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2023年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2023年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1. 锂(Li)的原子序数是几?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2.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什么颜色的物质?
A. 红色
B. 绿色
C. 黄色
D. 蓝色
答案:A
(以下省略部分选择题)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
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H2O
2. 沸水加热时温度不断升高,但只有到________时才开始沸腾。

答案:100°C
(以下省略部分填空题)
第三部分:解答题(共20分)
请简要解答以下两个问题:
1. 什么是碳酸盐?举例说明。

答:碳酸盐是由碳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或氨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例如,碳酸钠(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

2. 请描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答: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它能够分解成离子。

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它不会分解成离子。

得分统计
第一部分:选择题总分:50分
第二部分:填空题总分:30分
第三部分:解答题总分:20分
总分:100分
完成该试卷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祝您考试顺利!。

中考化学试题卷子及答案

中考化学试题卷子及答案

中考化学试题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产生2. 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种类C. 分子种类D. 物质总质量4. 以下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水D. 铁5. 以下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氢气D. 氮气6. 以下物质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7. 以下物质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8. 以下物质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9. 以下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甲烷D. 氮气10. 以下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A. 甲烷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11. 以下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氢气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2.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碳酸氢钠13. 以下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14. 以下物质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5. 以下物质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6. 以下物质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7. 以下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甲烷D. 氮气18. 以下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A. 甲烷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19. 以下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氢气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20.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碳酸氢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化学式为H2O的物质是水,其中H代表氢元素,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2024年沪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沪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题目: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C、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D、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2、题目: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B、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D、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盐酸(HCl)B、硫酸(H2SO4)C、氢氧化钠(NaOH)D、碳酸(H2CO3)4、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B、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C、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5、下列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乙醇(C2H5OH)和乙醚(C2H5OC2H5)B. 甲烷(CH4)和乙烷(C2H6)C. 氧气(O2)和臭氧(O3)D. 氢气(H2)和氧气(O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化钠溶液导电是因为氯离子和钠离子在溶液中自由移动B. 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因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C. 碳酸钙加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因为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D. 铁生锈是因为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B、共价键的形成一定是原子间电子的转移。

C、离子键的形成一定是电子从金属原子转移到非金属原子。

D、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乙醇B、糖C、NaOHD、HCl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NaCl(氯化钠)B. HCl(氯化氢)C. H2O(水)D. C6H12O6(葡萄糖)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时间越短B. 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程度越大C. 反应速率是衡量反应快慢的物理量D. 反应速率不受温度、浓度等因素影响1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C. 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D.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试卷及解答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试卷及解答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还能用于炼钢、化工生产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空气对人类生活的作用,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空气对人类生活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和性质均不发生变化B.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中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而不是性质)均不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如合成氨气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BD解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不完全正确,错误;B、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和氧气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木条熄火,不完全正确,错误:C、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立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含氧的化合物是不一左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去油污,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完全正确。

故选IX2.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儿一定质量稀盐酸中加入某物质B.澄清石毅議聶入CO 2 A. A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 B. B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 C. C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毎质量 D. D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疑,又可表示溶液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 一左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 量从O 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 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 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左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 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0, —段时间后逐渐增加,完 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A 图中横坐标不能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A 选项图像 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B 、 澄淸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 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至0,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0,溶液中阴阳 离子逐渐减少至0,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至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二氧化碳和 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质质量逐渐增加,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增 加,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加,B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 性,B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C 、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镭做催化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 恒泄律,钾元素守恒,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氧化徭作为催化剂,二 氧化铁的质量变化,不影响钾元素质疑,C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 加入二氧化镭质量,C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D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苣浓硫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 酸,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加,硫酸不挥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溶质质虽:+气#质量C.加热氮酸钾制取氧气 D 敞口放置浓硫酸溶剂质虽:,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一段时间后,溶剂的质量和溶液 的质量都不再变化,另外浓硫酸不是100%的纯硫酸,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的起始质量不为0, D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疑,D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 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2024年中考化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考试试卷(附答案)(本试卷共14小题满分50分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长共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稀有气体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2.下列选项中,表示两个钠离子的是()Na+A.Na+B.Na C.2Na+D.23.在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龙形石堆塑主要含钙、铝、铁、硅等元素,其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钙B.铝C.铁D.硅4.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作燃料B.参与光合作用C.固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D.制碳酸饮料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无需处理即可排放B.海水经滤纸过滤后可得到淡水C.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蒸馏D.水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6.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浇灭燃着的木柴——降低着火点B.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蜡烛熄灭——隔绝空气C.设置隔离带,防止森林火灾蔓延——降低温度D.红磷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红磷不是可燃物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点燃酒精灯C.倾倒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C H O)等物质而具有果香味。

下列有关丁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8.菠萝因含丁酸乙酯(6122A.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B.其中只含有两种元素C .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1D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9.高纯硼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

2024年北京中考真题化学试卷和参考答案

2024年北京中考真题化学试卷和参考答案

2024北京中考真题化学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Ti-48 Fe-5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变化属千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酒精挥发2. 如表列出了某食品的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项目每100g蛋白质35.0g脂肪 5.6g碳水化合物 4.5g钠180mgA. 蛋白质B. 脂肪3. 下列物质属千纯净物的是A. 大理石B. 氯化钾C. 镁条燃烧C. 碳水化合物C. 汽水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优化生态环境。

回答4~5题4. 垃圾分类对保护土壤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属千厨余垃圾的是A. 空易拉罐B. 空矿泉水瓶C. 土豆皮5. 为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提倡的做法是A. 任意排放生活污水B. 防治海洋垃圾污染D. 矿石粉碎D. 钠D. 庶糖溶液D. 废旧报纸C. 农业上过量使用农药D. 景观用水大量使用自来水6. 为防治大气污染,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A. 加强扬尘管控B. 使用清洁能源C. 直接排放工业废气D.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7.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蒸发滤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蒸发皿B. 酒精灯C. 玻璃棒8. 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D. 量筒B9. 下列物质混合后产生臼色沉淀的是A. Na2C03溶液和Ca(OH)2溶液C. D.B. H202溶液和Mn02C. Na OH溶液和稀硫酸D. N a H C03溶液和稀盐酸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五星红旗在月背成功展开。

回答10、11题10. 嫦娥六号探测器钻杆主体采用铝基碳化硅材料。

铝、碳、硅是三种不同的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相对原子质量11. 制作嫦娥六号月背展示国旗的原材料是玄武岩。

初三化学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试卷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Cl-35.5K-39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3•营口中考)小明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豆浆,这为他补充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油脂C.维生素D.无机盐【解析】选A。

豆类中富含蛋白质,故选A。

2.(2023•北京中考)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解析】选A。

本题考查常见的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类。

纯棉帽子是天然有机材料,黄金饰品是金属材料,陶瓷是无机材料。

3.(2023•莱芜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水银用作温度计中的液体B.纯碱用作蒸馒头的膨松剂C.不锈钢制作炊具D.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用作人工降雨【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的掌握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2)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能用作蒸馒头的膨松剂,是利用其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学性质;而水银用作温度计中的液体,不锈钢制作炊具,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则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

4.(2023•大连中考)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A.鸡蛋清(pH:7~8)B.牙膏(pH:8~9)C.肥皂(pH:10~11)D.炉具清洁剂(pH:12~13)【解析】选A。

碱性物质的pH大于7,碱性越强pH越大,故选择本题答案时,应比较其pH,数值最小的碱性最弱。

5.环境保护是社会热点问题,保护环境应人人关心,事事留意。

下列做法会加剧大气污染的是A.风力发电B.焚烧秸秆C.处理尾气D.植树造林【解析】选B。

焚烧秸秆会产生烟雾、灰尘,能加剧大气的污染;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这种清洁能源是当今应大力发展和提倡的;处理尾气可减缓大气污染;植树造林能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有机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氢气乙醇石油B.生铁碳酸钙矿泉水C.红磷一氧化碳空气D.氦气葡萄糖冰水共存物【解析】选A。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纸张燃烧。

2.(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

3.(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河水。

4.(2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天然气。

5.(2分)糖类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玉米。

6.(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C。

7.(2分)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氯化钾。

8.(2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却又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

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体缺少必须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二、选择题11.若有化学反应4A+B₂=2A₂B,且A与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则12gB₂完全消耗时生产A₂B的质量为:18g。

B.打开汽水瓶盖时,气体溶解度变大,导致汽水喷出。

C.燃烧煤炉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放一壶水在煤炉上能够预防中毒。

D.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12.(2分)正确的鉴别方法是:A选项滴加石蕊溶液,B选项加入足量的水,C选项用燃着的木条区分,D选项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答案为A。

13.(2分)正确的除杂方法是:C选项碳酸钙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为C。

14.(2分)选项B不正确,因为NaNH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1%。

其他选项均正确。

15.(2分)示意图与叙述正确的是B选项,即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相同稀盐酸中。

16.(6分)①活性炭②氧气③生石灰④硝酸钾⑤石油⑥盐酸。

答案为:(1)②(2)⑥(3)①(4)④(5)③(6)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工业上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3沉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B.“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H4)2SO4C.“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O2和H2OD.取14.06g还原铁粉(仅含有Fe和少量Fe x C)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另取相同质量的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Fe x C与稀硫酸不反应),得到0.48gH2,则Fe x C的化学式是Fe2C【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转化时,硫酸亚铁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硫酸亚铁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碳酸铵过量,故“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铵和碳酸铵,符合题意;C、“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铁、氧、氢、碳元素,故反应物中也应含铁、氧、氢、碳元素,故有水参与了反应,反应后,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故应该有氧化剂参与了反应,故有氧气参与了反应,不符合题意;D、14.06g还原铁粉(仅含有Fe和少量Fe x C)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Fe x C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到了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0.22g100%=0.06g12+162⨯⨯⨯,设还原铁粉中铁的质量为x2442Fe+H SO=FeSO+H5620.48gx↑56=20.48gxx=13.44g故还原铁粉中Fe x C的质量为:14.06g-13.44g=0.62g,故Fe x C中铁元素的质量为:0.62g-0.06g=0.56g,故56x:12=0.56g:0.06g,x=2,故Fe x C的化学式为:Fe2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3.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5.3%B.5.6%C.12.7%D.13.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MgO2HCl=MgCl H O++溶液增加质量224095403222MgCO 2HCl=MgCl H O CO 848444=4044+-↑++溶液增加质量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2MgCl 9540x 150g-142g=8g溶液增加质量 95x 40=8g解得x=19g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g100%12.7%150g⨯≈。

故选:C 。

【点睛】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4.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 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 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 .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 .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 .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答案】D 【解析】A 、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KCl+AgNO 3═AgCl↓+KNO 3, 74.5 143.5 14.9g 28.7gNaCl+AgNO 3═AgCl↓+NaNO 3, 58.5 143.5 11.7g 28.7g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由计算可知,14.9g 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错误;B、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则杂质中不含有硝酸钙,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说明杂质中不含有氯化铜,错误;C、由A知,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氯化钠,错误;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由于硝酸钾是否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钾,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钾,正确。

故选D。

5.现有一包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种,溶液中溶质为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2,则n=2或3 B.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 48g,则m=4 C.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答案】B【解析】【分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Zn>Cu>Ag,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Zn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Zn反应完成时,Cu再与硝酸银反应.碳与硝酸银不反应。

【详解】A、当m=2时,则得到的固体为银和碳,Cu和Zn全部反应,硝酸银溶液足量,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锌;硝酸银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因此,n=2或3,故A正确;B、当上述两个反应分别恰好进行完全时,设生成银的质量分别为x,yZn2AgNO2Ag Zn(NO)+=+3326521613g x65216=13g xx=43.2gCu+2AgNO=2Ag+Cu(NO)332642163.2g y64216=3.2g yy=10.8g当锌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为:3.2g+43.2g=46.4g,铜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最大是:43.2g+10.8g=54g,由于金属的质量是48g,46.4g<48g<54g.由此可知,锌完全反应,部分铜已参加反应,所以,固体物质有银、铜和碳三种,即m=3,故B不正确;C 、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故C 正确;D 、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4g+2g=56g ,故D 正确。

故选B 。

6.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向pH =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 .向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 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D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 【答案】D【解析】A.溶液的pH 小于7,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 大于7,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pH 等于7,溶液呈中性。

向pH =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使溶液的酸性变弱,溶液pH 变大,但是始终呈酸性,不会出现pH 等于7或pH 大于7;B. 向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氢氧化钠溶液,pH 大于7;随酸 的加入,pH 不断减小,刚好完全反应pH 等于7;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pH 小于7;C.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开始,随食盐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D.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先反应完,但是铁比同质量的锌生成氢气多。

选D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7.金属钠非常活泼,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也易与水反应。

现将5.4g 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样品放入150g 16%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9.8g 蓝色滤渣。

(已知样品成分仅为Na 和Na 2O ,相关反应①222Na 2H O 2NaOH H +=+↑ ②22Na O H O 2NaOH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最终所得溶液中存在两种溶质 B .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5.5g C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质量为4.6gD .原混合物中钠和氧化钠的质量比为46: 31 【答案】D 【解析】【分析】 【详解】A 、将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22Na 2H O 2NaOH H +=+↑,22Na O H O 2NaOH +=,4224CuSO +2NaOH=Cu(OH)+Na SO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9.8g 蓝色沉淀,则该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沉淀,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y4224CuSO +2NaOH =Cu(OH)+Na SO 1608098yx9.8g↓ 160y =989.8g y=16g <150g ×16%=24g 80x =989.8gx=8g 故硫酸铜过量,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硫酸钠和过量的硫酸铜,不符合题意;B 、氢氧化钠共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得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238g 100%=4.6g 40⨯⨯ 设样品中氧化钠的质量为a ,钠的质量为5.4g-a ,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46(5.4g-a)+a 100%=4.6g 62⨯⨯,a=3.1g ,钠的质量为:5.4g-3.1g=2.3g 设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 222Na +2H O =2NaOH +H 4622.3gm↑ 46 2.3g =2mm=0.1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5.4g+150g-9.8g-0.1g=145.5g ,不符合题意;C 、由B 的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4.6g ,不符合题意;D 、由B 的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钠的质量为2.3g ,氧化钠的质量为3.1g ,则原混合物中钠和氧化钠的质量比为2.3g :3.1g=23:31,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