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统血机理探讨
脾主运化与统血
脾主运化的内涵及其对消化的影响运,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胃肠所传化的水谷精微吸收、转运到全身各脏腑而化生精气血津液, 并转运调节其精气血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素问.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牌,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脾主运化即完成,(1)是经胃肠所传化的水谷精微的转运(习惯称为吸收) , 转运到其它四脏(当然包括脾脏本身)而化为精气血津液, 内养五脏六腑, 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骨( 概而言之为中医学的五脏系统) , 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脾为孤脏, 中央土以灌四旁”。
这是脾主运化的一个方面—运化水谷;(2)在物质转运代谢过程中起枢纽作用。
由于机体处在一个液态的环境中,因此这一功能可换言之为在水液转输/运代谢过程中起枢纽作用, 这是脾主运化的又一个方面-运化水液。
因此, 脾主运化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并有效调节全身各脏腑精气血津液代谢,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王进,从藏象学说论消化的动力因素, 中医药信息2007 年第24卷第 1 期1-3脾主运化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5 ]所谓运化水谷,是通过脾阳的气化力量,使水谷分解成精微从小肠吸收人血;所谓运化水液是通过脾阴的固摄力量,使精微聚合于脉中,以免溢出而成水液停留.脾主升,是强调脾主运化能为头面和脏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得到足够的营养(脑为元神之府,对营养缺乏尤为敏感)并保持位置固定.这其实是中医学对”脾”胰脏功能的描述.现代医学认为胰脏虽然只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但其对消化过程的影响却是最为广泛的,饮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按顺序可分为摄入、消化、吸收、合成、利用、排泄六个阶段。
胰脏通过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形式作用于两个关键环节:消化和合成。
在外分泌方面,胰脏分泌富含各种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的胰液到小肠,进行饮食物的消化,以供小肠吸收;在内分泌方面,胰脏分泌胰岛素人血,促进葡萄糖、蛋白质等合成为糖原、脂肪酸等大分子物质,以供人体利用。
中医学基础-脾
五脏 脾
5.与长夏或四时之气相通应 长夏:夏至——处暑 湿气最盛 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 病理 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邪所伤 治疗:清热除湿
2.喜燥恶湿 脾喜燥洁而恶湿浊的生理特性 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 脾气健运——水津四布 脾失健运——痰饮水湿内生 湿浊困阻于脾——脾阳不振
五脏 脾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肉:肌肉 全身肌肉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和 滋润,壮实丰满 病理 脾失健运——倦怠无力,肌肉瘦削,痿废不用
五脏 脾
生理:
脾气健运——面色红润,肌肉状满
病理:
脾失健运——纳呆、腹胀、便溏
五脏 脾
(2)运化水液 脾气将水液化为水精,并将其吸收、转输 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 上输于肺 向四周布散 降水液下输膀胱 枢转水液
五脏 脾
生理: 脾气健运——津液化生充足,运化正常 病理: 津液生成不足——津亏 脾失健运 津液输布障碍——水湿痰饮
五脏 脾
生理: 脾升胃降协调平衡——精微正常输布 病理: 脾不升清——头昏目眩,神疲乏力 浊气停滞——腹胀满闷 精微下流——便溏、泄泻
五脏 脾
(2)升举内脏 脾气上升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而不下垂 生理 脾气充足——内脏不下垂 病理 脾气虚——内脏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子 宫脱垂,肛门脱垂
五脏 脾
五脏 脾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之间的关系 同时进行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四季脾旺不受邪
五脏 脾
2.主统血 脾气具有统摄固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而不溢出脉外的机能。 机理:气的固摄 生理:脾气健运——血液不会溢出脉外 病理:脾气虚——出血
脾的生理功能-中西医考试复习知识点
脾的生理功能是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需要复习的内容,整理了相关资料供广大考生参考!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
“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
附录。
脏腑》),“脾升而善磨”(《四圣心源》),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
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医原》)。
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
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又称水谷精气);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
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
饮食人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
“脾主运化,胃司受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主水谷”(《类经,藏象类》)。
胃主受纳水谷,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
但必须依赖脾的磨谷消食作用,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为磨之能砻,杵之能舂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
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升,与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致,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弃矣”(《医述》引《医参》)。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
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
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1脾在五脏中是一个极受重视的内脏,这主要取决于脾的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由于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摄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些营养物质是化生气血津液的物质原料),从而确立了脾为后天之本的特殊地位。
然而,由于脾主运化的生理活动是在胃主受纳腐熟的基础上进行的,脾与胃都参与了人体的消化吸收,故历来常把脾与胃合论,而称脾胃同为后天之本。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脾胃的功能并使之运用于临床,历史上甚至出现了“脾胃学说”这样的专门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金元时代的李杲(东垣)。
李东垣在其所著《脾胃论》中反复强调脾胃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并力倡补脾胃,从而被称为“补土派”、“脾胃论派”。
1. 脾的解剖其原因在于,心主血、肺主气、肝主藏血、肾主水等,都与现代解剖学上的同名器官的功能相符,而唯独脾则不然。
中医藏象学认为脾主运化,即主管消化吸收,而现代解剖学上的“脾”只是一个淋巴器官,主消化吸收的器官乃是胃肠,从古典文献看,脾的解剖又是确实存在的。
脾不仅有其具体的位置,还有重量、大小、色泽等记载。
《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清以来不少人从“散膏”猜想此即胰。
考现代解剖发现,胰藏胃之左后方,与《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相符。
《图书编》说:“脾者,土官也,掩太仓,在脐上三寸。
”《类经图翼》认为脾“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
“刀镰”的描绘与“胰”极相近似。
关于脾的色泽,《医贯》、《图书编》皆云脾之色如“马肝赤紫”,大抵符合“胰”之颜色。
至今俗称猪胰为“血脾”,可资一证。
然《内经》据五行学说,认为脾色黄,《三才图会》亦附和说:“脾……色如缟映黄。
”其实此处“脾色黄”并非是其“形色”,而是脾之“气色”。
如云:“肾色黑”亦然。
“胰”在现代认识中,它是一个具分泌机能的腺体,故称“胰腺”。
脾主统血的现代研究
脾主统血的现代研究脾主统血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脾脏在人体内起着统血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对脾主统血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揭示了脾脏在血液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之一,位于胃的左上方。
传统中医学认为脾脏具有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是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
同时,脾脏还能够统血,保持血液的正常循环和供应。
近年来,研究发现,脾脏在统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脾脏可以生成和储存血小板,这是维持血液凝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人体受到外伤或出血时,脾脏会迅速释放储存的血小板,形成血栓,止血并修复受损组织。
脾脏还参与了免疫反应和炎症调节过程。
研究发现,脾脏中的脾微囊蛋白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对抗病原体的能力。
同时,脾脏还可以释放一些具有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调节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脾脏还参与了造血过程。
研究表明,脾脏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迁移和增殖的方式,进入骨髓和其他造血器官,参与血细胞的生成和分化。
脾脏中的造血干细胞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调控造血过程的平衡,维持血液系统的稳定。
脾脏还通过调节血液中各种细胞和分子的浓度来维持血液的稳态。
例如,脾脏可以调节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确保它们在体内的平衡。
脾脏还可以调节血液中的养分和代谢产物的浓度,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现代研究揭示了脾主统血的机制,证实了脾脏在血液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脾脏不仅参与血液的生成和供应,还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过程,维持血液的稳态。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医学中脾主统血的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脾主统血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例如,有学者认为脾脏在统血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显著,更多的是通过调节其他器官的功能来实现血液的平衡。
此外,脾脏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脾脏在血液系统中的作用不仅限于传统中医学所描述的运化水谷的功能,还具有统血的重要作用。
脾
一、解剖位置: 脾位于腹腔上部,隔膜之下,在左季胁的深部,附与胃 的背侧左上方以膜相连。 二、形态结构: 脾是一个形如镰刀,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 三、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脾主生血统血、脾主升清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 思,在液为涎,与长夏相应。 五、别称:“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六、属性:为阴中之至阴,五行属土 七、特性:脾喜燥恶湿
二、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脾主肌肉四肢 (1)概念和功能: 泛指机体的肌肉、脂肪及皮下组织。肌肉收缩能 产生力量,具有进行运动的功能。 (2)脾主运化,吸收水谷精微,以充养肌肉。 (3)生理作用:脾气健运,吸收水谷精微充足, 则肌肉丰满,健壮结实,运动有力。
(4)病理表现:脾失健运,吸收水谷精微不足, 则肌肉消瘦,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
课后习题
1、为什么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 本”? 2、为什么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3、何谓脾主升清,其生理作用及病理意义如 何? 4、何谓脾主统血,其作用机制为? 5、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如何?
3、脾在志为思:
主要是脾的运化功能,即脾吸收水谷精微为思虑 情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又因心总领情志,故又有思 发于心应与脾之说。 病理上若思虑太过,则会影响心脾,引起脾气郁 结,运化失常,可见食欲不振、腹胀、泄泻等症;亦 可引起心神不安,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4、脾在液为涎:
(1)生理上,脾胃功能正常,气阴充足,能分泌 涎液润泽口腔而不溢于口外。 (2)病理上,若脾胃阴虚,涎液分泌不足,可见 口干舌燥;若脾气虚弱,气不摄津,可见涎液从口角 流出;若脾胃不和,可导致涎液的增多或减少,影响 食欲和消化。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篇-脾
(三)及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生理:脾之运化及肌肉充养
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相关
病理:脾失健运可致肌肉软弱无力,
中医称之为 “痿证”
甚至痿废不用
内经原文:
“脾主四肢”
“治痿独取阳明”
四肢又名“四 末”
“阳明”代指脾
胃
18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生理: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口唇红润光泽; 病理: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
口唇淡白不泽。
3、在志为思 思虑伤脾
4、在液为涎 (唾液中较清稀者为涎)
19
• 5.脾及长夏之气相通应 • 五行皆属土; • 长夏时湿气较盛,易困脾。
• 另外,又有“脾主四时”的说法。
20
21
本节复习题
• 1. 脾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别称、形窍 志液时。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指脾把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并把它 们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功能。
4
生理过程:
①在胃肠中饮食物分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
②吸收水谷精微;
③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通过肺或直接 送到全身,转化为气、血、津液等。
5
或胀痛,水谷精 微不得及时转运
水谷精微 随糟粕而
下,
粪便中 夹杂不 消化食
│
│
│
│肃降
│
│
└─────────肾
│
│尿
│
膀胱
10
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的主要营养来源, 是生成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 而饮食物的消化,以及其精微的吸收、 转输,都由脾所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 源”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脾
脾——位于腹中,在膈之下,与胃相邻。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
”脾“形如刀镰”(《医贯·内经十二官论》).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运化与主统血。
人出生后,生命过程的维持及其所需精气血津液参营养物质的产生,为依赖于脾(胃)运化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木"、"气血生化之源".脾的生理特性主要有牌气主升与喜燥恶湿。
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脾与胃由足太阴牌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
脾在五行属土, 居中央, 为阴中之至阴,通应长夏成四时.(一) 主要生理机能1.主运化脾主运化,指脾气将伙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 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
脾主运化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
为丁便于理解这一生理机能,一般按其运化的对象分为运化“谷食”(固态饮食物) 与运化“水饮”(液态饮食物)两个方面来叙述。
(1)运化谷食指脾气将谷食化为谷精, 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
谷食人胃, 经胃腐熟 (初步消化) 后, 变为食糜, 下传于小肠以作进一步消化。
谷食的消化虽在胃和小肠中进行, 但必须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 才能完成。
小肠中的食糜,在脾气作用下经进一步消化后,分为清浊两部分。
其精微部分(清),在脾气作用下由小肠吸收, 再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全身, 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 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
脾气转输精微的途径与方株式有二:一是上输心肺, 化生气血, 通过心肺布散全身;ニ是向四周布散到其他脏腑, 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厥论》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脾气的运化机能强健,称为“脾气健运”,则能为化生精、气、血等提供充足的原料, 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机能。
脾不统血与肝不藏血出血机制之辨析
脾不统血与肝不藏血出血机制之辨析关键词:脾不统血;肝不藏血;出血;病机脾不统血与肝不藏血均可导致出血,但二者的病变机理和临床表现有所不同,需加析别。
1脾不统血之出血明·薛己《薛氏医案》中提出:“心主血,肝藏血,亦能统摄于脾。
”后世医家纷纷承其所言。
《济阴纲目》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
”《类证治裁》云:“诸血皆统于脾。
”《金匮要略注》曰:“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这些论述是藏象学说的“脾裹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难经·四十二难》首称脾“主裹血”。
裹,即裹护,有包含和护卫之义。
“主裹血”不仅指为解剖所见,而更体现在使血液安然留存脉内,不致外逸的功能作用上。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乃后天之本。
脾气发挥的生理功能不仅关系到全身之气的充足与否,而且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理功能。
气属阳,对于体内属阴的液态物质有统摄、驾驭和控制作用。
气可以固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致逸出脉外,这种认识是中医理论知识的独特之处。
因此,若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脾气亏虚,则不仅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和功能的发挥,而且往往导致气对血液的控摄能力减弱,致使血液逸出脉外。
此时患者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腹胀纳呆、大便溏泄、舌淡脉虚等症状,以及出血色淡、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等特点的脾不统血证。
又由于脾气以升为主,故脾气虚者常常不能升清,极易虚陷而下,故临床中又以下部出血多见,如便血、尿血、崩漏、月经过多等。
因脾外合肌肉,故亦常常见到肌衄之病证。
当然临床中也有时会出现鼻衄、吐血及齿衄等上部出血。
由此可知,脾不统血为虚证,治疗应以健脾、补气、摄血为法,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归脾汤、拯阳理劳汤、保元汤等,甚者投以参附汤、独参汤。
掌握正确的治疗法则,无论对于脾不统血的急性、慢性乃至重症出血都是必要的。
《景岳全书》说:“故凡见血脱等症,必当用甘药先补脾胃,以益发生之气。
盖甘能生血,甘能养营,但使脾胃气强,则阳生阴长,而血自归经矣,故曰脾统血。
脾统血功能失调是吐血的主因
脾统血功能失调是吐血的主因九四年夏的一天,我一同事带其妹妹找我看病,在介绍病情时说,其妹妹一周前,突然口吐鲜血,接着每天吐血一到二次,吐血时掺杂食物,因血液大量流失,周身感到疲乏无力,无食欲、有时恶心。
曾到市中心医院做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接着,又到市结核门诊做肺透检查,检查结果,也未见异常,因病因不清无法治疗。
经询问病情后,观察此人唇口发白,面色呆滞、无神而无华,语言低微,说话有气无力,一副久病的样子。
自述病症及观察面目表情,只能是患病的表象,而不是病症的根本,得知患病的病因,还要通过脉诊,观察脏腑之间的变化,才能做出最后的结论。
经诊脉其脉象为,脾脉大而芤,而余脉平,病在脾。
脉象上认定,脉芤为虚,主失血。
所谓芤脉,按脉经说:按之中空,多见失血过多,因此,根据病症以及脉象和脉形判断,病因应在脾脏。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由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所致,多因胃络损伤而引起。
临床上以虚症及虚实相兼为多见,实症较少。
吐血的原因异常复杂。
吐血是指胃、上消化道出血,吐血除上消化道疾病以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胆道、胰腺疾病、血管疾病、血液病、急性传染疾病中的猩红热、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爆发性肝炎以及尿毒症、脑溢血、颅内疾病的昏迷病人,因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能障碍而并发急性溃疡等等,均可发生吐血。
吐血与咯血有区别。
吐血血色多曾棕褐色,量多时可曾鲜红或黯红色,多夹有食物残渣;吐血时有恶心,上腹部不适或有疼痛感。
病因确诊的是否正确,关键在于治疗后的效果。
于是根据患病脏腑的经络,首先调整通往脾的脾、胃经络,然后,又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五行生克的属性,以心补脾,再调整通往心的心包、三焦、心、小肠经络以其相补。
由于通过穴位调整了患病脏腑的经脉,提高了脏腑运转功能,仅仅十几分钟的治疗,就急速的发生了变化,再次诊脉时,脉象为平。
这种平脉的出现,标志着脾经过调整脾胃的经络,扩充经脉,气血充足,满足脾胃运转的需要,使脾胃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4-脾肝肾
长夏——炎热多雨——天阳下迫 湿为热蒸 地气上腾 蕴酿生化 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 生理意义: 长夏之季,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 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 病理意义: 长夏—— 脾弱者易为湿伤——身热不扬、肢体困重、 脘闷不舒、纳呆泄泻等 治疗:除湿热自退
在液为涎
含 义:脾与五液中的涎有密切关系。涎为唾液中较 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 生理意义: 涎为脾阴所化,经脾气运化至口腔有润泽口腔,助食吞咽等作用。正常情况下,涎上注于口而不溢于口外。 病理意义: 脾胃不和则口涎自出;脾阴虚则涎液减少而口干。
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在志为思
含 义:脾的生理功能和思志有关。 生理意义: “思出于心而脾应之”,正常 的思考对机体生理 活动无不良的影响。 病理意义: ①思虑过度,所愿不遂——脾气郁滞、 不思饮食、 脘腹胀闷。 ②脾失健运,气血不足——思维功能减退。
(三)
脾
五脏
概 述
03:26
HONG
*
解剖位置: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 形态结构:扁平弯曲,其色紫赤。 主要功能:主运化,主升清,统摄血液。 运动特点:主升举。 联属功能: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 在液为涎,在志为思,与胃相表里。 脾在五行属土,喜燥而恶湿,为阴中之至阴, 通于长夏。
1. 主要生理功能
主疏泄 主藏血
(1). 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 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 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 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机 理: 与肝的升发条达之性密切相关, 由肝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所决定。
2. 脾主升清
“清”——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脾主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表 现: 升水谷精微于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向上转输精微 升清气于头面——头目清爽。 升津液于口为涎——润泽口腔。
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二 脾
传统中医知识五脏之二脾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故被称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脾气主升,具有运化水谷、水湿之功,并能统摄血液,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腑之一。
其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其经脉与胃相连,形成表里关系。
(1)脾的生理特性脾的生理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喜燥而恶湿。
脾之所以喜燥恶湿,是与其主运化水湿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
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但按阴阳来分类,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脾又主运化水液,然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阳。
脾阳虚衰,不仅可引起湿浊内困,还易引起外湿侵袭。
故《临证指南医案》说:“湿喜归脾者,与其同气相感故也。
”脾喜燥恶湿的理论,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即在治疗脾虚湿滞的病证时,宜用燥湿化湿之品。
2、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脾位于人体中焦,心肺居其上,肝肾居其下。
所以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皆以脾为其枢纽。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阳下降,肾阴升腾,也以脾为升降之枢。
五脏之精,悉运于脾,脾旺才能清气上升布散。
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肺气通调水道,肾之气化蒸腾,无不以脾为枢纽。
故脾胃互相配合,升降协调,则使气血水津布散通利,气机升降得宜,生发之机旺盛。
若脾虚气弱,枢机不利,则种种病变莫不由之而生。
对此种病变,总以调整脾胃,转动枢机为要。
3、脾与长夏相应。
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而长夏季节居于夏秋之交,为阴之始。
长夏季节,湿气当令,而脾为至阴之脏,故脾气旺于长夏,脾病则在长夏季节可以好转,但长夏湿气过盛,又容易损伤脾脏。
(2)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一)主运化"运",有运输、布散之意,例如体内各种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化",有变化、消化、化生之意,主要指饮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等。
脾主运化就是将水谷消化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运输、布散到全身。
五脏——脾
五脏--脾脾的实体位于腹腔上部,膈下偏左。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
”《灵·本藏》并记载了脾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与发病的关系。
《难经·四十二难》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
”《医贯》谓:“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
”可见,古代医家所说的脾,包括现代解剖学上的脾和胰两脏。
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古人不名脺,而名为散膏。
散膏即脺也,脾之质子为胰子,形如膏,故曰散膏,为脾之副脏,……即脺与脾为一脏也。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主运化、主升举和主统血。
其中以运化为核心,通过运化为机体生命活动提供精微物质,故称之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素问·灵兰秘典论》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难经·四十二难》说:“脾主裹血。
”有关脾的理论,《内经》和《难经》奠定了基础,而历代医家有所发挥、补充。
李东垣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而强调脾之气阳的升发。
张介宾明确指出脾主运化和脾主统血,并提出了“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的观点,李中梓则明确提出“脾为后天之本”说。
明清之际,对脾阴之生理病理及证治的认识逐步深化,认为“调治脾胃,须分阴阳。
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
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
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血证论·男女异同论》)。
至此,脾的理论已日趋完善。
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之气;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脾舍意,在志为思;其经脉为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一)脾的生理功能1.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有促进胃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转化为精、气、血、津液以输布到全身的生理作用。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气化。
脾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脾可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
脾生血统血探析_陶俊华
74第13卷 第3期 2011 年 3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3 Mar .,2011脾位于腹中,在膈之下,与胃相邻。
中医认为脾与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1]。
饮食水谷通过脾的运化,生成精微物质。
脾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除生血外,脾还具有统摄血液的作用,即脾具有控制血液在血脉内流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
脾的生血和统血的功能是互为依附、互为因果的。
脾生血功能正常,则气血充盛,就能统摄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而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又是生成气血,保证气血充盛的重要条件。
中医脾生血统血理论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各类血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中医脾生血统血理论作进一步的探讨。
1 古今对脾生血理论的认识1.1 古代医家对脾生血理论的认识内经以来,许多医家对脾生血理论有各自的理解。
《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这里的中焦即指脾胃。
血液的主要物质来源是水谷精微、营气和津液。
《素问·痹论》云:“营者,水谷之精气也。
”指出了营气化生于水谷精微。
《灵枢·决气》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即营气是生成血液的物质之一。
《名医指掌·诸血证二》中云:“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
”由上可知,脾主司运化水谷,生成精微,而水谷精微又可化生营气,营气生成血液,所以血来源于水谷之精,血的生成依赖脾的运化水谷,生成水谷精微,赤化为血。
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脏象别论》中所云:“血者水谷之精也。
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
这也是土性敦厚、长养万物的体现。
张景岳在继承前人有关脾生血理论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提出血生化于脾。
脾生血的关键是脾主运化功能。
藏象理论——脾
藏象理论——脾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
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
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
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一、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
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
“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脾升而善磨”(《四圣心源》),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
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医原》)。
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
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又称水谷精气);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
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
饮食人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
“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类经,藏象类》)。
胃主受纳水谷,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
但必须依赖脾的磨谷消食作用,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为磨之能砻,杵之能舂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
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升,与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致,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弃矣”(《医述》引《医参》)。
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系理论与临床。
一、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与胃以膜相连,同居中焦,互为表里。
《内经》称脾胃为仓廪之官。
脾和胃是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出生之后,机体生命活动的延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二、脾胃的病理变化。
脏象学说的学习脾胃系?水运工程施工规范。
脾胃的功能主要为受纳和运化,所以其致病因素多系饥饱劳倦、七情所伤,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使脾胃之受纳、腐熟、运化、转输等功能失调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脾胃之为病,其症候不外虚实寒热等方面。
如脾阳虚衰、中气不足属虚证;寒湿困脾、湿热内蕴属实证,胃病有胃寒、胃热、胃虚、胃实之分。
三、理论阐要与临床应用。
(一)脾运化水谷。
理论阐要。
脏象学说的学习脾胃系?水运工程施工规范。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②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⑧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到全身,使全身脏腑组织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若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饮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吸收和输布,就会出现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食欲减退,以至倦怠、消瘦等症状。
临床应用。
脾的运化关系到饮食的消化及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所以在临床上遇到消化不良,精微物质不能吸收和输布的患者,可以从健脾入手进行治疗。
(二)脾运化水液。
理论阐要。
脾运化水液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是脾主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状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因此,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
反之,如果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导致水肿。
脾为谏议之官:脾主肌肉与统血
脾为谏议之官:脾主肌肉与统血脾在五脏这个大家族里面,就相当于一个丫鬟。
因为“脾”的右边和“婢”的右边一样,都是“卑”,“卑”是地位低下的意思。
“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的遗篇《刺法论》,而在《灵兰秘典论》中,脾胃被合称为“仓廪之官”。
《刺法论》专门把脾胃分出来,说脾是“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我们都学过一篇文章,叫《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实际是暗示的意思,下属给上司提意见是需要技巧的,不能直接指责上司,这在传统文化中是不允许的,因为古时讲究地位的尊卑。
邹忌正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提示齐王。
当时齐威王很骄傲,觉得全国人民都挺喜欢他,所有大臣也喜欢他、崇拜他、欣赏他。
邹忌看出齐威王有这个问题,于是就告诉他:“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他说大老婆夸他漂亮,是因为爱他,小老婆夸他漂亮,是因为怕他,而朋友夸他漂亮,是有求于他。
也就是说,每个人夸他,实际上都是抱着自己的个人目的来的。
齐王听到这个故事就清醒了,明白所有人夸赞他,都是有个人目的在里边的。
如果邹忌直接说:“你太傻了,别人是怕你、有求于你,才会恭维你的。
”这样直接提出来,齐威王肯定不爱听。
所以中国的谏议之官,很会发现问题,并且很会给别人提醒。
脾在人体当中就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
脾主一身肌肉脾在五脏这个大家族里面,就相当于一个丫鬟。
因为“脾”的右边和“婢”的右边一样,都是“卑”,“卑”是地位低下的意思。
脾相当于丫鬟,它很忙碌,哪儿出现问题,它就马上去解决,或者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
在一个大家族里,最怕丫鬟得病,丫鬟一生病,就没人做饭、没人干活,这个家族就会处在一个瘫痪的状态。
所以《黄帝内经》很强调脾的重要意义。
“脾主一身之肌肉”,假如脾生病了,那么人体的肌肉就会出现问题,比如会出现痿证,即肌肉无力的症状或者重症肌无力等。
脾主统血“统”是统摄的意思。
脾统摄血不外溢,比如女子来月经,是往下流,可是如果脾统摄血的功能丧失了,血就可能会上溢。
对_脾为气血生化之源_生理病理认识初探_尚冰
96第15卷 第6期 2013 年 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6 Jun .,2013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历代医家对脾尤为重视。
为深化对脾生血的认识,本文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从古至今的理论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
1 从解剖形态角度,中医对脾的认识古代医学对脏腑功能的描述主要是心主血、肺主气、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肾主水等,其中心、肺、肝、肾都与现代解剖学上的同名器官部分功能相符,而唯独脾则不然。
《素问・太阴阳明论》有“脾与胃以膜相连”。
《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1]”。
清以来不少人从“散膏”猜想此即胰。
现代解剖发现,胰藏胃之左后方,与《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相符。
《医林改错・亲见改正脏腑图》中记述为“脾中有一管,体象玲珑,易出于水,故名珑管。
脾之长短与胃相等,脾中间一管,即是珑管。
”[2]其功能与《难经・四十二难》所说“温五脏”和脾“有散膏半斤”相似。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学者认识到中医藏象之脾应包括现代解剖学上的“脾脏”和“胰脏”,[3]故脾主统血、主运化水液、主生血等,就不是简单的现代西医中脾的基本功能所能概括的了。
2 中医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关系的认识2.1 脾为“仓禀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而其则主要是脾胃中的水谷精微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变化过程(气化)而形成的,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内经・脏腑分十二官》认为脾胃互为表里,五行属土,位居中焦,为“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脾主升清,“为胃行其津液”;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同主水谷之消化、吸收与输布。
说明中焦脾胃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由于脾胃接受水谷,经腐熟消化后,摄取其中的精微,成为血液最根本的物质,通过在心肺中会合的作用,血液的化生才得以完成。
《中医脏腑理论实例讲解》(四)脾统血
《中医脏腑理论实例讲解》(四)脾统血(四)脾统血理论阐要脾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脾通过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气的充沛则能行固摄之功,而统摄血行,即“气能摄血”作用酌体现。
脾气健运,气血充沛,则血行正常,若脾的运化功能减退,气血虚亏,气的固摄功能减退,而导致出血。
临床上称之为脾不统血。
临床应用脾不统血所致之出血,通常有以下特点:④出血量少色淡,但持续时间较长;②以下部的尿血、便血、月经淋漓不净及肌衄等为多见;③多伴有疲乏无力,纳呆腹胀等脾气虚弱之象。
因脾性主升,脾虚则无力升达而下部易出血;脾主肌肉,故肌衄多与脾失统血相关。
室女崩漏皮某,女,14岁,1975年12月15日就诊。
今秋月经初潮,30~40天行经一次,3。
4天干净,每次量不多,仅用纸半刀。
12月9日正值经期,劳动伤气,量多如崩,时有小块,小腹坠胀,面色苍白,尿频量少,神倦乏力,形寒肢冷,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脉虚浮。
初诊时已用纸1刀加棉花及毛巾垫。
由母搀扶而来。
证属劳力伤气,气不摄血,统血无权而致崩下。
按“脾统血”的指导原则,我们采用了健脾益气,养阴固涩的法则予以治疗。
处方:黄芪、党参、白术、阿胶、当归、炙乌贼骨、煅牡蛎、陈艾炭,陈棕炭,陈皮、红参粉。
3剂后流血量大减,日用纸1刀余,减为用纸8~10张,色红,无块,无腹痛。
原方加用升麻,3剂后血止。
经净后以健脾养血,益肾宁心,以善其后,疗效良好。
(《脾胃学说及其临床yi~))1978,46)【按语】本案崩漏,病机为气不摄血。
此证系劳力伤气而致气不摄血,故见经来量多如崩,前人有“劳则气耗”之说,当人体过度劳累后,气随之耗损,气虚不能统血,导致出血如崩。
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用健脾益气,养阴固涩法而有初效,证实了脾统血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
血崩症骆某,女,45岁,已婚。
初诊日期:1967年5月25日。
献血之后,阴道骤然下血不止,血量甚多,色淡无块,头晕目眩,气短懒言,疲乏无力,汗出战栗,心悸虚烦,饮食不思,唇干口渴。
中医学关于“脾主统血”的概述
中医学关于“脾主统血”的概述
脾主统血,指脾气有统摄血液运行于脉中,不使其逸于脉外的作用。
一、脾气统摄血液的功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脾的部分。
身之气充足,则脾气充盛;而脾气健运,生气充足,则一身之气自然充足。
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
脾气健旺,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强健,血液则能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若脾失健运,气衰而固摄作用减退,血液失去统摄则逸出脉外而为出血。
二、病机方面,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属一致。
只是由于脾气的升举特性,及其与肌肉的密切联系,习惯把下部和皮下肌肉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衄等,称为“脾不统血”。
脾不统血由气虚所致,一般出血时间较长,色淡质稀,多见于人体下半部,并有气虚见症,如倦息乏力、面萎黄等。
治以健脾益气摄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病多求之外感
2 久病多是正虚
平素无疾,近日所得,无论症状多么奇怪,必须考虑风的 因素,风为百病 之 长,善 携 邪。笔 者 过 去 在 临 床 论 风 这 篇 文 章中,论述了风邪致病的多样性,近几年的实践更证实了这 个观点的正确。疼痛多数由风寒引起; 眩晕,风邪携诸邪上 越; 嗜睡,风困肌表,阳气不得外展; 乏力,中气不能周于身; 水肿,风困肌表,水液代谢失常; 喘闷,风邪外遏,肺气失于肃 降; 呕吐,风邪外迫,胃气不降; 神志迷乱,风邪外束,心经之
热不能发越; 汗出,风伤营卫,腠理开阖失常; 抖动,风入于 络; 泄泻,风邪迫于大肠; 胸闷,肺气不得外展; 心痛,风邪闭 于络脉; 咳嗽,肺欲驱风邪外出; 发热,阳气聚于表与邪抗争; 斑疹,风闭于表,血分之热不得出迫血妄行; 痉挛,风动筋络; 啮齿,风动胃气; 鼻衄,风火上窜肺窍; 失眠,风动火生,神不 内潜……不一而 足,病 有 千 变,心 安 于 内,疏 表 祛 邪,转 瞬 即 安,留意症状,祛病反远。
4 小结
综上所述,人体 统 血 功 能,主 要 与 脾 气 对 血 液 的 统 摄 作 用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等作用有关。通过脾的统 血、生血及行血而达到人体血液运行功能正常的目的。为从 脾论治血证,或血证之后调补脾胃提供了理论依据。
·132·
参考文献:
[1] 曹洪欣. 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47.
“脾主统血”实际是指气统血,是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 与脾生化气血的功能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营卫和气血 是相通的,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源。《痹论》谓: “营气者,水谷 之精气也。”然脾虽属五脏,而与胃膜相连,故此脾胃为仓廪 之官。[2] 故脾者,仓廪 之 本,消 化 水 谷。[3]“人 受 气 于 谷,谷 入 于胃,以传于肺,五 脏 六 腑,皆 以 受 气。其 清 者 为 营,浊 者 为 卫,营在脉中,卫在脉 外,营 周 不 休,五 十 而 复 大 会 ”。[4] 故 脉 中只要有“营气”则血液在脉中可正常运行而不致于逸出脉 外或瘀滞,因为营气有营养和营运的作用。气血中尤以“营
收稿日期: 2010 - 08 - 31 作者简介: 郑学农( 1958 - ) ,男,河南延津人,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久慢之病,辗转迁延,必成虚候。即使没有典型的虚证、 虚脉,也要确立以补为治的思路。邪气久恋,正气必疲,反复 用药,胃气戗伤,未有正气不虚者。一般而言,由于过分强调 辨证施治,对于一般规律的忽视,使不少疾病的治疗限于活 血化瘀、理气解郁、祛湿豁痰、利水散结等治疗原则中,涵盖 甚广,方向不明,自 陷 迷 途,不 知 所 措。惟 有 知 五 脏 之 虚,定 位准确,用药有 明 确 倾 向,才 会 有 神 奇 之 效。正 虚 邪 实 者 更 不得急功近利,可选择以补为泄之法,以正气的进退为依据, 方可取胜,此 非 浅 见 者 可 谈。中 医 治 疗 之 所 以 充 满 人 文 精 神,就是强调以人为本,以正气为本,留得正气在,治病自有
降运转正常则不致于瘀滞,而达统血之目的,因此作为脾胃 之枢的气机与脾主统血功能密切相关。唐容川说: “经云脾 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 唐氏 说经云: “脾统血”,但《内经》中未有统血之语) 。又说: “血 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行上 下者,脾也,……故治血者,必治脾为主”[8]。气机升降正常, 则五脏运转正常,而血脉也因之运行流畅。可见气机升降正 常可协助脾统血功能发挥。
2011 年 2 月 第 31 卷第 2 期
河南中医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ebruary 2011 Vol. 31 No. 2
·思考与探索·
脾主统血机理探讨
朱甜甜 指导 杨继兵
( 南京中医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 人体统血功能,主要与脾气对血的统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等作用有关。通过脾的统血、生血及行血,达到人体血液运行功能 正常的目的。 关键词: 脾主统血; 脾主生血; 脾主运化; 脾主升清 中图分类号: R223. 1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5028( 2011) 02 - 0131 - 02
( 延津县中医院,河南 延津 453200)
摘要: 中医临床的诊断、分析、治疗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如新病多求之外感; 久病多是正虚; 儿童多积、中年多郁、老人多虚; 先表里次寒热再 虚实后阴阳; 强调辨证论治,坚持中医理念。只有诊断分析思路明确,治疗才能执简驭繁,提高疗效,减少失误。 关键词: 中医临床; 中医诊断; 辨证论治; 中医理念 中图分类号: R241.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5028( 2011) 02 - 0132 - 02
另外肺主气亦可助脾气生血、摄血。因此治疗血证当增 强脾肺之气。《医贯》记薛立斋治案有: “某患者因劳伤脾气 而致吐血,服四物、黄连、山栀之类,血益多而倦益甚,故用补 脾肺之气的补中益气汤加麦味等药,一服血顿止[5]。”体现在 补气的基础上,麦冬、五味子养肺阴、敛肺气,使肺助脾摄血 之力,从而加强脾统血而起止血之效。
2 脾之生血与统血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武之望说: “大抵血生于脾土,故云 脾统血”[6]。张景岳亦说: “脾胃气虚而大便下血者,其不甚 鲜红、或紫色、或 黑 色 …… 盖 脾 统 血,脾 气 虚 则 不 能 收 摄,脾 化血,脾 气 虚,则 不 能 运 化,是 皆 血 无 所 主,因 而 脱 陷 妄 行”[7]。脾生血功能正常,则气血充盛,就能统摄血液在脉中 正常运行; 若气血虚弱,会导致气不摄血而出现各种出血证 或瘀血证。如《灵枢·天年》曰: “血气虚,脉不能”。只有血 气和,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 流 动。再 如《灵 枢 · 本 藏》曰: “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血和就是气血充盛,血行正 常。脾能生血,不 仅 防 止 血 液 外 溢,亦 防 止 血 液 瘀 滞。 脾 为 气血生化之源,源泉旺盛则血气旺。正如张景岳所言: “人之 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 则无有不滞者”[7]。因此生血可以祛瘀,而祛瘀也可以生血, 正如《血证论》: “瘀血去则新血己生,新血生则瘀血自去,其 间初无间隔”[8]。脾之生血功能生生不息,使血液流动有序 而不致溢出脉外或停而为瘀,从而发挥脾协调统血功能。
中医理论指出,脾属脏,位于中焦,在膈之下,与胃相表 里。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其中脾主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 能[1],即人体统血功能由脾所主。但针对脾统血的核心 机 制,历代医家全面系统阐述的较少,而临床应用这一理论治 疗血证较多,故有必要深入探讨。
2261. [7] 明·张景岳. 景岳全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449 - 527. [8] 清·唐容川. 血证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282.
( 编辑: 李 华)
中医临床的诊断分析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中医的诊 断其实是以八纲为依据的,分析病情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然后才可以决定治疗的方向,或补或泻,或清或温,或发散, 或治里,或升或降等。分析过程思路明确,就可以执简驭繁, 提高疗效,减少失误。借药物一气之偏,纠病人阴阳偏差,恢 复身体的平衡,减轻患者的痛苦。下面笔者谈谈几十年来在 临床诊断中的一些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收稿日期: 2010 - 10 - 29 作者简介: 朱甜甜( 1991 - ) ,女,江苏南通人,在校本科生。
气”最为重要,如《灵枢·决气》所言: “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是为脉”。而“脉者,血之府”,脉对血的固摄作 用,是 通 过 “壅遏营气”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只有脉中有“营气”,血液才 能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致于逸出脉外或瘀滞。《内 经》有 “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即谷入于胃,营气得生,脉 道行通,气血得行,就是营气运血、统血的体现。
3 气机与脾之统血
血在脉中正常运行,还靠气机升降的正常运转。气机升
·131·
2011 年 2 月 第 31 卷第 2 期
·中医诊法研究·
河南中医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ebruary 2011 Vol. 31 No. 2
中医临床的诊断分析过程探讨
郑学农
[2] 明·马莳. 黄帝内经素问 注 证 发 微[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3: 116.
[3] 清·高士宗.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 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3: 74.
[4] 王洪图. 内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41. [5] 明·赵献可. 医贯[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37. [6] 清· 武 之 望. 济 阴 纲 目[M]. 北 京: 科 技 卫 生 出 版 社,1958:
1 脾气与脾之统血
脾统血,血液在脉道正常运行,除依赖心脏的推动、肝脏 的调节外,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控制,使之循经运行而不至 溢于脉外。脾气充足,则血不妄行; 脾气虚弱,则气不摄血而 溢于脉外( 即所谓“脾不统血”,可出现月经过多、崩漏、便 血、皮下出血等慢性出血疾患) 。所以说,脾主统血的功能, 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 气摄血是统一的。脾气健旺,运化正常,生化有源,气足而固 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在病理上,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也是一致的。若 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虚而固摄功能减退,则血 液失去统摄而 导 致 出 血。一 般 出 血 色 淡 质 稀,如 为 便 血,可 呈黑色柏 油 样,并 有 气 虚 见 证。只 是 由 于 脾 气 有 升 举 的 特 性,并与肌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习惯上把下部和肌肉、皮下 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出血等称为“脾不统血”,意为 血随气陷下逸而出血。脾不统血由气虚所致,属虚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