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一、整数概念和运算•自然数、整数、正数、负数的概念•整数之间的加减法运算•整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整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整数的比较和排序二、分数概念和运算•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分数的比较和排序•分数的简化和化简三、小数概念和运算•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与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循环与终止性四、数的倍数和因数•倍数的概念•因数的概念•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五、数的倍数和因数•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点、线、面的概念•角的概念和分类•直角、锐角、钝角的性质•垂直、平行线的关系六、乘法和除法•乘除法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含括号的乘除法运算•乘法和除法与加减法的关系•正确运用乘法表和除法表七、简单方程•简单方程的解法•而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实际问题的建立和解答•用代数方程表示问题八、图形的认识•基本图形的熟悉和认识•四边形的性质和构造•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圆的直观认识和性质•绘制简单图形的技巧九、时、钟、日历•时、分、秒的概念•钟面上的时间问题•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日历的应用和基本计算•日期与星期的关系十、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整理技巧•数据的分类与归纳•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绘制和分析•实际问题的数据处理以上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主要范围,通过学习以上内容,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基础数学概念的认识和掌握基础数学运算的技能,为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1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1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1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加法和减法1. 单位和数的组成- 数的组成:数由数字0-9组成,可以组成各种数的大小。

- 单位:个位、十位、百位等,决定数的位数和数值大小。

2.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求它们的和。

如:3 + 2 = 5。

-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求它们的差。

如:5 - 2 = 3。

- 运算规则:交换律、结合律、消去律等。

3. 两位数的加减法- 十位进位与不进位的加减法。

- 通过列竖式进行计算,掌握进位与不进位的加减法技巧。

4. 三位数的加减法- 同样适用列竖式进行计算。

-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顺序要清楚,两种运算混合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二、乘法和除法1.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乘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求它们的积。

如:3 × 2 = 6。

- 运算规则: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2. 分类乘法- 乘数是10的倍数时的乘法。

- 乘数是个位数时的乘法。

- 乘数是十位数及以上时的乘法。

3.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除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每份是另一个数,求它们的商。

如:6 ÷ 2 = 3。

- 运算规则:整除、余数等。

4. 数的整除性- 能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数称为倍数。

- 能整除某个数的数称为它的因数。

三、分数的概念和运算1. 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数:用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得到的数。

- 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 分数的值大小由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决定。

2. 分数的简化和等分- 约分: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它们没有公因数。

- 等分:将一个物体或区域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的大小为一个分数。

3. 分数的加减运算-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保持分母不变,将分子相加减。

-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化成相同的分母后,再进行相加减。

四、面积和体积1. 长方形的面积- 面积的概念:表示一个物体的大小。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基本概念1. 数的概念:数的认识、数的读写。

2.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3.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

4. 数的分解:百十个位数分解。

二、加法与减法1. 加法的概念及性质:加法的意义、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零的作用。

2. 减法的概念及性质:减法的意义、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减法中的零。

三、乘法与除法1. 乘法的概念及性质:乘法的意义、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零的作用。

2. 除法的概念及性质:除法的意义、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整除、商和余数的关系。

四、数的应用1. 一步计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的运算应用。

2. 多步计算:多步运算组合应用。

3. 整数运算:正整数与负整数的加减法应用。

五、分数与小数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的读法。

2. 公共分母与比较大小:寻找公共分母来比较大小。

3. 分数的加减法:相同分母的加减法、不同分母的加减法、混合数的加减法。

4. 分数的乘法:分数的乘法、整数与分数相乘。

5. 分数的除法:分数的除法、整数除以分数。

6. 小数的表达与读写:小数点的位置、读法及写法。

7. 小数的比较大小:小数的大小比较。

六、空间与形状1. 点、线、面的认识:点的概念、线的概念、面的概念。

2. 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

3. 空间方位:前后左右、上下等空间方位的认识。

4. 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的认识。

七、数据与统计1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采集、整理和表达。

2 数据的统计:频数、频率、众数等统计指标的计算。

3 柱状图和折线图:柱状图和折线图的绘制和应用。

八、时间与单位换算1. 日常时间的认识: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等单位的认识。

2. 时钟的读法:一刻钟、半小时、整点等时间的读法。

3. 时间的计算:时间的加减法、多步运算的应用。

4. 单位之间的换算:长、体积、质量等单位之间的换算。

小学必背数学要点知识点归纳

小学必背数学要点知识点归纳

小学必背数学要点知识点归纳
1. 数的基本概念:自然数、整数、正数、负数、零等。

2. 加减法的运算及性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加法的逆元是负数;减法的定义、
减法的性质。

3. 乘除法的运算及性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除法的定义、除法的性质。

4. 分数的概念及基本运算:分子、分母、分数的读法、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相等性、分数的加减乘除,转化为整数的运算。

5. 小数的概念及基本运算:小数点的作用、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
减乘除。

6. 数的计算:计算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7. 数的整理和排列:数的从小到大排列、数的顺序关系。

8. 数的倍数和约数:整数的倍数和约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倍数和约数。

9. 图形和几何: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直线、线段、射线、平行线、相交线、垂直线、角的概念。

10. 长度、面积和体积:长度的概念、周长的计算、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体积的概念、体积的计算。

11. 时、空与坐标:时间的单位、时钟的指针运动、二维坐标系、点的坐标。

12. 数据处理: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整理和整个、数据的解释和分析。

13. 算术推理和数学推理:算术关系、等式、代数式、推理过程。

14. 单位换算:长度、质量、容积的换算。

15. 错题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改错方法、整理好课堂笔记并进行归纳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摘要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摘要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摘要
一、数学基础知识
1. 数字与数位
•数字概念:数字是用来计数或测量的符号。

•数位:每一个数字由一个或多个数位组成,位置不同表达的数值不同。

2. 运算符号
•加法:表示对数的合并
•减法:表示对数的取走
•乘法:表示数的多次加法
•除法:表示数的分组
3. 数量关系
•大小关系:用大于、小于等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相等关系:用等于号表示相等关系
二、基本技能
1. 加减法
•手工加减法:通过十进位进位借位的方法计算
•列竖式加减法:将数按位排列加减并进位借位
2. 乘法表
•背诵乘法表:熟记乘法口诀表,快速计算乘法
3. 除法
•长除法:利用除数与被除数的位数关系,按位相除
三、数学思维培养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找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思维:训练学生思维逻辑性,正确推理问题
四、数学实践应用
•实际问题: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或实际问题中
•游戏体验: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关于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摘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它涵盖了整个数学领域中最基本的知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建立了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同时培养了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1. 数的认识: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对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法、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

学生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这些基本的数的概念。

2. 加减法: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加减法的口诀、进位、退位等运算规则,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5. 分数:小学阶段,学生也会接触到简单的分数概念,学会分数的读法、大小比较、简单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6. 算式的化简:小学数学中,学生还需要学会简单的算式的化简,包括公式化简、乘法分配律等内容,从而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算式运算问题。

7. 数据统计:小学数学中,学生也会接触到数据统计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等,从而能够分析和解读数据。

8. 几何:小学数学中,学生还会学习简单的几何知识,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等内容,从而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几何图形。

第2篇示例:小学数学涵盖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各种数学知识,是学生们建立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

下面就是小学数学知识点的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的读法:从一到十,十到二十,一百以内的数,以及整数的读法;2.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3.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数字的能力;4. 数的奇偶性:奇数和偶数的概念;5. 数的进位退位:十以内数的进位和退位;6. 数的量和重:认识长、面积、体积等量的概念。

二、加减法1.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实现十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2. 进位和退位:十以内加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3. 数的应用:认识数的应用,解决生活问题。

三、整数1. 正整数和负整数:认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2. 整数的加减法:实现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加减法运算;3. 整数的比较:认识整数的大小关系,比较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大小。

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

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

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是每个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点包括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小学常见几何形状、简单的初中代数知识等等。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小学数学基础的知识点,让您对小学数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数的认识数字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部分,小学生要学会认识0~100的数字并掌握数与数量的概念。

在数的认识中,我们需要学习自然数,自然数是最基本的数,从1开始,按照顺序依次往上数,不断增加。

然后,我们需要学习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三个部分,可以表示正负之分。

最后,我们需要学习分数,分数指的是一个整的被分成了若干等份,其中的一份称为分数。

分之的数字表示分成的份数,分子则表示取走的份额。

二、数的运算学习了数的认识之后,小学生需要学习数的运算。

数的运算分为加、减、乘、除四个部分,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加减乘除已经掌握得非常熟练了。

在学习这些运算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让他们可以很好地掌握如何用加减乘除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三、小学常见几何形状小学常见几何形状包括:正方形、三角形、矩形、圆形、梯形等等。

我们在学习每一种几何图形的时候,都需要详细了解它的基本定义、特征、性质和判断方法。

通过具体例子的演示,让学生们掌握几何图形的内在关系,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简单的初中代数知识初中代数是小学数学的延伸,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我们也需要学习一些简单的初中代数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未知数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等。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小学数学题型小学数学题型涉及到了各种不同的知识点,通过练习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且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题型包括:阶乘、数据统计、比例、倍数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练习这些题目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是什么样的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是什么样的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是什么样的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建立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石。

通过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数学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内容,以及其重要性和应用。

数学基础知识的分类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算术算术是数学的基础,主要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通过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法则,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

整数整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小学阶段主要学习正整数和零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整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关系。

分数分数是小学阶段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学会理解分数的意义、比较大小、约分、通分等基本操作。

小数小数是实数的一种表示形式,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会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转化、大小比较、加减乘除等运算。

几何几何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平面图形的性质、尺规作图、面积和周长等概念。

代数代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小学阶段学生初步接触代数概念,学习代数表达式的构建和简单方程的解法。

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是建立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具有以下重要性:1.培养逻辑思维: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数学基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是日后学习更高级数学知识的基础,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3.提高学习综合能力: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和学科交叉能力。

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运用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包括:•计算能力: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计算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日常事务。

•逻辑推理:学会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几何应用:几何知识在建筑、设计、地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学会几何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代数表达:代数思维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有着广泛应用,学会代数表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

整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

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0.333……,1.70……都是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

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分数表示把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

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

如温度等。

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

0是一个数。

0是一个偶数。

0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

0有占位的作用。

0不能作除数。

0是中性数。

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

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

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

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乘、除法运算定律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乘法的其他运算定律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除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乘法的意义一道乘法算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意义:一、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二、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例如:27×0.3的意义: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除法的意义一道除法算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意义:1、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

简称“包含除法”。

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

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

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

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24÷3,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这个数。

整除与除尽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

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

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

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

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

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

因为商是小数。

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

约数和倍数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约数。

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

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约数。

例如:“3是约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

只能是对3、6、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约数。

奇数与偶数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反之,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质数(素数)与合数一个数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

反之,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约数,这个数就叫合数。

1是否质数由于1的约数只有1个,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公约数。

它的个数是有限的,既有最大的,也有最小的。

互质数两个数的公约数只有1,而没有其他公约数的,这两个数就叫互质数。

质数与互质数这两个概念没有什么联系。

两个质数,不能肯定就是互质数。

只有两个不相同的质数,才能肯定是互质数。

另外,两个合数既可能是互质数,也可能不是互质数,但不能说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质数叫做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同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

它的个数是无限的,只有最小的,没有最大的。

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无限个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能被2整除的判断方法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末尾是否有0、2、4、6、8这五个数的其中一个即可。

能被5整除的判断方法一个数能否被5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末尾是否有0、5这两个数的其中一个即可。

能被3整除的判断方法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能否被3整除。

分数单位分子为1,分母不为零的真分数,就叫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分数化有限小数的判断方法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主要看分母(这里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是不是只有质因数“2或5”。

掺杂任何其他质因数,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反之,就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数没有基本单位不同的分数,有不同的分数单位。

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量,就没有基本单位。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通分、约分通分:把几个单位不同的分数,化成相同单位,且大小不变的分数,叫做通分。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分子、分母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是特殊分数。

特征是分母为100,采用符号“%”(叫做百分号)来表示。

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百分率两个相同量的比的比值,用百分数和的形式表示时,这个比值叫做这两个量的百分率,也叫百分比。

通常的“××率”就是百分数。

如“出勤率”等。

准确数与近似数(近似值)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的数,叫做准确数。

与实际情况接近而有一定误差的数,叫做近似数(或叫近似值)。

名数与不名数量数与计量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例如:7米、18千克、9时25分等都叫名数。

没有带单位名称的数,叫做不名数。

如2、4、6、8等,都叫不名数。

单名数与复名数只含有一个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例如7米、18千克等都叫做单名数。

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同类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

例如:2米3分米5厘米,8小时33分,8吨8千克等都叫复名数。

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计量单位较大的叫做高级单位,计量单位较小的叫做低级单位。

高、低级单位是相对的,没有单个的高、低级单位的名数。

公历年的平年、闰年平年:把公历年份除以4(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有余数时,就把这一年叫做平年,计365天。

其中二月份有28天。

闰年:把公历年份除以4(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余数为零时,就把这一年叫做闰年,计366天。

其中二月份有29天。

如果年份是整百的,则除以400,再看余数。

时刻与时间时刻表示一天内某一个特指的时候,例如上午8时30分开会,这里的“8时30分”这是时刻。

时间表示两个是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例如,做作业用去30分钟,这里的“30分钟”就是时间。

比和比值比: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

一般地当数a除以b(b≠0)就叫做a与b的比,记作a:b。

也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为a/b。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和比值有本质的不同。

如:1/2既可看作是比,又可看作是比值。

如果化成小数,则只能表示为比值。

比的化简把一个比化为最好简整数比,叫做比的化简。

一般情况下,化简以后的比,前后两项为互质数。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线段:有两个端点。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垂线、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其交点叫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

角:锐角(小于900的角)、直角(等于900的角)、钝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的角)、平角(等于1800的角)、周角(等于3600的角)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面积和地积面积是用来表示一个物体的表面或者平面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