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心理诊断与原因分析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生心理诊断与原因分析
九江学院心理学教授-王经忠
差生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这项事业是开创性的事业,这条道路,注定是艰难的。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开拓。
我以为,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有“三心二意”。“三心”,就是爱心、事业心和责任心;“二意”即“一心一意”,“全心全意”。
做任何工作,都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事差生教育就必须了解差生的形成规律、教育规律以及差生的教育和转化规律。
一、什么是差生?
差生是智力正常的青少年,由于环境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个体不良的“配置”,从而导致学习、品行等诸方面长期落后,且这些落后又融合在一起,交互作用,需要特殊教育的一类学生。理解这个定义,必须把握:1、差生是智力发展正常,大脑和神经系统无器质性疾病,并且与一般学生享受基本一样的文化、生活和工作环境,只是由于一些不良因素消极因素的影响,才使其成为学校教育中的落伍者、后进者。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特殊的教育途径,得到教育与转化,恢复到一般状态。这里必须区别智力发展落后和智力落后两个概念。教育者不可以随便给他们乱贴标签。2、差,只是一种结果。差生的形成,一定有原因。每个差生形成的具体原因不可能一样,但是一般说来,差生诸方面的落后,是各方面消极因素融合、沉淀的结
果。这就跟人们感冒一样,感冒病毒存在于我们周围,但是有的人抵抗力强,不会得病;而有的人抵抗力弱,就染上了。差生的形成有外在消极因素和内在消极因素的“总和”,“沉淀”,“差”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这也给我们差生转化指明了方向。3、差生的“差”,很少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的。学习差,自卑,反抗,逃离社会正常生活,行为越轨,品行差,他们是互为因果的。因此,这告诉我们,差生的转化必须综合治理。同时也说明,我们可以找一个突破口,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的择差教育,就是在学生脱离课堂学习的轨道,从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入手,达到纠正差生的品行的目的;从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入手,达到改善差生的学力差的毛病,从而为他们将来的继续学习提供帮助。
二、差生的心理诊断与鉴定标准
“心理诊断”这一概念是上世纪初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西蒙Th.SinDn提出来的。它首先应用于医学和心理学研究领域,以后逐渐推广到学校教育领域。许多老师把差生比作得了“病”的孩子,为了了解和把握孩子“疾病”的症状、病因以及病情发展趋势,人们就用这个概念来对差生进行判别和区分,从而达到教育转化差生的目的。这种方法,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差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差生的需要是不相同的。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他的差,还要看到他们差的不相同。另外一个要注意的是,差生也不是什么都差,差生也会有闪光点,教师不能一叶彰目,不见森林。
三、差生形成的外因分析
(一)学校:差生的萌芽区
差生之所以是差生,首先是在学校中表现出来的。应该指出,在差生形成的诸多因素中,其中关键因素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促进大多数学生得到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许多差生。而且,只要应试教育不改,差生甚至是多数。所以,有人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话两个意思,我们的教育,使几乎所有人都面临失败,失败是最后的结果;另一个意思是,学校教育的失败。爱因斯坦曾指出:“由于经济生活现代化的发展,作为传统和教育的传递者的家庭已经削弱,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我们赞赏学校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学校教育客观上也造就了许多差生?
正像马卡莲柯所说:“我深信,男女孩子们所以成为违法或者‘不正常的人’,都是由于受了‘违法的’和‘不正常’教育的缘故。正常的教育、积极的教育和具有一定目的的教育,能很快地使学生集体变成完全正常的集体。任何天生的犯过失的人,任何天生不良性格,是绝对没有的。”学校教育有功,也有过。这些我们必须进行检讨。
1、教育思想失误。长期的应试教育,结果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失败的总是大多数。这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对学习彻底丧失了信心,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以及社会的舆论中,成了差生。差生为数
不少。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
2、教育政策失误。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激烈的竞争,使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学生负担特别沉重,大量的学生不堪重负,逃避教育。此外,班级规模过大,教师无法针对性因材施教,教师也疲于应付,差生只好被打入另册。
3、教育内容的失误。教材量大、要求偏高、课时偏紧,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理解上出现困难。只好生吞活剥,前面理解不透,后面自然就跟不上趟。
4、教育方法失误。枯燥的说教,空洞的指责,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的玷污,都使学校教育的信度下降。
5、班主任工作的失误。班主任缺乏爱心,没有工作热情。教育思想短缺,教育方法不当。对一些差生不去做耐心的工作,还拒之门外。
二社会:差生的发生区
成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把社会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逐步内化成为个人特质,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学校、家庭其实都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不良影响,对青少年往往更有诱惑力。
1、社会风气不正。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2、社会规范失调。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道德沦丧,
精神滑坡。
3、社会教化不力。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
4、社会文化失范。消极文化导致是非颠倒、良莠不分,丧失羞耻感、荣辱观。
5、社会导向的失误。经商热、赚钱风、“脑体倒挂”、“读书无用论”蔓延,腐蚀青少年。
6、社会信息污染。人类信息量的激增,难免鱼龙混杂,香花与毒草并存。
此外,不良社会舆论、失调的社会责任意识等因素也是造成差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三家庭:差生的变化区
家庭的不良教育与不良环境是差生形成的又一基础。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孩子的第一个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既是人成长发育的温床,又是塑造情感、意志,形成品德和个性的场所。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具有定势作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是调整学校教育、净化社会影响的温床,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往往会使青少年学生形成顽固的不良品德的习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创伤,从而会加剧他们各方面的不良。因家庭原因造成学生后进的大致有九种情况:
1、家族不睦,父母经常吵架或离婚;
2、父母长期因病无力照顾孩子或早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