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陈嘉映 读书笔记
分析美学音乐作品本体论解析——以古德曼、基维、莱文森、戴维斯的音乐作品本体论为例
分析美学音乐作品本体论解析——以古德曼、基维、莱文森、戴维斯的音乐作品本体论为例王文卓【期刊名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13页(P66-77,85)【关键词】分析美学; 本体论; 纳尔逊·古德曼; 彼得·基维; 杰罗德·莱文森; 斯蒂芬·戴维斯【作者】王文卓【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1音乐作品这一概念在西方现代音乐哲学研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从研究现状看,国内学界关注较多的是罗曼·茵格尔顿(Roman Ingarden)、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haus)、莉迪娅·戈尔(Lydia Goehr)的理论,而对分析美学“音乐作品本体论”的相关著述鲜有论及。
音乐作品本体论是分析美学的基本论题之一,不仅蕴意丰富,而且有着鲜明的流派印记,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关注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彼得·基维(Peter Kivy)、杰罗德·莱文森(Jerrold Levinson)及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ies)的相关研究。
这4位分析美学家在当代西方美学界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在音乐作品问题上都有深入阐发。
笔者将逐一解析这4位代表性学者的观点,从而勾勒出分析美学音乐作品本体论的整体图景,并针对其理论特征加以探讨。
一、分析美学音乐作品本体论的思想基础在音乐作品问题的讨论中,分析美学背负着如高山一样的形而上学包袱。
(1)[英]莉迪娅·戈尔:《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罗东晖译,杨燕迪校,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2008年,第11页。
这种思维品质不仅使分析美学家在阐发其观点时形成了特有的理论路径,而且不可避免地积淀了诸多潜在话语。
对阅读者而言,这无疑成为了一个屏障。
谈汉语复合词的变构拆分
谈汉语复合词的变构拆分汉语复合词在使用中经常表现出一定的离散性,即能够拆分使用,这种拆分常常表现为同构拆分。
本文重点探讨改变原有词的结构拆分使用,即变构拆分的使用现象,并揭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标签:复合词同构拆分变构拆分朱德熙先生在《语法答问》中谈到:“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我们有可能在词组的基础上来描写句法。
”①按照朱先生的观点,句子与词组在形式上差别不大,它们之间是一种实现(realization)关系,词组是“抽象的句法结构”,而句子是“具体的话”。
汉语的复合词结构与汉语句法结构也有较大的一致性,主谓、动宾、偏正、并列等结构形式既可以结构短语,又可以结构词。
从形式上看,汉语双音节复合词的构词语素与单音节词没有区别,于是造成汉语中词和短语的界限模糊。
“立秋”既可看作一个动宾关系的复合词,又可看成一个动宾关系的短语,于是在它在使用中就可以被当成一个结构相对松散的短语而拆分为“立了秋”,或是“立过秋”,类似的情形非常多,例如:(1)吃香(动宾式复合词)a.他在单位很吃香(动宾式复合词)b.他吃什么香啊(动宾短语)(2)吃醋(动宾式复合词)a.虽然开个玩笑,小明却吃醋了(动宾式复合词)b.吃谁的醋啊(动宾式短语)“吃醋”中,“吃”和“醋”既可看成构词的语素,又可作为组成短语的词,杨锡彭在《汉语语素论》中对这种情形有过精辟分析:“汉语语素成词入句乃至独立成句都没有形式变化,一个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往往从形式上难以分清它是属于词法平面还是属于句法平面,这就使得汉语词法和句法的界限不是那么清楚。
”②据此,有人认为汉语的复合词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单位,体现出词和短语的双重性质。
当一个复合词被看成短语时,一般都可以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拆分(或者称为扩展)使用,从而使汉语复合词在语言形式上体现出一定的离散性,这种情形在动词——尤其是动宾关系的复合词中表现的较为突出,如:“吹牛”可拆分为“吹大牛”,“注意”可拆分为“注点儿意”,“失业”——“失了业”,“投资——投了巨资”,“站岗”——“站好最后一班岗”,“美容”——“美过了容”,“化妆”——“化了淡妆”,诸如此类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
简述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简述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作者:刘琛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8期摘要:自从索绪尔提出能指所指概念之后,这一对概念就变成了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本文首先通过谈论符号来理解语言的符号性质有何意义,然后讨论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有何含义,以及能指和所指理论对语言和语言哲学的深远影响,最后综合索绪尔之后的其他学者对这对概念的理解和批判来总结出能指和所指理论在现代语言学中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符号学;语言学;能指和所指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索绪尔提出了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的理论,引入了能指和所指的概念。
一、语言的符号性质1.符号是什么“符号”这个词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它的含义却一直含混不清。
盖伦写了一本名为“Semiotics”的症候学的书,这本书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符号学”。
之后奥古斯丁给了符号一个一般性的解释:“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
”1意思是说,符号既可以是物质对象,也可以是心理效果。
索绪尔和皮尔士这两位符号学专家的符号学思想都深受奥古斯丁这种符号观的影响。
直到20世纪初,语言符号被索绪尔解释为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时,“符号”这个词才有了比较准确固定的含义,人们对于“符号”的理解慢慢达成了一致。
2.符号的类型根据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最为实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是皮尔士针对符号与它的对象的关系进行分类。
(1)图像符号(icon)图像符号是通过符号与符号对象之间的形象的相似性来表征。
例如一幅肖像画就是最典型的图像符号,它是对符号对象百分之百的临摹。
当你看到这幅图像时,让你一眼就能识别出画的那个人。
用皮尔士的话说:“图像是这样一种符号,它具有一种赋予意义的特性,即使对象不存在。
”2(皮尔士,2006,282页)(2)标志符号(index)标志符号的表征方式,是符号与符号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或与因果邻近的其他关系,这使得符号对象总是一个确定的、相关联的实物或事件。
(陈嘉映)如何理解哲学: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
如何理解哲学: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录音整理)陈嘉映刘晓力教授的介绍让我都不敢继续在这里的演讲了,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独特的对于哲学的理解。
我今天的题目是: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这个题目是我个人比较能接受的,讲这个题目首先要有哲学观的问题,即大家如何理解哲学。
我们可以看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区别,比如说化学,我们去化学系学习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也能说出什么是化学,但是哲学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回答不出什么是哲学。
哲学考察的概念也没有定论,比如经验和超验等,这可以成为我们说哲学不是一门学科的证据,这也使得大家认为其他的学科都有进步,但是哲学是否有进步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今天还是在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而且我们仍认为他们仍是顶尖的哲学家,而没有人认为古希腊的一个化学家在今天也是顶尖的化学家。
这也就使我们认为哲学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学科,这也就使很多人对哲学有独特的看法,今天我讲的维特根斯坦就是一个对哲学有很特别看法的人。
对于维特根斯坦我就不再做过多的介绍了,但是我们知道他是20世纪极其重要的一个哲学家。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后期他就没有出版什么著作,他的学生对他后期的哲学笔记进行了整理,出版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哲学研究》,我下面的介绍,以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为准。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概念考察如果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有一个定义的话,那么标准的定义是“哲学是概念考察”。
但什么叫“概念考察”呢?我们平常用的很多词,比如跑、跳、正义、人权、漂亮、美、合理,这些词我们都把它们叫做概念。
我们说话、讨论问题要使用概念且离不开概念。
我们平常用概念说事情,却不考察这些概念。
从三、四岁起,我们就会说跑、走、跳,我们说了一辈子,也从未用错过一次。
但是如果现在你成为字典编撰者,或者从事什么语言学工作,让你来定义走、跑、跳,我相信你绝不是不假思索就能对这些语词加以定义的。
也就是说,使用概念来说话和对概念本身进行考察、界定不是一回事。
哲学、语言与意义——读陈嘉映的《简明语言哲学》
哲学、语言与意义——读陈嘉映的《简明语言哲学》
李文倩
【期刊名称】《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陈嘉映《简明语言哲学》一书在介绍20世纪英美语言哲学的同时,着重
讨论了哲学、语言和意义的问题。
哲学在根本上与科学不同,哲学家由此不同于语
言学家。
哲学通过概念考察的方式,穷究凝结在语言之中的关于世界的种种道理。
富有意义的言说需要考虑具体的语境。
富有意义的生活有其内在的规矩,同时又充
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总页数】10页(P221-230)
【作者】李文倩
【作者单位】成都文理学院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陈嘉映哲学思想专题讨论之一——理性、合理与讲理——兼评陈嘉映的《说理》[J], 童世骏
2.哲学之为穷理达道之学--论陈嘉映的哲学观 [J], 郁振华
3.第二次《哲学分析》论坛——“陈嘉映哲学30年:批评与回应”学术研讨会概要——为了让他不仅仅“接近”哲学家的称号——在第二届《哲学分析》论坛上
的开幕词 [J], 童世骏
4.再论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意义——兼论从分析哲学到语言哲学的发展 [J], 蔡曙山
5.语言哲学小荷香——读吴礼权博士《中国语言哲学史》 [J], 季永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喻的后语哲思考
隐喻的后语哲思考赵勇【摘要】隐喻的纠结是语言哲学帝国的结果,突显意义基础的重要性.隐喻是一种发现认识机制,涉及语言、思想、活动和行为,还涉及语词的意义和语词的使用.隐喻实质和隐喻意义是一个曾经涉及客观主义、经验主义和体验哲学的历时问题,其发展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辩证律,它的产生和理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和视点转移的结果.隐喻的思维内在性和普遍性蕴含了对立统一、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律,打破了现象与本质的界限.【期刊名称】《文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2)002【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隐喻;隐喻解释;隐喻意义;视点转移;后语哲【作者】赵勇【作者单位】文山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文山 663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客观地讲,隐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因为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只能归属于“隐喻的理解和使用”范畴,在中国知网上,以“隐喻”为关键词检索从2010年至2017年CSSCI索引来源期刊上的论文共有736篇,其中98%是关于隐喻的理解和使用,从哲学的高度思考隐喻的论文只有18篇,仅占2%。
这18篇论文涉及学者们对隐喻的本体论[1-6]、心智哲学[7-11]和语言哲学[12-18]的思考,但唯独没有对隐喻的辩证法研究。
哲学家塞尔[19]804-842和戴维森[20]843-872从哲学高度思考了隐喻和隐喻的含义问题,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以隐喻方式使用的语句具有一种隐喻意义这种说法是没有多大道理的”,这与传统观点大相径庭。
20世纪修辞学的复兴掀起了“修辞即认识”的思潮[21][22],修辞不是技巧而是认识性问题。
理查兹指出“从根本上说,隐喻是观念之间的借贷和交流,是语境之间的交替。
因此,观念首先是隐喻的,通过比较衍生出语言中的隐喻”[23]。
Lakoff和Johnson[24]从认识论角度以详实的语料研究了隐喻的普遍性,指出人类思维的隐喻性特征,陈嘉映也从语言哲学高度思考了隐喻与隐含[25]。
陈嘉映:专名问题
陈嘉映:专名问题专名之成为问题专名本来是语词中最简单的一支:一边是名字,另一边是它所指的东西,两者通过实指之类的方式联系起来。
因此,哲学家对专名的强烈持久的兴趣初看起来是挺奇怪的。
但专名问题的确处在语言哲学的核心。
一说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语言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一说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义问题。
从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来想,专名和它所指的东西似乎发生直接的接触,因此,整个语言系统似乎应当通过名称和现实相衔接,这是包括早期维特根斯坦在内的很多哲学家的基本想法。
从意义问题来想,如果认为意义就是指称,则专名就是语词如何具有意义的典型,如果否认指称论,则专名似乎就没有意义;某些语词居然没有意义,这即使不是不可能的,至少非常奇怪。
于是,对专名的思考成了建立意义理论的聚焦点。
本文主要介绍分析哲学传统中几个主要哲学家论及专名的观点,最后作一简短的小结i。
所介绍的各家观点都镶嵌在各自的复杂的思想体系里,包含各式各样且未见得逻辑上充分自洽的细节,此外还有更加纷繁的后世解说和争论。
有些论者,如罗素,观点多变,有些论者,如维特根斯坦,早期后期思路相去甚远。
本文的介绍文字,唯择各家论及相关课题时的要点。
古汉语里的“名”,有广狭两义,所以王力建议,“名”有时应该译为“名称”有时应该译为“概念”。
ii西语中的name,也有宽狭之别。
除非另行说明,本文始终是在狭义上使用“名称”一词的。
密尔论专名/通名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密尔把绝大多数语词视作名称。
名称对应于对象。
名称分作专名(proper names)和通名(common names)。
通名有内涵(intension)有外延(extension)。
内涵代表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是名称所适用的对象的集合。
内涵决定外延,例如“人”的内涵是两足无羽的理性动物,凡符合这一定义的所有对象并唯符合这一定义的对象是人。
所以,也可以把内涵视作通名所指对象品类的定义,或视作确定这一品类有哪些成员的识别标准。
2024版《语言学概论》全套教案
学习者个体差异与教学策略调整
学习风格
不同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如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等, 教师应了解并尊重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 持。
学习策略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策略,如元认知策略、认知 策略和情感策略等,教师应引导学习者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动机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激发 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05 句法结构与生成 语法理论
句法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简单句与复杂句
简单句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 成,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复杂 句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 句,从句可以是名词性从句、定
语从句或状语从句。
并列句与复合句
并列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 句并列而成,分句之间用并列连 词连接;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 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从句在句子
05
06
4. 《普通语言学教程》(作者:索绪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02 语言学基本概念 与理论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 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语言以词为基本单位,用词组成句子; 言语则以音节为基本单位,用音节组成词。
联系
语言和言语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 物。言语要依靠语言才能实现,语言也要依靠言语来丰富和发 展。
中充当某个成分。
句子的语气和语调
句子的语气分为陈述语气、疑问 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语 调则通过音高、音强和音长的变
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生成语法理论框架下的句法分析
01
短语结构规则
生成语法理论认为句子是由短语构成的,而短语则是由词组合而成的。
个体的起源与本质 ——试论克里普克的“起源”概念
个体的起源与本质——试论克里普克的‚起源‛概念语言哲学中,专名(propername)问题一直处在核心的位臵。
在罗素看来——或许还有密尔——专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除了通过亲知的方式(byacquaintance),我们似乎无法确定专名的指称为何物。
罗素提出的解决方式是通过所谓的描述语理论(descriptiontheory)取消专名和限定描述语(definitedescription)之间的区别,从而将限定描述语作为确定专名的指称的一种方式。
①打个比方,我们除了可以面对面指着亚里士多德说‚喏!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之外,还可以通过‚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这样的描述语来确定亚里士多德的指称。
罗素的这个主张招致众多的反对意见,比如我们满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可能: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教过亚历山大大帝,这样一来,‚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所指称的就不是亚里士多德,而是某个其他的古希腊哲学家。
后来的哲学家们如维特根斯坦、塞尔提出所谓的不定簇理论(clustertheory)试图弥补罗素描述语理论的不足。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79节说:‚我们可以跟着罗素说:‘摩西’这个名称可以由各种各样的描述来定义。
例如定义为‘那个带领以色列人走过荒漠的人’,‘那个生活在彼时彼地、当时名叫摩西的人’,‘那个童年时被法老的女儿从尼罗河救出的人’等等。
我们假定这一个或那一个定义,‘摩西没有存在过’这个命题就会有不同的意思。
‛②不定簇理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多个描述语的逻辑总和与内涵析取来确定专名的指称,比如,对于亚里士多德,我们可以列举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形而上学》的作者‛、‚雅典最伟大的哲学家‛等一系列的描述语,从而确定亚里士多德这个专名的指称。
但是正如克里普克所指出的,虽然维特根斯坦/塞尔的不定簇理论看似有助于解决这个疑难,但究其实,不定簇理论不过是描述语理论的‚升级版本‛,它与罗素的描述语理论的要害均在于它们并不能独一无二地成功捕捉个体(pickout the individualuniquely)。
做有奋斗感的语文老师
做有奋斗感的语文老师做有奋斗感的语文老师——2012年厦门市骨干教师培训小结厦门双十中学李志东九年教龄,第一次参加学科业务培训就是厦门市骨干教师培训!这,注定是我专业成长中至关重要的加油站,我与语文长相伴!九年双十,六年高中四届学生,三年初中两届学生,勇猛奋进!我,双十惟一的八零后参训教师,这次厦门市骨干教师培训让我脱胎换骨,我与双十共奋进!迷航2012年10月20日(厦门市骨干教师培训开班式)前的我,左手轻狂,右手迷惘!左手自大,右手无知!九年的教学经验,我已不再是青涩懵懂的教坛新手,我已能意气风发,谈笑之间,指点江山,抓好成绩!九年的教学历练,我被认为是年轻老师中的老教师,我的课堂却沉闷,一池死水,思维滞涩,专业发霉!2012年,我专业成长的关键词:迷航!没错,迷航!迷惘!迷惑!专业成长,何去何从,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何在?奋斗方向何去何从?未经深思熟虑的立志与奋斗实际对专业的自我否定!启航2012年,三十而立,我专业成长中出现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很荣幸地参加厦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10月20日那天的开班式,我已预感到自己的专业成长将迎来凤凰涅槃,专业纠结,都将化在笔端;成长困惑,也亦将化在骨干教师培训中厦门市教育局领导、首师大傅树京教授等导师们的谆谆指导中!任局的致辞别开生面!“师者,做最好的自己,为师有道,成为名师,为什么不?”整场开班式,我反复思索任局这段开场白。
初上讲台,我一直在不断问自己,如何才能成为最好的语文老师?从学识魅力走向人格魅力,从修炼业务走向修炼艺术,从本土名师走向国内名师,从自然发展走向自觉发展,从阶段发展走向持续发展,从努力优秀走向努力卓越,从学科专家走向教育专家,从实践探索走向理论升华,从素质全面走向特色凸显……开班式后的半年里,通过继教网的自我研修,通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共同体的共勉成长,我深刻认识到要成为最好的语文老师基础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关键是完善自我,战胜自我;境界是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罗素悖论是否有解
罗素悖论是否有解作者:吴婷婷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9期摘要:19世纪下半叶,德国数学家康托尔提出了著名的集合理论。
这一理论在数学界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严密性得到广泛的认可。
然而,1901年前后,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罗素提出了著名的罗素悖论,深深的动摇了康托尔的集合理论。
为解决这一悖论,数学界、语言学界和哲学界纷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完美解决方案。
本文就以罗素悖论的解决问题为重点展开讨论,就不同时期关于罗素悖论解答的著名理论进行论述与分析,探讨隐藏在语言悖论后的哲学问题。
关键词:语言哲学;罗素悖论;类型论;新解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32-03一、引言悖论(paradox)又称逆论或反论,由希腊文“para”和“doxs”两词而合成,“para”意味着超越,“doxs”意为相信。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子也曾在著作中提到悖论,他说:“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
”(《墨经下》)。
关于“悖论”一词的起源迄今还未有定论,不过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关于悖论的记载。
一个命题,用公认的推论方法去论证,命题的两面居然可以同时推导出来。
也就是它即像是正确的可却又被证明出是错误的,着实令人难以判断,这就是悖论。
陈嘉映教授在《语言哲学》一书中指出悖论总是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自指,一个是否定。
因此,在“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所有话语都是谎话”、“有些话语是谎话”、“所有话语都是真话”、“我这句话以外的所有话语都是谎话”这四句话中,前两句话暗含了悖论而后两句话则没有,因为“所有话语”这种论断中的“所有”包括了这句话本身,也就是说这句话是带有自指性。
而“所有话语都是真话”之所以不包含悖论,是因为它不包含否定。
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悖论,其中最经典的悖论包括罗素悖论、说谎者悖论、康托悖论等等。
《语言哲学》的读后感
《语言哲学》的读后感
《语言哲学》这本书是由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所著,书中主要探讨了语言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不仅是我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我们思考的基础。
不同的语言系统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
同时,语言也是在不断演变和变化的,语言的使用方式也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不同。
在书中,维特根斯坦也探讨了一些哲学概念,如真理、意义等,他认为这些概念本质上是语言的产物,对于这些概念的解释和理解必须通过语言的使用。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理解语言的特性和使用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语言和哲学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重新认识到了语言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哲学和语言学领域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
语言学必读书目
语言学必读书目语言学, 书目语言学, 书目资料来源与云南大学杨立权老师必读书目(100本)[比]贺登崧,2003,《汉语方言地理学》,石汝杰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丹麦]叶斯帕森(O.Jespersen),1922,《语言论》(Language,伦敦);何勇等译,语文出版社。
[德] 威廉•冯•洪堡特,1999,《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
[德]威廉•冯•洪保特,2001,《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
[法]房德里斯(J.Bendryes),1921,《语言论》(Le Language,巴黎);英译本(1925年,伦敦,译者P.Radin)。
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一版。
[法]格雷马斯,1999,《结构语义学—方法研究》,吴泓渺译,三联书店。
[法]海然热 1999,《语言人——论语言学对人文科学的贡献》,三联书店。
[法]罗兰·巴尔特,1999,《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
[法]梅耶,1925,《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1991,《修辞学》,罗念生译,三联书店。
[美]乔姆斯基,《句法结构》,邢公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年。
[美]本杰明•李•沃尔夫,2001,《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
[美]本尼迪克特(Benedict,P.K),1972,《汉藏语概论》,乐赛月、罗美珍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美]伯纳德•科姆里,1981,《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1版。
[美]布龙非尔德,1935,《语言论》(Language,伦敦);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一版。
[美]Dwight Bolinger,1999,《语言要略》,方立等译,外研社。
[美]霍凯特,1958,《现代语言学教程》,(A course in modern linguistics,纽约);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
语言哲学视野下的隐喻阐释
语言哲学视野下的隐喻阐释王燕萍【摘要】随着语言哲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的研究己呈现出跨学科和多视角的趋势.本文在语言哲学的视野下,探讨了认知隐喻的哲学基础及本质,指出隐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认知方式,并从普遍性、直陈性、相似性与创造性、以及隐喻相似的系统性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隐喻性语言的特性.【期刊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2)006【总页数】4页(P107-110)【关键词】语言哲学;认知;隐喻【作者】王燕萍【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05一、引言隐喻研究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历来受到哲学家及语言学家的关注。
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到上世纪初期,隐喻主要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是用喻体替代本体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现代哲学与语言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隐喻研究出现了从修辞学、语义学向语言哲学转变的趋势。
在新的语言哲学的视角下,隐喻不再被视为一种简单的语言修辞,而被视为认知主体的思维方式或认知工具。
语言哲学家从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思维与外在客观环境的相关性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本质,使得隐喻的研究得以深化和扩展。
二、认知隐喻的语言哲学基础在传统研究中,隐喻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即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以词格和语义为研究重点。
而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于1980年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隐喻研究的认知学转向。
Lakoff 和 Johnson在著作中明确指出,隐喻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即以熟悉的事物来认知抽象陌生事物的过程和方式[1]。
这样,隐喻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纯语言的范畴,而是在认知和思维的体系下探究其本质。
可以说,认知隐喻的概念是对传统隐喻研究的一种颠覆。
语言学的发展与哲学研究向来密不可分。
【语言哲学】语言学研究要以哲学为基础
朱晓军新疆大学学报“从哲学角度研究语言学”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指研究语言所采取的语言观,即语言研究的哲学基础;二指语言研究也应该采用哲学思辨形式,富有逻辑和可验证性。
本文重在强调语言研究的哲学基础。
当代语言学各流派大多可归入形式主义(formalism)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这两大阵营。
这两大派别最外在的差别体现在研究重心、分析方法和表述方式方面。
形式主义重点在对语言的形式结构和特征的刻划上,在取材上注重内省的、理想化的语料,并用概括性极强的抽象的形式化规则表述出来;后者则主要着眼于语言构造中的功能因素,注重自然、实际的语料,重视语义、语用、话语的分析,并将形式上的规律诉诸非形式化的合乎直觉的外在解释。
究其根本,二者的分歧多出自对语言的本质看法上的不同,或曰语言观上的差异,即到底是把语言看作一种天赋的、自主的形式装置,还是基于人类一般认知能力,负载交际功能的符号系统。
任何语言观都建立在一定的哲学理论基础上。
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客观主义认知观, 本质在:人类心智是脱离主体的,是超验(transcendental)的,不依赖与认知主体的身体经验以及与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仅仅是以映射(mapping)的方式被动的反映现实。
这种认知观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将符号与其意义分割开来,只有这样,才能将思维看作抽象符号的算法操作。
客观主义认知观的背后的形而上学也是客观主义的。
普特南将它称作“形而上学现实主义(metaphysical real-ism)”,他认为:世界是由这样的实体构成的:他们有着固定的特性,特性间存在着在任何时刻都一成不变的关系。
这样的体系与心智无关,即独立于人类的理解之外。
这种状况显然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客观主义范式本身就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主流的西方哲学、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近几百年,尤其是本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之进一步具体化和精细化。
功能主义,尤其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认知语言学认为:客观主义范式忽略了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即在形成有意义的概念、进行推理的过程中,人类的生理构造、身体经验以及人类丰富的想象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哲学研究》关于语言的观点
[英]维特根斯坦(Wittenstein, L):《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每个词都有一个含义;含义与语词一一对应;含义即语词所代表的对象。
1指物定义。
设想一个语言游戏:B根据A的提问向他报告一堆板石或方石的数目,或堆放在某处的石料的颜色和形状。
——某个报告可能是“五块板石”。
那么,“五块板石”的报告或断言和“五块板石”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在于说这些话在语言游戏里所扮演的角色。
说出这些话时的语调以及表情等等大概也会不一样。
但我们也可以设想语调是一样的语调,——因为一个命令或一报告本身就可以通过多种语调带有多种表情说出来——设想它们的区别只在于使用。
(我们当然也可以把“断言”和“命令”只有来标示句子的语法形式和声调,我们的确把“今天天气不是很好吗”?这个句子作为问句,尽管它被用作一个断言句。
)我们可以设想一种语言,其中所有的断言都具有设问的形式和语调:或每个命令都具有“你愿意这样做吗?”这样的提问形式。
这样一来,人们也许会说:“他说的句子具有问句的形式,实质上却是命令”——即在语言实践中具有命令的功能,(与此类似“你将这样去做”这话可以不是个预言,而是个命令。
什么使它成为预言或成为命令?)”2“语言游戏”这个用语在这里是要强调,用语言来说话是某种行为举止的一部分,或某种生活形式的一部分。
3只有当学习者已经“知道”棋子在游戏中是什么东西”,“这是王”(或“这叫‘王’”)这样的话才是对语词的解释。
即只有当他做过别种游戏或者看过别人做这种游戏而且“看懂了”,——以及诸如此类的情况。
也只有在这些情况下他才能够在学习这种游戏之际切实地询问:“这个叫什么?”——即这个棋子叫什么。
可以说:只有已经知道名称是干什么的人,才能有意义地问到一个名称。
4只有凭借一种语言我才能用某种东西意谓某种东西。
5关于这条思路:一个词如无对应物就没有含义。
确立下面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用“含义”一词来表示与词相对应的东西,不合语言习惯。
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
陈嘉映《语言哲学》的内容
1)意义理论; 2)真理理论; 3)索绪尔; 4)弗雷格; 5)罗素; 6)维特根斯坦早期思
想及其转变; 7)பைடு நூலகம்也纳学派;
8)维特根斯坦后期思 想;
9)日常语言学派; 10)蒯因及戴维森; 11)乔姆斯基; 12)专名、可能世界、
语词内容;
13)隐喻与隐含; 14)语言与现实。
Philosophy of Language(“语言哲学”):“包括关于语言的本质、 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内容的或多或少具有哲学性质的专著。”
Linguistic Philosophy( “语言概念哲学”):“这门学科包括基于 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何一种概念的研究。”
Linguistics for Philosophy( “哲学语言学” )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哲学中的语言学” )
⒔ Harrison, Bernard, 197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推荐书目
⒕ Ludlow, Peter, 1997,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⒖ Jaworski, Adam et al. (eds.), 1999, The Discourse Reader
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
一、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 二、哲学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 三、语言的哲学思考 四、从事哲学语言学研究的基础
一 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
有关“语言哲学”的术语
Philosophy of Linguistics(“语言学哲学”):“这门学科对意义、 同 义 词 、 同 义 语 ( paraphrase ) 、 句 法 、 翻 译 等 语 言 学 共 相 (linguistic universals)进行哲学思考,并且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 地位和验证方式进行研究。”
20世纪三场语言学革命
20世纪三场语言学革命作者:王寅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15年第02期摘要:语言学理论在20世纪主要经历了三场革命:索绪尔的结构主义革命;乔姆斯基的TG革命;认知功能语言学对乔氏革命的革命。
本文从(语言)哲学角度梳理了这三场革命的哲学基础及其理论渊源,并指出认知语言学代表了当前国内外语言学理论前沿。
我们还主张将认知语言学进一步修补为“体认语言学(ECL)”,以体现其体验性和实践性理论取向,也算是对本土化理论建设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三场语言学革命;认知语言学;体认语言学;理论前沿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5)02-0002-101. 序言:20世纪三场语言学革命一瞥语言学已有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参见Robins,1967;刘润清, 1995/2013;王寅,2007:25),特别是最近100年,语言学进入了高潮期。
一般说来,20世纪的语言学主要经历了以下三场革命:(1)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革命;(2)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革命;(3)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
我们(2002)认为,当前亦已成为主流的认知语言学是对索氏和乔氏革命的又一场革命,这样,研究20世纪的语言学发展史主要可以这三场革命(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同属一大学派)为基本线索,这就是图3 最右侧所标注的20世纪语言学的发展线路图。
现简述如下。
2. 首场革命: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我们知道,西方语言学从约公元前5世纪到18世纪为“语文学”时期,分析语言文字和书面材料,且以其为基础来考证文字、音韵、训诂、校勘等方面的规律,尚缺乏系统理论。
到18-19世纪西方开始盛行“历史比较语言学”,重在追溯语言的发展演变史,关注同一语系中言语实体的比较,意在建构语言家族谱系(全世界语言可大致划分为十大语系)和语言类型(所有语言可大致划分为屈折语、孤立语、黏着语等)。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 1916)一反历史比较语言学之研究传统,抛弃了“言语、外部、历时、实体”等研究对象,力主以“语言、内部、共时、形式”为中心建立起了现代语言学理论,创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号称发动了一场语言学界的“哥白尼式革命”,革了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哲学》陈嘉映读书笔记前面四章谈语言哲学的背景、简要介绍语言哲学一些基本论题,中间九章介绍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20世纪重要语言哲学家。
14章简要介绍以往哲学家对专名问题的看法,探讨指陈/意义问题,15章简要介绍语言哲学发展后期几位哲学家对隐喻的看法,探讨字面/隐含问题。
16章整体上探讨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概述我(陈嘉映)对语言哲学的见解。
本书偏重19世纪末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哲学家。
原因是这一时期语言哲学最有影响,且以后的语言理论均以此形成。
本书所作的是了解语言哲学的知识的辅导性材料。
(书中作者采取的是复述形式,学多原文出处作者声明不作详细说明,引用需区分作者个人观点还是原著者思想,最好是查阅到原文献进行阅读。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语言哲学题解语言是所有人都有,且只有人类才有。
太初有言(逻各斯)。
语言和心灵、精神密切相关。
洪堡“语言是世界观”“语言是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就是其语言”。
培根“人们以心智指挥语言,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语言控制着人们的心智。
”先秦诸子,“白马非马”之辩,墨学逻辑对语言本性思考。
孔子的名和言,言辞达意。
后世儒学语言通道的途径。
老庄对名实在、有言无言的思考。
语言是一种心灵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系统(施指系统)是纯形式,无实质用途,这个施指系统的力量乃至存在都依赖其本身的系统。
语言的系统性来自其分节的清晰性。
语词的“功能”在句子关系中。
“语言哲学”广泛上用法指20世纪以语言为主要课题的哲学研究,狭窄指分析哲学传统中语言哲学。
20世纪西方哲学传统分类:1、分析哲学,主要代表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奥斯汀等人。
2、现象学-解释学,代表人物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梅格-庞蒂、德里达。
3、实用主义,皮尔士、威廉·詹姆士、约翰·杜威。
一般认为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接近。
皮尔士被视为分析哲学-现代语言哲学开创人之一。
本书只说分析哲学和现象学-解释学两个传统,外延上“语言哲学”特指分析哲学传统的语言哲学。
内涵上“语言哲学”。
塞尔区分philosophy of language 和linguistic philosophy,前者研究语言的普遍性质,如指陈、意义、真假,关心普遍哲学问题,后者研究特定语言中特定语词的用法。
万德勒区分philosophy of linguistics、linguistic philosophy和philosophy of language。
philosophy of linguistics语言学哲学学科对意义、同义词、句法等语言学共相进行哲学思考,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地位和验证方式研究。
这一学科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并列。
linguistic philosophy包括基于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一种概念研究。
如亚氏关于存在的思考、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
philosophy of language是对语言哲学原初领域剩余部分的研究,包括语言的本质,语言与现实关系和少有哲学性质论著。
如沃尔夫《语言、思想和现实》、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陈认为对哲学理解为对重要概念的考察。
概念分属不同领域,有语言哲学、历史哲学等,其中语言与概念关系最为密切,经常不能区分概念和语词,于是一切概念考察就是语词考察,语言哲学等于是哲学本身。
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是第一个“语言哲学家”。
“一切哲学都是‘对语言的批判’”。
陈的结论是,语词是概念的最高形态,但概念考察不限于考察其最高形态,因此,不宜把哲学等同语言哲学,而应把语言哲学视作与科学哲学并列的一个格外重要的哲学分支。
第二节古希腊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p5-9)赫拉克利特。
从各个角度阐述logos,logos大致有言谈、思考、所思、所谈、所写,公理,理性,论证、尺度诸义。
一般音译为“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提出,“逻各斯是公共的”,是“必须遵从的共有的东西。
”他把逻各斯比作清醒人的理智、法律。
高尔吉亚主张存在无法被认知,更无法被言说。
语言与物体不同,我们用感知语言的途径不同于感知物体的途径。
语言和感觉异质,语言和存在更相异,用语言传达存在自然不能成功,而且即便可用感觉传达,但各个人感觉均不同。
可视作私有语言讨论先声,高尔吉亚还提出语言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产生。
柏拉图《克拉底鲁篇》。
对话中,赫摩根尼主张语词约定俗成,同样东西不用民族有不同名称。
克拉底鲁则认为语词用法根据自然,有对错之分。
苏格拉底借赫摩根尼为托,他持自然说反对约定说。
原因1、我们不能把“人”叫作“马”,也不能把“马”叫作“人”。
2、命题由语词构成,命题有对错语词亦有对错。
苏格拉底进一步用工具来说明语词,语词的选择如工具制造者选择何种材料创制工具,“质料可以不同,形式却是一样。
”苏格拉底隐示,他说的是理想的词语,正确的词语显示出被命名事物的不变本质。
苏格拉底引入模仿说,认为语词用字母组合来模仿事物的本质,每个字母本身就有某种特征,如o模仿圆。
对话的后半部分,苏格拉底用语词比作肖像,表示一幅肖像可能不够真实,但不完全走样。
克拉底鲁反驳,肖像可能不大像原型,但是仍然可辨认的肖像,但一个语词减去一个字母,可能就另一个词或不是词了。
(这里苏格拉底的词语图像说与后世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接近)不真实的话语是错误还是没有意义?成为语言哲学的争论点之一,苏格拉底没有给出答案。
对话的进展,苏氏转而列举有利于约定说的事例,逐步调整语词模仿本质主张,结论是:如果语词能够完全模仿事物的本性,我们就得到完善的语言,然而实际语言却总是由约定来加以补充。
错误还是无意义,在希腊时期表述是:真的就是存在的,那么,错误的就是不存在吗?《泰阿泰德篇》从认识论角度探讨这问题。
柏拉图对事物的认识是逻各斯为首要,对事物的直接认识凭知觉,通过逻各斯成为思想,就此而言,思维和语言是同一。
但悖论是思维怎么会与逻各斯出错了?苏格拉底告诉泰阿泰德,构成人和万物最基本元素无理可解,不能述说这些元素,因为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方式述说都会增加了一些什么,破坏元素的简单性,所以我们只能以无规定性直接为它们命名,而别无其他。
而元素组成的东西是复杂的,可以述说,由名称的组合来表达。
亚里士多德是系统探讨语言的第一人。
《解释篇》亚氏定义了名词、动词,然后解释否定、肯定、命题等含义。
接着表明对语言的看法: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
语词由约定产生,名词与时间无关的意义,动词具有意义且与时间有关。
(西方语言,动词带有时态,译为时间词)名词与动词结合形成句子。
各民族的口语与文字不同,但人类的内心经验相同,所以这种内心经验表现的对象也是相同。
词汇本身无对错,词汇组成的句子有对错。
句子或心中的思想,在祈祷时无所谓对错,但对存在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时,就有对错之分,这就是命题。
亚氏在《解释篇》中研究的是命题,属于修辞学和诗学的研究。
命题有:肯定/否定,简单/复合,单称/全称,可能性命题/必然性命题。
《范畴篇》对语词分类,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处所、时间、姿态、动作、承受等。
《形而上学》对基本哲学概念分析,《诗学》、《修辞学》对“非命题形式的”语言的讲解,其中一则,赫拉克利特的信徒克拉底鲁坚持万物不断流动,因此无法给事物命名,乃至他不肯开口说话,只用手指来指出。
第三节罗马、中世纪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p10-)中世纪重视语言与当时热衷《圣经》诠释有关,《旧约》里有一个关于语言著名故事巴别塔。
中世纪初奥古斯丁。
他把《约翰福音》开篇一句理解为“太初有言”,提出言语创生万有的认识。
奥古斯丁区别声音与意义,声音因人而异随时而异,意义却是同一。
“幸福”有不同语言表达,但幸福本身是各种语言共同追求的。
奥氏认为意义同一性可用记忆来解释。
奥氏有时把意义称为内在的语词,内在语词无须声音存在,外在的语词依赖内在语词预先存在而存在。
在内在语词到外在语词的表达,发生了变化,思维最终在表达中成为清楚的东西。
在上帝那里,内外语词无先后之分。
后来,托马斯·阿奎那继承这一点,将内在语词规定为上帝的语词,外在语词是一种受创物。
人们最初是通过人们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和声调口气来展示心灵种种感受,从而学会这些语词。
中世纪学者对语法学研究。
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
名词分为两类:专名(苏格拉底)和通名(人)。
唯实论者认为专名与通名均指称实在对象,唯名论者阿伯拉尔认为个别高于一般,专名“苏格拉底”所指是唯一,通名“人”却没有明确对象。
“人”的意义在于代表一个类的记号,而不在于有所指。
另一个唯名论者奥康姆也类似观点,他区分实体语词(桌子)和形式语词(“有些”、“如果…那么…”等逻辑常项)。
20世纪语言哲学大部分持唯名论。
中世纪的语言哲学问题。
句子在先还是词在先?多数认为词在先,因句子由词构成。
第四节近代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近代哲学中,对分析哲学传统的语言哲学家影响较大的是洛克、莱布尼茨、贝克莱、休谟、康德、密尔等人。
洛克。
认为词指示的是观念,不是事物。
通名指示类的观念,类的观念由类的属性合成。
马的四足、有毛、食草等多种属性合起来就是“马”的意义,也是识别马的标准。
莱布尼茨。
反对洛克,认为语词不是观念,因每个人观念不尽相同。
倾向把语词作为语言共同体共享的符号。
强调自然语言依赖知觉,但知觉有模糊、歧义缺陷,自然语言不是最佳描述客观物的工具,人们发明的语词渗入人们自己的偏好,为此需建立符号体系。
贝克莱。
另一角度反对洛克,认为名称不直接指称任何对应于实体的观念,而是指称对应于现象的特殊观念。
最终否定了“物质实体”的概念。
密尔。
名称对应于对象。
通名既有意义又有指陈,也可说既有内涵又有外延。
内涵代表对象根本属性,外延是名称所使用对象的结合。
内涵决定外延,eg“人”的内涵是两足无羽的理性动物,凡符合这一定义的所有对象是人。
内涵视作通名所指的类对象,识别类的标准,且说出对象的属性。
专名没有意义的标记,只有外延无内涵。
密尔把“如果”、“和”之类的词称作“语法词”甚至“句子的句法成分”。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综合命题和分析命题的区分。
第五节语言转向阿佩尔说法。
西方哲学发展:古代本体论确定“什么东西存在”,近代认识论确定哪些东西能够被认识,进步是不再独断什么东西存在,而是通过人类怎样认识世界来确定什么东西存在。
20世纪语言论阶段,则是何种“意义”上能够认识存在,“意义”的首要载体就是语言。
哲学归根到底是对语言的思考。
20世纪语言转向的具体缘由,说法不一。
常提到的有几条:1、新逻辑的发现。
2、对古典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厌倦。
罗素等人认为对命题意义的研究将代替对认识能力的研究,哲学不纠缠不清楚问题,凡是可以表达的就可以表达清楚,不能回答的问题不是哲学问题。
1、2两点是新逻辑拥护者,用新的逻辑手段进行语言分析。