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植被与土壤(二)土壤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上学期大单元教学系列(人教必修第一册)

第五单元植被与土壤(二)土壤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上学期大单元教学系列(人教必修第一册)
4.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土壤资源保护的认识和体会,以及如何将土壤保护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5.阅读拓展资料,了解我国土壤资源现状、土壤科学研究进展等,提高对土壤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a.判断题:土壤剖面中,A层是最肥沃的一层。
b.选择题:土壤质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c.填空题: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土壤中的______。
d.问答题:简述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剖面的认识
学生在此前的学习中,对土壤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对于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剖面的结构及各层次的特点理解不够深入。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重难点二:土壤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土壤质地、水分、温度等特性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但学生在实际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加以突破。
7.注重情感教育,通过讲解土壤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使命。
8.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9.鼓励学生参与土壤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总结土壤的特性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

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土壤的形成、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的意识,促进人地和谐共生。

2.综合思维:引导学生从土壤的成分、结构、肥力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土壤的特性,理解土壤与植被、气候、地形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地理实践力:通过土壤样本观察、实验或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4.区域认知:增强学生对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的认识,理解土壤类型对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的主要性质(成分、结构、肥力)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土壤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培养学生将土壤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土壤改良、土地利用规划等。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土壤形成过程、土壤类型、土壤性质等内容的图片、视频和动画)。

•土壤样本(如有条件,可准备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供学生观察)。

•实验器材(用于土壤性质测定的简单实验器材,如pH试纸、放大镜等)。

•教材及配套地图册。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土壤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土壤样本、土壤类型分布图等,增强直观感受。

•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土壤性质测定的简单实验,如土壤酸碱度测定、土壤颗粒组成观察等。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土壤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黑土、红壤等。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不同土壤类型下农作物生长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土壤能长出不同的作物?土壤对作物生长有哪些影响?”从而引出土壤的重要性及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教学1.土壤的形成•介绍土壤的形成过程,包括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五大成土因素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土壤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2节《土壤》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2节《土壤》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2节《土
壤》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2节《土壤》。

第五章讲述植被与土壤。

我们生存的地球,因覆盖植被才变得生机盎然,而土壤为植被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

植被与土壤既是自然环境的形成要素,又是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因此,对自然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分布也具有显著的规律。

与大气和水一样,植被与土壤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条件。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地球上主要有哪些植被类型?如何识别主要的植被?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哪些因素影响土壤的形成?观察土壤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本章内容包括两节,讲述植被与土壤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尤为密切。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土壤,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9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二、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的第二节。

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

接着教材以文字叙述、图片、活动与探究形。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及土壤5.2土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及土壤5.2土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土壤一、察看土壤1.土壤:指陆地表层拥有必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松散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构成。

2.察看土壤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面特色之一。

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如黑土、红壤等。

土壤质地①土壤矿物质颗粒依据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

②土壤质地:不一样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照例。

③按土壤质地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1)土壤剖面结构①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

②自然土壤自上而下挨次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

③耕种土壤剖面一般分为耕种层、犁基层和自然土层。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2.生物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①生物残体为土壤供给有机质。

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为腐殖质。

②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

③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

④改良成土母质的性状,促使土壤矿物质颗粒聚会。

3.天气天气的散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散布规律。

湿热地域: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冷湿地域:冷湿环境有益于土壤有机质累积。

干热地域:干旱、高温地域土壤有机质累积少。

4.地貌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水热条件不一样,土壤发育不一样迎风坡与背风坡从山顶到低平凹地,因为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挨次散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粘土。

5.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显然。

6.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

自然土壤在人类长久的耕种和培养下,形成了有益于农业生产的耕种土壤。

三、土壤的功能和保养1.土壤的功能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重点环节。

土壤为植物生长供给了扎根立足的条件。

土壤自己也是很多动物和微生物生计的场所和营养根源。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5-2 土壤 教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5-2 土壤 教案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5.2 土壤知能素养对标【必备知识一:观察土壤】地理事实1.土壤的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2.土壤观察的主要内容—颜色、质地、剖面构造(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如黑土、红壤等。

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2)土壤质地①土壤矿物质颗粒: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

②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

③分类:砂土、壤土、黏土。

(3)土壤剖面构造①定义: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②森林土壤剖面: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

③耕作土壤剖面: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

核心概念土壤肥力:指土壤能持续不断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空气、温度、养分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

砂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

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的比例适中的土壤。

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也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保肥性能好,不易耕作。

有机质:指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腐殖质: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是经微生物分解完全腐烂的动、植物残体。

【必备知识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地理事实1.成土母质(1)意义: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2)影响: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2.生物(1)意义: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

(2)影响: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的形成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团聚。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2节《土壤》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2节《土壤》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2节《土壤》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2节《土壤》。

第五章讲述植被与土壤。

我们生存的地球,因覆盖植被才变得生机盎然,而土壤为植被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

植被与土壤既是自然环境的形成要素,又是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因此,对自然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分布也具有显著的规律。

与大气和水一样,植被与土壤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条件。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地球上主要有哪些植被类型?如何识别主要的植被?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哪些因素影响土壤的形成?观察土壤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本章内容包括两节,讲述植被与土壤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尤为密切。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土壤,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9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二、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的第二节。

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

接着教材以文字叙述、图片、活动与探究形式阐述如何观察土壤。

然后教材以文字叙述、示意图和活动形式阐释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最后教材以文字叙述、图片、案例形式阐述了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本节内容分为“观察土壤”、“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功能和养护”三部分。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表、视频等资料,结合自然实际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掌握观察土壤的方法;2.了解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3.明白土壤的功能及如何养护。

(二)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学生通过对土壤的观察,理解土壤的形成原因、功能及养护,明白土壤与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促进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5_2土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5_2土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土壤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学习目标:1.了解土壤的概念和物质组成。

2.了解观察土壤的内容。

3.了解土壤形成的条件。

4.理解土壤与其它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观察土壤1.土壤的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2.观察内容野外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1)土壤颜色:土壤颜色命名如黑土、红壤等;(2)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野外可根据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来判断。

不同土壤通气、通水等条件不同,因此耕作条件不同。

(3)土壤剖面构造: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由下向上分母岩层、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腐殖质层、有机层等。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貌和时间等。

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及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土壤与人类活动土壤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资源,土壤功能的可持续性与农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如亚马孙河流域人们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

提高肥力的常用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1.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答案]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

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2.为什么冷湿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答案]寒冷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物积累;温暖湿润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减少。

“土壤”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

“土壤”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

“土壤”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一、教学分析(一)课程标准分析本节课教材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本节课标的内容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本节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还可以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人地协调观,形成学生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土壤,包括对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三个方面进行观察分析。

第二部分是围绕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如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进行描述。

土壤的成土因素是本节教材的重点,教材从土壤的影响因素出发,介绍了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貌、时间以及人类活动都是土壤形成发育的空间因素。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的前四章内容,系统学习和初步掌握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内外部圈层以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各自的主要现象特征和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学生已经认识到气候、地形、生物等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本章中的土壤形成因素,知识点比较简单直观,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对于相对陌生的成土母质这一知识点,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和讲解。

(四)教学目标结合各地土壤标本,知道影响该地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区域认知)能够运用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原理,掌握和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和发育过程。

(综合思维)观察、识别与土壤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认识土壤对生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土壤发展生产的观念。

(人地协调观)(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土壤的观察、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以及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一条简短的新闻视频,视频内容为“蟾宫折桂”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月壤不含任何有机养分,不能种菜。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土壤的形成与分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土壤被污染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土壤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土壤肥力的评价:学生需要学会评价土壤肥力,了解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及其作用。例如,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它对土壤的结构、水分保持能力、养分供应等有着重要影响。
2. 教学难点
(1)土壤形成过程的理解:学生对于土壤形成过程中的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等可能难以理解。例如,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学生需要理解这两种风化作用的区别和作用机理。
6. 课后自主学习任务: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自主学习的任务,如调查本地区的土壤类型和土壤保护情况、分析土壤样本等,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土壤知识。
七、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土壤的演变与人类文明》、《全球土壤退化现状与对策》等,让学生了解土壤演变的历史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2)视频资源:《土壤的秘密生活》、《土壤保护实践案例》等,通过视频形式展示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以及土壤保护的实际行动案例。
1. 土壤的形成过程:包括成土过程、土壤剖面结构的形成等,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展示土壤的形成过程。
2. 土壤的分类:列举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其特征,用图表形式展示土壤分类体系。
3. 土壤的重要性:概括土壤对于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的作用,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4. 土壤保护:强调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土壤保护的方法和措施,用关键词和图示展示。
教学手段:

5.2土壤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5.2土壤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剖面的结构与性质、土壤类型的分布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难点:土壤质地、水分、养分等土壤属性的综合分析,以及土壤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二)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采用动画、图解等形式,降低学习难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如:“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种植的作物会有不同的收成?”引发学生对土壤问题的思考。
2.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以及土壤类型、分布的多样性。
3.提出问题:“土壤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特点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讨论土壤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话题讨论:针对我国土壤资源现状,探讨如何解决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质量等问题。
5.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或社区土壤保护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强调土壤资源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关注土壤环境保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a.绘制土壤剖面示意图,标注各层次的名称和特点,加深对土壤结构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根据土壤性质选择适宜的作物种植?”
2.学生分成小组,利用教材、网络资源等,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讨论。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2土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2土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土壤教材分析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观察(识别)、说明(鉴别)。

土壤剖面形态:层次和特征的描述。

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母质(风化壳)、生物、气候、地形、时间、水文、人类活动。

学情分析可要求学生采集图样,为观察土壤做准备。

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不同土壤类型的分布。

(二)综合思维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三)地理实践力识别土壤类型。

(四)人地协调观从养护的角度,理解保护土壤的措施。

教学重点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教学难点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教学方法启发式,师生互动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本引言导入,将学生带入地理学习情境。

提出问题,从而引入课题。

(二)推进新课探究一观察土壤1.教师课件展示下列问题:什么是土壤?如何描述土壤特征?结合学生带的图样,描述家乡土壤的特点。

2.学生阅读课本P88、P89正文与图5.18,独立思考并试着解决上述问题。

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同学之间质疑、补充。

4.教师结合课件,进行总结。

教师强调:土壤颜色是土壤的重要特征,根据颜色命名土壤是土壤重要的命名法则。

华北地区的土壤是用黄色命名,南方地区的土壤是用红色命名,四川盆地的土壤用紫色命名,北方地区的土壤用黑色和黄色命名。

(过渡)成土母质是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

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接下来,学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探究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91、p92的全部内容,推测土壤使如何形成的?2.教师结合黑土的相关资料,利用形成因素来分析土壤的形成。

3.师生互动完成P92活动。

(过渡)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探究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教师课件展示下列问题:土壤的功能有哪些?如何养护土壤?2.学生阅读课本P92、P93、P94全部内容,独立思考并试着解决上述问题。

第5章植被和土壤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学历案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5章植被和土壤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学历案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教师在问题导向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合作探究植被和土壤的分类、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设计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教师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反馈,促进他们的合作学习。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片茂密的森林和一片贫瘠的沙漠,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地球上的土地,植被和土壤的状况却如此不同?
2.提出问题:植被和土壤的分类、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发学生对植被和土壤的兴趣和思考。
3.宣布本节课的主题:第5章植被和土壤大单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运用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植被和土壤知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被和土壤的分类、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植被和土壤的分类、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分析植被和土壤的相关数据,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寻找答案。
针对高一学生的知识深度,本案例将重点讲解植被和土壤的分类、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5.2土壤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5.2土壤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5.2《土壤》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二、学习目标1.认识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土壤剖面。

(重点)2.能够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并理解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

(重点)3.了解不同区域土壤的类型,学会分析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难点)三、学业质量目标(一)基础目标1.能够说出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2.能够说出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及其与土壤特征的对应关系。

3.能够说出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颜色分类、质地类型、典型剖面构造,并据此观察土壤。

(二)发展目标1.能够结合实例说出土壤的颜色、质地类型、剖面构造,并据此观察土壤,描述其特点。

2.能够结合土壤发育的某些具体过程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及其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3.能够结合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说出土壤的功能以及养护土壤的途径和措施。

四、教材分析(一)地位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2019)地理1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

根据课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重点落实的内容是“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方法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

本节内容突出土壤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联系,梳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综合思维,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

本节教材安排内容切实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展开教学,增强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落实“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同时关注土壤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养护土壤的重要性,渗透人地协调观。

(二)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依次安排了“观察土壤”“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和“土壤的功能和养护”三个标题的内容。

知识量及知识点的难度适中,作为新教材的内容,本节课围绕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如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质呸,地形和时间等,以及土壤剖面的相关知识进行描述,土壤的成土因素是本节教材的重点,教材从土壤的影响因素出发,介绍了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都是土壤形成发育的空间因素。

五、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土壤及影响土壤发育的气候、地貌、水文等地理要素有一定认识,同时高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概括总结、综合思维能力,能在教师引导和充分素材、真实情境的基础上理解、迁移应用本节课内容。

第五单元 植被与土壤(二)土壤(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五单元 植被与土壤(二)土壤(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元信息二、单元目标5.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2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三、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植被与土壤第2课时土壤—————— 北京世园会土壤修复主题活动【教学内容】土壤【教学课时】1课时【导入】本次世园会首次围绕土壤修复而组织主题活动,旨在通过让公众了解土壤知识、参与科普互动,认识土壤对生态不可或缺的意义,传递保护土壤资源,享受绿色生活,构建美丽家园的理念。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增强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引导公众依法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首先我们来到世园会广场,这里设置了土壤科普展板和漫画图文,再往前走是北京建工园展厅,里面设置了实物展示,来自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和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土壤相关专业的技术工程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现场观众讲解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功能、土壤环境容量和土壤污染现状等知识,揭示隐藏在土壤中的秘密。

接下来让我们先前往北京建工园展厅,通过里面的实物展示一起开启这场土壤科普之旅。

【板书】一、观察土壤现在我们来到了展厅,映入眼前的是土壤剖面标本,在观察各类土壤剖面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观察呢?【思考】野外对土壤的观察角度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我们继续来观察这些土壤标本。

【板书】1.颜色红壤与黑土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砂土、壤土、黏土是从土壤质地来命名的。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

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图5.16),在野外可根据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近似地作出判断。

【板书】2.质地这里有土壤标本,同学们可以用手指研磨一下砂土、壤土和黏土,感受它们质地的区别。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2节 土壤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2节 土壤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第二节土壤【热点链接】2019年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主题为“阻止土壤侵蚀,拯救我们的未来”。

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地球表面形成2~3 cm厚的土壤需要长达1 000年的时间;土壤面临的头号威胁是侵蚀,每5秒钟可以侵蚀一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土壤。

设立“世界土壤日”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加强对土壤的管理和保护;提高公众保护土壤的意识;应对土壤管理中日益严峻的挑战;提升土地健康的质量等。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主要土壤类型。

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说明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说明土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利用措施。

水平3:能够运用资料,结合典型土壤,分析土壤的成因。

水平4:结合区域和典型土壤,分析某类土壤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土壤。

综合思维:分析土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地理实践力:观察学校所在地的土壤类型,探讨土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观察土壤1.土壤的概念和组成(1)01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02疏松表层。

(2)03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观察内容内容意义土壤颜色最重要的04外部特征之一;可根据颜色命名土壤,如05黑土、红壤土壤质地矿物质颗粒粒径由大到小依次为石砾、06砂粒、粉粒、07黏粒等;土壤质地是指不同08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09相对比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10砂土、壤土和黏土土壤剖面构造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11土壤纵剖面,由呈水平展布的12土层构成;自然土壤剖面包括13有机层、腐殖质层、14淋溶层、淀积层、15母质层和母岩层1.判断正误。

(1)土壤颗粒由大到小依次是砂砾、石砾、黏粒和粉粒。

(×)(2)能够生长植物的地表都有土壤。

(×)2.土壤的物质组成不包括( )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土层答案 D解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土壤剖面构造是由土层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土壤一、观察土壤1.土壤的概念和组成02疏松表层。

(1)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01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2)组成:矿物质、□03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观察内容1.判断正误。

(1)土壤颗粒由大到小依次是砂砾、石砾、黏粒和粉粒。

(×)(2)能够生长植物的地表都有土壤。

(×)2.土壤的物质组成不包括( )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土层答案 D解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土壤剖面构造是由土层构成的。

3.哪些地方易找到土壤剖面?提示土壤剖面通常由人工挖掘才能出现,修路、开矿或兴修水利设施时易使土壤剖面显露。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判断正误。

(1)土壤矿物养分主要来自于岩石。

(×)(2)岩石风化速度主要取决于气候。

(√)2.下列地区中,土壤肥力最高的是( )A.湿热地区B.冷湿地区C.干热地区D.干冷地区答案 B解析冷湿地区有机质积累多。

3.我国东南丘陵土壤贫瘠,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分解快。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01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联系1.地位: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02关键环节。

有机界和无机界的□2.作用(1)为□03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促使□04地理环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2)土壤具有重要的□05蓄水、保水功能。

(3)种植农作物是以□06土壤为物质基础。

3.土壤的养护07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

(1)□(2)对土壤进行□08改良或改造。

1.判断正误。

(1)种植农作物只能选择肥沃土壤。

(×)(2)土壤是植物生存的营养来源。

(√)2.农作物可以抵抗适度的旱情,得益于土壤( )A.提供营养物质B.蓄水、保水功能C.改造地理环境D.使农作物扎根立足答案 B解析土壤的蓄水、保水功能可使农作物抵抗适度的旱情。

3.我国江南红壤土壤贫瘠,土质黏重,酸性强,如何利用和改造?提示增施有机肥,掺入沙子,施用石灰,种植耐酸作物等。

任务探究观察土壤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

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

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

右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指出土壤中固相、液相和气相的含义。

(2)指出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

(3)观察土壤时,主要观察哪些要素? (4)说明土壤剖面的组成。

[成果展示] (1)固相:有机质,矿物质。

液相:水分。

气相:空气。

(2)有机质含量,土壤孔隙,矿物质等。

(3)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等。

(4)自然土壤由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组成。

耕作土壤由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组成。

1.判断土壤的依据:具有□01肥力,生长□02植物,疏松表层。

2.土壤的物质组成3.观察土壤 (1)土壤颜色 影响因素 对土壤颜色的影响有机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颜色较深。

土壤有机质的腐殖质总体上呈黑色,腐殖质含量越高,对土壤颗粒的染色越重,如黑土颜色的形成与其有机质含量高有关土壤矿物如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南方的红壤颜色的形成主要与土壤矿物颜色有关颜色土壤湿度土壤干时颜色往往较浅,而湿润时往往颜色较深土壤结构同一种土壤处在团聚状态和研碎成粉末状态时,其颜色是不同的体状况(2)土壤质地(3)土壤剖面构造①自然土壤②耕作土壤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

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

读实验相关数据表,回答(1)~(3)题。

甲乙丙丁土壤质地(%) 砂粒40 45 78 14 粉粒25 25 14 19 黏粒35 30 8 67水土流失量(g/m2) 47.3 201.2 15.7 76.9(1)甲土壤属于( )A.砂土B.壤土C.黏土D.粉土(2)丁土壤属于( )A.砂土B.壤土C.黏土D.粉土(3)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 )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科学思维土壤特性的分析思路第(1)题,读表可知,甲土壤的三类粒径的百分比较为接近,为壤土。

第(2)题,丁土壤中,黏粒比例最大,为黏土。

第(3)题,据题中“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和实验结果可知,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乙土壤没有覆盖草皮,即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有甲、丙、丁,其中丁地水土流失最严重,据表得出,其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答案] (1)B (2)C (3)D提升运用能力岩土给水度是指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的水的体积占岩土总体积(包括所含水)的百分比,岩土持水度是指岩土中经重力排水后所含水的体积占岩土总体积(包括所含水)的百分比,读孔隙度、给水度、持水度的关系图,回答1~3题。

1.孔隙度、给水度、持水度三者关系为( )A.前者大于后两者之和B.前者等于后两者之和C.前者小于后两者之和D.三者没有直接关系答案 B解析岩土的空隙度指岩土的空隙体积与岩土体积的比值,岩土空隙中的水体积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等于空隙体积,这些水在重力作用下可以流出一部分,但会在岩土中保留一部分,分别为土壤给水和土壤持水。

因此,孔隙度等于给水度与持水度之和,故B项正确。

2.从图中可以得出( )A.岩土颗粒越大,孔隙度越大B.岩土颗粒越大,给水度越大C.岩土颗粒越大,给水度越小D.岩土颗粒越大,持水度越小答案 D解析由图可知,岩土颗粒越小,孔隙度越大;岩土给水度随岩土颗粒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岩土颗粒越大,持水度越小。

3.降水量和强度以及植被状况相同的情况下,潜水最丰富的土壤类型是( )A.细砂质土壤B.中砂质土壤C.粗砂质土壤D.细砾质土壤答案 C解析潜水是在重力作用下可以流动的水,给水度越大,潜水越丰富,在粗砂质土壤中,给水度最大,故潜水最丰富。

任务探究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材料一土壤有机质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含量既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有关。

下图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

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约为2.28~29.55 g/kg,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 g/kg)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 g/kg)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

下表为黑河中游的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

土壤有机碳(g/kg)土层深度(cm) 高草植被低草植被0~10 14.80 10.3510~20 11.93 8.2320~40 8.25 6.44(1)描述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黑河中游湿地大部分属于季节性积水湿地,推断相对积水季节而言,非积水季节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

(3)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黑河中游湿地,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成果展示](1)分布特征:高草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低草植被;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递减。

原因:高草植被生物残体输入多于低草植被;土层越浅,获得的生物残体量就越多,土壤有机碳在土壤中的含量就越多。

(2)变化特点:减少。

理由:当水位下降到湿地基低(底部)以下时,土壤有机碳中易于分解的部分会被微生物分解,成为碳源,释放CO2,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水分的减少,生物量会随之减少,导致生物残体和土壤有机碳输入量减少。

(3)与黑河中游湿地相比,洞庭湖湿地处于亚热带季风区,纬度更低,降水更多,气候更为温暖湿润,植物可以终年生长,通过输入更多生物残体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三江平原湿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纬度更高,气候温凉湿润,冬季漫长严寒,低温的条件使微生物分解有机碳速度减慢,形成大量积累。

1.土壤的形成过程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续表下图为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B.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作用较快C.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D.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较慢(2)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C.光热条件差D.水分条件差(3)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 )A.气候湿热、草类茂盛的地区B.气候湿热的热带森林地区C.气候相对寒冷的草原地区D.气候相对寒冷的森林地区科学思维影响土壤形成因素的分析方法第(1)题,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的有机质分解较慢,有机质含量较多;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都较快,有机质易分解。

第(2)题,陡峭的山坡,地表疏松物质易被侵蚀、搬运,难以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第(3)题,气候湿热淋溶作用强,有机质的分解较快,气候冷湿地区微生物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草类茂盛且根系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有机质。

[答案] (1)B (2)A (3)C提升运用能力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

富铝土在我国分布广,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富铝土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答案 B解析据材料可知,富铝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中多数矿物易分解,使得氧化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故B项正确。

2.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赤红壤B.砖红壤C.红壤D.黄壤答案 B解析湿热气候促进矿物分解,更易形成富铝土。

读图可知,砖红壤所处气候条件最为湿热,故B项正确。

任务探究土壤的功能和养护2018年7月16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了《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以保障土地资源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农田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改善黑土耕地设施条件、内在质量、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珍贵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