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水痘和湿疹的鉴别

合集下载

湿疹的中医辨证论治

湿疹的中医辨证论治
加减:心火炽盛、口干心烦、口舌生疮、失眠易惊者加三心(连翘心、生桅仁、莲子心)三黄(黄连、黄芩、黄柏);胃火炽盛、口苦口臭、苔厚燥、唇干裂、便干结加大黄、黄连、桅子;夏季暑湿重加茵陈、蕾香、薏仁;渗液多加车前、泽泻、猪等、冬瓜皮等。
2.湿热内蕴,湿重于热(湿盛型)
主证:多见于亚急性湿疹及体弱脾虚患急性湿疹者。表现为皮肤轻度潮红,有淡红色或暗红色粟粒状丘疹、水疱、轻度糜烂、渗出、结痂、脱屑反复发作者,痒重抓后糜烂渗出不止。
与此型相近也多见于亚急性湿疹的为脾虚湿困,湿邪蕴肤型。患者多见于营养不良少儿及老年人,素体虚弱者,常迁延发病而无明显急性症状。病程日久,皮肤反复起水疱,结痂,瘙痒,搔抓后则糜烂渗出,抓后脱屑;久之皮肤肥厚,色素沉着。自觉身倦乏力,胃脘胀满,纳差,口中黏腻,大便常不成形,舌淡舌体胖嫩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缓。证属脾虚湿盛,蕴于肌肤。治宜健脾除湿,养血润肤。处方:白术l0g、枳壳l0g、薏米30g、扁豆l0g、厚朴l0g、干生地10g、车前子15g、泽泻15g、冬瓜皮15g、赤芩皮15g、马齿苋30g、白鲜皮30g、苦参15g、当归l0g、丹参15g、地肤子15g。方白术、萻米、扁豆、厚朴健脾燥湿;赤芩皮、冬瓜皮渗湿利水;车前子、泽泻、白鲜皮、苦参利湿清热;干生地凉血滋阴,当归、丹参养血活血润肤。此亚型与湿热困脾型不同之处在于患者素体虚弱,多迁延发病呈亚急性或慢性变化,无明显热象,故以健脾益气除湿利水为主,佐以清热凉血、养血活血润肤。此型临床十分多见,且多为局限性皮损,故应重视引经药的使用,如上肢皮损加片姜黄,下肢皮损加木瓜、牛膝;头面皮损加黄芩、野菊;口周皮损加黄连、桅子;耳周,阴肛部皮损加胆草、黄柏;腰背部皮损加杜仲等。还应根据湿疹的不同病因病位辨证加减:如脂溢性湿疹加桑白皮、地骨皮、野菊、生槐花;痕积性湿疹加丹参、红花、木瓜、牛膝;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加公英、败酱、鱼腥草、双花等;遗传过敏性湿疹加焦四仙,炒莱菔子等。

几种常见皮疹的鉴别诊断

几种常见皮疹的鉴别诊断

疾病病因皮疹特点发热全身症状病毒性1、麻疹麻疹病毒红色斑丘疹,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发热3~4天,出疹期体温最高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有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2、急疹疱疹病毒红色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一天出齐,次日消退高热3~5天,热退疹出一般情况良好,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3、肠道疾病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疱样皮疹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颈部和枕后淋巴结肿大4、风疹、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皮疹、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疹、或丘疹,部分融合后类似麻疹。

躯干、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皮疹。

皮疹一般持续1~4天消退,发热、出疹前1~2日,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5、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初次感染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

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多数疱疹数日后结痂。

部分皮疹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该病待征之一发热1~2日即进入发疹期。

多数典型水痘患者皮疹不多,全身症状亦轻,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

重型者则皮疹密布全身,甚至累及内脏(如肺部),全身症状亦重,热度高,热程长。

成人水痘常属重型。

细菌性1、猩红热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咽峡炎、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称为化脓链球菌)痒感。

皮疹一般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出疹先后开始消退,2~3天内退尽。

9℃左右,毒症状;2、败血症金葡菌及各种细菌皮肤及黏膜可出现淤点、淤斑或其他皮疹。

《中医诊断学》课后习题

《中医诊断学》课后习题

绪论一、简答题1、何谓中医诊断学?2、试述中医诊断学的临床意义。

3、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有些?4、四诊和诊病、辨证的关系怎样理解?5、如何理解中医诊断学的整体察病:6、如何理解中医诊断疾病时要强调四诊并重?7、怎样理解病证合参的诊断原则?8、明、清时期对于伤寒、温病的辨证有哪些成就?第一章问诊一、名词解释:壮热,潮热,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自汗,战汗,除中,里急后重,完谷不化,五更泻,滑泻失禁,肛门气坠,溏结不调,癃闭,余沥不尽。

二、简答题1、写出正确的和错误的主诉各一个,错误主诉应指出错误所在?2、背诵“十问歌”的内容。

3、何谓恶寒、畏寒?各有何意义?4、阐述恶寒发热的机理。

5、怎样根据恶寒发热辨别外邪的性质?6、但寒不热有几种类型?各有何意义?7、简述壮热的表现及机制?9、简述阴虚潮热的特点及意义。

10、气虚发热有何特点?其机制如何?11、你如何理解“阳加于阴谓之汗”的意义?12、怎样根据表证出汗情况辨别外邪的性质?13、何谓绝汗?怎样区别亡阴之汗与亡阳之汗?14、简述半身汗出的点及其临床意义。

15、简述十二类疼痛性质的名称、特点和意义。

16、怎样鉴别疼痛的虚实性质?17、何谓头晕?怎样辨析头晕的临床意义?18、何谓心悸?怎样鉴别惊悸和怔忡?19、何谓耳鸣、耳聋、重听?20、怎样鉴别耳鸣的虚实性质?21、何谓目眩?怎样辨析目眩的临床意义?22、何谓失眠?简述失眠的临床分类。

23、何谓嗜睡?怎样辨析嗜睡的意义?24、口渴欲饮包括哪些类型?各有何意义?25、食欲减退有何意义?26、何谓厌食?怎样辨别厌食的临床意义?27、简述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28、何谓便秘?导致便秘的原因有哪些?29、简述泄泻的临床常见证型。

30、尿量增多或尿量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31、怎样根据痛经的特点辨别其性质?32、黄带、赤白带各有何临床意义?33、伤食泄泻症状特点是什么?肝脾不和大便可有哪些改变?34、寒湿泄泻证大便特点是什么?35、脾胃虚弱大便可有哪些改变?36、肾阳亏虚大便可有哪些改变?37、下焦湿热可见哪些小便的改变?38、肾气亏虚,肾阳不足可见哪些小便改变?三、论述题1、何谓潮热?潮热包括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病机特点与临床表现如何?2、试述中医对疼痛产生机理的认识。

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

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

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中医治疗皮肤病,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是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向表现,因此常外病内治,遵循整体观,达到阴平阳秘。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一、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辩证是中医辩证最基本方法。

通过四诊获得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盈亏、病邪的盛衰、疾病的浅深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种证候。

(一)表证证候特点:病位浅、病程短、起病急。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寒、无汗或有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等。

常见疾病:如风寒或风热所致的荨麻疹。

(二)里证特点:病位深达脏腑,病程较长。

临床表现:壮热、口渴、神昏、谵语、尿赤、便结、舌经苔黄、脉洪而数。

常见疾病:如皮肤疖、痈等化脓感染性皮肤病,未经及时治疗,热毒传入营血。

(三)寒证证候特点:是感受寒邪可机体的机能活动衰减,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个方面。

临床表现: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沉。

皮肤损害常表现为色淡白或青紫,温度偏低,或有疼痛,得暖则缓。

常见疾病:如冻疮、肢端动脉痉挛病。

(四)热证证候特点:是感受热邪或机体的功能亢盛,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个方面。

临床表现:发热喜凉,口渴冷饮,面红耳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

皮肤损常表现为色鲜红,欣热,肿胀,或脓疱、瘀斑。

常见疾病:如丹毒、败血症出现的皮肤紫癜。

(五)虚证证候特点:是正气虚弱不足。

临床表现:由于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不同,故表现各有特点。

一般常见的为精神萎靡,面色胱白,身倦无力,或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或不禁,舌质淡,舌面光滑无苔,脉细弱。

常见疾病:如瘰疬性皮肤结核、系统硬皮病,系统红斑性狼疮。

(六)实证证候特点:是邪气亢盛有余。

临床表现:包括气滞、血瘀、痰饮、虫积等,因而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儿科中医-水痘

儿科中医-水痘
疱疹痒甚,加白鲜皮、地肤子、蝉蜕祛 风祛湿止痒。
2.邪炽气营 证候 壮热烦躁,口渴面赤,口舌生疮, 便秘溲赤,皮疹粗大,分布稠密,疹色紫暗, 疱浆混浊,根盘红晕显著,舌质红或绛,苔黄 燥而干,脉象洪数。
本证以壮热烦躁,疱疹稠密,疹色紫暗, 疱浆混浊为特征。
治法 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主方 清胃解毒汤加减。
邪毒闭肺 麻杏石甘汤加减以清热解毒、开肺化痰。
[其他疗法]
一、中药成药 1.板蓝根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开 水冲服。用于水痘轻证。
2.银翘解毒片:每次1~2片,每日3次, 温开水送服。用于水痘轻证。
3.牛黄解毒片:每次1~2片,每日3次, 温开水送服。用于水痘重证。
4.清开灵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用 于水痘重证,及邪陷心肝、邪毒闭肺变证。
二、药物外治 1.黄连膏:涂于患处,每日1~2次。用 于水痘成疮或干靥而疼者。
2.青黛30g,煅石膏50g,滑石50g,黄 柏15g,冰片10g,黄连10g。共研细末,和 匀,拌油适量,调搽患处。每日1次。用于水 痘疱浆混浊或疱疹破溃者。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隔离水痘患者,直至全部疱疹结痂为 止。
水痘重症 免疫低下 长期服用激素
[病因病机]
1.病因:外感水痘时邪。
2.病位:主要在肺脾,涉及心肝。
3.主要病机:邪蕴肺脾,湿热郁蒸,外 透肌表。
水痘病因病机示意图
时行邪毒 口鼻 肺卫 肺卫失宣 表证
气营(脾) 毒炽气营 壮热烦躁 夹湿透发 水痘布露
邪毒炽盛 邪毒炽盛
内陷心肝 邪毒闭肺
神昏、抽搐 高热咳嗽、喘急鼻煽
2.本病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易 感儿童接触水痘病人后,应观察3周,并立即 给予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可预防发病。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医辨证施治和药膳推荐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医辨证施治和药膳推荐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医辨证施治和药膳推荐皮疹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不适和烦恼。

中医认为,皮疹是体内湿热郁结、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所致。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常见皮疹的辨证施治和药膳推荐。

一、湿热型皮疹的辨证施治湿热型皮疹表现为皮肤潮湿、红肿瘙痒等症状,常见的疾病有湿疹、尿布疹等。

中医认为,湿热一般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湿热内蕴,因此治疗应以清热、解湿为主。

1. 中药治疗: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连、黄芩、柴胡等。

同时,可配合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外用,如藏红花、独活、地骨皮等。

2. 中医调理:饮食方面,应忌食辛辣、油腻、甜食等容易助湿生热的食物,多摄入清热解毒的食材,如苦瓜、冬瓜、黄瓜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中药泡浴,去除体内湿气,舒缓皮肤瘙痒。

二、风热型皮疹的辨证施治风热型皮疹表现为皮肤红肿、痒痛,常见疾病有湿疹、麻疹等。

中医认为,风热引发的皮疹多与体内湿热相结合,治疗应以清热、祛风为主。

1. 中药治疗:选择具有清热、祛风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金银花、薄荷、野菊花等。

同时,可配合一些适用于外用的中药,如苦参、地黄等。

2. 中医调理:饮食方面,应忌食辛辣刺激、热性过高的食物,多摄入清热、祛风的食材,如绿豆、百合、生蒜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中药洗浴或者熏蒸治疗,加速风热体质的康复。

三、虚实相兼型皮疹的辨证施治虚实相兼型皮疹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或者红肿、疼痛等症状。

此类皮疹多与儿童体质虚弱、脾胃功能不佳等有关,治疗应以调理脾胃为主,兼顾外治。

1. 中药治疗:采用补益脾胃、清热解毒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耆、党参、白术等。

同时,可选择一些具有滋润、清热功效的中药外用,如冰片、黄芩、苍术等。

2. 中医调理:饮食方面,应多摄入滋阴润燥的食材,如芝麻、蜂蜜、银耳等,忌食辛辣刺激、容易生热的食物,如辣椒、海鲜等。

此外,适当进行中医推拿或者穴位按摩,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皮肤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还需根据不同儿童的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湿疹的中医诊断

湿疹的中医诊断

湿疹的中医诊断
湿疹病初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内蕴,外越肌肤则疹色鲜红,浸淫流液,病久反复发作,阴血被耗。

气血失和,化燥生风,肌肤失养,粗糙肥厚,缠绵难愈。

那么,湿疹的中医诊断该怎么做呢?
湿疹的中医诊断
1、血热。

证候:本型亦相当于急性湿疹,但渗液较少,皮损以红斑、丘疹、抓痕、血痂为主,瘙痒剧烈,常伴有口干舌红,脉细数。

辨析:辨证:红斑,丘疹,血痂,口干,舌红为辨证要点。

病机:心火炽热夹湿蕴肌肤则见红斑、丘疹、血痂;热灼津液则口干,舌红。

脉细数为血热之象。

2、血燥。

证候:本型相当于慢性湿疹,皮损肥厚角化破裂,或有抓痕血痂,反复发作,数年不愈,常有人体消瘦,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缓。

辨析:辨证:皮损肥厚,角化破裂,经久不愈为辨证要点。

病机:久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化燥致肌肤肥厚,角化破裂。

脉缓或沉细为阴虚血燥之症。

3、湿阻。

证候:多为亚急性湿疹,皮损色暗、淡红或不红,水疱不多,但液水浸淫,常伴有胃纳不香,面色萎黄,便溏溲少,苔白腻,脉濡滑。

辨析:辨证:皮损色暗,水疱少,但液水浸淫,苔白腻,脉濡滑为辨证要点。

病机: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积肌肤致水疱液水浸淫。

苔白腻;脉濡滑为湿困中焦之症。

4、湿热。

证候:本型相当于急性湿疹,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液,边界弥漫,剧烈瘙痒,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

辨析:辨证:以皮疹潮红,糜烂,渗出,剧痒为主要辨证要点。

病机:湿热之邪流溢肌肤则皮疹潮红、糜烂、渗液、剧痒。

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盛之症。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大全!教你分辨急疹、湿疹、风疹、麻疹和水痘!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大全!教你分辨急疹、湿疹、风疹、麻疹和水痘!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大全!教你分辨急疹、湿疹、风疹、麻疹和水痘!1、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症状有: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C,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

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2、幼儿急疹会传染吗?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

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

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所以是会传染的。

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

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

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

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3、幼儿急疹及其护理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

中医药如何治疗水痘

中医药如何治疗水痘

中医药如何治疗水痘水痘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是由外感时行邪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时行疾病。

因其疱疹内含水液,形态椭圆,状如豆粒,故称水痘。

也称水花、水疮、水疱。

西医亦称水痘。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两季。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而以1-4岁小儿为多见。

本病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流行。

预后一般良好,愈后皮肤不留瘢痕。

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若是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罹患本病,症状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在古代医籍中,有关水痘病的论述始于宋代,《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中最早提出“水疱”之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疮疹论》则正式立名“水痘”:“其疮皮薄,如水疮,破即易,于者,渭之水痘。

”病因病机水痘病因为外感时行邪毒,上犯于肺,下郁于脾而发病,其病在肺脾两经。

时行邪毒由口鼻而入,蕴郁于肺,故见发热、流涕、咳嗽等肺卫症状。

病邪郁于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时邪与内湿相搏,外透于肌表,则发为水痘。

若毒邪尚轻,病在卫表者,则疱疹稀疏,点粒分明,全身症状轻浅;少数患儿素体虚弱,感邪较重,邪毒炽盛,内犯气营,可见疱疹稠密,色呈紫红,多伴有壮热口渴。

甚者毒热化火,内陷心肝,出现神昏、抽搐。

也有邪毒内犯,闭阻于肺,宜肃失司,可见咳嗽、气喘、鼻煽等重症。

临床诊断一、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发热1—2天内,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位较多,四肢部位较少。

疹点出现后,很快变为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红晕,疱壁薄易破,常伴瘙痒,继则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疤痕。

2、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3、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在同一时期,丘疹、疱疹、干痂并见。

4、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刮取新鲜疱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检查多核巨细胞,用酸性染色检查核内包涵体。

二、鉴别诊断1、麻疹、风痧、奶麻、丹痧均为斑丘疹,皮疹分布全身,形态细小如针尖或粟粒状,无疱疹、结痂现象。

常见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常见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重症多形红斑1.药疹:明确用药史,可以是两周或20天以内的,可以是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麻疹型,猩红热型,紫癜型等,瘙痒比较明显,皮疹颜色鲜红。

严重者可累及粘膜:眼,口腔,唇,外阴等。

该患者发疹前无用药史,可排除。

2.多形红斑:皮疹常见于四肢末端,初发为边界清楚红色斑疹,后变为隆起水肿性丘疹,周边水肿性红斑,中心紫癜,虹膜现象明显,多对称分布的。

根据皮疹特点暂不考虑3.重症多形红斑:皮损可为红色斑疹、水疱等。

如病情严重,可累及粘膜处。

一般发病诱发因素与用药无关。

故暂排除。

4.副肿瘤性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损为多形性,有痒性风团,斑、丘疹、水疱、糜烂等。

多数发疹之前有肿瘤表现。

DIF有组织病理改变,IIF可阳性。

必要时查病理、DIF 等以进一步排除。

5大疱性类天疱疮:此病好发于老年人。

皮损表现为全身泛发的红斑、水疱但呢个。

部分病人见口腔溃疡。

IIF可提示抗基底膜待抗体,DIF示疱周正常皮肤基底膜带处C3、IgG免疫反应物沉积。

目前依据不足。

必要时入院后查病理活检、DIF等进一步排除。

1.荨麻疹性血管炎:反复发生风团伴瘙痒,可自行消退,消退后皮损处可见暗红色斑疹,部分伴有疼痛,关节肿胀2.环状红斑:多见于中青年皮疹呈环形或融合,成多形水肿性红斑:因新旧损害重叠可呈现靶样,边缘隆起如缇状,其内缘附少量鳞屑:好发于臀、股及小腿:微痒:病程慢性复发性,皮疹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

以真皮炎症反应性血管扩张充血的细胞润浸润为病理基础。

该患者病理结果不考虑该病。

3.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分为丘疹鳞屑型和环状红斑型,环状红斑型初为水肿性丘疹,逐渐扩大成环状或多环状,边缘隆起的斑块,外表平滑或有少许鳞屑,消退后可留有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

损害好发于面、手、前臂、上胸等曝光部位。

常有敏感的光敏感现象,血清抗Ro及抗体La及ANA阳性,皮损DIF阳性,血细胞减少,血沉增快。

该患者皮疹。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女,青年女性,主因“全身起疹3个月,加重半月”入院。

中医对湿疹的解释

中医对湿疹的解释

中医对湿疹的解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学称为“湿疹疮”。

它的特点是皮肤红、肿、糜烂,伴有瘙痒、渗液等症状。

湿疹在中医看来属于湿热之邪侵袭所致,主要与湿气、热气、脾胃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与湿邪侵袭人体有关。

湿邪是一种外来的病邪,具有渗滞的特性,一旦侵入人体,容易滞留在肌肤,阻碍气血运行,导致皮肤湿热,从而发生湿疹等症状。

湿邪的侵袭通常与体质、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

例如,天气湿重、环境潮湿、暴饮暴食、生冷食物等都可能导致湿邪的侵袭。

在中医理论中,湿疹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湿邪的滞留。

脾胃虚弱时,消化功能减弱,导致湿邪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引发湿疹。

此外,湿疹还与肝脏功能紊乱有关。

肝脏是人体气血的储藏和调节器官,肝气郁结会导致湿热内蕴,进一步诱发湿疹。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包括解表祛邪、祛湿燥湿、调理脾胃、活血化瘀等。

首先,要通过解表祛邪的方法,排除湿邪侵袭人体的源头。

可采用草药煎剂、外用药膏等方式,促进湿邪的排出。

其次,要通过祛湿燥湿的方法,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状况。

可以选择具有祛湿作用的草药,如泽泻、茯苓等,配合适当的饮食调理,加强排湿功效。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理脾胃的方法,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减少湿邪的滞留。

可以选择一些健脾化湿的中药,如党参、白术等,改善脾胃功能。

最后,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改善湿疹引起的皮肤红肿、糜烂等症状。

可以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草药,如当归、川芎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湿疹的康复过程。

除了草药治疗外,中医还注重调理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

中医认为,湿疹患者应尽量避免暴饮暴食、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加重湿气的滞留。

同时,要保持室内干燥通风,避免环境湿重对湿疹的影响。

此外,中医还强调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湿疹的加重。

总的来说,中医对湿疹的解释主要是从湿邪侵袭、脾胃功能失调等因素进行分析。

湿疹的中医辨证

湿疹的中医辨证

湿疹的中医辨证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性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可发病。

湿疹可泛发任何部位,皮疹形态多样,瘙痒剧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湿疹的病因很复杂,由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而诱发本病。

内在因素的种类很多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功能性障碍、慢性酒精中毒、肠寄生虫、精神紧张、情绪变化、失眠、疲劳;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产生湿疹或加重病情。

外在因素主要指生活环境中的物理和化学物质等刺激因素。

如药物、油漆、染料、肥皂、化妆品等化学物质刺激;日光、紫外线、寒冷。

潮湿、炎热、干燥、摩擦、纤细异物(动物皮毛、玻璃丝、麦芒)等,均可诱发湿疹。

中医则认为湿疹与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外邪侵淫有关。

湿疹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湿疹的表现常循一定的规律,开始为皮肤弥漫性潮红以后发展为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常数种皮损并存。

病变多为片状或弥漫性,无明显界限,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以头面、四肢远端。

阴囊为多见,对称发病,严重的泛发全身。

局部瘙痒或有灼热感,病程反复,时好时犯,愈后一般不留瘢痕慢性湿疹的皮损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皮肤浸润增厚呈皮革样(苔藓化)改变,颜色褐红或褐色表面常有糠皮样鳞屑,伴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部分皮损上可出现新的丘疹或水疱.抓破后有少量黄水渗出。

发生在手足或关节部位的湿疹,常呈皲裂或疣状。

病情时轻时重,而在精神紧张或睡觉前症状明显,瘙痒剧烈。

在中医中药治疗方面:(1)急性湿疹:发病急,病程短,皮损潮红灼热,肿胀,渗出显著。

中药可选用“鬼苓湿疹康”系列药物。

外治法:毒疹清组方药(2)慢性湿疹:若病程日久,皮损粗糙肥厚,或兼有少量渗液,脱屑瘙痒,抓有血痂,角化皲裂。

中药可选用“鬼苓湿疹康”系列药物。

外治法:毒疹清组方药饮食方法:急性湿疹可取绿豆30g、海带30g、鱼腥草15g。

白糖适量,每天1剂,加水共煮熟,吃海带、绿豆,喝汤,连用5~7剂。

怎样辨别湿疹?中医方法是这样!

怎样辨别湿疹?中医方法是这样!

怎样辨别湿疹?中医方法是这样!
湿疹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疾病,这种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丘疹以及小水泡等等,因为别的一些皮肤疾病也会出现这种症状,所以很多人经常会把湿疹疾病判断错误,这会耽误疾病的治疗时机,所以大家要懂得湿疹的正确辨别方法。

一、其实湿疹的发病因为是很复杂的,有外在的因素,比如说生活的环境,气候条件,物理性的化学刺激,和一些食物都是可以让湿疹发生或者是湿疹的加重得湿疹其实还和内在因素也
有挺大的关系,比如说那些有慢性的消化疾病,胃肠道功能的阻碍,内分泌失调等等都是可以让病人的湿疹加重或者是得湿疹,其实如果是从发病的机理上面来看,就是一种过敏的变太的反应。

二、判断自己是不是患有湿疹,可以根据临床的表现来判断的,说起湿疹,湿疹有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两种,由于湿疹程度上发病症状不同,并且不同的湿疹它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不一样的,
并且治疗后的结果也是有挺大是差别的。

所以应该这么判断。

三、急性湿疹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一般都是会感觉皮肤的瘙痒,皮肤很痒,并且还会出现就被火烧了一样的感觉,皮肤周围出现白白的浓症状,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出现一些和小米一样大小的东西。

这就是湿疹。

四、会发现这种跟小米粒差不多的痘痘,会变成水泡,这些水泡就会慢慢出现破裂,然后这些地方就会出现糜烂,这主要是因为组织液的渗出,然后就会变成结痂,并且结痂出现后,伤口旁边和正常的组织的旁边是分不清的。

五、其实如果自己真的得了湿疹的话,自己还是会有感觉的,因为在得湿疹的早期自己会感觉到瘙痒并且还会感觉就象被火
烧了一样,还会出现反反复复的发作,治疗没有用。

水痘的中医辨治

水痘的中医辨治

水痘的中医辨治作者:董汉良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09期2006年8月,年逾八旬的老人王大文先生,带着手写书稿《中医痘科诊疗》登门造访,嘱我为其新作写序,我收下书稿,并与其攀谈有关水痘的中医辨治,现实录如下。

问先生为我地王氏痘麻科第三代传人,接替父亲临床应诊已60余年,想必对水痘一定有极丰富的经验,请先生谈谈中医对水痘的认识。

日传统的中医痘科包括天花和水痘,自1796年英国琴纳发现了牛痘疫苗并在全世界推广之后,天花流行得到控制。

1980年5月8日宣布天花在全世界消灭,而水痘近年依然猖獗,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目前所说的“痘”主要措水痘和带状疱疹。

水痘是疱疹型的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季多见。

其病源为带状疱疹病毒,是一毒两病,儿童、青少年多发为水痘,成人、中老年人发为带状疱疹。

一个人若患过水痘,一般可以终生不再患水痘,但仍可能患带状疱疹;患过带状疱疹的人,还可能再患带状疱疹。

水痘,从目前临床所见似应称其为“现代水痘”,它应与“野痘”相区别,这里面的鉴别非常重要。

问那请您讲讲水痘及您所谓“现代水痘”和“野痘”的鉴别。

曰水痘感染后2~3周,结痂脱落,但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会沿着感觉神经传入感觉神经节或脑神经节,成年后被某些因素激活,而引发带状疱疹,所以说患过水痘后可能再患带状疱疹。

水痘,现代医学对其有明确的界定标准:感染仅限于棘皮层,全身反应轻,只在表皮层,只要不合并细菌感染,一般无明显皮损而留下瘢痕。

水痘发病具有明显向心性,即靠近心脏先发、多发,四肢少发、不发。

现代水痘是与中医传统水痘相对而言。

中医所谓水痘,如清代陈正霞《幼幼集成》中所说:“水痘似飞痘,身热二三日而出,晶莹如水疱。

”即一般不鼓脓,症状轻,常可不药而自愈。

现代水痘是指被现代医学称之为水痘的病症,四季发病,不间断。

有相当多患者是有鼓脓现象,鼓脓呈脐窝型,顶部凹陷,极似天花疱疹形状,必须经过治疗,不会自愈。

现在我们要辨治和重视的也主要是指现代水痘,即目前发病的常见水痘。

湿疹的诊断与鉴别治疗(内容清晰)

湿疹的诊断与鉴别治疗(内容清晰)

湿疹的诊断与鉴别治疗湿疹的诊断与鉴别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

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

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

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

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

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

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

分类治疗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

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瘙痒、丘疹型建议止痒抑菌为主可以使用同仁堂皮肤病血毒丸和立湿宁中药配合使用。

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

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血虚风燥症:血虚风燥症应注意肝火旺盛,在饮食尽量清淡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萝卜、一定注意避免面烟酒,同事可以用一些调理气血的药物、止痒润燥、清热利湿进、修复皮损进行治疗,如立湿宁纯中药效果显著。

保持心情舒畅、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过敏的患者尽量不要接触过敏原。

湿疹的分类,很多的患者都会认为湿疹只有一种,但是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时间、皮损特点、主要症状等被分为好几种。

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自己是哪一种湿疹再进行治疗,否则用错了药就会造成很多的不良后果。

湿疹的分类湿疹按照病情分为: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按照主要的症状分为:脂溢性湿疹、干性湿疹、阴囊湿疹、小儿湿疹、淤积性湿疹、肛门湿疹。

不同的湿疹治疗方法也不同,根据病情的发展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和方式也都不相同,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诊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1、湿疹中药方-胃经积热【湿疹症状】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

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稍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皮疹,脓疮,结痂而稍有疼痛。

水痘的识别与中医治疗

水痘的识别与中医治疗
有微热、流涕、咳嗽等证,为病在卫分; • 若水痘邪毒较重,痘疹大而密集,色赤紫,
疱浆混浊,伴有高热、烦躁等证,为病在气 分、营分。 • 病重者易出现邪陷心肝、邪毒闭肺之变证。
第14页/共47页
2. 治疗原则
• 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为基本原则 ; •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治以疏风清热、 利湿解毒,清气凉营、解毒渗湿; •对邪陷心肝,邪毒闭肺之变证,则 治以清热解毒,镇惊开窍,开肺化 痰之法。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疮疹论》记载:“其疮皮薄,如水泡,破即易干者, 谓之水痘。”明确提出“水痘”命名及疱疹的特点
•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记载:“水痘皆因湿热成,外证多与大痘同, 形圆顶尖含清水,易胀易靥不脓浆,初起荆防败毒散,加味导赤继相从。” 概括了病因、疱疹特点及治法。
第4页/共47页
第16页/共47页
• 方药 银翘散合六一散加减。 • 方中荆芥、薄荷疏风解表,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牛蒡子、桔
梗、甘草宣肺利咽止咳,滑石、车前子清热利湿。 • 痘疹痒甚者,加蝉衣、僵蚕、白蒺藜祛风止痒。
第17页/共47页
• 2.气营两燔 • 证候 壮热不解,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唇赤,痘疹稠密,颜色紫
口腔、咽喉、眼结 膜、外阴粘膜亦可 见。
第10页/共47页
(3)血象检查:白细胞大都正常,或有轻度 增高;
(4)病原学检查 检测病毒抗原,敏感性较高,有助于病
毒学诊断。 用抗膜抗原荧光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
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在出疹 1~4天后即出现,2~3周后滴度增加4倍以 上即可确诊。
的消退。
第35页/共47页
3.证治分类
(1)常证 ①邪犯少阳
证候 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触之痛甚,咀嚼不便,或有头痛、咽红疼痛、纳少, 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 柴胡葛根汤加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