这就未免求深反晦了。
至其所谓“三阴之反发热者,便是发于阳”,则恰自证其前言之非,因为这正能说明伤寒直中三阴本来是无热的;若三阴伤寒而反见发热,如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则是因为寒中少阴而又外伤太阳之故,由于寒邪直中少阴,故脉沉,由于寒邪外伤太阳,故发热。
重新解读伤寒论三阴三阳病结构体系-复原融汇伤寒、温病乃至杂病证治的张仲景六病(六经)体系
重新解读伤寒论三阴三阳病结构体系,复原融汇伤寒、温病、杂病证治的张仲景六病(六经)体系一、温病的气分证,真的就是伤寒的阳明或少阳病吗?胡希恕早期认为温病是太阳阳明合病,而在晚年则主张是阳明病。
而在张锡纯的观点中,温病属于阳明病。
实际上,这些观点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解决临床和理论研究中遇到的好多问题。
首先,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且“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故阳明病最后的转归无非就是阳明腑实,一泻而愈。
而温病则具有易于伤阴、耗血、动血、动风的特点,与阳明病的转归显然不同。
而且,温病最容易从肺系起病,咳喘为常见,而伤寒论的白虎汤证,则并不以咳喘为主。
麻杏甘石汤证有喘,但仲景却把它描述于太阳病,现在虽然也广泛地用于治疗肺炎,但石膏和麻黄的比例,却需要较原方放大数倍(张锡纯主张10:1)。
对于伤寒温病表现的差异,后人多从古今气候不同来解释,但此说实为勉强,因有是证则用是药,无是证则不用是药,古今岂有异乎?还有,温病气分阶段,常有逆传心包,既出现神昏、谵妄等表现,而伤寒阳明经证的白虎汤证则绝神昏、谵语的论述。
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最为常见,而伤寒论三阳病中却无咽痛的描述,相反咽痛却出现在少阴病中。
温病常有的耗血,动血(即西医DIC),伤寒论中也鲜有描述。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临床中客观存在,每一个认证临床的人都能遇到,一些医家意图用六经通治伤寒温病的,遇到这些问题是不是回避就是很难自圆其说。
这种事实,客观上也促进了温病体系逐步脱胎于伤寒论而最终形成独立的体系。
二、古有伤寒论,近代有温病学,是否古今疾病谱的不同于是,有人这样解释,他们说张仲景时代流行的外感病基本以外感寒邪为主,而我们现代遇到的外感病则还有一大部分是外感热邪导致的,即古今疾病谱存在很大的差异。
但事实上,说张仲景当时遇到的外感病疾病谱和现代外感病有很大差异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很难立得住脚。
首先,比张仲景更早的《内经》时代,记载的外感热病都是以热为主的,说古今疾病谱有差异或许可能,说内经和张仲景时代就有那么大的差异则很难理解。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伤寒论》之“三阴三阳”,是古人以阴阳学说为指导,归纳概括人体生理功能的结果,首先是不同于五脏五系统的人体生理六系统;同时由于人体生理情况下六系统功能存在不平衡,三阴三阳又是人群体质六分类。
而三阴三阳辨证,即“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在辨三阴三阳六系统病变的基础上,参照患者不同的体质类型所进行的方剂辨证,即“辨方证”。
当然不仅适用于外感病,同样适合于多种内伤杂病。
《伤寒论》是最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对于其三阴三阳的实质,古今医家争议很大,计有经络说、脏腑说、六经形层说、六区地面说、阶段说、八纲说、气化说、证候群说、系统说、综合说等,目前多倾向于综合说,认为三阴三阳,即六经,是三阴三阳相应的经络、脏腑及其气化功能的综合体。
三阴三阳辨证方法,主要适用于风寒为主的外感病。
但也有不少医家认为: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种外感热病,并不限于风寒外感,甚至有医家主张“六经钤百病”,认为可以统治内伤、外感各种疾病。
我们潜心研究《伤寒论》多年,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尤其致力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实质问题,略有所悟,并对应用三阴三阳辨证方法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略有所得。
故敢陈管见,愿教正高明。
1、三阴三阳六系统生理和三阴三阳六系统病变众所周知,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时代,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时期。
限于当时的条件,中医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只能通过疾病的表现来分析,只能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思路,采取宏观观察的方法来进行。
同时,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又受到当时哲学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巨大影响。
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归纳人体生理功能则为五脏五大系统,即脏象学说。
由此,派生出脏腑辨证方法。
以阴阳学说为指导,阴阳可进一步分为三阴三阳,则可归纳人体生理功能为三阴三阳六个系统。
由此,产生了三阴三阳辨证方法。
三阴三阳六系统与五脏系统,既有关系,又有区别,绝对不能等同视之,以此代彼。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定位及其分歧辨析
B i n o ma o T a io a C ieeMe i n . o e e . 0 0 V 12 , oI ei  ̄Ju l f rdt n l h n s dc e N v mb r 2 1 . o. 9N .1 i i i
证是指 无吐 利等里 虚寒证 .故认 为少 阴病为 阴病之
表 还 有 一 大 部 分 人 是 受 六 经 影 响 , 为 在 经 络 学 因
说 中太 阳与少 阴相表 里 。 阳病与厥 阴病 相为 表里 , 少
阳明病与太 阴病相 为表 里 。
另 外 一 种 认 为 太 阳病 与 阴 厥 病 主表 . 阳病 与 少 少
研究 , j阴三 阳六病实 际的定位应 当是 , 太阳病与 厥阴病主表 部 、 少阳病 与少阴病 主半表半里 部 、 阳明病 与太阴病 主里 部。
【 关键词 】伤寒论 ; 三阴三 阳六病定位 ; 学术探讨
《 伤寒 论 》 东汉 末期 张 仲景 所 著 , 一 部 阐述 是 是
多种外感 疾病及 杂病辨 证论 治的专 书 ,是 我 国第 一 部理法方 药 比较完 善 的理论联 系实 际的古代 重要 医 学著作 。《 伤寒论 》 的核 心价值在 于 以三部位 来分类
总称 , 即包括 上述 五种 。 狭义伤寒 是指 外感风 寒而引
起 的疾 病 , 即五种 中的伤寒 。 伤 寒论 》 而《 主要是 讨论 广义 的伤寒 。
始 , 阴病之 表【 是 ” 。又 如冯 世纶 , 引用 《 伤寒 论 》 3 第 9 条 :伤 寒 , “ 脉浮 缓 , 不疼 , 重 , 身 但 乍有 轻 时 , 无少 阴
及里 部 , 以阴阳来分类 确定 疾病 的属性 , 成 了三部 形 定位 、 阳定性 的三 阴三 阳六 病辨证 诊疗体 系 。 阴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法(二)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法(二)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怎么来归类确定什么是太阳病,什么是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呢?这就是伤寒辨证法的提纲条文,今天我们学习六大类型的提纲条文中的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阳病。
对于伤寒论中的脉诊,我只要求大家目前练习掌握: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实脉(有力),虚脉(无力),这个大家在自己身上练习,找亲人练习,掌握自己的平时脉象状态,感觉脉在指下的变化运行。
一旦得外感了,再一比较,就清楚明白了。
至于伤寒论中的脉象,大家学习条文时去练习体会即可,最重要的是掌握住浮沉迟数虚实这六个基础脉。
而药物性味,则以神农本草经为标准,本经上没有而伤寒中有的药物,则再从名医别录中学习,再没有的则可看唐本草和中华本草。
下面进入太阳病提纲条文的学习。
师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病即表阳证的提纲。
条文中讲一个脉象,一个主要症状,一个主观感觉。
临床上,符合此三者,表现为阳性,即可定义为太阳病。
这就很明显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太阳经发病有可能表现成这样,督脉发病难道不可以这样,其它经脉,脏腑有病变难道不可以表现为这样?那些死守太阳病就是太阳经病的人,要多想想为什么?是不是自己太固步自封了?脉浮---这是太阳病的主脉。
表示病位在表,也可表示有热。
左右手脉,以桡骨为关,向掌心去,为寸,向肘关节去,为尺。
具体的,大家请百度一下,有诊脉的图片可参考。
浮脉,就是手指轻轻放在寸关尺上,寸部就能感觉到脉动。
我们得外感时,最先浮的部位就是寸位,特别是左寸。
这是诊脉时的位置,虎口要向上,保持脉道畅通。
你们可以自行体会,虎口所处位置不同,脉会有细小变化。
太阳病,它的脉象以浮脉为最常见,而且是左寸浮最多见。
在有的时候,也可能脉象上没有太多变化,浮的不明显,这是其变。
事物都是有常,有变,大家一定要有这种圆融的中医辨证思想。
不仅脉是这样,就是提纲中这三者,也常常可以不全备,甚或只见其一,都可能是太阳病。
李玉宾老师讲伤寒:三阴三阳
李玉宾老师讲伤寒:三阴三阳伤寒六经,也叫三阴三阳,三阳就是太阳、阳明、少阳,三阴就是太阴、少阴、厥阴。
在《内经》里面讲到太阳和少阴互为表里,太阴和阳明互为表里,少阳和厥阴互为表里,这三对叫三阴三阳。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少阴就是最少的阴,太阳就是最大的阳,《内经》里讲的三阴三阳“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
阴阳的概念说起来是相对的,也不过是随着人的执着心的轻重不同而产生的明暗变化而已。
就和黄元御讲的一气的变化是一样的。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面主要是从气机流通的角度来讲生命的变化。
伤寒讲得更接近生命的源头,我个人感觉六经体系应该是从神气的角度来讲的,讲的更接近于生命的源头。
《内经》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意思就是说阴阳之气有的多、有的少,表现各自不同,所以取了个名字就叫三阴三阳,也就是伤寒里面六经的名目,也就是伤寒六经。
那么,我们从自身证悟的角度来看这个三阴三阳是怎么形成的呢?从字面上看是非常好理解的。
所以有时候我在想,古人为三阴三阳取名字取得真是有智慧呀!其实是大道至简,已经摆得很明白了,只是后人不解而已。
很多医家就被“多少”这两个字绊倒了,就认为阳气多就是太阳,阳气少就是少阳,阴气少就是少阴,阴气多就是太阴,所以你去看古往今来注家的注解,引经据典,望文生意,洋洋洒洒说了很多,其实都没说到点子上。
虽然我不敢说我说的一定都是对的,但是我觉得至少大方向是对的。
三阴三阳的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的“多少”,可不是数量的多少,不是有多少阴阳之气的意思,这个“多少”讲的是什么呢,阴阳代表了清浊。
我们刚才从自身证悟的角度来讲,人的执着心如果轻,他的自性光芒就高,展现的阳气就多,就更加光明;如果执着心重呢,他自性光芒就暗,他展现的阳气就少。
就好比同一个灯泡,蒙一层薄纱就很亮,蒙一层牛皮纸就很暗,所以阴阳之气的多少其实是讲的阴阳之气的清浊,是清浊的程度多少不同,导致了显现出来不同的阴阳的象。
少阴对应的是太阳,什么叫阴?阴就是人的执着心、就是人的贪执。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法(三)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法(三)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法(二)下面进入三阴病,太阴病的提纲,284、师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硬。
----太阴病是里阴寒证,病位和阳明病完全一样。
腹满而吐,食不下,腹部胀满,包含胃脘也就是心下痞满。
一般喜按,也有不喜按的如寒疝证,但都喜温。
腹部,可以上连及心下,也就是实体的胃脘,下及少腹,胀满,喜温喜按。
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胃里面虚寒,它消化不过来,就不想吃东西。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自利,经常大便稀溏,这是虚寒的表现,腹部不但胀满,呕吐,还会经常疼痛。
太阴病就是这几个要点:胃口差,胃腹部容易胀满疼痛,喜温,易呕吐,大便稀溏不成形或先硬后溏。
太阴病不会口渴,若饮水也喜热饮不多饮,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润,或厚或腻,多伴有齿印,水饮重则舌面湿滑。
治疗的方法,就是理中丸或汤(人参,干姜,炙甘草,苍术),严重一点就是四逆汤(干姜,炙甘草,附子)。
中成药可以选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
肠胃中水湿重的,可选用附子汤。
胃寒湿而致呕吐伴胸部满胀的,可以选用吴茱萸汤(吴茱萸,生姜,红枣,人参),若有痰食积在胸膈的,用三物白散(巴豆,桔梗,贝母)。
偏于腹部胀满的,可选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等等。
太阴病是里阴寒证,不能用下法,特别是不能误用阳明病的承气汤来下。
若里有寒,又有积滞必须下的,可以用温下法,如大黄附子汤(大黄,细辛,附子),三物备急丸(大黄,巴豆,干姜)这样的方子。
如果误用阳明病下法来治太阴病,就会造成胸下结硬的变证,这个胸下结硬,就是脏结证,形成寒实积聚,也就是现代的肿瘤,这样病情就加重了。
治太阴病就是要保住人的胃气,才能留人治病。
真正的死证,绝大多数都是胃气衰败所致,就是太阴,故有“死在太阴”之说。
在伤寒论中,把死证大部分条文是放在少阴病篇中列出的,这是有其意义的,因为少阴病是表阴证,是阴证的虚证,在表的时间极短,然后很快就会内传太阴形成少阴太阴并病或合病,死证放在少阴就是提示我们在少阴阶段要及时截断病情的发展,否则会越来越严重。
什么是《伤寒论》六经辨证里的三阴三阳?
什么是《伤寒论》六经辨证里的三阴三阳?伤寒论最主要的体系就是六经辨证。
很多人对伤寒论里的六经辨证不太了解。
伤寒论是张仲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分类和总结。
伤寒论里的很多方子都来自于《汤液经法》《胎胪药录》等医书。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这个在《辅行诀》里就有相关的说明。
张仲景都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分类,更容易判断病症的位置,方便用药。
张仲景的《伤寒论》说简单也很简单,就像是用药的说明书,你有什么症状了,就用哪个经方。
日本现在废医存药,很多人就是靠《伤寒论》里和症状条文用药。
日本的药店里有很多伤寒论里的汉方药。
张仲景实际上是把复杂的医学简单化了。
但要是深入学习伤寒论,又能有更高领悟。
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表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变互金木,即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
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其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张仲景把原有道家的名字改成了新的名字。
比如小青龙汤,白虎汤这些还保留着原来的名字。
最早的经方实际上是道家创建的。
经方用药的结构非常巧妙。
不是像现在的药方,根据某个药的功效进行简单的加减,就能得到某个效果。
经方的用药组合往往药简力专。
几个药进行简单的配合,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也是经方的神奇之处。
后世的时方大多是在经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用药,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六经辨证里的三阴三阳,实际上是把病症进行了分类。
这里的三阴三阳不仅包括经脉,还包括不同的脏腑。
雪山来客:《伤寒论》的三阳经病与三阴经病
雪山来客:《伤寒论》的三阳经病与三阴经病《伤寒论》的三阳经病与三阴经病阴阳理论是《内经》的一个基本理论,它首先是出于古人对宇宙天地日月运转变化的认识。
古人仰观天,俯观地,中察人事。
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小宇宙与天地日月这个大宇宙密切相应。
当地球绕太阳自转的时候,地球上就出现了白天与黑夜的次第性交替。
古人就把白天太阳升起的情况称作是“阳”,而把夜间太阳落下的情况称作是“阴”。
在白天(阳)与夜间(阴)的交替过程中,有一个渐渐变化的过程。
而不是说太阳一下子就会升到了中午十二点天顶,又一下子降落到午夜十二点地下的极端状态。
为了相对较为准确地描述白天与夜晚阴阳交替变化的过程,就将白天分成了三个阳,又将夜间也分成三个阴。
于是太阳对应于地球的关系,就变成了“三阳”与“三阴”的关系。
对应于太阳与地球的三阴三阳变化关系,于是人体也就出现了“三阳”与“三阴”的六个结构层面。
归纳起来就是:【三阳经】:太阳→三份阳;阳明→两份阳;少阳→一份阳;【三阴经】:太阴→三份阴;少阴→两份阴;厥阴→一份阴。
《医宗金鉴·卷一·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说:“太阳主表,为一身之外藩,总六经而统荣卫。
凡外因百病之袭人,必先于表。
表气壮,则荣固卫守,邪由何入!《经》曰: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是也。
”这意思就是说,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构成人体抵御风寒外邪的第一道防线。
它总括六经、统摄荣卫。
凡外邪(尤其是风寒)入侵,必先占领太阳经,抢滩人体体表腠理毛窍,也就是在荣卫之间。
这时候就会出现太阳经荣卫失调的一系列证状。
《伤寒论》将太阳经证状又进一步仔细地进行分析辩证,又细分为: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和葛根汤证等等。
①太阳病表实证——麻黄汤证的八个典型证状:《伤寒论》原文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后世医家把它叫做“麻黄八证”。
②太阳病表虚证——桂枝汤证:《伤寒论》原文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三阴三阳: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的论治
伤寒三阴三阳: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的论治
河南李继伟老师分享:
法无形法,方无定方,不拘泥于一方一症,辩症施治!
伤寒三阴三阳: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的论治!
一,表寒证的汗法!
二,半表半里寒热错杂证的和法!
三,.里热证的清、下法!
四,.里寒证的温、补法!
一症一方一用药,不拘泥于一法!
和即为“和解,理清,调和”之意!
小柴胡汤是和法吗?
对!小柴胡汤方以柴胡和其半表半里为主,而以姜、夏、芩、参、草、枣和其寒热虚实为辅,具特色。
小柴胡,大柴胡,半夏泻心要有所别!
小柴胡和大柴胡的区别是什么?
在于柴胡和解半表半里,其它均不能代!
大柴胡汤:为表里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效。
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
主治伤寒少阳证!
半夏泻心汤也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
半夏泻心汤亦可以消心下所痞?
亦可用!
一症一方一用药,要辩证施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不同,决定了各卦不同的卦象和主使,“三爻
组成八卦,三位一体,位分上、中、下,时分初、
中、末,象主少、壮、老等也为三阴三阳理论奠
定了基础。
《易经》的八卦之中,老阴生阳,老阳生阴,
形成阴阳的少、壮、老三个阶段,三男三女形成
的长、次、少等,构成了三阴三阳的雏形。八卦
相荡而成六十四卦,卦分六爻,又有阴阳的位置
流说、异源异流说)
仲景总结分析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成就,
创造性的用以构建中医临床的诊疗模式,形成了
独特的阴阳医学体系,使三阴三阳理论不仅在人
体生命科学领域达到了空前的成就,而且进一步
强化巩固了阴阳理论在中医学的根基,至今仍有
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价值。
三阴三阳理论在构建中医学体系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三阴三阳理论作为中医学两大经
实践自身的需要,大大发展了阴阳再分阴阳的思想。
《内经》时代,三阴三阳可能还是一个新的
学术问题,三阴三阳的关系及内在规律,尚未得
到充分认识和应用。
《素问.六节藏象论》:“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王冰注为:“非唯人,独由三气以生,天地
之道,亦如是矣,故《易》乾坤诸卦皆必三矣”,
《易经》是古人将天文历法知识,应用于卜筮
的典范,《易传》从各种自然社会现象中,特别
是卜筮爻象中,抽象上升为哲学,成为古人认识
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辨证法和方法论。春秋时期, 对阴阳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深化,阴阳概念的内 涵开始丰富起来了,应用也更加灵活和泛化了。
《管子》用阴阳论天时:“阴阳者,天地之大
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四时》。 《老子》用阴阳以论道,提出著名的命题: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 阴而抱阳”。阴阳再分阴阳之说,在先秦就已经
三、中医三阴三阳的概念形成及其渊源:
从文献记载看,“三阴三阳概念最早见于医
学帛书中,而且也仅用于医学”。三阴三阳在后 世仅见于古医学上的运用。 “太少阴阳,原是四 时之称„„以阳明厥阴合称三阴三阳者,乃医家 之言也”。(丹波元简)
三阴三阳首载于马王堆汉墓帛书。1973年底,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大量帛书,《十一脉灸 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了目前在中医学 医籍中首次见到的三阴三阳术语。而至《黄帝内 经》,三阴三阳理论得到发展并臻于完善,从而
成三阴三阳而不是四阴四阳或五阴五阳等等。这是
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 “三”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通过人类文化学方 法挖掘出的翔实资料表明,“三”在先人的心底, 蕴含着对宇宙的直觉感悟和理性的认知。
在人类认识史上,许多古老民族仿佛对“三” 和“五”这两个数字都发生过兴趣,并在自己的思 想文化中刻有这样的痕迹。根据庞朴先生的研究: 以现有材料,我们祖先周似较喜爱“三”,而“三” 具有的神奇地位,却是思辩的结果。 从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方面讲,“三” 是先民 在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感悟和总结,且源于生活 实践的“三”,比思辩的“三”要远古得多。
在《内经》中我们可以多次看到黄帝把三
阴三阳作为一个新问题提出来探讨。
《天元纪大论》、《至真要大论》中黄帝
还特别提出了“阳明何谓也”?“厥阴何谓也”
的问题,可见当时对“阳明”、“厥阴”的两
个概念还不十分明确。
三阴三阳是一个十分本原而敏感的问题,
因为它涉及到中医两大经典著作:《内经》和 《伤寒论》,《内经》奠基了中医学的人体观 、疾病观、治疗观和针灸经络诊疗体系,《伤 寒论》奠基了中医临床对疾病诊疗的基本模式
在浩瀚无际,冥冥神秘的天空中,有日、
月、星三种不同的光或明亮。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代,日、月、星三
辰无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思维和心理, 这种影响贯串于物质和精神。
‘参’字头上的三颗星和‘参’之为三,皆由 此来。甲骨文中的“三”字即是今之“气”字, 它与数字之三的区别是中间的一划短。三还具有 多的含义,五声中含有“三”的要素,即音调规
《易传·系辞下》,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在先贤的心目中,万
物有灵,灵灵相通,天地人一体,合之为一,而
分之则为三,所以立三才之道。三才思想对后世 影响至深至远。
卦辞中,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彰显了 对“三”的关注。可以认为,整个一部《周易》 发生,从混沌的原始智慧,到充满理性与悟性、 形象与意象的《易传》,在潜意识和显意识中无 不贯串着神秘的“三”。 “三”由潜意识走向了 显意识。
需要;
二是把一阳分为三阳,把一阴分为三阴,即阴
阳学说中的三阴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
少阴、厥阴,以适应认识疾病,对事物、对疾病进 行比较分类之需要。 这是中医学对阴阳学说的独有的阐释和贡献。
医学研究和思考的对象是人,人是宇宙的一部 分,古人认为生命神圣而神秘,层次多而交叉,仅 仅固守一阴一阳之理,从一个层次上难以解释人的 生命现象及生命的正常与异常。所以古人根据医学
成为中医学理论中阴阳学说的一大特点。
三阴三阳范畴的提出,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 形成与定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素问·阴阳离合论》“名曰少阴”、“名曰太阳”、“名曰太阴”、“名曰 阳明”、“名曰少阳”、“名曰厥阴”来看,“三阴三阳是阴阳与足六脉发生联系的 产物”,是足六脉的代名词)。
三阴三阳是中医学重要的医学模式之一,是
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伴随着阴阳学说 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完善的。 但是三阴三阳的命名,自《内经》始即存在 分歧,其争论的焦点,在于何以用三阴三阳名之, 而不以二阴二阳或四阴四阳命之,或其他名称命 之。
三阴三阳来源于何处,为历代研究《伤寒论》 者注重的问题之一,要明确三阴三阳的概念及源
渊,首先必须明确阴阳的概念及其源渊。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愿闻其与三阴三
阳之候奈何合之?”又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
故曰三阴三阳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阴阳之三也,何
谓?”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把一阴分为三阴,把一阳分为三阳的依据是
阴阳气之多少及其不同的功能。
实际上,《素问》在这里回答的只是阴阳分
为三阴三阳的依据是什么,而没有回答为什么要分
,而三阴三阳正是这两大体系的根基,是构筑
两大体系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并成为两大体系 的基本内容,因而三阴三阳也是关乎中医学的 整个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拨一发而动全 局的作用。
秦汉以后,历代医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旁证 少之又少,显得苍白无力,这也与后世传统文化 的变迁直接相关,加之《伤寒论》原著对三阴三 阳没有进行必要的理论阐释,更因个别医家把指 导汤证用药的三阴三阳“六病”,曲解为指导针 灸治疗的三阴三阳“六经”,导致了后世一人一 “伤寒”的局面,从根本上动摇了“三阴三阳” 对汤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逐渐沦为千年争 论不休的公案,直接导致了中医学的嬗变和异化 ,直至今天的弱化。(三阴三阳在《内经》《伤寒论》的一源异
律。而“三”就在其中,此可谓之“涵三为一”。
三、六、十二,说到底都是“三”。
三,成数也,天地人之道也,“两争日弱,
参和日强”,“三”之意重在“成”与“合”。
“三”频频地出现在先民的生活之中,渗透到思想、
精神和文化之中。 老子终于感悟到“三”的存在和力量,石破惊 天地呼喊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的真谛,从而确立了宇宙万物源于“三”的思
是《易经》之后大约800多年的《易传》所为。 《易传》是诠释《易经》的专著。《易传》援阴 阳入《易》,把阴阳溶于八卦符号之中,使阴阳 成为解释宇宙的理论基础,明确和强化了阴阳刚
柔、阴阳互根、阴阳转化的关系和意义,提出了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以阴阳解释宇宙天
地的变化规律。
《易传》对阴阳的阐释是系统而深刻的,它把 阴阳确定为宇宙的根本规律的思想是深刻的。
初步形成。
阴阳学说诞生于《易经》,《易经》虽然没有
明确提出三阴三阳,但已蕴涵着三阴三阳的思想,
如《易.系辞上》有“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八卦中的每一卦都由三个爻组成,是为“乾
坤六子说”,而且其中还包含着一个观念:乾卦
为纯阳,坤卦为纯阴,但是八卦中的其他六卦都
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各有多少不等或位
想。由于宇宙万物源于“三”,所以宇宙万物可以
分为“三”。可以说三阴三阳之“三”,有其深层 的文化底蕴。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三而成天,三而
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 九野。” “三”由人们的潜显意识,逐渐地固化 为思维定势而积淀于先人的心底。 西汉董仲舒把“三”推到极顶,称其为“天
典著作《内经》和《伤寒论》的理论框架,两次
把中医引向辉煌,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两千多年来
的针灸临床和中药诊疗临床,从《内经》到《伤
寒论》,催熟了中医学,构筑了中医学完整的医
学体系,成为中医学常盛不衰的理论基石。
二、“三”与“一分为三”的形成与意义: 把一阳分为三阳,把一阴分为三阴,
在《黄帝内经》中首见于《素问·阴阳离 合论》:“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 也?”
三阴三阳的形成及其意义
苏庆民
2013-8-21
1
一、关于“三”的哲学意义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 《伤寒论》的核心不在“经”,而在阴阳;阴 阳的核心不在二,而在“三”,这是学习《伤寒 论》、学习中医的核心。
中医学的阴阳理论水平之高,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医学的阴阳理论特别强调阴阳再分阴阳,以 适应阐述天人关系以及病机、发病、诊断、治疗之
变化,提示了事物的变化规律,赅尽事物变化模
式。从而形成了三阴三阳理论宏观的重共性和多 思辨的认识论思想。
《系辞》曰:“生生之谓易。”又曰:“易有
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
生四象是个分裂过程。在两仪阶段,阴阳初判,到 四象的时候就是二阴二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阳少阳,太阴少 阴,或者称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在这个基础上继 续分化,变成三阴三阳,生命就开始形成了。 生命来自分裂,“生生之谓易”。因此,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